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从轻、减轻处罚是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并具备法定量罚情节的行政相对人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在执法实践中,对此法定量罚情节的理解、执行存在一些不同观点,如不加以统一和规范,将影响量罚的正确适用。从轻处罚是指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减轻处罚是指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这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综上,从轻处罚是在法定刑范围内,减轻处罚是低于法定刑,从轻处罚的力度小于减轻处罚。
一、拘役与有期徒刑不同的是:
1、期限不同。拘役的刑期较有期徒刑短,适用于罪行较轻的罪犯;而有期徒刑为6个月以上,15年以下,适用于罪行较重和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
2、法律后果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服刑期满后再犯罪的,不作累犯论处;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刑满释放或赦免后5年内,再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则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3、执行场所不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或其他劳改场所执行。
二、拘役和缓刑主要的区别有以下:
1、缓刑和拘役的执行方式是有区别的。拘役是在看守所执行;缓刑是暂时不执行收监。
2、缓刑和拘役的定义是有区别的。
拘役是短时间的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且进行就近拘禁;缓刑一般是对触犯刑律,经过法定程序确认后构成犯罪事实、应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人,法院会先行定罪,但暂时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3、两者适用对象不同。拘役一般仅适用于犯罪性质较为轻微的犯罪人;而缓刑一般适用于被判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以及死刑两个刑罚带之间的,而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惯犯、犯罪组织的首要领导等情况则不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法律分析: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的区别在于,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限度内按照较轻的刑罚进行处罚。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进行处罚。犯罪分子具有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三)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五)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六)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一)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二)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三)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十年。
温馨提示
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
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处罚程度不同
1、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较轻种类或者较小幅度的处罚;
2、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的最轻处罚种类和最小处罚幅度以下给予处罚。
比如某人犯某罪有2个量刑幅度,一个是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一个则是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该罪犯的行为本来应当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
可由于有减轻处罚情节,因此适用第1个量刑幅度,则可能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但如果只是从轻处罚的话,则仍适用第2个量刑幅度,即在3年至10年的有期徒刑中,倾向于判处较低的刑期。
扩展资料
法院对犯罪人量刑的总原则是: 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相关的规定,来确定相应的法定刑。
刑法同时也规定,在确定相应的法定刑时,要正确适用有关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刑罚的有关规定.以期做到罚当其罪,罪刑相当,不枉不纵。
减轻和从轻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既不是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下处罚,也不是判处法定最低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61-63条的相关规定:
(一)应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来决定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即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具有规定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三)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法律分析:从宽处罚其实是一个相对口语化的表达,通常所说的从宽具体包括从轻、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范围较为宽泛。从轻,是指在相关犯罪的法定刑限度以内适用较轻的刑罚;而减轻,则是在相关犯罪的法定刑限度以下适用刑罚。也就是说,减轻处罚对被告人会更为有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减轻和从轻的区别在于是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刑罚。
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下判处刑罚。从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既不是在法定刑“中间线”以下处罚,也不是判处法定最低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61-63条的相关规定:
(一)应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性来决定其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即罪刑相适应原则;
(二)具有规定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三)具有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