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借游览古迹,称颂蜀汉丞相诸葛亮辅佐两朝,表达了作者惋惜其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情。
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写丞相雄才大略和忠心报国,叹惜其壮志未酬身先死的结局,引得千载英雄事业未竟者的共鸣,表达其忠心报国的愿望。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东坡先生”。对于东坡的由来,笔者读其尺牍,从中得到启发。 苏轼《与王定国四十一首·十三》(苏东坡全集北京燕山出版社)中有这么一段话:“自到此,惟以书史为乐,比从仕废学,少免荒唐也。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今岁旱,米贵甚。近日方得雨,日夜垦辟,欲种麦,虽劳苦却亦有味。邻曲相逢欣欣,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如何?” 鏊ao糟:《古代汉语词典》1拼死杀敌。2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吴下方言考·二箫》:“苏东坡与程伊川议事不合,讥之曰:‘颐可谓鏊糟鄙俚叔孙通矣。’按鏊糟,执拗而使人心不适也。”3肮脏,不干净。看起来1、3两项都不符合本文的意境,只有第2项是作者本意,可以将“鏊糟”理解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随波逐流之意。陂bei:有几种解释,一为山坡、斜坡,一为水边,水边障水的堤岸,一为积蓄水的池塘。此处与前后文呼应,应是山坡、斜坡的意思。陶靖节:陶渊明死后亲友私下称其谥号为靖节。 这里,一是苏轼明确提出 “欲自号”的想法。二是这个号由鏊糟——表面上固执任性,骨子里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不随波逐流;陂里——居住在山坡上的农家,或在山坡上生活的老农;陶靖节——像陶渊明一样的高洁品格的隐士组成。东坡“《江城子·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词云:“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余龄。”苏轼以渊明为自己前生,在他的身上,我们常常能寻找到陶渊明的影子,苏轼把自己躬耕东坡之地视作是陶渊明的斜川之游。他们都能在逆境中保持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品格,不随波逐流;在为官方面,他们都是为官一方,造福百姓。他从陶渊明的身上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形式,生命的另一种乐趣。正是有了这种向往,才使自己没有陷入极度悲观失望之中而不能自拔。苏轼对陶渊明的向往倾慕,就是战胜物质上的极度贫困,思想上的高度压力的精神武器。苏东坡比起陶渊明,两人个性与追求并不尽相同,陶渊明归隐而不仕出于自愿,东坡则出之无奈。东坡尽管有脱俗出世的一面,但受父亲的影响,又有匡扶社稷,救助黎民的思想。在《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写道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东坡先生的政治态度是积极的。 有人考证,宋汴京城外有一沼泽地名叫“鏖糟陂”,“有大泽,弥望草莽,”“而夏秋积水,沮洳泥淖。” 因此,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司马光逝世,为朝臣祭奠之事,东坡先生与程颐争执,东坡说程颐可谓“鏖糟陂里叔孙通”,有人认为东坡是说程颐是“从脏乱之地而来的冒牌叔孙通”。余以为此说欠妥,如果将鏖糟理解为“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那么“鏖糟陂里叔孙通”就解释为“不听从别人意见,固执任性的孙叔通”,这样既符合程颐的道学家身份,也与其性格相符,同时也与东坡先生幽默调侃说话方式相一致。结合当年苏轼贬居黄州,经营东坡,“欲自号鏖糟陂里陶靖节”,就证明“鏖糟陂里叔孙通”不能理解为“从脏乱之地而来的冒牌叔孙通”。从东坡认可的、朝云的那句有名的戏言,先生“一肚皮的不合时宜”,也验证了鏖糟就是: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所以,苏轼的自号“东坡”,是有着宁愿过着农民样躬耕的清贫生活,也要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保持个人高尚的情操和人格深刻内涵的。
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云:“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李清照夫妇虽系“贵家子弟”,但因“赵、李族寒,素贫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古老神秘的碑文,把他们引向遥远的历史年代,带给他们一种特有的文化艺术享受,使他们仿佛置身于无忧无虑的远古时期,因而“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
于是他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
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
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点京东路刑狱之职。九月,徽宗亲书元祐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共120人,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
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
对此,张尝谓:“(文叔女上诗赵挺之)救其父云:‘何况人间父子情’,识者哀之。”晁公武亦云:“(格非女)有才藻名,其舅正夫(挺之字) 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云:‘炙手可热心可寒’。”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扩展资料: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
晁补之在故乡缗城 (今山东金乡)修“归去来园”,园中的堂、亭、轩皆以《归去来兮辞》中之词语命名(见晁补之《归来子名缗城所居记》) 。李清照、赵明诚以“归来堂”名其书房,盖出于对晁补之的仰慕,步其后而模仿之。
《归去来兮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当亦取其中之雅意。“归来堂”中,李清照与赵明诚虽然失掉了昔日京师丞相府中的优裕生活,然而却得到了居于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
参考资料:
1978年,刘益谦和妻子于金莲结婚生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刘婉玲于1979年出生。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较偏远的农村地区。
大女儿刘婉玲的出生并不能使刘月华夫妇满意,生个儿子也成为他们的共识。尽管经过严格的计划生育检查,这对夫妇还是在1995年生下了一个女儿,并最终在1996年实现了想要一个儿子的愿望。
三个孩子让这个不富裕的家庭一个接一个,为了维持一个家庭,刘月华夫妇必须增加工作时间,而照顾年幼弟妹的重任自然落到了刘婉玲身上。
他的弟弟和妹妹都很小,刘婉玲也是一个未成年人。作为家里的“大姐”,她不受人爱戴,但在她的弟弟妹妹出生后,她更被人忽视。
种种原因导致刘婉玲对自己的兄妹有很大的怨恨,多次对自己的兄妹进行虐待和殴打,而刘月华夫妇因为一直忙于在外工作,并没有及时了解这种情况,纵容刘婉玲的恣意放纵。
1999年,刘婉玲已经20岁了,自然到了适婚年龄。经过村民的介绍,认识了一个叫江贵阳的男孩。姜贵阳身材高大,长相英俊,两人年龄相仿,所以没多久就坠入了爱河。
从小缺乏父母疼爱的刘婉玲在男友江贵阳那里重获关注,刘婉玲也是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和精力都投给了江贵阳身上。两人经常在刘父母的眼皮底下秘密约会。
这件事瞒不了多久,便被母亲余金莲撞见破裂,两人的婚姻提上了议事日程。姜贵阳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结婚的想法可以让他在广东安定下来,这让姜浩兴奋不已。
但于先生要求姜浩在娶刘**之前在佛山买一套房子,这让他很扫兴。
面对飞涨的房价,江贵阳没有钱买房,但刘婉玲的母亲却咬牙切齿地拒绝放开这一要求,双方就此陷入对峙。
目前,于金莲一定是想让女儿有个稳定的生活,所以她提出要买房。但这个要求在这里已经改变了刘婉玲,刘婉玲认为母亲要求买房,是为了给哥哥和妹妹弄到房产。
父母的忽视,对弟弟妹妹的偏爱,我所遭受的不公……所有的委屈和怨恨突然涌上了刘婉玲的心头。
一边是心爱男友的叹息,另一边是父母的痛苦和无奈。慢慢地,江贵阳的心中浮现出了“谋杀”的念头。如果兄妹俩这两个碍事的家伙处理,就没有这些麻烦了
得知这一观点的刘婉玲一开始并不同意,兄弟姐妹和兄妹都是自己动手大的,但受不了男友的恳求,刘婉玲心中天平却偏向了姜贵阳这边。
两个同意这个计划后,2000年11月11日余公子去了酒店像往常一样,刘Wanling江和贵阳带他的弟弟和妹妹去山的山顶,欺骗他的弟弟和妹妹玩,挥舞着锄头开始挖一个洞。
然后,刘婉玲拿出绳子,勒死了他的弟弟,姜贵阳负责勒死他的妹妹。没过多久,妹妹就晕了过去,而因为刘婉玲一直难以起步,弟弟一直在哭着挣扎。
最后,姜贵阳主动用锄头打了弟弟一顿又一顿,直到弟弟满头血晕过去。而面对奄奄一息的兄妹俩,两人并没有停下来,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孩子扔进了坑里,直接活埋了。
杀人之后,两人迅速回到家中,继续过他们的生活,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当晚余金莲回家后,发现孩子不见了,立即报警。经常到达现场却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但是,刘志军和江志军的怪异行为仍然引起了调查人员的注意。
孩子失踪10天后,警察在后山找到了他已经死了几天的哥哥和姐姐。随后将刘万玲逮捕,经过警方调查,刘万玲对杀害自己兄妹的事实供认不讳。
这场悲剧,不能仅仅把错误放在刘婉玲身上。父母的忽视和偏爱,在刘婉玲身上已经根深蒂固,怨恨积淀,早在弟弟妹妹身上就有了仇恨。
而母亲为家的迫害,也成了最后的稻草。虽然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直受到的忽视使刘婉玲难以理清事情的真相,加上与父母缺乏的沟通,误解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这样的悲剧。
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父母给什么,孩子就会给什么。很多时候,不仅要看到孩子所犯的错误,还要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父母教育背后隐藏的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