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种说法,只能说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些后世对三字经的解读和看法可做参考
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谈《三字经》,深入浅出,既奉经典为圭臬,又不囿于陈规,敢于突破传统窠臼,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然而,学无止境,更需异见,限于学识谫陋,自不敢跟钱文忠PK,只是在此浅谈自己对《三字经》的几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三字经》里的数
广袤的土地和大陆性季风气候的自然地理条件,孕育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导致了中国国家组织的早熟,在纸张出现前二千多年就产生了国家机器,令世界其他文明汗颜。这种特殊的经济模式,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祖先崇拜、以德治国、安土重迁等是其主要特征。在教育后代上,注重道德礼仪和人文观念的培养,漠视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然而,赢秦以前,并非如此。身为贵族,必须掌握“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文武不可偏废。《三字经》承继了这一理念,在指出孩童应该学习的具体知识之前,先言“知某数,识某文”,“数”与“文”并举。接下来,不厌其烦地用十二个字来强调“识数”: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钱文忠讲《三字经》的数字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谈到这些简单的数字序列时,只是指出其传达的丰富人文思想,并未深入剖析这些数字背后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对其意义的追溯一般到秦汉即戛然而止。对某些数字的解读亦有偏失之处。下面以“三、五、九”为例,作一点探讨。
“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寓意,钱文忠亦指出它的文化意义不仅存于儒家思想中,其他学派也有以“三”为基数的现象。从道家经典《道德经》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可窥见一斑。《三字经》的作者以“三”为基数,可谓匠心独运。从今日教育学原理度之,以三个字为单位组成句子,不仅简洁明快,言简意赅,而且达到琅琅上口效果,利于儿童记诵。另一方面,“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达思想哲学智慧的密码基数,把它融入这部启蒙幼童的著作中显示了始作者的良苦用心。
在封建正统思想中,能够驾驭天地人“三才”者便是帝王风范。尤其在汉代一统天下后,经过董仲舒的发挥,形成了一套维护王朝统治的思想体系,鼓吹“天人合一”,将皇权赋予更多的神秘色彩。这种政治话语权的构筑成功后,广泛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思想改造着“三”,“三”也影响着思想。帝王的“王”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也是钱文忠举的例子。但是,他没有继续点出“王”字的最原始意义。汉代许慎所著中国古代字书的扛鼎之作——《说文解字》,便是附会董仲舒的理论阐释“王”字的意义的。“三”也成了许慎破解此字的基数密码。书中引董仲舒言“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当然他也没忘了孔夫子,引圣人言“一贯三为王”。这显然是一种形而上的解读,认为能打通天地人三者之人便是王,具有强烈的封建社会政治色彩。
其实,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将其上溯到它的最初成熟形态——甲骨文后,其义自现。“王”字在甲骨文中的最初样子,是一个手中执钺的人。在远古时代,钺是一种兵器,拿这种兵器的人具有生杀予夺的权利。后来,钺也便成为权利的象征。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记载可以作为印证,如“夏执玄戉,殷执白戚,周左权黄戉”。手中执钺(戉)的人——王,一般是部落首领,具有最高权力。
钱文忠在讲“三光”时,举的是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的例子,在眼下浮躁的学术氛围中意义非同凡响。虽然他并没有细讲学术史,毕竟不能把《三字经》讲成大杂烩;但文中提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恰恰切中了当下学界之要害。这句话虽然是陈寅恪评价王国维的,但也是他自己一生做人与为学的真实写照。如今,“学术大师”、“国学大师”遍地开花;然而,这些所谓的“大师”不正如传教士自称宿儒一样滑天下之大稽吗?姑且不论他们对于前辈学人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已望尘莫及,单是学术贡献,又岂止是“难以望其项背”能够形容的?真正秉承中国传统文化之道的大师,书写了“天才”、“地才”之间的“人才”;真正的大师,不用媒体的吹捧炒作,也会与“天大”、“地大”并列为“人大”;真正的大师,不用官方的作书立传,也会“共三光而永光”。
谈到五,自然会想到“五行”。“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钱文忠的解释是“古人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此种观点值得商榷。“五行”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特有的解释宇宙万物相互关联的模式,类似于原始的系统论。古人用它来推演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水火金木土只是一种象征符号而已;并不是说,古人就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这五种元素构成的。那么,古人为什么要用这五种物质而不是其他的象征符号来推演呢?可能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得出这五种物质的相生相克正合其意,而以这五种常见物质来阐释,也利于人们的理解。有网友也持这种观点。另外,在钱文忠讲五行相克时,似乎有点混乱,既谈“火克木”又讲“金克木”。根据《洪范》、《易》等经典,五行相克的关系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生的关系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三三得九”,九乃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周而复始,变化无穷。“九”是中国古代最具神秘色彩的数字之一。而钱文忠只以“九族”为例,一笔带过。《说文解字》对于“九”的解释或许滥觞于《易》,云“阳之变也。象其屈曲究尽之形”。九像乙,多了一笔,表示由弯曲变直的状态。“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十比九大,但十是偶数。中国古代文化中,偶数对应阴。因此,九是至阳,处于阴阳转化中的临界状态。阳极而生阴,九九则归一。九寓意阳刚、主导等。所以,皇帝称为“九五至尊”。只有皇宫才能有九龙壁。故宫大殿高九丈九,门钉、台阶也是九的倍数,房间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民间建筑则要避讳九,万不可僭越礼制。在古代中国,以“九”为基数的例子不胜枚举。
有关《三字经》里的数字,其中还提到了 “四方”、“四时”、“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 “十义”等概念,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赘言。
《三字经》遵循“化育人心”的中国传统教育精神,于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调动儿童学习的乐趣,培植情操,陶冶心性。在重新重视人文关怀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鉴往知来,以人为本,重读《三字经》不失为一道坦途。
《三字经》与人性论
《三字经》同《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很大。然而,因其难登学术大雅之堂,历代以来,无论是文坛巨擘还是学界大亨,皆不屑于谈《三字经》。
《三字经》貌似简单明了,不像传统经书那样诘屈聱牙,似无太多需解疑释惑的地方。 实际上,《三字经》简单扼要的语言字字珠玑,其背后蕴藏了丰富的哲理智慧和文化信息,将哲学、历史、教育、文化典籍以及人文道德等融为一体,借以点化后学。宋代以降,读书仕进的学子,无论功成名就还是耕读终生,大多是从《三字经》开始步入科举之路的。它对古人的影响之巨,自不待言。对于今人来说,即便未曾读过《三字经》的人,想必对“人之初,性本善”也耳熟能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三字经》以这十八个字作为开篇,显然不是平凡之举。它以人性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从认识人类本身开始叙说,寓意深刻,并且奠定了通篇的基调。关于人性善恶的辩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由来已久,位列四大辩题(人性善恶之辩、义利之辩、王朝之辩、夷夏之辩)之首,诸多思想家见仁见智,激烈争辩。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性善说”与“性恶说”,其实,古人关于人性善恶主要存在四种看法:告子的人性无善恶之分、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和杨雄的人性善恶混杂说。
告子认为人性像水一样,是一个自然的东西,“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则极力驳斥这一观点,《孟子告子上》就是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的,而这个数千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便肇始于此。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然而,钱文忠认为:孟子并没有说过“人之初,性本善”,孟子对于这一问题的确切意见是人性“向善”,而不是“本善”。这种解释似乎不妥。其实,孟子的思想中是认为人性本善的,性善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活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孟子好辩,他试图通过逻辑推理来论证他的论点,结果画蛇添足,导致他以后天的所思所为来论证这一先天的心理活动。孟子在这一点上犯了逻辑上的错误。孟子提出的论据就是钱文忠认为的“性向善”,实则,孟子主张的是“性本善”,是他自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荀子与孟子同为儒家的代表人物,然而,二人在人性善恶问题上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这难免令后人感到疑惑。其实,荀子与孟子的差别不在于善恶,而在于他们对于“人性”这一概念的界定上。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趋“利”的,饿了就要吃饭,渴了就要喝水,人性就是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而善的一面都是后天习得的。很显然,荀子所说的人性是人的动物性,而非孟子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西汉儒家代表人物杨雄则提出了人性善恶混合的观点。学善则为善人,学恶即为恶人。
然而,这四种不同观点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提高人性。也就是《三字经》所强调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重点也是在这十二个字上。虽然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但是,司马迁把他们放在一起列传不是没有道理的,《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给我们指出了二人的殊途同归。孟子跟荀子同处于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但是时代背景却相去甚远。孟子处在战国初期,还有可能回复三代的礼乐制度,所以他比较理想化,对社会充满了期望,认为人性本善,人人皆可为尧舜。而荀子则处于战国末期,礼崩乐坏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所以他很悲观,提出人性本恶,要在后天环境中厉行改造。所以,二人虽然截然相反,但都强调后天的习得。
《三字经》的目的在于教化,它取人性本善之义,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期望。重点在于论述“苟不教,性乃迁”,以“孟母三迁”、“五子登科”、“扇枕温席”、“孔融让梨”等为例凸显人性之美,其良苦用心跃然纸上。
管窥《三字经》的教育思想
《三字经》作为蒙童读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从中国人的案头消失了。无意间翻开这本不起眼的小书,我从那些简约的文字中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东西,引发了一些思考。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来自《论语·阳货》一文,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他不轻言人性,因为人性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孔子没有给人性定论,也正是这一点给了后世思想家无限遐想,他只是说人性相近,而后天的习惯与兴趣使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相去甚远。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言,他家的孩子去美国读书,但仍然读中国的四书五经,习毛笔字。他读到《三字经》,也困惑于“性相近,习相远”,说自己越读越同意其中的道理,并让南怀瑾把这句话特别加以解释。可见,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已不能够完全理解这本小册子。对于现在的学生,能否给他们完全解释的明白《三字经》,在南怀瑾心中也是画了一个问号的。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确实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解释的清楚,这句话包含了孔子深邃的教育思想。在先秦时期,只有贵族才能享受到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孔子则在中国历史上开私学教育之先河,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平等化思想,打破了学在官府的限制,使得文化下移。“性相近”就表明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太大差别,后天的教育才是关键。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说“唯上知(智)与下愚不移”,而大多数人属于中间层——“学而知之者”。因此,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当时,这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思想言论。
同时,“性相近,习相远”也包含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孔子的言论中并不少见。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学而时习之”,对终身学习的总结性言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三字经》中的教育思想还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即“知某数,识某文”。在上古三代时,中国就形成了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标志的官学教育,儒家讲求“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便是教育后学要文理兼修的通才教育思想。近来,有关高中文理应否分科的激烈辩论不绝于耳,当然,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主张文理分科的认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把学生的精力投放到喜欢的科目有利于减轻压力;反对者认为,文理分科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愚以为,这种讨论无异隔靴搔痒,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体制的落后性。
可见,古人是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既强调德行,又注重人文素养,而且不漠视技能教育。从《三字经》这样的小册子里,况且能发现如此有益的教育思想。那么,与其争论不休,不如翻翻老祖宗留下的旧籍,或许从中可以获取一些启发。
《三字经》与真善美
无论是浩如烟海的史籍,还是汗牛充栋的经书,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令世人瞩目。近世以来,西学东渐,中学式微,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鞭挞不遗余力。然而,今日回眸此段历史,许多事情的确做过了头,尺寸拿捏不准。今天,慧眼识珠者又重新拿起“三百千”以育后学,这确实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以《三字经》为例,通读全文便会发现,里面几乎找不到我们可以诟病的地方,并没有封建文化的糟粕,相反,它是在以真善美的境界教育孩子。有的人或许指出《三字经》中有“三纲五常”的思想。“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然而,明眼的人一看便知,此“三纲”非彼“三纲”,我们以往批判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后者是董仲舒所宣扬的封建纲常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钱文忠所言,这是“董家店”而非“孔家店”的东西。《三字经》里的“三纲”讲得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君臣义”为例,它秉承了孟子处理君臣关系的思想,即“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义”、“亲”、“顺”这种真情真义无不体现了和谐的思想,而和谐才是美。而《三字经》所讲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基本标准,其道德力量毋庸赘言。
《三字经》劝人从善,开篇点明“人之初,性本善”,这是众所周之的。其实,从《三字经》整个行文结构上,也能窥见作者“善”的思想意图。读书从经书入手,“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名句读”这是小学的基本修养,因为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注音的,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后,开始读经,“小学终,至四书”。然后,“经子通,读诸史”。为什么先读经再读史呢?这就是一种“善”的修养,因为,经是追求微言大义,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史书则不是,虽然讲求春秋笔法,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但是历史书中充斥了许多尔虞我诈,阴谋诡计的东西。所以,《三字经》教育人们要先读经,回归善的境界,而后再度史,才能明辨是非,增长学问和智慧。按照中国文化的解读,人性是要“止于至善”的,“至善”是什么呢?它就是最高的美——完美。
其实,《三字经》不是一本单纯的识字课本,从一定程度上讲,它还是一本国学概论。虽然,在西方文化中追求善是宗教的内容,但是在中国文化中它却是经学要研究的。上有道,下有德,真善美才能够彰显,我们这个社会才会和谐。
以批判的眼光看待《三字经》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思维的磨炼,批判与怀疑的精神是对读者的基本要求。
成书于南宋时期的《三字经》,几经修订,发展到现在我们看到的样子,其思想观点不可能完全公正客观,没有一点意识形态的成分。《三字经》作为产生和流传于封建社会的蒙学书,同样属于封建文化的范围,其局限性和落后性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今天重新解读《三字经》的时候,为什么会落于只言其好而不谈其失的怪状呢?
首先,《三字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的成分往往是我们今天的社会所缺失的。例如,《三字经》讲“首孝悌”,或许今天的社会中不赡养老人,对父母不能尽孝的现象实在太多了,以至于矫枉过正。古人经常讲“忠孝不能两全”,忠与孝往往相提并论,《三字经》也不例外,它在讲“孝”的同时,也宣扬“君则敬,臣则忠”的忠君思想,仍未拜托以孝论忠的封建思想桎梏。其中的愚忠、愚孝思想稍辩即明。因此,我们对《三字经》中的孝道思想不加批判地继承与宣扬是不合时宜的。
再者,中国古代讲求春秋笔法,史政合一。《三字经》中有关历史的论述,是最具封建意识形态色彩的部分之一。目前,对于《三字经》的作者仍不能完全确定,但它是经过后人不断增补修改的,这一情况是毫无疑义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论“史”的部分。其中,“辽兴金,皆夷裔。元灭之,绝宋世。莅中国,兼戎狄……”对于清朝的描述比较中性,但对蒙元的态度暧昧,而把辽和金称为“夷裔”,应该是后世的蒙元遗民写的;“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的版本明显是在美化满清,应该是清朝遗老遗少所为。
但无论那种版本,其所承载的史学观是完全有悖于马克思主义的帝王史观。从“盘古开天辟地”的洪荒时代,到“共和兴,民国立”的现代国家,无不突出了帝王的丰功伟业,而完全抹杀了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的功绩。并娴熟地运用“一字之贬,严于斧钺”的春秋笔法,以“寇”、“匪”、“叛”、“逆”等字眼否定了农民阶级的正义性和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性。
另外,钱文忠对《三字经》中“三纲”的解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引起了众多批评。钱文忠认为《三字经》的“三纲”跟董仲舒的“三纲”风马牛不相及,它倡导的是一种关爱,一种关切,一种道义,而不是绝对的单向控制和服从。
《三字经》的“三纲”并不同于董氏基于阴阳互补的“物合论”的“三纲”,事实上,它暗合了宋明理学家所倡导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极端专制愚忠思想的。有学者就指出“它并没有超出董仲舒的三纲范围,它和董仲舒的有道伐无道的天理说仍然具有同样的性质和功能,都是用来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制度的”。其典型的例证是,《三字经》说的“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来源于《礼记礼运》篇的“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三字经》将父慈子孝的双向交流变为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单向情感。
谈史论人,多难以持平公正,何况我们谈论的对象又是广博精深的中国文化。本着一种对传统文化负责任的态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三字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似毋庸赘言矣。
1 《三字经》中关于学习的句子有哪些
《三字经》中关于学习的句子有:1、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白话译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2、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白话译文: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白话译文:假如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4、口而诵,心而惟。
朝于斯,夕于斯。白话译文: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
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5、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白话译文: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2 有关读书的诗句或格言〔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于谦《观书》:“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读书》:“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宋〕朱熹《观书有感》:“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劝学诗》:“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 〔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诗:“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
〔明〕宋应星《怜愚诗》:“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清〕潘际云《厂桥》:“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裴说《句》:“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 〔唐〕许浑《寄殷尧藩》:“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唐〕杜荀鹤《书斋即事》:“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清〕刘岩《杂诗》:“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
〔清〕汪莹《示儿》:“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 〔清〕袁枚《寒夜》:“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唐〕杜牧《读韩杜集》:“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唐〕薛令之《草堂吟》:“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唐〕姚合《别贾岛》:“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宋〕王安石《寄吴冲卿》:“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
〔明〕文徵明《饮子畏小楼》:“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
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清〕袁枚《遣怀杂诗》:“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
〔清〕彭兆荪《读书》:“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
何以节宣之?。
3 有关读书的诗句或格言读 书 名 言中国古代读书名言7则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
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东坡文集事略》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
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训学斋规》学贵精不贵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中国现代名言3则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韬奋《韬奋文集》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周恩来《周恩来选集》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赵树理西方名言3则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
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托尔斯泰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爱因斯坦读书名言“书籍是人类的编年史,它将整个人类积累的无数丰富的经验,世世代代传下去。”
——坎耶里“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德伯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
——尼克拉耶娃“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名人名言 读书篇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勤动笔墨勤看书。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努力耕耘,少问收获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朱子语类大全》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高尔基《高尔基论青年》中关于读书的名言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P25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忠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身的美好果实的人。P251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
4 《三字经》中关于学习的句子有哪些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孝经通,四书熟。
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
号六经,当讲求。
5 几组关于时间或读书的诗句或名言警句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 ——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2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23、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铜匙。——列夫托尔斯泰
2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5、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2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若禅
2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9、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3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卢梭
3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3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郭沫若
3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 《三字经》中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哪些幼不学 老何为 苏老泉
二十七 始发愤 读书籍
彼既老 犹悔迟 尔小生 宜早思
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摘要: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赏析: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7 关于读书的诗句,歇后语,格言有哪些小众一点的 《诗品二十四则·典雅》作者:司空图唐代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大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36f7079e79fa5e9819331333363383461—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 章碣《焚书坑》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 欧阳修《画地学书》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 刘昚虚《阙题》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 孟郊《劝学》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 陆游《读书》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 王禹偁《清明》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 —— 王维《偶然作六首》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黄庭坚《寄黄几复》格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 程端礼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 伏尔泰为乐趣而读书。 —— 毛姆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 张维屏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培根读书时要深思多问。
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坤文人作文,农人掘锄,本是平平常常的,若照相之际,文人偏要装做粗人,玩什么“荷锄带笠图”;农夫则在柳下捧一本书,装作“深柳读书图”之类,就要令人肉麻。
—— 鲁迅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 程颐事在人为:一年可以等于二年、三年,例如每天用十七、八小时读书;反之,二、三年也可以等于一年,甚至比一年还少,例如每天只用五六小时以下读书,我决心每天用十六到十八小时翻阅中国历代文集。
—— 蔡尚思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 颜之推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 叶圣陶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三国志读书要玩味。
—— 程颢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 赫尔岑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 歌德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 培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 王夫之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把它记下来。
—— 列夫·托尔斯泰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 郭沫若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 王安石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 袁牧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 赫尔普斯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叔本华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 爱迪生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 —— 张月楼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 马克思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 李苦禅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
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 茨威格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 罗曼·罗兰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 郑成功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 培根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
—— 孟德斯鸠“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 陶行知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
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 卡耐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歇后语:猪八戒读书----竟充识字的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独眼龙看书——斜视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盲人读书——瞎摸 道士念经——照本宣科 读《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瞎子。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之后的背不出来了
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春秋时期楚国苦县人,因为对当时社会感到绝望,想要西出函谷关,被关尹子所留,写下大约5000字的《道德经》。
道德经应该分为道,德两个部分。
道是指,起源,规律。老子提出“道先于天地”。是比较早的唯物论理念。“从无到有,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意思。
德是指,方式,方法。
老子的思想在于贵柔,讲求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水滴石穿。老子所说的无为应该是善行无迹而不是不为。
论语是儒家的思想精华,以孔子所言进行整理编辑而成。分20篇。
是孔子在各个方面所说的自己的思想理论,而论语也是四书中的一部,对古代文化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论语基本内容分四个个方面,一是学习,学习的态度,方法,目的。二是做人,作为君子所应有的标准。三是从政,从政应该遵守的原则和理念。四是治国,治国的方式,方法,原则,和人伦纲常的根本。
诗经出现的相对比较早,是五经之一,应该算是古代的“歌词”,是古人最早用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共305首,所以也被称为“诗三百”。
诗经分三种,“风雅颂”。风是指含有地方语言的民歌,雅是指尔雅,基本上是贵族用标准普通话写出来的,颂是在开国,立君,祭天时候用的。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与《百家姓》、《千字文》同为三大蒙学经典。相对比较好理解,朗朗上口。
至于学这些有什么用。。。。。。
有兴趣当然最好看一看,陶冶情操也是好的,不过我建议最好先读三字经,然后是论语,然后是诗经,最后读道德经,这样应该比较好理解,收获也会比较大。个人认为,诗经不用全看,就像是唐诗三百首,也不用全背下来不是?
以上皆是个人理解,错误满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