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好的小说?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

如何写出好的小说?看完这些数据就知道!,第1张

有一天写小说的时候,朋友突然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这么喜欢写小说啊?

我一下子说不出口,于是便回去,好好的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

为什么我喜欢写小说呢?

我觉得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有庞大的脑洞(想象力),爱写小说的人,其实性格里都是有点孤僻的,他们往往有着内心孤独的一面,所以才会用文字,去构造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创造自己喜欢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或表述自己真正憧憬的世界。

所以我认为,小说是最具想象力的文体,也是最开心的文体。

我曾经也尝试过去写公众号的文章,一些鸡汤文,发现这些文字总是不受我控制,它们会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没有经过筛选,变成笔下枯燥的大道理,最后写了几篇,我也就放弃了。

所以,想要写好一篇小说,最最最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用爱,去辅佐你的文字,让你笔下的世界,能真正活在人们心中。

但是当我转战小说的时候,又发现,明明自己有些写的也不错,为什么没人看呢?

于是我突发奇想,对我的朋友圈进行了一次小说阅读习惯调查

首先请看一张图

本次调查,我共采集了有效数据80人,虽然不庞大,但是我发现很典型。

第一张图是我对参与调查的人员进行的初步信息调查。我发现,无论男女,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喜欢看小说的,且主要以网络小说为主。

这里就要讲一下目前的网络小说现状了。

可能很多人以为,类似于“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纵横阅读网”等大型网站的读者数量庞大,且多为男性读者为主,女频的人数往往不及男频,就认为男生应该比女生喜欢看小说。

这个观点是绝对错误的,我询问了许多的女性朋友,她们告诉我,往往她们选择观看小说时,不会拘泥于一家网站,或是一个APP,更多的是随着优秀文章而四处“奔波”,如果某个网站看到了一篇好文章,她们就会追随到那个网站去,如果在别处又发现了新的好文,又会跑到那里。

因此,女性读者相对比较分流,不会大量聚集在一家网站上,所以市面上的小型阅读App数量非常多,而且如果你点进去看的话,会发现文风普遍偏向情感、治愈这种类型。

同时,我发现,喜欢看小说的群体,多为年轻,且现实压力比较大的群体。

例如:学生、白领、上班族等

他们会在空闲时刻,利用小说来舒缓自己的心情,往往一天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比较辛苦和烦躁的,如果你的小说不够优秀,他们将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去读别的小说。

这里就要看第二组数据

上文说到,喜欢看小说的,往往是年轻且压力较大的群体,所以他们对小说的要求也是一致的统一。

那就是: 情节需要有趣

小说是一种文体,具有起承转合四大基本情节要素,和故事不同,小说就需要有一定的转折,有一些“想不到”的地方,让读者充满好奇地阅读下去,而不是单纯的叙述事情,这样的文章不叫小说,叫流水账。

在此时,情节的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好的情节设计,会让读者不断猜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举个例子。

一只青蛙在池塘边捉蚊虫吃。

这一句话,只是普通的叙述,没有任何情节的转折,读者在阅读这样情节的文章时,就会觉得枯燥,不会有读下去的欲望,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加上一点转折的情节。

一直青蛙在池塘边想要捉蚊虫,没捉住,反被蚊虫咬了一口。

读者一看,咦,这青蛙真傻,连只蚊子都捉不住。立马就会提上来一点兴趣,但这个情节仍然不够优秀,因为读者根本没有猜想的余地,你已经告诉了他结果,所以,在这句话后面,你还需要添加一些可以引发联想的话。

一直青蛙在池塘边想要捉蚊虫,没捉住,反被蚊虫咬了一口,然后蚊虫又重新飞回到了老位置。

这样一改,读者立马就会思考,这蚊虫飞到了老位置,那接下来它是仍然可以躲掉青蛙的攻击呢?还是被青蛙复仇,然后被吃掉?

这就是情节的设计。

但同样的,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仍有不少的人选择了‘ 流畅的文笔 ’这个选项。

我试图采访了一位调查者,她告诉我:“本来看小说就是为了放松,要是文笔还烂,文章看的一卡一卡的,多窝心啊!”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许有趣的情节是小说吸引的关键,但是扔不能为了情节,而随意地堆造文字,让文章变得杂糅,不流畅。

当然,拥有一个奇特的人设,或者是新奇的写作手法,都能为你的文章锦上添花,但是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还是要把小说最基础的元素抓好。

再看下一组数据

对于长篇小说,大家的意见其实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喜欢看长篇,有些人喜欢精短一点。

但从数据上不难看出,文章的字数太多,并不是读者们向往的,我有很多朋友,都是因为XX作者写了快三四千章了,还没接近尾声,而惨烈弃文。

这里其实就要考虑到文章的挖坑,对于长篇小说来说,不断挖坑,制造新的矛盾点,然后再推进,再填坑,是主流的写法。但是很多作者会不断的挖坑,挖坑,挖的坑太多,导致最后填不完甚至填不上了,最后开始用大量的文字来弥补前文的漏洞,慢慢磨损读者看文的意志。

这里点名批评某三叔和某江南。(滑稽)

所以呢,大家写文的时候不要不断挖坑而不填,或者是挖太多的坑,让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最好是用尽量简短的字数,去写完一个精彩的故事。毕竟,看到一篇写不好的文章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看到一篇很喜欢的文章,却永远看不到它的结局。

再次点名批评某三叔和某江南。

----------

接下来讲一下短篇小说,先看数据。

传统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就是指2万字以下的小说,现在也可能扩大为5万字了,总之就是字数很少。

有很多大佬在介绍如何写小说的时候,会推荐一些小白作者,先写短篇,再写长篇,emmmm其实我是非常不同意这个观点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我觉得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写作方法不一样!

是完全不一样!

比如,你让一个长篇小说作家日更个6000字,恩,忍忍就过去了,可以做到。

但是你让一个短篇小说作家日更6000字!不可能!

为啥?

每一篇短篇小说都是新的世界观,都是新的故事,作者都需要重新构思,是非常消耗脑力的,所以短篇小说的作者往往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去填补大脑写作的空洞,因此从某种方面来说,短篇小说比长篇小说更难写。

并且,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不可能将大量的文字放在环境描写上(但不代表没有),更多的是情节的推动和延伸。所以好的短篇小说往往剧情都非常精彩,即使作者的文笔可能不太好。

还有一点就是,由于短篇小说的创作核心在剧情上,所以很多时候允许作者写一些脑洞大开的故事,甚至是一些冷门的类型,比如长篇小说比较热门的类型是玄幻,但是在短篇小说里,你几乎看不到玄幻的文章,更多的是类似于悬疑和青春爱情甚至一些脑洞文。

然后我们来分析数据,如上图,大家对短篇小说字数的选择出现了两极分化:

12000-5000

28000-15W

对于2000-5000字的短篇小说,往往是一些脑洞文,它们可能没有非常完整的世界观,但是总有一些新奇的点子能抓住你的眼球。

对于8000-15W字的短篇小说,往往是一些世界观完整,且有着丰富剧情的正剧,你甚至可以拿一篇这样的小说拍部**(还真有)。

但说了这么多,很多人(比如我)在写文的时候都经常会控几不住自己,导致文章的字数往往不在自己的意料之中,那怎么办呢?

这里就推荐大家写文前可以列个 小说大纲 ,至于大纲的写法,可以不用很具体,有时候只用一句话来描述文章的主要剧情就可以了。

就比如本文作者空间里有篇小说(《 被短信骗走的爱情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男主上课睡觉收到诈骗短信骚扰,后来由于回复太机智,骗子想要认识他。在认识的过程中男主发现骗子居然是个**姐,但到后来面基时才发现原来是个小哥哥,而且还是同社团暗恋他多年的小哥哥,最后男主成功被小哥哥打动,然后在一起了。

当然,我这篇只是一篇短篇小说,但是长篇小说方法是适同的,所以大家可以试试。

还有一个我极力极力推荐的方法,叫做: 思维导图 。

我在开始写这篇文章前,也简略地列了一个思维导图,这样我在写作构思的过程中,就不会忘记了自己想要写的核心要点,能始终抓住重点去写,内容不会跑偏。

写小说同理,如果能列好文章剧情的思维导图,就不会导致剧情走偏,然后又要大量的修改剧情。是一种简便又实用的一种方法,这里强推!

本人也上过很多大大的网课,但是大多数的大大可能都只会介绍列大纲这种方法,本人认为思维导图比起大纲来说会更加的清晰有效,所以大家不妨一试。

亲测有效!

我列出了现阶段比较主流的一些小说类型,比较令我吃惊的就是:悬疑推理类小说独占鳌头!

然后再是:玄幻、青春校园、古风、科幻等类型多足鼎立。

从数据上来看,写悬疑推理类小说应该能获得最多的读者粉丝支持,所以应该多学习这类的写作方法。

错!

其实不难发现,即使从数据上来看,悬疑推理类是大家比较喜欢的类型,但是往往你很难在一个小说网站,有看见悬疑推理类的小说上到首页,首页推荐的还是以玄幻、都市等类型的文章为主。

为什么?

其实理由很简单,就是写悬疑推理的作者太少了。

为什么少?

悬疑推理类小说和其他小说想比,写作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他需要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洞察力,同时,文章必须有着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要有一处出了bug,整篇文章都有可能全盘垮掉。

很多时候我们在写小说的时候,都会写一步看一步,对小说故事的结局甚至没有想要,就开始动笔了。但是悬疑推理类小说不同,你必须在大脑中对整个故事进行完整的构思后,才可以动笔写,这非常消耗作者的体力,也很考验作者的耐心,所以很多作者都放弃了写这种类型的小说。

不过如果你有天赋,不妨一试!一定会大热!

那有没有什么既好写又比较热门的类型啊?

有啊!青春类、爱情类、我觉得还是比较好写的,因为比较贴合现实,只要你有一颗爱观察的心,多和别人交流,了解他人的故事,这种类型的文章应该不会特别难。

但无论什么类型,想写好一定是不简单的,所以请那些青春爱情类的大大务必不要喷我!(磕头)

写小说也好,写故事也好,写公众号文也好,其实想要提升写作水平,方法都是一样的。

有很多小白作者,为了能快速提升写作水平,报了一个又一个学习班,到头来却发现还是没什么提升。静下心来想想,一个大V的写作培训班,几千人报名,能变成优秀作者的无非几十人,为什么?

不是他们顿悟的特别多,而是他们本身就有成为大V的能力。

这个能力来源于哪里?就是来源于阅读。

大V门上课时,会告诉你一套套的写作方法,却不会告诉你他们在深夜看了多少本书,他们会告诉你各种套路,却不会告诉你他们深夜如何做读书笔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所以,坚持阅读才能写好每一篇文章。

其次,写作赢建立属于自己的写文风格,让你的读者粉丝们看每一篇文章,都觉得像是你写的。

我喜欢很多优秀的作者大大,有时候看到一篇文章,即使没有看作者是谁,我都能猜出这篇文章时谁写的,原因就是作者的文风被我记住了。

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文风,你就能获得一大批追随者,而且是死忠粉!

最后,请大家守住初心,每天都能坚持写作,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脑洞不如动笔写。

祝大家都能写出优秀的小说故事~

----------------------------------------------------

本文的数据也许不够精确,但确实反映了许多事实

本文的观点也是作者自身的主观观点,如有错误之处,欢迎评论区指出

不喜勿喷,谢谢!

可以啊!多读读关于爱情方面的小说你就懂了言情小说,相对来说更重视人物,所以也注重情感的体现。

一般写爱情题材的故事大多是女性,感情细腻丰富,如果你自己写的小说,都感动不了自己,那就写得不怎么样。

言情小说,并不是要情场老手才能写,只要你对情感有浓厚兴趣,或者说是很感性的人,你就可以凭臆想,怎么爽就怎么写。

今年,有一个六年级的12岁小女孩,写了一本言情小说,居然还得到了杂志社的出版。这过于成熟的心智,也体现了小女孩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言情小说有什么大框小框吗?

主配角的设定

首先,你得取个好名字,能增加人物的联想力。

比如男主角叫“刘肥墩”。女主在一旁娇滴滴地说:“肥墩,来帮我一下。”一听这名字就大煞风景。

男女主角,性格塑造上要反差搭配,比如男尊女卑。男主是集团公司董事,或者总经理,要不就是富家弟子,身材高大,温文尔雅,精致的五官,有种深邃的眼神,使人窒息。

女主角也是一样,根据其性格取名字。

女主角则可能是家境贫寒,是一个服务员,在餐馆里端盘子的。可长得水灵灵,有着沉鱼落雁之貌,还很善良勤劳

男主角外表很冷傲的,内心却是挚热的。或者他比较暴躁,如张飞一样的性格,但却非常怕女人。但绝对不是睡了很多女人的男人,男主角女主角要避免不怀好意、虐待狂等负面形象。

男配女配搭配也要有反差,如果女主角温柔贤惠,女情敌就火爆泼辣;女主角家徒四壁,女情敌就家财万贯。

50万字以内的小说,主角配角最好限制在四个人以内,要不然你根本就理不清,你理不清,读者就更理不清了。

假如男女主角门当户对,就不会有太多冲突和戏剧性,只适合轻松浪漫,诙谐幽默的喜剧片。

情节设想

写言情小说过程中,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尽量避免师生恋、姐弟恋等情节的描写。

情节设想要有艺术性,比如,跳崖,大病,撕扯等。中间的矛盾冲突,不要以老掉牙的第三者插足为主要冲突,应避免俗套。

两个人邂逅,相爱的过程中,必然经历相当大的阻碍,大多数都会有家长反对,这里面的情节就花样多了。

到了最后,一般都是完美的结局,比如女主得到了男主家的认可,成为了幸福的一大家。

  小说剧情是有节奏感的,它就像一首钢琴曲,它的旋律有轻、重、急、缓,曲子在缓和、温顺的时候,或激情、高昂的时候,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才可以完成。一个旋律很没的曲子,听起来会很舒服、感动。但如果曲子是杂乱无章、不和谐,听起来就显得格外刺耳、不舒服,也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曲子有抑扬顿挫,那故事的结构也是一样的。

  一、人物个性的刻画

  1、人物表现的要素有:

  a、独有的表情b、习惯的动作c、常用的对白d、思想y、意念和欲望f、弱点和缺陷g、角色的好恶习性

  2、这些要素的运用:

  以上要素都可以当作创作的工具,这些工具一定要善于运用,你可以将这些设定条列出来,然后有表现的部分做出记号,比较重要的个性部分,应该要不断重复的表现出来,以加深读者对角色的印象。

  二、配角的运用和衬托

  有那么句笑话,帅哥美女总喜欢跟比自己丑或矮的人呆在一起,因为那时衬托。故事创作也一样,也需要这种衬托,特别是配角的衬托,不断地运用配角来衬托主角,全力将你的主角塑造成偶像。所以,所有的配角,都是为衬托主角而设定出来的。

  1、配角的类型:

  正面——导师型、爱慕型、协助型

  不确定——神秘型、竞争型、丑角型

  负面——陷害型

  2、协助型:时常和主角形影不离地出现,有难同当,有富同享的必备角色。

  导师型:给予主角正确知识和观念的辅助角色

  爱慕型:主角心仪的对象,通常也会是(男)女主角,对主角心境影响很大,是影响整个剧情变化的重要角色。

  神秘型:对主角会有明显的正面或负面影响,绝不会自己报上名来,通常他都会被神格化。

  竞争型:实力一定不主角先占优势,但本身会对主角的隐藏实力感到兴奋或畏惧,不会阻碍主角的进步,反而会促进主角的成长,成为足以和自己竞争的对手。

  陷害型:通常为了得到主角拥有的某样东西,或者是本身看主角不顺眼等不同理由,经常和主角作对,也是剧情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丑角型:常常会扯人后腿,作出很白痴、荒唐的事,为搞笑而声的角色。

  3、每个角色都有他必要的功能,就想在线游戏一样,在你的剧情中必须不断地制造平衡,再将平衡打破,因此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就相应的重要,正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危机感不足;负面的力量太强时,就表示主角的地位要崩溃。在这样的堆栈下不断地制造出高潮。

  三、桥段的发挥和设定

  1、对比法桥段:在主角的定位上,安排另一个桥段,与主角的设定做嫉妒的反差对比,这样的方式,容易让读者有一个度量的标准,更能突现出主角的不同。

  如:一个走投无路的败家子遇到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主角,两者产生极大的反差,更能衬托主角,塑造他的形象。

  2、堆栈法桥段:把桥段的布局事先安排到一个高度,再将主角叠到这个高度上,自然主角就不费吹灰之力到达最高的位置。

  如:一个传说中的剑客,,剑术相当精湛,没有任何人是他的敌手,一些挑战他的都在三招内被斩毙。但是离奇的是,在对上一个不起眼的中年流浪汉时被一击打败了,而当众人崇拜他时出现了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流浪汉称他为师傅。

  这样的范例说明了少年可能是更厉害的角色,背后或许有很多的想象空间,看是我们已经将这少年的能力和地位等级,运用其他人的力量拉到了一个非凡的高点。

  3、陷阱法桥段:

  运用桥段将主角慢慢逼向绝境,让读者一直为主角的危机而担心,再进行一个大的转变,使主角的位置正反颠倒,产生极大的落差,以突主角的能力。原则是,设定持续低潮的桥段,让转变过程迅速成为高潮,使主角能力加倍地突显。

  比如:原本一直处在被欺负困境的主角,到最后才让读者知道,原来是主角一直在“大智若愚”,使得后期敌对方突然处在了下风。

  四、善用伏笔

  伏笔是作者为了表现某段重要的剧情,在先前便设了相关的桥段或提示,到故事进行了一个程度后,再将这个桥段或提示呼应出来的手法。

  伏笔就想是一个隐藏的炸弹,它让剧情产生更多的变化,它的表现方式可能只有出现一次的画面,也可能是一段不经意的桥段,甚至有可能是一句对白;伏笔的埋设,不要和伏笔的呼应脱离太久,这样,读者的记忆可能会消失,而失去了伏笔的意义;伏笔的描述也可以是连续性的,在一个个段落中埋下伏笔的一个片段,最后在全部组合起来,这样方式的可以让伏笔体现的时间不断向后延伸。

  1、伏笔离不开主题

  这是一个不变的原则,故事的重点只有一个,所有的因素都要因这样的原则而产生,伏笔的内容不要和主题无关,否则不但达不到效果,也有可能削弱了故事的力量。

  2、不要使用过多的伏笔

  过多不同的伏笔,反而会让读者搞不清楚状况,失去了伏笔的意义,除非是有连贯性的伏笔,做连续性的埋设;过度的买弄伏笔,也会让故事的主题变的模糊不清。

  3、成为转化的力量与高潮的爆发点

  伏笔的设计,目的是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这样的设计,也是剧情中转变的一种方式。伏笔的揭晓和呼应,时间点相当重要,这也牵涉到剧情的节奏问题,如果我们能善用伏笔,并在高潮点爆发,这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4、记得收尾

  对伏笔的埋设,我们一定要相当的清楚,否则会变得虎头蛇尾,到最后突然小时了却没有清楚交代;前头埋伏了几个复辟,到最后就一定要相互呼应几个伏笔,如果我们的剧情太过复杂,建议最好能做笔记,再在编剧过程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免剧情结束后有所遗漏。

  五、剧情的节奏

  1、过山车原理

  我们说平淡的戏,可能提不起读者的兴趣,但是都是高潮的戏也会让读者过度紧张,变得麻痹;假设剧情的高低,就像一条起伏的曲线,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原则,就是高低起伏越大的剧情,达到的效果就越惊人,就像是游乐园的过山车一样,高低落差越大的段落,乘客尖叫的声音也就越凄惨,刺激的过程越高。我们可以称这样的原理叫做过山车原理。

  2、剧情的拍子

  但是这里我们还要补充的是节奏。如果高低起伏是坐标上的Y轴,那么X轴的部分可以说是拍子;音乐中一个小节可以是一拍,二分之一拍,也可以快到八分之一拍;节奏的快慢,相对的影响到人的情绪起伏,慢的拍子,给人平稳的情绪,而越快的拍子,则给人紧张的情绪,这样的原理也适用在剧情的结构上。

  这里,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为什么说艺术是相同的原理,这个节奏同样的也可以体现在美术作品、书法、颜色及符号上等,都是同样的原理。

  3、运用快慢的搭配来控制读者的情绪

  a、平稳剧情搭配慢节奏b、冲击剧情搭配快节奏

  六、吊读者的胃口

  很多新人编的故事常犯的错误,就是直肠子一路通到底,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多不错的点子,还没有酝酿的过程,就直接演出来了。上面已经说了很多的激发,目的是在增加我们可以表演的手法,将我们想表达的重点,酝酿到最佳时机再爆发出来。明白地说,小说就像作家与读者的斗智,当我们安排的剧情,在一开始就已经被读者知道结局的话,读者还有想看下去的欲望吗?

  1、让读者上钩

  其实作者就是故事的主宰,你就是神,可以决定剧中任何角色的命运;同样的,你也可以决定你最精彩的点子,要在什么时候出现,只要是读者最想知道的答案,你就肯定不能太早让读者知道,但是每个过程却透露出一点点片段的信息,让读者急着想知道,又不能知道,然后便慢慢地被你的剧情牵着走。

  2、最佳时机谜底揭晓

  而让读者知道解答的时机,就像是在钓鱼一样,拉杆的时间点一定要准确,当鱼上钩时,太早拉了,诱饵还没有进到鱼嘴,鱼会跑掉;太晚拉了,诱饵已经被吃了,鱼也会跑。太早将答案说出,读者对你的需求还没形成,效果会打折扣;而太晚将答案说出来,读者失去耐心也会跑了。收放之间一定要掌握好,如果没有信心的话,不妨多让几个好友看看,给予一些意见,作为你修正的参考。

  、掌握主题

  小说最重要原则应该就是掌握主题。当我们在进行创作时,无论有什么再好的点子,都应该以不偏离主题为最高原则。

  觉得什么好就加入什么,没有想法就不断地假如其他的想法,这样的编剧方式是不正确的。我看到不少的小说都偏离的主题,常常是因为有了突发灵感,或许是没有好的想法,编不下去,就加入很多与主题不相干的进去,违背了主题。

  1、如何不偏题

  如果是能够加分的灵感,那是求之不得,一定要加进去,如果没有任何可以结合的可能,那么,就请将这个想法储存起来,说不定可以作为下一部作品的创意,。如果真的想不出点子,建议你回到原点,看看你先前的设定,只要之前的工作都做足了,一定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方向的,你也可以在看看已经完成的剧情,是否有什么地方是忘了交代,或者可以延伸的;以读者的角度,反复地在你的作品中观察找寻可以接续的方向,也是一种方法;再不然,你就搁下笔,离开你的作品,做些其他的事情,让自己放松一下,因为可能你已经钻进牛角里无法自拔。

  2、多线架构的使用原则

  有时我们也会使用难度较高的多线架构,这样的编剧手法需要比较熟练的经验,对于大长篇的剧情,多线构架也变得必要,因为出现的人物越来越多,要交代的故事也不会仅限于一个故事,多线架构的注意重点大致如下:

  a、前后呼应:故事的主构架是固定的,在剧情当中会出现分支的剧情,但是记住,分支剧情最后必须在归于主题上,,否则会变成无法收尾。

  b、主次分明:就是主题在分支架构出现后,逐渐被分支架构取代,分支架构变成主架构,这就是主题产生偏移,也是我们最当心的忌讳。因此,我们必须分清架构的主从系,才不至于编到最后反客为主。

  C、懂得割爱:志气那也提过,有时候我们回有太多的点子,巴不得全部都挤到一部作品上。其实,当我们的剧情已经相当扎实的时候,就不要再画蛇添足,这会让读者产生麻痹,或者边得难以阅读。太复杂的剧情,通常也不太容易被大众接受,毕竟,小说是一种大众化的商品,我们要符合的对象也是一般的读者,因此,有时候割爱是必须的,保留一些好的创意,做瑕疵长做的题材。

  八、制造高潮

  平淡的剧情未尝不是一种表现的形式,如果你能将故事说的很平淡,却有撼动人心,那你的功力可就非比寻常了;平淡的手法其实也暗藏高潮,只是埋藏的很好不被看到罢了,对于创作的新人来说,高潮起伏的剧情会远比平淡的剧情容易处理多了,我们要先学会如何制造高潮,待经验丰富之后,再慢慢学者如何将高潮暗藏在剧情中。

  读者在阅读你的作品时,总是在期待着你制造的高潮,你精心的规划,漫长的经营,为的就是将剧情中最精彩的部分,深刻地表现出来,感动读者的心,让读者为你哭为你笑。但如果没有表现好,这个作品其实就算失败了。

  1、集中所有力量为了高潮:

  当剧情顺利的进展了,我们就要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制造出剧情中的高潮,我们应当集中所有的技巧,在关键的高潮点爆发出来,这样的剧情才会深入人心。

  所谓的技巧,如:时间的流动、节奏、吊胃口、创意、主线、人物、场景、伏笔等

  2、多不如好:

  剧情中的高潮不要放在架构上无关紧要的地方,其实也等同于不要偏离主线,等同于前面所有经营的方向不要偏离主题,这样的效果才能扎扎实实地呈现出来。

  3、出人意外

  另外,高潮的表现方式,希望哪个不要太过公式化,以往见过的各种表现方式是可以供作参考,但是最好我们能在多用点心思去变化,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尽量能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才会让读者惊叹,总之,多想一点,就会有所不同。

  4、持续的高潮

  持续性的高潮是否是一种忌讳呢?我们希望与众不同,就必须要脱离框架,有时,忌讳的使用也是非常手段,能够达到非常的效果,如果我们在前期积蓄的能量是足以发挥到第二甚至第三次的高潮,那么,我们使用持续的高潮又未尝不可。

  但是使用连续高潮时,须注意对读者的刺激性会产生麻痹,因此,该收的时候就要收,适可而止。

  九、人性是故事的心脏

  这里以漫画为题材来讲述这个道理。

  有不少画技超高的作品,却不是最热门的作品,而有些热门的作品画技却相当平庸,道理其实简单,画面只是吸引读者第一印象的要素。就像是我们在街上见到一个帅哥一样,通常会不自觉地看上一眼,只能说是喜欢,但是要真正爱上他,甚至一生一世,那你就会考虑他的内在了。如果他像个木头人虚有其表,可能放在你身边一星期你都会觉得碍眼。因此,除了吸引读者的第一眼之外,如何留住读者完整地看完你的作品而不觉得厌倦,就是决胜的关键了,想想看那些连载数十册的漫画巨著,是如何留住读者的心长达十年以上的光阴而不变,更是为之而疯狂地追捧。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前几年,就是漫画作品《棋魂》很红的那段时期,中国的围棋协会,不知道叫什么来这,忘名了,只知道他在中国的围棋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新出的围棋小说中却大量地抄袭《棋魂》这部作品,结果使他在上海签名会时被大量的《棋魂》迷臭骂,更是有人流着泪当着他的面撕掉他的小说。这是何等的痛心啊!中国的名人尽抄袭了日本的作品,作为《棋魂》迷的读者(包括大部分的漫画迷),是无法忍受的!结果他的网站论坛被骂的帖子超过10000页,每天骂人的帖子接近1000页的数字增长。

  想想看,当是一部漫画作品就有那么多人的拥戴,这需何等的魅力。我想问问看,中国有几部的小说能达到这种效果?

  还有部《海贼王》的漫画,我看连载起码有个12年以上,拥护、支持它,为它而疯狂的漫迷有多少啊!他的销售书册有好几次位居日本漫画榜首,为什么?说白了,就因为是它可以让人大笑,也可以让人大哭的动漫作品,人物个性鲜明,故事发展令人匪夷所思,紧紧扣住“人性”来描述的作品。)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人性!我们必须给予剧中的角色有独特的性格,运用这些强烈的角色,将人性完整的表达出来。我们必须能控制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的人性,让读者该哭时狂哭,该笑时狂笑,这也就是戏剧的独特魅力。

  因此设计选题时,人物也是担任相当重要的部分,有些好的题材,其实也是在人设前就已经成功了。

  记住设定选材时,也将人物与人性的表达重点预设进去。任何作品吸引读者目光的地方不是单纯的画技、华丽的语句,而是动人的故事,而动人的故事往往是由人性表现出来的。

  十、同中求异

  很多的经典题材或是成功的作品都是值得吸收参考的,世界上没有被创作出来的题材似乎已经很少了,对于我们的创作来说,经常会发现一个很多的创意题材,可能在很久以前已经有人做过了,或不久之后市面上出现雷同的题材,令你十分惋惜,这种撞车的情形是常常发生的。试想,当你的作品被忍耐怀疑有抄袭嫌疑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觉得无辜呢?

  我们如何在信息和创意不断爆炸的年代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或者是在已经成功的题材中发现新的课题。即便是再经典的题材,因为时空的转换,和创作者成长环境的不同,也有机会出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新的内涵,因此,找出成功作品的骨架、精神及精彩的要素,加入自己新的想法及个人的特色重新包装,不难找出好的作品方向。

  十一、格局的创意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的一些影视分析,大家都说张艺某的片子都是大格局,能做到像张艺某一样大格局的人为数不多的。

  1、点型创意

  这类型的创意,通常只用于一个小细节上,不适合做太长的延伸,在创作上是属于点缀的作用。

  点型创意是一个独立的创意类型,她可以单独的存在,也可以任意地置入到剧情中需要的部分。

  类似一句有趣的对白,或是一个搞笑的动作,这样的创意也能转换成为角色的口头禅或习惯动作。

  在一个好的剧本里面,点型的创意是随时存在的,因为他就像一张完美的家具的装饰一样,让读者随时随刻都体会到作者的用心。

  这样的创意是不具备延伸性的,我们在发想的阶段,如果是长篇的故事,则必须将这样的创意记录下来,无需放进故事骨架当中,因为发想阶段,筛选出重点是相当重要的,必须时割舍这样的创意也没有关系。

  2、关键型创意

  这类型的创意是属于剧情中重要桥段或转折点上的关键,他会影响到故事的延伸发展和呼应前头的伏笔,这样的创意也有可能形成一个短篇的故事

  关键型创意的特点就是他只为了某个单一的目的所产生的点子,不同于典型的创意,他的框架足以发挥到一个简单完整的故事。

  关键型创意在长篇的故事当中,可以是一个段落的重要环节,数个关键型创意,便足以架构出一个长篇的故事。

  发想时的重点,在于出人意料的情节转变,目的在于短时间内压缩读者的情绪,或引读者的注目。

  长篇故事开场时的关键创意更是重要,因为读者在前几回的反应,决定了你这篇作品的后续生命,如果没有在一开始就运用关键型创意吸引住读者,后续的故事再精彩都可能徒劳无功。

  3、架构型创意

  也就是足以支撑个长篇故事或单元性故事的主要架构创意,这样的架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故事骨架,而故事骨架的好坏取决于构架型创意是否够力。

  关于创意,除了及时捕捉突如其来的灵感之外,平时的积累也是很内重要的,拥有了一定的积累,对日后的创作会非常有帮助。

  当以上所提到的创意灵感充分集合之后,才能构思出有趣深动的故事情节。

  十二、发想创意的方法

  1、市场分析法:

  观察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素材,若是现有的素材大多已开发,则可运用两种以上的流行素材结合成为新的创作题材,这类的手法常常出现在偶像剧的创作上。小说也一样,奇幻的故事可以结合武侠,都市的故事可以结合奇幻等等!

  首先,我们必须先关注流行的信息,针对你有兴趣的题材,开始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基本的功课,最好也能到相关的场所实际体验,并与相关的人物进行访谈,会让创作的内容更贴近现实,当然,若是该题材是你亲身的经历将会更好,因为很多细节的部分描写更为主动。

  2、趋势发想法

  未来的世界一直是科学家们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往这样的想象都仅能从想象力丰富的脑袋中挖掘出来,庆幸的是现在这些对未来的预测我们也能在各类媒体中轻易地得知,而且也极可能的被实现,因此,除了以现在有的环境当作创意发想的方向之外,我们也可以多注意未来的趋势方向,越遥远的未来,想象的空间也就越大。

  3、逆向思维法

  一般人的思考模式会依寻自我或前人的经验甚至书本上的资料作为依据,而这样的方向也往往让创意受到了局限,尚若问题和答案在同一个圆圈的两个点上,而两个点又极为相近,如果依照经验,必须要绕完一圈才能获得答案,那么反过来走

当小梦邀请我到谈情说爱学习群做分享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第二反应还是拒绝。

签约之后,也会被问到要不要开课,我的答案异常坚定,不。

一来呢,觉得自己写文时间不长,并没有水平高到哪里去,也没有好的人生经验可以分享。为人师,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管是讲道理,还是传授经验,抑或是答疑解惑,我皆不擅长。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太过痛苦。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听者的时间,与谁都无益。

二来呢,写作这件事,是过于私人化的东西,个人的经验,无法大而化之,推广适用。关于素材的收集,关于笔法的运用,写作路上这样那样的好习惯,可以通用的技巧,你随便看一本写作技巧的书,百度一下经验,便会有五花八门的好方法给到你,实在没必要开课一讲。

三来呢,对于目前越来越多的课程开设,我常常会想到一句话:听了太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放到这里便是:听了太多的培训课,依然写不出好文章。

多读,多思,多写,写作路上,没有捷径,唯这六个字而已。 在我看来,与其到处着急忙慌地听课,不如将这六个字付诸实践,去做便是。

然而小梦说:你写了那么多爱情小说,你就告诉我如何写一篇好的小说,从构思到下笔再到收尾,你是一步步怎么做的?

我的答案几乎让他吐血: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啊……

小梦依然坚持不懈:你好好想想,将这些步骤一一分解,用一种具体化的形式,将它表达出来。就像你将脑子中朦胧的情节和线索,转化成具体的爱情小说,再用文字表达出来一样。

在此之前,我从未试过这样的剖析方式,也许是我不擅长总结的性格使然。

关于写小说这件事,作为初学者,我现在还没有做老师的水平。但作为一个写爱情小说的尝试者,我个人的经验确实还是能够分享给大家。

受小梦所托,有了以下这些文字,以供在谈情说爱学习群分享使用,个人经验,一家之言,局限颇多。如果对各位能有一丝一毫的启发,也便是文字的意义所在,经验的意义所在。

我2017年3月开始在写文,最初的时候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写影评,因为我特别爱看**,每周都要去**院至少一次。

可是,数据却特别惨淡,到现在为止那几篇文章,点赞数都不到50。

写人物文和影评文,不像写小说,坐到电脑前就可以写。写文章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剧照截图,影片台词,人物生平,历史地位……等等,是很耗时间的一种文体。我写这几篇文章,真正写文章用的时间很短,基本上一个晚上就能把字码出来,但在此之前,至少需要两三天,把这个人物在剧中出现的场次串联一遍。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不像现在心中有数,比起数据更关注文章质量的状态。那时,对自己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位,需要借助外力来树立自信。花费了时间和心血,数据惨淡是一个很严重的打击,所以,我就开始想换一个方向写写看。

加上3月底开始在谈情说爱专题做编委,每天审稿爱情相关的文章,我就尝试写爱情小说和个人成长的情感文。写的时候很轻松,不需要提前准备太多资料,而且反响还不错,所以4月份开始我将重点放在爱情小说上。

我之所以说自己的文章是爱情小说,而不是爱情故事,因为我的文章故事性不强,基本上每篇文章不超过5个场景转换,没有大的情节变动。我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做人物心理活动和场景的描述。

很多人都说,小说和故事最大的区别在于,小说侧重刻画人物,故事侧重情节起承转折。从这一点上,我只能将自己的文章定义为小说。

我比较幸运,在刚开始写文没多久,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定位。对于每个人来说,初步尝试一件事的时候,都需要这样的信心:我适合这个,并且我能做好。

我希望我们都能建立这样的信心,还有多少那么几分的傲气。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快乐不气馁,这条路很长,这一点至关重要。

事实也证明,我的定位没错。到6月份的时候,沿着爱情小说这条路,我达到了签约作者的标准,不过当时没想着申请。到8月份邀请我签约,也是因为他们觉得我爱情小说那个文集不错,认为比较适合出版。

多尝试之后,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将力量集中,去在那个领域做到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状态,就是我在写文半年,得出的最适合这里的经验。

假如你打算往写小说这条路上发展,在一切开始之前,不妨先试着问自己两个问题:

1、你为何一定要做写小说这件事?

2、做这件事是否让你专注、让你快乐?

乍看之下,这两个问题有些相像,但认真回答,你便会发现它们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

一个确定了你的写作动机,一个决定了你的写作持续性。

我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从年少时,便有混混沌沌的意念在脑海里盘旋,在我还说不清这些意念是什么之前,我被它们困扰。有一段时间,特别容易跑神,被随处可见的事物、人物引得思绪乱飞,不自觉间会陷入到自己的想象中。

这一度让我很痛苦,人群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后来有一天,我尝试将这些意念转化成一个个的文字、词语,用逻辑将其排列组合后,变成一篇篇故事,那些混沌的意念,逐渐清晰,脉络分明起来。

从这个视角来说,写小说对我来说是非写不可,理清思路,抒发感情,表达对这个世界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即便在当下没有什么可写,但如果你也有非写不可这般急切的表达欲望,那么,放开手、尽其所能将这种欲望转化为现实吧。

我再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大家都清楚,写作是一个寂寞的过程,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你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开始敲下一个又一个在此时只有你自己看到、懂得的文字,为每一个词反复推敲,每一个句子来回琢磨。

有时候你写了一段自认为很好的情节,一拍大腿:“我去,我简直是天才。”或者你卡文、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抓耳挠腮怀疑自己的时候。

你蓦地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无人喝彩,也无人拍砖,唯有你一个人而已。当写作这条路越往下走,你越会发现,这是一条无人陪伴的路。

敲击键盘、构思文章,如果能让你不自觉陷入专注和快乐的状态,你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写小说发自本心,且本身能让你快乐专注。满足了这两点,我认为你是一个有天赋且有持久力的选手。

当我们有了这个大前提之后,我们开始为写作,尤其是写小说来做些准备。这个准备过程会旷日持久、充斥在你的每一个日常行为习惯中。我分五点来谈:

1、尽可能多读书。

读书对于文笔养成、扩宽视野、思维延展有无比大的帮助,当然,我想每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应该都会喜欢读书,这件事不难。

我读书有两种方式,取决于那一时段的心情。

一种是泛读,逮到书便读,好书坏书都读。 如同水刚开时,往火锅里下食材,荤的素的一股脑都往锅里扔。这种方式读书,你甚至不太会记得书中的情节,更别说好的句子,好的词语,你只是大概记得自己看过这本书,其他不会有太深的印象。

短期内很难看到效果,但从长期来看,却是能起到夯实基础、填充血肉的作用。

就像竹篮打水,到头来一场空,可是竹篮在打水的过程中,一次次被洗涤干净,变成了一个更好的容器。

就像食物对身体的意义,你吃入口中填入胃里,在那时那刻并不知道消化系统会如何运作,但假以时日,它们便成为你身体血肉的一部分。

就像对要种庄稼的土地翻晒施肥,没有立竿见影的功效,却是对要摘种的种子最好的滋补。

在大量的阅读之上,你能分辨出好坏高低,鉴赏能力会在不自觉中提升到很高的境界水平。好的鉴赏能力将在你以后的写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让你站在离地面稍微高一点的地方,超脱出来,观望文字,评价文字,组合文字。

这几公分高度,使你的写作,产生不同于旁人的距离感、客观感。就我个人来说,这两个感觉是我认为写作的最高境界。

用哈特费尔德的话来说便是:“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另外一种则是精读,读一本好书,来回地读,反复地读。 不止要做摘抄,而且要做分析、模仿、对比。像做外科手术一样,对你认为好的书、好的文章进行剖析,直到你对它烂熟于心为止。

问问自己这本书好在哪里,你喜欢它的理由,作者时间上怎么递进展开的,情节间如何转换切入的,对于人物、情景的描写,是如何合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的……等等等等,关于精读,就是要分析一本书的框架结构,行文思路,语言描写一系列我们写作中会遇到的问题。

然后想一下,假如这样的故事交到你手里,你会如何叙述。

这里便涉及两个模仿,一是对情节重建的模仿;二是对好的段落语言构造的模仿。

第一种模仿,需要用到你的逻辑性和发散思维,考虑同样的情节如何衔接更合乎情理,是否可以添加或删减,总之在作者的蓝图之上,让你的想象力发挥作用。然后和作者的行文顺序、内容进行比较,看看差别在哪里,分析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别。

第二种模仿,便属于刻意练习了。比如毛姆特别擅长人物外貌刻画和心理分析,川岛康成对于自然景色的描写出神入化,这两种属于我的短板。我看他们的书时,便会抽出其中某些特别喜欢的段落,自己写一下。这个段落中,他用了几个句子,每个句子用了几个词语,把词语和句子的数量记到本子上,用同样的数量重新构造段落。

这种方法对于修炼文笔和逻辑性,在短期内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有对比,你能轻易记住那些你不熟悉的好的词语,好的连接方式,而且能自然地运用到你的文章中去。

2、尽可能多观察和联想

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写作原本就是对我们观察到、想象到的世界的情景再现。

我只说一点,在观察的时候,我们只做最真实的记录者。在观察某样东西、某件事、某个人的时候,先剔除掉自己的主观情绪,用彼时彼地最贴切具体的语言先行叙述,再把它转化为画面储存在你的脑子即可。

比如说,某一天,地铁上的一对小情侣、原配和小三打架的战场、等电梯时周围人的动作、外卖送太迟时快递员的表情和语气、风吹过时树叶飘落的姿势……等等等等,用心观察,你会发现每天有无数的故事在你身边发生。

不要着急下结论,把这样的场景原封不动储存在你的记忆里。当时的环境、当事人说话的语气、周围人的态度……当做一个个片段把它记下,在你需要用到这样那样的场景时,把你记忆的片段取出来,再进行润色。

关于摒弃主观感受,《月亮与六便士》里有一句话说得尤为正确:作家更关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断人性。

集腋成裘。细致的观察之后,大脑会自动筛选出那些你记忆深刻的场景,甚至不需要你动笔去记,便会是你最取之不竭的素材库。

如此,你的客观性和思维的延展性,都能够达到。

3、尽可能多酝酿

在一个念头在你的脑海里翻滚的时候,让它多翻滚一些时日。

就像做烘焙的时候,把面团放进烤箱,等它发酵一样。温度、时间、酵母会让它自行变大。

写文章也是一样,当你萌生出念头后,让你的无意识和时间去膨化它,等到某个时刻,它膨大到非写不可时,便会有惊喜。这时候浓郁的情感会让你的文字一泻千里,下笔如神。

4、尽可能多练笔

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海明威都是从第一个字、第一个词、第一行句子开始书写起来的。

在尝试之前,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创造怎样的奇迹。

如果有可能,每天写一些文字,几百字到上千字皆可,公开或者秘密皆可,任何形式皆可,这对语感的保持极有帮助。

在《成为作家》一书中,作者提供了两个写作的时间段,一个是每天早上起床后,睁开眼睛第一件事,开始写起,在这个时间,人处于半清醒状态,很多无意识的东西会蹦出来,这些无意识会是日后你灵感的源泉。另一个是每天固定一个时间,雷打不动地写作,让它成为你的习惯,像吃饭睡觉一样。

我尝试了这两种方法,发现在练习的作用下,现在,只要我打开电脑,打开文档,哪怕我脑子里空空如也,写上上千字也丝毫不是难事。

因为,文字会催生文字,情节会延展情节,量变能引起质变。

5、在文章写出来之前,千万不要把它说给另一个人听

这一点,我也是最近才深有体会。

在上次对话题比赛前,我想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故事打算着手写起。因为从未写过对话题,对情节的把控没有信心,便想找人商量一下。

在跟人分别叙述了这两个故事,听了相应的建议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再没有了往下写的欲望。因此,这件事,便不了了之了。

那时候我才开始明白,写东西,必须有非写不可、非诉说不可这样强烈的冲动,也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冲动下,才会有写作的乐趣和动力。

一旦跟人诉说之后,这种冲动消失,你的笔触也就丧失了力度,文章大概也就夭折了。

现在,当我们理清了写小说的动机、做好了写小说之前的储备,我们开始来写一篇小说。因为别的小说我没怎么尝试过,我拿爱情短篇小说举例,大体可以分为六步。

1、我们来确定这篇小说将要描述的感觉,即它会有一个怎样的主题。

感觉,是一切文章的出发点。在感觉的基础上,我们嵌入人物—构思情节—制造冲突—设定结局,当这一切轮廓成型后,用合适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让读者准确体会并理解到你的感觉。我认为,这便是一篇好的小说了。

爱情小说的感觉,暗恋、相恋、孤独、惆怅、错失、把握、身不由己、生不逢时、求而不得、穷追不舍、曾经沧海、蓦然回首灯火阑珊、白头偕老……诸多种的感觉,我们首先来挑一种出来或者几种出来,作为文章的感觉主线。

2、我们来确定这篇小说会出现的人物,以及和人物相关的一切。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想的远比你要写的多得多。

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地域、年龄、职业、性格、相貌、爱穿的衣服、爱看的书、喜欢的人、惯常的动作、甚至TA走路的姿态、说话的语调……尽可能细致地做假设,作类比,只有在作者这里,TA是一个活生生、个性鲜明的人,在读者那里,TA才可能是鲜活的。

你想象的很多东西,在行文时可能不会用到,但是,一定要事无巨细地去假想,只有如此,描绘TA的时候,你才不会做出有违人物性格的设定。

3、我们来确定这篇小说会用到的场景,以及场景之间的过渡和切换。

爱情小说的场景,需要的脑洞不会很大,无非相遇、相恋、相知、相杀、消失人海或终成眷属,在合适的节点插入对应的场景,用逻辑推动情节发展,再得出符合你已设定好的感觉主线的结局。

在场景的描述中,便会用到我们上文提到的日常观察中的片段,把你脑海中将会用到的片段提取出来,而你,便是那个场景的记录者。

你身处场景之中,又超脱于场景之外,你唯一要做的便是将你脑海中的场景真实地记录下来,刻画它、呈现它,然后推进它。

而且,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放入那个场景之后,你会发现,场景是能够自己说话的,它会自行生发出情节、生发出对话。

在场景描述中,需要把握住场景的变化是为你小说中的人物服务的,需要靠场景的不断推移,让你的人物逐步向前,越来越接近你为TA设置的目标上。

合情合景、便是此意。

4、我们再来确定这篇小说的标题,开头和结尾,这是文章不至于跑偏的文字线索。

这是我写文的习惯,如果人物形象不丰满,场景还没设置,标题、开头结尾没有想好,我是断断不会下笔开始一篇文章的,因为这样,它极有可能会成为一篇行进不下去的废稿。

哪怕文章写完后,想到更好更合适的,再进行修改也无妨。但是一开始,我会把这些节点设置好,保证我在行文的时候不跑偏、不拖沓,不做与文章无关的鸡肋描述。

开头的一句话,会引导文章向合适的方向行进,它需要言简意赅、单刀直入,它决定你的叙述起点和抓住读者心理的程度。

结尾的一句话,会引导文章向正确的方向收拢,它需要留白性强、意犹未尽,它决定你的收尾力度和在读者心里留下的回音。

至于标题,更是文章最直观的外包装,再怎么谨慎,斟酌多久,都不为过。它需要既包含文章的立意,又能突出你文字的别具一格。

因为我对流量未过多关注,也暂时不打算吃自媒体这碗饭,在吸引眼球和注重文章的文学性上,我致力追求后者,所以会更多关注标题的文采度和简洁性。

这一步,因人而异,各取所需,但务必要对文章负责。

5、至关重要的一步,我们来遣词造语、将脑中的这些意念、情节、人物转化成一篇具体的文字。

这个过程,便是文字功底在发挥作用了,意念和表达的差距、场景和描绘的差距,是驾驭文字的魅力所在,也是修炼文字的痛苦所在。

在一点上,我们都需要花大力气学习,如何生动、准确、简洁。唯一的途径,便是读书学习,推敲琢磨,下苦功夫。

给到几个小建议:

如果不是因为某个特定的目的和原因,尽量避免语句和词语的重复使用。

表达清楚准确,让你的读者第一时间就能明白你的意思是什么,不需费解猜测。

用明确的词语代替模糊的词语,用具体的词语代替抽象的词语,用特指代替泛指,用动态代替静态。

6、文章写好后,在把它放到公众视野之前,尽量多放一放,多改一改。

多放一放,至少放一个晚上,在第二天或者更久之后,当你从沉浸文章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后,才能更客观更理智地对文章进行评判和修改。

多改一改,至少保证在它出现在别人面前的时候,是尽你所能做到没有错误了,我的习惯是逐字逐句阅读三遍以上。

也许写文章的这个时间节点,依然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有很多能力需要加强。

但我能保证,在此时,写出来的东西,是我的最好水平,我已竭尽全力。所以往后的任何时间,都不会说自己原本还可以更好这样的遗憾话。

你对自己文章的态度,读者是能感觉到的。一篇错字连篇的文章,一篇逻辑不通的文章,就不要指望有人能感同身受了。

写作技巧类:

《创意写作书系》,4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村上春树,南海出版公司

看完这几本书,我想,你就可以不用再听任何的写作课了。

古诗词类:

《人间词话》—王国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重温最美古诗词》—于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如果可能,把唐诗宋词作为你的枕边书吧,对于文笔的潜移默化,意境简洁地表达,没有什么能比古诗词做得更好了。

爱情小说类:

《一个陌生女生的来信》—斯蒂芬·茨威格,时代文艺出版社

《查令十字街84号》—海莲·汉芙,译林出版社

《雪国》—川端康成,南海出版公司

推荐这几本书,无他,太美了。

既然是做爱情小说的经验分享,暂时就推荐相关的这几本吧。

最后用斯温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共勉之:

那么,成为一个小说家之前,不要怕犯错,大胆迈出你的脚吧。

写作路上,正青春,当奋斗。

  小说情节理论上由四个固定因素构成: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除此以外,也可以包括两个选择性因素,即序幕和尾声

  一ˋ小说的创作程序

  这里的想法是一个一个加上去的,就是说先要有背景设定,才能去资料收集,接下来再去写人物细部分析,然後用前面三个要素去写内容大纲,之後才是去写内容,然後再修改。

  1「背景设定」

  2按照「背景设定」来做「资料收集」

  3以「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人物分析(设定)」

  4以「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写出「故事大纲」

  5集合「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做「内容撰写」

  6依照「内容撰写+故事大纲+人物分析+资料收集+背景设定」来「修改」

  

  注一;冲突有下列几种

  1个人,心理生理习惯

  2社会,他人。集团。人为的法律。风俗。制度

  3自然,如科学,

  

  “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大声嚷道。她“砰”地一声把水壶放下。

  “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猛地扔下水壶。

  第二句更增加了紧张程度,让故事情节更快的向前推进,减掉了多余的词语,暗示而不是告诉读者劳拉正在大声叫嚷。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则的最佳时刻,我正是通过这些原则来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

  

  当我第一次写作时,我认真地接受了一位朋友关于写作的建议,他强调人物的动作对故事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在那种平静的场景中,当小说中的人物在交谈和聆听的时候,我就有了麻烦。我错误地认为在这里只要用一些简洁的“动作”词语就足够了。

  因此在我的场景描写中充斥了“他点头”,“她耸了耸肩”,“他起来”,“坐下来”,或“跷起二郎腿”这样的短语。我甚至让我小说中的人物看、打呵欠、微笑、叹息。这些都是我在人物对白时所用的“动作”,我把“有意义的动作描写”误认作写单一的“动作”。由于这些可有可无的词语大量充斥其中,我的手稿不得不报废。

  时间和一些有关小说写作的研讨会帮助我改掉了这些毛病。我懂得了枯燥无味的陈述和平凡的动作没有什么两样,都是小说的大敌。

  我终于明白,当人的活动与情感、态度、姿势或表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它们才是有意义的动作,这是人格化的动作,能够创造生动鲜明的画面和使对白富有活力。

  我来给你们举个例子:中士霍金斯和中尉卡拉瑟斯是两名警察局的探员,他们正在中士的办公室讨论一桩谋杀案。

  霍金斯看着卡拉瑟斯,“有几件事还没有查明,中尉。这只蓝色的鞋是谁的?还有这把钥匙,它是一把劣质的钥匙,究竟是门上的、挂锁上的,还是旅行箱子上的呢?”卡拉瑟斯耸了耸肩,霍金斯把这两样物品放到他的抽屉里。

  卡拉瑟斯站起来,“也许我们可以从验尸官那儿得到更多的线索。”他向门口走去。“他的验尸报告现在应该在我的桌子上了。不要担心,霍金斯,我们很快就能查明事实真相的。”他离开了办公室。

  这个场景缺乏戏剧效果,这些枯燥无味的动词:看、耸肩、放、站、走和离开,没有一个描写到意图、态度、姿势或表情的。它们都没有表达两个人的情感。

  再看一看,当这些枯燥无味的动词被改成生动的活动时,场景就立刻变得充满活力了。

  霍金斯把身子往前倾了倾。他的手指着桌子上的物品:“有几件事实还没有查明,中尉。这只蓝色的鞋子是谁的?还有这把劣质的钥匙,它究竟是门上的、挂锁上的,还是旅行箱上的呢?”他把它们塞到抽屉里,“砰”地一声关上了抽屉。

  卡拉瑟斯微笑地站起来,拍了拍霍金斯的肩膀。“也许我们可以从验尸官那儿得到更多的线索。他的验尸报告现在应该在我的桌子上了。不要担心,霍金斯,我肯定我们很快就能查明事实真相。”他信步走出办公室。

  现在这幅场景的情感就清楚了。每一个动作都涉及到姿势、态度和表情。我们看到霍金斯的烦恼,以及卡拉瑟斯用自信在消除他的烦恼。这些词语和动作相互起到了补充的作用。下面这个例子,是两个小男孩在一幢老房子大门外的对话。

  “快点,约翰尼,我们进去。”比利说。

  约翰尼看着他,“我听说这儿闹鬼,人们说他们看见过幽灵。”

  “啊噢!根本就没有什么幽灵,那都是吓唬人的话。”比利走上门廊。

  约翰尼跟在后面。在他刚到达前门的时候,他听到一声尖叫,立刻转身就跑。

  这儿又出现了一些没有色彩的动词:说、看、走、跟、到达、听见和转身。

  这个对白的目的是想让我们知道,比利用激将法鼓动约翰尼进一幢闹鬼的房子。

  但是对话没有涉及到姿势。

  现在,就让这些动作来传达态度、姿势和表情,使场景活跃起来。

  “快点,约翰尼,我们进去。”比利估计他不敢进去。约翰尼脸色苍白,甚至说话声都在颤抖。“我听说这儿闹鬼,人们说他们看见过幽灵。”

  “啊噢,根本就没有什么幽灵,那些都是吓唬人的话。”比利大摇大摆地走上台阶,他用挑战的目光瞥了瞥站在门外的约翰尼。

  约翰尼往比利的肩后扫了一眼,终于又往前挪了挪。他强装大胆,却在前门不停地发抖。这时候,他听到了一声尖叫,一声恐怖的尖叫。他飞快地跑下台阶,冲出了大门。

  现在这个场景就有了恐怖的基调,并给这个小小的场景赋予了生命,中心意思也非常明确。

  在这两个例子中,对自全部没有改变,而只是动作的描写有了变化。也正是这些经过改动后的动作描写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场景。

  

  ※※※※※

  在下就用倾天作家穆子乔之《青玉玦》第二回□阴晴难测女药师来作个错误示范:

  ☆文绿凤急忙解释道:「姑娘,请别误会,我们无意打扰丁药师的清幽,只因我家少爷重伤垂危,方会冒昧造访,恳请丁药师前辈施援手,救我家少爷一命……」

  那名白衫少女看着她们搀扶着不省人事的上官出云,开口问道:「你们为他求医而来?」

  文雪烟心急如焚,冲口说道:「只要能救他,要我们做什麽都行……」

  ──再看看真正的成功例子:

  ☆文绿凤闻言,急忙解释道:「姑娘,请别误会,我们无意打扰丁药师的清幽,只因我家少爷重伤垂危,方会冒昧造访,恳请丁药师前辈施援手,救我家少爷一命……」

  那名白衫少女早已看见,她们搀扶着不省人事的上官出云,睨视了她一眼,遂皱起秀眉,开口问道:「你们为他求医而来?」

  文雪烟眼瞧上官出云气息渐弱,芳心焦急似火焚,不禁冲口说道:「只要能救他,要我们做什麽都行……」

  感觉如何呢?

  ※※※※※

  

  叙述人语言色彩纷呈、五光十色,很难一一介绍、说明。有人从主观情感渗入的程度与方式角度上来区别叙述语言的不同品类。比如同是叙述海水潮汐情景。

  "海水上了海滩,又退了回去。"——客观叙述语言。中性,无情感色彩。

  "海潮从天外涌来,又向天外去了。"——有主观感受在,不纯客观描述了。

  "海潮拥抱了沙滩,又恋恋不舍地一步三回头地嗫嚅归去"——通过拟人化,主观情感更为强烈。

  "西风紧,晚潮急。"——无具体描述,抽象为一种意境的传达。主观性亦强,却与上面一句属不同韵味。

  

  仅在故事的开头提及味道是不够的,在叙述情节时,你还得反复参照那张表。让我们设想一下,一男一女正在争论某件事情,男人从门口一直冲到厨房,冲着女人大声嚷嚷:“我不能再忍受你妈妈和我们住在一起,老太太必须在我回来之前搬走,否则我就离开这个家!”在设置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可以让女人烤制南瓜饼(味道甜美、温馨,让人回想像感恩节一样的快乐时光),但是如果再加上腌制香料和醋的气味,这个场景就呈现出寓意。我会在某个时刻让读者想象这种气味:“我郑重警告你,劳拉,有她没我,有我没她!”他说着,那样子就像厨房里的味道一样酸。

  不要忘记,在争吵的时候,劳拉还一边往罐子里装着泡菜。当她在大声吵嘴的时候,可能会烫伤手,然后把手伸到冷水里冲洗。当然,她也可能正在往泡菜里倒盐水,并且洒了一地,然后还要擦干净。她还在粗棉布制的围裙上擦干她的手。她可以擦拭从额头(热热的,痒痒的)上流淌下来的汗水,她可以一边叫嚷,一边挥舞手中的勺子(坚硬的,木柄的),并向男人扔去。这些都会增强视觉效果。

  当争吵越演越烈的时候,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呢?是不是有条狗溜进来,喝锡制饼盘里的水?是否有一辆行驶的汽车正在马路上发出卡嚓卡嚓声响呢?是不是传来孩子们在隔壁人家院子里玩耍的声音?当炉子上的水烧开的时候,是不是在叮当作响呢?

  水有多么热呢?你告诉读者温度了吗?小说中女主角是否在泡菜罐的旁边放了一杯冰茶或是冰咖啡呢?争吵以男人气冲冲地出去而告终,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此时,女主角是否拿起杯子,痛饮冰咖啡,发觉咖啡很苦,然后做了个鬼脸呢?

  正如你所看到的,在类似上述的情节中要同时唤起人的五种感觉是有可能的,但是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情节必须进行精心的安排。绝大多数情节是不能用全这五种感觉的(尤其味觉最难写进去),但是你可以很容易地唤起读者的四种感觉,在大多数情节中,起码可以唤起读者的三种感觉。

  当你对小说对白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的时候,就大声读出你的对白,假装你是一名演员,并以**屏幕和舞台上需要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腔调说出你的台词。如果它听起来很生硬,不自然,就需要修改。不要忘记,人们用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总是未经加工润饰的,所以要让人物说的话短一些。生活中人们总是一个一个地提问题,你小说中的人物也应这样做,特别是当他们要彼此认识了解的时候。人们在谈话中经常叹息、抿着嘴笑、抓头、鼓起双颊以及端详他们的指甲,你也要让小说中的人物有这些动作,并让人们在干工作的时候,继续他们的谈话。使用收尾语来创造意象。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大声嚷道。她“砰”地一声把水壶放下。

  “你从来就不喜欢我的妈妈!”劳拉猛地扔下水壶。

  第二句更增加了紧张程度,让故事情节更快的向前推进,减掉了多余的词语,暗示而不是告诉读者劳拉正在大声叫嚷。这就是我所提及的原则的最佳时刻,我正是通过这些原则来衡量我所有的作品的。

  紧张的时刻所用的词要少而精。

  我是从我的英语老师那儿学到这一点的。在我写第二本书时,有几个情节我总无法写下去,但是我找不出原因,我就把手稿给这位老师,请她提出批评和建议。当她告诉我这个规则之后,我就把它应用到我的小说中,结果,一切都变得一目了然。在情节紧张的时候,要采用短小精悍的句子,句子中要采用短词,少用结束语,要写得突如其来。当你做到这些的时候,紧张气氛就可以油然而生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75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