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和驼铃传奇哪个值得看

长恨歌和驼铃传奇哪个值得看,第1张

《长恨歌》和《驼铃传奇》相比,《长恨歌》更值得看。

长恨歌》和《驼铃传奇》都是西安比较有名的演出,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驼铃传奇》讲的是西行驼队一路经历各种自然险阻以及狼群突袭,九死一生达到当时的罗马帝国,随后满载货物返程,巧遇天降圣水,在亲人的期盼中返回长安。《长恨歌》是以白居易的《长恨歌》为蓝本,将历史故事与实景演出相结合,重现华清宫里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两情相悦、恃宠而娇、生离死别、仙境重逢四个层次表现。

二者相比,无论是剧情设计还是舞台特效,《长恨歌》都更胜一筹。《驼铃传奇》以舞台表演为主。《长恨歌》是室外演出,灯光舞美为主,以骊山为背景,整个山上的灯光亮起来的时候非常震撼。水中起舞、战火纷飞、爱恨别离的舞台特效做的都很震撼!

西安其他必看演出:

1、《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

《梦长安》是以盛唐的迎宾礼开始表演,中间融合了13朝的古都历史与丝绸之路沿线的人文风情,表演非常大气磅礴,在夜晚灯火的映照之下,仿佛自己也穿越到了唐朝,感受唐朝璀璨的盛世。

2、《唐乐宫》

该剧以女皇武则天14岁选侍入宫、67岁登基称帝的历史故事为情节,把她从初入宫闱,经历战争、宫斗,从一个妩媚的少女成为中国历史上女皇帝的史实,浓缩在60分钟的乐舞剧中,演出高度重现了贞观至天授初年大唐王朝快速崛起、国泰民安的景象,同时也展现出疆场恶战的硝烟滚滚和战马嘶鸣。

3、《秦俑情》

大型史诗舞台剧《秦俑情》完美融合了现代科技与秦文化,用秦国小兵视脚隔空对话秦始皇,让我们了解了秦始皇的内心世界和称霸世界的决心与目标,同时也让我们看见一个东方帝国的奋斗历程,看见一个大国的兼容并蓄、所向披靡。

《梦驼铃》歌咏的是1911—1912年间,外蒙古在沙俄操纵下独立出去的事件(1946年国民政府苏俄签约承认),歌词“海棠血泪”指的是中国地图失去了“海棠叶地形”,变成了如今的“大雄公鸡”形。是对失去外蒙古土地的悲叹之词、之歌。

梦驼铃表达了思念故乡的感情。

第一段写思念故土,但回归路却不知在何方。

第二段写故乡里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但仍是不灭的思念。

第三段重复第一段在写思念故乡。

第四段写故乡景,表达离乡多年但家乡的记忆一样清晰,恍如刚刚逝去的梦影。

费玉清出生在台湾人,我们也可以理解歌词中融入了渴望祖国统一的感情。

《驼铃传奇》秀讲述的是西行驼队一路经历火山、雪崩、风沙、大漠等自然险阻以及狼群突袭,九死一生达到当时的罗马帝国,随后满载货物返程,巧遇天降圣水,在亲人的期盼中安然返回长安的征程。

《驼铃传奇》秀的整场演艺分为序幕《岁月再现》及《送君千里》、《狼道遇险》、《异国风情》、《祥雨洗尘》、《迎郎归来》、《华夏盛世》七幕剧情,以“好看、好听、好玩”为宗旨,打造出一部面向大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大快人心的演艺。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驼铃传奇》秀是由华夏文旅集团董事长夏春亭担任总策划、总编剧、总导演,在编撰《驼铃传奇》秀的过程中,以“一带一路”为主线。

二、特点

《驼铃传奇》秀的剧场中央巧妙设计并修建一座可移动观众席,可容纳3000人同时观看演出,打破了世界单一舞台演出模式,通过旋转行走看台将观众送至最佳观演位置,带给观众全新的视听享受。

-驼铃传奇

梦驼铃表达了对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造成的国土沦丧、同胞分离的描写,同时还表达对历史的慨叹和无奈。

《梦驼铃》由费玉清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小轩作词、谭健常作曲、陈志远编曲,发行于1984年3月,收录在《梦驼铃》专辑中。

蝉联华视《综艺一百》节目流行歌曲排行榜十三周冠军,并凭借该专辑首次获台湾金钟奖最佳男歌星奖。歌曲被很多歌手翻唱。该版雄浑苍劲,与该首歌曲的创作主旨相得益彰。

扩展资料:

整首歌曲较古典化。“秦关”一词源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二首》中第一首诗的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关”特指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例嘉峪关、山海关等。歌词中的“秦关”意指边疆,此处引申为国家。整首歌词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歌词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很强的历史沧桑感。

“风沙挥不去印在历史的血痕,风沙飞不去苍白海棠血泪”一句中“海棠”一词源于当初中国形似“秋海棠叶”的版图。外蒙等大片国土的沦丧使驼铃悠扬的故乡变成了遥远的他乡,在祖国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斑斑血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964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