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老人的心理问题
我们可以发现当人老时,最喜欢的就是一家人热闹的在一起,但是如今子女都忙于工作,很少会呆在家里,这就成了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也致使很多的老人会有空巢的心理,那么空巢老人怎么办呢
一、什么是空巢老人
概念含义
(1)老人:指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 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老人的界限。
(2)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性格特征
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问渠心理网认为,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极易引发精神疾病。
"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心理学家指出,这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就医困难。尤其是精神层面,孤独寂寞、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国外有义工制度,定期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值得借鉴。
二、空巢心理表现
1、怕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
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
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2、抑郁心理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
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偏激心理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
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 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4、多疑心理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5、幻想心理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6、怕死心理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三、四招摆脱空巢心理
感情冲淡法
当家里只剩下“老两口”,此时,老人更应关心自己的老伴,两人不仅要常沟通、常交流,做到“体己话”唠一唠,“心里事”聊一聊,“乐子事”摆一摆,通过“话聊”进一步密切夫妻间的感情。
外出活动要尽量带上老伴,避免一方外出活动一方在家留守,使留守老人产生孤独感。
爱好冲淡法
可以重拾或是培养新的生活爱好,让自己沉浸在爱好中,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自疗法。可尽快地拾起平日里的各种爱好和兴趣,比如钓鱼、画画、养鱼、打太极拳等。
并根据个人兴趣培养一些新爱好,如旅游、爬山、游泳、打保龄球等。用爱好和兴趣在“空巢”内种满笑声,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息冲淡法
节日期间热闹、和谐、愉快的场面和气氛淡去后,老年人要马上回归到以前“二人世界”或“一人世界”的生活作息状态。
按照以往的生活规律来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规律的回归,可使老年人迅速平稳心绪,淡化节日氛围,走出“空巢”的阴影。
社交冲淡法
老年人要积极的参加社会活动,在交往中冲淡生活的孤独感。也可以选择外出去探望老友,参加社区联谊会等,用热情、充实的生活内容来填充寂寞和孤独。
四、关爱形式
(1)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2)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3)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这位知友,不少后辈感到与老年人不好相处,认为老年人脾气怪了,名堂多了,爱固执己见,有时甚至不讲道理。
孙子应如何与老人相处对待不同类型的老人,有不同的相处方法。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休闲安详型:对生活没有太高的目标,有房可住,有食可吃即可。不需要山珍海味,满汉全席;白菜配豆腐,土豆配辣椒即可类型的老人。
相处方法:常回家看看,解决老人的日常问题,提供老人的衣食住行。成熟自立型:中老年人的偶像,自立自强,自给自足,还可以福及儿女子孙。为人豁达开朗,时常四处游走,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奔波于社会交际。相处方法;多尽孝心,多多陪伴,自己从老人身上学习社会经验(就不需自作多情的担心老人了,人家还担心你呢。)紧张忙碌型:生活中忙于各种事情的老人看起来是自尊心强,干劲十足。实际上强悍的外表下是一颗孤寂的心。只有忙碌于各种零碎的事情,才能忘掉烦扰,掩饰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相处方法:肯定其积极向上,思于进取的态度;同时尽力为老人提供放松的机会,可以常陪伴老人外出散步,下棋。多管闲事型:这样说虽然有点不礼貌,不过这的确是千百年来婆媳关系等家庭关系紧张的表现。老人年纪大了,社会经验比儿女更多。俗话说倚老卖老,老人会觉得晚辈不成熟,事事都要敦敦教导,而晚辈则容易反感老人反复的说教。相处方法:老人是为你好,不触及原则的情况将就着听听就过去吧,不要顶嘴。幼稚依赖型:并不是说老人幼稚,而是由于老年人的各种疾病,可能导致意识不清,从而表现出各种幼稚行为,类似孩童;或者由于孤身一人,空虚寂寞而产生孩童心里。相处方法:情况严重的话就医咨询,多陪老人外出散步。情绪多变型:情绪失控人人都有,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也容易出现情绪多变的情况,就如晴雨表,今日晴,明日雨,后日雨夹雪。相处方法:物极必反,你强他更强,硬碰硬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不能以凶横硬气的口气和态度对待老人多变的情绪和行为。孙子兵法讲究避其锋芒,寻找战机。
其实想要解决单身老年人的感情问题,只要多去参加一些活动,就很容易认识其他的同龄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价值观、婚姻观也在发生改变。许多单身老人身体健康,物质生活并不缺乏,但精神上十分孤独。他们渴望找一个伴侣陪伴自己走完人生路。
很多单身老人都渴望再找一个老伴。而他们愿意再婚的最大用意在于有个伴一起安度晚年。68岁的陈爹爹原来家庭和睦,三代人其乐融融。但两年前老伴患病去世后,陈爹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每当儿子带着孙子回来看他时,他才会难得露出一丝笑容。空荡荡的房间顿时变得热闹了,可是他们一走,又只剩下陈爹爹一个人,孤独感更甚。渐渐地,他不愿意回家。他去公园里散步,和朋友结伴旅游,日子看起来过得挺充实的。但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心里的孤单。
陈爹爹想再找个伴,“哪怕只是一起买菜吃饭、散散步也行。”
大多数老年人在选择再婚对象时,多以客观条件来衡量。有退休工资、子女不需要抚养、身体健康,成为老年人择偶时提到最多的条件。也正因为如此,在一部分老年人“择偶难”的同时,也有一些老年人很快就找到了另一半。
有些人受传统观念影响,觉得只要找个“差不多”的就行了,所以缺乏相互了解的过程。其实单身老人应该和年轻人一样享有谈恋爱的权利,多花些时间了解对方的为人、过往、生活习惯、子女状况等内容,建立一定的感情基础,才能考虑再婚问题。
独居老人往往会因为孤独而感到沮丧和无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建议:
1、与社区或社交团体保持联系:老年人可以加入社区或志愿者团体,与其他志愿者或成员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经验。这有助于他们融入社区,建立友谊和支持网络。
2、通过技术手段保持联系:随着科技的发展,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社交媒体应用程序等方式与远方的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交流、分享和更新彼此的生活。
3、参加社交活动:老年人可以参加社交活动,如参加教堂、康乐中心、艺术课程等,这些活动能够让他们获得与他人互动的机会。
4、饲养宠物:养宠物可以给老年人带来陪伴,也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幸福感。
5、读书、写作或参加文艺活动:老年人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或参加文艺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这也有助于他们与其他人互动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总之,老年人需要有一种方式来与他人互动和分享,这将有助于他们摆脱孤独和无助的情感,增强自己的幸福感和自尊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