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太行 于谦的思想感情

上太行 于谦的思想感情,第1张

这是一首行旅诗,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太行中暮色苍茫的秋景图。最先曝露读者眼帘的是“西风”两字,既点明上太行的季节,又突出身凌高山得到的第一感受。劲扫落叶的秋风拂面吹来,最易使人想起天地的肃杀而惆怅思归。使人登临眺望,之间夕阳西坠,或枯黄或残绿的杂草在落晖中阴暗参差,显得色彩错杂斑驳。平视惟有满山遍野的衰草,夹着残光惨淡的落日,一片萧索;仰望呢,暮云逐渐密布了高远的秋空,笼罩了连绵的群山,朦朦胧胧、寂寂寥寥,只有一只回山归巢的鸟儿在孤飞,够凄清的。萧索凄清构成了诗人即景抒情的环境氛围。在这里,归鸟的描写颇有画龙点晴的妙用,它不仅仅以其飞动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也不仅仅以其渺小衬托出秋空的寥廓,而更在于以其独还故巢寄寓了作者浓厚的思乡之情,与前面令人思归的戏份正相呼应。这两句寓情于景,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两鬓霜华千里客”,是诗人自谓。诗人自二十五岁入宦途起,先后出使湖广,招抚川贵,巡按江西,三十三水始巡抚河南、山西至半百之年,如云自己已经鬓发花白;长年累月地远旅他乡、奔波道路,写此诗时再山西巡抚任上,与家乡钱塘遥隔千里,故云自己是千里为客。这一句准确而生动地写照了诗人的自身形象。客居他乡岁月之久,距离之远,卒使人想起元人马致远的一首著名散曲《天净沙·秋思》:“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前三句从语言到意境,与这首曲子的后三句是何等的相似。然而,“忧国忘家。计安宗社”的政治家于谦毕竟不同于消极遁世的文人马致远,最后一句陡然振起“马蹄又上太行山”。闻马蹄之声,如见骑马之人,他策马奔行、风尘仆仆地巡视太行,虽年事渐高,仍不倦地为国事到场奔忙。“又上”两字颇写出诗人的壮心,老骥伏枥,自强不息,一洗断肠的哀怨,为全诗增添了一种爽朗豪健的情调。作者崇高的品格形象也随着结句而完整地跃然于纸上。 全诗意境如太行秋空辽远开阔,笔调如上山马蹄矫健有力。《四库全书总目》评于谦诗歌“风格遒上,兴象深远”,此诗很能体现出这一特点。它在写法上也颇具一格,看似景与情分写,其实一体连贯,承转自然,形成先抑后扬的感情波澜,读来别有一番顿挫之致。[

《出太行》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朱德元帅于1940年5月写下的诗作。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抗日根据地的由衷赞美和热情讴歌,同时体现了诗人对于抗战必将取得胜利的乐观革命情怀。

出太行

一九四零年五月,经洛阳去重庆谈判,中途返延安。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

群峰壁立太行头,

天险黄河一望收①。

两岸烽烟红似火②,

此行当可慰同仇。

作品注释

①天险:天然的险要之处。《魏书·崔浩传》:“函谷关号曰天险,一人荷戈,万夫不得进”。一望收:放眼远眺,所有景物皆尽收眼底。

②烽烟:原指边警。古代边境有外敌入侵,即夜举薪火,尽燔狼烟以报警。后来引申为战火、战争。这里指黄河两岸抗日军民所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

写作背景

1939年底至1940年初,在抗日战争最艰苦和最严峻的关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大举向陕甘宁边区、山西西部和太行山区发动进攻。1940年3月,顽固派将领朱怀冰率三个军,在日本飞机的掩护下向太行山区抗日根据地进犯。朱德遵照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指示,亲率太行山区军民奋起自卫还击,一举歼灭朱怀冰的三个师,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猖狂进攻。

在击退朱怀冰部的进犯之后,为制止内战,团结抗日,朱德遵照毛泽东和党中央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指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肩负重任,不畏艰险,于1940年5月从太行山根据地出发,渡过黄河,穿过日军封锁线,准备经洛阳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在洛阳,朱德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进行了会晤,宣传了中国***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强调了国共两党和全国军队团结对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重要性,同时也义正辞严地驳斥了顽固分子对八路军的污蔑不实之词,揭露了顽固派不顾民族大义,在抗战的紧要关头蓄意制造反共磨擦的可耻行径。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使卫立煌在国共两党的磨擦中保持了中立,从而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关系。之后,朱德继续赴重庆,但行至西安时,获悉日寇2万余人正大举围攻中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并进逼陕甘宁边区,于是根据党中央指示中途返回延安。这首诗正是朱德在此行途中于河南省济源县境的太行山峰所作。

作品鉴赏

在“是时抗战紧急,内战又起,国人皆忧”的国内形势和背景下,作者却以雄健的笔触描绘出抗日军民奋勇杀敌的壮丽画卷,讴歌他们奋起抗战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抒发了他无所畏惧,敢于面对逆境,冲击逆境的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情怀,表达了他对抗战前途所充满的必胜信心和决心。这首诗就像一只战斗的号角一样,给根据地军民平添了无穷的力量,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鼓舞人们坚持抗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群峰壁立太行头”作者以描写太行山的雄奇景观起兴,借景抒情,直抒胸臆,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在这里作者仅用“群峰壁立”四个字,便简洁而形象地勾画出了太行山群峰耸立、峰峰相联、重峦叠蟑、巍峨峻秀的雄姿,给人以凝重、庄严和大气磅礴之感。看到太行山,就不能不使人联想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自1937年底开始创建,到1940年5月,已经历了近三个春秋。在此期间,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在极其艰难的环境条件下,与日寇进行了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的猖狂扫荡进攻,粉碎了敌人的封锁和包围,使根据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不断得到巩固和扩大,成为抗日的主要战场之一。太行山根据地就像太行山一样,巍然屹立在华北大地上。朱德在这里描写太行山的高大雄伟,实际上正是象征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坚强壮大,是作者对根据地的由衷赞美和热情讴歌。

“天险黄河一望收”,是写作者站在太行山之巅,举目远眺,滔滔黄河宛如一条巨龙,尽收眼底。一方面,此句是描写太行山的继续,若太行山不高不大,则黄河不能“一望收”,从而就进一步反衬出了太行山的高大雄伟。当然,这也体现了作者胸怀的宽广和博大,若非如此,则很难吟出这样的诗句。因此这里除了地理的因素以外,还包含了作者气质的因素。另一方面,此句通过“天险”二字,也勾画出了黄河的磅礴雄姿,并把人们的视线从太行山引向了黄河两岸,从而为后面描写黄河两岸抗日军民英勇杀敌的场面架起了桥梁。这就使诗在结构上顺序渐进,显得严谨流畅,并逐渐突出了主题。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脉,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自治区),在山东入海,全长5464公里,其间穿过无数高山峡谷,以势不可挡之势,日夜咆哮奔腾着。黄河的这种桀骜不驯、汹涌博大的气势,正是中华民族性格的象征。作者在这里把黄河喻为“天险”,不仅是对黄河险要雄奇的概括描写,而且赋予了她全新的、深层的含义。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开始对中国实施大规模的侵略行动。国民党中央军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前线节节败退,致使日军长驱南下,大片国土沦入敌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的八路军挺身而出,开赴华北抗日前线,与日寇展开了浴血奋战,在黄河两岸建立了陕甘宁、晋西北、晋东南、太行山、晋冀鲁豫等根据地,并使这些根据地连成一片,成为日寇西进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坚强屏蟑。如果说黄河是地理意义的天险,那么,根据地的广大抗日军民,对于日本侵略者来说,也是一个大的“天险”。

朱德是诗人,但他更是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因此,欣赏他的诗作,必须把这数重关系联系起来,熔为一炉,才能真正领略他诗中那种并非一般诗人所具有的气度、风采和神韵,才能真正体味到所包含的博大胸怀,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

“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从总体上来讲,这两句都是状景的,前句写近景,后句写远景;近景是静态的,远景是动态的,远近相映,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生动地展现了一幅雄伟博大、气势磅礴的画卷,为全诗创造了广阔而深远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遐想余地。由此,作者也抒发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对抗日根据地所充满的豪壮情怀。

“两岸烽烟红似火”,作者以无比豪迈的笔调,描绘了根据地军民为抗击日寇,保卫祖国大好河山而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抗日游击战争。“两岸”这里指黄河两岸中国***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为了团结抗战,一致对外,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在黄河两岸建立了诸如陕甘宁、太行山、晋绥、冀鲁豫等大片抗日根据地,积极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动员一切抗日爱国力量,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寇展开了广泛的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使黄河两岸呈现出一派轰轰烈烈的抗战大好形势。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坚持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投降政策,积极反共,消极抗战,不断制造事端,搞军事磨擦,寻找借口进攻抗日根据地。朱德在这里描写黄河两岸抗日根据地的大好形势,实际上是把抗日军民的英勇抗战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消极抗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歌颂抗日根据地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国民党顽固派违背民族意愿,卖国投降可耻行径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从而也表达了中国***和全体抗日军民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的真诚愿望。

“此行当可慰同仇”作为结束语,此句照应了诗题,充分表达了朱德对此行与国民党谈判所满怀的信心。朱德是在日寇加紧侵略进攻,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向抗日根据地反动进攻,全国人民都为国家前途命运而担忧的情况下,肩负重任,不畏艰险,前去与国民党谈判的。在洛阳,他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等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使卫立煌在国共两党的磨擦中保持中立。此行虽未最终到达重庆,但朱德深感此行对于进一步促进国共两党继续合作,团结抗战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此句写来笔调轻快、欢畅,完全体现了朱德当时的心情。

这首诗由于主题鲜明突出,意境开阔辽远,比喻生动真切,用典十分恰切,加之语言凝炼生动而富有色彩,音节顿挫响亮,对仗工整等,因而有力地表达了朱德对于取得抗战胜利所充满的信心。[3]

作者简介

朱德(1886年-1976年),字玉阶,四川仪陇县人,

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朱德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羊肠小道。羊肠小道,汉语成语,拼音是 yángcháng xiǎodào,意思是形容狭窄曲折的小路。出自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是唐代诗人李隆基路经太行山时所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中前四句描写自己以皇帝身份重上太行山时的成严场面和愉说心情‘;第五至八句描写登上太行山后所看到的自然景色;

第九至十二句叙述诗人察访民情,劝农耕的经过,表达了他和太行山人之间的特球感情;最后四句抒写了自己励精图治,建立盛唐的决心和信心。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对偶等多种修手法,使诗情画意更形象、生动、有力。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9月8日  —756年8月12日  在位)。

垂拱元年八月戊寅日(685年9月8日 ),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  唐隆元年六月庚子日(710年7月21日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八月庚子日(712年9月8日  ),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

王兴舟的思想是通过他独具特色的文学手段来实现的。散文这种体裁,就写作技能而言,描写和抒情是最基本的功夫,而最基本的往往就是最高级的。读兴舟的文字,我能感知到他面对一物一景时的形态,想象出他从临其物到状其物时的写作规划与思索。大约应该是从一开始就准备着怎么将它们描写的,抓住一些特征——入了眼、动了心的特征,包括那些容易被人忽略,而正好便于勾画事物边缘的细枝末节,一一被兴舟裹挟而来,用他的语言再一一反哺到纸面上。有时铺排繁复,针脚密匝,沉着性子慢慢道来。有时寥寥数语,上中下几笔,画面就出来了。他善于描写色彩,太行山的四季有不同的色彩,具体到山、石、草、树、花朵等物时,又因物因时因境而各显微妙差异,他能做到不厌其烦、格物入理,使其肌肤毕现,包括一些过渡色也被写得活灵活现。再一个是能描写出事物的层次来,远景、中景、近景,主体、次体、附着物、陪衬物,俱能各居其位。在一些很稠密的事物上,用文字劈出空间,有空间便有了对应、对称、平衡不平衡、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使事物生出温度与活气。兴舟有营造大场面的本事,一篇文章甚或几个片段,往往就像一桌盛宴,天地作屋,日月为灯,山川原野之中万般风物便摇姿焕彩,逶迤汇聚而来。还有,同一场景需要反复描写时,往往使写作者感到困难。兴舟解决这个问题很智慧,将同一之景划分成若干小景,每个小景选取不同侧面,看似互不关联,集中到一起则成为一幅美图画。比如写在山村遇到下雪,街上、屋中、打伞的人、照相的人,山头上、村巷里,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的感受、行为言语,最后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突出的、同一的意境和主题。描写至得意时,语言是诗,意境是诗,作者反而化为诗中的客体,使文章进入一种不同寻常的美学氛围中。有效的描写,最直接的好处是让读者有亲临现场的感觉,作者从那条路上走过,我们好像也从那儿走过,他在那儿站立下来,我们也好像站了下来,他眼中的河流好像也正从我们眼前流过。

前四句写边疆的士卒生活。十月的边疆,气候恶劣,守边的兵士,却衣裘单薄。仅仅两句,就写出了十分反常的现象。“风色恶”,即使一般百姓,也已厚衣上身,而边防士卒却是衣单身寒。这就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这两句把士卒的苦寒同押衣使联系起来了。押衣使迟迟不来,不仅士卒身受其苦,更重要的是造成了边防危机:军士衣冷难睡,一旦有了敌情,将何以应付?那么,押衣使又为何迟迟不来呢?诗人并不直接作答,反而描绘了另一种景象。

诗的后四句描写京城大官的生活。长安是汉、唐旧都,往往用以代指京城,这里指南宋都城临安。那些京城高官,日上三竿,依然重门深锁,在层层的暖帘和屏风之内,高卧未起。他们酒醉饭饱,怎知道屋外的寒冷!

表面看来,诗人只是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先活情景并列在一起,作客观的描绘,不加任何评论。实际上,这种对比本身就包含着爱僧衰贬,显示着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具体描写中,诗人又注意了多方照应,比如,“热官”,就是有权势的大宫,著一“热”字,其气焰燕夭之状可见,与军士的“冷”适成对照。贵人的“朱门日高未启”和戍卒的“夜长甲冷难睡”则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照。一方面,是十月边头风色恶,身上衣裘薄;另一方面,则是中酒不知寒,芙蓉帐暖度春宵。这是以上层统治集团纸醉金迷之“乐”,来反衬边防戍卒之“苦”。诗人把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描写之中,既显豁,又蕴藉。此外,达官贵人之所以能歌舞升平,全仗成卒的艰苦守边,而这些显贵们只知热衷功名利禄,对此是不会加以考虑的,即使是押送寒衣的例行公事,也迟迟不办。试问,一且大敌猝至,将如何抵御?那时,今日的热官只有沦为阶下囚,巨宅细软、歌儿舞姬,也只有成为他人的囊中物。这些,都是题外的话,留待读者去思索了。

《行路难》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原诗:

《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羞 通:馐;直 通: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雪满山 一作: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碧 一作:坐)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释义:

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溪边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受聘在商汤身边。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扩展资料: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仕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

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行路难》组诗。

李白写完“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接下来如何呢?停杯投箸不能食,停杯就是放下杯碗,投箸就是扔掉筷子,不能食就是没胃口吃不下去。看到美味佳食却咽不下,可是心情不佳,就没有胃口了。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觉得自己空有装备,却不能做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李白当时的际遇一定很不理想吧?他想当官,可是求职无门,觉得自己颇有才华,可是不能入得朝堂,又有什么用处呢?接下来两句,就是点题了,行路难,到底怎么不好走呢?欲渡黄河冰塞川,想渡过黄河去,可是冰雪把川,就是河流,给堵塞了。

船这就没办法走了。黄河就过不去了,很不容易。将登太行雪满山。要登个太行山,可是呢,风大雪急的,白雪皑皑,雪又把山给封住了,这又危险又困难,真的也是没法走了。李白一定觉得想去哪都去不了,郁闷着又不可奈何。

难怪前面说拔剑四顾心茫然呢!人生要成就一番事业,成就一番功名,还真的是不容易啊客观条件有各种各样的限制,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李白用比喻也好,非常有代入感的画面,令人共鸣。再接下来,话音一转,忽然洒脱了不少,让人觉得充满了希望呢。闲来垂钓碧溪上,这里用到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典故。

当年周文王讨伐纣王,正缺帮手,遇到一个老翁。老人家在水边钓鱼,垂下的鱼钩却没有挂鱼饵,这怎么可能钓到鱼呢?老翁名叫姜太公,他说这就叫愿者上钩,其实我不是来钓鱼的,我是来等您的,我等了一辈子就为了等到一个能赏识我的人出现。我虽然已经年纪很大了,但是我有一肚子的才学,能够帮一个明君去夺取天下。

最后果然,周文王就是在姜太公的帮助下推翻了商朝的。哦,明白了,原来姜太公也是大器晚成,李白拿自己和姜太公做比较,给自己希望,说我的命运还有转机,我要一直等下去,别失望,一定会有人来赏识我的!

忽复乘舟梦日边。这里又有一个典故,说古代一个人叫伊尹,做了个梦。左边太阳,右边月亮。后来伊尹也做了大官,他帮助君王朝代更替,功勋卓著。所以李白同学又拿自己比照伊尹,给自己很大的安慰和希望,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也可以被人发现,建功立业。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歧路就是岔道口,现在岔道如此多,我到底在什么地方啊?往后又该怎么走啊?李白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觉。最后的一句真的是气势非凡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实再痛苦,困难再多,也要涨气势。

李白相信终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趁长风,破万里浪!会有时,总有那样的一天。到那时,我就把我的船帆高高的挂起,到海里去航行啦,渡过苍茫的大海。

李白的自信心全表达出来了,再大的困难也没有办法让我屈服,不放弃,再努力。记得毕业时,分别时,好多朋友都会引用这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鼓励朋友成就一番事业。

——行路难三首(其一)

抒发的是诗人两鬃霜华却壮心不已,辗转千里却生命不衰的烈士情怀。

以及诗人因为朝廷的腐败,从而不得志,金刚烈火方见铁骨铮铮,苍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展示了他挑战困难,纵情高歌的人生豪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17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