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以姜文+葛优为卖点的**竟然是从文章的角色开场的。这个梳着分头的小青年为了说明自己是军阀大帅的儿子,被一个外国女人伤了心,所以要体面地花一次钱,以证明自己不是暴发户。就这么点事,他叨逼叨的得有三五分钟。然后镜头才终于转向了姜文。姜文老师,全世界都知道你热爱《教父》。你可算逮着个机会致敬了哈?可致敬不是cosplay啊。你一个在唐山出生在北京长大的孩子,西服上别朵花儿,充当意大利黑手党,这算怎么回事呢?然后,葛优就以那种经典的插科打诨的形象出现了。自从《卡拉是条狗》之后,葛优就没有再被像样的当做一个演员使用,而始终被当做一个包袱,一次次地抖出去。他是一个多么优异的演员,但现在却只能对着观众挤眉弄眼。葛优扮演的警察头子为姜文和文章和稀泥,促成了这笔生意。哦,我终于弄明白了。《一步之遥》就等于是民国版的《甲方乙方》+《私人订制》呗。属于一帮人攒一肚子坏水,靠给人出主意圆梦赚钱,还拿人家耍贫的那款。情怀癌最初的表征就是玩结构。姜文开始不断地在正片中加入各种黑白纪录片和伪纪录片片段营造默片年代的情愫。从这开始,情怀癌一发不可收。他根本就搞不清自己到底在拍一部贺岁商业大片还是一部艺术**。或者,他根本就没想搞清。
亲,我用我看到的一篇影评来回答你吧,姜文寓意特别深。祝好~
刷完首映,满心感慨。对于首映前、首映中以及首映后的差评,也没什么好说的,向来如此。只是这样一部片子,竟然被评价为烂片,实在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我有个问题想问下,一步之遥的英文名叫Gone With The Bullets。那请问是什么Gone With The Bullets?如果姜文子弹三部曲第一部叫《让子弹飞》,那第二部叫《随子弹去》也没什么,为什么要改成《一步之遥》?如果你觉得姜文这种编剧团要组9人的导演,**名是随便起的,那就随你了,开心就好。
影片开头,武七叙述故事的引子。个人觉得,一,文章还压不住这个开场,同样的台词,发哥来讲,感觉会完全不同,不是说文章演戏不好,是欠点火候。他后面的戏驾驭得就很好。
二,这个开头的对白引子,为了引子而引子,显得很不自然。就像舒淇的声音是后配的一样不自然。
讲实话,**的前半部分,为了铺垫剧情,为了IMAX效果炫3D,为了内容说台词,确实很容易让人觉得没劲和乏味,尤其是这几年的好莱坞大片视听盛宴轰炸后的我们,面对他们浮夸的表演,真觉得被坑了。不过这丝毫不影响那舞台上白晃晃大长腿的震撼力,(完全应接不暇,每条腿都好白……额,师太师太了)以及那盖茨比一样的闪亮即视感,还有精心编排的歌舞。
接下来要说的,我也不知道你们是该看**前看,还是看**之后看,因为会影响到你们观影的效果,有刻意引导的嫌疑。
讲实话,这部**我在看的时候,各种看不下去,各种恶心,各种想发泄,但完全不是因为这部**不好,恰恰相反。这部**的前场,戏谑的用台词将近现代耳熟能详的典故,念出来给你听,将这个社会的现状,展现出来给你看。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生活中丑态百出,但你在当时、甚至之后都不会觉得有什么。可是忽然有人把这些丑态公诸于众,你会不忍直视,看不下去:政治、明星、选秀、娱乐、媒体、大众的兴奋……全是闹剧!
那光华和欢呼下,得意和成功下,全都是集体的意*。有人表演,就有人捧场。项飞田读那份荒唐的电报,观众感动得就差潸然泪下了。怀疑?怎么可能!你怎么可以怀疑这美好的事!
完颜(唉,我从头到尾都不习惯他们那个发音,不影响)的表白如此的荒唐:我以我定下的标准,认定你就是我要的人,我就要和你结婚,我就要你答应,我条件这么好,从来都是我拒绝人,你凭什么拒绝我,你拒绝我,我就打死你。
影片在快结束的时候,马走日说:如果有人要嫁给你,你就答应她,不然你会毁了两条命。我想问下,毁了这两条命的,是求婚的人,还是被求婚的人?
因为完颜的死,马走日成了通缉犯,本想借大帅府的帮忙,结果却因此救了项飞田。项飞田讽刺到了极致的台词是:“当着武六**的面,将来有我项飞田帮忙的地方,万死不辞。”这样的救命之恩,这样的真切承诺,后来却成了“项飞田枪毙马走日”。
你的朋友,你帮过他,他不帮你也罢了,甚至还可能捅你一刀。这样的事情熟悉么?后来项飞田忽悠马走日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被马走日帮过的武七,也没有丝毫的感恩。因为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自己的利益大过一切,“人不为己?你个傻逼!”
王天王,这样一个演艺圈的天王靠什么名声大噪?靠反复表演将“完颜”大卸八块,靠唱一个交际花的悲剧来博取大众的兴奋。演艺圈嘛,娱乐嘛,大家喜欢看嘛,对不对?这必须是一门艺术啊,因为“这种事还是要靠艺术家”。
马走日最后在各怀心思的几位主角策划下,从法租界转交给了大帅。广大热血爱国大学生拉着横幅、喊着口号(中国人的事,中国人办),庆祝我们伟大民族的又一次胜利,雀跃欢呼。马走日又跑出来大喊:我们见证着历史,我们创造着历史,我们是历史的一部分。只是时隔风光岁月,他不再是漂亮头衔的马走日,而是阶下囚。不变的是,历史就是这样被我们创造的,一代又一代,大同小异。
武七看望牢房里的马走日,说“你看看你天生一付杀人犯的样子,你要是长得像项飞田那样,说他杀人也不会有人信。”这时候,你有回想起项飞田那特意留的希特勒一样的小胡子么?
而现在的武六却开始为解救马走日奔走,她听了她爸娶小老婆的策略(为了这个家),也听了她妈找男人的战术(为了自己孩子)。不乏笑点和道理,也真真切切的现实就是如此。在她和她爸合唱歌剧那段,我差点听哭了,算是**一个高潮吧:挣脱束缚,寻求自由。
武六在婚礼上精心打扮,通过反复擦口红的镜头表现,然而这样的美丽却是用来应付这个自己根本不想面对的社会。她明明不想参加,但是她不能拒绝。优美高亢的歌剧,繁华盛世的舞蹈,她在唱,给人的感觉却不是在欢乐的艺术,而是在发泄似的呐喊。那种被逼无奈的面对,唱完一刻也不能忍的离开了。
武六和马走日最后逃到了红风车上。马走日为了武六,拿着枪冲到外面。先是为武六开脱,再说起武七洗钱的事,这时有人开了一枪,但是没有命中要害;后来又说,又是两枪,依旧没死;最后当他想揭示更多的时候,又有人一枪命中了要害。这时的他还能说话,却把话转到片头就说过毫无相关的老佛爷的事……然后跌了下去。你有想过为什么不直接乱枪打死,而是分了阶段?
马走日也许是这部片子里最善良的人,因为他不自私。大帅要还他人情,他选择救项飞田;武六想帮他,他不想麻烦她;社会说他为了钱杀了完颜,而他在逃亡时,却不惜用大把金子去让王天王停止对完颜的羞辱,更因此冒险中计;最后更是为了保住武六而死去。忽然想到了盖茨比。
什么东西Gone With The Bullets?是马走日的命!还有马走日知道的真相!当你不服从大家的游戏规则,利益关系,当你想把真相说出来,就会有人对你放枪。要么你闭嘴保命,要么你去死。在马走日最后喊话的时候,周围聚拢来了一对又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新婚夫妻,还有记者。都是哪来的?你不会以为这里是婚纱摄影基地吧?你有注意到项飞田穿着婚纱站在武七的旁边么。他们就是马走日面对的社会,就是我们面对的社会:一对又一对的利益共同体联姻,结为了“夫妇”,形成了光彩亮丽的同盟。
《一步之遥》,这一步的差距,就是性质的差别。社会是光华还是腐朽,武大帅为了战略还是为了小老婆,覃老师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女儿,项飞田能帮还是不能帮马走日,等等的一切,**都没有给予明确的说法。因为这些就是看我们个人的决定,同样的事情,结果一样,但你心里想的不一样,意义便因为这一步之遥,而天差地别。“自愿铰的辫子,和被别人逼着铰的辫子,意义能一样么?”
这样一个拐着弯骂人,各种讽刺的**,想想不受好评也是可以理解的。“站着把钱挣了”,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个人认为不好,我个人认为好,大家开心就好。
剧情:
总决选上,三强名伶各显身手,黑幕重重,最终完颜英(舒淇饰)绝招频出获胜,也让马走日和项飞田成为上海滩炙手可热的人物。
《一步之遥》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PZqozQZcSACYWH_3sBaUg
pwd=eajd 提取码:eajd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盘踞上海的军阀武大帅之子武七(文章 饰)为洗刷耻辱,辗转找到了前清遗老马走日(姜文 饰)求助。
姜文是很独特的一位导演,他拍摄的作品总是与众不同,获得奖项也很多,他还有众所周知的“民国三部曲”,都是拍摄民国时期的故事,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三部曲中大家一定知道《让子弹飞》,很多人都说这部**第一次看不太能看懂他想表达的内容,因为他的**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是社会环境,每一个角色也都有他存在的意义。很多看不懂《让子弹飞》的网友会更多的欣赏演员演技和**的画面感。
就拿这部**来说,有多少真正看懂了最后的结尾呢?如果你真的看懂了,那你一定会发现在结局之处,姜文特意藏了两个秘密,这两个秘密是葛优在影片中最后想要说出来的,如果你没有认真看前面的部分,那你可能很难猜到。
而实际上演员、演技、氛围等等的确很重要,但是剧情就更是重要!就拿这部**来说,有多少真正看懂了最后的结尾呢?如果你真的看懂了,那你一定会发现在结局之处,姜文特意藏了两个秘密,这两个秘密是葛优在影片中最后想要说出来的,如果你没有认真看前面的部分,那你可能很难猜到。
第一是葛优想说出老二死去的原因是他告密了,葛优很清楚,其实师父对于他们的行踪都知晓,而老二对女人没有兴趣,他喜欢的是同性,所以花姐对他而言没有诱惑。在原来的计划中,黄四郎是要把他除去的,也就是说他老二会死去这是必然的。
第二是他其实也喜欢上了花姐,可是他知道花姐是卧底。花姐原本的确是一个卧底,她是想来探知秘密的,但是和葛优他们相处的久了,就和身边的兄弟真的产生了感情,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后来她会帮替身逃跑。而在最后葛优才真正明白自己喜欢的花姐,是那个会劫富济贫,会为别人伸出援手的花姐。
这是在结尾的时候,关于葛优临死之前想要要说出的秘密。除了葛优,还有很多的细节需要我们深思,不得不说这部**真的非常烧脑,如果想真正全部看懂,那么只看一遍很难做到,需要我们看过两遍三遍认真思考后才能知道。
在最后尾声的时候,**的画面成了开头一样,恍惚间让人感觉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其实这是姜文内心的想象和期望,他希望所有人都能够安好,而不是成为前面发生的悲剧一样。同时火车的前行,他们站着面向前方,表达的也正是对未来的期待,期望这些悲伤都能够远去。黄四郎活着的确给大家一个很大的惊喜,同时这也是为第二部**埋下的伏笔,未来的好与坏只有面对了才能真正知道。
《一步之遥》并不是烂片,但它是一部坏**,而且是一部千锤百炼之后的坏**。这部**能够愉悦一部分观众,比如我自己;但对大部分观众而言是一场花钱去遭受的折磨。
对于喜爱姜文**的影迷如我,总感到有一种义务,要通过文章把《一步之遥》的理解门槛降低些,让更多观众get到**的本来面貌,少一些焦躁和厌恶。
然而姜文在《一步之遥》受到普遍差评后,接受访谈时发表了一个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确实让我有点觉得……我不知道该庆幸,还是应该叹息”。
姜文的这个感慨,让事情起了变化。我感觉到了另一种义务,不是作为姜文的影迷为他文过饰非,而是作为观众的一员直面姜文的挑战。先简单说明一下,姜文说“大家都在演王天王”,是什么意思。
姜文在《一步之遥》里安排了一个王志文出演的“王天王”,这是一个靠演丑戏挣大钱,观众前卑琐,舞台后跋扈的戏子。这是整部**中的核心人物(让王志文演并非贬低而是尊重),因为他促进了主角马走日最重要的转变。
“王天王”不理解完颜英之死的真相,就按自己的意愿演绎成了卑琐的奸杀案,把马走日塑造成“阿乌卵”,以迎合观众的恶趣味。而当真正马走日在场时,反而却没人愿意了解完颜英之死真相。王天王也不顾多么不合逻辑,只想让马走日穿上奇装异服,兑现他在丑戏中臆想中“阿乌卵”式的奸杀犯。
这是一出镜子戏,戏里的观众,就是戏外的观众。姜文想让观众们看**如照镜子,顺着马走日的情感去敌视那些猥琐的观众,从而也能反躬自省——“不做王天王做的事”。
于是,当《一步之遥》恶评如潮的时候,很明显,大部分观众是“没看懂”的。然后一些影评人就像“王天王”一般跳出来,按自己的想象来评价这部**,给《一步之遥》塑造了一个穿着黑皮SM服饰一般的“阿乌卵”形象。而那些不能理解“马走日”的观众们,从这些“阿乌卵”式的吐槽影评中,感受到了快乐与满足,不再理会《一步之遥》的真相。**外的观众,成为了**里的观众;**里的马走日,变成了**外的姜文。
这就是姜文的感慨——“大家都在演王天王”。他不知道该庆幸自己的先见之明,还是应该叹息对观众们“不幸言中”。
这是非常典型的,精英们“民粹主义”式的批判,蕴含着“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下里巴人,和者千人”式的孤芳自赏。姜文的这种心情,的确太像《无极》之后的陈凯歌,《三枪》之后的张艺谋,《私人定制》之后的冯小刚。
然而这一次姜文大错特错了。他在自恋中耗资三亿拍了一部精心雕琢的坏**,折磨了无数掏钱进影院的观众和影迷,在漫天恶评之中,却拒绝反省自己犯了什么错。我们观众不做“王天王”,就必须好好地和姜文讲讲道理,为什么《一步之遥》是部坏** 必须得承认,《一步之遥》在影院里给我的感受是愉悦的;但同时周围观众的反应也传递给我各种坐立不安。上午场上座大概三十人左右,前后走掉了七八人,甚至还有观众睡着了呼噜噜打起鼾来。而**也时时引发周围观众的焦躁感,传出各种皱眉呲牙时的“啧啧”声。
别的时候可能会怪周围观众缺乏观影素质,但这部**怪不得他们。《一步之遥》最大的叙事特点就是思维奔逸,这是一种典型的“轻躁狂”式精神障碍的表现。
何谓思维奔逸,读者可以百科一下。简单来说,是病人在交流时,脑子转得太快,嘴跟不上脑子,手跟不上嘴,最终表达出来的东西支离破碎,或细节过度丰富而脱离主线,或主题凌乱变迁。
而轻躁狂是一种常见现象,当事人表现得情绪亢奋、高度自信,以及思维奔逸,令与病人交流的对象感到不适。它经常是种害处低的病态现象,但几乎所有成功的人都有轻躁狂的一面,毋宁说轻躁狂激发了他们的灵感和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