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听梁祝协奏曲,能从心理学上帮我分析一下吗?

喜欢听梁祝协奏曲,能从心理学上帮我分析一下吗?,第1张

音乐的美,是可以超越国界、超越文化界限、超越时间的。喜欢梁祝协奏曲的相当相当的多,其旋律深情而优美。1、可能是她的美触动了你心里某些东西;2、可能你从听她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以往被忽略或者被压抑的情绪;3、暂时还没想到。总而言之,梁祝的旋律之美满足了你某些心理需求,故而“好听”。

  从历史的意义来认识梁祝悲剧

  朱苏力教授在耶鲁大学的讲演(节选)

  梁祝的故事表明,制度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恰恰是在人们违反制度的行动中

  展现出来甚或实现的。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

  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没有许多青年男女由于偶然相识或长期交

  往而自我产生的不符合当时社会婚姻制度的爱情,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在这个意义上,梁祝的悲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充分反映了悲剧的特征,即“历史的必

  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我今天讲的是一部在当代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故

  事至少在唐朝就有记载,此后在民间广泛流传,到了元代、明代,梁祝的故事已经大量

  进入戏剧,不仅作为单独的一个剧,而且在当时其他戏剧中也为剧中人物提起,由此可

  见其在当时就已经成为一种民间经典或大众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社会改革,特

  别是50年代的婚姻制度的变革,使得这一戏剧在中国获得了新的社会意义。在当代中国

  社会中,就其流传的广泛程度而言,恐怕《红楼梦》也难以与之媲美。

  我利用的版本是明代戏剧《同窗记》。我试图从该剧中透视这种婚姻制度在当时社

  会存在的根据及其“优点”和“缺点”。更进一步,与此剧相结合,我还试图在抽象层

  面上简单讨论制度的特点。我希望通过对法律制度与作为在制度中行动的行动者个体之

  间的冲突来展示人类的注定了的悲剧性境遇,进而给我们以某种警醒。

  梁祝悲剧何在

  梁祝的故事不仅感动了一代代少男少女,而且也令许多多情的成年人伤感。人们如

  今已经习惯将这个故事界定为“悲剧”,称其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但这个悲

  剧究竟悲在何处?每个读者都必定是而且也只能从自己的经验感受和角度理解戏剧。但

  是,如果仔细想一想,这种事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甚

  至是老人,都有不少人由于种种原因相爱不成,私奔,甚至一起自杀。我们一般并不把

  这种事件称之为悲剧。有时一些人甚至会对这种痴情者表示轻蔑,认为其不负责任,即

  使死者之间的爱情与梁祝的爱情同样真诚。数年前,北京八达岭长城上,就曾有一对各

  有家室的成年男女殉情自杀,人们甚至对此表示了一种鄙视。因此,仅仅因为男女之间

  的感情,以及感情无法在现有的社会婚姻制度中得到满足,即使导致双双死亡,并不足

  以构成一个悲剧。

  有人(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各种改编本,例如,即使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

  也都有一段音乐表现“抗婚”)更强调这一事件中“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的因素

  ,因为祝英台许配的马家是当地的一个富庶人家(财主),似乎祝员外是因为贪财,不

  惜牺牲女儿的幸福。但是,如果仔细看一看这个戏剧的原本,这一点其实并不存在。不

  仅祝家与马家同为员外之家(因此两家仅仅是“门当户对”而已,并无高攀之嫌),而

  且当梁山伯千里期约来求亲时祝员外也没有势利地阻碍两人相见。尽管剧作中没有告知

  梁山伯的家庭成分,但我们没有理由推定其出身为贫下中农,相反,如果一定要推论的

  话,也许更有理由是某个员外的公子。如果不是梁山伯误解了祝英台的暗示,因此未能

  如期赴约,至少从故事的前后背景来看,祝家未必会拒绝梁山伯的提亲,未必会仅仅为

  了马家的富贵而违背了女儿的心意。他们曾允许好强的女儿孤身远赴杭州求学,如果以

  当时的社会标准来看,祝员外父母实际上是相当开明,非常迁就女儿的,他们并不接受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而且,至少原来的剧本中并没有任何地方表现出马家仗势

  欺人。相反,仅就迎娶途中允许祝英台祭奠梁山伯这一点,在我以及许多人看来,马家

  也还是相当“仁义”的,并不是那么不讲道理———设想一下,今天谁或谁家会在结婚

  这一天同意这种行为。是的,马家富庶,也许是个地主,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因为马

  家富庶,就不允许马家娶亲,就应让马家断子绝孙了吧!马家至少有权利选择祝英台。

  因此,阶级斗争和阶级压迫也并不是构成此剧为悲剧的主要因素。

  也许,悲剧在于包办婚姻。我想仅仅这一点也并不必然构成悲剧。我将在后面分析

  ,其实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人类历史上,在近代以前的主要婚姻制度形式都是包

  办婚姻。而并非包办婚姻都将导致梁祝之类的悲剧,否则,悲剧就太多了。

  从全剧来看,更重要的是,祝英台和梁山伯的言行始终在肯定着传统的以媒妁之言

  和父母包办为主要特征的结婚制度。例如,尽管祝英台已经爱上了梁山伯,她还是要将

  这种感情掩盖起来。他们俩曾“同床而睡,结脚而眠”,如果真的是反对包办,主张婚

  姻自由,他/她们完全可以“把生米做成熟饭”,而且假定梁祝两人是主张婚姻自由的理

  想化身时,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两人会拒绝做熟饭,因为他们是两情相悦,而不是单

  相思。但是,祝英台一定要回家,一定要等着梁山伯来提亲。而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

  身并已许嫁马家之后,他也仅仅是表示深深的遗憾,还是准备求娶他们分别时祝英台虚

  构出来的妹妹;只是当发现这一希望也落空时,梁山伯才“罢休不成”,表示要“前去

  寻一个月老冰人,定要把赤绳绾定,定要把赤绳绾定”。同时责备“一来恨贤妹言而无

  信(这是可以理解的过激之词),二来恨卑人薄命,三来恨月老注得不均平”。甚至到

  了这时候,祝英台还是称“今生料不能够了。我劝你休想也罢了”,坚持尊重传统的婚

  姻程序和制度;进而,祝英台以酒做媒证,许愿“今生不和你谐凤侣,来生定要和你结

  姻亲”;最后,俩人伤感而别。全剧中完全没有显示出祝员外或马员外对祝英台施加什

  么压力和强迫。

  因此,如果就剧本本身反映的情况而言,无论祝英台和梁山伯都不反对包办婚姻和

  媒妁之言的程序或制度。事实上,他们俩都力求以这种包办婚姻和媒妁之言的程序来实

  现自己的梦想,他们希望经过这种“程序正义”的认可。他们在这个意义上是自觉的遵

  纪守法者。他/她们不喜欢的仅仅是由于这种程序或制度以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这种对于

  他们非常残酷的特定结果。即使这时,他们最终还是准备接受这种结果,也没有打算挑

  战这种制度。仅仅是由于梁山伯的意外病逝,祝英台才悲感交加,发现了自己的感情之

  所据,并决意殉情。因此,所谓梁祝本人要求婚姻自由的说法实际是在近代社会变迁的

  背景下,现代中下层自由派知识分子对梁祝故事的重新解读。

  梁祝两人的年龄

  要理解此剧对于古人的悲剧性质,首先要理解戏剧故事发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

  还要理解此剧写作和演出时所针对的观众的社会和认知参照系,而这个参照系总是由观

  众的日常直接生活经验构成的。就《梁祝》而言,我首先讨论的是该剧两位主人翁的年

  龄。

  在《梁祝》的较早版本的故事和戏剧中没有提及梁祝的年龄。因此在舞台上出现的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年龄实际是由不同时代的观众根据他们的直接生活经验填补的。在现

  代观众眼中,由于外出求学、恋爱、结婚这些事基本上都是同20岁左右的年龄相联系的

  事,因此,梁、祝两人大致相当于两位离乡在外求学多年回乡的“大学生”或至少是“

  高中生”。而且,由于近现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的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今天的这些观

  众已经基本接受了婚姻自由的观念,因此,当现代观众理解此剧时,尽管不是明确的,

  却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主人翁的年龄忽略了,或者是用一个现代大学生的年龄来对梁祝的

  婚姻作出判断。

  但是,对于古代观众或读者来说,梁祝的年龄会小得多。因为无论是从古代的婚龄

  推论还是从戏剧故事本身的细节来推算,梁祝悲剧发生时,他们两人最多也只是青少年

  ,大约14-16岁之间,甚至可能更为年轻。在中国古代,就法律规定的婚龄而言,大致

  在男20岁,女15岁,甚至更早。同样是婚龄,古代与现代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古代一

  旦规定婚龄,往往都是(特别是在早期)强制性的,即到这个年龄必须结婚;而如今规

  定的婚龄是授权性的,即只有这个年龄,才能结婚或婚姻才得到法律的保护。从剧本来

  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时的年龄大约应在11-12岁上下,殉情时大约在15-16岁上下

  。因为,首先,即使是古代,人们一般也不会等到16、17岁再上学读书,他们更不是如

  同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那样,是20岁左右的大学校园内的姑娘小伙。

  其次,一般说来,男女青少年到13-15岁后,就会逐渐对异性敏感起来。而梁祝“

  同窗三载”,朝夕相处,甚至两人曾“你当初与我同床而睡,结脚而眠”,而梁山伯完

  全没有察觉到祝英台是个女孩子。这种现象,如果从祝英台方面来看,这就意味着祝英

  台尚未发育,至少尚未完全发育,否则,无论其体形、动作和说话声音都会发生巨大变

  化,就很难在同异性非常亲近的交往中完全掩饰过去。如果从梁山伯一方来看,梁山伯

  则可能更不成熟,甚至可能还没有开始发育,未进入青春期,因此,梁山伯才没有表现

  出在青年男子身上通常表现得最为强烈的、对于异性的敏感和好奇。

  尽管剧本不是历史,角色不是实际人物,因此,我们无法且没有必要细致考证梁山

  伯和祝英台的准确年龄,但是我认为,这个关于梁祝年龄的推断大体是站得住脚的。而

  这个年龄问题对于梁祝爱情的悲剧具有重要意义。

  早婚与包办婚姻

  一旦确定了梁山伯祝英台的年龄,我们就会发现,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他们之间的

  感情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早恋”(这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初中生谈恋爱)。但是,使用“

  早恋”这个词,也许不很恰当,因为今天人们已经赋予了该词某种贬义,似乎这种现象

  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但如果历史地看,在人类历史上,今天我们所谓的“早恋”一直被

  人们视为正常现象,甚至可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必须。

  悲剧因素之一:自然与社会

  梁祝的故事以及历史上的许多关于爱情的悲剧故事为我们理解社会和制度提供了一

  系列启示。

  首先是关于婚姻的社会性质。当代许多知识分子都强调个人自由,在性与婚姻上,

  表现为强调婚姻爱情的自由,强调性爱的自然属性,强调所谓的自然法则。作为一种政

  治追求,这些努力和宣传在今天显然是不错的,并且是必要的。但是仅仅有这种理解,

  其实很可能为这些语词迷住了眼,在语词的丛林中迷路。任何个体都必须在群体中生活

  ,才可能生活下来,发展起来。包括人的许多本能都需要社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制度才能满足。其实自然本身并不像我们许多知识分子所说的那样是美好的,自然就其

  本身许多时候并不能满足我们的本能的需要。在自然界的狂风暴雨、雷鸣电闪中,我们

  会感到恐惧,也许只有许多人的聚居才能减轻这种恐惧。在大自然的灾难中,我们会惊

  魂落魄,只有人的相互

  关爱才能使我们略有宽慰。甚至性爱,仅仅凭着自然也不能得到满足;在一个生产

  水平极为低下,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区,我们甚至难得找到配偶,或者干脆无法繁

  衍后代。如果没有社会文化的发展,我们就无法感受性爱的美感,我们就没有“窈窕淑

  女、君子好逑”,就没有“昨夜星辰昨夜风”,没有“相见时难别亦难”,没有“相见

  无语,惟有泪千行”。

  是的,在热恋中,当我们花前柳下,海誓山盟,我们感到自然的美丽;但是这一切

  并不是自然的全部,而且这也是因为有一个现存的社会生活支持之下的自然、一个人文

  化了的自然。当我们的恋爱受到种种压抑时,我们甚至想回归自然。但是我们能够吗?

  我们已经进入了现代,这一切是不可能退回去的。即使可能,我们又真的愿意吗?除了

  在那虚幻的、不加反思的浪漫的一刻。其实,即使在那一刻,我们也未必愿意回到古代

  ,我们真的愿意只能“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吗?我们真的愿意在车水马龙、摩肩

  接踵的人流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吗?事实上,只要看看古人的爱情诗

  歌中,大多只是花前柳下,明月清风,最多也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是“所

  谓伊人,在水一方”;但请注意即使是今天人们根本不当回事的“汉水”,已经引发了

  古人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的哀怨。古诗词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在许多当代人的爱情

  中经常作为背景出现的高山林野、海浪沙滩(他们怎么去呢———要披荆斩棘、跋涉百

  里?即使去了,他们晚上回得来吗?)古人的浪漫几乎注定只能是“杨柳岸,晓风残月

  ”的浅吟低唱,而不可能是“站成了两个世界”的“白天不懂夜的黑”。这本身就说明

  了事实上现代人恋爱活动的自然环境的扩展。现代社会的交通以及其他条件都使得我们

  的自然更开阔了,在某些方面或某些时候与大自然更亲近了,而不是如同某些现代学者

  认为的那样更遥远了,更狭小了。甚至,由于现代的避孕技术的发展,我们事实上可能

  比古人更多享受了性爱,少了很多由于对怀孕、养育之担忧而带来的性爱之压抑和拒绝

  。事实上,就总体而言,现代性至少在许多方面使得我们的爱情更为美丽。社会和文化

  并不只是压迫我们,而是支持、培育了我们的需求和感受。

  不只是,却还是有的。正是在强调人类的社会型之际,强调人类的本能就总体而言

  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许多个体的本能在某些情况下也就不得不适

  应社会生活的需求,甚至性爱的本能会成为一种被人不断使用的一种生物本能。例如,

  用性获取各种资源,维系自己的以及家庭的生活。甚至性会被制度化,这就是家庭,无

  论是一夫一妻制,还是多配偶制。但是,无论何种形式,一旦形成了制度,都必然在满

  足人们的本能的同时又压抑了这种或其他的人的本能。

  但这就是悲剧吗?对于一个个生命有限的个体来说,这也许就是悲剧;但是对于人

  类来说,从制度的角度来看,也许我们能感叹的仅仅是“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

  悲剧因素之二:常规与例外

  承认一个制度的语境化合理性,并不应由此承认其永恒的合理性,其实,任何社会

  实践一旦成为制度,都会有弱点,因为制度回答的都是一个稳定社会中的某一类常规问

  题。因此,制度化就完全可能显示出两方面的弱点。一、建立制度的基本前提是社会条

  件大致稳定,在相对稳定的社会条件下,该社会中的这一类问题将呈现出常态,只有这

  时,该制度才是有效的和有用的;二、一旦社会条件发生了剧烈、根本,甚或是重大变

  化,该社会的某一类问题就会发生变化,就会使这一制度的有用性大打折扣,甚至完全

  无用。

  例如,在婚姻制度上,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生产生活条

  件的变化:交通通讯的改善,人员的大幅度流动,医疗保健的发展,人类预期寿命的延

  长,交往对象的流变等。这些变化就使得包办婚姻所针对的问题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

  这样的条件下,早婚早育已经不利于这个社会的需求,传统社会中形成的早婚早育习惯

  反而成为这个转变了的社会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才可

  以看到“早恋”何以从人类的一个自然生理属性成为各个现代社会普遍要以各种方式解

  决的社会问题之一。同样,随着这种社会的转变,包办婚姻和媒妁之言作为婚姻制度的

  主要机制也失去了正当性。

  梁祝的悲剧与制度的这一弱点基本上还没有关系;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在于制度化的

  第二个弱点,这就是,任何制度针对的都是常规问题,有常规就有例外,而制度恰恰无

  法处理那些常规之外的问题。

  这一分析是从个案来看的。是不是对制度就应当完全采取一种机会主义的态度呢?

  强调包办婚姻的制度神圣性也许并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就当时而言,对于当时的婚姻

  制度之稳定,也许还是有一定价值的。因为人们不应当对一个制度总是采取机会主义的

  态度,总是采取机会主义的态度最终必定导致不仅是婚姻制度而且可能包括其他制度的

  虚无。

  但是,这样说,只有假定制度本身已经完美、永远不可改变,才能成立。问题在于

  确立制度的最终目的恰恰是要能满足人类的福利;如果尊重一个制度仅仅因为其是制度

  ,完全不考虑这一制度是否满足了社会的福利,那么这个制度最终必定会失去其作为制

  度的正当性和活力,并且会压制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产生的新的制度需求。因此,从

  这一点上看,像梁祝的情况,只要不走极端(不完全否定当时的一般的婚姻制度),社

  会和人们就应当允许他/她们作为特例,即允许他/她们自由恋爱和结婚,尽管这种允许

  未必能保证他们今后的一生中都能情投意合,白头偕老。

  悲剧因素之三:制度何时变化

  我在上面分析了早婚早育、父母包办和媒妁之言制度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必须注

  意两点:第一,这种制度的合理性是在历史中展开的,是历史性的,而不是如同我在上

  面的文字中展现的那么简单。我在文字上构建的该制度的合理性是一种马后炮,是当我

  们同历史拉开距离之后对历史的反观。这种马后炮有助于理解历史,却往往无助于生活

  。我们既无法在理解了历史之后才开始按部就班地生活,也无法通过理解历史来比较精

  确地把握未来。

  第二,尽管我们在上面分析了梁祝爱情的合理性,但是也仍然是在今天的条件下。

  根据我们今天的信息,才确认了这种合理性,而梁祝两人以及当时的其他人都没有可能

  认识。

  人类永远是要在一种对现有和未来境况无法具有完全信息的条件下作出影响甚至是

  决定自己未来的决定。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在一定意义上,总是不断同这类问题

  相遇,并作出各种选择。我们会提出种种理由,会用各种历史事实和各个学科的现有知

  识来支持自己的要求,但是,我们其实未必真正了解满足这些要求可能带来什么后果,

  特别是我们不希望的后果。

  梁祝的故事表明,制度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如何变革恰恰是在人们违反制度的行动中

  展现出来甚或实现的。如果没有梁祝的悲剧,人们就不会认识到传统的包办婚姻制度的

  弱点和局限,就无法看到其他选择的可能性。没有许多青年男女由于偶然相识或长期交

  往而自我产生的不符合当时社会婚姻制度的爱情,传统的婚姻制度就将继续保持原样。

  在这个意义上,梁祝的悲剧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充分反映了悲剧的特征,即“历史的必

  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如果不是发生在梁山伯

  祝英台身上,就可能发生在祝山伯梁英台身上。社会必须支付这个代价之后,才能使人

  们逐步有所体悟,这也是人类的悲剧。正是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梁祝的悲剧的意义至

  少对于农业社会的中国人来说就在于它以艺术的方式展现了制度作为规则与现实世界中

  特殊问题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法理学上的一个永恒的问题。梁祝一剧的动人之处,

  如果从我的、法学的眼光看来,就在于它强烈体现了这个至少到目前还没有解、也许永

  远不可能有解的法理学问题。

梁祝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

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

扩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余三个为《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东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1700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所感染。梁祝传说及爱情故事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有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佐证。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间称为《梁祝》)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扩展资料:

一个千古传颂的故事,一段柔美、深情地旋律,打动了多少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之一。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笔者曾看到过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两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侠女,劫富济贫,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背面详记其事。

年久,该碑下沉于地下。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清正廉洁,中年丧妻,无子,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为梁,红者为祝……从此敷衍出动人的传说。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赏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被公认为是“我们自己的交响音乐”,“是一个阶级,一个民族在艺术上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李凌认为,它“给交响乐的民族化开辟了一片新的田野”,“为西洋音乐民族化打出了一条具有典范性的道路”。在国外,它也获得极高的声誉,被认为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是最美妙的旋律”,“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它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笔者认为在于题材内容扣人心弦,画面展示惟妙惟肖,中外艺术巧妙结合。 

一、选用了扣人心弦的故事作为题材内容 

作者选用了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作为协奏曲的题材内容。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人们喜闻乐见,乐此不倦,永谈不疲,而且又是如此一个优美的爱情故事,就更具吸引力,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把欣赏者的好奇心提起,提高了兴致,也就拉近了作品与欣赏者的距离。 

二、形象的“画面展示” 

欣赏《梁祝》,即使没有配图说明,也能让人感觉到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之所以有这种效果,主要是作者通过精心的配器设计,根据乐器的特征和乐曲情节的需要巧妙地安排乐器,使乐曲更具形象性,从而使各个不同的画面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部分——呈示部。乐曲一开始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了明亮、秀美的曲调,接着双簧管奏出了优美迷人的旋律,展示了第一幅画面:明媚春光下,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接着在竖琴清淡的琶音伴奏下,独奏小提琴奏出了美丽动人的爱情主题。随之是复调手法的大提琴与小提琴真诚对答,展示了第二幅画面:草桥结拜的情景。

在一段美丽的小提琴华彩之后,独奏小提琴在乐队轻快、活跃的织体伴奏中,奏出了明亮、活跃、带有戏谑性质的第二主题。音乐时而轻快活泼,时而温柔幸福,时而热情欢乐,时而流畅抒情,展示了第三幅画面:同窗三载的美妙生活图画,他们或追逐嬉戏,或促膝长谈,形影不离,心心相印。结尾突然转入慢板,作者的惋惜心情用凄凉的如泣如诉的曲调,展示了第四幅画面:长亭惜别。 

第二部分——展开部。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的斗争中,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紧接着是乐队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独奏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矛盾冲突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激化,逐步形成了第一个高潮,即第五幅画面:激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时,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他们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大封建势力的重压。之后乐曲转入慢板,独奏小提琴奏出了沉痛、哀伤的音调,缠绵悱恻、如泣如诉。

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合时分,把梁祝的互述爱慕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第六幅画面:楼台相会。接着音乐急转直下,弦乐快速地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英台时而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迂回婉转,泣不成声。英台向苍天发出绝望的呼喊之后,在悲痛愤怒的低沉大锣中,挺身投坟,这时管弦齐鸣,音乐出现了全曲的最高潮,即展示了第七幅画面:哭灵、投坟。 

第三部分——再现部。长笛美妙的华彩旋律,结合竖琴的级进滑奏,把人们带到了自由、平等、迷人的仙境,加弱音器的小提琴轻柔地奏出了梁祝的爱情主题,展示了最后一幅画面:百花争艳、彩蝶双舞。这是人们美好愿望的升华,也是对梁祝爱情的由衷歌颂。 

作品自始至终给人以画面,令人拍手叫绝的是作者能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利用交响乐器,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又具有我们的民族特色,使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三、中西艺术的巧妙结合 

《梁祝》的成功还在于中外艺术的巧妙结合,作者创造性地用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形象来表现富有戏剧性的民间故事,并用人民群众所熟悉的特定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使音乐形象更鲜明动人。 

在音乐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但并非是越剧“卡戏”式的模仿,而是根据协奏曲的形式特点,对原剧内容和曲调进行综合提炼加以发展和创造。结构上根据标题内容的需要,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在艺术处理上,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效果,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又吸收了戏曲中歌唱的表现手法。如在呈示部尾吸取了戏曲中歌唱性的“对话”形式,来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展开部中的“哭灵投坟”则较多借鉴和运用京剧的“倒板”和越剧嚣板“紧拉慢唱”,使英台哭灵的悲剧性气氛逐步高涨,达到顶点。 

配器上尽量使之具有民族特色,在独奏小提琴的演奏技术上,有意识地靠拢和借用我国某些弓弦乐器的技法和效果。如呈示部中的副部,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小提琴还借鉴二胡“半音来回滑指”来表现如泣如诉的情绪;展示部的“楼台会”,吸取了琵琶曲中常用的节奏型,即强烈的切分节奏,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

小提琴吸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和声、配器,整个处理上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的形象与悲切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 

正是中外艺术的巧妙结合,使《梁祝》虽运用外来的“奏鸣曲式”,但群众完全能够接受,尽管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交响音乐,但老百姓却完全可以欣赏、理解,使得这部协奏曲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梁祝》的成功,不惟它的题材、内容家喻户晓,更在于它的音乐有着扣人心弦的力量,把每个情节画面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民族化群众化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与成功的尝试,加上巧妙的中外艺术结合,使得它至今仍焕发着蓬勃生命力。 

1959年5月27日,由何占豪、陈钢作曲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次公演,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这支中国有史以来最著名的小提琴曲,完成了交响音乐民族化的创世纪。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由鸟语花香、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哭灵控诉、坟前化蝶构成的曲式结构。

资源来源:-梁祝

《梁祝》乐曲赏析自从上咱这门音乐欣赏课,我学到很多,知道了很多许多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欣赏到不少的音乐作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咱们最熟悉的中国的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传说。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 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有小标题。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

  全曲大概二十六分钟,首先五分钟叙述梁祝爱情主题,然后是快乐的学校生活,接著十八相送。从十分钟开始进入第二段,祝英台回家抗婚不成,楼台会,最后哭灵。第二段和第一段长度差不多,大约十一分钟。最后一段则是化蝶,是主题再现。

  曲子开始几声拨弦声接著长笛,好像在云端的感觉,以此来揭开序幕,有如从天上俯瞰人间,拨开云层,人物景象由模糊慢慢变得清楚。首先由小提琴奏出主题,二长二短加上一个结束句,绵绵长长,幽幽远远,仿佛祝英台在身旁说著昔日的故事。然后在低音重复一次主题,回到人间落了实。

  管弦乐总奏主题,景象全明白了。大提琴代表的梁山伯也出现了,两人情意绵绵,大小提琴和鸣奏著主题,渐渐的小提琴主导旋律并引进管弦乐再强调一次。等乐音渐歇,木管接续旋律慢慢落下。小提琴独奏深情舒缓带点内省的音色,表示祝英台对将来疑虑不安,但还是坚定相信自己。勇敢去爱吧!情绪轻快,笛声嘹亮,大提琴也婆娑起舞,有如风光明媚三月天两人春游。小提琴展现技巧,风华绝代。

  相聚虽好总有分别,快乐情绪之后就是离情依依十八相送。将主题变奏缓缓奏出,有如迈不开的步履,却终究不得不离去。大小提琴二重奏,紧密结合难分难舍。在这段末尾由弦乐第一次奏出哭调主题,预言悲剧结局,这构成了全曲的呈示部「相爱」。

  第二段发展部里面有三小段: 强、弱、强,也就是快、慢、快。开始如大浪涌来的管弦乐声代表祝父的反对,连续几个小节下行乐句,好像在说:不可以!不可以!小提琴则猛烈与之抗衡,两者冲突渐渐上升,最后全体合奏梁祝主题表示恋情曝光,一波波涌来浪潮终将这主题给淹没。

  楼台会小提琴委婉的诉说情意,大提琴拨奏聆听。轮到大提琴倾诉爱意,小提琴一旁随和。突然,音乐急转而下,运用越剧中嚣板的「紧打慢唱」手法,梁山伯因过度悲伤绝望而病逝。

  祝英台在被迎娶过门途中,停在梁山伯坟前哭灵,小提琴以凄厉声调哭出:梁兄呀!碎奏、断奏哀痛欲绝旋律,有哭声,有跪行,其中还有些回忆片段。渐渐的泪眼开了,哭声歇了,心意已决,在悲愤低音锣声中,纵身投入突然爆开坟墓中自尽,音乐同时推向最高潮。

  乐曲的最终部份是再现部「化蝶」,在轻盈飘逸的弦乐衬托下,爱情主体再现,梁山伯与祝英台从坟墓中化为一对蝴蝶,在花间欢娱自由飞舞,永不分离。

  彩虹万里百花开

  花间彩蝶成双对

  千年万代分不开

  梁山伯与祝英台

曲式分析

  (一)、呈示部

 1 、 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

  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

  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

 1.“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2.“楼台会”:

  又是一个慢板,大、小提琴的对答,缠绵凄苦,如泣如诉的音调,把梁祝相会楼台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3.“哭灵、控诉、投坟”:

  小提琴的散板独奏与乐队的快板齐奏交替出现,变化运用了京剧导板与越剧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最后锣钹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

(三)、再现部

  这部分主要描述了“化蝶”。长笛吹奏出柔美的华彩旋律,与竖琴的滑奏相互映衬,把人们引向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展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封建势力压迫下死去后,化做一双蝴蝶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飞舞。

结语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39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