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盐之外,诗歌是灵魂的栖息之地

柴米油盐之外,诗歌是灵魂的栖息之地,第1张

        中年的苦,是说不出来的。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的艰难都得默默地扛起来。生活是工作、家庭、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问题迎面袭来的组合大军。我们不能退后,还得拿出自己所有的本领战斗。

      有人问我,你这么忙哪有空作诗呀。生活确实忙碌,可诗歌创作于我而言不是负担,而是柴米油盐之外,灵魂的栖息之地。

      在每一个夜晚,城市都睡了,白天因为各种事情被忽略的灵魂会活跃过来,我用诗歌与自已的灵魂对话,追溯情感,叩问人生。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做学问有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众生碌碌,写诗是一件小众的事情,在这条路上,我们要不害怕孤独,并学会享受孤独,才能让诗歌与自己的灵魂更加贴近。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管有多少人应和与赞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一切,用文字还原自己的初心。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要有执着的追求,为此投入自己的热情和精力。有人寒窗苦读,有人深夜苦思,灵感是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的,然而前提是你在这个状态里。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什么是真爱,真爱是不计较回报的付出。对于我来说,对所爱的事物,付出往往比收获更让我愉悦。在我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之后,我们从中获得的已经太多了,反而不用在意结果了,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收获了。追求一个爱的人,可能没有结果。可是勤奋学诗,勤奋创作的人,是一定会有提升和收获的。

        很多人说,我不知道怎么写诗。我们从小被套上条条框框,还被迫输入了很多的观念,形成了所谓的世界观、人生观。而诗歌是什么?是把社会加给我们的观念都抛掉,用自己的本心去感受事物,去看待事物,像一个孩子一样纯净,像一个老人一样通透。正所谓不破不立。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成为诗人的潜质,只要你找到自己的初心,还原生活的本质,你就是诗人。

        在诗歌的创作中,我主要关注两点,思想的表达和情感的共鸣。一首诗,优美的意境和词汇固然重要,它们能让我们的诗读起来更具有美感。

        诗歌的创作手法也很多,从诗经开始,就有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赋,是直接陈述;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兴,是托物起兴,借某一事物切入自已的感情,还有移觉、留白等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运用的,但是根本是要有表达。一首没有作者立意和表达的诗,写得再美,也不过是一个银样镴枪头。

      创作之前,你首先要想的是你要表达的是什么,所有的造境和铺陈,所有的创作手法,都必须是围绕这个中心来进行的,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漫步。有的人说,我为什么写不好?因为你自己都没有想好自己要表达什么。

        情感的共鸣在我看来,也是尤为重要。你写出来的诗,首先要能打动自己。陌生化是现代诗的重要理念。但是有些人过度追求陌生化,用一些自己都不懂生僻字,搞一些奇怪的组合,用李白的夸张,李商隐的朦胧来看,都不符合逻辑,没有人能读得懂,这算是好诗吗?

        好诗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一首诗写出来,连自己都不能打动,如何期待读者的共鸣?一首诗,读者看了,感觉心上的某一个点被触碰了一下,引起了哪怕是一瞬间的激荡,这就是好诗。

        诗歌要精炼,每一个重复一定都有他的意义,而不是喃喃自语,每一个标点,每一个分行,都不是盲目和随意的,而是为情感和节奏进行铺陈和控制。

        最后,我想说下文人的担当。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正是要担当起拯救民族觉醒和民众麻木的历史重任。一个诗人,或多或少,都要有这种使命感。

        诗歌不仅仅是个人的小情怀,也要有大爱,诗歌要从个人,走向社会。在这条道路上,少部分人已经抵达了,而我,正在努力。

很常见的就是抒情诗,亲情,爱情,友情,对大自然等的热爱之情,思念之情

纪实写事的也有,就是通过一首诗描述某些事的

描景的也有,就是触景深情,由此写诗

等等细分下去很多的

一般说,需要掌握规则(像押韵合律什么的),这个可以百度细查。当然,这个规则也未必非得掌握。

有些个人浅薄经验,简述如下:

一、平时厚积。不必多说。

二、忠于情感。要找准感觉,然后写诗就要忠于这种感觉。写作,不必忠于事实,但一定忠于自己的情感。就是你自己觉得怎样让感情抒发得最好最贴切,那就对了。

三、要有股浪劲儿,追逐美感。这浪劲儿非指内容猥琐、态度轻浮,而是写法上要拉开想象的空间,言之有物(这个物不一定是实物,大有可能只是一种情感),营造一种物在空中、自由自在的浪漫感,或说美感,美不美,自己应该能感觉到。

简而言之,就是技巧和情感的结合,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前者是对后者的辅助,须自然应用。没有写诗的“纯技巧”,如果刻意追求“纯技巧”,如老是讲究什么虚实结合之类,个人以为那是走了邪道。

第一环节  一对一指导

在讲座之前,向晚先生走下讲台,对学员的作品进行了一对一指导。每位学员的作品都出现了不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啰嗦。诗句啰嗦就会使要表达的情感在语气上有种“泄气”的感觉。我们的表达应该让读者有所期待,要有情感波动。

二、诗句中有方言俚语。这个要少用,方言俚语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局限性,不是每位读者都能理解的。没有概念的东西是没有情绪的,如果读者在脑海中不能成像,就不能读懂你的诗。

三、概念化。“心事”和“情绪”这一类词,属于抽象化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因为太空泛,不具备任何东西,不能表达情绪。

四、刻意古风。古风用好了可以,用不好就有矫情的味道,所以我们要注意创作难度和读者难度的二次元问题。

五、仿写的痕迹太强了。这样没毛病,但也不出会出彩。建议多读阿多尼斯的《我的孤独像一个花园》。

六、用词不精准。如“坚守”这个词一出现,亲密感就没有了,有强加的感觉,那种内心自愿的美感也没有了。模拟的情感不能虚伪,必须符合人之常情,事之常理。情感把握要细致入微。

七、排比过多。不建议多用,如果用可以更高级地用。

八、用了过时的词句。词的构造不能过于通俗,也就是不能用太过时的词句,大家经常用的,你再用就不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了。

总之,我们要尽量让自己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有情绪,都有丰厚的意蕴和诗的意。现代诗具有隐喻化、陌生化、跨跳性和义象美的特点。接下来,我们就根据我们创作中出现的问题来谈谈“一首诗的诞生”。

第二环节  诗意的诞生讲座

一、关键词:灵感、技术、潜意识、直觉

幻灯片展示一幅素描画“水龙头”。这幅画惊艳到了我们,我想说的是,我不相信有灵感,任何艺术都是用几年,甚至几十年以上的功夫熬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精益求精。诗人雷平阳说:写作都是苦役,没有灵感。所以不要相信什么灵感,灵感都是熬出来的人谈到的一个想法而已。这是潜意识里,没有意识到的本身具足的东西。我们要技法出来,就要花功夫。技术层面的东西,属于“锦上添花”,不属于“如鱼得水”。

二、关键词:立意、想象力、结构、语气

幻灯片展示杨建的《河边柳》。先让学员们分析一下,这首诗写了什么,有什么感触,然后分析它的立意。析:这是各种关系的总和。结尾其实写了两条河,一条是外在的客观的河,一条是内在的主观的河。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见到柳条,每一个人的感触都是不一样的,要想把柳条立意高一些,就要发挥想象力。

三、关键词:情感、体验、感受、在场

幻灯片展示徐立峰的《在流逝中》。如果我们有真实的在场感受,你就会有一种无线的孤独感,处处是悲伤。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记忆,对过往有无限的深情。而没有写出来的这部分过往,才是感同身受的。

四、关键词:情感、意义、展面、刺点

幻灯片展示灯灯的《琴声》。诗歌不要写满。我们的写作永远在表达情感上。这些情感必须是真实的。譬如视频中的那些老戏骨的台词和表情,都是惟妙惟肖的,你分不清演员和角色之间的差别。这首诗里的展面化用了“对牛弹琴”的成语,还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牛都听懂了琴声,多难得啊,这一跪值得!

五、关键词:语气、语境、历史、真实

幻灯片展示李国然的《工部像前书》。杜甫,我们都熟悉,在他的像前你能想到什么呢?怎么把历史人物写到现代诗里?艺术都是相通的,我们要有艺术直觉。这首诗好好读读,回去那么也写一首同题诗。

六,关键词:情绪、抒情、节奏、停顿

幻灯片展示李继宗的《老样子》。这首诗里的语气是一气呵成的,气韵流畅。换一个字词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停顿的位置不一样,表达的语义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平时要对自己的作品多读读,也能读出哪有问题的。

七,关键词:主题、环境、繁复、词组

幻灯片展示向晚的《无题》。诗人向晚把自己创作这首诗的整个过程说了一遍。他想表达一个多元化的情感,所以选了很多自带情感的意象。在谈到繁复的时候,用了一个简单的诗句“独钓寒江雪”,五个字有五个维度,这种张力就迸发出来了。还有就是意象群,我们最熟悉的“枯藤、老树、昏鸦”,一组词组组合的意象群,最后形成一个体系,表达一个主题。

八、关键词:隐喻、象征、观念、思想

幻灯片展示张执浩的《像样的爱情》。这个因为在群里交流过,我们不多讲了。我们从这首诗里看到了至死不渝的爱情,我们由此可以想到很多类似的爱情。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九、关键词:情绪、对象、视角、层次

幻灯片展示《背景》。这个由于时间关系不讲了,以后有机会再讲。

第三个环节  课堂训练

听一首音乐《探窗》,每一个人在乐曲中想一个很遥远的事,然后写一句话。每位学员写好之后,向晚社长一一点评,并指出改进的地方。这种情感带入方式,平时我们要经常训练。诗,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在一首乐曲里,一幅画里。我们还要多读一些理论方面的著作,还有哲学、心理学和美学方面的书。推荐几位有影响力的诗人。陈先发,雷平阳,梁晓明,国外的托马斯特兰斯特勒姆。

最后一个环节,学员自由讨论。自己创作的时候遇到的问题,彼此之间交流一下,也许能找到出路。

儿童文学创漫谈/杨老黑

(一)空间的处理:

本诗的布局在于运用时空变化、时间由长变短;空间由大景到小景,由远景到近景的焦点层递,与唐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层是广大的江南背景,江南令人兴起丰富的联想,尤其采莲歌的联想。第二层空间压缩到小城,也是女主角等在季节里的所在地。第三层镜头移转到街头,青石的街道。第四层是帷幕与窗户,这令人联想起<古诗十九首>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有限空间的无限哀愁。最后焦点投注于马蹄,而且由前面的视觉印象陡变为听觉印象。结果是一个不会驻足的过客--镜头又渐拉远,窗扉、春帷、街道、小城……。最后回到江南广袤的空间,而与首行「我打江南走过」呼应。

(二)意象的经营:

「意象」就是寄意于象,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为情感找到一个客观对应物,使情成体,便于观照玩味。从语义的角度说,意象是诗歌抒写情志最基本的意义单位,是诗歌语法中的「词」

诗歌是诗人内在意识对于客观世界的投射,意象是诗人透过语言对客观世界的诠释,是诗人的形象思维。是诗的主体,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诗的生命的活细胞,没有意象也就没有诗。简单的说,意象是诗中有意味的具体形象,或者说是显现在句象的意味,是「意」与「象」的融合。

郑愁予善于转化传统诗词的意象,撷取其中最为引人的词汇,加以活用。此诗中「江南」、「莲花」、「柳絮」、「青石」、「向晚」、「跫音」、「春帷」,都是古诗旧词习见的意象,将其转而铺排出古典婉约之美。

这部分是情意教学极为重要的地方,讲授时,当与修辞技巧结合,藉由意象的安排,做诗中语感的联想,指导学生经由触发进而体悟物外之趣与情意的学习。

(一) 莲花:象征思妇貌美、圣洁、坚贞,郑愁予用莲花的绽放和凋落,来比喻思妇容貌的明亮和黯淡。「开放」比喻在期待中的喜悦,「凋落」则是等待落空时的灰心失意 。

(二) 江南:令人兴起丰富热闹的联想,杏花春雨的江南,群莺乱飞的江南,摇橹声中的江南,采莲歌声的江南,用来对比映衬思妇失望的寂寞孤冷。

(三) 东风、跫音:象征美丽希望的来源--归人。

(四) 向晚、春帷:象征思妇心境。

(五) 柳絮:象征女子芳心。比喻思妇的等待如同柳絮守候东风般,想做一季的飞扬。「东风」「柳絮」之意象虽陈腐,但藉由「不飞」「不来」,使最传统的意象拨见为最现代的敏感,而在诗意背后,隐见一段动人「本事」。

(六) 青石:象征女子坚贞,在色彩心理学上,「青色」属冷色系,给人清冷、凄凉的感觉,配合黄昏时空荡荡的石板路,其清冷、凄凉愈加强烈,为全诗伏下情感的基调。

(三)声韵的讲求:

郑愁予的诗一向声籁华美,此诗表面已多处协韵,如降低二格排列的首二句,以「过」与「落」相协;第一段第三行「向晚」与第五行「紧掩」,也有押韵效果。其次,行中的协韵与首尾的呼应,错落有致,如:第一段中的「心、城、青、因、心、紧」以ㄣ、ㄥ相间,又呼应了最后一行的「人」;如首二句「过」、「落」可以和末二句「错」、「过」摇相呼应;如首二句「季节」的一节与第一段「街道」的「街」、「不揭」的「揭」,同音重复,可以再三唤醒记忆中的旋律;首二句的「容颜」与第一段末尾的「紧掩」,第一段首行的「不飞」与诗之最后一行的「不归」,与第一段四、五行的「春帷」与「窗扉」,音韵相近,跌宕相随。[6] 讲授后宜进行诗歌朗诵教学与欣赏,让学生体会这首诗的声韵之美。

(四)修辞的营造:

1、譬喻:

(1)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莲花」喻其贞定,「开落」依季节的反复及心中希望的升起、幻灭。

(2)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小小寂寞的城」喻女子在寂寞的守候中「以礼自防」,进入一个自我封闭的世界。

(3) (你底心)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喻寂寞、落寞及青春不再、无人造访。

(4)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喻自我世界的极度封闭(比小小的寂寞的城更进一层)。

2、象征 :

(1)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象征等待中的女子永只钟情于某人,只有某人的出现才使他心绪飞扬,整个人活起来。

(2) 春帷不揭--象征女子之坚贞。

(3) 窗扉紧掩--象征女子之坚贞。

(4) 寂寞的城--象征女子之空寂。

(5) 青石的街道--象征女子之坚贞。

3、映衬:

(1)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是与不是,过客与归人形成对比。

(2)美丽的错误--思妇满怀欢欣,以为最「美丽」的「跫音」,没想到当雀跃迎上时,却是晴天霹雳的「错误」过客。

4、排比: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五)句法的表现

1、倒装句:

(1)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正常语序为「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

(2)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正常语序为「你底心是紧掩的小小窗扉」。

将词组从原来的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移位变形」笔法,是现代诗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如「稳稳抓住一个世界的下墬」,「下墬」经过移位变形后,我们立刻可以感受「下墬」的力量。凡是移动句首或句尾词组的变形,都可能引起主题或焦点的改变。[7]「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是时间副词移置句尾,还原为「恰若向晚(的)青石的街道」,如此只是平淡的摹状街景,失去时间的渐进性。移位后暗示「思妇」心境随着青石街道渐渐向晚,暮色渐渐四合而寂寞起来。

而在现代诗里,倒装句的功能除了可以加强节奏感外,也有加强「陌生化」(反熟悉化)的功能。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恰若向晚(的)青石的街道

未倒装前,节奏流畅,但纯粹是散文式的语言;倒装后,不但节奏跌宕,语言也因「陌生化」(反熟悉化)技巧的作用而摆脱了散文的平铺直叙,充满张力。「陌生化」(反熟悉化)是使现代诗避免散文化并增强诗语言张力的一个重要技巧,它指的是在创作中选用新鲜的、不落俗套的、甚至是不合规范的语言来取代陈腔滥调,破除形式上和语言结构上的惯性化,使语言变得陌生,或将词类作不寻常的用法,或使不相干的事物产生新的关系,使习以为常的反应萌发新意,制造距离感、新奇感与惊喜感,表现新鲜的独特性与新的美感,以建立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全新感受。[8]

所以这两句倒装(一)强调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向晚」,暗示等待者日复一日地走向苍老、走入无边的寂寞;后者强调「紧掩」,暗示思妇此心的贞定及自我世界的封闭。一再的强调,目的是为了制造氛围,烘托主题。

(二)音乐性、节奏感的增强:「晚」与「掩」协韵;「道」与「扉」不协。

2、因果句

(1)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2)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六)、标点的妙用

诗末的删节号,在现代诗中尤其在抒情诗,有增强抒情的意味及加强情境延伸的效果;本诗句末的删节号,同时也有视觉暗示。[9]所以句末的删节号,至少有马蹄远去视觉暗示的意味,及思妇又将要再重复首二行自序中的「莲花的开落」;就这样一再重复「开落」「开落」,「怨」就出现了。这是一首「闺怨诗」,但是全首诗中并没出现半个「怨」字,向来吟咏怨情之作,贵能含蓄不露,不违温柔敦厚之旨,<错误>这首诗也就胜在一种含蓄而又浪漫的情怀!

诗无达诂说《错误》

——浅说《错误》的几种解读方式

王纬明 曹俊丽

  郑愁予,一个在炮火中度过了童年,后求学于台湾中兴大学,任教于耶鲁大学的台湾诗人;一个诗风熔古典与现代于一体,最具中国古典精神的现代诗人;一个“中国的中国诗人”。

  《错误》,一首流传甚广,简短可爱的诗歌;一首意象古典,意境凄美幽怨的诗歌;一首一发表,“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响彻了‘达达的马蹄声’”的诗歌。

  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就是这样一首诗歌。郑愁予的《错误》例来被人视为闺怨诗。那么,这首奇妙的小诗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究竟可以从哪些层面进行解读?“错误”又指的是什么?

  1、政治层面:

  从政治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政治诗来解读。

  做为父亲是国民党将领的郑愁予,小时候便随父亲奔走于各战区,在战火中送走了自己的童年。16岁的郑愁予,又来到了远离故土家园的台港。可以想像,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年龄,年少的郑愁予是不可能有太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将来,自己的去向,一切都必须服从父亲的安排。成人之后,诗人怀着满腔的热情回到故国,却发现“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却发现“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或许是那个时代阶级意识的对立,或许是自己变得已无法接受那时的中国,或许是其它的原因,自己和故国之间发生了“美丽的错误”,故国和故国的人民对诗人紧锁心扉,不愿意接纳这个海外归来的游子。诗的最后,诗人不无感伤的自我解嘲,“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虽然这个“错误”在诗人眼中是“美丽的”,但毕竟是伤感的,诗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出身的错误,或许是悲叹这个大时代造成的错误,或许是嗟叹自己选择回乡的时间错误……

  2、景色层面:

  从景色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借景抒怀诗来解读。

  江南美景令人向往,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文人墨客也都不遗余力的吟颂着他们眼中的江南美景。白居易就曾在《忆江南》中深情的吟唱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祖籍河北(一说河南)的郑愁予,自小便对江南美景有一种深深的向往之情。当诗人怀着寻梦的心情,“我打江南走过”时,江南的美景却冷艳的排拒了自己,“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至此,诗人才明白了,江南的美虽是独一无二的,但自己是个外乡人,“山川信美,非吾乡”。诗人才发现“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江南的美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走近了,虽有几分亲切,但又是格外的陌生,无耐之下,诗人只得选择离开,离开这一曾经令自己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诗人最后吟唱出来的诗句流露出了一种如释重负般的洒脱。

  3、爱情层面:

  从爱情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解读。

  A、爱上你是我的错——《廊桥遗梦》式的爱恋

  一个已婚女子苦苦的等待外出的丈夫归来,“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这时,“我”骑马打江南走过,在这个孤寂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虽然“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但城门已在不易察觉之中,悄无声息地微微地打开;虽然“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但窗扉已在无意识中,被女主人默默地揭开了一角。“你”和“我”一见钟情,深深地坠入了爱河,并沉溺于甜蜜的二人世界中。但甜蜜是暂时的,甜蜜过后,现实又恶兽般的扑了上来,家庭、责任、丈夫,道德、良心、舆论等等,欲摆脱而无力。诸多复杂的感受涌上心头。“我”知道不能长相厮守,不得不也只能选择离开,至此,“我”有了一层淡淡的悔意,“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只因为对“你”来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B、爱上我是你的错——“恨不相逢未嫁时”

  “我打江南走过”,遇到了寂寞的“你”,“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引起了我心头的一阵悸动。也许是迷恋于“你”的美色,也许是倾心于“你”的才华,也许只是心痛于“你”的寂寞,“我”停下了继续前行的马蹄,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你”。但此时的“你”已是有夫之妇,萦绕心头的有孩子、还有丈夫,有社会舆论、还有道德评判的层层束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不可能也不会像未婚女子一样跟“我”私奔。虽“感君缠绵意”,但心扉紧掩却是“你”最好的选择。“你”能做的也仅是悲伤地对“我”吟唱“爱上我是你的错”,对“我”吟颂“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你”的态度是如此的绝决,“我”也只能打马继续前行。这一切注定了“我”只能是过客,本来就不应该奢望发生什么,“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C、爱的飘零与悲伤——“人面不知何处去”

  “你”和“我”本是青梅竹马的玩伴。随着年龄渐长,虽然“我”是如此的不情愿,但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家乡,离开了“你”,为的是成就自己的事业,给你带来更多的幸福,承担一份男子汉应该承担的责任。离开时,我们二人约定互不相忘,等“我”回来后,相守到永远。若干年后,“我”怀着事业有成的喜悦,回来准备和“你”相守到永远时,却发现“你”已嫁于他人。“你”向“我”哭诉“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向“我”哭诉父兄的逼迫,她人的朝朝暮暮。“我”无言以对。“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是的,“我”错了,“我”本不应该离开家乡,离开“你”;是的,“我”错了,“我”不应该走的那么长,那么久;是的,“我”错了,“我”不应该相信那些虚无飘渺相守到永远的诺言;是的,“我”错了,“我”不应该走了之后再回来……只因为对你来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D、都是马蹄惹的祸——“误几回天际识归人”

  丈夫出门,一走之后就了无消息。“你”“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江南的三月本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一切都是如此的生机盎然。但在你眼中却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因为“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更甚者“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正当“你”苦苦的期盼丈夫的归来时,“我打江南走过”,“我”达达的马蹄将“你”引到了门外,“你”大失所望,因为“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对“我”来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马蹄声带给“你”的是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欢喜,和无限的欢喜之后无尽的失望,无尽的相思。而“你”也只能在失望、相思之中继续苦苦等待归人,吟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聊以自慰。

  E、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多情却被无情恼”

三月,一个春光乍现的季节,一个春草滋长的季节;三月,一个多梦多情的季节,一个易感伤易失落的季节。在这样一个令人捉摸不定的季节,“我打江南走过”遇到了“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的“你”。“你”的眼中没有明媚的春光,没有艳丽的色彩,有的只是黯淡的灰色,有的只是“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是如此的寂寞,寂寞的如此深沉,“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将自己的心扉紧掩,“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在苦苦的等待,等待心中的“他”早一刻来到。“我”的痴迷,“你”本知道,但“你”还是回绝了“我”的痴情,“我”的渴求。“你”的心头是一阵胜似一阵的恼怒,恼怒“我”大胆的,恼怒“我”的鲁莽,恼怒“我”的过分直接。“我”也知道“我达达的马蹄声”本就“是美丽的错误”,因为“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4、理想层面:

  从理想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哲理诗来解读。

  “我”很早就对“江南”(自己理想职业的象征)情有独衷。为了“你”,“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了“你”,“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苦苦的求索,充实自己,想拼命的接近“你”,讨好“你”。“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之后,“我”真正被“你”接受了,获得了“你”的芳心。原本以为掉到了蜜罐中的“我”却失落的发现:其实“你”和“我”并不合适,“你”“我”的结合是个美丽的错误。时间越长,“我”的这种感觉就越强烈。而“你”也不再是当初的“你”,“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痛定思痛之后,“我”毅然选择了离开,这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好的结局。走出“围城”之后,“我”才深深的懂得,当初“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才深深懂得,合适的才是最美丽的,否则,不论当初如何,那终究会成为“美丽的错误”。

  5、青春层面:

  从青春层面,可以把《错误》当作一首哲理诗来解读。

  成年后的“我”十分怀念过去的童真岁月,渴望有一天能梦回童年。终于有一天“我打江南走过”,想强行寻找回那颗失落的童心。却悲哀的发现“我”已沾染了太多的世俗,童心已永远的向“我”关上了门。“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艰难的明白有些东西失去了就永远失去了,企图寻找回失落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不切合实际的妄想。“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一首好诗,往往能激起读者探究的阅读兴趣,带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享受,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意境的凄美,诗意的朦胧,主题的多义,这就是《错误》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阅读享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18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