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跟尔康已经有了孩子,让孩子留在宫中或者带着见小燕子都不是很合适,而且因着长期的分别,紫薇跟小燕子的感情已经变淡了很多,再加上尔康和乾隆两个人是半路变道,而紫薇提前也不知道。所以也就出现了尔康和乾隆跑出宫偷偷看小燕子,而单单紫薇没去的情况。
01、紫薇已有孩子没法去看小燕子他们
小燕子和永琪去大理的时候,紫薇也已经成为了尔康的妻子,并且还跟尔康生下了儿子东儿,这个时候紫薇无论是将东儿留下,还是带着东儿去见小燕子他们都不是太合适,毕竟带着东儿路上太受罪了。
紫薇之前性格方面就比较温柔,做了母亲后,自然也会更加为自己的孩子考虑,所以紫薇也会本能地把孩子放在小燕子之前了,再加上紫薇有了孩子就不如之前那么般自由了,而且紫薇出宫也会比较麻烦,所以干脆就不去了,紫薇估计心里想着小燕子也会理解自己的。
02、紫薇跟小燕子的感情已经淡了
之前紫薇之所以跟小燕子感情那么好,主要是因为她们两个一起患难过,但是如果不是紫薇认亲的话,她们两个人根本就不会认识,当初如果不是小燕子的话,紫薇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跟自己的亲爹乾隆相认。但是经历过很多事情后,她们之间因为家庭背景,性格方面就出现了很多分歧,甚至紫薇一度被莽撞的小燕子拖累,这就导致了虽然她们依然是好姐们,但是两个人的内心也明白,其实两个人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并不太适合一直在一起做闺蜜。
这点从紫薇跟知画成为姐妹这点上就能看得出来,小燕子和永琪之间的感情就曾经被知画横插一脚,当初也正是因为知画的介入,导致小燕子流产,差点跟永琪分开。但是在燕子跟永琪离开后,紫薇竟然慢慢和知画成为了好朋友,毕竟两个人都在琴棋书画方面颇有造诣,可以说兴趣爱好都非常一致。但是如果紫薇真的非常在乎小燕子的话,也会顾忌小燕子的感受而跟知画保持距离,但是紫薇却没有,说明紫薇对小燕子的感情并不如当初一起患难的时候,那么真挚了。
03、紫薇提前并不知道尔康和乾隆准备去见小燕子他们
尔康和乾隆两个人是在半路变道后,才成功去了大理去看小燕子他们,毕竟两个人一个是驸马,一个是君主,要是被人知道他们出宫了,那必然是会闹出一番大动静的,所以他们自然要隐瞒自己的行踪,而将紫薇留下,也能起到很好的掩饰作用。
所以基于这些原因,很有可能尔康和乾隆根本就没跟紫薇提起过,他们要去大理看小燕子的事情,紫薇至始至终都以为他们两个人只是跟平时一样出宫了。
可见在还珠格格大结局中,紫薇之所以没能跟尔康和乾隆一起去看小燕子他们,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她是东儿的母亲,自然是不忍心带着孩子旅途上受罪看小燕子他们,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紫薇跟小燕子的感情已经随着分开后,开始慢慢变淡,毕竟距离有时候不仅仅会产生美,还会产生疏远。再则就是紫薇也不知道尔康和乾隆准备去大理去看小燕子他们,所以也就没跟他们一起去。不过毕竟两个人还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所以小燕子和紫薇早晚也会见上一面的,只是时间的早晚问题罢了。
燕:秋去春来,行踪无定,所以有时候会暗喻薄情或者无情,比如“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梁间燕子太无情”等。但情况比较复杂,因为燕子是比较常见的小鸟,在诗中写春景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很多时候是单纯的写景须要,不是非要包含某种情愫。
雁:与“燕”相对,在写秋景的时候经常用到。感情色彩上往往比较悲戚,体现思乡之情较多,雁还是古代通信的象征,有“鸿雁传书”之典,所以也可以表示对亲人或挚友的思念。比如“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在原始文化中,燕子是先民的图腾物。
燕子是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对象。原始时期三大部族华夏族、东夷族、西南古族,其中东夷族少昊系统的图腾物之一便是玄鸟。玄鸟是古人对燕子的称呼,因燕子通体黑色,故名。《诗经·商颂·玄鸟》表明,商部族(东夷族后裔)把玄鸟作为为祖先而加以祭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此外,《吕氏春秋》、《史记·殷本纪》、《列女传》、《竹书纪年》等都概述了商部族的始祖母简狄在河边洗浴,因误吞玄鸟卵怀孕,生一子名契,契就是商部族的男性始祖。这些神话传说反映的就是东夷族(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的文化现象。甚至后代许多民俗的产生,都与这一文化现象有关,例如,孙作云先生在谈到后世上巳节曲水浮卵游戏时说:“我认为这个风俗,不是人们随便想出来的,或毫无意义,应该有一个古老的传统。这传说,我想:应该追溯到原始社会东夷族以鸟为图腾,传说他们的始妣吞鸟卵而生子的信仰。”[1]
2.在中国诗歌中,燕子是具有多种象征意义的文学意象
燕子意象与中国诗歌也有着不解之缘。从图腾物到文学意象,是从宗教情感发展到审美情感。宗教情感具有庄严、神圣的意义,而在文学审美中,燕子意象则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因而,在中国诗人的心目中,燕子是多情的。
(1)怀旧的燕子。作为眷恋故居的意象出现,唐代诗人刘禹锡有一首怀古诗《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自从这首诗以后,“王谢堂前燕”便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常用的一个怀旧符号了。朱彝尊在《卖花声·雨花台》一词中写道:“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人世间的变化,沧海桑田,物是人非,繁华成空……这本是人类的普遍感受,尤其敏感的中国人却找到了一个表达这一永恒情感的最佳意象。
燕子怀旧的这种情感属性,既是燕子的生物属性,也是人对燕子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以及对燕子意象所赋予的情感内涵,也和原始图腾密切相关。图腾是氏族的旗帜,起着族徽的作用,原始先民每当见到本族的图腾对象,必然想起自己的原始共同体,想起自己的家乡故土。燕子曾经是少昊系统先民的图腾对象,它自然会激发起思恋故土的情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把燕子意象和恋故怀旧、反本归根的情感观念联系在一起。燕子作为眷恋故居的想象出现,它的这种象征意义也是由原始图腾延伸出来的。
晋代文人傅咸在他的《燕赋》的序文中说:“有言燕今年巢于此,明年故复来者,其将逝,剪爪识之,其后果至焉。”他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中国燕子的的确确是怀旧的、多情的,于是才怀着深情写下了《燕赋》的,可见,燕子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意象决不是偶然的。
(2)春的女儿。中国诗人尤其善于把燕子和春天联系在一起。陶渊明就有一首是专门写春天的燕子的拟古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苏轼《碟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过后清明。” 中国的燕子是春的女儿,春的使者,春的象征。是燕子衔来了春天。写春的诗词,总喜欢用燕子作为最佳意象。明代诗人袁凯,以咏白燕诗著名,因而号称“袁白燕”。燕子在人的心目中代表着美好,于是,燕字也成了春天出生的女孩儿的名字专用字,春燕、燕春成了习见的名字,王春燕、张春燕、李春燕、赵春燕,等等。小燕子是中国女孩常见的乳名,在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中,赵薇扮演的小燕子以其聪明伶俐、富有青春活力而深受人们喜爱,人如其名。
(3)爱情的象征。尤其是成双成对、双栖又双飞的燕子,寄托着中国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诗人们也借此表达爱情的悲与欢。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几道《临江仙》:“去年春恨于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苏轼《少年游》:“恰似恒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赵佶《燕山亭》:“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汤显祖《牡丹亭》写杜丽娘青春的觉醒,人的青春和自然的春天融会在一起,其中写杜丽娘第一次游园,面对姹紫嫣红的春天,惊喜万分,有这样的唱词;“双双燕语明如剪,呖呖鹦哥溜的圆。”这双双燕正隐含着久居深闺的杜丽娘对爱情的渴望[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