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与孩子相处,得把他的心理年龄加20岁”之类的,能不能帮我找下原句是什么?

李玫瑾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与孩子相处,得把他的心理年龄加20岁”之类的,能不能帮我找下原句是什么?,第1张

83h5    

李玫瑾教授最成功的育儿应该就是将女儿培养成哈佛高材生,这里有李玫瑾教授的全套讲座视频,希望能帮助到您。

。。ISBN: 9787542674227

。。内容简介。。

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

。。作者简介 。。

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她通过三十余年的教学与研究发现,人的心理问题与早年的养育息息相关,由此提出了人的养育要关注早年心理抚养,尤其要关注与人性相关的情感、与命运相关的性格等观点。她的相关讲座被广泛传播,以其内容为主的著作《幽微的人性》也因此广受好评。

。。短评。。

#

提高自我是最好的修养与教育

#

有孩子之前一定要拉着孩子爸爸也看下,不用七七八八,有时候把握几个关键点就够了,把地基打好一点。我们看到的现象,李老师三言两句就说到了本质。

#

阐述了父母之于孩子的重要性和家庭之于社会的重要性,学到了。好书得读10遍。

#

我在研究犯罪心理现象时发现,一些行为态的犯罪人大多表现出言语木讷的情况。他们说话不流畅,在对话时,他们经常为选择某些词语而在那里半天不吭声。若要求他们与人讲理,他们肯定发怵。正因为在言语表达上有困难,他们更倾向于动手,甚至也不愿别人动嘴,因为他说不过别人。 言语木讷的男性如果犯罪,多为突然袭击式的硬暴力;而同样言语木讷的女性假如犯罪,则多呈隐蔽的软暴力,如投毒。 为什么容易发生攻击行为的人不善言谈呢?显然,他们在言语形成的关键期(三岁之内)耳边缺少话语的声音。这种声音缺乏意味着他们身边的人情感不丰富、心理抚养不到位。 有爱的抚养一定是有话的。女性与男性相比更爱说话,想必这也是老天的一种用意,因为母亲在心理抚养中担负看最重要的角色。 人类的爱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说话来表达的。比如家里养宠物,你一进门,那狗那猫摇头摆尾迎上来了,又蹦又跳、又贴又,你怎么回应呢?你一会下来,摸它的脑袋,或抱起它,跟它说话:“你是不是想我啦?” 养孩子也是这样,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爱语绵绵。拿日常的换尿布来说,妈妈见孩子睡醒了,闻着味道不对,马上会弄盆热水,拿上卫生纸和新尿布,再拿一块毛巾,弄不好还有盒痱子粉放在旁边。当妈妈把孩子的襁褓打开,把小腿一提溜话就来了:“啊,我说咋这么臭?哎哟,拉了这么多,臭死了……” 妈妈先用纸擦,再用水洗,然后拿毛巾擦干,再扑点子粉,垫上干净的尿不湿,一边干一边唠叨,最后一定会拍拍小屁屁,温柔地问:“宝宝,现在舒服了吗?” 你说孩子那么小,他能听懂妈妈说的每句话吗?我们猜,这就像初学外语的人听外语,能听到声音,却不知所云。所以,妈妈这时的所有话语对孩子来说都像“废话”,可是,这种连篇的“废话”传递的正是绵绵不断的爱意。这种爱的唠叨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营养素。孩子除了吃喝拉撒睡,特别需要这种心理刺激。 虽然妈妈并不知道唠叨对孩子有什么意义,只是脱口而出地表达自己浓浓的爱意,但这就是一种有情感的抚养。

引自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

尽管我没有大规模的统计数据,但这种相关性仍可在更广阔的生活背景中观察。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由于自然条件差别较大,也容易观察到一些与性格、脾气相关的事实。 大凡在鱼米之乡生活的人,性情多比较平和,如四川的成都、江苏的无锡等。因为自然条件好,水里有鱼虾,地里四季有青菜、野菜,吃的东西不那么匮乏,就不用所有的人天天外出劳作,女性可以留在家里做些女工,孩子一哭喊,除妈妈外,奶奶、姑姑等都可以过来搭把手,孩子的痛苦很快就会得到解除,长大后性情也就较为平和。 再看一些贫瘠的地方,天寒地冻,或沙多水少,人们的生活很艰难,往往全家都要出去活,妈妈经常喂完奶就把孩子搁在炕上,然后到门外帮忙或给全家人做饭。孩子醒了哭喊,可妈妈手里的活不能马上停下来他只能等着,有时吃了奶肚子胀,难受的孩子又不能翻身,只能哇哇大哭,大人们还找理由:哭可以长劲!是的,他们长出来的劲儿全是蛮劲,暴脾气。 其实,越是内心平和的人越有内在力量,越有后劲。因为人在平和状态下,理性才会达到最佳状态;相反,越是急躁甚至暴躁的人,他们的力量只会表现在外部的粗鲁和蛮劲上,且人在急躁或暴躁时难以做出最好的理性判断。所以,暴躁与暴戾往往是在让别人痛苦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引自 心理发展有内在的逻辑进程

#

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给他任何的抚养接触都是他的心理营养,是他未来的心理资本。 如果说哺乳给了婴儿“味觉”的满足,被亲人抱在怀中或睡在父母身边可以完成他的“嗅觉”满足,那么五种感觉中还有三觉,即视、听、触觉,这三觉有什么作用呢?它们的作用就是接收“心理营养”,这种营养直通大脑,积攒下来,成为心理成长的内容。 心理学中有个很有名的实验,即感觉剥夺实验。这个实验是加拿大的两位学者在1954年做的。有一天他们想到一个问题:一个人,如果让他吃饱、喝足、睡好,让他在基本的物质保障方面得到充分的满足,但与此同时,不给他任何与心理活动有关的线索,即心理刺激,这个人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为此他们设计了一个感觉剥夺的实验室:一个房间,里面按日常生活所需布置好了,有床可以休息,有椅子可以坐,有洗手间可以用。至于吃的,被试想吃什么都可以点,会有人从窗口递进来。也就是说,被试待在房间里,吃喝拉撒睡都没问题。条件是被试要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还要戴上手套,把所有能引起感觉的东西都降到最低限度。房间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没有文字,被试只能一个人待着,不能眼人交流,也不能看书或电视。 他们在大学里招募被试,谁来做实验就能挣钱,不仅白吃白喝,而且在房间里待的时间越长,拿到的钱就越多,超过100个小时还能翻倍。 先做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后,被试就进人房间了把门一关就在里头待着。很多人进去以后先要吃的,吃饱了就睡觉。反正无事可做,有的能睡一天,醒来接着吃,吃完又睡。到第三天,他们吃饱睡足了,觉得有点寂寞了,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睡不着就起来在屋里转悠,一会儿坐下会儿躺下、一会儿又起来,就这么来回折腾。真难熬啊,简直是度时如年、度分如年,最后是度秒如年! 很多人应该有过类似的体验,比如我们坐长途火车或汽车,长时间坐着,如果没有报纸杂志和书籍,没有手机或手机没电了,就会觉得旅途漫长且难熬,无聊到除睡觉外只能找人聊天或打牌了。这是什么需求?这不是物质需要,这是心理需要。20世纪80年代,新疆到北京的火车要走四天,这趟车上经常现“旅行性精神病”,也称“旅途精神病”。 当然,这项实验比乘火车自在多了,而且结束痛苦感的主动权掌握在被试自己手中,如果被试不想继续实验,可以主动停止,床头就有一个按钮,被试只要一摁,门就开了,实验就结束了。 实验的大致结果是,被试平均待76个小时就出来了,熬过100个小时的人极少。也就是说,一般人四天左右就不想再待下去了,弄不好真会憋出精神病来。 这个实验说明,人不是吃饱喝足就能满足的。

引自 养育的最佳时期是依恋期

。。关注朋朋  遇见好书。。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出自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的这句话,给了家长们最严肃的提醒。

而中国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出另一种提醒——

所有的 社会 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学者看来,都是人的问题。我的第一句话是,人的问题是 社会 问题。第二句话是,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

因为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李玫瑾在无意之中打破学科壁垒,成为广大家长心目中的教育专家。日前,李玫瑾应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之邀,在上海图书馆做“家庭中的心理养育——解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讲座,吸引了上千名家长。

李玫瑾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 “人性是养出来的”

所谓的“养”,除了物质条件上的满足,更离不开对孩子的“心理养育”。尤其是在孩子1岁之前,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至关重要。

人是老天让你生出来时什么都不行的,四肢不能翻,头不能抬,吃喝拉撒睡、翻身和打嗝,哪件事你自己都干不了,人出世时必须指望别人帮忙。人的 情感 就是在这个需要与满足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那么,这个过程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还要有一种身体上的接触。

如果你只是把他放到床上,把奶瓶往他嘴里一塞,这种抚养也能长大,但他跟人绝对不亲,他没有与人的肌体接触感。所以,你去研究变态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没有跟人的那种身体亲密感。

这种稳定的抚养需要多长时间呢?至少要6年,可延到12岁。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在早期这个阶段出了问题,尤其是人的 情感 出了问题。

在李玫瑾看来,在孩子1岁之前、完全不懂事的情况下,“依恋”的出现,是一生有效的“心理资本”。当他人生中出现挫折艰难时,都能保持轻松、宽容的态度。

“依恋”先是一对一,而后在固定抚养人不离开的前提下,才逐渐发展 健康 的亲情、友情关系。

现在出现12岁少年伤害妈妈的案件,你都不用问,就知道孩子一定不是在妈妈怀中长大的。

很多年轻父母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这样的信息:孩子不要一哭就抱,你抱起来就放不下了,应该让他哭一会儿再说,压压他的急脾气。

婴儿哭闹是一种“急脾气”吗?急脾气可以被“压下去”吗?不同的说法令家长感到困惑。

李玫瑾自己刚做妈妈时,对女儿的养育模式也是“让她哭一会儿”。但随着她对心理研究的深入,当女儿也变成妈妈时,她告诉女儿:在孩子一岁之前,他一哭,你就得把他抱起来。

因为孩子在一岁之前,他的哭是生理的哭,不是心理的哭。什么是生理呢,就是他真的是难受,所以你要呼应及时,才能让他不哭。他本身就已经感受到了痛苦,你再不抱他,他就更痛苦了。

久而久之,这种孩子,他的内脏就是充满痛苦记忆。我们要知道内脏有自主神经系统,就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只要是神经它就有记忆功能。很多成年人有心理疾病,他想不出来自己是为什么得病的,问题都在自主神经系统里面。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内脏的问题。

孩子哭喊时间长了就睡着了,醒来可能接着哭,有的孩子就咬手指头。我们看有人成年之后出现一些手部动作,都跟他早年口腔期过得不好有关。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人,成年之后一般都是暴脾气。

反过来说,火爆脾气的人,小时候基本都是粗放养育的,孩子哭闹的时候没有获得家长及时回应。

订阅

现在的家长对于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也都非常的重视,基本上家长都会给孩子们报上一两个兴趣班,当然也有很多孩子会有更多的兴趣班,如果问到孩子,相信他们对于兴趣班这件事情都是非常不情愿的,但是如果问到父母的话,大部分的父母对于送孩子上兴趣班几乎已经到了一个焦虑的地步。

很多家长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我家的孩子如果不上的话会不会就落后了呢?所以焦虑的火焰也是越来越高。

01

李玫瑾:没必要给孩子报这“3种兴趣班”,几乎没啥作用还浪费钱

杨女士的女儿今年才刚上小学一年级,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杨女士早两年就开始给女儿报了两个兴趣班,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孩子。最近杨女士听说女儿班里有很多的孩子,都报了奥数兴趣班,据说还是名家名师,教学费用当然也是非常高昂的。

杨女士本着别的孩子报的兴趣班,我们也不能落下的原则,当然也为了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也想给孩子报一个奥数兴趣班,但是女儿对此非常的不感兴趣,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数学成绩也并没有什么提升。

这时她看了专门研究青少年儿童心理学的李玫瑾在一次公开讲座上直言:“没必要给孩子报这“3种兴趣班”,几乎没啥作用。”这个时候杨女士她意识到强迫孩子上兴趣班不仅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有些时候会让孩子更加的厌烦某项兴趣,而且还浪费钱。

看着女儿闷闷不乐的样子,杨女士思考过后决定再也不逼迫孩子去上她不喜欢的兴趣班了。

02

为什么不应该强迫孩子上不喜欢的兴趣班呢?

①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

虽然孩子们的年龄都不大,但是有一些孩子对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认知,而且孩子们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事物,也不愿意花心思去学习,但如果家长朋友们一味的强迫孩子,让他们不喜欢的兴趣班,反而会导致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甚至会厌烦相关的科目。

②学习效果不好

说到兴趣班当然最好是符合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最好的,如果家长朋友感兴趣,孩子不感兴趣,就强迫孩子去学习的话,就会起到反的效果。不仅孩子们学不到有用的知识,还会浪费钱,简直就是两败俱伤。

对于上兴趣班这件事,李玫瑾教授直言,这“3种兴趣班”没必要给孩子报,几乎没什么作用,快来看看你家孩子的兴趣班在内吗。

03

哪些兴趣班没必要让孩子去上呢?

①宣传效果太夸张的兴趣班

家长朋友们之所以会给孩子们报兴趣班,当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才多艺,但是一些无良商家却利用父母们这种焦虑,期望的心理推出一些宣传效果非常夸张的兴趣班,如“十天内学会××”等,而这种宣传效果十分夸张的兴趣班多半是为了骗学费,所以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

②老师资质不明的兴趣班

基本上在学校的周围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学费更是高低不等,家长朋友们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最好先了解到授课教师的资质,如果认为老师的资质不够,那么尽量就不要报了,以免浪费孩子的时间,又浪费了金钱。

③大班教学的兴趣班

很多兴趣班会尽可能地招收更多的学生,甚至一个兴趣班里只安排一个老师,但是学生却有几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兴趣班,最好就不要给孩子报了。因为一个老师根本不可能见不到每个孩子,所以这样的兴趣班既浪费钱也没有什么效果。

李玫瑾育儿书籍有《幽微的人性》和《心理抚养》。

《心理抚养》是一部由李玫瑾所著的育儿书籍,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心理抚养是一种全新的育儿理念,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往往特别重视孩子是否吃饱穿暖、身高体重如何、是否活泼健康,把这些当成爱的全部,却因为疏于了解、关注婴幼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从而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难以逆转的心理困境,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后,会出现拒绝交流、出走、顶撞、不合群、学习困难等问题。对此,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心理抚养》一书中向父母传递了这样一种理念:养育孩子,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加重要。

内容简介

作者认为,心理抚养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观念、能力四个方面,父母必须参与心理抚养的全过程,通过陪伴、关爱、获得孩子的依恋感,进而获得管教孩子、“立规矩”的资本。家长通过参与孩子成长,进行情感抚育,教他做人做事,这种心理抚养比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更重要。

父母亲自陪伴孩子成长,比给孩子挣钱更有价值,我们不能错过塑造孩子未来人生的最佳和最关键时期。李玫瑾,著名犯罪心理学家,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代表作有《谁在犯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