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陶渊明《饮酒》谈谈文学意蕴层面

结合陶渊明《饮酒》谈谈文学意蕴层面,第1张

评析

本诗是陶渊明

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

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

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

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陶渊明《饮酒》(其五)文化意蕴剖析

内容摘要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流人物,他的著名诗赋有许多为人们所激赏《饮酒》诗(其五)是他对真、善、美追求的流露,其中蕴涵着多层的文化意蕴,本文试从四个方面由浅至深地揭示诗中的哲理意味,从而真正地理解陶渊明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陶渊明 饮酒诗 菊 南山 真意 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诗是陶渊明最有代表性的组诗,共二十首,但并非一时而作其中第五首又是最为人所注目的名篇,成为了千古交誉的诗歌佳品它为我们构建了一个高

妙的艺术意境:写景状物则在人耳目;言情咏怀则沁人心脾;用事述理则深入浅出而又含蓄蕴藉,使人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领略到哲理的启迪诗中丰富而层次深邃

的文化意蕴使得这首诗更加耐人寻味,气蕴回荡正所谓“语尽而意无穷”①,诗“美在咸酸之外”②

  一、自然田园风光之美

 

 这首《饮酒》不仅是一首托言的醉后漫性之作,而且展现了一幅淡远悠美的田园风光:在暮岚紫霭,落日熔金的天际,众鸟返归采菊东篱,情归本心,无所关注

而“见”悠然的南山这大自然瑰奇的丽景使陶渊明深深地陶醉,物我两忘,而所为所见于一俯一仰之间足现其高洁的情致秋末傍晚的江南,天高气爽,自然景象

变化莫测,这一切都显得朴质,充满着生机而韵味无穷诗人在采菊东篱的审美观照中,“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文心雕龙·物色》)③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生

活的无比热忱、关注和执着,坦陈出他宁静纯洁的心境

  篱有菊则采之,采过则已,吾心无菊忽悠然而见南山,日夕见山气之佳,以悦与性,与之往还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一片化机,天真自具④

 

 山川田园的美完全体现在人与自然的泯化上在诗的字里行间,我们能品味出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意趣以及诗人对生命安顿、返回自然的喜悦与满足在那质朴

自然、冲淡平和的艺术氛围中,内心世界与外部田园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关系,这正反映陶渊明亲自然、反认知的生活态度和处世哲学陶渊明吸收道家的朴

素唯物论成分,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向庄子学习,启发人们发现自然美,领略自然美,将山水作为“道”的化身,同时借佛家的思想获得蕴涵在自然田园中的宗

教愉悦道、释两家的自然观在陶渊明静谧的田园风光中得到完美的统一,从而具有一种悠然神凝的韵味

 

 “南山”之地的美丽早在先秦就有表述,所隐喻的美丽风光却是众所周知的《诗经·曹风·侯人》有“荟兮蔚兮,南山朝”《诗经·小雅·节南山》更描述了

南山之美:“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彼南山,有实其猗”尽管地点有所不同,但“南山”已成为隐者隐仕最静穆、最悠然的处所难怪诗人说“彼南阜者,

名实旧矣,不复为嗟叹”(《〈游斜川〉并序》)这样,“结庐在人境”,对于耕隐的诗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地利、人和兼而得之的理想处所

  二、健身长寿之愿望

  陶诗,尤其《饮酒》诗,具有“似癯实腴”(《评韩柳诗》)⑤、“似淡而实美”(《评韩柳诗》)⑥的艺术风格,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诗具有静穆悠然的自然风光,而且他诗中的自然物都蕴涵着更深一层的文化意象和深刻内涵

  1.菊花的健身药用

 

 在陶渊明的诗中,常常以菊、酒并称,范成大说:“名胜之士未有不爱菊者,到渊明尤甚爱之”⑦(《范村菊谱序》)陶爱菊,以致“秋菊盈园”(《〈九日闲

居〉并序》),这有“秋菊有佳色”(《〈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七)的原因,但也有出于健康的考虑自远古至晋,经常有名士食菊、饮菊花茶、菊花酒以求健身

延年的记载,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就提到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了西晋时,黄老、玄学思想盛行,服菊养身延年已成为当时的时尚

比如晋人傅玄作的《菊花赋》说:“服之者长生,食之者通神”西晋名士潘尼的《菊花赋》甚至说能赐人寿命的司命神西王母也“接其葩”以求“延期以永寿”

陶渊明在其诗篇中也明确指出了:“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并序》)从中医的角度看,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风散热、平肝明目等功

效,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眼睛红肿、高血压等病症明代医药家李时珍说菊花酒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消百病”的疗效⑧《西京杂记》

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秫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这样说来,嗜酒如命的陶渊明对菊酒的酿法想必也是非常熟悉,不然不会出现“秋菊有佳色露掇其英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二十首〉并序》其七)这样的诗句

  2.南山的文化意蕴

  南山自古以来就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寿比南山”它象征着昌盛和长寿早在先秦的《诗经》就有记载: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承(《小雅·天保》)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小雅斯干》)

 

 南山有台,北山有菜乐只君子,邦国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栲,北山有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意是茂南山有枸,北山有乐只君子,遐不黄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小雅·南山有台》)

  这几首诗也就成为了南山的象征意蕴的源头,这与菊一样代表着诗人的恬淡悠闲的情趣况且,陶渊明更有“南山四皓”⑨的情结:“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饮酒二十首》其六)“南山四皓”“年皆八十有馀,须眉皓白”⑩想必这样的长寿也是陶渊明所追求的

  三、励志持节的操守

  陶渊明如此喜欢菊和南山,除了上述的表层意蕴外,这两自然物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内涵意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同时兼有比兴的深意

  1.菊的人格象征特征

 

 陶爱菊,不仅仅是由于它的健身价值,更因为是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意蕴:不与百花争艳,甘受寂寞,大有谦谦君子之风;开放在深秋季节,正是严寒即将到来之

时,顶风傲霜,充满了“劲直”之气;纯黄之色,一尘不染,象征着清洁,不随波逐流;花朵抱香枯死枝头,不会凋落菊俨然成为陶渊明高风亮节的象征,就正如

诗人在《和郭主簿二首》所称赞的那样:“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屈原在《离骚》中说道:“春兰兮秋菊,长无决兮终古”将菊

和兰并称,可见它在屈原心目中的地位;而菊之于渊明,犹似兰之于屈子一样,都有着特殊的机缘

  “菊花枯尽香犹在,又付东篱一醉眠”⑾ 正是菊的自然秉性,从而使得“采菊东篱下”有着深刻的意义:诗人想以菊来自喻希望“千载抚尔诀”(《和郭主簿二首》其二),“远我遗世情”(《饮酒二十首》其七)

  2.南山的人格象征

  南山作为诗人耕隐的处所,有着它自身的象征意义,正如上所述的那样,陶渊明的确有追随“南山四皓”的意向我们从他的诗中可以找到明确的记载: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赠羊长史》)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饮酒二十首》其六)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桃花源诗》)

  由此可见,陶渊明已然成为“四皓”精神的继承者他不仅继承了先秦的“南山”意象,而且还在其中增加了“南亩”的田园风味: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五首》其三)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一)

 

 而这蕴涵“真意”的南山始终是陶渊明精神的家园和心向神往的佳境它隐然与世网相对立,化解了人世的喧闹和官场的“大伪”(《〈感士不遇赋〉并序》),

从而成为诗人借以暗寓其摈弃市朝鄙俗的高趣因而,诗人产生了死后也要投身于“南山”的精神寄托:“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杂诗十二首》)

  四、天人和谐之美

 

 王国维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⑿

这虽然是讲此诗的艺术审美特色,但同时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诗人以“倦鸟”自喻,完全融合在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主观和客观浑融妙合,

而“见”生动地表现了两者的交感,意境全出,“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⒀诗人挣脱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解脱;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

融、浑朴,达到了“天人合一”最理想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心远”的极致“采菊”四句诗讲的,正是“心远”达到极致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向读者表明:人的主

观心境与大自然的客观环境真正浑然妙合了,人的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彻底地得到解脱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他的身形固然属于现实世界,但诗人的心境却“悠

然”到与大自然冥会妙合的胜境从诗人主观方面说,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

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而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妙然交融了这其中的真意,在诗人看

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故曰“欲辩已忘言”“言、意之辩”是魏晋玄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所谓“得意忘言”,是说“言”、“象”是得“意”的工具或手

段,得“意”不能离开“言”、“象”;然而,“言”、“象”只是现象,“意”才是事物的本质,所以要真正领悟“意”的真谛,又不凝滞于“言”、“象”,就

应忘言忘象在这首诗中,诗人从“采菊”所展示的具体“言”、“象”中领悟到了“意”,这就是一个“真”字他认为,“意”既已得,其余辩说都是多余的

了不然,或如《庄子·齐物论》说的:“辩也者,有不见也”⒁

辩说愈多,“意”反而会被“言”、“象”所淹没《庄子·渔父篇》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

俗”⒂ 诗中的意趣全在一个“真”字,留下了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这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⒃了

 

 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古人用意深微”⒄

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芬芳的泥土气息的向往,使得此诗不仅具有质朴、自然的艺术美,更使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意味它是诗人对人生执着的爱恋情感倾注于这

平凡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的结果,从而也铸就了这一篇“深文隐蔚,味曲包”⒅ 的佳作,使得它的意蕴令后人永远也解不完

《饮酒》诗一组二十首,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这首诗写心远世俗、欣赏自然的兴致和领悟。艺术特色:平淡而醇厚。情景理的融合。

原诗如下:

饮酒(其五)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译文:

生活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嚣喧。你问我何能如此,心灵清远,地自静偏。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人眼帘。山气氤氲,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兼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这其中有多少滋味要表达,欲要说明,却又忘记了语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

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人境

赏析:

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

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

“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

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

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

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

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

“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饮酒·结庐在人境》以平淡之语,写秋日晚景,叙归隐之乐,道生活哲理,即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达到了情、景、理的统一。尤其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几句,“清悠淡永,有自然之味”,更具艺术魅力。

扩展资料:

《饮酒其五》原文: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四一七年,即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饮酒》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有名的组诗。本诗是其中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首诗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四句诗,实际上是讲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即生活在现实中的人能否超脱于现实之外的问题。当时道教盛行,宣扬生命“无极”论,说什么只要导养得法,人就可以得道成仙,不但精神不死,肉体也能久存长生。那时,或竦身云霄,或潜泳江海,茫茫恢廓的宇宙,就可任你逍遥翱游了。也就是说,神仙的身形和精神都是超生死、超时空的。陶渊明对这种神仙妄说素抱否定、批判的态度,他认识到,“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归去来兮辞》),即使后来陷入生活的绝境,也决不到神仙世界去寻求精神安慰。因而他弃官而不弃世,归田而不隐遁山林。其实,他所归隐的田园,对官场来说是“隐”,于广大农村现实而言,则不但不是“隐”,倒是步步接近了。这是一方面。然而,他却相信,人的思想或精神,可以孤立地自我净化,或者说,能够超脱于现实之外。这四句诗就是讲这个道理。“结庐在人境”是说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车马喧”指人世间各种烦人的尘杂,也是世人为富贵荣华而奔竞的形象写照。他之所以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就因为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绝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他在《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一诗中说:“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形迹常常身不由己,只好任其自然;但人的内心世界却可以超现实而恬澹虚静。这种渴求精神上超现实的幻想,与当时流行的说法:“形居尘俗而栖心天外”(《晋书·隐逸传》),都是当时人们力求从内心苦闷中解脱出来的一种主观愿望。然而,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又想屏居于现实矛盾之外,那事实上是办不到的,说穿了,不过是自我排遣或解脱的另一说法罢了。这就是所谓“心远”的实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人采菊东篱,悠然自得,又逢山气特佳,飞鸟投林的黄昏,大自然的一切都显得和融淳净;此时的诗人,超然冥邈,神逸方外,他的心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里,“采菊”二句主要突现诗人乐得其所的“悠然”心境;“山气”二句则明显寓有“众鸟欣有托”的意兴。两者的情趣是相通的。这种主观心境与客观环境的浑融妙合,后人概括为“意与境合”,或“意与境浑”。在诗中,这种主、客两方的交感,主要靠那个“见”字生动地表现出来。苏东坡说,俗本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而着一“见”字,“意境全出”。奥妙究竟在哪里?“见”字之得,主要得之于无心,能使“意”、“境”妙合自然;而“望”字之失,主要失之于有意,有意则不自然,故破坏了全诗的悠然气象。

然而,从诗的艺术构思上说,“结庐”四句讲超脱,“采菊”四句表现“意与境会”,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前面说过,陶渊明讲超脱,只限于个人的精神或心境,即所谓“心远”而已。他认为,要使自己的“心”不受世尘的污染,不受“车马”的喧扰,那就必须痛下决心,放弃功名利禄的追求,返回农村田园,去过躬耕自食的生活。这是挣脱世俗精神枷锁,获得心灵自由解脱的必由之路。而人的心境,如能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那就达到了最理想的精神境界,也就是“心远”的极致。“采菊”四句诗讲的,正是“心远”达到极致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向读者表明:人的主观心境与大自然的客观环境真正浑然妙合了,人的精神也就从尘世之累中彻底地解脱了。诗人在东篱下采菊,他的身形固然属于现实世界,但他当时的心境却“悠然”到与大自然冥会妙合的胜境。可见,前四句是提出问题,并作了结论性的回答,后四句才用诗的形象具体表达这一诗的主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真意”的“真”,在玄学家的概念中,与“自然”是相通的,“真意”就是自然的意趣,它概括了“采菊”四句所表现的意境的本质特征,故清人吴淇说它是“一篇之髓”(《六朝选诗定论》卷十一)。从诗人主观方面说,采菊东篱,悠然自得,这是对宇宙人生之理、造化自然之趣的领悟;从庐山一带傍晚的自然环境说,一切都显得和融浑朴,充满生机,这正是大自然的本色。诗人的悠然情怀与眼前的自然气象,都合于自然之道,因而,主、客二方也就冥会妙合了。这其中的妙谛,在诗人看来,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故曰“欲辨已忘言”。“言意之辨”是魏晋玄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理论,所谓“得意忘言”,是说“言”、“象”是得“意”的工具或手段,得“意”不能离开“言”、“象”;然而,“言”、“象”只是现象,“意”才是事物的本质,故要真正领悟“意”的真谛,又不可凝滞于“言”、“象”,而应忘言忘象。在这首诗中,诗人从“采菊”四句展示的具体“言”、“象”中所领悟到的“意”,就是一个“真”字。他认为,“意”既已得,其余辨说都是多余的了;不然,或如《庄子·齐物论》说的:“辩也者,有不见也。”(“辩”与“辨”通)辨说愈多,“意”反而会被“言”、“象”所淹没。这两句结尾,既点破了全诗的意趣在一个“真”字,又留下不尽之意让读者去体味,这大概就是王国维说的“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人间词话》)了。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在这里,山水田园的描写不是当作表现诗人心灵“自然”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在诗中是浑融混一,难辨彼此的。这种“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乃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句话,是虚与实在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它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艺术效果。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

饮酒二十首(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①。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①远望时复为:倒装句,即“时复为远望”。②绁:捆绑,束缚。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联中的“没”字用得巧妙,欲扬先抑。先写青松被杂草掩没,不见其姿,目的是突出下文青松的“卓然”。

B 第二联着力塑造青松的形象,运用对比、反衬手法,描绘出众杂草在寒霜凝结之时全部倒伏于地,青松却高枝卓然的景象。

C 第三联意谓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人们可能还不觉得它们的与众不同,但是单独一棵松树立在天地间的时候人们才称奇。

D 第四联说作者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有时候又极目远眺;结构上承上启下,承上赞美青松,启下说明世事扰得自己烦恼。

15 这首诗题为“饮酒”,但很显然,诗人意不在酒,请具体分析诗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答案14 D 15 ①诗歌的前六句托物言志,以卓尔不群、岁寒后凋的青松自况,表达出诗人坚贞傲岸、超拨于流俗的品性;②七、八句描写酒壶挂枝、自在遐观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悠然独得的境界;③末二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D项,“启下说明世事扰得自己烦恼”错误。陶渊明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结笔两句,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故选D。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写青松与众草比,它不凋零。“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是说等到严寒霜降,众树凋零,唯见青松卓然挺立,这又从时人令上来写。也只有等到冬天来临,寒霜使众草凋谢。青松的高枝才显得格外挺拔。“独树”指青松独立傲然。单看青松,“岁寒知松柏之后凋”,独立不凋,这时人们才觉得珍奇。“寒柯”,岁寒不凋的松枝。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诗歌的前六句是写“松树”,塑造了卓然独立、不畏严寒、独树一格、与众不同的青松形象,诗人实则是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的品性。“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渊明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写诗人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一种悠然独得的境界。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绁者,捆缚也。尘羁即尘网,谓尘世犹如罗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何事绁尘羁”的意思是“又何必被俗世的尘嚣羁绊住脚步呢”,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苦短、不愿被世俗的尘网束缚的感慨。

思想感情: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然而,它不是枯燥乏味的哲理演绎。诗中写了悠然自得的情,也写了幽美淡远的景,在情景交融的境界中含蓄着万物各得其所、委运任化的哲理;这哲理又被诗人提炼、浓缩到“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等警句,给读者以理性的启示,整首诗的韵调也更显得隽秀深长。

《饮酒二十首》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此诗作于陶渊明看破东晋黑暗,辞官隐退之时。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1)结庐 :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尔:这样。

(4)日夕:傍晚。

(5)相与﹕相伴。

(6)见在这里读音为:“jiàn”,看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42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