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三篇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三篇,第1张

我们在开展诗歌朗诵活动开始之前,提前准备活动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方案可以表明活动的方向,你知道怎么制定吗?以下是和大家分享的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三篇的参考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1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庆祝祖xx亲的生日,培养队员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使队员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

  2、通过诗文朗诵比赛,增强队员们的文学修养,培养队员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的心灵在优美的诵读中得到净化,在和谐的韵律中接受洗涤。

  3、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演出,展示新一代少先队员蓬勃向上、多才多艺的精神风貌,展示队员们对祖xx亲的无比热爱。

  二、活动时间:

  20xx930日下午2:00

  三、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

  三、具体安排:

  1、每班各出两个节目,其中一个为诗文朗诵(集体、个人均可),另一个自选(歌唱、舞蹈、小品、相声),所有节目请在本周五放学之前报给夏丽梅老师。(注:一年级不参加诗文朗诵比赛,各出两个节目)

  2、诗文朗诵比赛分低中高三个年级段设奖:(该项指导老师请语文老师担任)

  二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

  中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高年级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评委:xxx

  评分方法:评分采取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结算总分,再取其平均分,平均分保留两位小数。

  3、自选节目不设奖,但各班主任老师要认真指导,保证节目内容健康向上,洋溢喜庆色彩,适合舞台演出。

  4、本方案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老师在本周五之前提出宝贵建议。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2

  一、活动目的: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同时进一步培养孩子们懂得感恩的情感,而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诗歌朗诵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感恩的涵义,从小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在感恩的情感中体验爱的真谛。

  二、比赛内容:

  要求以纯音乐为背景朗诵诗歌。诗歌以歌颂祖国、感恩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美好生活为主要内容,鼓励原创作品。背景音乐必须是纯音乐,音乐与诗歌应该相协调,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

  三、参赛对象:

  七八年级全体学生

  四、报名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报名,各班级上报1部参赛作品。每部作品限时3-5分钟。

  五、比赛时间及地点:

  1、比赛时间:3月13日(周二)晚上

  2、比赛地点:会议室

  六、参与人员

  主持人:张琦悦、王一薄

  评委:吴成丽、张明玉

  计分:王欢凤、张培娟

  会场秩序维持:谢亚楠

  七、评分标准:

  本次比赛计分采用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得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

  (一)朗诵内容50%:所选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以主旋律题材为主;朗诵时间不超过5分钟。

  (二)字音10%:普通话标准、流畅,音色优美、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独诵、团体诵的和谐度、对诗中情味的掌握及展现。

  (三)技巧20%:朗诵感情丰富,起伏处理到位,动作表情协调自然。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

  (四)个人、团队精神10%:包含个人精神面貌和整体默契以及各个队员的融入程度。

  (五)脱稿10%:全文背诵。

  八、奖励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范文3

  一、活动目的:

  为了庆祝祖国73华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展示我校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在10月31日举办“歌颂祖国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二、活动主题:“歌颂祖国爱我中华”诗歌朗诵比赛。

  三、参赛对象:四——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时间:10月31日下午3:00

  五、比赛地点:学校大堂

  六、比赛要求:

  1、朗诵篇目为诗歌或散文诗,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2、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朗诵,朗诵时间3—4分钟。

  3、各班可在朗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可以单人、多人、也可全班。可播放背景音乐,以创造良好的欣赏情境,获取良好的艺术效果。评委将从诗歌内容、语言表达和服装动作等多方面综合评分。(如配有背景音乐,请在10月29日前上传给张银亮、曾青茏老师)

  4、朗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比赛顺序:各班抽签决定比赛顺序

  6计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七、奖项设置:按照年级评选出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

  八评委:陈校长、周校长、罗主任、龚主任、赵主任、朱小珍、杨荣林、胡培红、罗彧莓

  九:其他工作人员安排

  1、现场指挥:颜敏、陈伟强

  2、音响安装:张银亮、曾青茏、阿发

  3、摄影:曾青茏

  4、录像:叶志斌

  5、主持:邓佩瑶

  6、统分:庞敏红、梁美婷

  7、奖状书写:赵主任

  附:评分标准(采用100分制)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20分)

  2、参赛者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20分)

  3、参赛者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20分)

  4、参赛者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诗歌节奏。(20分)

  5、参赛者能正确把握诗歌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0分)

 要让爱情简单,最好就是精选适合自己的对象。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经典情感散文诗歌朗诵的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经典情感散文诗歌朗诵篇一:梦里

 这天

 我也会站在那山顶

 吹着那风

 回忆 那快要忘掉的记忆

 小时候 你还是你

 梦里

 见你长发飘逸

 总是在 带着泥泞的路上丢下回忆……

 在雨纷飞的夏季

 夜里

 我早已辩不清你的气息

 只是那一笑我还在回忆

 梦里

 见你长发飘逸

 看着你的背影

 想抓紧你的手

 却喊不出一点儿声音

 梦里

 我怕 再也见不到你

 好想抱紧你

 把你拥入怀里

 然后吻你

 说 我好想你

 可梦总归是梦啊

 只是平静过后留下痕迹 忘却回忆

经典情感散文诗歌朗诵篇二:想你

 这繁华落寞的红尘中

 而我究竟在追寻着什么

 是那灯红酒绿 笑语朦胧

 还是那朦胧的背影 在花雨中没了梦

 烟消云散过后 你是那一帘幽梦

 彼岸的花和那张照片 一直留在身边

 我喜欢你的眼

 再黑的黑夜

 我都能看见 忘却了明天

 还是那个冬天

 那一眼 我笑着说再见

 天上的云带着留念送去思念

 而我却还是寻着明天

 因为你 我习惯了不该习惯的习惯

 不是为了什么誓言所以留念

 不是为了什么留念所以思念

 不是为了什么思念所以无言

 是你吗 让我人生没有了梦

 那追寻你的梦 随着风越来越痛

 或许多少年后的多少年

 再和你相遇 你还是你

 朦胧的眼 却没了影

 时间定格在了这里

 我看得到你

 而你却看不到我…………

经典情感散文诗歌朗诵篇三:那个季节的青春舞会

 第一次的恋爱

 是在恋爱季的舞会上

 恋爱季是青春期的专属季节

 那是一个充满紫色神秘气息的化妆舞会

 当你身着盛装

 戴着紫色羽毛面具

 水晶鞋发出“哒哒”的声音推开舞会大门时

 你就应该知道

 你已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当第一个身着白色燕尾礼服

 嘴角微勾露出虎牙笑的男生

 向你发出邀请时

 你从他迷人的桃花眼中

 看到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

 你处于零度的感情终于开始慢慢升温

 步入舞池

 你应该庆辛自己不是灰姑娘

 不会在第十二声钟声响起时落荒而逃

 仿佛爱情的逃兵一般丢下水晶鞋

 可爱的公主啊,总有一天

 你会蜕变成女王

 恋爱的宝座也许有时让你狼狈不堪

 但这个疯狂的季节不允许你停止

 也许你看上了高高在上

 而厌恶了那个穿着白色燕尾礼服

 戴着白色羽毛面具

 用魅惑的桃花眼盯着你

 仿佛昙花的完美一现

 只为你开放后悄然落败

 还有那个露虎牙的笑

 也许早已经被摔成碎片

 并由你

 如今的女王

 用依旧精致的水晶鞋

 将这些碎片碾成粉末

 你以为自己早已渗透爱情这本书

 其实你还停留在第一页

 或者

 你从来都没有把这本书翻开

 你成为女王

 多了一份无所畏惧

 却忘了自己还是公主时外表的小心和卑微

 内心的敢想,还有不可一世的孤傲

 命运女神给了你一个机会

 你洗去一身尘埃,戴上面具

 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你大胆的闯荡

 在这个疯狂的恋爱季你成为了女王

 可是却丢了一份很重要的东西

 你的心连同那个男生的记忆一起

 被水晶鞋碾成粉末

 细碎的亮点

 仿佛坐上女王宝座的那一刻

 满世界绽放的璀璨烟花

 那个时候我就应该知道

 这个恋爱季注定不平凡

经典情感散文诗歌朗诵篇四:爱情终点站

 风起微寒

 你是我冬日的暖阳

 牵起你的大手

 幸福随风飘散

 静好在岁月里蹒跚

 温暖串起相互的孤单

 想念是挚爱风帆

 回忆是花海里的畅想

 你是我不变的怀想

 星稀夜朗

 你是我守望的月亮

 靠在你的肩膀

 心花处处绽放

 快乐在时光里歌唱

 勇敢筑建憧憬的港湾

 我为你甘守平淡

 你为我把悲伤来分担

 你是我终极的守望

 相思梦长

 你是我千寻的答案

 躺在你的臂弯

 甜蜜碧波荡漾

 热情胀满你我心房

 从此相守不再去流浪

 追逐浪漫的守望

 珍藏彼此倾慕与敬仰

可以按诗歌的章节进行分小组,比如,第一段由A组,第二段由B组,但要注意朗读的分合要与诗歌的感情表达相契合。例如高亢的结尾要所有人合起来~可以参照合唱团的分工。然后再按分工进行排队。

  排成五行

  第一排:11111

  第二排:111111111

  第三排:1111111111

  第四排:11111111111

  第五排:111111111111

  前面的人是领的,可以站在舞台三分之一处

男生站后面,比高的站中间依次向两边排开!

领诵的尽量站在显眼的位置!

朗诵诗歌站成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人教版教材)常见的三角形按边分有等腰三角形(腰与底不等的等腰三角形、腰与底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不等腰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其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统称斜三角形。

首先,要弄清楚诗歌的题材:即边塞、军事、闺怨、咏史、思乡、怀人等等,不同的题材其感情基调不同,相同题材不同内容基调也会不同。比如,同为边塞诗歌,有的豪壮,抒发战争的激烈场面,有的悲壮,抒发将士壮志难酬,有家不能归,有的则控诉战争的残酷。

其次,看诗歌的意境,所谓意境,是作者通过一系列物体写出来的一种感觉,比如说“枯藤老树昏鸦”中,枯藤、老树、昏鸦就是意象,而构造出来的那种凄惨的感觉就是意象。根据意境去朗读。对于把握情感也是很好的方法。

第三,就是知人论事。即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这一点尤为重要,写作背景就是诗歌的创作原由,知道写作原由,当然对理解诗歌的情感极有帮助。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其背景是李白遭流放途中被赦,心情非常激动:轻舟已过万重山,作者欢快之情由此可见。

第四,朗读的方法也是需要掌握的,依据诗歌的外在形式掌握朗读基本的节奏。绝句与律诗,五言与七言的节奏分别是两次停顿和三次停顿,当然可根据不同的语义段可有不同停顿方法。朗读时的发声方法对朗读效果也会有影响。我与大家分享两个个小技巧:就是朗读时把诗歌想像成画面;为了更好表达感情,可对着镜子,把镜中的自己当作倾诉对象,这样会更好,。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著名特级教学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读好课文,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只有有感情地朗读,才能和作者的心灵沟通,能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也就是达到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吧。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发职责。现就结合我上《三顾茅庐》一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情境导入 调动情感 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关键。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关键。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契机,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上课伊始,在悠悠的古乐中,我抱着一本《三国演义》走进教室,并缓缓叙述:《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书中有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接着课件出示诸葛亮、张飞、关羽、曹操、孙权、刘备这些人物的,让学生根据人物的特征猜猜他是谁,并作简单介绍。教师引入课题: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顾茅庐》这个故事,看看刘备是如何得到诸葛亮这位贤才的。 悠悠古乐把学生带入了历史的情境,三国人物把学生的目光集中到几位重要人物的身上,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情感,教师的叙述把学生自然而然地领入本课的学习中。 二、师生赛读 体会情感 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如我教学《三顾茅庐》第二自然段的对话时,我说:刘备前两次到隆中都没有见着诸葛亮,但他并没有就此罢休,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课文重点写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第二自然段写了去之前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我们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读: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生:(异口同声)老师你这样读我们感觉不到张飞的叫嚷。 生1: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生2: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这位学生读得非常到位,轻重急缓都把握得很好。) 生1:他读得很好,把张飞嚷的语气读出来了。 生2:我觉得他不但读出张飞的豪爽,还带有些鲁莽。 生1: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一次你就不要去了! 生2:语速缓慢,丝毫没有读出刘备生气的样子。 师:好,那请大家用生气的语气来读一读刘备的话。 (学生用生气的语气,重音,停顿,语调都读得非常好。) 师生合作读对话,评读、赛读、合作读,增加了读得趣味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张飞这个人个性比较豪爽、鲁莽,刘备比较稳重,尊重人才,为学习后文奠定了基础。 三、抓住重点 激发情感 教师通过对重点语句和段落的朗读指导,既可以加强学生对课文中心意思的掌握,又可以促进对重点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意思的理解。从而达到训练语感,为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三顾茅庐》的第三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在这一段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朗读,理解,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对诸葛亮的诚心诚意。朗读时自然就把刘备的诚心诚意读出来了。 四、采取奖赏 激发兴趣 采取奖赏机制,抓住学生在朗读时表现出来的成功之处进行表扬,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因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够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强烈愿望。在这节课中,我常采用画表插红旗的方法,看谁读得好,读得好的就插一面红旗,这个办法虽然古老,却行之有效。很多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多得到一些红旗,这样也能满足同学们的心理需求。总之,要想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必须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文章,使自己的思想接近作品,在朗读时掌握节奏,有高与低、快与慢、强与弱之分,恰当地表达作品。教师在教学朗读时,应严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读得正确、流利,要注意语句的语气,对不同的句式,要读出不同的感情来,有的语句要读得轻松,欢快,而有的语句要读得抑郁、缓慢,甚至低沉、沉闷,感动得流下泪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以达到有感情朗读效果。 读中生情,读中感悟。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 伴随这我们的朗诵,廖昌永的歌声响起了,四位舞蹈演员上场了,她们伴着音乐在台上翩翩起舞,宛如仙子,她们用肢体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满腔热爱。

3 我们的声音多么嘹亮,我仿佛看到滚滚的波涛,辽阔的田野,祖国的红旗迎风招展。

4 “请听诗朗诵——”王嘉琳嘹亮的报幕声伴着音乐响起。我的心情也随之舒缓下来。我和着大家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着:“浩荡的洪流涌过历史翻卷的漩涡……”

5 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随着队伍昂首阔步地踏上了舞台。找好位置,站好。望着台下齐刷刷的眼睛,我不免又有些紧张。手贴裤缝,抬头,挺胸,我在心里给自己默默打气:加油,一定行!

6 五(3)别出心裁地诗歌穿插在歌曲中,还配上了优美的舞蹈,视觉效果同样那么好。他们的优秀,令我顿生压力,我又担心:忘词了怎么办?读错了怎么办?可不容我多想,伴着主持人的报幕词我们踏上了舞台。

7 主持人的一番开场白后,是五(1)班的朗诵,他们班着装统一,声音铿锵有力,音乐与幻灯浑然一体,结束时,台下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8 你听,“当太阳在帕米尔高原升起……”他们的朗诵开始了,声音铿锵有力,声音如洪。他们的朗诵赢得了我们的热烈的掌声,这也给我们班增加了压力。

9 在一片掌声中,五(13)班从一旁的过道登上了舞台。他们手持鲜花,站好队型。在灯光的照射下,他们显得那么神采奕奕。

10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五年一班,他们朗诵的篇目是《少年中国说》。他们每人的手中握着一面自制的五星红旗,朗读的声音整齐洪亮,铿锵有力,场面非常壮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11 太好了,培琳同学发挥良好,其他同学也都没有大的失误。朗诵完毕,我们信心满满地走下了台。

12 背景音乐响了起来,培琳同学开始领读,我们全神贯注,认真地读着自己应读的段落,同学们把自己最好的声音释放出来。

  设计思想

  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40分钟×2)

  教学方法和手段:讨论交流为主,多媒体教学,配以幻灯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一、 导入新课,检查课前积累。

  1.导入语。

  2.学生活动:

  举手发言,列举中国爱国名人名言或他们的爱国事迹1例。

  3.切入本课,明确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幻灯片出示本堂课学习目标〕

  二、 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四首古诗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1.范读:

  1)多媒体画面、诗文、配乐朗诵。

  2)学生活动: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投影]

  2)学生活动:4人一组,各抒己见,并努力使对方接受。如对方不接受,则应竭力反驳。

  注意:陈述理由或反驳意见要有依据。

  3.组织班级交流。

  1) 学生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班级发言。

  2) 教师适时点评,加以引导。[在交流中穿插幻灯投影,介绍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诗人身世,正确理解诗歌内涵。]

  三、重放配乐朗诵,学生比照自己,有感情地跟读。

  1) 跟读。

  2) 教师小结:诗歌是激情的产物,不是带着强烈感情的人是朗读不好诗歌的。要有感情地朗读好诗歌,我们必须做到以下两点:正确理解诗歌主题,深入体会诗人情感;采取多种朗读手段,充分调动自身激情。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我们理解了四首诗的思想内容,学习了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加练习,养成良好的朗读诗歌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进一步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品味诗歌字里行间的爱国深情,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

  3.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引发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热情。

  教学难点:品味名句,体会真情。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营造课堂学习的良好氛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处境:年老久病,无所作为。但“不自哀”则引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现实转入梦境,自然而巧妙,满腔爱国热忱化为豪壮的诗句。

  四、 拓展提高:

  1.回归课文,再读古诗四首。

  思考: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古人触景伤怀,为国忧思,这给了你哪些启发?

  2.交流、点评。

  五、课堂总结。

  [音乐声起(同课前)]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我们更爱我们的祖国。从现在起,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树立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勤奋刻苦,踏实进取,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愿同学们早日成材,梦想成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4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