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性格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请你概括一下。

石头性格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请你概括一下。,第1张

形象偏中性的词。

(1)偏贬义,粪坑里石头——又臭又硬,表示顽固不化,固执己见,坚硬冰冷;

(2)偏褒义,倔强,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价值观。

(3)在情感咨询中,往往指——不知变通,处于被动,又不甘心,找不到方向和方法。

《一》

疫情一波接着一波,各行各业,反反复复,跟困难交手,仿佛困难已经长成庞然大物。

世俗的生活与生存僵持着,世人身心的何去何从于是变得慎重,诚惶诚恐起来。

石头,前生处在原始艺术的发端,今生又不幸落卡在主流艺术的末端,身份与面目同样尴尬着,越来越像极了一锅夹生的饭。

继续吃吧,身体会觉得明显的不适与排斥。继续烧吧,那谁来支锅?又谁来添柴?

最落寞的一幕是,当哪天人们失去信心,开始退却了用石头满足自身对改善生活的渴望,抑或厌倦了用石头表达自身对艺术追求的狂热后,身后是一地石头的尸体。

然而,就当前,缺乏文化植入缺乏艺术鉴藏缺乏高端导向的石头,哪怕库存的再多,展示得再频繁,不是照样过着没有激活的日子么。

在前需要引路后需要推进的急迫中,上海观赏石协会,联合汇石融通,抛却非常时期的观望,率先迎向疫情的打击,成立传统赏石鉴藏研修班,以上海为辐射,转战三地,冲破业内的沉闷。

《二》

首站上海。

整整一天,四位老师授课,台上马不停蹄,台下座无虚席。现场不时涌进来人,没有过道可言,石友们转身挪地都困难。

但是每个人都支楞着耳朵,翘首引颈,唯恐漏过重要的字词句段。这种强烈的“我要学”的主动,与以往其他现场稀稀拉拉嘻嘻笑笑的深刻对比,深深感染了现场的每一位老师、石友和工作人员。

课中俞莹老师提到,传统赏石乃跨学科的学问,涉及到哲学、美学、文学、宗教学、美术学、心理学、民俗学、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深以为然。

不仅仅是狭义上的传统赏石,广义上的古今赏石,都在此列。这也正是石头给予人们的魅力所在,也是每个玩石人内心忠诚于石头的自豪所在,更是前路艰难挑战之所在。

其中,说到传统赏石的瘦皱漏透时,老师言及,当中的漏透是一种残缺美。当时这一句一晃而过,心里马上想扩充一下。

石头的漏透,颇有象征道家吐纳之术的意味,也是儒家的一种岁月历练后的通达和通透,是留白处的无中生有,是石头生命的喘息之处,更是气韵流动、反映生机的通道。

郑宇老师的金融课,全程脱稿,侃侃而谈,讲专业,举例子,脉络清晰,浅显易懂。那种睿智和风度的直击,覆盖一般老师以往的荣誉和骄傲。

《三》

次站苏州。

走进大石金生。石头皴,皴出了人间万象。

在当前工艺底座抹平了石种、个体以及观赏对象的年龄、性别、阶层、地域的差异,呈现出几乎不可阻挡的同化力量以及弥散化的趋势下,再一次体悟到个性艺术底座与石头和谐匹配的重要性。就如秦明兴老师所说的,底座与石头的相互成就,就是石头对底座的表白:第一,我少不了你呵。第二,万千之中,我非你不可。

无意之间撞入李金生老师的工作室,全是工具,再兼一个工作台,逼仄狭促,杂乱拥挤,那一刻环顾四周,先是悚然,再是别样的惊惧,努力的人如此努力,感慨此中主人,心思该是怎样的非同寻常之安静,凡手到眼到心到,除了底座还是底座。

其间遇到合肥许勇老师,交流时一眼瞥见老师拍的石头,较之众人更显张力,当时吓了我一跳:对石头角度与深度理解之差异,导致呈现的面貌差异之洪大。在石头上,上下左右俯视平视仰视半毫米,一微米,都是洪大的差距。

又譬如上图戈壁石,估计是早期的作品。跟老师交流时,一致认为,底座左手边目击可以再加长约25厘米,右手加长5厘米,前方加宽2厘米,甚至前后左右,全方位可以更长,更宽。如此,山子的气势气场可以得到更充分更优化的发挥。当然,具体尺寸到底再增长增宽到多少,精准到多少,还是视石头的实际大小而言。上图椭圆沙盘中石头的展示,呈现的效果,要比木作底座来得更舒适,这也是间接验证。

同样,走进灵璧山房时,主人王跃看到一群石友哗啦啦地不约而同在拍上图这方鸟时,马上主动介绍,底座底部一圈还需再放宽,如此,比例会更加协调,不至于上重下轻,但由于当时底座是整根树枝做的,所以囿于现实,只得作罢。

苏州毛世奇老师,专业于家具和石头,其间就提到,底座是家具里面的一个支脉,故而规制跟家具一样,形制和比例,大有出处,也大有讲究。的确,如果一方石头交给既懂家具又懂石头又有技术的老师做底座,会显得特别放心。

太湖水石,色彩的亲和,肌理的粼粼,它在人们眼里的韧,以及润,以及块状阳刚,或拔地而起,或蹲踞旷野,或如如不动,给你神一般的力量……

设想其在公馆大堂或临水岸边陈设时,聚可以排兵布阵,单可以一夫当关。尤其它在观赏者理解中的雕塑感,仿佛艺术家正在进行中的一件另类的作品。

它不是对自然的搬动,登堂入室后,它就已经实现了人的感觉。你看,它是静的,同时又是活的。在你面前动着,肆意,且落落大方,且光明磊落,势若千钧。然你不知道它起先怎么开始独立于母体,更不知道它未来的变化会停留在哪个状态。它既给你安定的无尽踏实,又给你谜一般意味的无限幻想。

姜敏老师授课,当他解读史上著名石头的出处、优点、底座、陈设时,你能感受到一个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得益于祖辈传承的重要性,更为学问深时意气平的现场气质所感染。学识与阅历的层次,就是你初出茅庐的慌张,他千帆过尽的沉着。

通过姜敏老师的课,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古人俗世生活中的真实与情趣。古人一直把包括石头在内的艺术品、古董作为厅堂、书房、卧室、园林中不可或缺的精髓与核心,借以体现和寄托生命的感觉,人生的智慧。在古人的吃住行言中,规矩、学识、美学、艺术以及信仰等无不是生活本身,无不渗透在实际的生活陈设细节中。

《四》

而为何石头,尤其是传统赏石能够在其中出类拔萃,独领风骚,令文人士大夫们的精神和身体一起皈依?除了石头自由意志和不羁灵魂的立体雕塑所藏含的隐晦主张外,恐怕石头表达的这种内敛克制的修为,更加符合我们中国人对于生活生存美学的定义,以及民族心性吧。我们的民族是个克制的民族,宣而不泄的民族,所有的意念只在心里完成,他只跟天跟地跟神跟物沟通。

这是本次之行,感受过灵璧石的雄奇、太湖石的亲和、英石的风骨、昆石的洁白之后,突然滋生的感悟。

最根本的是,石头的问题,是人修养的问题。石头的美学,即石头人的美学。石头的本质,乃人的本质。这就是石头的关键,也是意义。

石头不仅仅是文化的挖掘与赋予,情怀的倾注,情感的延续,更是美学的自我培育和综合光大,更更是精神的追求和理想的向往。

美是艺术的目的和推动力。艺术是人类情感创造与留存后人的符号。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当事人,美的播种者,艺术的推动者。

石头的美,尤其是传统赏石的美,相较于人为艺术品的美,美在美外,毫无程式,毫无标准可言。

审美,抛开天分的差异,是后天的一种积淀,前提是一个人的综合学识与修为高度。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而低美感背后是鉴赏力的弱小,鉴赏力意味着洞察细微的差别。后天的训练,不断的探索,以及多样性的培养,审美仰赖这些过程,从无数的实践中形成。

尤其赏石的审美,它需要复合型的高端美学来驾驭和关照,而且最终的难度与魅力,仍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苏州的石语,就说了,赏石需要美,但也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完美,这是条死胡同。赏石的美没有定义。在中国,他说,柳暗花明,或许能破除赏石的局限性,而且相对来说,也只有传统赏石是玩不穿的:妙趣之境,幽悠之意,安然之气都是人在生活中所需要去追求的…

这无形中反应了我们当今石界美学意识的改观与进步。然而现实中,大面积低美感的粗俗,创造力的贫瘠,自由表达的匮乏,依然是身处这个纬度这个层次的人们所无法解决的自我否定。人们的初心、质疑,甚至灵感,甚甚至勇气,甚甚甚至真实的切身感受,又去了哪里呢?

崔健在《红旗下的蛋》里写道:现实像块石头,精神像个蛋,石头是坚硬的,可蛋才是有生命。

石非石,汇石融通旗下品牌,其策展人,咱先撇开他平时对选择石头把玩石头的宽容,智吉老师,倒是在现实的这块石头面前,竖了个精神的蛋。

而且他对石头摄影的角度艺术,与的确保真实,以及文化元素的切入点,都是石友们学习的实际榜样。更而且他用当代建筑空间的手法赋予石头底座的理念,更是对当代赏石的一大推动。

还有更重要的是,智吉老师与汇石融通合作,以最前沿的文化艺术观点作为参照,在首都国家大剧院,共同将石头与多种艺术门类打通,把生活九艺“琴、棋、书、画、诗、酒、花、香、茶”置入其中,呈现出慢生活的意境,明确提倡这九个世人内心休憩的诗意生活方式,能重新回归大家的生活。顺带一句,这与南方张卫老师曾经提出的六艺不谋而合。

而这也正是上海石协联合汇石融通成立传统赏石鉴藏研修班的初衷与旨归。杜海鸥会长说了,今后的办班,不仅联合产地藏家,结合教学与实践,还将考虑外景、博物馆、美术馆、公共艺术等,同时邀请从事艺术门类的各行各业的老师、艺术家、宗教人士等为石友们打开视野,拓广理念,提倡正能量的赏石观,将艺术与平台与生活融合,促成一种新的赏石方式和交流方式。

在行程中,杜会长设身处地,一个劲地问候石友旅途中累不累,收获了什么。这么细心,这么诚恳,这么周到,全程中这么亲力亲为,诚然可贵。而汇石融通基于3D、VR、AI技术的云博物馆的开通与发布,将线上宣传与漫游的福音实实在在地传递给每位藏家与石友,也将此次活动掀向高潮。

一个老牌的底蕴和凝聚力,一个先锋的领域和科技优势,在全国各地所有热爱石头艺术的能人志士们的支持与奉献下,共同将石头推向全人类均可欣赏的文化因子与艺术成果,执拗地要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维护好。

瞧,未来的方向,不完全在过去的经验里。

                                      (未完待续)

描写了金陵城历经历史沧桑变迁,寂寞的矗立在群山间,长江潮水拍打着这座故城,千年依旧的月光越过城墙照进了金陵城的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著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悲凉之气笼罩全诗。

原诗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代: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淮水东边,古老而清冷的圆月,夜半时分,窥视这昔日的皇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组诗中的第一首。刘禹锡写作这首诗时,大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开头两句写江山如旧,而城已荒废。山围故国周遭在,首句写山。山围故国,故国即旧城,就是石头城,城外有山耸立江边,围绕如垣墙,所以说山围故国。周遭,环绕的意思。潮打空城寂寞回,这句写水。潮打空城,石头城西北有长江流过,江潮拍打石墙,但是,城已荒废,成了古迹,所以说潮打空城。这两句总写江山如旧,而石头城已荒芜,情调悲凉,感慨极深。

后两句写月照空城。淮水东边旧时月,旧时月,诗人特意标明旧时,是包含深意的。

淮水,即秦淮河,横贯石头城,是六朝时代王公贵族们醉生梦死的游乐场所,这里曾经是彻夜笙歌、纸醉金迷、欢乐无尽的不夜城,那临照过六朝豪华之都的旧时月即是见证。然而曾几何时,富贵风流,转眼成空。如今只有那旧时月仍然从秦淮河东边升起,来照著这座空城,在夜深的时候,还过女墙来,依恋不舍地西落。此情此景,却显得更加寂寞了。

-石头城

《红楼梦》中的“石头”和贾宝玉都是曹雪芹的造物。只不过贾宝玉是作者按照现实模式塑造,而“石头”则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象征

“石头”托空空道人将《石头记》传抄于世,它既是现实世界的经历者,又扮演了叙述者的角色,还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典型、贾宝玉的命根子。贾宝玉从娘肚里一出来就带着它,它幻化的“通灵宝玉”一旦被“粉渍脂痕污宝光”,或一旦丧失它,贾宝玉就不痴便死;宝黛典范一告失败,石头就重归大荒。可见,“石头”是贾宝玉命运的起点、过程和归宿。

既然作者让“石头”在全书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可见弄清“石头”的象征含义是理解全书主旨的关键。要清楚“石头”中蕴含的意义,就必须揭示出投射到“石头”上的作者心理是什么。因为象征意象本身具有确定的内容,人们只是把自己的心理直接或间接地投射到这些具体内容上,使它们能够表达自己。这就使“倒推”成为可能,即我们能通过象征表达揣摸到作者的心理。

对于《红楼梦》中的石头,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相对于人的感受或体验来说,石头的一般属性是静、冷、硬、恒久。仅此而言,《红楼梦》中的那块“石头”与贾宝玉在大观园中变幻、温暖、情意绵绵而又短暂的生活体验相比,就形成强烈的反差。然而,它的属性不止于此,当作者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使用时,又限定了它的表达属性,使它能表达作者的特殊意图。这些表达属性可以归纳为:

1、它“高经十二丈,一方经二十四丈”,却“无材补天”。二仙评它“性灵”、“质蠢”,“只好掂脚而已”。作者限定的这个属性可以概括为“大而无用”。

2、它被弃在在“大荒山”、“青梗峰”下的荒凉世界中,“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乃至于“静极生动,无中生有”。这块石头又被限定为对“大而无用”处于“静”、“无”状态不满。

3、于是“石头”想要“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入世享乐的愿望乃是作者赋予石头的第三个重要属性。

4、“石头”被幻化入世,成为贾宝玉的命根子,因而作者给“石头”注入了生命,使它成为一种现实生活典范。由于贾宝玉生活的轴心是林黛玉,所以可以把它概括为宝黛典范。

01 “石头”:寻求一种生活典范的尝试

“石头”象征着一种超然出世的生活方式。除了石头给人的一般感受属性和曹雪芹特意赋予的表达属性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第一、从“石头”到贾宝玉的因果循环暗示了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转换。

第二、“石头”是拟人化的,它能感受到“无材补天”的悲哀,这种感受与人在类似情景中的感受相同。曹雪芹不用人、神或除石头之外的其它物事去描写人的体验,这就意味着“石头”具备产生不满、产生入世享乐愿望的条件。

第三、“石头”下世游历后又复归于石头,是在宝黛典范失败以后。暗示从一种生活方式复归于另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始终围绕着人应当怎样生活这一主题。一直以来,出世与入世都是中国传统文人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他们崇尚自由、清高、洁身自好,不愿钻营拍马,更不屑与庸才贪官为伍;另一方面,他们又自负其鸿才远志,不甘淡泊隐居,追求人世间一切美好享乐的愿望,因而却步于食寒衣敝的出世生活。

由此,他们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生活的方式,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建立起符合愿望的生活典范,于是,他们只好用庄子式的超然出世精神来支持自己注定无法容忍的入世生活。

明清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主“情”的作品,特别以《金瓶梅》为极端,细致地刻画了人的情欲生活。这一股文学潮流就与禁欲的出世生活水火不容,也是对儒家中过多束缚的一种反抗。但是,这批作品也暴露了“主情”论的不足,正如《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

“更有一种风流笔墨,其*秽污泉,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这就是说,这些文学大多缺乏对“情”的深刻认识,缺乏“情”与“理”内在矛盾的意识生活哲学。这种书不可能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提供一种可以采纳的生活模式,更不可能写出知识分子一直无法解决的入世与出世这一两难问题。

《红楼梦》正是写出了这个两难问题。从“石头”到宝黛典范,再到贾宝玉出家,石头复归原貌这一条简单的线索就勾勒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典范,即“石头”象征的超然出世典范,与仅止于入世享乐的宝黛典范。作者不让宝黛的爱情生活越过大观园的围墙,就充分保留了文学知识分子一进入官场社会就会丧失的个性自由。

石头超然于现实世界的时空之外,这个象征意象与曹雪芹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相对应,他的亲密朋友对他的评价为“傲骨如君世已奇。”宝玉蔑视科举仕宦,并把这条道上的人斥之为“须眉浊物”、“国贼禄蠢”,有人劝他谈些“仕途经济,就被斥为“混帐话”。可见曹雪芹对官场仕途的厌弃。

消极避世可以旁观人生,可以冷静地思考和总结,现实生活的遭遇决定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这种态度正好反映在他选择 “石头”这一象征的偏好上。也正因为如此,“石头”不仅超然世事,而且超然当时思想界的内部冲突——即作为儒学传统的理学与理学反叛者的冲突。所以《红楼梦》既反对“君臣父子”的传统礼教精神,同时又反对“经世致用”的学问入世之风。那么,石头凝聚着作者的什么主张呢?

历代怀才不遇之士多受庄子生活风格的影响,如魏晋的阮籍、陶渊明,唐李白,宋苏轼。庄子对曹雪芹的影响是明显的,“大荒山”“无稚崖 ”就借鉴了庄子《天下篇》中的“荒唐之言,无端之崖”。又如在曹雪芹所写的前八十回中,贾宝玉主动选择的书,就有庄子的《南华经》。

在生死大限的思考方面,曹雪芹取永恒不灭的石头为象征,大可见“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这样一种把将朽之躯中的精神寄予不朽之物中的意图。“石头”的大而无用几乎直指惠施对庄子的评价:“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万劫不变”的石头与大观园生活的短暂性的反差,从全书歌词里不时流露的人生如梦的感叹中,更能断定石头象征着庄子对惠施的回答“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红楼梦》二十二回写宝玉看《南华经》悟出“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直接意取《大宗师》中“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之意。二十五回和尚为宝玉解其“声色货利”之谜时抚玉说:“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更似庄子“虚室生白”的“心斋”和“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及其“德不形”的主张。

庄子那种旷达狂放的浪漫主义文学精神和避世忘情的生活态度,无疑与《红楼梦》的超然出世态度非常相似,无论这种超然是“色空”还是“人生大梦”、“化烟化灰”。可以说,“石头”象征着曹雪芹心目中庄子式的生活主张或庄子典范。

但是,庄子的超然态度太彻底了,他不仅要超然于世,还要超然于自我“无己”、“无功”、“无名”。后世的文学知识分子不能全部效法。试想,假如曹雪芹真的炼到了“无己”、“无功”、“无名”和“无情”的境界,他还能那么细腻地写出《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情吗?正因为文学知识分子对感情体验的需要,所以曹雪芹才对那种以荒漠、冷硬、大而无用为代价,换取“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的石头状态表示不满。

同时,也是对庄子本人也具有情欲的生理条件,却要“忘形”、“无情”而置己于“大荒山”、“无稚崖”表示了不满。青梗峰(情根)和警幻(情种)都处于超时空的永恒世界中,它们的象征位置与“同于大道”的石头一样高。但是,只有当它们分裂成单性世界时,才可能不得已而“禁欲”,也才可以为仙为佛。

有“情根”和“情种”,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情欲,所以宝玉一到太虚幻境,就在警幻的诱导下同兼美发生了云雨之事。哪怕警幻提出那么多“色空”劝戒也无济于事。宝玉读了庄子的《南华经》后,首先悟到的就是“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的男女并存、情欲共享的道理。

当然,这仅仅是宝玉一厢情愿的理解,经宝钗和黛玉一阵关于佛道原意的阐发之后,宝玉也就不想“自寻苦恼”了。但庄子和佛道精神确实无法解决这一困惑,这个苦恼缠绕曹雪芹,从而成为他努力塑造宝黛典范的动机。

“食色性也”,曹雪芹把追求享乐人生,追求丰富多彩的现实情感生活的愿望灌注给石头,并让它复活。但出于慎重的考虑,曹雪芹没有把石头与宝玉直接统一起来,而是通过中介物——通灵宝玉,随宝玉在大观园中,开始了他以“情”和庄子典范互补,创立新的生活典范,以“情”和佛道互补,创立一种新的人文主义宗教的尝试。

02 然而,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宝黛典范只有在作者特意限定的环境,用围墙把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大观园中才有可能存在。经过元春特许,贾政不得已才把宝玉送进大观园。因此,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宝黛典范必须以大观园和王妃特许这两个前提的确立才成为可能。

这两个条件都是主权的产物,要换取这两个条件,必须以“入于正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为代价,甚至以贾雨村和贾政之流卖良心、舍女儿去投机钻营为代价。至少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才可能续“天恩祖德”,立于不败之地。试想,如果宝玉在贾府衰落之前“金榜题名”,他所依附的那个世界会落得“食尽鸟投林”吗?

然而,宝黛和作者一样孤高自傲,也许这正是作者偏爱庄子的心理根源之一。他们视功名为粪土。清朝的科举仕途正如曹雪芹同时代的那本《儒林外史》讥讽的那样乌七八糟,在那个“混浊”的男人世界中,充满了追功求利的庸人和忘恩负义中无赖。疾恶如仇的宝玉把这条道上的人骂之为“须眉浊物”、“国贼禄蠢”。

贾宝玉在既得的大观园优厚生活中,悟《南华》,打禅机,猜谜作赋行酒令,心眼全用在女儿们身上,稍有挫折就想死,想“化烟化灰”。这种生活风格,这种不闻不问大观园墙外社会的认知态度,不但不能在墙外社会有所建树,甚至无法适应。当晴雯被赶出墙外,宝玉前去探视时,竟对自己的所怜所爱束手无策,无法尽半点微力相助。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曹雪芹弥漫在《红楼梦》中的宿命色彩。他至少把贾府破败之因部分地归咎于“无可以继业”的子孙,归因于宝玉本人。第一回开头,作者自叙道:

“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这样沉痛的忏悔,显然指作者本人和宝玉都要对自己失败的人生负责任。贾府大观园就是这一类儿女组成的社会寄生物。哪怕有“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的王熙凤,纵然机关算尽,也无法挽回其败局。无怪乎大观园的墙一拆开,宝黛典范的尝试就告终了,宝玉束手无策地眼看着恩爱姊妹们一个个生离死别,独自黯然伤情不已。

宝黛典范的土壤也太理想化。大观园犹如神话似的太虚幻境,其中人的容貌才德、言行举止、衣食游乐等等几乎都让人无可挑剔,所有的破坏力量都来自大观园之外,只有在这个近乎完满的封闭世界中,宝黛典范才可能得到充分表达,他们才可能无利害关系地自爱、互爱、爱他人,才可能有抚琴、葬花、建诗社之类时优雅情趣。

在这里,可以不分高低贵贱而一视同仁,可以充满姊妹手足之情和真诚的爱恋,毁僧谤道也好,混批也好,发“明明德外无书”之议论也好,乃至调脂弄粉等等,宝玉总能为所欲为。总之,这里是“臆想”的理想世界,是曹雪芹为“情”的精灵们安排的乌托邦。在这个可以纵“臆想”之欲的享乐群体中,宝黛典范成了没有社会根基的生活方式,尽管生活在其中的宝黛时时产生好景不长的忧虑意识,终究也只能坐待危变。

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完满”只是文学知识分子提纯了的水墨画,一旦大观园围墙倒塌,这块完美的结晶就消失在不完满、甚至污浊的社会现实中。何况还有贾府这把架在宝黛典范头上的利剑,这把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割断宝黛的自由恋爱。

反社会顺应,与世无争,不齿于建功立业,洁身自好,不屑与“国贼禄蠢”为伍,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安封,是福就享乐一通,是祸就悲痛一场……这就是宝黛典范的超然特点,然而也是它的致命弱点。

又要享受无保障的“食色”之乐,又要避免生离死别、倾家荡产的悲哀,只好求助于庄周和那块神奇的石头。系在宝玉项上的石头使他能正常生活,一旦失去,他就丧魂落魄。这暗喻着以庄周精神为后盾,支持随时可能失败的人生,安慰已遭失败而受创的文学心灵。

庄子典范,或庄子生活风格与情欲生活的追求是无法调合的。曹雪芹要想两全也不可能。石头入世转了一圈后,终于依然如故地返回青梗峰下,恢复它那大而无用而又对中国知识分子充满神秘诱惑力的、无情无欲、天不管地不羁,超越人生、社会、乃至于超越时空的自由存在状态了。它带着人生失败的记录,带着一种被否定的生活经历回归大荒,直到假空空道人之手抄传于曹雪芹而得回世。

庄周永远是庄周,石头终归是石头。石头在开篇中走完这一圈,仅仅多了一段字迹,不能不说已把作者建立一种生活典范的失败尝试作了总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023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