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它的原产地在中国,是婚礼上的用花,象征百年好合之意,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欧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百合花的市场广,很受人们的欢迎。
来源:站酷作者:almaje
“几许山花照夕阳,不栽不植自芬芳。林梢一点风微起,吹作人间百合香”。喜欢养花的朋友,对百合都不陌生,百合因其形状取“百年好合”之意,一直是婚礼上的用花,象征百年好合。百合又叫山丹、中庭、夜合花等。
百合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它的原产地在中国,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欧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等地。现在已经发现的品种达一百多个,因为杂交技术的不断进步,百合花又被培育出了很多新品种,百合花的市场非常广,很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百合花的花型很漂亮,是一种从古到今都受人喜爱的花,无论是山红还是药百合,开出的花都非常美丽,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凡夫俗子都很喜爱百合花。
对于喜欢百合的朋友来说,百合的花期相对来说是非常短暂的,一般只能开上几天,花朵就会凋零,很多朋友都喜欢百合,喜欢他的花期能够再长一点。
所以呢,有些朋友就想出了一些让花苞减缓开花速度的方法,想起到延长花期的作用,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花未开的情况:
1、百合花喜温喜阳光,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它开花的速度会加快,如果想不想它很快的开花,就要避免阳光直射,放到阴影处养。
2、百合花喜温,所以将百合花药移放到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养,要注意通风哦!
3、养花时,记得要勤换水,让花吸收到新鲜的水,夏天的时候基本上两天就要换一次,如果是冬天的话可以一周换一次,也就是说气温与换水的次数要成正比。
二、花已开的情况:
1、剪枝法:
花朵开了之后,每隔两天就要用剪刀去修剪插花的末端,也就是花枝与水接触的部分,每次剪花枝的长度保持在一厘米左右,不要过长,要断面保持新鲜,这样能够增强花的吸水能力,延长花的生命。
2、浸糖水法:
在养花的水里加上少许的排汤,然后再把新鲜的花插进去,这种方法能够延长花花的这种方法能够延长花的寿命。
3、添加保鲜剂法:
在养花的水中加入一些保鲜剂,就能一直花的凋零,延长鲜花开放的时间,如果没有保鲜剂,可以用高锰酸钾或是阿司匹林加水,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4、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可以向百合花的花蕊和叶子上撒一些水,这样让人看起来会精神很多,花期也会更长一些。
注意:
养百合花时加水不可以过满,百合不像荷花,加水过多,花枝容易腐烂,在养百合花时加水,不要超过吸水点三厘米处。
百合花虽然好看、气味也好,对人的心情有好处。但是,晚上的时候不要将百合花放在房间里,因为百合浓郁香气,会引起失眠,因此晚上的时候,可以把百合放到客厅里去。
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庐山不但有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留给我们的诗情画意和东、西林寺的佛理梵音,还有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本期我们通过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来看看在白鹿洞的读书人是怎么珍惜时间的。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赏析
附: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朗读和吟诵的音频
朗读、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红点表示的,这个小红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对照。
在跟随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等众多大诗人的作品探寻庐山的“真面目”的过程中,我们渐次领略了庐山的诗情画意和佛理梵音,但就像我在上期分享的最后说的,这还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全部。作为中国的人文圣山,庐山还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在前几期分享中我给大家分享了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去过的陶渊明纪念馆、秀峰、石钟山、三叠泉、花径、东林寺……但游学期间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却是在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白鹿洞书院。
在做这几期分享的过程中,那掩映在群山绿树之中的白墙黑瓦的楼阁庭院式古建筑总是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我记得沿着蜿蜒的山路有贯道溪的潺潺流水相伴的晨跑、在独对亭里跟着鸟鸣一起叽叽喳喳的我们渐渐静下心来的晨读、每天去文会堂上课时都会路过却视而不见的碑廊的碑刻和堂前的周敦颐雕像、每次外出都路过的古老的棂星门、傍晚散步时看到的状元柱和江西进士榜、枕流桥下那块老师和邂逅的雅人烹茶其上的枕流石,还有离开前被妈妈拉着去看的朱熹纪念馆。当然,印象最深的是我们日夜“住于斯,吃于斯,歌诗欢聚于斯”的延宾馆大院,还有白鹿洞书院那一进院后山的白鹿。实际上当时的我在每天丰富多彩的游学生活中并没有用心去看它,反倒是现在做分享时才补上对它的理性认识。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白鹿洞书院坐落在庐山五老峰南麓约十公里处的后屏山之阳,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合,一水中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实在是个读书求学的好地方。我还记得我们在那天早晨坐着车来到白鹿洞书院的大门前,那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着“白鹿洞书院”的横额,古树垂荫,溪水轻吟, 好一派山居风景 。白鹿洞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东向西串联式而筑,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分别为先贤书院、棂星门院、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和延宾馆。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包括书院门楼、先贤书院、礼圣殿、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延宾馆士子楼、高等林业学堂等建筑。从方位格局上看,白鹿书院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群,建筑均坐北朝南;从建筑材质结构上看,白鹿书院建筑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颇具清雅淡泊之气。
书院是我国古代传播文化、培养学子、交流学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在战乱之后国家兴办的官学遭受破坏,庠序失教的情况下,由私人读书而兴办的乡里之学,也是各派学者在民间自由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白鹿洞书院正是书院中大名鼎鼎的代表。
白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与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后又与吉安白鹭洲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并称为“江西四大书院”,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但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唐贞元年间。洛阳人 李渤 与其兄李涉在此隐居读书,李渤养了一头白鹿“自娱”,人称白鹿先生。鹿通人性,跟随出人,人称“神鹿”。这里本没有洞,因地势低凹,俯视似洞,称之为“白鹿洞”。宝历年间李渤为官江州刺史,为纪念他青年时代在此读过书,广植花木,建亭、台、楼、阁以张其事。南唐升元年间开始在白鹿洞“建学置田”,供给各方来学诸生。以李善道为洞主,掌教授。时称“庐山国学”,又谓白鹿国庠。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与金陵秦淮河畔的国子监齐名,当时的学者争相往之。北宋初年,宋太宗重视书院教育,御赐《九经》等书给白鹿洞书院。因有朝廷重视,地方官史予以重视,白鹿洞书院得以发展。不过,对于白鹿洞书院贡献最大的人,恐怕还是朱熹。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体系的完成者。在儒家学者的心目中,朱熹是一位地位仅次于孔、孟的夫子,享有唯一的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殊荣。他在知南康军期间重建庐山白鹿洞书院,聚徒讲学,传播文化,教育士子,这是他一生中振兴理学、开创和健全书院制度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北宋在统一大部分国土后,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学子士人纷纷要求就学。但政府无暇顾及,开国后80余年未兴办学校,于是“儒者往往依山林,即闲旷以讲学,大率多至数十百人”。到宋真宗执政以后,又大力提倡科举,发展官学,制订了不入官学不能应举的政策,书院又逐渐衰落下来,但白鹿洞书院还在勉强维持。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下,烽烟四起,庐山的建筑罹于兵火,白鹿洞书院也“屋宇不存”、“基地埋没”、“莽为荆榛”、“荒凉废坏”。白鹿洞书院获得新生和兴旺,除了南宋偏安一隅,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以外,与朱熹的有志于振兴教育事业,为恢复书院所作的种种努力有很大关系。
南宋淳熙六年,朱熹被任命为知南康军。他考察了白鹿洞书院遗址,发现这里已是一片野草丛生、瓦砾成堆的废墟,感慨万分,决定加以修复。他一面分派人筹措兴复诸事,同时又将自己有关修复书院的种种设想奏告朝廷。
当时,南宋朝廷对金兵南下的惊惶始定,财政困难尚多,对教育事业无余力顾及,何况南康军已有三所官校,不必为修复书院烦费。但朱熹认为,白鹿洞这个地方“山川环合,草木秀润,真闲燕讲学之区。”他力排众议,一再上本朝廷,坚持重建白鹿洞书院,理由有二:一是宋朝开国以来,朝廷就十分重视白鹿洞书院的建设,书院对于传播文化、教育士人、巩固统治,贡献很大,因此,重建书院,“理不可废”;二是强调在庐山境内佛寺道观“以百十所计”,其毁坏无不兴葺。如果只修寺观,不修儒馆,只闻钟鼓之声,不闻弦歌之声,就太不重视文化教育了。由于朱熹的一再请求,宋孝宗终于批准重建白鹿洞书院。书院落成之日,朱熹高兴地饮酒赋诗:“重营旧馆喜初成,要共前贤听鹿鸣。三爵何妨奠萍藻,一编讵敢议明诚。深源定自闲中得,妙用无从乐处生。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
淳熙六年至八年朱熹任南康军期间,为兴复白鹿洞书院主要做了以下几件事:重建院宇、筹措院田、聚书、立师、聚徒、订学规和立课程。朱熹在总结前人办学所订规制和禅林清规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制订了《白鹿洞教条》,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这一学规后来在全国书院被普遍遵行,至今仍为中外教育家所重视和研究。
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包括“升堂讲学”、“互相切磋”、“质疑问难”、“展礼”等,而以学徒认真读书、自行理会为主要形式。朱熹对学生读书方法有许多精辟的指导,后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值得指出的是,朱熹每有闲暇则与学生优游于山石林泉之间,寓讲解、启迪、点化于其中。正因此,朱熹在书院周围修建了许多供游息赏景的亭榭,开凿了许多风景点,让师生把修身、讲学与适当的休息和旅游结合起来,活跃文娱生活,增进身心健康,认为这是造就德才的良好途径。这也正是我们在庐山游学期间的读书方式。
正是由于朱熹的苦心经营,白鹿洞书院名声大振,传至海外的日本、南韩及东南亚一带,誉享海外,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一个重要文化摇篮,也为明清时期白鹿洞书院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游学时住的延宾馆庭院的正中央有一座朱子像,我们每天早上和傍晚都会准时来到朱子像前穿着深衣歌诗,讲义中也专门编入了朱子的《敬斋箴》和《心箴》。我现在再翻看当时的照片和讲义,才理解了檀老师带我们到这里来游学的深意。白鹿洞书院真是读书游学的好地方,这十几天的游学生活是多么美好和难得呀!
与朱熹和李渤一样珍爱白鹿洞读书生活的还有我这期要分享的主题诗《白鹿洞二首·其一》的作者王贞白,他正是在白鹿洞读书求学时写下了这首有着“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样传诵千古名句的名作。
王贞白字有道,号灵溪,信州永丰人。唐乾宁二年登进士,七年后授职校书郎。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的描写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征戌之情,深切动人。在政治上,王贞白有着鲜明的立场与决心,他在《宫池产瑞莲》诗中写道:“愿同指佞草,生向帝尧前。”然而天性耿直的王贞白并没有能够实现他的志向。他生活在政治一派腐朽、朝廷上下到处有贼臣奸相、战端四起的晚唐。自从进入朝廷之后,王贞白就已深刻地感受到了唐末政治上的污浊与腐败,于是在朝廷中担任闲职的王贞白在盘桓数年后,终于无法忍受尔虞我诈、人心惶惶的官场生活,趁唐昭宗赴岐山狩猎之时,愤然退出这一是非之地,归隐返乡,时年还不到三十五岁。
王贞白深感自己无力挽救日益衰败的大唐社稷而弃官退隐,但是他始终摆脱不了面对国家危亡的情感痛苦。守义退隐实际上是他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所以王贞白退隐之后并没有去过那种闲逸自在的生活,而是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了家乡百姓,在乡邑永丰县城外西山之南创建了“山斋书舍”潜心教学,为家乡子弟传道解惑。教学之余他以著书自娱,勤奋不辍,常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同游唱和,号称“江西四大诗人”。王贞白“学力精湛,笃志于诗”,其诗“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清秀典雅,辞意工丽”,深受四方学者所推崇,尊以为师。南唐中兴元年,王贞白病卒于故里信州永丰,即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朝廷敕赠王贞白为光禄大夫“上柱国公”封号,建立“道公祠”,葬于广丰区城西门外城壕畔。
王贞白的诗在唐末声名远扬,其文学地位在历代均获很高评价。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但对于现在大多数人来说,他的名字在群星灿烂的唐朝诗坛却很不起眼。不过他的《白鹿洞二首·其一》里的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你一定从老师或者家长的口中听到过很多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首写白鹿洞最有名的诗。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
“春深”就是春末,暮春;“引笑”就是逗笑,开玩笑;“周情孔思”指周公礼法、孔子儒学,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追寻”意思是深入研究。这首诗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就是说:专心读书,不知不觉春天已经快过完了,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珍贵。若不是被道人的逗笑打断了思绪,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教导呢。
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也是一首惜时诗。首句叙事,“读书不觉已春深”,言自己专心读书,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诗人读书入神,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全然忘记了时间。树木荫浓,春色已深,这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颇多感慨。时序转换本属寻常,为什么之前诗人没有发现呢?“读书”二字道出了缘由。正是因为诗人的心思完全沉浸在读书之中,所以才发现时序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变。然而这发现所引起的并不是对大好春光易逝的感慨和遗憾,而是读书的光阴如此珍贵,因而时不我待的珍惜心情,所以接下来发自诗人肺腑的感叹“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了传诵千载的惜时金句。这一诗句以金子喻光阴,用“一寸光阴一寸金”来表达时间之宝贵,极其形象而鲜明地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珍惜。
这里的“一寸光阴”指极短的时间,那么古人为何把时间称作“光阴”?“一寸光阴”又是多长时间呢?“光阴”这个词的出现与古代的计时工具有关。在清代以前,中国没有钟表,要想计时很不容易。当然,这并不代表古时没有计时工具,比如我在《正月十五夜》那一期分享中就给大家讲到了“铜壶滴漏”这种计时工具。而“光阴”一词则跟“日晷”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有关。日晷是人类根据日影位置的变化来测量时间的一种工具,由底座、晷面、指针组成。底座与地面平行,晷面与赤道平行,指针与地轴平行。指针一般为铜质,垂直穿过晷面。晷面呈圆盘形,石质,正反两面都刻有12个时辰。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投影就会投向晷面,指在哪个位置上,便意味着是相应的时刻。每天从早到晚,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每走一步,日晷指针的影子也紧随其后产生相应变化。太阳是“光”,影子为“阴”,流逝的时间体现为光的阴影变化,“光阴”这个词就由此而来。
再来看这个“寸”。我们现在用时、分、秒来度量时间,古人为何用“寸”来度量光阴呢?《大戴礼记·主言》中记载:“布指知寸,布手知尺。”郑玄注解《礼记·投壶》时也说:“铺四指曰扶,一指案寸。”可见,寸是一指宽的长度。日晷指针的影子在晷盘上移动一寸所花的时间,就被称为一寸光阴,即“寸阴”。因为寸只是一指那么短,所以“寸阴”自然指的是很短的时间,以此来衡量时间,更显时间之珍贵易逝。
在对天地万物的观察中,在四时的流转往还里,古人逐渐认识到,时光流逝从来无情,不曾等人。首先将“寸阴”与“寸金”连在一起,劝喻人们珍惜点滴时光的,是《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璧是古代用于祭祀的玉环,虽价值连城,但时间却比璧玉更为宝贵。而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在第一句“读书不觉已春深”叙事的基础上自然引发出来这样意味深长的感悟,正足以引起每一个珍惜时间的读书人共鸣,也因此诗句一出,便成为有口皆碑的格言警句,以至于后来被编入集结中国从古到今各种格言、谚语的明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特别是读书人珍惜时间、注重知识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不过,《增广贤文》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寸金难买寸光阴”组合起来的广泛流行反倒让人们忘了它原本的出处: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我和妈妈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录制时,我们家庭团多次冲出百人团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符昕姐姐在有一场答题时就是给卡到了接“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上句这道题上。
在表达了深深的惜时感叹后,诗人是否又接着读书去了呢?原本还真是的,但却被来访的道士朋友给打断了,这正是接下来诗的第三句“不是道人来引笑”所表达的内容。这个道人看来是个诙谐有趣之人,不知他对诗人说了点什么,把专心读书的诗人给逗笑了。道人要静坐养生、炼丹修道,是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的了,而诗人则还需要道人来“引笑”,才肯放松一下,休息片刻,可见诗人读书之专心致志,聚精会神。那诗人读的又是什么书呢?第四句“周情孔思正追寻”回答了这个问题。原来道人到来之时,诗人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虚心涵泳圣人的教导呢。
从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王贞白是惜时如金、潜心求知的人,想来他能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一定也得益于这样的品质吧。
有意思的是,对白鹿洞书院有决定性贡献的朱熹也有一首和王贞白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异曲同工的诗作《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此诗大约写于朱熹的晚年。相传朱熹年老时,散步到一所学堂,看到一群学子在室外池塘边打闹戏耍。当时正值深秋,梧桐树叶随风飘落,想到自己白头,不禁感慨万千,随口吟下了这首诗。这里的“一寸光阴不可轻”是不是和“一寸光阴一寸金”表达的惜时之意如出一辙?而“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是不是也和“读书不觉已春深”一样,用敏锐、细腻的笔触和含蓄而形象的时序流转的意象,表达了相似的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因而一定要珍惜时间的感受?唯一不同的是,朱熹的《偶成》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诫少年们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而王贞白的《白鹿洞二首·其一》则是用“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道出自己对时间的无比珍视。
实际上古诗中表达类似劝学、惜时的还有不少呢。比如我之前曾经分享过的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是不是和朱熹的《偶成》诗意有些像?
我妈妈很喜欢王贞白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在参加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录制时,她第一次上场时选择的定场诗就是“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她在答接上两句诗的题目时,却把陆游的“古人学问无遗力”和朱熹的“一寸光阴不可轻”给混到一起了,虽然这两首诗压的是同一个韵部,貌似也是无缝对接,但妈妈常常自嘲“还是背诗的功夫没下到啊!”确实是,我们读书学习,不但要珍惜时间,更要在宝贵的时间里真正下到足够的功夫啊!
我们在白鹿洞书院游学时也践行了王贞白诗中“一寸光阴一寸金”和朱熹诗中“一寸光阴不可轻”的惜时精神。我们每天早早起来跑步和读书,上下午都在上课学习,到了晚上也不忘记写作业,外出游玩的安排也都很好地配合了读书学习的内容。正是因为我们当时格外的珍惜每分每秒,才让这短短两周的游学变得如此难忘。
在王贞白的家乡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他的这首《白鹿洞二首·其一》中“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名句已经被当做当地的文化名片来打造了。2012年9月11日,当地政协举办了“王贞白文化品牌建设”调研座谈会,努力想把王贞白文化打造成当地的特色品牌,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珍惜时间的人们想到时间就会想到广丰,想到王贞白。甚至有部分政协委员还建议将“光阴”文化写进城市名片,成立组织机构,抢先进行品牌注册,并加大宣传力度,让王贞白的“光阴”文化家喻户晓。这种较为商业化的推广确实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但是否真能传播把“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时精神用于读书的内涵呢?
1你去过什么书院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个你喜欢的书院吗?
2你参加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游学活动吗?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吗?
3你读过朱熹的诗吗?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首他的诗,比如《春日》。
4你还读过什么劝大家珍惜时间的诗吗?能给大家分享一首吗?
5你在学习中有没有感受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做的吧。
特别题目去过庐山营的小伙伴们,你们对白鹿洞书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王贞白》
(元)脱脱等撰《宋史·朱熹传》
雒诵堂《庐山营讲义》
白鹿洞书院官网
中国最早的书院,是官方的什么机构?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用塑料瓶子装水,把百合泡在瓶子里,把瓶子放在暖气上,用电吹风弱风档吹百合,不要太近。
方法是给你啦,就是不明白你怎么会想让百合开败!
回答者:summer_hww - 魔法学徒 一级 12-8 15:43
--------------------------------------------------------------------------------
在瓶子的水中放一些催化剂,可以使花快一点开,败得也快(花店都是这样子弄的,催化剂可以买到)
回答者: 惜晴8888 - 经理 四级 12-8 15:49
--------------------------------------------------------------------------------
盐,盐,盐
最简单的就是放盐,就像淹咸菜一样,植物细胞的细胞液很快就被吸到盐水里了。
别说是百合了,就是大树,放了盐,过不了几天也枯死了。
回答者:22685850 - 秀才 三级 12-8 16:21
--------------------------------------------------------------------------------
温室:14-16°C(最高25°C)
花瓶水的pH值
普通百合 60 - 70
东方百合 55 - 65
百合还有亚洲百合杂种和东方百合杂种 也适用东方百合PH值
绝大多数百合性喜冷凉、湿润气候,半荫的环境。应注意:
1)对花茎进行再剪截,把切花插入15-20厘米深的水中,花头用塑料薄膜包裹,在室温下水合处理,直至切花坚挺。
(2)切花储存在2℃温度下,瓶插寿命最长。
(3)插花应放在冷凉、无风的环境下,不要靠近火炉。百合具有趋光性,室内光线应分布均匀,以免引起弯茎现象。
(4)不要把百合和水仙花同置一个容器中,否则百合寿命会缩短。百合可能引起手掌皮肤红肿,处理时应小心。
如果你一样都没按照我上面写的来的话 估计想弄死这把百合花也是一天之内的事
回答者:ononfly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12-8 17:16
--------------------------------------------------------------------------------
既然讨厌,扔了不是最简便吗你又何苦多此一举呢如果想让它早点开败:1、增加根部切面,并且把根部敲碎。2、放温度高点的地方相对开的快些。3、装满水相对开得快些。4、把百合用塑料袋整个包起来。5、加点盐。不过我建议你如果真是讨厌扔掉或送人是最快捷简便的方法了。
回答者: 开心旅途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2-8 18:11
--------------------------------------------------------------------------------
放强碱或者强酸
回答者:寂寂了了 - 秀才 二级 12-9 20:40
--------------------------------------------------------------------------------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伴随着一个新学期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白露这个富有诗意的节气。本期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图中入声字是用一个小绿点表示的,这个小绿点藏在每一个入声字的右下角。你可以锻炼自己当侦探的本领,看看是否能很快找到。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下面画一个空心的圈儿,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下面画一个实心的圈儿,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另外,你猜猜,图中的三角形符号表示什么?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仄起式五律《月夜忆舍弟》
在不知不觉中,夏天的暑热已经消退,很多人身上的短袖短裤如今都变成了长裤长袖。伴随着一个新学期的到来,我们也迎来了白露这个富有诗意的节气。
那么说起白露,很多人的脑海里可能马上就会浮现出一幅“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画面。这首《诗经》里以唯美著称的篇章,千百年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啊!进入白露节气后,天气少了夏的焦躁,多了几分秋的温馨与静谧,可以算是一年中最可人的时节之一。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要说白露的诗意,从其名字上便可略知一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天气逐渐转凉,阴气逐渐加重,虽然白昼阳光尚热,但太阳一下山,气温便很快下降,到了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现出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到了“白露”的美名。这时,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是全年温差最大的节气。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人能够感觉到寒意,动物也一样能感觉到。所以白露三候就是:“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一候鸿雁来。“鸿大雁小,自北而来南也,不谓南乡,非其居耳”,意思就是说鸿雁要飞到南方去了。那为什么会用“来”这个字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鸿雁是一种北方的鸟,但因为冬天寒冷,所以要飞到南方。对于南方,就好像鸿雁又来了一样。所以称“鸿雁来”。二候玄鸟归。“玄鸟”指的是燕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玄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就是说燕子本是南方的鸟,现在它从北方飞到南方就是飞回家去了。三候群鸟养羞。“羞”呢,就是“害羞”的“羞”,但它在这里是“珍馐美味”的“馐”的本字,意思是精美的食物。养羞指的就是储藏食物。因为到了秋天,鸟儿们感觉到了寒意,就要为过冬准备食物了。”
当然,更能体现白露诗意的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描写白露的诗句。除了那咏叹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之外,恐怕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李白的《相和歌辞·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还有杜甫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天,我就要为大家分享杜甫的这首《月夜忆舍弟》。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我之前给大家分享的诗都是七绝,一句七个字,一共有四句。而且你可能还注意到我每次都会给大家分享找入声字和表平仄的模版,因为七绝是近体诗的一种,是讲究格律的。而要了解格律,就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入声字。之所以一直跟大家分享七绝,是因为希望大家在体会诗词语言、内容、意境的美之外也能够直观地体会各种诗词体裁的不同特点。这一次我要分享的《月夜忆舍弟》属于“五律”这个体裁。“律”就是“律诗”,那么什么是“律诗”呢?律诗就是需要严格地遵守写诗的纪律的诗,这个写诗的纪律就是格律。所以律诗从创作上来说是最难的一种体裁。而杜甫的律诗,是所有人公认写得最好的。实际上,律诗这种诗体正是在杜甫的手中才开始成熟起来的。律诗,一首诗有八句,如果每句有五个字就叫“五律”,如果每句七个字就叫“七律”。这首《月夜忆舍弟》就是一首五律。
杜甫,字子美,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他有很多的称呼,像“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杜草堂”、“老杜”,当然,还有大家最熟悉的“诗圣”。那么他的这些称呼是怎么来的呢?他为什么会有这些称呼呢?
我们先来看“杜少陵”这个称呼。杜甫曾经居住在长安 城东南的杜陵,杜陵是汉宣帝的陵墓。杜陵旁边有一个小陵称少陵,是汉宣帝的许皇后的陵墓。因为,杜陵是杜家先祖的发迹地,所以杜甫常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就称呼杜甫为杜少陵。
接下来,我们看看“杜拾遗”和“杜工部”。杜甫还有些这两个称呼都是因为他曾经做过的官职而得名的。这也是唐朝诗人常见的称呼法。杜甫做“拾遗”是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即位不久。拾遗是唐代的一个谏官,我在为大家分享《直中书省》时曾经提到过。他在做这个官职的时候写过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春宿左省》,诗中说:“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因为给皇帝上封事就是拾遗的职责。著名诗人岑参在这时还写过赠给他的诗,诗名就叫《寄左省杜拾遗》。后来,杜甫流落至四川,在好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当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又被称为杜工部。著名的杜甫草堂就是在这个时候在严武的资助下建的,所以他又被称为“杜草堂”。如果大家现在去成都,基本上都会去参观著名的杜甫草堂。
再来看看“老杜”。他为什么会叫老杜呢?因为杜甫在人们的心中一般是一个老人的形象,跟李白非常不一样。不管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都给人一种饱经忧患,悲天悯人的老者的感觉。而李白在大家心目中总是一个意气风发,正当壮年的形象。不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不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感觉杜甫比李白要大很多。但是,实际上杜甫比李白要小十一岁。而且,杜甫也是有过年少轻狂的岁月的。他小的时候曾经:“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青年时,也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气。
不过,是大家最熟悉的应该还是“诗圣”这个称呼吧。我们常说孔子是“圣人“,而杜甫之所以被称作“诗圣”是因为首先,杜甫写诗的风格与境界正如孔子的思想。
杜甫一生都是穷困潦倒,四处漂泊,亲身经历过许许多多人间的悲惨,目睹了一件件残忍的故事。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一篇又一篇描写人民困苦生活的作品。像《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等,都是人民战乱中的生活的真实写照。所以,杜甫写的诗也被称为“诗史”,就像是一部用诗歌写成的诗书。当然,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不过在这种情况下,他想着的,却仍然是其他人的痛苦。比如说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的屋子已经:“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以至于:“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但他想的却还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唯有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唯有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这样的境界,和圣人的境界,是何其相似啊!正像苏轼说的:“古今诗人众多,而子美独为首者,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古今诗人有无数个,之所以杜甫最为大家所推崇,是因为尽管他自己饥寒交迫,终生不为君王所用,但他没一顿饭都从未忘记忠君。以前我给大家分享《春日》的时候曾经提到过宋朝的“程朱理学”,“程朱”就是把孔子思想发扬光大的伟大的思想家。这也是为什么杜甫的诗在宋朝受到广泛重视的原因之一。
杜甫能够成为诗圣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整个中国诗歌发展、流变的过程之中最重要的诗人。站在杜甫的时代往前看,杜甫汇集了以前一切诗人的精华,他成了超越以前的一切诗人的最高峰;站在杜甫的时代往后看,杜甫以后的诗人极少不受杜甫影响,不把杜甫当成导师的,所以杜甫也是启导后代一切诗人的最高峰。可以肯定的说,他的这种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在诗歌形式上,李白比较喜欢古体,比较排斥律体,律体那种严谨的格律对他的奔放潇洒的个性是比较不适宜的。杜甫就不一样是这样,他在古、律两方面都达到了最高水平,尤其在律体上所下的功夫,使他成为这种体裁的宗师。在内容上,杜甫也广泛的学习前辈,并且将前辈的一些题材和手法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全新的面貎。总的说,杜甫在诗歌艺术上,把前人已有相当成绩的古体发挥到极致,把前人刚刚试验完成的律体大力加以开拓;在诗歌内容上,把前人的题材和表现技巧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推陈出新,呈现出新的面目,是真正的集大成者。被称为“诗圣”真是实至名归!
说完了作者,我们来看这首诗本身吧。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就写下了这首诗。所以,这首诗的题目就叫《月夜忆舍弟》,“舍弟”是谦辞,就是指自己的弟弟。
我们先来看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指的是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宵禁是古代实行的一种制度,就是说到了晚上人们都不能出门。边秋指的是秋天边远的地方,此处指的是秦州。“一雁”指的是一只大雁。这联是说:“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大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常见的意象。大雁是候鸟,每到黄叶纷飞的季节,仰视万里霜天,常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南飞的鸿雁,它们组成整齐的行列,时“一”字排开,时交叉成“人”,古人常称之为雁阵、雁字、雁序等。因此自然成为多愁善感的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他们赋予了大雁许多不同的情感,比如,季节的更替、时间的流逝、逆旅游子的思乡、凭栏思妇的悲愁等等。不过,杜甫在这里写到大雁并不只是为了表示季节更替的这种感情,还因为古人用雁行来指兄弟。这里的一只孤雁,不就像杜甫与自己的兄弟分离吗?
接下来我们来看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联是说:今天是白露节,天气转凉了,我更思念家人,虽然这里也有明月相伴,但还是家乡的月亮更明亮啊!“露”是水的一种“变形”,指的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在诗中,露水和月亮经常被相提并论,因为露水“常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晴朗无风的夜晚,除了月头月尾那两天,总是有一轮明月当空。比如说白居易的《暮江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月”更是常常出现在思念亲人的诗中。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诗人们总是见月思乡。像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等。月亮成为开启乡愁的钥匙,经过绵延千年的积淀,而成为一种民族认同。身在异乡为异客,唯有明月知我心。设想一下,如果你客居他乡,晚上望着一轮明月,浮现在你心中的是否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下面我们来看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皆”指的是都。“有弟皆分散”就是说:我虽然有兄弟但他们都离散各在一方。“无家”说的是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无家可归。“无家问死生”就是说“兄弟们都无家可归,我也没有地方能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最后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书”指的就是互相寄给对方的书信,这是古代天各一方的亲人们互相联络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要给兄弟们寄信,却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况乃”是说何况是,“未休兵”是因为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更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行人路断,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生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这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的感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然而,这种看似无理的手法却使人觉得合乎情理,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怀念。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功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
上两联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所以是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颈联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断肠,感人至深。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饱含无限深情。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充分地体现了杜甫律诗创作艺术的圆熟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参考反馈题目
1你觉得“白露”是个富有诗意的节气吗?你觉得二十四节气个节气比较诗意?
2你了解候鸟迁徙的习性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鸿雁这种候鸟吗?
3你知道古诗都有哪些体裁吗?它们各自都有什么特点?
4关于杜甫,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诗?
5你曾经有过“月是故乡明”或者和“月是故乡明”类似的感受吗?
中国古代诗歌中雁的典型意象分析
古诗词中雁意象拾零
古诗词中的霜、露、雾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方法一: 将绿豆洗净,控干水分倒入锅中,加入开水,开水的用量以没过绿豆2公分为好,煮开后改用中火,当水分要煮干时(注意防止粘锅),加入大量的开水,盖上锅盖,继续煮20分钟,绿豆已酥烂,汤色碧绿。 方法二: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20分钟,捞出后放到锅里,再加入足量的凉水,旺火煮40分钟。 方法三: 将绿豆洗净,放入保温瓶中,倒入开水盖好。3-4个小时后,绿豆粒已涨大变软,再下锅煮,就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绿豆煮烂。 方法四: 将挑好的绿豆洗净晾干,在铁锅中干炒10分钟左右,然后再煮,绿豆很快就可煮烂。 方法五: 将绿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冷却后,将绿豆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冷冻4个小时,取出再煮,绿豆很快酥烂 。 绿豆粥 原料: 绿豆30g、粳米100g。 做法:将绿豆、粳米淘洗干净。 把绿豆、粳米放入锅内,加水约500g,煮至米烂汁黏时即可离火食用。每日服食1-2次。 功效绿豆是一种非常好的解暑食品,能清热消暑、解毒消痛、利尿除湿,与粳米相搭配,煮成粥,又可健脾益气、养血生津,确为夏季解暑佳品。 百合绿豆粥 原料: 百合30克、绿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30克。 做法:将百合洗净,绿豆洗净,去泥沙;大米淘净,去泥砂。 将大米放锅内,加入水300毫升,放入百合、绿豆,用大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熬1小时,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绿豆百合菊花粥 原料:绿豆150g、百合30g、菊花10g(用普通的干杭菊即可)、冰糖。 做法:绿豆、百合、菊花洗净,绿豆和百合用清水泡20分钟。 把所有材料入锅,加三分之二锅的水。 先大火煮开,再改小火煲一个小时20分左右即可,煲的时间久一点是为了让绿豆汤有沙沙的感觉,冰冻起来饮用也更惬意。 由于加了百合,汤里有股自然的清甜,加上菊花的香味,这款夏日清火粥一定会让你胃口大开。 绿豆粳米粥 原料:绿豆50g,粳米100g,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粳米洗净煮粥,待熟加入冰糖,拌匀搅拌,即可食用。 功能:清热解暑。可用暑湿感冒,高热口渴,烦燥身重等症。绿豆清热解毒,祛暑止渴;粳米甘平益胃,增强绿豆祛暑除烦,生津止渴之功效
希望采纳
“诗书优游”诗词频道主播百合新年度频道介绍
“诗书优游”平台、频道和主播介绍及百合的往期分享合辑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这里有通往西域的最重要关塞:玉门关和阳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告诉我们,出了玉门关或阳关,就是“出塞”了。本期分享一起来到敦煌,欣赏王昌龄脍炙人口的名作《出塞》。
王昌龄《出塞》赏析
图中入声字是用右下角的小黑点表示的,看看你是否能很快找到所有的入声字。找到所有的入声字以后,就可以玩“标平仄”这个游戏:在所有的平声也就是的一声和二声上面画一横(或者画一个空心圆),这个符号表示平,不过千万要注意,有些一声或二声的字实际上是入声字,要标成仄声哦!然后在所有的仄声也就是三声、四声和入声上面画一竖(或者画一个实心圆),这个符号表示仄。如果你自己不会标也没关系,可以对着我分享的找到每一个表示平仄的符号,照着标在你的诗上就可以了。不过,我非常推荐你们自己挑战一下,然后再与照片对照。
朗诵、诵和吟的音频
平起式七绝王昌龄《出塞》
朗诵、诵和吟都是在嗟叹和咏歌中体会诗词节奏和韵律的好办法哦!在吟诵中你可以在不知不觉中把所读的诗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同时切实感受诗词的美。
上一期的分享中我给大家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凉州并给大家分享了王翰的《凉州词》。我猜一定有人会想:诶,怎么没有分享王之涣的《凉州词》呀?王之涣的《凉州词》不是更加家喻户晓吗?其实当初在选择分享的主题诗时,我和妈妈也是颇费踌躇的,因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和王翰的《凉州词》可都是被后世诗评家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的千古名作,我自己也觉得这两首诗难分高下,都想给大家分享,实在是很难取舍。后来我和妈妈商量决定,先给大家分享王翰的《凉州词》,把王之涣的《凉州词》留到接下来的这一期来分享,因为王之涣的《凉州词》和我本期分享的主题可是大有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先一起来欣赏一下王之涣的《凉州词》吧:“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一起笔便气势雄浑,描绘了典型的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自下向上、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迤逦飞上云端的画面,神思飞跃,气象开阔。在这句诗中,“上”的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反向突出了其源远流长和蜿蜒雄壮,不愧为千古奇句。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展现“画卷”主体——塞上孤城,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远景和“万仞山”的近景反衬下,这座塞上孤城益发显得地势险要、处境孤危。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这一“孤城”意象,便自然地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铺垫。第三句“羌笛何须怨杨柳”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而那羌笛所奏正是最能引发人离情愁绪的《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守孤城的征夫的离愁别怨。在以前的分享中我曾给大家介绍过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这里诗人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这就不但避免了直接用曲调名而可能有的板滞,而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正是塞北苦寒之地,即使长安陌上早已春意盎然,而这里依然“垂杨未挂丝”,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哀怨。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那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不可谓不强烈。而句首“何须”二字却似乎在宽解这种哀怨:羌笛呀,你就不要“怨杨柳”了。这样的宽解使得那怨情显得委婉含蓄起来。而这“何须”二字又显然是包含着疑问的:为什么不需要“怨杨柳”呢?这自然就水到渠成地引出结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的春风自然首先指的是自然界中从东南吹来的春风,但又何尝不是指那代表皇恩雨露的春风啊!在这边关遥远的苦寒之地,这些戍守孤城的征夫,原本就要承受这离家万里、寂寞孤独的苦楚和沙场征战、洒血疆场的牺牲,而朝廷的恩泽还犹如那二月的春风一样,丝毫也不眷顾这些饱尝苦怨的征人,任凭羌笛再怎样吹奏《折杨柳》也都没有用。这双重的“春风不度”就把戍边将士的苍凉哀怨表现得更加深沉不露、耐人寻味。明代高棅bǐng《唐诗正声》引吴逸一对这首诗的评论说:“神气内敛,骨力全融,意沉而调响。满目征人苦情,妙在含蓄不露”。真是说出了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妙处啊!
那么春风为什么“不度玉门关”呢?这就要说到我本期分享的主题“出塞”了。我们都知道,边塞诗是唐诗中久负盛名的一大类,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作。边塞诗自然是吟咏边塞题材的诗作,所以很多名作就直接叫《出塞》。实际上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就一名《出塞》。那么到底到哪里是边塞?哪里算“出塞”呢?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和王维那首最经典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告诉我们,出了玉门关或阳关,就是“出塞”了!
玉门关和阳关都在丝绸之路上的另一座名城,现在甘肃省的敦煌市。
说起丝绸之路,可能大家除了起点长安第一个想到的城市就是敦煌,而并不是我上一期为大家分享的凉州。的确,凉州在隋唐时期确是非常繁荣,但在近现代显然比较没落,不为大家熟知。而敦煌因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和蜚声中外的“鸣沙山、月牙泉”,俨然成为丝绸之路上沙漠驼铃的形象代言人。
穿越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从凉州再继续向西走就来到了敦煌。敦煌位于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点,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节点城市。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葱岭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龟兹、越葱岭而至大宛。唐朝的丝绸之路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也不断传播到中原地区。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将士、商贾、僧侣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yào”,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也正是因为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在几百年中不断在敦煌汇集,才给我们留下了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莫高窟。
走丝绸之路必经过敦煌,而出敦煌则必须经过玉门关和阳关。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位于疏勒河南岸由戈壁、荒漠、河流、湖滩共同组成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北与北山相望,南与祁连山呼应,东南距敦煌市约90公里,西距罗布泊东部边缘约150公里。现遗存包括城址2座,烽燧20座,长城遗址18段。
距玉门关15公里处是俗称“大方盘城”的河仓古城,是汉代玉门关守卒的粮仓。一直到魏晋时一直是长城边防储备粮食的重要军需仓库。其东西北三面被草地和沼泽包围,南面为高出沼泽的戈壁所掩护,位置险要,隐蔽安全,不由得让人为古人的匠心慧眼所叹服。现在虽然只存断壁残垣,但犹可见当年的气势。
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设置关口的时候,因它在玉门关之南,南为阳,所以叫阳关。
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就有烽燧墩dūn台,现在仅存古董滩北侧墩墩山顶上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遗址保存比较完整,是阳关历史唯一的实物见证。
汉唐时的玉门关和阳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而出征的将士和多愁善感的诗人们面对这边塞雄关则不免百感交集、感慨顿生。尤其是公元前104年,“贰èr师将军李广利出玉门伐大宛,不果,退兵敦煌,上书请求罢兵。汉武帝怒,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这一历史事件,更令玉门关成为“国门”的代称,寄托了多少人无限的悲凉、豪迈和感慨!
东汉经营西域三十一年的班超年老思归,上书汉和帝时请求说:“臣不愿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几百年后,唐朝的令狐楚还为他悲叹“可怜班定远,出入玉门关”。同为唐朝诗人的戴叔伦则满腔豪情地吟出了“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豪迈诗句,令热血男儿油然生出同样的报国之情。而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则几乎成了玉门关最熠熠生辉的名片。
阳关在诗人笔下则似乎更关系着离别的哀愁。从南北朝庾信的“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到唐朝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到宋朝柳永的“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ráo”、李清照的“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辛弃疾的“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陆游的“谁画阳关赠别诗?断肠如在渭桥时”……几乎无一不是离愁别绪、无限愁思。因为诗人们知道,出了阳关和玉门关就“出塞”了,而出塞的路途遥远凶险,谁知道还能不能顺利回来呀。
“出塞”本来是汉朝的曲子,相传是汉武帝时期的乐师李延年所作。但是《西京杂记》这本书又记载汉高祖的宠姬戚夫人当年就擅长歌唱《出塞》和《入塞》,这样来看这首曲子形成的时间可能比较早一些。在汉乐府中,《出塞》属于横吹曲,是军乐。但根据《晋书》的记载,“五胡入华”的时候,名士刘畴chóu到坞堡中避难,有几百个胡人想要冲击坞堡,危难之际,刘畴镇定自若,拿出胡笳吹起《出塞》、《入塞》这两首曲子,胡人听了都勾起了思乡之情,留着眼泪就离开了,很像是楚汉战争中四面楚歌的作用。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出塞》又应该是胡人的曲调,才能引起胡人的思乡之情。所以说这个曲调应该是有非常复杂的演进过程。不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到唐朝它已经成为一个乐府旧题了,诗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为它填上新词,原本的曲调就已经不重要了。唐朝重军功,战争不断,写过出塞曲的诗人也特别多,比方说杜甫“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都是出塞曲。但是在众多的出塞曲中,最著名的毫无疑问是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王昌龄的《出塞》。
王昌龄字少伯,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他的诗也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他的这首代表作《出塞》也和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样被诗评家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世贞《艺苑卮言》就说:“于鳞(也就是明代诗人李攀龙)言唐人绝句当以此压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极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当别有所取;若以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耳”。更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则是出自唐朝薛用弱《集异记》的“旗亭画壁”的故事。故事说一个下雪的冬日,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位诗人一起到“旗亭”也就是酒楼小饮。忽有梨园伶líng官十数人,登楼会宴,其中有四位装扮奢华的歌伎。随即乐曲奏起,演奏的都是当时有名的曲子。王昌龄等三位诗人一边听一边私下相约定:“我们三个在诗坛上都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算是有个机会,可以悄悄地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入歌词多,谁就最优秀”。
一位歌女首先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于是王昌龄就用手指在墙壁上画了一道。随后一歌女又唱道:“开箧qiè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于是高适也伸手在墙壁上划了一道。接下来又一歌女出场,唱的是:“奉帚zhǒu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是王昌龄的《长信宫词》,王昌龄于是又伸手在墙壁上划了一道。这么一来,王之涣面子上似乎有点挂不住了,他自以为出名很久,可是歌女们竟然没人唱他的诗作。他于是用手指着几位歌女中最漂亮、最出色的一个对王、高二位说:“那几个唱曲的都是不出名的歌女,唱的也都是下里巴人之词,到这个最漂亮的歌女唱的时候,如果不是我的诗,我这辈子就不和你们争高下了;果然是唱我的诗的话,你们二位就尊我为师。”王昌龄和高适都笑着说好。
一会儿,轮到那个最漂亮的歌女唱了,只听她轻启朱唇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下王之涣得意至极,揶yē揄王昌龄和高适说:“乡巴佬,我说的没错吧!”三位诗人都开怀大笑起来。那帮梨园伶人不知诗人们为何大笑,过来询问。诗人们如实相告,伶人们大惊拜倒:“我们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敢请诸位神仙不嫌弃,一起喝几杯如何?”诗人们愉快的答应了,于是一起喝得尽兴大醉。
这个故事虽然未必是真的,但鲜明地体现了唐代很多诗人的名作被伶人们配乐传唱的情形,也表现出盛唐诗人们虽然互争高低但仍知己相契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可见王之涣的放达和王昌龄的七绝是多么广被传唱。
在盛唐的四百七十二首七绝中,其中王昌龄的有七十四首,占了将近六分之一,而且几乎都是精品,所以王昌龄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送别、边塞和宫怨。虽然说到边塞诗人们都说“高岑”,但实际上王昌龄的边塞诗可以与高适、岑参并列而三,而且王昌龄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初唐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中进士之前曾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艺术性非常出色的边塞诗,而那时候岑参才11岁,高适也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而且高适和岑参都擅长歌行长篇,高作昂扬奋激,岑作瑰丽雄奇。但王昌龄却另辟蹊径,以短小的绝句形式,抒写征人的种种情思,既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的胜利喜悦,也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别怨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愁思,都写得含蓄深沉、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配以格调的舒缓自然、音节的宛转浏丽,成为传唱不衰的名作。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出塞》这首诗来看看王昌龄边塞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的语言很容易理解,就是秦汉时的明月始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隘,远征万里的将士却始终没有能够回家。但妙处正藏在这看似平实的语句之中。《三国演义》卷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明朝大诗人杨慎在他的《升庵诗话》里说:“秦时明月”四字,横空盘硬语也。”他给了一个解释说,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秦朝虽然远征,但是还没有设立关塞,敌人来了,就在明月照亮的土地上打仗,敌人走了就收兵,不会超时服役。但是到了汉朝,朝廷在边疆设立大量关塞,这样一来,士兵就被迫常年驻守边关了,回家也就遥遥无期了。这个解释虽然也是在赞叹这句诗的好,但他把“秦时明月”和“汉时关”都落到了实处,认为明月就属于秦朝,关就属于汉朝。其实完全可以用互文的手法来理解这句诗,就像“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并不是说到东市就是只买骏马,到了西市就只能买鞍鞯,而是说木兰到东市西市的各个市场去采购作战的装备。这句诗同样可以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所以这一句可以解释为“秦汉时的明月始终照耀着秦汉时的关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一般认为是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元光六年,卫青作为车骑将军率领大军出上谷到达笼城,俘虏了数百人。笼城,颜师古注曰:“笼”与“龙”同。而“飞将”则指飞将军李广。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止匈奴掠边。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地方,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太守。不过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龙城飞将”也可以不必理解得太实,可以理解为是指以卫青和李广为代表的众多汉朝抗匈名将。阴山是是中国北部东西向山脉和重要地理分界线,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及河北省最北部,是中国北方的屏障。这两句就是说:“只要有卫青和李广这样愿意为国家效力又有能力的名将,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
历代唐诗选评著作中的代表作之一、由宋宗元选编的《网师园唐诗笺》用简明的八个字评价了这首诗:“悲壮浑成,应推绝唱”,极贴切地概括了这首诗的艺术特点。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明月”和“关”的前面,分别用“秦时”和“汉时”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不仅有辽阔空间感更有深沉时间感的画面,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沧桑感。这是诗人以高超的艺术功力加上对长期的边塞战争的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王昌龄写这首诗的时候,也就是彼时彼刻吧,多少戍边的将士正身处边关、仰望明月,可这明月不仅仅是照耀着他们,也照耀过秦汉时代的戍卒;这边关不仅驻扎着他们,也驻扎过秦汉时代的征人。成百上千年之间,一代代的战士就这么离开故土,远赴边塞,高高的明月和冷峻的边关曾经见证过多少惨烈的厮杀,见证过多少生命的来去呀!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一种苍凉的历史感马上扑面而来,唐朝将士的身影就这样被嵌进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之中。
如果说“秦时明月汉时关”凸显了指时间的辽远,那么“万里长征人未还”则表现了空间的广阔。在明月之下,边关的征人哪一个不是离家万里却无法归还。这“万里长征人未还”指的不仅仅是当时正在戍守边疆的唐朝战士,还包含秦汉以来所有舍命沙场、埋骨边疆的将士。他们之中有的是“万里长征人未还”,只能登上高楼“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还有的是“可怜无定河边骨”,早已经化作边地的枯骨,只能在春闺的梦里闪现。“秦时明月汉时关”,眼中的景象是何等的壮阔!“万里长征人未还”,心中的感喟又是何等深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承袭了前两句的雄壮,是将士们巩固边防、保家卫国的豪迈宣言。为什么“万里长征人未还”?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啊!保家卫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天职。推而广之,从秦汉时期开始,一代代将士之所以抛妻别子,舍生忘死,不都是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吗。有了这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所有的牺牲也就都有了意义,前面的苍凉恰恰衬托出后面的悲壮。但仔细品味,除了这种悲壮的情感,这句诗还有微妙的弦外之音。“但使龙城飞将在”是在讲将领。中国古代一直主张守卫边疆在德不在贤,在将不在官。如果能有像卫青、李广那样有勇有谋、爱护士卒的将军能够一战破敌,让边尘不起,烽火自熄,又何苦让那么多士兵万里出征、眼望明月、不得团圆呢?高适《燕歌行》的结句“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朝廷能选出更有为的将领,如果将领不是尸位素餐,而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就不用那么多将士“万里长征人未还”了!这样一来,这首诗在有意无意之间又有了微妙的讽刺,显得格外耐人寻味。而这种讽刺并没有在言语中直接表现出来,而是通过抒发壮阔的情感间接表达了出来,使得这两种情感能够融为一体。正所谓:悲壮浑成,应推绝唱!
1 你去过敦煌吗?能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莫高窟、鸣沙山和月牙泉吗?
2 你能给大家讲一讲有关敦煌的佛教文化吗?
3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有关阳关或者玉门关的诗吗?
4 诗人王昌龄的一生也很不得志,你能介绍一下他的生平经历吗?
5 你能再给大家分享一首《出塞》吗?
6 你觉得王昌龄的《出塞》还有王之涣、王翰的两首《凉州词》哪一个才是唐朝七绝的“压卷之作”?为什么?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
(唐)薛用弱《集异记》
(宋)宋祁、欧阳修《新唐书·文艺列传下·王昌龄》
(五代)刘昫《旧唐书·文苑传下·王昌龄》
蒙曼解读王昌龄《出塞》
当然,还有各种百度……
喻祖诚,1989年3月17日出生,主持人。
2009年四川师范大学**电视学院学院剧场,举办了成都电台台庆60周年系列活动——《新声一代》主持人选拔赛决赛,前三甲。
2011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视学院。
2011大学毕业后于眉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日快报》栏目组工作。
2013年参加《余多多不多余》中饰演男一号曹力。
2014年担任SCTV-4(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现场快报》、《午间新闻现场》主持人。
看,应该不会出芽了,所以仍了吧。你可能买到的是没有经过低温打破休眠的种球,或者有冻害的。选择种球的时候看看根、个头,或者有芽的看芽。荷兰进口的种球一般都是新鲜、糖分非常充足的,糖份可以用手指掐一下外鳞茎试试,感受一下。还有就是香水百合直径2cm,周长在6-8的种球,明显就是仔球,不会长出花的,建议下次自己种的话至少应该在周长14-16及以上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