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称精神恋爱为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 “沉鱼”,讲的是西施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吴越相争,吴国兵强马壮,很快打败越国,把越王勾践和宰相范蠡押作人质。越王为报灭国之仇,暂栖于吴王膝下,装得十分老实忠诚。一次吴王肚子疼,请来郎中也没有看出啥病。越王勾践得知后就当着吴王夫差的面,亲口尝了他的粪便,说:“大王没什么病,是着了凉喝点热酒暖暖就会好的。”吴王照勾践说的,喝了点热酒,果然好了。吴王看到勾践这样忠心,就将他放回越国。勾践回国后接受了范蠡献的复国三计;一是屯兵,加紧练武,二是屯田,发展农业,三是选美女送给吴王,作为内线。当时,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西施被选送到吴国后,吴王一看西施长得如此漂亮,对西施百依百顺,终日沉溺于游乐,不理国事,国力耗费殆尽。越王勾践乘虚而入,出兵攻打吴国,达到了复国报仇的目的,这里边有西施的很大功劳。 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关于西施的死: 一,西施随范蠢隐居说。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以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李白《西施》诗:“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也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只是《国语·越语》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退隐的事甚详,而没有提及西施。 二,被越王沉江说。《墨子·亲士》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吴越春秋·逸篇》也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意即西施在吴越争斗中,被越王利用,“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得意后,就把西施装在袋内沉入江底。 三,不慎落水而卒。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间《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总之,围绕西施的故事很多,疑谜也不少,究竟哪一种说法既符合史实又合情理,可请读者自省 西施,一作先施,又称西子,姓施名夷光,春秋末期越国人。世居诸暨苎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致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前494),越败于吴,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幻践针对“吴王*而好色”的弱点,“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先送越都会稽上城山调教,饰以罗娑,教以容步,学习歌舞和宫廷礼仪,进献吴国。吴王夫差大喜,筑姑苏台,建馆娃宫,置西施、郑旦于椒房,夫差朝拥夕陪,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而宠嬖西施尤甚,吴亡后,相传西施随范蠡驾扁舟,泛五湖,不知所终。 在两施由越入吴的路线上,南自诸暨,北迄苏州,所在均有西施遗迹。诸暨苎萝山麓、浣纱江畔尚存浣纱石、浣纱亭、西施滩、西施坊等古迹。 假定历史上确有西施其人,那么她的下落问题,也是人们感兴趣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西施随范蠢隐居说。东汉袁康《越绝书》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蠢,同泛五湖而去。”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以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李白《西施》诗:“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也认为西施跟随范蠡隐居。只是《国语·越语》和《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退隐的事甚详,而没有提及西施。 二,被越王沉江说。《墨子·亲士》说:“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吴越春秋·逸篇》也说:“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而终。”意即西施在吴越争斗中,被越王利用,“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得意后,就把西施装在袋内沉入江底。 三,不慎落水而卒。善良的人们并不希望西施这位无辜的弱女子有个悲惨结局,于是找出初唐诗人宋之间《浣纱》诗:“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人松梦,鱼沉畏荷花”为依据,认为吴亡后西施回到故乡,在一次浣纱时,不慎落水而死。此说似乎最理想,可是最缺乏证据。 总之,围绕西施的故事很多,疑谜也不少,究竟哪一种说法既符合史实又合情理,可请读者自省
参考资料: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忧乱伤时,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创作的一个重大主题。此诗即景伤春,以沉痛的笔调抒发胸中无限悲愤之情。将国仇与家恨融为一体来进行表现,写得字字血,声声泪。读之令人低徊欲绝。在杜甫同一时期、同一主题的众多诗作中,这一首是情最浓、意最深、格最高的现实主义绝唱之一。好诗都是诗人高贵感情的结晶。读着这个名篇,我们最鲜明的感受是:诗人悲天悯人的博大胸怀,是如此紧密地与祖国的命运、时局的变化和人民的痛苦息息相连。他绝不低低切切地为了一己的愁苦而作草间虫鸣似的叹息,而是应合着时代悲愤的主旋律.在短短四十字的篇章中奏出了沉郁悲壮的哀时之歌。前人称杜诗为“诗史”,是因为他“善陈时事”,颇多“敷陈时事如史”的叙事之作。如果我们把“诗史”的含义理解得宽泛一些,把考察问题的重点放在是否表现了时代矛盾与时代情绪上,那么《春望》这样的抒情之作也是最杰出的“诗史”之篇。
诗作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杜甫陷入长安城贼营之时。它的中心,可用颔联的“感时”与“恨别”二语来概括。诗本以含蓄蕴藉为贵。可是此时杜甫投奔肃宗以赴国难之愿未偿,反而身陷贼中,内心悲愤至极,满腔心事透过春日意象喷薄而出。不过,由于感情内涵很丰富而句子又高度凝炼,加上并非一空依傍地歌哭而是融眼前之景入情,因而纵然开头就说“国破”,后文又出现直指时事的字眼,但通篇仍具意余言外、耐人回味的诗意美。
全诗的抒写层次,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四句,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二句,看似直陈,实则含有山河依旧而国事已非、草木茂密而人烟稀少的强烈暗示。颔联二句是古今传唱的伤时警句。这两句均省去一个动词,“花溅泪”与“鸟惊心”,意当为“看花溅泪”与“闻鸟惊心”方为完整。春日花开鸟鸣,如在承平安乐之时,是该使人愉悦的,但眼下由于国破而家散,春花徒然增人伤感,春鸟更牵动离人之怀。这里高度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胸中忧国与思家两股感情的回荡与交织。“感时”承上“国破”,“恨别”启下“家书”,更有章法意脉上的照应贯串之妙。关于这四句的丰富内涵,《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迂叟诗话》云:“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惟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恐,则时可知矣”。分析得颇有道理,可供参考。诗的后四句,写春望之情,重点在遭乱思家和因伤时而焦急难耐两点上。颈联二句,虽重在思家,然绝不忘时事,再次把国事与家事紧紧联在一起来咏叹。“烽火”应上“国破”与“感时”,伤乱忧国之心一以贯之。“连三月”,是说战火延续,平乱无日,眼看整个春天就在忧伤中过去了。“家书抵万金”一句,尤为家喻户晓的名句,它以夸张的比譬,控诉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家庭离散、亲人音讯隔绝的悲剧。由于准确生动地传达出战乱环境里的人之常情,所以获得千载读者的共鸣。末联自我描绘发白而短的愁苦之状,形象地突出了诗人浓重的忧患意识.老杜之所以为老杜,就在于他处于国运危急之秋而无时不表露出哲人的忧患意识。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
张十八员外:即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员外,编制以外的官员。
这是韩愈在长庆三年(823)赠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诗。
作者在这组诗的第二首里说:“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之后,忙里偷闲地游一游春,散一散心,自得其乐。此时此刻,贵在童心未泯,贵在能于常物之中发现其丰富蕴涵。 不信吗请读一读韩愈晚年这两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帝都长安的大街,濛濛的小雨,雨丝是那样轻细,那样柔和,那样滋润,好像酥油一般。不,它还有酥油不具备的化育万物的非凡特质。在霏微细雨的滋养下,你去看那草色,远远望去,碧色朦胧,极清极新极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觉得失却了那绿色,但见细嫩纤小的草芽刚刚钻出土面.
这首诗,作者只就“草色”加意点染。首先,为它安排了典型的环境。“天街”,“小雨”,已经点明了其生在帝都,其时在早春,渲染出浓郁的春的氛围。紧接着,作者又描述了自己远观近察的不同感受。本来,初春有多种景物可以摄取入诗,淙淙的溪流,婉转的莺啼,飞来的双燕,都能象征春天的回归人间,但作者偏偏为一片草色传神写照,这,或许是他——一个渐入暮年而又心性高洁的诗人特有心态的反映吧。小雨濛濛中的草色,若有若无,最先传递出春的气息。它不愿与群芳百卉争夺艳冶的阳春三月,也不愿与皇都烟柳争夺士女们的青睐。它自甘寂寞,默默地向人们显示着大自然的生机萌发和复苏。它。不是具有一种兀傲脱俗的气质和禀赋吗作者以心观照,从寻常草色之中发见了其不寻常的,能与人相沟通的灵性,从而感到无比的快慰,他浓醮笔墨,书写出心底里的赞歌——“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黄叔灿评论“草色”句说:“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作者的确象一位技艺高明的水墨画师,描绘草色只染不点,笔触极清地再现出那若隐若现的淡淡碧痕,远看实有,近观却无,如此写早春草色,可谓形神兼备。在韩愈之先的王维作《汉江临泛》,第二联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后来欧阳修隐括后一句诗入词,开头便说;“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山色的似有似无是邈远开阔处的景象特征,其背景是天地外、晴空外,所视极远,故有迷濛一片的感觉。韩愈这句诗的背景是“天街小雨润如酥”,作者描写的笔触便很自然地转向一片草色,更何况诗篇的主旨正是要揭示那早春时候万物萌生的新鲜感觉呢!可见,作者这样写景,并非出于无意,而是有意为之.有意为之而创造出“在有意无意之间”的艺术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诗家高手。
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著名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著作《思考快与慢》中,通过实验验证失去与得到的效用关系大约是25倍,也就是说失去给人的痛苦更大。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卖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应用:
一,管理上,奖罚同等的金额,处罚对一个人的冲击会更大。因为处罚是让被处罚者失去本己属于自己拥有的东西。管理上要有奖有罚。罚,在某些情境中起到的警示作用更大。
二,销售上。不要让客户在成交中觉得有所损失。要制造感觉成交得到的好处要远远大于他付出的成本。在成交后尽量不要增加额外的成本,这样客户会非常反感。销售上的试用式销售是很好的利用“”禀赋效应”的例子,先让客户有拥有的感觉,当试用结束后客户往往留下产品,因为失去的痛苦在作怪。
三,生活决策方面。“沉没成本”,美女遇到渣男,往往还痛苦的在一起,而且时间越久越难分开。因为一旦分手,代表自己付出的时间与情感付之东流。这种痛苦让美女难以接受!决策时要尽量理性分析,避免禀赋效应(损失厌恶)对自己决策的影响。
尤其在这些书展、大赛、报刊面前,有些习书者情绪急躁起来,一心想成名,已耐不住性子来刻苦练习了。他们企图走捷径,而忙于东模西仿,写“作品”参赛参展,有些连基本笔画都没有写好,也想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希望能一举成名。窃以为,这种心态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造高楼大厦,是不可能成功的。��所谓心态,是指一定时代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反映的总称。它构成特定的社会价值、信仰和行动体系。心态源于法文的“心理状态”或“精神状态”,创作心态是指指通过意向、愿望、动机的形式,以某种需要为出发点而反映出来的创作行为的总和。它受特定的时代、环境、条件、心理等因素的制约。情况不同,其表现出来的创作心态也是不一样的。书法作为艺术,在旧时仕人文人心目中,其实只是一种工具和余事而已,但是到了当代,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书法已然成为一种职业或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工具,因而,所有喜欢书法艺术的人也就会有了各种各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其实也就决定了一个人对书法的目的和态度。为此,我们能看到那么多热闹的展览比赛,看到那么多大片大片貌似的风景,这种表面的热闹与风光,其实只会让我们更多地期待一种清新且有深度的表达与思考,因为,那里面我们读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焦躁与浅薄,许多缺乏独立思考与个性语言的所谓创作不断地戏弄着我们充满期待的眼球。实际上,对于一个书家而言,书法创作是件神圣的事情,也就是说,搞书法创作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准备,不可求之过急,习书者要在平静无为的心态下借助自己的文化素养,尽力把自己所感所想展现出来。当然即便是有较好功底的书法家,创作心态也是很重要的。正如孙过庭说的“五乖五合”。这里且不讲,过于草率、玩世不恭的创作心理,肯定写不出有水平、有内涵的作品来。我这么说,当然习书者更有必要深入到古人的作品之中去细细地琢磨,领会他们写字时的一招一式;有必要走进古人的精神之中,认真、细致地了解他们创作的心态、背景,这样便能更好地理解并把握其书法语言特征,从更高层次汲取古人书法营养,丰富我们的创作。为什么说书法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因为它的笔墨形式语言,是以前人的不断积累、丰富为前提的,所以向古代经典学习,是每一位习书者终其一生不容懈怠的事情。但是在今天,的确有不少书法朋友,有时忽略了这一点,在进入古典、解读和学习古典时,往往缺少几份虔诚的心态,这样也就不能真正学到古人优秀的东西,而往往是得其皮毛。然而,此即古人所谓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如东汉蔡邕在《论书》中明确指出:“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无疑在古代的书论家看来,书法活动是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无论是虚静态创作还是炽情态创作,都离不开动机、想象、情绪、灵感等因素的重要作用,而且书法的风格和境界均受制于书法个性和品德。需要指出的是古代书论家侧重于对书写和创作心理的分析,而对书法家的欣赏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涉及甚少,似乎只有书法欣赏中的「共鸣说」和一幅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既是作者品格修养、文化内涵和艺术素质的综合表现,更是作者心态、心境的充分体现。因之,良好的心态和最佳的心境历来都是书法创作的首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一是良好的心态来源于对时代的把握,对社会的洞悉,对人生的体味,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理解,对真善美的追求。当然良好的心态又来源于淡泊宁静、道法自然的心理状态,时时注意净化心灵,感悟人生,养成健康,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乐观的性格特征。二是良好的心态还来源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习书者需要在浩如烟海的文化艺术之中广泛涉猎,勤于求索,以汲取知识营养,陶冶思想情操,提高艺术素质。实践证明,历史上的书法精品,都是书法家在意态酣畅,笔兴勃发的心境下完成的。如王羲之与契友谢安等兰亭集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临流赋诗,一时思绪万千,感慨之情,使他笔底顿生波澜,挥毫写就《兰亭集序》。说到底,最佳的创作心境,历来是书家所追求的最理想的创作境界,可谓作书之时,一定要凝神静思,“字居心后,意在笔先”,这样才能使刚柔之情、动静之态,得于心,应于手,发于毫,著于纸,自然有象可徵,形神兼务,栩栩如生。这里所说的“凝神静思”,即是随意所适,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妙契于心。米芾曾言:“学书须得趣,他好俱忘,乃能入妙。别为一好萦之,便不工也”,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善于发现真正的“自我”,从而进一步巩固艺术的“自我”,实现艺术的“融通”?对于习书者来说,同样有一个“艺术融通、由艺至道,超越自我”的开放系统。先贤有云:“笔笔从手腕脱出,即是笔笔从心坎流出。”说的就是书法艺术,其本身应是书家的一种素质,一种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艺术,它与习书者的个性、气质、禀赋、修养密不可分。的确,最佳的创作心境,是书法家思维和精神活动中的一种质的飞跃,它是形象思维活动最紧张、最集中和最敏捷的阶段,是艺术潜能高度发挥、迅速释放的阶段。这时,思维和情绪中的书法物象有了聚合、熔铸的焦点,有了集中、提炼的秩序,犹如“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书家头脑中的生活积累,情感积演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涌进艺术的航道。不言而喻,良好的心态和最佳的心境,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反复观察、认真学习、长期涵养和辛勤积累的最终结果。从汉蔡邕的《九势》到清代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习书者足以学到学书应知的理论知识:如用笔、结字、章法、鉴赏等。其次,尽最大限度涉猎诗论、画论、文论等诸方面的理论专著,以便蓄养深厚的文化素养,做到在创作中触类旁通、左右逢源。再有,习书者要不时向知识博、书艺精的书家请教,学习其书艺精华,结合自己所为,悟得书道至理。方能做到“采摭菁葩,芟剃芜秽,庶近乎翰墨”,不可“专执自贤,缺于师授”,以致造成“众病蜂起”。自古以来,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一定是崇尚“传统至上”的观念,并努力给自己创造一种能够入古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使我们相对较少受一些时风和浮躁心态的干扰,以纯粹的心思沿着传统方向作纵深的探索。所以这些年来,我的创作、思考、读书都围绕此意愿而展开,自以为也取得了较充实的回报。从创作层次上看,我十分清晰地知道,把汉碑为中心的碑学作为自己的一个总体参照与取法对象,我希望自己以分析研究的态度对这个领域的各个方面做深入的挖掘、梳理和提炼。在这个庞大的体系里,我既要完善自己技巧层面的训练,企图能达到一种很高的法度标准,又要通过不断地心理体验与取舍,找到自己心仪的那种气息与韵度。我知道,高标准的法度与高境界的意蕴的匹配是我永远追求的理想,但这又谈何容易,极需要一种全方位的自我完善才能达到。所以一个习书者要得之于心而应之于手地驾驭和控制一支柔软的毛笔,使之在宣纸上挥运自如,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才能做到。那么,该如何掌握好笔力,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效果,不仅与执笔和运腕有关,而且还与点画的厚度、深度、形质以及用笔的方圆、中侧、节奏、笔势等方面有关,还涉及到字形的间架结构,这一切最基本的要素都可以在笔法中得到提升。我觉得学书之道,入门要正,心态要平,入门正则能达其变,心态平则能通其灵,在这微妙的天地里通灵达变。随着对书法学习的不断深入,每天临池不断,我真正领悟到了书法中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享受到了书法学习过程中的人生启迪与开心快乐。懂得了“精于一则尽善,遍用智则无成”之道理,我才得以守住书法并以一种内心的定力和直面人生的勇气面对纷繁喧嚣的世界,不断修炼自己“艺本性所之”的心性。我以为,一花一果,实实在在,生命之精神,情感之灵性便会在书作中慢慢地得以绽放。,习书者一定要懂得笔法,记住线形,会处理结构,章法,会演绎才算从传统中有点收获。从线形去揣摩用笔,完成手势的还原。创作时,线形的多样性处理,结构的结字规律,章法的美学规律,都需要我们明白了解,而且训练有序,才能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行文至此,我不禁联想到曾经读过的汉朝蔡邕于其《九势》:“得之虽无师授,亦能妙会古人,经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实在是妙不可言难以名状也。由此习书者在心理上要有静心、在临池上要有会心、在习书上要有恒心。如此研习,在书法艺术上方可过其庭门,登其堂室。有人道,书法创作是玄事,其法妙不可言。此话道出了书法的艺术魅力,若说不可言,实属偏颇之语。凡事皆有规律可循,无非全偏之分。不可言是其未悟其理,以至言不能表,一言概之“又不得法”。这段话告诫习书者,只要肯下功夫,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创作心态调解的平和沉静,自然会达到“书出无意于佳乃佳尔”“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的创作境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既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一种造型艺术,又是一种富有生命的情趣的有意味的表现形式,它既是形学,又是心学,两者缺一不可。众所周知,创作和理论是不可分家的,创作是理论的实证,理论是创作的引导,二者不可偏废任何一极。如何学好书法,关键要有理论支撑,或书法史、或美学、或书法创作、或技法梳理、或哲学等,皆可深研细究,从而为创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当创作遇到瓶颈时,恰恰是在考验习书者的理论修养和学识高度。所以我说,对于理论的研究无疑是一门长远而有意义的功课,我的理解在于,无论临摹还是创作,要有平常心,在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中,自觉地深入地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创作中不是简单地摹仿前人的构成和技巧,而是结合自己的独特体会进行临写和创作,在自如、自得的书法语言中,体察、丈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否则会产生浮躁心理,没有恒心和毅力,浅尝辄止、表面文章,否则就谈不上出成果,出精品。
李安的《理智与情感》一如他一贯的**风格,突出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实感。
姐姐爱琳娜是理性的代表,她对于所有的一切都处理得很识大体,而妹妹玛丽安则是感性的代表,她坚信爱情是热情如火的。爱德华的到来打开了爱琳娜从未开启过的心门,可是理性的她始终都克制着自己的感情,理性的交谈,理性的微笑,于是,爱德华以为她对他只是友情,加之已有婚约在身,两人被迫分开,没有任何承诺。在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布莱登上校的出现并没有打动玛丽安的芳心,她爱上了风流倜傥的威勒比,体验着她所向往的热情如火的爱情。然而,事情就是这样的阴差阳错,就在威勒比准备求婚的那天,发生了一点意外,他面对身无分文的窘境,终于向现实妥协,弃玛丽安于不顾,迎娶了身价不菲的富家女。
“说变心就变心,哪能算是爱……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曾经的山盟海誓犹在眼前,而斯人不再。玛丽安终于不支病倒。而布莱登上校却自始至终都不曾离开,因为曾经失去,所以懂得珍惜。而玛丽安清醒后的一句“谢谢”,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感性的她终于明白,只有平淡的感情才能够细水长流。而爱琳娜呢,自从搬去巴顿小屋之后,她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与爱德华的重逢,可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失望,尤其是露茜的出现。如果说刚开始她还半信半疑的话,那么当露茜拿着那块绣着“ELF”的手帕在那抹眼泪的时候,她完全处在崩溃的边缘。她的心里有着无限的痛苦,却不能言说,还得大度地帮助爱德华和露茜开始新生活。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出现,露茜爱上了爱德华的弟弟罗伯,于是,爱德华恢复了自由之身,当他告诉爱琳娜他没有结婚的消息时,爱琳娜终于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失态地大哭,她压抑得太久了,都已经麻木了,却在这突如其来的幸福面前展现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故事的结尾是皆大欢喜的,理性的爱琳娜和感性的玛丽安都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只留下威勒比一个人在那里权衡到底是爱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但无论是什么结果,他都已经做出了选择,既然做了选择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理性还是感性,这是一个问题,幸福的真谛在于就做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你一定会收获独一无二的幸福。
爱德华是简**名作理智与情感里姐妹花之埃莉诺。达什伍德的钟意对象,因背负婚约,不得不隐压对埃莉诺的爱情,苦己害人,一本怅然若失恨情账直留到书末方才澄清。我长久以来,把爱德华视作“影子绅士”,他既不如风流倜傥的威洛比疾烈如火,又难比默默坚守的布兰登上校那样相伴左右,温热如茶。统共没几次出场,一大半事迹不过妇孺流言八卦,而且每一回现身都突兀驰来,尴尬退走,徒徒加重沉郁砝码。
我与他很隔膜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其实我对这本书本身不够熟。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读”过它,从一开始即硬听下来。念书时给自己加的英文听力餐,一早变了教条款,大概总比不得信手闲翻情味浓郁,只求耳朵巡捕,字字通达,倒完全忽略个中血肉之躯,何况特别飘忽的一位。几个月前忙于K书,夜深难眠,挂上耳机又听一遍,达什伍德家二位**之间醇厚亲情常让我眼热,而爱德华兄,依然被我虚化为睡前背景音。看了**奥斯丁**的遗憾,反而久久咂摸亨利家佣赞扬理智与情感一节,说最体谅爱情的人才写得出,有此禀赋已是上天眷顾,不枉此生了,随后翻箱倒柜竟找不到这本我印象里贴身的小本本,查对单子,发现原来也还在上海,于是只得将就维基百科给的PDF过两页瘾。
不过计算起来,这位缺席男一号之所以朦胧,不赖我单方面责任,简**自己也“难辞其咎”。记得我某晚听至爱德华初次拜访诺兰达什伍德家,差一点就要从床上跳下来。写法间接减省得无以复加,仅止于达什伍德母女、姐妹的深谈,前者赞扬他为人同其姐姐--达什伍德家法律上现任女主人:吝啬势利、薄情冷血的范妮大相径庭;后者讨论他是否才华洋溢、英俊潇洒,姐妹各执一词,妹妹分分钟套得姐姐真心话。至于他如何出现于诺兰老宅,做客期间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并无详细交代。
对照一下,我不能不钦佩十余年前李安执导、爱玛。汤普森编剧的同名**为具象爱德华这个人物所做的尝试。简**把爱德华的戏份推压到达什伍德家被范妮撵走,落户于遥远的巴腾山乡,二**玛丽安情场落马之后。她苦苦盼着情郎威洛比回头,甚至将马背上的爱德华错认作他,视线清晰的瞬间,一腔热情遭遇灭顶寒流,聪明的简**拐宕一笔:那个时候,也唯有爱德华是可以被原谅的,在玛丽安心中,他的到来,以及或可给姐姐的真挚幸福,不啻于为她无力挽留的破裂爱情灌注象征性延续。于是她又哭又笑,笑中含泪,这是非常感人的一个细节。由此自然带入为期一周、爱德华的发言、神情、心境,而此前他的形象,只有侧绘素描。书里面如此布局完全没有问题,倘若搬上银幕,真空的前情,几乎未提供任何可以依据的画面或对白,可以说,就只好担当一具人骨图。
更早一点的影剧版理智与情感,在这个节点上的处理是很机械的,不过把埃莉诺和玛丽安讨论中、爱德华平板无趣故此对阅读毫无建树的朗读方式重复一遍。而李安版,爱德华自一开场就能稳稳扣牢观者心旌。达什伍德伍德太太替缺席的 玛格丽特打圆场,说她不习惯见生人,爱德华就回应,他自己也很害羞的。姐姐范妮强行挪用了一间达什伍德姊妹房间给弟弟,询问他窗外风景可好,岂料他早已换入偏厢客房,转而含蓄称赞房间对面view很好,马厩保养得宜。玛格丽特躲在图书室里,他就与埃莉诺聊地理,把桌底下的学问家引出来。他为玛格丽特扮剑客,听得懂玛丽安的悲怆钢琴,与埃莉诺无话不谈,他有感情过往,几欲倾诉,戛然而止。这十几分钟戏,交由发音磕巴、步履谨慎、略略外八字的休。格兰特处置,他没有我所认识的牛津人那样滔滔,一直以一种迟疑而保留的状态表演,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严谨呼应简**为爱德华贴的标签:不善辞令、矜持拘束、诚挚体谅、有闲云野鹤之意,羁绊于母系冀望中。
断续看这部**也颇有几次,每到爱德华初出场,和之后因达不到玛丽安要求的 朗读而抹眼搓鼻一段,总会哈哈笑出声,暗叹幸甚,简**尚有爱玛。汤普森及李安这样熟悉她的浅荡喜感的出色知己。
加血加肉的戏码延续到故事重心移位到伦敦。爱德华上门拜访达什伍德姐妹,一进门又撞见与他曾私定终身的露西。斯蒂尔**。简**形容他的错愕,扭头就走的念头和单刀赴会的莽撞一样强烈。若非考虑到旧爱新欢集齐,确实是个exceed ingly foolish场面,我听到这里,不猛力便按不下笑意的。书中又掺和了不明就里穷搅局的玛丽安,以爱德华坐立不安、草草告别为句点,讨人厌的露西则一定要挨到他离开了再退场。李安版此处顺势一拧,编派爱德华推说要回去范妮那里,露西即跳起来问可不可以请他护送,她也碰巧要去问安。诸人各怀心思、眼神微妙互相拉锯,休。格兰特看样子哑巴黄连,恨不能一头撞死干净。就薄薄一转手,剧情骤然升级,显见编剧功力,又格外强调爱德华之命里煞星,有苦难言。
07BBC版理智与感情情感语录时限上比李安版充沛得多,爱德华的戏份可以从容照搬原著,原著白描的地方,则很明显推敲过李安版,比如马厩说、灰尘遍布的图书室、爱德华对自己的性格剖析、与达什伍德一家交情、被露西。斯蒂尔胁迫离开等等。我在知晓剧情甚至对话的情形下看**,往往非常挑剔。理智与情感的**改编,却给了我很不一样的感受,尤其当我意识到原著本身的扼要部分有可能招致空白图像时。因此我总有一点温暖,在这样多跟风、以为换几套长袍编几顶发式便可号称简**经典剧目之中,到底还是有精雕细琢的良品,有真正原意帮她焕彩的简迷班底。
我对爱德华的一点认识,大抵也得益于这期老制作。当然,故事还得具备时代性,书里的求婚环节,埃莉诺喜极而泣,飞奔出门,愣愣爱德华缓半拍才会意直追,此后他由激烈到踏实的情绪转变,简**又曲笔绕过。**不可以这样慢调绅士,哭完了就得抓紧告白,李安版如此,07版也如此。这也是包括我在内许多简**读者泪腺莹润的段落,在我,耳朵同目力传递一般讯号,直抵水渠。
不过现在,为埃莉诺欣喜倒在其次,我更容易心疼她背后的简**,芳华正茂写得如此干净清爽故事,一直待到三十好几才小范围发表。她对一切的隐忍,更加久长,为什么连一个憨憨木木、正直如朗月清风的爱德华都未曾出现在她明净的目光里,不能由她缓释心情后,微笑问候一句,你好吗,爱德华?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全诗先写景,后抒情。所写之景春意盎然,热烈美好,而所抒之情转向婉约缠绵,略带感伤情绪。最后两句是诗眼,语浅意浓,壮怀中带有悲凉之意,惜别中带有关注之情。
高适的《别董大》:全诗同样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同样是诗眼,但所写之景昏暗、寒冷、迷茫、凄清,基调哀怨、惆怅、消极,而所抒之情转为开朗、振作、进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君千里,终有别。王勃送杜友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这是开阔的胸襟,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
从诗的内容来看,这两篇作品当是写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而且,两个人都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贫贱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诗的第二首可作如是理解。第一首却胸襟开阔,写别离而一扫缠绵忧怨的老调,雄壮豪迈,堪与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情境相媲美。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北方的冬天,绿色植物凋零殆尽,残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视界很广,可目极千里。说“黄云”,亦极典型。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如此理解,开头两句便见出作者并非轻率落笔,而是在经过了苦心酝酿之后,才自然流出的诗歌语言。这两句,描写景物虽然比较客观,但也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所以,首二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但是,高适毕竟具有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开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据说,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崔珏曾写诗咏叹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写的不过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显,诗境未免狭小。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远比崔珏那几句阔远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诗只是琴师身世的材料,而高诗却堪称艺术珍品。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写的是塞外景色:黄云漫天,天色昏暗,北风扬雪,大雁南飞,天地间一片朦胧苍茫。这两句点明了离别时间,也渲染了送别的环境气氛,给人以无限凄凉之感。“千里黄云”、“北风吹雁”是两个极富有西北景色特点的意象。既衬托凄凉,又点出诗题中“别”字,两个意象跟整个画面和整个情韵和谐一致,水乳交融,何尝不是说董大就是一只将要离别的“雁”呢?留恋之情隐隐可见。然而诗人并不伤怀,也没有情意绵绵,而是笔锋一转,意境豁然开朗。“莫愁前路无知己”一句不只点明离别情,又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翻出了新意,说明董大艺名远扬。这里诗人用反问句式既含蓄曲折,增加了说服力,又显得情感直率而亲切,使人感到格外温暖。后两句一改前两句的哀怨、惆怅、消极,而成为开朗、振作、进取。劝友人不要因离别而伤感。在未来的人生路上还会结识许多新的知己,因为你才华出众,人品又好,天下谁人不识?谁人不敬?谁人不乐于结交呢?最后一句既是对友人热情赞美,深情劝慰,也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慰:我也不用太过分伤感,我友人这么好,他一定会被天下人欣赏和敬重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