激情、亲密和承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欲望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具体为:
1、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近,温馨的一种体验。简单说来,就是能够给人带来一种温暖的感觉体验。
2、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和对方相处,有一种兴奋的体验。性的需要,是引起激情的主导形式,其它自尊、照顾、归属、支配、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3、承诺:由两方面组成:短期的和长期的。两者不一定同时具备。比如决定爱一个人,但是不一定愿意承担责任,或者给出承诺;又或者决定一辈子只爱他/她,但不一定会说出口。
扩展资料
根据这三种元素的不同组合情况,斯滕伯格将爱情分为八种:
1、无爱:
如果亲密、激情和承诺都缺失,爱就不存在。则两个人也许仅仅是熟人而不是朋友,彼此的关系是随便的、肤浅的、没有承诺的。
2、喜欢:
当亲密程度高但激情和承诺非常低的时候,会产生喜爱。喜爱发生在有着真正的亲近和温暖的友情中,但不会激发激情和与之共度余生的预期。
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爱情的三因素中,只有亲密因素时,相处的双方在交往中会感觉亲切,轻松,有很强的信赖感,表现在生活中就是两性之间真诚的友谊。严格地说,此种关系还不能纳入到爱情之中。
3、迷恋:
迷恋中有着强烈的激情,但缺乏亲密和承诺,当人们被不太熟悉的人激起欲望时会有这种体验。只有热情因素。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在爱情的三因素中,只有热情因素时,双方有强烈的性的吸引,但缺乏彼此的了解,缺乏彼此的信任,当然,更没有发展到承诺的阶段。
4、空爱:
即空洞的爱,没有亲密或激情的承诺就是空爱。只有承诺因素。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只有承诺,没有亲密和热情时,表明二者只有责任和义务,是高度道德化的或价值高度异化的两性伙伴关系。就爱情而言,是没有爱情成分的空洞的爱。
5、浪漫之爱:
当程度高的亲密和激情一起发生时,人们体验的就是浪漫的爱。亲密和热情两因素的结合。当两性之间的关系具有亲密和热情两个因素,双方的关系不需要承诺来维系时,被认为是一种最轻松最享受最唯美的浪漫之爱。
6、伴侣之爱:
亲密和承诺结合形成对亲密伴侣的爱,可以成为伴侣的爱。当两性之间的关系有亲密也有承诺,而缺乏性爱吸引时,彼此的关系已经升华为亲情式的信任和依赖。
7、虚幻之爱:
缺失亲密的激情和承诺会产生一种愚蠢的体验,叫作虚幻的爱。是热情和承诺两因素的结合。当爱情没有以信任为基础的亲密因素时,仿佛大厦没有坚实的地基,是虚幻的空中楼阁,随时有变异的可能。
8、圆满之爱:
最后,当亲密、激情和承诺都以相当的程度同时存在时,人们的体验的是“完全的”,或称作圆满的爱。亲密、热情和承诺三因素的结合。
真正的完美的爱情应该以信任为基石,以性的吸引和欣赏为催化剂,以承诺为约束。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充满热情和活力。但这种形式的爱很难坚持长久。
-爱情三角理论
-罗伯特·斯滕伯格
在我看来,人类的基本情感是指不需要别人来讲解和示范就能拥有的情感,是生来就具备的,不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认为人类的基本情感有开心、难过、生气、失望、同情、感激六种。
以我自己为例,很多事都能让我开心,这是不需要别人来教我的。看见一朵漂亮的野花我会很开心,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我会很开心,吃到了美味的食物我会很开心,买到了心爱的衣服我会很开心,捡到钱我会很开心,所有的好事情都能让我开心起来。开心很简单,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有的情感,不需要任何人来教。
难过也是一样,如果有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发生,我们就会难过。离开了父母我会难过,最爱的包包被别人买走了我会难过,丢了钱我会难过,被朋友忽略了我会难过,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会难过,。凡是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我都会难过,难过是每个人从小到大就具备的基本情感。
生气和难过一样,都是不需要别人来解释就拥有的负面情感。只要发生的事情比自己预期的要遭,或者完全在自己的预料之外,那么生气是在所难免的。和别人吵了一架我会生气,从小就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和别人吵架之后要生气,但我还是会不由自主地生气,这应该就属于基本情感的范畴吧。男朋友劈腿了,我大不了分手之后换一个男朋友就可以了,但我还是会生气地给他两巴掌,所以生气这种事不是通过学习才能懂得的,也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完全由不得我们的理性思维来决定。很多时候我们安慰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但还是会忍不住生气,就像是骨子里面透出来的。
失望也是一种人类自带的基本情感。在一个婴儿还什么都不懂连话都不会说的时候,如果我们把一个空的奶瓶递给他,他发现喝不到奶,那他就会哭,因为他失望了,实际情况跟他想象的不一样。如果情人节的时候男朋友没有给我准备礼物,我也会很失望,现实与预期出现差距的时候,失望就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了。
当我们看到街上沿路乞讨的老爷爷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心酸,觉得他过得很辛苦,想帮帮他,这就是同情了,这是与生俱来的。当我们发现朋友遇到了困难时,我们也会同情朋友的遭遇,同情是人类很珍贵的积极的基本情感。
当有人帮助了我们的时候,我们会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希望可以报答他们,希望他们可以一生平安,感激是不需要别人来教的,这也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之一。
生而为人,我们有很多复杂的情感,但是我们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负面情感,放大我们的正面情感,这样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前面提到斯宾诺莎认为心的本质就是由正确的观念和不正确的观念组成的。
不正确的观念因为是第一种知识,即想象和经验,因此心灵总会受制于此,这时我们的心灵被称为是被动的,而正确的观念不论是逻辑还是规律都是我们理性的选择,这时心灵是主动的。
心灵具有不正确的观念越多,则心越受情欲的支配,反之亦然。我们所受的情欲支配,斯宾诺莎归纳为三种情绪:痛苦、快乐、欲望。
这和佛的“贪、嗔、痴”十分类似,心灵可感受很大的变化,痛苦与快乐在这里不看做好或坏,而是较大的完满或较小的完满。
快乐是心灵过渡到较大完满的感情,痛苦是心灵过渡到较小完满的感情。
所谓快乐与痛苦,只是心灵完满性的一种曲线变化,而并不在于外界事物是否真的足够好或足够坏。
如一个面包,对于流浪汉可能是快乐,对于生活奢糜的就是痛苦;一个生活朴素的男人,是某一种女人的幸福,也是另一种女人的不幸。一份年薪十万的工作,对于年收三万的人是财富,对于年收百万的是损失。外界并没有不同,不同的只是人的心灵感受。
上一篇解释了关于意志,意志是单独与心灵相关联的,当其与心灵及身体同时关联时便是冲动。
冲动是为了保持自己的东西而决定去做某件事。冲动与欲望之间的差别是,欲望是人们有意识的冲动。
一个饥饿的人不加思索的拿起柜台的东西就吃是冲动,一个饱食的人被美食诱惑寻找各种方法或偷、或抢、或买只为得到它是欲望。欲望是我们内心的判断和选择。内心首先判定了它是好的,对的,所以去追求、想要得到。
结论:
人之所以有相对的情感,是因为我们在认知外界事物时,很多情况下都是依据第一种知识即想象和意见来认识事物,心灵充满被动,受到情欲的支配。
我们心灵想象或判断一物能促进我们身体的力量增加,我们便认为此物是好的,善的,我们便去追求它,而我们心灵想象或判断一物能阻碍我们身体的力量增加,我们便认为此物是恶的,不善的,我们便极力躲避它、厌恶它。
所以,许多人总是全凭他的情感来判断一物的善与不善,有用和无用,而各人的认识不同,对于同一事物,有的人认为是好的,便去追求它,有的人认为它是恶的,便去厌恶它。这种基于被动的情感而产生的又爱又恨的情感着实让世人陷入迷途。
爱不是别的,乃是为一个外在的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快乐。恨不是别的,乃是为一个外在的原因的观念所伴随着的痛苦。
我们又可以看出,凡爱一物的人,必然努力使那物能在他的面前,并努力保持那物,反之,凡恨一物的人,必然努力设法去排斥那物,消灭那物。
这样说来,世上的情爱真有“非你莫属”的灵魂伴侣吗?没有任何人是不可以爱的,若爱恨都只是内心体验,那么就没有不能相爱的人,最多是暂时理解不了而已,最多是愿不愿意去理解而已。
已婚的人希望在婚姻之外为自己保留一个与异性交往的空间,但又不影响婚姻。既忠贞于家庭,又维持与某异性之间有点特殊的感情。通俗点说就是:在婚姻之外维持一种比爱情少比友谊多的感情。人们把这种感情称为“第三类感情”。这种情感对于婚姻有没有威胁呢?专家的意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在爱情与友情之间想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异性间的感情最基本的要素是排他性。这种游移于爱情与友谊之间的情感近乎痴人说梦。由于受到性别的天然本能的影响,异性之间有着无法抗拒的相互吸引的力量。这种情感在精神上已经形成了对伴侣的背叛,这种背叛无声无息,对人的伤害反而更为深重;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在人类文明发展到如此进步的时代,人类应该允许第三类情感的出现。这是对人类爱情与友情的补充,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此类情感可谓情感中的“上品”。并不是所有优秀的异性都必须去“占有”,在心灵深处保有一种崇高的情感正是对现今所流行的“红旗不倒,彩旗飘飘”的最好反讽。像这样的情感在人生中能产生积极意义,柴可夫斯基与梅克夫人的故事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们终生不曾见面,却以比爱情和友情都更为崇高的感情成就了一个音乐家,成就了《悲怆》,成就了一段音乐的辉煌历史。对于这类情感,应该给予足够尊重与理解,一味地猜疑和责备只能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将其引向反面,促成婚外情的发生。
1、喜:包括喜爱、喜悦、喜好、喜欢、高兴、快乐等情感;
2、怒:包括愤怒、恼怒、发怒、怨恨、愤恨等情感;
3、哀:包括悲伤、悲痛、悲哀、怜悯、哀怜、哀愁、哀悯、哀怨、哀思等情感;
4、乐:指欢乐,身心愉悦,充满幸福的一种情感;
5、惊:指惊咤、惊愕、惊慌、惊悸、惊奇、惊叹、惊喜、惊讶等情感;
6、恐:指恐慌、恐惧、害怕、担心、担忧、畏惧等情感;
7、思:指思念、想念、思慕等情感。
六欲:
1、食欲:生理本能由于饥饿而产生的想吃东西的欲望加社会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想吃好、吃多、吃巧、吃奇、吃美的欲望;
2、性欲:生理由于发育成熟而本能地产生的一种想与异性触摸接触、发泄能量的欲望加社会环境影响而产生的想猎奇探幽、排遣郁闷寂寞、甚至为了达到某个数目而想往异性的欲望;
3、情欲:七情导致的欲望。比如喜欢就能导致想与某人朝夕相处交朋友的欲望;愤怒可导致想打击报复的欲望;悲伤可导致自虐、自杀的欲望;惊奇可导致探险的欲望;恐惧害怕可导致求安全的欲望,如装防盗门、找靠山、请保安、结婚生子女等;思念可导致想回家、想重逢的欲望。
4、占有欲:本能地为扩充活动范围、排除干扰、争取自由而产生的想据为己有的欲望,如殖民地、私有财产、夫妻等是占有欲导致的一种结果;
5、求知欲:好奇心引发的对未知领域和未知世界向往探索、想弄清究竟的一种欲望;
6、出类拔萃欲:这是想得到社会承认的欲望。人人都不愿默默无闻,不愿被社会遗忘在某个角落,人人都想出类拔萃、与众不同、出人头地,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称赞、羡慕。于是就有了出类拔萃欲。
情感是态度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它与态度中的内向感受、意向具有协调一致性,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情感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爱情、幸福、仇恨、厌恶、美感等。
情感客观的方面:生活现象中蕴含了情感,人的大脑可以感受到这种情感。
情感的个体差异
情感的倾向性
情感的倾向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指向什么和为什么会引起,它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和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关。比如憎恶的情感,如果它指向危害国家利益,破坏国家财产的人和事,那这种情感就是高尚的情感;如果把这种情感指向批评过自己缺点的人,或在能力和人品上都超过自己的人,那这种情感就是低下的情感。评价同样一种情感,要分析其倾向性。
情感的深刻性
情感的深刻性是指一个人的情感涉及有关事物的本质程度。能深入地渗透到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情感就是深刻的情感。人的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越是接近事物的本质,就越具有深刻性,而由表面现象引起的情感则缺乏深刻性。具有艺术修养的人在欣赏舞台上的时装表演时所产生的情感,即美感,就是一种深刻的情感;
而缺乏艺术修养的人只是图新鲜、凑热闹来看演出,这时他表现出的情感即是快感,就是一种肤浅的情感。两个人经历了风风雨雨并相濡以沫的情感是深刻的情感;而萍水相逢或酒肉朋友之间的情感,则是肤浅的情感。同一种情感能深入地体现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一种深刻的情感。
世界上到底有几种感情?大概没人统计过,可是数一数,就随手拈来了。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的三大情感皈依。但是既然能分出这三种,就有另外三种也存在:反亲情,反友情,反爱情。说到底,最后所有感情归为零,也许还不如零。这个时候才知道,世界上还有比零渺小的东西。 又听人说过还有第四种感情,所谓介于爱情和友情之间的感情。也许有人懂。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么。可我却感觉没有能力去支撑。 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基调去描述一切,也许我想装的平常和淡然一点,但是,总是会失败。因为毕竟发生了,在自己的最最身边。甚至我不能去叙述,也许这样我也会罪孽深重,然而也不能去诅咒,那样我又害怕加重他们的罪孽。可我确实在思考,思考我该做些什么,或能做些什么,只是我也不知道。 人太奇怪,一切可以理解,然而一切也可以毫不理解。无法左右别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也看不到自己。 纪伯伦说过:我们活着只是为了发现美,其他一切都是为了等待。 而我一直向着温馨的目标,虔心的等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