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法解说]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向人们出示将一张婴儿恬静熟睡的照片,旁边是一位洋溢着幸福微笑的母亲,勿容置疑,人们一致认为婴儿正在甜蜜的梦乡;接着向人们出示另外一张照片,婴儿还是这个婴儿,但旁边换成了一位泪流满面、伤心欲绝的母亲,这下,人们无不惋惜地认为婴儿已经死亡。这两张照片,主角(也就是婴儿)并没有改变,变的是旁边的陪衬者。可见,同样的事情,如果在不同的背景下发生,给人的感受也必定大不相同。例如老师家访,本不是件稀罕事儿,但一名学生将老师家访的时间设定在“因为家里穷,我不得已辍学”的“正月初十”,而且那一天又恰好是一个“好阴暗,好阴沉,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伤心天气,写成了作文《那天,班主任来接我》,让阴沉的天、连绵的雨、泥泞的路映衬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怀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伟大责任。作文以景衬人,人物形象鲜明;借景抒情,思想主题深刻,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另外,我们在影视剧里面也经常看到:主人公伤心欲绝时,必定是一个大雨倾盆的坏天气;而剧中人物意气风发时,大多是一个春光明媚的艳阳天……那么,当我们选定了作文的故事素材,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是就这么直喇喇地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自然环境等实际情况来个原事转录呢,还是多动动脑筋,选择那些有利于突出人物或者表现中心的因素着笔?又如上面写老师家访一文,未必一定是在“正月初十”那天,也未必是一个阴沉的天气,但是如果我们将上文的自然环境写成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人见人爱的好天气,则不仅与文中“我不得已辍学”的心境不相符合,更难以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那作文的影响力就差远了。当然,我们上面说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在一个风光旖旎的环境下,既可以写高兴积极的事情,也可以用其反衬低调的情感。如一名学生写考试失利之后,“一路上小鸟唧唧喳喳的唱歌,我却只觉得更加烦躁”。所以什么样的故事配什么样的环境,并没有现成的规律和硬性的规定,需要根据作文的实际灵活选择。我们要注意的是:作文中的写景决不是单纯的自然环境描写,写景是为了衬托人物心情,为全文中心服务。结合情节内容灵活的设计时间、地点、环境等要素,以让我们所写的对象更加鲜明、更加突出、更加伟大,就像绿叶衬红花花更红一样。[同窗佳作]奶奶摔伤之后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初一(10)班 王小曼天,灰蒙蒙的。近了,近了,到家了。家里比以前更显孤独寂静。走进里屋,爷爷正坐在床边给奶奶喂药。见我回来了,他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但我从他们的眼睛里看出更多的是忧虑。奶奶头上缠有绷带,脸色惨白,看来摔得不轻。奶奶微笑着,我却只想哭,痛哭一场。这一刻,我真正品尝到了心酸的感觉。看到爷爷奶奶憔悴难受却还要强作笑颜的样子,我心里就不由自主地更加悲伤。我的眼睛模糊了,泪水从眼眶里流了出来。但我不愿让爷爷奶奶看见,赶紧回过头拭去眼泪,又强迫自己也微笑着转过头来……
雨下得不算小,我望望外面泥泞的路,就是不想出去。
那雨声却一直回荡在我身边,雨的清凉浸透了我的全身,它诱惑着我。我裹得严严实实地走进雨地。温度确实下降了不少,不时地感到一丝丝凉意。一时间,不禁有些厌烦起雨来,心情也随之冷了下来。
猛然间,我发现雨中有两个人影,那分明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和一位三十多岁的母亲。她俩合撑一把伞,母亲拼命地将伞向孩子那一边歪,自己的另一肩却早已湿透了,她却全然不顾。那孩子多么幸福!
我心中暖和了一些。
走着走着,看见前面一片汪洋似的水——也许有些夸张,然而那片水的面积确实不小。我在远处看见了那片闪着光亮的地方,担心如何才能过去。到了跟前低头一看,那水中不知是谁码放了几块砖头。距离适中,正好引人过。我惊喜万分!
我心中一股暖流。
来到车站,这个世界,灿烂了许多。车来了,车上的人虽不少,但彼此之间有着默契:打伞的人宁可淋雨,也要在上车前把伞收好;穿雨衣的人尽量使自己不靠近别人;打伞的人上车后,将伞放到了一个远离人群的角落;穿雨衣的人在下车之前将座位上的雨水擦干……
我心中暖融融的。我心中的雨早已停了,太阳出来了,光线四射。
雨中多了一道新风景——人与人互相关爱。
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在文章的开篇,作者运用转折复句,直接点题,定下了文章情感的基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个人对夹竹桃怀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最值得留恋”,由此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待写作一向一丝不苟的季羡林在自己散文集的《自序》中这样写道:“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可见,季老对夹竹桃的这份感情是真实的,是深厚的。那到底是什么让季老对这种很普通的花情有独钟呢?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始终围绕夹竹桃“最值得留恋”这一中心,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描绘了夹竹桃三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色彩的“奇妙”和“有趣”。这是课文第二小节的内容。“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的心里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这一小节季先生从描写花色入手,并借助丰富的想象将雪与火和谐相融。在季先生的笔下,夹竹桃有着奇妙而又动人的情趣。这样的情景我也有幸真的见到过,在图书馆的东侧桥下,河边就长满了一簇簇高大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两色,相映成趣,大家如果有兴趣,不妨去看一看。
不过在内容的改编上,我发现一点小问题,初读课文第二小节的第一句“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夹竹桃。”会让人感到疑惑,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用上“也有”,而不不直接说“我们家的大门内就有两盆夹竹桃”呢?读一读原文,我们便会茅塞顿开,课文中这里删去了一小节,本来是介绍作者的家乡几乎家家都种夹竹桃的情景。我个人认为原文这一小节还是不删的好,因为联系季老的生活经历来看,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是季老深深的思乡情怀的寄托,在这普通的植物身上,承载了沉甸甸的乡情。当然编者的删改也许自有他的道理,要不把这里的“也”字也删去,以免在行文上有突兀之嫌。
其次,作者写了对夹竹桃韧性的喜爱,在接下来的3、4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有意思的是,虽然作者是要赞美夹竹桃,但是却用了整整一个小节的文字描写了院子里春、夏、秋三季的十四种花,花开花落,万紫千红。这些花都有如下的特点:1花期不长,最多不过一季。2开得风风光光,争奇斗艳。如文中的“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等词语即可证明。为什么要集中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它们呢?这其实是一种“对照”的表现手法,即通过别的花,来反衬夹竹桃的特点——平凡而有韧性:“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再细细品读,我们会联想到人生。所谓人生如花,“从春天一直开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开到玉簪花和菊花,”这就仿佛是芸芸众生,他们各自活在各自的精彩或喧嚣之中。相比之下,“夹竹桃却在那儿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夹竹桃的平凡与韧性,可以理解为默默无闻的奉献自己,其实也是季羡林先生高尚人格的写照。他尽管被人们尊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但他却始终将自己看成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006年,季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如果我们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放在更宽广的情感背景中,就会发现,在这普通的夹竹桃身上,寄托了季先生可贵的人生追求:坚韧与执著、宁静与淡泊。
再次,课文第5小节写了夹竹桃带给作者的幻想,用了过渡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来承上启下,引出了对“月光下的夹竹桃”的描写。作者闲庭散步,在月光下,夹竹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长句短句,琅琅上口。接着具体讲了三个幻想:地图,荇藻,墨竹。这不由得使人想起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光之下,景物相似,情感却大相径庭。月光下夹竹桃的黑影本是平淡无奇,但在作者奇妙的想像中就变得意趣盎然、令人回味了。透过朴素的文字,我们总能从“地图、亚洲、非洲、大海、海轮、墨竹”等想象中触摸到他那颗火热的爱国心,浓烈的思乡情。人随影动,影牵人心,优美的语言,美妙的幻想,真挚的情感尽在其中。读着这一段,我们似乎季老那平和慈祥的面容,见到了他那守望故土的双眸。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又一次发出感慨:爱上了夹竹桃,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之势。
季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国学大师,这篇课文除了结构严谨,感情真挚之外,语言也很有特色,尤其是在文中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具体真实地地写了夹竹桃的形象。
除了之前提到的对比手法的运用,另外还有很多的例子,略举一二:“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用了排比手法,写出了夹竹桃花期之长,生命力旺盛。
“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这里巧妙地将花比喻成了火与雪。
“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的一声不响……”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夹竹桃默默无闻地绽放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一个反问,肯定了夹竹桃的可贵等等。
季先生因夹竹桃的韧性及引起他的幻想而爱上了夹竹桃,而我却是因读了这篇课文而爱上了夹竹桃,也认识了像夹竹桃般平凡而伟大的季先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