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戏形成有什么历史背景?

藏戏形成有什么历史背景?,第1张

早在8世纪时,藏族民间歌舞百戏,包括各种宗教艺术表演,都已发展到一个高峰时期,这就为藏族产生言辞高度综合的戏曲艺术创造了条件。

从西藏桑耶寺壁画所出现的歌舞戏剧上来看,牦牛舞和阿卓鼓舞对藏戏的产生和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建造于8世纪的桑耶寺,在其壁画上反映它落成的欢庆场面中,有3个白面具藏戏队演出的画面。一个在正殿大门处,另两个在正殿左右两侧的院墙上。

在桑耶寺壁画上,对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表演,下边用藏文注有“短嘎尔”字样,意为歌舞戏剧。在后来的许多文字记载中,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都被称为“短嘎尔”。

在白面具戏的发展过程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牦牛舞和阿卓鼓舞。与后来发展成熟的蓝面具藏戏融为一体的民间牦牛舞,在8世纪白面具藏戏初步形成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很密切。

牦牛舞早在吐蕃初期,民间原始祭祀的图腾拟兽舞蹈中就已出现。早在7世纪,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颁布《十善法典》的庆祝会上,就有人戴着狮、虎、牛等面具而舞。

同一时期的大昭寺《文成公主入藏欢庆图》壁画中心部位,就有一个戴着白面具的牧人,逗引着两头由人扮演的牦牛翩翩而舞,旁边有两个坐着的司鼓、司钹伴奏,其面具、服饰、道具和具有鼓钹伴奏的整个演出形式,与白面具藏戏形式大体一致。

牦牛舞同时也用于大型集会、游行和庆典场合表演,易于形成热烈和喜庆的气氛。

白面具戏中阿若娃的腰饰贴和手持的道具彩箭,在早期民间歌舞和艺术表演中都有所见,白面具戏与这些表演艺术的结构也都是由开场、正戏、结尾三段组成。

据此可见,藏族最古老的白面具戏在8世纪时已基本形成,13世纪后才逐步丰富、完善,其发展的速度是比较慢慢的。

最古老的白面具藏戏唱腔,流传下来有6个种类、30多首。它的每首唱腔都有类似模拟动物吼叫声的引子,据说是根据藏族古代歌音七品的理论设计的。

歌音七品的名称有中令声似鸿雁的叫唤,仙曲声似黄牛的吼叫,绕地声似山羊的哞叫,六合声似孔雀的啼鸣,五合声似杜鹃的鸣唱,奋志声似骏马的嘶鸣,近闻声似大象的嚎叫。

白面具藏戏唱腔里还有一种特殊的旋律,即“嘿字腔”,因为它使用的很普遍,因此也成为其唱腔音乐的重要特色之一。

白面具藏戏的唱腔结构,一般都是由一句唱词和两个以上段落的唱腔所组成。基本唱腔有三种:一是达仁唱腔,擅长表现较为舒缓、缠绵的心绪;二是达珍唱腔,适于表现抒情或悲愁以及欢欣的情绪;三是达通唱腔,最能表现欢快、热烈或急促的情感。

蓝面具藏戏的唱腔,既有白面具藏戏唱腔的因素,又有后藏的鼓舞音乐、道歌和谐钦歌舞音乐的基础,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丰富、完善,极富乡土气息,具有高亢悠扬、明丽脆亮。起伏跌宕等独特的风格。它的唱腔发展到十几个种类,100多首。

昌都藏戏在音乐上吸收了白、蓝面具藏戏的演唱方法和技巧,它的大多数唱腔都是在当地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因此都具有浓厚的民间音乐所特有的风格特色。后来搜集到的只有十几首。

昌都藏戏唱腔有三种类型:一是杰布唱腔,意为国王唱腔,是国王、王子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二是尊姆唱腔,意为皇后唱腔,是母后、公主等人物的专用唱腔;三是伦波唱腔,意为大臣唱腔,是大小臣子的专用唱腔。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中最为传奇的是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成为了藏戏的开山鼻祖。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集资修铁索桥和跳神舞。在唐东杰布的一生中,不停地募集资金修桥、造船、补路,同时在这期间还开创了新形式的跳神舞,他是藏族人民心目中创造、智慧、力量的化身。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

关于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其一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发下宏誓大愿,要在雪域高原湍急的江河上架设一座座铁索桥。

于是,他领着徒弟们来到曲沃日神山下面。在森普山洞安营扎寨,开始动员差民、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铁出铁,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他修桥。

所有人被唐东杰布的赤诚所感动,纷纷开始帮助他修桥。于是,在达嘎村和曲沃日山下,人们石头巨木做成大桥墩,四根长铁链固定在桥墩上。

带有表扬情感色彩的词语:能歌善舞

行善积德

朴实敦厚

别无所求

批评情感色彩的词语:哄堂大笑、

两面三刀、

随心所欲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21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