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教师的4种角色【《柳河湾的新娘》的角色阐述】

新课改下教师的4种角色【《柳河湾的新娘》的角色阐述】,第1张

  每当回想起与西安易俗社的演员们,在冰冷刺骨的排练场排演秦腔现代戏《柳河湾的新娘》时的情景,总让我久久难忘。这种导演与演员之间共同用心灵和情感达成的角色创造是一种刻骨的体验,亦是一份珍贵的记忆!

一、“柳叶”角色的创造

惠敏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秦腔演员,她扮相端庄靓丽,唱腔优美圆润,而且具有较强的感受力,其形象、气质乃至自身的个性与品质都和角色柳叶较为接近,特别是通过一段时间我们之间就角色的创造所进行的交流,使得她在体验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与提升,并因在《柳》剧中成功扮演柳叶而荣获“梅花奖”。

刚开始排练时,惠敏丽对这个角色的诠释还存在着一些欠缺与不足。比如:人物从第一场到第六场缺少发展的变化过程,情感的体现不够细腻,看不到柳叶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坚韧、忠诚、贤良、执着的女性。全剧柳叶的表现整体显得悲情有余,这显然是不够准确的。如果柳叶从开始就是一个遇事即悲,一遇挫折就悲天怆地的女人,观众还会同情她、理解她、接受她吗

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学会控制,不能一味地沉浸在悲情中不能自拔。柳叶在全剧中只有一次彻底的痛心疾首和撕心裂肺――即第六场中,当她最心爱的丈夫瑞轩,因误解而将她馈赠的同心结归还于她的那一刻,柳叶顷刻间崩溃了,她八年来所有的寄托和支撑瞬间坍塌、毁灭了。此时的柳叶才真正地体会到了一种痛不欲生和欲哭无泪的撕心裂肺,与其说柳叶最后的死是来自鞭打,不如说是死于这致命的一击。这之前的柳叶一定要避免过度的悲情,要找寻这个女人应有的幸福感。当一个女人从心底里真正爱上一个男人的时候,她所有的付出和磨难都将是一种幸福l因此,柳叶在漫长的岁月中默默等待她的丈夫、抚养孩子,为保护瑞轩和信守诺言而遭受委屈、忍受鞭打……这一切与内心的信念与幸福相比都显得无足轻重。通过反复的交流与沟通,再加上惠敏丽的不断揣摩,她渐渐悟出了这些蕴含在角色背后的东西,让观众看到了她所饰演的柳叶每一步的发展、变化直至经历过一次次磨难后的成熟和挺立!

二、“瑞轩”角色的创造

瑞轩出身于书香门第,他身上继承了温善、忠厚、有情有义、重情重义的品性,同时具有战争年代热血男儿的血气方刚和执着坚定,对祖国对民族怀着深厚的情感,激情澎湃,浩然正气。他勇敢而不鲁莽,多情但不矫情,有文化、有思想、有抱负、有信念。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可以舍弃一切,甚至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对妻子柳叶他执着专一,炙热忠诚。当柳叶在婚礼上毅然决定送他上前线,这份震惊和欣喜足以让他刻骨铭心:当看到柳叶屋里高高悬挂着的同心结,那种感受和触动也是发自肺腑的:当他知道柳叶和石头的事情后,他痛苦,但却表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宽容和豁达,对柳叶和石头表示理解并真诚祝福。这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大爱,绝不是一般男人狭隘自私的感情。当得知柳叶八年来,为了他而蒙受了巨大的委屈和伤痛时,他心如刀绞、羞愧难当,堂堂七尺男儿竟然真诚地跪地求恕!

扮演瑞轩的演员陈超武有激情,且形象、气质都和人物比较接近。不足处是在内心的感受上还不够细致,在表演中有传统戏的程式化痕迹,表演的分寸感和角色的年龄感是我们细排时的重点。

我们要求演员能够用真心、用真情、用恰如其分的表演分寸去感染观众。既能娴熟、优美、准确、自然地运用戏曲的表现手段与技巧体现人物,又吸收和借鉴话剧表演的技法和观念,学习用心理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去体验人物、创造人物,真正在舞台上做到“真听、真看、真感觉、真体验”。

三、瑞轩“父亲”与“母亲”角色的创造

瑞轩父亲一生与书为伴,深受孔孟礼教之道,万事以和为贵,是全村公认的好人、善人、读书人。对儿媳柳叶,他像慈父般把她视亲生女儿一样疼她、担忧她……瑞轩父亲的扮演者整体人物基调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需要注意和进一步加强的地方是:这个角色要求对人、对事一定要真诚,要发自肺腑,而不要有一丝一毫的虚假和做作。

瑞轩母亲是一个爱儿心切、善良温和、体弱多病的形象,要让观众对这个弱不禁风、病入膏肓,但仍时时刻刻牵挂着儿子的母亲,产生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她所有行动的目的都来自于她太思念、牵挂、深爱自己的儿子,她是中国大多数母亲的缩影。饰演瑞轩母亲这个演员的优点是每一句台词、每一句唱词都交代得比较清楚,但我觉得这个角色的人物基调还要重新调整和定位。母亲这个角色应该更善良、更亲和一些,现在是威严有余,温善不足。这样的话,不容易让观众产生应有的同情和怜悯。

四、“七爷”角色的创造

七爷德高望重,是张家族人上上下下的主心骨、定心锤,大小事都由他来定夺。他有威望,有地位,有分量,受人敬重,为了捍卫张家的礼教和门风可以说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扮演七爷的演员不错,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原来反派式的人物形象,一切悲剧的缔造者,大跨度地调整到现在的人物基调,实属不易。

五、“石头”和“小兰”角色的创造

石头和小兰应该说也算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一对有情人。不同的只是一个是孤儿、下人:另一个却是宠儿、**。身份、地位的悬殊,也挡不住有情人的心心相印。

石头自小孤苦伶仃,被好心的张家收养。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男儿,知恩图报,知恩必报。为人实诚忠厚,做事雷厉风行,是一个如石头般刚强、坚实、厚重、有力,响当当、硬朗朗的男子汉!

小兰是个朴实、善良、活泼的小姑娘,毫不矫揉造作。但她毕竟是**身份,又受书香门第的影响,不能像个丫头似的无所顾忌。我对演员的要求是要注意表演分寸的把握,比如在与石头情感的表达上,不能过于直接和外露,一定要有女孩子的娇羞和含蓄。这样才像一个含苞待放、娇柔可爱的小姑娘。另外,演员在形体上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小兰属于戏曲行当中的小花旦、闺门旦,肢体的表现上应该更加灵巧、轻盈和流畅。

对于剧目演出来说,导演与各个部门的交流重要,而导演与演员的相互合作更是举足轻重,导演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对情感的体味与阐释,都要通过演员逐步“化身”于角色之上。所以,演员必须懂得自己的特殊性,必须明白自己所应该具备的条件与素质,必须学会钻入人物的心灵底层和灵魂深处去完成角色的创造。导演也必须能够帮助演员创造出最鲜明的人物个性,充实激发演员的内心体验,并找寻到最准确的舞台行动,最终完成剧中角色的创造。希望《柳河湾的新娘》不断打磨,真正成为易俗社的经典保留剧目!

《红楼梦》中的“石头”和贾宝玉都是曹雪芹的造物。只不过贾宝玉是作者按照现实模式塑造,而“石头”则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象征

“石头”托空空道人将《石头记》传抄于世,它既是现实世界的经历者,又扮演了叙述者的角色,还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典型、贾宝玉的命根子。贾宝玉从娘肚里一出来就带着它,它幻化的“通灵宝玉”一旦被“粉渍脂痕污宝光”,或一旦丧失它,贾宝玉就不痴便死;宝黛典范一告失败,石头就重归大荒。可见,“石头”是贾宝玉命运的起点、过程和归宿。

既然作者让“石头”在全书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可见弄清“石头”的象征含义是理解全书主旨的关键。要清楚“石头”中蕴含的意义,就必须揭示出投射到“石头”上的作者心理是什么。因为象征意象本身具有确定的内容,人们只是把自己的心理直接或间接地投射到这些具体内容上,使它们能够表达自己。这就使“倒推”成为可能,即我们能通过象征表达揣摸到作者的心理。

对于《红楼梦》中的石头,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相对于人的感受或体验来说,石头的一般属性是静、冷、硬、恒久。仅此而言,《红楼梦》中的那块“石头”与贾宝玉在大观园中变幻、温暖、情意绵绵而又短暂的生活体验相比,就形成强烈的反差。然而,它的属性不止于此,当作者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象征使用时,又限定了它的表达属性,使它能表达作者的特殊意图。这些表达属性可以归纳为:

1、它“高经十二丈,一方经二十四丈”,却“无材补天”。二仙评它“性灵”、“质蠢”,“只好掂脚而已”。作者限定的这个属性可以概括为“大而无用”。

2、它被弃在在“大荒山”、“青梗峰”下的荒凉世界中,“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乃至于“静极生动,无中生有”。这块石头又被限定为对“大而无用”处于“静”、“无”状态不满。

3、于是“石头”想要“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入世享乐的愿望乃是作者赋予石头的第三个重要属性。

4、“石头”被幻化入世,成为贾宝玉的命根子,因而作者给“石头”注入了生命,使它成为一种现实生活典范。由于贾宝玉生活的轴心是林黛玉,所以可以把它概括为宝黛典范。

01 “石头”:寻求一种生活典范的尝试

“石头”象征着一种超然出世的生活方式。除了石头给人的一般感受属性和曹雪芹特意赋予的表达属性之外,至少还有以下几个证据支持这一说法:

第一、从“石头”到贾宝玉的因果循环暗示了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转换。

第二、“石头”是拟人化的,它能感受到“无材补天”的悲哀,这种感受与人在类似情景中的感受相同。曹雪芹不用人、神或除石头之外的其它物事去描写人的体验,这就意味着“石头”具备产生不满、产生入世享乐愿望的条件。

第三、“石头”下世游历后又复归于石头,是在宝黛典范失败以后。暗示从一种生活方式复归于另一种生活方式。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始终围绕着人应当怎样生活这一主题。一直以来,出世与入世都是中国传统文人面临的两难困境。一方面,他们崇尚自由、清高、洁身自好,不愿钻营拍马,更不屑与庸才贪官为伍;另一方面,他们又自负其鸿才远志,不甘淡泊隐居,追求人世间一切美好享乐的愿望,因而却步于食寒衣敝的出世生活。

由此,他们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生活的方式,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建立起符合愿望的生活典范,于是,他们只好用庄子式的超然出世精神来支持自己注定无法容忍的入世生活。

明清文学中出现了一大批主“情”的作品,特别以《金瓶梅》为极端,细致地刻画了人的情欲生活。这一股文学潮流就与禁欲的出世生活水火不容,也是对儒家中过多束缚的一种反抗。但是,这批作品也暴露了“主情”论的不足,正如《红楼梦》第一回中写道:

“更有一种风流笔墨,其*秽污泉,屠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且其中终不能不涉于*滥,以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这就是说,这些文学大多缺乏对“情”的深刻认识,缺乏“情”与“理”内在矛盾的意识生活哲学。这种书不可能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提供一种可以采纳的生活模式,更不可能写出知识分子一直无法解决的入世与出世这一两难问题。

《红楼梦》正是写出了这个两难问题。从“石头”到宝黛典范,再到贾宝玉出家,石头复归原貌这一条简单的线索就勾勒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典范,即“石头”象征的超然出世典范,与仅止于入世享乐的宝黛典范。作者不让宝黛的爱情生活越过大观园的围墙,就充分保留了文学知识分子一进入官场社会就会丧失的个性自由。

石头超然于现实世界的时空之外,这个象征意象与曹雪芹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相对应,他的亲密朋友对他的评价为“傲骨如君世已奇。”宝玉蔑视科举仕宦,并把这条道上的人斥之为“须眉浊物”、“国贼禄蠢”,有人劝他谈些“仕途经济,就被斥为“混帐话”。可见曹雪芹对官场仕途的厌弃。

消极避世可以旁观人生,可以冷静地思考和总结,现实生活的遭遇决定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的超然态度,这种态度正好反映在他选择 “石头”这一象征的偏好上。也正因为如此,“石头”不仅超然世事,而且超然当时思想界的内部冲突——即作为儒学传统的理学与理学反叛者的冲突。所以《红楼梦》既反对“君臣父子”的传统礼教精神,同时又反对“经世致用”的学问入世之风。那么,石头凝聚着作者的什么主张呢?

历代怀才不遇之士多受庄子生活风格的影响,如魏晋的阮籍、陶渊明,唐李白,宋苏轼。庄子对曹雪芹的影响是明显的,“大荒山”“无稚崖 ”就借鉴了庄子《天下篇》中的“荒唐之言,无端之崖”。又如在曹雪芹所写的前八十回中,贾宝玉主动选择的书,就有庄子的《南华经》。

在生死大限的思考方面,曹雪芹取永恒不灭的石头为象征,大可见“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这样一种把将朽之躯中的精神寄予不朽之物中的意图。“石头”的大而无用几乎直指惠施对庄子的评价:“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万劫不变”的石头与大观园生活的短暂性的反差,从全书歌词里不时流露的人生如梦的感叹中,更能断定石头象征着庄子对惠施的回答“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红楼梦》二十二回写宝玉看《南华经》悟出“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直接意取《大宗师》中“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之意。二十五回和尚为宝玉解其“声色货利”之谜时抚玉说:“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更似庄子“虚室生白”的“心斋”和“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及其“德不形”的主张。

庄子那种旷达狂放的浪漫主义文学精神和避世忘情的生活态度,无疑与《红楼梦》的超然出世态度非常相似,无论这种超然是“色空”还是“人生大梦”、“化烟化灰”。可以说,“石头”象征着曹雪芹心目中庄子式的生活主张或庄子典范。

但是,庄子的超然态度太彻底了,他不仅要超然于世,还要超然于自我“无己”、“无功”、“无名”。后世的文学知识分子不能全部效法。试想,假如曹雪芹真的炼到了“无己”、“无功”、“无名”和“无情”的境界,他还能那么细腻地写出《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情吗?正因为文学知识分子对感情体验的需要,所以曹雪芹才对那种以荒漠、冷硬、大而无用为代价,换取“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的石头状态表示不满。

同时,也是对庄子本人也具有情欲的生理条件,却要“忘形”、“无情”而置己于“大荒山”、“无稚崖”表示了不满。青梗峰(情根)和警幻(情种)都处于超时空的永恒世界中,它们的象征位置与“同于大道”的石头一样高。但是,只有当它们分裂成单性世界时,才可能不得已而“禁欲”,也才可以为仙为佛。

有“情根”和“情种”,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情欲,所以宝玉一到太虚幻境,就在警幻的诱导下同兼美发生了云雨之事。哪怕警幻提出那么多“色空”劝戒也无济于事。宝玉读了庄子的《南华经》后,首先悟到的就是“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的男女并存、情欲共享的道理。

当然,这仅仅是宝玉一厢情愿的理解,经宝钗和黛玉一阵关于佛道原意的阐发之后,宝玉也就不想“自寻苦恼”了。但庄子和佛道精神确实无法解决这一困惑,这个苦恼缠绕曹雪芹,从而成为他努力塑造宝黛典范的动机。

“食色性也”,曹雪芹把追求享乐人生,追求丰富多彩的现实情感生活的愿望灌注给石头,并让它复活。但出于慎重的考虑,曹雪芹没有把石头与宝玉直接统一起来,而是通过中介物——通灵宝玉,随宝玉在大观园中,开始了他以“情”和庄子典范互补,创立新的生活典范,以“情”和佛道互补,创立一种新的人文主义宗教的尝试。

02 然而,这是一次失败的尝试

宝黛典范只有在作者特意限定的环境,用围墙把外部世界隔离开来的大观园中才有可能存在。经过元春特许,贾政不得已才把宝玉送进大观园。因此,以宝黛爱情为主线的宝黛典范必须以大观园和王妃特许这两个前提的确立才成为可能。

这两个条件都是主权的产物,要换取这两个条件,必须以“入于正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为代价,甚至以贾雨村和贾政之流卖良心、舍女儿去投机钻营为代价。至少要付出这样的代价,才可能续“天恩祖德”,立于不败之地。试想,如果宝玉在贾府衰落之前“金榜题名”,他所依附的那个世界会落得“食尽鸟投林”吗?

然而,宝黛和作者一样孤高自傲,也许这正是作者偏爱庄子的心理根源之一。他们视功名为粪土。清朝的科举仕途正如曹雪芹同时代的那本《儒林外史》讥讽的那样乌七八糟,在那个“混浊”的男人世界中,充满了追功求利的庸人和忘恩负义中无赖。疾恶如仇的宝玉把这条道上的人骂之为“须眉浊物”、“国贼禄蠢”。

贾宝玉在既得的大观园优厚生活中,悟《南华》,打禅机,猜谜作赋行酒令,心眼全用在女儿们身上,稍有挫折就想死,想“化烟化灰”。这种生活风格,这种不闻不问大观园墙外社会的认知态度,不但不能在墙外社会有所建树,甚至无法适应。当晴雯被赶出墙外,宝玉前去探视时,竟对自己的所怜所爱束手无策,无法尽半点微力相助。

当然,也不能简单地理解曹雪芹弥漫在《红楼梦》中的宿命色彩。他至少把贾府破败之因部分地归咎于“无可以继业”的子孙,归因于宝玉本人。第一回开头,作者自叙道:

“锦衣纨绔之时,饮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人。”

这样沉痛的忏悔,显然指作者本人和宝玉都要对自己失败的人生负责任。贾府大观园就是这一类儿女组成的社会寄生物。哪怕有“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的王熙凤,纵然机关算尽,也无法挽回其败局。无怪乎大观园的墙一拆开,宝黛典范的尝试就告终了,宝玉束手无策地眼看着恩爱姊妹们一个个生离死别,独自黯然伤情不已。

宝黛典范的土壤也太理想化。大观园犹如神话似的太虚幻境,其中人的容貌才德、言行举止、衣食游乐等等几乎都让人无可挑剔,所有的破坏力量都来自大观园之外,只有在这个近乎完满的封闭世界中,宝黛典范才可能得到充分表达,他们才可能无利害关系地自爱、互爱、爱他人,才可能有抚琴、葬花、建诗社之类时优雅情趣。

在这里,可以不分高低贵贱而一视同仁,可以充满姊妹手足之情和真诚的爱恋,毁僧谤道也好,混批也好,发“明明德外无书”之议论也好,乃至调脂弄粉等等,宝玉总能为所欲为。总之,这里是“臆想”的理想世界,是曹雪芹为“情”的精灵们安排的乌托邦。在这个可以纵“臆想”之欲的享乐群体中,宝黛典范成了没有社会根基的生活方式,尽管生活在其中的宝黛时时产生好景不长的忧虑意识,终究也只能坐待危变。

十八世纪的中国社会,“完满”只是文学知识分子提纯了的水墨画,一旦大观园围墙倒塌,这块完美的结晶就消失在不完满、甚至污浊的社会现实中。何况还有贾府这把架在宝黛典范头上的利剑,这把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割断宝黛的自由恋爱。

反社会顺应,与世无争,不齿于建功立业,洁身自好,不屑与“国贼禄蠢”为伍,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安封,是福就享乐一通,是祸就悲痛一场……这就是宝黛典范的超然特点,然而也是它的致命弱点。

又要享受无保障的“食色”之乐,又要避免生离死别、倾家荡产的悲哀,只好求助于庄周和那块神奇的石头。系在宝玉项上的石头使他能正常生活,一旦失去,他就丧魂落魄。这暗喻着以庄周精神为后盾,支持随时可能失败的人生,安慰已遭失败而受创的文学心灵。

庄子典范,或庄子生活风格与情欲生活的追求是无法调合的。曹雪芹要想两全也不可能。石头入世转了一圈后,终于依然如故地返回青梗峰下,恢复它那大而无用而又对中国知识分子充满神秘诱惑力的、无情无欲、天不管地不羁,超越人生、社会、乃至于超越时空的自由存在状态了。它带着人生失败的记录,带着一种被否定的生活经历回归大荒,直到假空空道人之手抄传于曹雪芹而得回世。

庄周永远是庄周,石头终归是石头。石头在开篇中走完这一圈,仅仅多了一段字迹,不能不说已把作者建立一种生活典范的失败尝试作了总结。

恋爱的开始真的好甜好甜,但是生活终究会归于平淡。

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一方面你们年龄也不大,你男友22岁真的很年轻,他有个人的生活节奏,他个人有比较喜欢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如果写书正好是他不喜欢做的事情,正好他真的不懂什么叫浪漫(你认识他的时候也大概知道他是个不懂浪漫的人吧?你也是看重他对你好你才跟他谈的不是吗?)类似不喜欢做的事情可能还有很多(你实在想让他去做也要他办得到才行,是不是)~你字里行间只是想表明你很想对方变成你想要的人。

爱是包容!喜欢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我冒昧的问一句,你对他还存在爱吗?或者说可能一开始就不存在喜欢,你只是觉得有一人对你好 ,也挺不错的,但是久而久之你发现对方真的无动于衷,真的是石头人,他不懂我一个小女生想要的浪漫,我不想要这样下去,你就会想舍弃一个对你好而很平淡的石头人。

虽然说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如果你们双方三观真的不合,请果断点,否则舍不得也是没有结果的。

抱歉你看了这些话可能会不舒服,但仅属于个人观点哦~哈哈

红楼梦》的开头有两个神话,一是石头的神话,一是神瑛侍者的神话。这两个神话的关系,历来争论颇多,关键之点是石头或其所幻化成的通灵宝玉与神瑛和贾宝玉三者的关系该作何解释。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神话在全书中所处的地位。 石头的神话凌驾于整部书的情节之上,在结构上可看作是作者借石头的故事为全书所作的一篇序言。在这篇序言中,石头即是作者,作者以石头的情感、经历、思想作为隐喻比较全面地阐明了他的创作思想。 石头本来是女娲炼就的补天之材,但偏偏它没有入选。补天不成,它所以终生悔愧,日夜哀号。对它来说,“补天”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一段不可再来的历史。这不正是作者的自喻吗?正像脂批所言,“无材补天,幻形入世”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悔愧。补天之不可再,正如“半生潦倒,一事无成”之后的人生之不可重来。前半生既已无成,余下的潦倒的残年又能怎样呢?作者借石头自喻,不仅是要表明其“一事无成”之悔愧,亦且要表明其前半生人生志向之高。“补天”岂可轻言?这是一种具有无比之大、无比之壮烈、无比之高尚的事业。之所以“补”,是因为洞察了不足,感受到了不满;之所以要补的是“天”,乃是因为作者前半生所感受到的不满来自于他所见所闻的整个世界,所有事物,他认为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在于哪一个角落,哪一个方面,也不是像探春那样的小修小补就能够解决的。他对当世产生了根本的怀疑,他认为解决这所有的问题需要一种天崩地裂式的变革。但他不可能清楚这种变革是什么样的,他只能够将这种彻底性、根本性形象化为“补天”。这是一种与现实相背离的志向,现实否定了其实现的可能性。石头未能补天,原因并不在于它自身。它与其他的补天石一样,都是“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的五色石。本来三万六千五百块就“合周天之数”了,而女娲偏偏炼就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而它就因此成为“多出来”的一块。本来应该镶嵌在天上的它现在形状狼犺地呆在地上,它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在这样的环境中它是无法实现它的补天之志的。本来是有价值的石头得到了一个无价值的人生。石头正是怀着这样一种“无材可去补苍天”的落寞之感、无奈之悲去造历红尘的。它是要将这种落寞、无奈到红尘的繁华中去予以消解,或许这繁华过后尚能留下缕缕余温,青埂峰下便不会像以前那样空寂得令它难以忍受。这不也是作者的自喻吗?石头是补天不成之后下凡新历,作者则是半生潦倒之后的旧梦重温。石头和作者,都是要在人生已经“无价值”之后去寻找“有意义”。这是石头下凡历劫的动机,实际上作者是在借石头来阐明《红楼梦》这部书的创作动机。而石头向空空道人说的那段话,可视为作者对其创作原则的阐释,“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则正像脂批所说的,是“书之本旨”。石头的神话,正是作者用来阐述自己的创作动机、创作原则与书之本旨的序言。 第二个神话也就是神瑛的神话的作用,与第一个迥然不同。这个神话的出现,已经在“按那石上所书”之后,也就是说,它已经是全书正文中的情节。它以绛珠还泪的故事,引出了神瑛,绛珠以及其他的一些“风流孽鬼”的下世历劫。可以这样来表述石头与神瑛的神话在全书结构中各自起到的作用:石头的下凡,引出了这一部书;神瑛的下凡,则引出了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所以说,石头的神话,是全书的序言;神瑛的神话,是正文故事的发端。这样,从结构上说,两个神话之间根本是不存在矛盾的。恰恰相反,两者在第二个神话中合流了。通灵宝玉被夹带在神瑛这一干“风流孽鬼”中下凡历劫,于是石头由“序言”中作者的象征而亲身进入了书中的故事。但是,它不是作为一个“人物”进入故事的,它仍是一种象征。石头的混入一帮“风流冤孽”之中,意味着它所寻找的“无价值”之后的“有意义”采取了“情”的方式,这正是两个神话合流的途径,这也就意味着,作者在“半生潦倒,一事无成”之后再回味人生,便从这回味中看到了“情”的熠熠光辉。风月繁华,纵然是过眼烟云,不可久恃的,但情却可以铄金铭石永刻于心,使得已经“无价值”的人生“有意义”。所以讲,《红楼梦》“大旨谈情”,空空道人再看完《石头记》后易名“情僧”,也正是因为从书中看到了“情”。 石头——通灵宝玉虽然不可劝阻地投入到“情”的怀抱,但它并没有被完全淹没在情的海洋之中失去其原有的象征意义。虽然一开始它被“声色货利”所迷,但经过癞头和尚的当头棒喝,很快走出迷关。更重要的是,石头“无材可去补苍天”的“无价值”人生定位以及与周围环境的悖离,完全地被贾宝玉继承了。石头——通灵宝玉的“形体像个宝物”而“没有实在的好处”,到了贾宝玉的身上,就变成了“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贾宝玉否定世人赖以安身立命的“仕途经济”,将心思完全用在闺阁女儿那里。他的很多行为,在别人的眼中都是“疯疯癫癫”的。总之,他处处不合时宜,这种不合时宜,正来自于石头那与世背谬的出身。所以,贾宝玉身上,除了由神瑛带来的天生的“情痴情种”的方面之外,还承载了石头所象征的作者的人生感叹,也承载了“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的“书之本旨”。这正是作者安排通灵宝玉成为宝玉所佩之物的用意所在。 丁维忠在《红楼梦——历史与美学的沉思》一书中说:“曹雪芹—石头—贾宝玉始终十分‘用心于世道’,是抱定宗旨要想‘补天’的,他自认为并始终坚信自己是‘补天济世之材’,具有‘利物济人之德’”,只不过贾宝玉“利物济人”的方式不同于一般——他的方式是“以情补天”,“他是想用对人的爱来取代对人的害,用‘以情济人’来对抗‘以理杀人’,用一个他所憧憬的‘情天’来修补封建专制的‘理天’。”我觉得,他所说的贾宝玉这种主动自觉的“补天济世,利物济人”的思想,是很值得怀疑的。前八十回中,贾宝玉并没有表现出有“补天”的愿望。他的人生理想,只是一种无所作为的对于人生的享受:“只管安富尊荣”,“富贵不知乐业”,“只知道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也就完了。”他批判那些既成的观念与制度,恨不得把这些他眼中的不合理完全打碎,但并没有想过打碎之后又该怎样去树立新的。对于这些不合理,他只是因厌弃而逃避,退而不予闻问,最好这一生都在温柔纯美的闺阁中“有意义”地度过。这算是有“补天之志”吗?他的“尚情”的出发点,也是为自己而非为别人。他不是要用情去救济别人,而是要用“情”的获得与付出来换取心理上的满足,在这种满足中体认自我的人生价值。贾宝玉的“情”,适用的范围是十分狭窄的,仅仅限于那些具有美的特质的人和物而已。他所尊崇的女儿,只是“清灵洁净”的年轻女子而非所有的女人。他对女儿之所以如此推崇,根源在于对她们具有的美与纯洁的爱意。这不是情欲之爱,而是上升到了诗意的爱,审美的爱,即警幻所说的“意*”。“*”者,泛滥无度也。贾宝玉把自己的爱散布于所有美的人、美的事物,以从美那里得到的享受来消解来自生活中的种种不满与失望。所以,对于美的爱,成了他生活、人生的唯一有意义的东西。他整天为此而忙碌操心,所秉御的,只是一段痴心而已,所得到的,只是莫名无形的感受而已,所行为的,只是付出自己的满腔热忱而已。所以宝钗称他为“无事忙”。在旁人的眼中,根本看不到他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得到了什么有价值的回报。贾宝玉对“事业”的否定和对“情”的绝对强调,正是其人生的两个基本方面,也正是石头,也即作者要在人生的“无价值”之后寻找“有意义”的一种实践。

家乡的搭石是友谊之石,情感之石仿写句子如下:冬枣树是历史之树,情感之树,幸福之树,甜蜜之树,冬枣树很美,家乡人的心灵更美。

家乡的搭石介绍:

《搭石》是作者写了自己家乡有一条无名小溪,每年汛期,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作者借摆搭石、走搭石来赞扬家乡人们之间美好的的情感,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的人。

文章精彩片段: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有些日子了,那个男孩一直徘徊在沙滩上,他想找一块属于自己的石头。

周围来来往往的人,都是带着和他同样的目的,来这片沙滩寻找自己的最爱。有些人找到了,很美,在阳光下闪着炫目的光彩,那是许多人都很钟意的石头,他们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离开了,满载着欢欣。有些人,找到的石头普普通通,但他们一样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像珍宝一样呵护着离开了。

男孩坐在他们中间,他的心有些累了。这些日子,只有胸前的那根蓝色石头项链陪伴着他。他看着那颗蓝色的心,有些恍惚……

就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一个女孩轻轻柔柔地从沙滩的那头走来,依旧长发,依旧白裙,嘴角依旧带着他熟悉的微笑。

他跟她是青梅竹马,小学,初中,高中,他们一直在一起,每天都很开心,很快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男孩发现,只要没有她身边,他便会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他知道他是喜欢上她了。但男孩却不敢对她表明心迹,怕伤害了这个单纯可爱的女孩,怕他们再也做不成朋友。他曾问过女孩,在她心目中,他是什么颜色,女孩答蓝色。他笑,不语,心里一阵抽搐:蓝色是代表最深爱的人。但他知道,那个人不是他。后来女孩问他何意,他笑着说忘了。

高中毕业那天,男孩送给女孩一个礼物,一根石头项链,一颗蓝色的心。他想让她戴上。他知道女孩将去国外求学,他想听到女孩在大洋彼岸心跳的声音,因为他戴上了相嵌的另一半。项链很漂亮,但女孩没有立刻戴上,只是笑着把项链放进盒子,收了起来,说了声谢谢。那天他们没有多说话。第二天,女孩跟家人和男友一起移居国外了,只是偶尔和男孩通通电话。

男孩再也没有遇上喜欢的人,他的心如同深潭一样沉寂。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他没想到他们的再次相遇是在这片沙滩上。

你还好吗?女孩问。

还好,他答。你呢?

我也很好啊,现在的这份工作也不错。这次回国我爸妈也回来了,帮我和他筹备婚礼,我们准备结婚了呢。她笑着,眼里满是幸福。

哦……那,祝福你们!男孩也微笑着,然而他心里却流下了一滴泪,痛彻心扉。

你怎么会来这片海滩?男孩努力掩饰自己的失落。

我听人说,要想得到幸福,就要到这片海滩,寻找你喜欢的石头,一旦你拣到了,就要把它带回去,好好地对它,因为那是你唯一最爱的石头。要记住,永远不再回到海边来,并且一定要相信,你的幸福就在那块最美丽,最大,最适合你的石头里。她很认真地说,眼睛闪烁着希望的光,深情而专注。

他和她一起,走了一阵子,说了很多话。恍惚间,男孩觉得他们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临走前,女孩对他说,祝你早日找到你的那块石头。

如同命运的安排,就像飞鸟注定不会爱上鱼一样,女孩不会爱上青梅竹马的男孩。就像鱼明知不该爱上飞鸟一样,但男孩还是爱上了青梅竹马的女孩。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走到神的面前,求神让他变成一颗海滩上的石头。

神很明白他的心情,说,可以,但她不一定会拣到你。

男孩说:我不害怕。

神又说:你不可能再变回她认识的你,她将再也不会见到你。

男孩说:我不后悔。

于是男孩变成了一块石头,算不上太好,也算不上太坏。上面隐约有一个蓝色的心形图案,如同男孩胸前的那颗蓝色石头项链。他在女孩必经的路上逗留。

女孩的手指轻轻掠过男孩变成的那块石头,让男孩一度以为他离幸福很近了。但是像很多哀伤的故事一样,女孩最终还是捡起了另一块,然后很幸福地捧走了。

看不到女孩了,男孩又想起,在他去求神之前,女孩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祝你早日找到你的那块石头。男孩知道,女孩不会再回来了,就像那个传说,这是获得幸福的方式。

他想哭,但她不会知道,他现在只是这个沙滩上无数颗等爱的石头中最平凡的一块,没有泪。他想,只要她幸福就好,其他的,已经不重要了。

多年以后,女孩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天,她无意间翻出多年以前男孩送给她的石头项链,她发现盒子底下的小卡片,她看见上面石头的故事:

一种沉默的物体,虚静山中,藏于土里。

人类不知其始之生,也不知其终之灭。

经历地球的洪荒年代,走过历史的漫漫长夜。

它吸纳了天地日月之精华, 所以绚烂瑰丽,彩色缤纷; 它具足了泥土性,矿物性,自然性, 所以丰富高雅,潇洒自由; 它蕴含了天地的神秘性和浪漫性, 所以不媚不俗,不同不凡。

……

女孩止不住泪水

诠释爱情的方法有很多种,就像男孩变成石头以前对神说过的两句话:我不害怕,我不后悔。

既然决定去爱,就爱得执着一些,不要害怕他是否会爱你,也不要介意,他是否会在乎。即便在最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最后的结局,也从来不要害怕面对今天的结果。

不要以为表现的不够坚持,就意味着爱得不够执着。

不要以为可以对你笑着的人,就一定不会背着你哭。

不要以为祝福着你快乐的人,就一定快乐。

所以也不要以为,答应不再说爱你了,就真的不再爱你了。

因为,即便我是时间荒漠里一块等爱的石头,我依然拥有爱你的权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6863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