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将试点新型学徒制

四川省将试点新型学徒制,第1张

四川省将试点新型学徒

 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

 学徒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的,可获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

 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有基本工资,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将享受津贴

 双师制、带薪学习、弹性学分……具有国际范的“师傅带徒弟”培训模式来了!8月14日,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获悉,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安排,四川省作为全国12个试点省份之一,将选择5家大中型企业开展新型学徒试点,以此探索在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双师制”与国际接轨

 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内容

 近日,人社部、财政部决定在全国12个省(区、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每个省(区、市)选择3-5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根据部署,四川省将在全省范围内选择5家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入选试点企业还需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目前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新型学徒制培养对象,是与企业签订了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和新转岗人员,具体培养对象由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自主确定。具体培养任务由企业和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分别承担。在企业培养主要是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培训机构培养主要是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学徒。

 试点中,将建立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制度。即由企业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学徒的企业导师,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逐步掌握并不断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使之能够达到职业技能标准和岗位要求,具备从事相应技能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培训机构则为学徒指派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指导教师,负责承担学徒的学校教学任务。

 省人社厅相关人士介绍,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不同,传统“师带徒”对师傅传授的技能水平没有考核,体现的更多是工匠技术的传承,其传授的技能技术,不一定是市场急需的。而新型学徒制强调的“新型”,则是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由企业确定学徒对象、学徒岗位,再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培训内容、考核办法,最后与培训机构和劳动者签订合同,围绕岗位需求开展培训,这与目前德国等欧洲工业发达国家实施的学徒制比较相似。

 培养期限1至2年

 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目标以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职业素养等。学徒培训期满,经鉴定考核合格,可按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由企业根据学徒实际工作贡献,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企业按照合作协议约定,向培训机构支付学徒培训费用。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享受导师带徒津贴,津贴标准由企业确定。

 为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培训机构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四川省将完善相关政策,由技工院校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生活实际情况,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同时鼓励和支持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徒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的,可获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

 四川省还将完善企业新型学徒补贴政策,由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目前国家给予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控制在4000-6000元的合理区间,四川省将在国家规定的区间内执行,具体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

 省人社厅相关人士表示,技能人才是技术人员队伍中的骨干,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四川省有技能人才690万,但高级技能人才不足100万。

;

原标题:我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今明两年力争每年培训4000名以上学徒

兰州晚报讯(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省人社厅、财政厅日前下发《甘肃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从2019年到2020年,力争每年培训4000名以上企业新型学徒(以下简称“学徒”)。2021年起,力争年培训学徒5000名以上。

《意见》明确,学徒培训以与企业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培养对象。企业可根据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由企业与技工院校、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学徒。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所在企业承担,企业应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合同),明确学徒对象、学徒岗位、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质量考核标准办法和学徒期工资等内容。培训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对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加强在校学习管理。

《意见》指出,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培养期限为1至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养。要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具体培养任务,由企业与培训机构分别承担。在企业主要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培训机构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学徒培训期满,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结业(毕业)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

《意见》要求,承担学徒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要结合企业生产和学徒工作生活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鼓励和支持学徒利用业余时间分阶段完成学业。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要对企业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籍注册,学徒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的,可获得相应技工院校或职业院校毕业证书。

《意见》指出,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数额按照企业支付给技工院校培训费用的60%确定,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应控制在4000至6000元的合理区间,补贴期限不超过2年。企业新型学徒制职业培训补贴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实行先支后补、事后结算的办法。(兰州晚报)

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其实是全球范围内的家长都感到头疼的一个话题。 《不奖不罚:如何让难管的孩子拥有自控力》 这本书用丰富的案例,具体地解析了孩子自控力差的根源,并且给出了家长实用的方法指引。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 为什么今天的孩子们普遍缺乏自控力?这场自控力危机到底是孩子有问题,还是我们家长没有给过孩子进行自我管理的机会,对孩子包办太多、控制太多?

第二个部分: 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关键步骤是什么?作者教家长用“学徒型”养育模式代替“命令孩子,让孩子服从自己”的模式,通过四大工具让孩子学会独立和承担责任。

第三个部分 :关于“学徒型”养育模式的一些实用技巧和建议。

你到底有没有教给孩子那些支撑他们生存下去的东西呢?还是仅仅在用惩罚手段逼着他们更加小心、好在以后犯错的时候尽量不让你抓到?

——《不奖不罚》

作者在教我们怎么去用学徒型养育方法之前,提醒作为家长的我们, 先去思考我们的养育观念和方法到底是在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还是在阻碍他们的自控力发展。

比如我们常用的办法:给孩子讲道理、让他们不要犯错、惩罚和奖励,管用吗?有可能一时管用,而且管用的标准是孩子听了我们的话。那长期来看呢?孩子并没有从被惩罚和被奖励里面,得到自控力方面的成长和锻炼,从这个角度来说 这样的方式就是“不管用”的。

有两位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最先证明了跟奖惩制度相比,关系联结、能力、以及自主性其实更能促进个人的自发行动,并且,奖品的设置还会削弱个人的内在兴趣或动机。

对于这一点,很多家长在实际生活中都深有体会。比如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奖励棒棒糖,但是下次孩子不想要棒棒糖,就不愿意再那样做了,或者变本加厉,不要棒棒糖了,要一个ipad才愿意去做。

惩罚也是一样。我们的传统观念常常是,通过惩罚让孩子知道自己犯错了,并且以后不再这样做。但实际情况往往是, 孩子们被惩罚之后,降低了自己的自尊或产生负面的自我认知,并对家长产生抵触。

只要一提到规约我想到的就是,在孩子学着了解世界运行的种种模式、同时摸索自身行为的种种后果、以便慢慢学会掌控自身的时候,我们作为家长应该要付出的那些时间和需要经历的实践过程。

——《不奖不罚》

社会 环境发展很快,我们所处的环境经常会让我们怀疑自己的 育儿 方式到底对不对。作者提到,每当这种时刻,我们就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学徒型 育儿 模式和其他有效规约方式的共同特质上:

1 注意培养深厚的亲子 情感 联结。

2 对于孩子不当行为的原因进行探讨,去看看他们行为的后面,在表达什么样的需要。

3 在实际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 情感 、社交技能。

那学徒式的养育方式和我们刚说到的惩罚或奖励有什么区别呢?

学徒型教养模式, 是家长把“培养一段强韧而 健康 的亲子关系”当目标,而不是把“让孩子听我的”当成目标。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合作的、尊重的、彼此独立的。

给大家举个作者提到的例子。

有一个妈妈,只要孩子在学习上面表现好,就会奖励孩子玩一会儿电脑,也就是通过操控来教育孩子。这个妈妈知道学徒式教养法之后,马上就知道自己的做法实际上让孩子自控力变得越来越差了。她也想调整,只是之前一直在奖励孩子,“如果不再奖励孩子,孩子就不学习了,这可怎么办?”

书里一位叫郝弗尔的老师先鼓励这个妈妈把自己的恐惧列出来:如果放弃之前不恰当的方法,哪里有可能出错呢?并且鼓励这个妈妈和孩子坐下来,和孩子说对不起,告诉孩子:“我参加了学习,一直以来我以为是你把我们的日子搞得很糟糕,结果却发现原来是我把我们大家得生活都搅得一团糟”。

这种承担责任或自我责备的方式,可能会让很多家长不自在,一下子难以接受。但这是让孩子们卸下防御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孩子尝试自己来进行判断、觉察和决策的开始。

放手让孩子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可能会让一些父母觉得自己不够尽职尽责。但是只有通过这样的历程,孩子的自控能力才会得到锻炼。

我们的任务就是在孩子取得胜利的时候为他们欢呼,在他们跌倒的时候把他们托住。同时为孩子祈祷他们能够迎来强劲的离岸风,好让他们加速向自己的目标前进。

——《不奖不罚》

在应用学徒型养育模式时,作者提到了2个补充建议,和1个帮助家长和孩子从一小步开始锻炼自控能力的实用方法。

第一个建议, 放弃做完美的父母,但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

比如里面提到一个叫香农的妈妈的故事,香农自己的童年过得跌宕起伏,因为她的父亲患有躁郁症,家里的经济条件一时优渥,一时骤跌。在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时候,香农过得特别有压力,一直在与焦虑、抑郁做抗争,情绪非常不稳定。结婚生子以后,生活中一样有很多挑战,再加上后来父亲的去世,导致香农在面对养育孩子的挑战时,常常压力大到喘不过气来。

故事讲到这儿呢,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能在香农身上看到一些自己的影子——各自背着自己的负担去工作、去生活。很多人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完美的,我们各自带着自己成长中的缺失和遗憾在教养孩子,所以我们更不能把“当一个完美父母”作为目标。 我们需要放弃完美,回归到真实和温度里面。 而且在教养孩子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先照顾好自己,为自己负起责任,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第二个建议, 作者提到,为了让我们的改变更加持久,我们需要建立一个 育儿 支持网络,彼此鼓励,彼此支持。

育儿 的过程很漫长,也没有捷径。就像航海一样,我们没办法一步就到达目的地,必须要善用逆风的力量,一点点地调整方向,才能不偏离目标。

另外,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有一个非常实用的途径,但在今天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就是 做家务

作者说:“尽管孩子们可能整天都要忙于家庭作业、音乐、运动还有其他课外活动,但是他们并没有肩负家庭或是 社会 的真切责任。”

作者给到我们一份2-18岁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的家务活清单,鼓励家长邀请孩子一起来做家务,从小事开始,增加孩子的归属感、价值感,培养他们合作、参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48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