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是我国著名的评论家、文学家和批评家,也是在人们眼中一位有风骨的文人。缘何他能有如此之殊誉呢,因为他的评论总是能如此地深刻和入木三分,能够具备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头脑,从一些名人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一般人看不到的本质与因素,因此可以看出他具有极强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但同时他也会因为一些尖锐猛烈的语言而被人们诟病为尖酸刻薄,期中的一些言论甚至引起了极大争议。
然而,就是这一饱受争议的人物,他的许多评论仍然被人们奉为经典乃至奉为圭臬,即使在当时众说纷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认识其思想的内核其实是光芒闪耀的。在这里,笔者想要引用李敖先生对三毛、金庸、王菲,三个不同领域名人的评论,来揭示李敖思想的深刻性。
一、三毛——作秀式的无私
李敖早在上世纪中后期就已经扬名海内外,就连许多当时的社会名流也慕名前来、登门拜访。上世纪著名的台湾作家三毛就在其中。三毛为人非常朴实、真挚,她的作品也如同她的为人一般清新自然而又感情浓郁,在台湾现代文学领域享有盛名。
不过,在李敖眼里,三毛却总是显得缺点多多,看到的形象总是与大众相反。例如,三毛曾经多次声称自己从来不会活在某种特定的框架之内,然而李敖却不以为然,他认为恰恰相反,三毛作为一名作家,经常会将自己的作品囿于一些框架之内,例如,三毛的作品无非都是关于她和荷西爱情的,除此之外毫无新意、毫无创新。
此外,当三毛前来拜访李敖时,两人之间也有过一段对话。三毛谈到自己曾经前往撒哈拉沙漠,说到那里经济多么落后,人们多么贫穷,每天都要为自己的生存担忧,因此她之所只身前往那片沙漠之海,就是为了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受苦的人民。
在一般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件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在李敖看来,这是不可理喻的。他反驳三毛说,你知道在中国的各个地方,有多少穷人居无定所,整日都要蜷缩在阴暗的角落吗?他们是黑眼镜、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是你的同胞们,为什么非要把援助之手伸向遥远的撒哈拉而不是自己的身边的同胞呢?
简言之,三毛看似“无私”的行为,就李敖而言,就是作秀,就是矫情,就是舍近求远。李敖的话顿时使得三毛语塞,这也意味着,三毛给李敖留下的初印象并不好。
二、金庸——“超凡脱俗”的伪善
说到金庸,大家肯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和翘楚。他所一手缔造的庞大的武侠世界,是很多中年人青春回忆的寄托,甚至驰名中外。然而,就是这样才高八斗的文学家,也曾经难逃李敖的批判和抨击。
有一次,金庸专程抵达台湾,来到李敖家中做客,他谈到自己的武侠小说时,李敖说他和胡适一样,对这种小说抱有极大的质疑,因为在他眼里,这种小说构造的是一个并不存在过的、虚无缥缈的世界,人们虽然为此着迷并深陷其中,却无法对现实形成任何意义。所以在李敖认为理智文学才是有意义的,而武侠小说是“无用的文学”。
接着,金庸又说到自己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亲人同样也对佛学感到着迷。然而李敖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只是“功利性”的,并没有上升到非常高的精神境界。他说,佛教精神的核心之一不就是要淡泊寡欲、看破红尘、杜绝贪欲吗,然而金庸却仍然不遗余力地参与各种形式的商业往来,不断壮大自己的家族财产,这难道是符合佛教精神的吗?显然不是。
虽然如此,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恐怕是有些过了,在这个时代,很难找到一名纯粹的佛教徒,并不能苛求所有的佛教徒都要遁入空门,与富贵无缘。所以这些话,笔者是不敢苟同的,过于激进和保守。
三、王菲——婚姻的维系在于智慧
说到王菲这一华语歌坛的一代天后,也是很多人眼中的才女。那时王菲和李亚鹏的离婚事件曾经闹得纷纷扬扬,众说纷纭,批评家李敖也就此事做了一些点评。
在大众眼里,王菲是一个个性独立、自由、争强好胜的女性精英,而李亚鹏则更向往家庭幸福、安稳和美满的生活,两个人性格迥异,自然在婚姻中的矛盾和裂隙也会不少。
李亚鹏作为丈夫,自然要支持妻子的事业,因此他花了100多万元用于购买门票,这使他不堪重负且难以顾及和照料家庭,直到离婚后,他也为没有为女儿提供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而自责
李敖认为,在歌坛上,王菲是个传奇;而在情感生活中,她的智慧无法匹配她的传奇,因此她可以被称作“愚妇”。她过于专注自己的事业而不是家庭生活,因此这两者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前者蒸蒸日上、如日中天,后者却江河日下、支离破碎。
李敖鞭辟入里的犀利语言,使人很难不信服,也对于现在婚姻的经营起到了启发作用。
四、结语
曾经有人对李敖有这样的评价:"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他的批判也并非是纯粹的所谓“口嗨”,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或者给别人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我相信他的大部分话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深刻分析后做出的点评。
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当人们仔细研判他的点评时,虽然言辞激烈或者过于犀利,但是很多话你很难做到不信服或者反驳,在这个将思想看作商品快餐的时代,很难有人再对一些事物做出深刻的点评,但是李敖,做到了。
李敖睥睨古今,目中无人。纵观李敖一生,其口诛笔伐,狂放不羁,肆意汪洋,骂遍天下。他天资不凡,博闻强记,学养深厚,史上罕有。但是李敖最具征服力,最有吸引力,最让人倾心和注目的不是他的笔,而是他的口,不是他的文字,而是他的话语。几十年间,李敖口若悬河,流泻千里;叫啸成风,挥斥万类。他说尽了大话、狠话、粗语、狂话、笑话、趣话。他挟犷俗登于大雅之堂,将情色布于斯文之众,可谓集成古今而无先例。如果把他的人生比作戏剧,那么他演的不是正剧,不是悲剧,而是闹剧。他以闹剧立身而名世,如今闹剧落幕,人不散场,引发绵绵哀恋,可见众心寂寞,亦可见他的魅力。
平心而论,在李敖所骂无数人中,有些是该骂的,有些是不该骂的;有些是骂得倒的,有些是骂不倒的。比如他评屈原,说“屈原整天愁眉苦脸的跳河了,那算什么本事啊”。又比如他评鲁迅,说“鲁迅写的杂文其实不好……他的文字很别扭。”“我觉得鲁迅被过分高估了。”批判的力量可以摧枯拉朽,但是不枯不朽的东西是摧不垮的,因为那是高山。我想,这道理李敖当然明白,他的本意不在于摧垮,而在于证明自己比高山还高,这是他相关大话的论据。
李敖自大而且自信,他说大话毫无掩饰,毫不做作。他的傲是真傲,他的大话是真话,是由衷之言,须认真对待。
李敖出了一百多本书,他说自己著作等身,这是事实,不算大话。问题是他作品的品质。
一九七九年, 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一文里,李敖说,过去的白话文不可能创造奇迹 ,“奇迹来自李敖这边。白话文在李敖手里,已经出神入化。在中国传说中,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必有不世出的人出世,因此我说:‘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我深信,我这一辈子,其他的功德都不算,光凭好文章,就足以使我不朽。”这就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的由来。他把自己称作应天命而生的文章“王者”,震惊世界的大人才。现在,我也来评评他的这些话。
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在李敖眼里什么是“好文章”。
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里,李敖否定前人学说,提出评判文章的“新标准”。他说:“我们看文章,要问的只是:一、要表达什么?二、表达的好不好?”“这种新的标准,可以使我们立刻变得气象一新……一切不敢说它(指前人的文章标准)不好的所谓名家之作,都可以叫它狗屁。”
我不知李敖为什么把他提出的这两条叫作评判文章的准标,而且是“新标准”。很明显,这两条只是文章立意和谋篇的关系。而对这个问题,前人的论述够清楚的。请看:“以意为主,以文传意。”(南朝·宋·范晔)“未造其语,先立其意。”(元·周德清)“以意为主,以辞辅之。”(清·王之祯)这些话是说,写文章先要确定“要表达什么”,也就是文章“意旨”,然后再安排结构,锤炼语言,铺陈文彩,结构,语言,文彩,都要围绕意旨展开。文章是为了表达意旨而写的,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所谓标准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李敖没有回答,却称之为标准,可以说连概念都搞错了。他还鼓吹说,他的“这种新的标准”,可以“开拓万古心胸,推倒千载豪杰。”可是从逻辑上讲,他首先就把自己推倒了,这未免滑稽。
对于评判文章的标准,不妨看看毛主席一九五八年一月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的。他说:“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问题,这些都是逻辑问题。鲜明性和生动性,除了逻辑问题以外,还有词章问题。”文章好不好,就要看是不是准确、鲜明、生动,这才是要害。
同是在《看谁的文章写得好》里,李敖
说:“我‘纵笔所至不检束',把白话文写得气象万千,光芒万丈,这种中国功夫,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为了给这种中国功夫最新举证,我特别印了两本书——《李敖文存》和《李敖文存二集》"。这两本书共收三十五篇文章,都是散文,而以杂文为主,《看谁的文章写得好》是《李敖文存》的代序。既然是为他“气象万千,光芒万丈”的好文章和“谁也抹杀不了”的“中国功夫”举证,他所选的这些文章,自然是他好文章中的好文章,是精品中精品。我读了几篇,却没有发现神乎其技的东西。不过,对于其中诸如《且从青史看青楼》等若干篇什,他在勾沉和运用史料方面的功夫我还是钦佩的。
读李敖的书,看他书中的文章,如同听他说话一样,那风格是一致的。观其总体,他是以记述和议论见长。他有思想,不乏洞察力;他有能量,不乏战斗性。可是在语言方面,若以文学标准衡量,李敖是有相当差距的。
文学语言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它是作者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的结晶, 是对日常语言的锤炼和升华;它应当形象化,心灵化,诗境化。无论用什么手法,它都应当具有鲜明的可视性,它所表达和表现的对象或内容,应当是画面的展示,情景的营造,这正是它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之所在。
文章贵曲而忌直,要有隐喻性、寄寓性和象征性,要有心理内涵和情感蕴藉。文学是诉诸感性而导扬理性,是经由灵觉而探求人性。其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优化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精神维度,使人不断向上,不断抵达更高的高度,成为更完善更完美的人。一个文学家,若不比常人更丰富更高,就不可能引导人们成为更高更善更美的人。对于这些,李敖似乎有误区。他在批评鲁迅时说:“他杂文里面情绪表达太多,真正的资料部分并不多。你看我的文章,你把那情绪字眼删掉,看的还是资料,就是证据。”可见他文学意识的薄弱。他善于制造新闻,搜集史料,可他不明白,文学的主要功能不是直接传达信息,而是塑造形象,是按照诗意逻辑塑造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往往是虚拟化的。
在文学方面,李敖的不足之处还在于,他注重散文而排斥韵文。其结果是,他驾驭文体的能力只限于散文,其语言锤炼功夫和语言艺术性的欠缺亦与此不无关系。
对于李敖的语言,我的感觉是八个字:平展,直白,粗豪,钝重。
作为一个文化人,李敖具有典型性,可是他的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却缺乏典型性,这也算是一大奇观。在他的一百多本书中,纯正的文学作品不多,其中《北京法源寺》被称为历史小说。可就是这本小说,其主要内容是史料的编辑和剪裁,表达方式也是平铺直叙的多,呈现式的表达少,缺乏应有的塑造力,缺乏跌宕生姿、曲折有致的审美境界。因此它具备更多的是史料价值,而不是文学价值。
李敖的言论虽然猛烈,却不够尖锐,不够深刻。尽管都能击中目标,使被击对象产生痛感,或致伤致残,却因难以入骨而不致命,因为他所用的力粗豪钝重,表面的广度有了,里层的深度却不足。这也许是现实中许多被他所骂的人不予回击的重要原因。同时,由于他直来直去,其锋芒是可以避让的,倒是他自己无所遁形。
就文章而言,李敖自称的“第一”不能成立。可以称他是一个历史和文化学者,一个演说家,一个文章家,却不足以称之为文学家。他文章品质的局限性及艺术表现力的不足,反映了他思想的局限及性艺修养的不足。然而不管怎么说,李敖就是李敖。即便他谤满天下,毕竟他名满天下。尽他不像他所说的那样高那样大,写文章他没有创造奇迹,也不是“王者”。但是由于他的不同凡响,由于他的行为的奇特和由此营造的别样趣味,或者说,就凭他喧哗一世的闹剧人生,已经注定了他的不朽。
失却的记忆的微光刹那间照亮了两颗心:
她对于我是百分之百的女孩。
他对于我是百分之百的男孩。
然而两人记忆的烛光委实过于微弱,两人的话语也不似十四年前的那般清澈,结果连句话也没说便擦肩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 -村上春树《遇到百分之百的女孩》
李敖,是一位较为出名的批评家,台湾作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也具有多种的名片:思想家,学者等等。李敖出生于黑龙江,降临在中国近代史上,因为他所处的时代特殊性,造就他近代史上的成就:有许多关于批评性的文章被禁,被称为杰出的批评家,他用批评性的语言来警醒提醒人们,以达到思想和社会的进步,被称为狂傲之子,当时的文学界也感到震惊。
可是,李敖不是神,他也只是一位凡人,凡人都有情感,李敖当然也不例外,世人敬佩他的文学能力,当然也会对他的情感史有更多的好奇和兴趣,想知道这位有名的文学才子在他的文学背后又具有怎样的感情经历。
遇见与倾心
被称为狂傲之人的李敖,在1979年在拜访朋友的家中遇到了在台湾影坛被称为四大美女之一的胡因梦,胡因梦的外貌在当时被称为古典美女,被众多男人想象成为梦中情人。外貌出众,气质非凡的年轻胡因梦深深吸引了李敖,从此对胡因梦念念不忘,牵肠挂肚。
但当时的李敖身边有了女友刘会云。胡因梦在遇见李敖之前就对鼎鼎大名的他产生了兴趣好奇以及崇拜:胡因梦在大学时期热爱李敖的文学作品,李敖的文学写作方式和文学眼界深深吸引到她。
即便胡因梦在成为娱乐圈的一员后,仍然对李敖的文学作品保持着兴趣和热爱,仍然是他的忠实读者,并且亲自发表一篇文章来坚定自己的立场达到支持李敖的新作品。
胡因梦谈起与李敖第一次见面时表示感觉到意外,胡因梦说这次见面让她之前对李敖的种种猜想都给刷新了了。
两人在这种情况下相遇了,两者的两颗心在相遇中逐渐的交汇起来。
坠入爱河与失望的开始
两者在相遇中走上了人生的交汇处,为后来两者的婚姻埋下了伏笔。胡因梦在娱乐圈自己打拼,期待着在爱情历史中有一位倾心之人可以给他依靠和依赖,胡因梦从小就清醒与叛逆,在表达出对李敖有爱慕之情后,胡因梦的母亲反对胡因梦和李敖在一起。但是胡因梦并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赌气地在晚上穿着睡衣离家出走并且与李敖坠入爱河。
李敖遇见胡因梦后就与当时的女友分开,与胡因梦结为伴侣,并在胡因梦逃离家里的晚上简单的举行了婚礼,开始了闪婚生活。
热恋中的男女都是犹如精力茂盛的花朵,爱情的花朵一开始激动澎湃朝气蓬勃,随着时间的推移,花朵经不起岁月考验逐渐凋零,最后只是随风烟消云散,李敖和胡因梦婚姻爱情依然逃不过这个定律。
两人在一起开始的日子里,李敖在每天早上为还未睡醒的胡因梦准备牛奶报纸,胡因梦在李敖的家里开着音乐为李敖跳舞唱歌,分享欢乐的事情,胡因梦想为李敖带来快乐,胡因梦梦想着两人可以长长久久。
但是,爱情的花朵开始褪色了,李敖生活的重心在于文学写作,并与他不能满足胡因梦期待的爱情,胡因梦梦想的东西得到了就对他逐渐有了失望之前,两人并未完全看到的缺点不足在在一起生活中和时间中慢慢暴露了出来,两人开始发生了矛盾,最后,两人在一起不久后便匆匆离婚了。
分离后的瓜葛
李敖在与胡因梦离婚后,将事业中的碰壁原因归结与胡因梦婚姻的失败,以为是胡因梦间接阻止了李敖的事业发展,所以,李敖对胡因梦的感情变化从欣赏爱慕到了嫌弃抱怨之情。
在李敖参加的节目中,李敖毫不掩饰地表达出胡因梦的嫌弃之情,多次骂胡因梦,多次谈起他与胡因梦婚姻生活中胡因梦种种的不堪行为来抹黑胡因梦在大众的形象,总得来说,李敖骂了胡因梦半辈子。
胡因梦迅速结婚也迅速的离婚,在最美的年华岁月里,胡因梦没有得到想要的爱情,她的心态一下子大变,她不知道如何面对生活的议论纷纷,不知道如何面对感情,不知道该如何调整对李敖辱骂她的心态,胡因梦在温柔美丽的外表下是一颗脆弱坚强的心。
她开始了对自我的思考,她在离婚后的期间不断的读书,不断的接触各色各样的人物和事情,她的阅历丰富了,她的思想和心灵也开始成熟了,她逐渐走出了阴影,她感激李敖对她的所作所为,是李敖成就了后来的胡因梦。
真正的放下和释怀
胡因梦在后来中积极向上,成为了更完美的她。但是李敖并不是这样,李敖在生活里时常对胡因梦挑刺,并且与胡因梦打了官司,李敖在心中好像一直都对胡因梦耿耿于怀,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是因为胡因梦美丽的美貌和温婉大方动人的气质,有人说是因为胡因梦过得比李敖好,李敖心怀嫉妒并不服气,也有人说这是李敖表达对胡因梦还有关注和爱意的一种方式,只是想挽回胡因梦。
世人对两人的关系议论纷纷,众说不一,但是有时候局中者清,可能只有李敖心里到底对胡因梦真正的想法是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李敖对胡因梦并不能真正的放下。
李敖在临死前一直都是惦记着胡因梦,胡因梦成了李敖在临死前最牵挂的人。李敖在生命即将凋零前邀请胡因梦参加《再见李敖》节目,但是胡因梦并未做出明确的回答并且间接的拒绝了李敖。
李敖在临死前都耿耿于怀,他可能想不明白胡因梦对自己现在的态度和想法。李敖与胡因梦的爱情中,到最后只有李敖抓住不放,在这破碎的爱情中李敖只能自我陶醉。
男人对女人的新鲜感有多久?如果说正处在恋爱期的男女,时间可能会长一点,但是就这世上的情况而言的话,很短。
这就好比苹果特别鲜艳诱人,苹果成熟的时间却不一样。有的早一点,有的晚一点,有的还要更晚一点。
造物主创造的世间万物,都在告诉我们,这世上的所有一切,都是有时间限度的。比如说,水果腐烂的速度很快,石头即便非常的坚硬。
但是在时间的摧残之下,风的腐蚀,雨的淋刷,也能让石头改变原来的模样,最后和泥土化为一起。
钢与铁足够坚硬,但是也会受到腐蚀,氧化。即便是后来有了不锈钢,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不生锈。
所以一个男人对于一个女人,新鲜感能够保持的时间再长,也不可能是一辈子。
这就是为什么走过一辈子的夫妻,即便在外人看来非常的恩爱。但是在漫长的几十年时间里面,依然会有那么几次想要掐死对方的念头。
虽然现如今的歌曲以及影视剧,都在歌颂爱情,好像爱情成为了人的全部。但是爱情就像波浪一样,有高潮,但最终都是趋于平静。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则关于暗恋的话题。
大体意思就是,你是在什么情况下就不喜欢对方了。一个人写到,某一天抬头望见她鼻孔很脏,从此喜欢的感觉荡然无存。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台湾作家李敖,对于一个美丽女子的评价。当初对于这女子,李敖也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追到手。但结婚之后,没有过多久就与她离婚了。
李敖给出的理由是,看到她在卫生间,被便秘憋的满脸通红的样子,瞬间就觉得,女神也不过就是普通人。
站在一个人的角度,我非常能体会李敖的感受。但是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我非常想伸手给李敖两个巴掌。
即便是再愤怒,李敖还是说出了一个实情:无关男女,对于恋人的情感维持的时间,真的很短。
所以如果你的另一半对你很好,很爱你,那么你就在被窝里偷着乐吧!但是也不要指望他会一辈子对你好。这个世上,在男女情感方面没有谁应该谁不应该。感情是可以经营,感情一旦是变成一个追一个不要的情况下,这段情感也快到头了。
最好的感情是,你问我粥可温,我陪你立黄昏。
不知道是不是现如今都在歌颂爱情的缘故,所以爱情反倒成了奢侈品。每个人都想要书里面的那种爱情。
大部分人都是平常人,日子也应当过成平常的日子。可是偏偏有些人,明明是平常人,却想要得到不平常的爱情。所以现如今有很多人单着,所以现如今有很多人在过日子的情况下,还在期望爱情的到来。
其实即便你遇到了一个,你爱他他也爱你的,这样的人过日子,最后日子也会趋于平淡。一开始如果你没有遇到爱情,而是步入了婚姻,那么用心的经营婚姻,也能把它变成自己的爱情。
可是有很多人是在日子过完以后,才明白这一点。但是时光飞逝,再也不复返。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x7CocrKSbjOEmCxHx-z9Q
提取码:ddz1
这是李敖在他的《李敖有话说》节目中对鲁迅态度的大表白。我认为这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李敖的精神在于他的言论“除去了一些情感化文字,拿出的全是证据”。在这里自然有许多自认为对鲁迅有很多研究的人,但我不得不说,对鲁迅的研究,李敖是最多的。
说起李敖,是个偏执型的神经病把。我觉得李敖就是台湾著名文人。但他有着执拗的脾气,傲人才气和磊落的豪气。我本人是非常钦佩能真正做到这么极致的奇人。
李敖的语言简练、另类、幽默、锋利、智慧…,他骂人的话也卓尔不群,他的情感至真至情,我是非常的佩服啊,五体投地。
上面说到他的骂人:他曾说过“我骂人是有选择的,不配我骂的我不骂,我骂就要骂的尽兴,骂得入骨—— 每每骂人,我是要做大量案头工作,仔细研究细节、端倪,做到论文有理有据”。我本人非常敬仰他,因为他连骂人都这般认真和庄重,这份豪情,敢问是世上几人有?这份真义,敢问人间几人能?这份坦诚,敢问当代谁人抵?这份孩童底气,敢问世俗哪里找?
李敖敢做敢当,不仅生活上风流,口无遮拦,语言上也是非常风流。骂人的人非常的多,骂出水平的很少。低级的骂人叫作骂街,高级的骂人称为作文学。李敖利用了他的语言天赋评点当年万户侯,风趣幽默且淋漓尽致的嘲弄过往的英雄人物,将来一定也会受到他人的嘲弄,但是他却不在乎,李敖来到世上就是来捣乱的,何况派李敖来到了台湾。
人生在世,有谁会不被骂呢?像被这么静心准备、这么有专业素质、这么一丝不苟、这么精益求精,这么有道德水准地骂,我觉得不但不要生气反而应该觉得这是一面好镜子。对于他骂得是对是否,就留给时间去做判断吧。
所以,我对李敖是非常敬佩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