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晚》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村晚》抒发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第1张

《村晚》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

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山衔住落日淹没了水波。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的乐曲。

能够表达人情感的诗句白头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作品名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品别名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创作年代

盛唐

作品出处

《全唐诗》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⑴

杨花落尽子规啼⑵,闻道龙标过五溪⑶。

我寄愁心与明月⑷,随风直到夜郎西⑸。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关于五溪所指,尚有争议。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创作背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概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年)。当时王昌龄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著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这两句诗所表现的意境,已见于前此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

表达思人情感的诗句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张泌----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

泪纵能干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杨柳枝》 ----温庭筠----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怕相思,已思相,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 ----俞彦----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折桂令》 ----徐再思----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关于爱情的日志《虞美人》 ----纳兰性德----

人如风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玉楼春》 ----周邦彦----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减字浣溪沙》 ----况周颐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晏殊----

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表达人的情感的诗句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客舍幷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幷州是故乡(刘皁《旅次朔方》)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表达情感的诗句

烛影云屏自浅深,清宵无梦月空临。

醉中难觉三更到,暗里常经五味侵。

有痛随君弦内意,何人解我曲中心?

书中阅尽相思事,却为相思忘古今

表达思情感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水表达情感的诗句

君在长江头,我在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抽刀断水谁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孟郊游子吟最能表达情感的诗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表达美好情感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汉 ;卓文君〈白头吟〉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 ;刘禹锡《竹枝词》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元稹〈离思〉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唐;李白〈三五七言诗〉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唐;李商隐〈无题〉

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洞宾《梧桐影》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沁《离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狅李商隐《无题》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李白《清平调之二》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慢脸笑盈盈,相看无限情李煜 《菩萨蛮》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桐》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生〈千秋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右来最易醒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民国;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杨修《玉楼春》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山有木兮木有枝

心悦君兮君不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老的爱情诗句:亚当,来个苹果吧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上痛哭一晚!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原想与君共白首

亲恩情重难连理

不怨造化作弄人

只叹红颜多命薄

心伤心碎心已止

缘浅缘深缘由天

唯愿今世苦相守

换得来生续鸳鸯

如果你是月亮

我只是你身旁滑过的流星

虽然流星走的又快又急

其实它不并想离开月亮

月亮的纯静明亮让它留恋

但月亮的身边却没有流星的轨迹

距离和现实注定了我们有缘无份!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若有情,天涯也咫尺

若无情,咫尺也天涯

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可为了一棵独木,放弃一片森林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唐婉《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表达思乡情感的诗句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9、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9、人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10、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1、客舍幷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幷州是故乡。(刘皁:《旅次朔方》)

我只知道这些

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诗句

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诗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 分享的唐诗七言绝句赏析五首。欢迎阅读参考!

1唐诗七言绝句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赏析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时期就创作了不少优秀的诗篇。这首诗就是他十七岁时的作品。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这首抒情小诗写得非常朴素。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开篇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之感。诗人在这短短的一句话中用了一个“独”、两个“异”字,可见诗人在外强烈的异地作客之感,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并且越想越思念,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这句写得自然质朴,如娓娓道来,也写出了许多在外漂泊游子的真切感受,很具有代表性。

 前两句,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直接法”。几乎不经任何迂回,而是直插核心,迅即形成高 潮,出现警句。但这种写法往往使后两句难以为继,造成后劲不足。这首诗的后两句,如果顺着“佳节倍思亲”作直线式的延伸,就不免蛇足;转出新意而再形成新的高 潮,也很难办到。作者采取另一种方式:紧接着感情的激流,出现一泓微波荡漾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

 “遥知兄弟登高处”,诗人从直抒胸臆,转笔写到自己对亲人团聚的联想,遥想兄弟们在重阳佳节登上高山,身上插着茱萸,该是多么的快乐。如果诗人单单是想到亲人们的欢乐,倒可以缓解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诗人在最后写到“遍插茱萸少一人”,原来诗人想到的不是欢乐,而是自己没有在家乡和亲人们欢度佳节,所以亲人在插茱萸时也会发现少了一个人,这样亲人们肯定会思念我的。这就曲折有致,出乎常情。而这种出乎常情之处,正是它的深厚处、新警处。杜甫的《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和这两句异曲同工,而王诗似乎更不着力。

2唐诗七言绝句赏析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翻译一下,那就是:“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时间啊!”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姚培谦在《李义山诗集笺》中评《夜雨寄北》说:“'料得闺中夜深坐,多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是魂飞到家里去。此诗则又预飞到归家后也,奇绝!”这看法是不错的,但只说了一半。实际上是:那“魂”“预飞到归家后”,又飞回归家前的羁旅之地,打了个来回。而这个来回,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对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说:“眼前景反作后日怀想,此意更深。”这着重空间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复对照。徐德泓在《李义山诗疏》里说:“翻从他日而话今宵,则此时羁情,不写而自深矣。”这着重时间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回环对比。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宋人王安石《与宝觉宿龙华院》云:“与公京口水云间,问月'何时照我还?'邂逅我还(回还之还)还(还又之还)问月:'何时照我宿钟山?'”杨万里《听雨》云:“归舟昔岁宿严陵,雨打疏篷听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梦中唤作打篷声。”这两首诗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构思谋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启发,也是显而易见的。(霍松林)。

3唐诗七言绝句赏析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代〕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知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注:开元时期为713年—741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知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杜甫因才华早著而受到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几十年后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安史之乱的唐朝业已从繁荣昌盛转入衰落,他们二人的晚景也十分凄凉。这种会见,自然很容易触发杜甫胸中本已郁积的无限沧桑之感。这首诗跨越了几十年的时代苍桑,社会变迁,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全诗情韵深厚,内蕴丰富,举重若轻,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下语似乎很轻,含蕴的情感却很重。“岐王”,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名涤,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曾任秘书监。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仿佛信口道出,但在当事者心目中,这两个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它们的名字,就足以勾起昔日的美好回忆。当年出入其间,接触李龟年这样的艺术明星,是很寻常的,可是现在回想起来,却已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梦境了。两句诗在迭唱和咏叹中,好像是要拉长回味的时间似的。这里蕴含的天上人间之感,需要结合下两句才能品味出来。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昔日不再,梦一样的回忆,改变不了眼前的无奈。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熟悉时代和杜甫身世的读者,定会从中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 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而丝毫不觉得诗人在刻意设喻。因而,这种写法显得浑成无迹。“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

 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尽管诗中没有一笔正面涉及时世身世,但透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 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可以说“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正如同旧戏舞台上不用布景,观众通过演员的歌唱表演,可以想象出极广阔的空间背景和事件过程;又像小说里往往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反映一个时代一样。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4唐诗七言绝句赏析

  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这里,“独怜”二字,感情 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谧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只有空舟随波纵横。“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野渡”句当作如是解。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5唐诗七言绝句赏析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全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嫦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文意思:

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

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

原文: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及鉴赏: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

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

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咏 荷 [1-2] 

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

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3] 

处身污浊境地,然而其并未被玷染。洁白的藕茎恬然隐毓于自己的生境,不为人们所见,不引人们关注,这又有何妨呢!(你看)她的生命充满活力,一派生机盎然的样子(健康积极,令人向慕)。碧叶舒展,丹华灿开,在那清明澄澈的水面显得十分清丽。其花之芳馨,不待风送,已弥漫于整个池塘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荷花不仅代表坚贞、纯洁,还是谦逊、恬谧和自守晏清人格的化身。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十首。欢迎阅读参考!

1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秋夕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古诗简介

 《秋夕》是晚唐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

 换个心境体会,本诗描绘的却是一幅“秋夕乘凉图”,宫女的活泼轻快之情跃然纸上。蘅塘退士赞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

 翻译/译文

 秋夜,精美的银色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画屏上添了几分清冷之色,一位宫女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飞舞的萤火虫。天阶上的夜色清凉如水;坐榻仰望星空只见牵牛星正远远眺望着织女星。

2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山行

 朝代:唐朝|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古诗简介

 《山行》是诗人杜牧的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 图,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这首诗中,杜牧以情驭景,敏捷、准确地捕捉足以体现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其中,使情感美与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为一体。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翻译/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亦可译为直到夜幕降临),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3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望洞庭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古诗简介

 《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望洞庭》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五。此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采。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4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夜雨寄北

 朝代:唐朝|作者: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古诗简介

 《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或友人)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或友人)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这首诗是诗人寄给妻子(或友人)的复信。虽然归期难以约定,但诗人想象中的他日相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定会给“问归期”的友人或妻子以慰藉。

 翻译/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注释

 1、巴山: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剪西窗烛: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重头谈起。

5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早发白帝城

 朝代:唐朝|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古诗简介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

 翻译/译文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6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枫桥夜泊

 张继〔唐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 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7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咏柳

 朝代:唐朝|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古诗简介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翻译/译文

 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

 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8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峨眉山月歌

 朝代:唐朝|作者: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古诗简介

 《峨眉山月歌》,七言绝句,唐代李白诗作,诗云:“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诗人连用5个地名,构思精巧,意境清朗秀美。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翻译/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

 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9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滁州西涧

 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古诗简介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翻译/译文

 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⑵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⑶独怜:唯独喜欢。

 ⑷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

 ⑸生:一作“行”。

 ⑹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⑺春潮:春天的潮汐。

 ⑻野渡:郊野的渡口。

 ⑼横:指随意飘浮。

10七言绝句古诗大全精选

 逢入京使

 岑参〔唐代〕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注释

 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过湖

[宋]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

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

白鸥飞处带诗来。

初春时节,诗人乘小舟离开岸边使水面荡起波纹,夹带着花香的春风吹来,使人感到日渐温暖,此正是梅花凋落的时节。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轴画般横在天地间,白鸥飞过,给人带来了吟诗的雅兴。

诗人因生机跃如的自然万物而生感悟,在鸟啼花落中冥与神通,唤起人心的醒觉,与诗的心灵俯仰优游,萃天地之清气。 “目不知豪素,手不知笔墨”,佳句好意全在心中,然而亦不付之于笔墨文章,蘸水为诗,不斤斤于物态,不留恋于暮思,这便是自适之适,圆融无碍,诗兴宛转,是一种犁然有当于心,陶然有适于意的欢愉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55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