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杜鹃》一文中,席慕容用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生活画卷。先是一丛丛怒放的杜鹃,“像是一片锦绣的帷幕,鲜紫、大红、浅粉、莹白;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下燃烧着,”这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可惜好景不长,这丛“高大美丽的花树”被修剪得“像水泥围墙一样”,失却了自然的美,开得“零零落落”,作者未完成的“一张大画”因此被无限期地搁置起来。正当作者为此怨恨烦恼的时候,却在一个雨天无意中看到了惊喜的一幕:一个小男孩脱离队伍跑过马路,从地上捡起被折断的一把杜鹃花,倒插在自己的小黄帽底下。于是,“红艳艳的花朵”和“黝黑顽皮的小脸蛋”,构成了春天最美的风景。作者深受感动,不禁慨叹道:“这样的春天,这样的杜鹃才是真正的快乐人生。”
其实,真正让作者感动的并不是杜鹃花本身,而是文中的小男孩那种无所顾虑、毫不迟疑的精神,唯有他才“真正懂得爱惜春天和欣赏杜鹃”,“遇见了就捡起来,喜欢了就戴上去”,正是这种率真和果决让他抓住了稍纵即逝的美丽。相比之下,作者自己却因过分追求完美,而错过了姹紫嫣红的杜鹃。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接踵而至的一连串意外差点让她的心血付之东流,以致于心生“厌烦和怨怼”。从小男孩身上,席慕容惊喜地发现了“真正的春天和真正的杜鹃”——那是一种鲜活的、灵动的、快乐的、纯真美好的情感,那是对于大自然天真执着的热爱。
《杜鹃》见证了童心的可贵。在儿童的世界里充满了自然的情趣,孩子们无所谓“计划”,无所谓“成功”,更没有强加给自己的“模式和理想”。他们对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对一切美好事物充满了本能的喜爱。他们没有功利的心态,思想和行为完全是“自自然然的”,胸无城府,真诚坦率,径情直遂,他们对世界怀着淳朴和本真的热爱。李贽在他的《童心说》里直言道:“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正因为儿童的心灵纯真质朴,所以他们与大自然最为接近,最能领略自然的美,而失却了童心,也就失却了世界固有的美丽。
童心无价。童年无拘无束,天真烂漫,充满了真正的快乐。对于成年人来说,也唯有怀着这种纯真的童心,超脱功利的羁绊,不去刻意追求成功和完美,象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方能发现自然的美,才能够不失时机地把握和享受自然的美
1982年杜鹃出生于上海一户普通人家,父母是普通职员。杜鹃7岁就被送去上海市少年宫学跳芭蕾,2000年考上了上海舞蹈学校芭蕾舞专业。 2002年毕业后,杜鹃因为个子太高,不得不放弃了芭蕾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