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和近的现代诗的了解

远和近的现代诗的了解,第1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小诗《远和近》给人一种童话般的美感,深刻地提示了表面悖谬而实际合理的现象。读罢,“余音绕梁”,令人回味不已。

而这首诗同时还讲到了距离,讲到两种遥远,一个是距离的遥远,但是却是心心相印。例如云和人之间。还有一种,是心与心之间的遥远,虽然距离很近,但是心与心之间却是遥远的。这或许也表达了诗人对他触不可及的无奈吧!

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顾城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诗是在好多年前,印象里应该是还在家乡念初中,一次语文课上老师拿出了这首诗给我们讲解,花了整整半节课的时间还没讲明白。现在想想不觉莞尔,这首连搞文学的专家都有很多还弄不明白的诗,一帮初中生如何能知其大意。如今早也忘了老师讲过什么了,不过虽然没弄明白,但这首诗却在我脑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上了大学后就没再去读诗,直到前不久突发奇想对八十年代的朦胧诗运动做了一点可观的研究,这首顾城的代表作自然是逃不过的。

我拿到这首诗的时候,相信和大多数的读者一样,第一个感觉就是不知所云,令人摸不着头脑,隐隐约约感到作者似乎是想告诉我们些什么,但又抓不住,摸不准,瞎才了半天只好求助于书上的分析。说实话令我沮丧的是看了分析后我还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领,没有完全的体会到作者在创作这首诗歌时的动机和情感。后来我去查了很多关于诗人顾城的资料,了解了顾城的其人其事,终于在某一天的午后,当我还在床上迷迷糊糊,庸懒的阳光射到床头的时,那一瞬间我成了顾城,这首诗的蕴意就像蟋蟀一样跳进了我脑袋里。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优秀的短诗,留给读者如此巨大的思维空间,以至于多少年来诗坛对这首的讨论几乎没有停止过。然而我在那一瞬间感悟到了一个一直被人们忽视,而且是开启顾城个人世界的重要线索——“你”与“我”的关系。我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将诗中所有的“你”与“我”调换一下位置:我,

一会看你,

一会看云。你觉得我看你时很远,

我看云时很近。

这不就是一个我们所熟悉的顾城自身的写照吗!

顾城的一生都是在努力远离他所憎恨的“人类社会”的,而同时显示出对大自然的无限渴望,从他的诗作中,“车轮滚过百里香和野菊的草间/蟋蟀欢迎我,/抖动着琴弦。/我把希望溶进花香/黑夜像山谷,/白昼像峰巅。/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生命幻想曲》),“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我是一座小城》),以至于最后隐居激流岛杀妻自杀。作者只不过是隐晦地将“我”变成了诗中的“你”,形成了一种自己看自己的模式,既想发现自己,又想隐藏自己,对社会的疏远,对自然的向往,我想这便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了罢。

有过一些创作诗歌经验的人肯定有体会,诗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别人怎样我不知道,我自己往往是捏着两个偶得的妙句,然后使自身处于一种迷惑混乱的状态中,感觉有点像“颠张醉素”的味道,写出几行莫名其妙的句子凑成一首号称现代派的诗作。不管我这个伪诗人的创作态度是否端正,创作方法是否正确,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创作的过程中脑子往往是不太清楚的,也可以说是逻辑混乱。顾工在回忆他儿子的时候有这么一段话:

“儿子写诗似乎很少伏在桌案上,而是在枕边放支原珠笔,迷迷蒙蒙中幻化出来飞舞起来的形影,景象,演绎,思绪……组合成一个个词汇,一个个语句。他的手便摸着笔,摸着黑(写时常常是不睁眼的),涂记下来。有时,摸到笔摸不到纸(淘气的小本子是不是钻到床下去了?)他就把句子勾划到枕边的墙壁上。唉,他睡的墙头总是涂满了诗;还有许多用漫画笔法画的小人小狗和小猪……他那后来传诵一时的名诗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就是在这样的迷蒙中、幻化中涂抹到墙上去的。”(《顾城和诗》)

因此现代诗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诗的逻辑性不会很强。而在很多的诗评中,评论家往往旁征博引,用雄辩的理论知识将整首诗逐字逐句的分析,拿这首诗来说,熊秉明先生在他的《论一首朦胧诗——顾城<远和近>》中用萨特关于存在主义的论述来说明这首诗的主题,他认为“看云的你”和我有一致的爱好,灵犀相通,所以“我觉得你离我很近”,而你看我时,你不再属于被看的客体,我也不再是纯粹的主体,两个存在的主体都要争取主体的地位,使对方降为客体,变成工具,这是人与人的基本存在的冲突,这便是萨特所谓的“他人即是地狱”。我在深深钦佩熊先生渊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问题:顾城也是这么想的吗?一个“不睁眼的”、“摸着黑”的、处于逻辑混乱状态下的诗人会想到萨特的存在主义吗?客观的说是不可能的,这只能解释为一种哲学上的心有灵犀,而不能称其为创作意图和动机,文学写作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统一的过程,尤其是诗歌的创作往往是感性压倒了理性,因此在做评论的过程中如果用纯粹理性的眼光来分析诗句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我个人认为要读懂这一类的抒情短诗,捕捉作者当时创作的心境尤为重要。林黛玉吟叹“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掊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浊陷渠沟”,此时的宝玉看来不过是落花命运的形象写照,因此也就是“点头感叹”而已,接下来的情况就不同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些诗句让宝玉将落花与诗人、与自我连通,由花及人,由人及己,终于“不觉恸倒在山坡上”。这是一个典型的诗歌欣赏过程,诗人将感情注入自己的作品中,读者只有切身体会到作者的心境,甚至变成作者时才能将这份感情重新从诗中提取出来。但这样的一份体会谈何容易!往往只有熟读了诗歌后,在一个不经意的时刻,仰观浮云,俯看流水,突然心有所悟,于是微微一笑,拂袖而去。

《远和近》是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作。

这首诗看似平常,但耐人寻味。全诗只有短短的24个字,描写“你”、“我”、“云”是聚焦的变换,用“距离”阐述在视觉变换的不同感受。

诗歌之中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人的思考。该诗在朦胧美之外,是不尽的遐想空间,诗人对诗歌留白艺术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赋予了诗歌更深远的意义,使得诗歌充满着更强烈的生命力。

顾城在1978年年底看到贴于西单体育场外墙上的《今天》创刊号,他被上面的诗歌打动了。1980年年底,《诗刊》刊登了顾城的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远与近》。

作品赏析:

诗作言简意赅,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个人的生活经验,它的美就隐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

但细细品味,冷静之中暗含一种热切的期盼,呼唤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而由于诗人隐去了造成错觉的原因,有意留下较大的空白,引发读者去想象, 读者的心理因素不同,这种想象图景也会不尽相同。

从诗作表达的纤细情感来看,作品好像一位腼腆人男孩的心灵独白。他爱慕一个女孩,但羞于表白,甚至连目光都不敢和女孩的目光相交,他只能趁女孩的目光转向别处时偷偷地望上一眼。

一个远,一个近,引发了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肉体与灵魂、存在与虚无的种种思索,还能给读者带来很多联想,唤起共鸣。

《远和近》是出自朦胧派诗人顾城的诗作。这首诗看似平常,但耐人寻味。全诗只有短短的24个字,描写“你”、“我”、“云”是聚焦的变换,用“距离”阐述在视觉变换的不同感受。

《远和近》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扩展资料:

1、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

2、 《远和近》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容纳了对历史反思的丰富内涵。“远”、“近”:是物理距离概念,这是客观存在,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但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却不同,“远”可以变“近”,“近”可以变“远”。

3、诗中用“你”、“我”、“云”心理距离的变换,曲折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诗中的“你”、“我”、“云”三个意象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远和近

《远和近》,是一首非常抽象的诗,它的美就隐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却一直看着“你”。“你”和“我”是什么关系,丝毫没有交代,只写了“我”对“你”的主观心理感受。在“我”的感觉中,“你看我时”,你仿佛和我相距“很远”;“你看云时”,你仿佛和我离得“很近”。这是一种错觉。造成错觉的原因诗人隐去了,有意留下较大的空白,引诱读者去想象,读者的心理因素不同,这种想象图景也会不尽相同。“云”可能象征自然。“你”在看“云”时,大约流露出象《日出》中陈白露看空玻璃上霜花时那种童稚的天真和热情,而当“你”回到现实中看“我”时,却换成另一种冷漠的表情。所以,“我”觉得,“看云”时的那个“你”,才是真正的“你”,本来面目的“你”,显得很亲近,如近在咫尺;而“看我”时的那个“你”,显得很陌生,有一种“隔”的感觉,如远在天涯。强烈的感情因素迫使客观物理距离变形,以适应和表达主观心理感受的真实。错觉是在审美的直觉思维中产生的。诗人在瞬间产生的错觉中悟出一种深意: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诗不仅表达情感,也可传达经验,《远和近》传达的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感受到的一种经验。诗似乎是纯理性的,十分冷静,但细细品味,其中暗暗催动着一股热流:呼唤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朦胧诗�6�1新生代诗百首点评》,南开大学出版社,109页。现实距离和心理距离并不总是一致的。现实距离很远,但心理距离却可能很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即是此意。也可能现实距离很近,而心理距离却很远,所谓“咫尺天涯”大概就是指此而言了。这两种距离的不一致、互相矛盾,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前一种情况是由于情感的相亲近,好像使实际的空间距离也缩短了;而后一种情况则只能是在两颗心灵相隔膜、相排斥的条件下才能出现。顾城的这首小诗正是通过现实距离与心理距离之间的矛盾来暗示出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和戒备,有一种孤独意识在。“你”和“我”该是熟人,或者是朋友、爱人,但是作者没有明确指出来。这种不确定的关系,使诗带上了朦胧意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你”和“我”起码不生疏,否则“我”也不会产生远与近的感慨。两人的现实距离是很近的,但是心理距离却很远。“云”在这首诗中有一定象征意义,可能象征着淳朴的自然。“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意思是你对那些自然物那么亲近,对人却很冷漠,使“我”产生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这就暗示出二人之间在心灵上的隔膜。这种隔膜怎么产生的呢?诗人没有明确地写,好比只摆出谜面,而不亮出谜底,这也是造成诗意朦胧的因素之一,这才使这首诗具有耐人寻味的魅力。当然,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两人经过一段接触,发现各自的气质和脾性不投合,也可能是两人在追求的目的性上产生了分歧。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首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十年浩劫以来,人们那种相互戒备、提防的心理状态。十年内乱给中国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人人自危、动辄得咎。儿子检举老子,妻子告发丈先,学生出卖老师,都是受到提倡的,所谓与牛鬼蛇神划清界限是也。这种状况,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以至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仍心有余悸。这首诗提出这个问题,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这个问题,要打破这种相互排斥的心理状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常化,变得和谐而亲密,使我们这个民族更有亲和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516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