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什么意思呢??,第1张

不知道庐山真正的样子,只是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里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们明白了: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想法就会不一样,想要看得更清楚,就得跳出原来的限制,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看。也就是我们常听的“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题西林壁》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接着,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这一句大家应该都有听说过,但苏轼要表达的意思和我们平时理解的不一样。这句诗的意思是:我自己就处在庐山之中,我只能看到它的一座山峰或者一道山脊,所以我会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诗人没有停留在景物上,而是通过描写景物来说明了一个哲理,很自然,很朴实。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认识是种人的主观心理认知,我们认识

事物

的时候,经常受到自我

视角

的局限,受到

所处

位置、所在环境、所拥有的心情等很多方面在影响,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和全面,而换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感受。

所以说,

一切法

皆是

心法

,一切分别都是分别自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1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