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

论述情绪情感、意志与认知之间的关系,第1张

认识、情感与意志是人的心理的基本过程。这些过程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首先,意识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意识活动是受目的支配的,目的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人认识活动的结果。人的认识越丰富、越深刻,他的活动目的就越自觉,越有可能制定出周密的计划,采用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这一目的。意志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又反作用于认识活动。意志坚强的人,有更强的奋斗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不懈探索,这为不断深化认识,排除障碍,实现目的提供了保证。

其次,意志和情感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和情绪是人的活动的内部动力之一。它有积极的情感与消极的情感之分。积极的情感能激发和鼓舞人的意志行动,消极的情感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例如,当一个学生成绩优异,受到表扬和奖励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他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并在学习上积极克服困难,反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学习。意志不仅受情绪的影响,而且它对情绪也能进行调节和控制。所谓理智战胜情感,就是意志对情感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尚书》有云:“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人之初,就有了最原始的情绪,快乐和痛苦。情从何来?所谓“触景生情”,“情”来自主体对客观外界的反应,可是对同一个客体, 各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是由于人有不同的认知,这时意志又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举一个生活的例子,你/我同时喜欢上一个人(认知), 对她/他朝思暮想, 一日不见, 如隔三秋(情感), 但不同的人却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我不敢表白,只是日夜默默思念 你却频频主动出击, 屡战屡败, 屡败屡战, 这些行为就体现出你坚强的意志!

人生是发展的一生,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的发展时间顺序上,最先出现的是情绪的过程,它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比如婴儿,一旦有奶喝了,情绪就是良好的。一旦没人抱了,他的情绪就可能是差的。这时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婴儿与猫狗在情绪的表达上没有区别。

长大成人之后,“人与动物在情感的表达上发生了明显的不同,人类不再重视情绪的自然性,而强调情绪的道德性。”(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感》)。此时就产生了人类特有的情感。例如集体感,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求知欲等,这些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形成的高级情感。所以情绪是和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大都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我们也通常把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情感。

人生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憎惧。人由情而生,也为情所困,情感又以发泄为快乐,在现实或虚拟世界中,人们用各种手段在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用到极致,就有了“死了都要爱”的呐喊。在当下的社会,什么样的情感才是恰当的呢?《中庸》有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其后一百年的亚里士多德也有一句箴言:“谁都会发火, 这很容易但在恰当的时机出于恰在此时当的原因, 以恰当的方式发火, 就很不容易---这是艺术。”

春秋战国与变革竞争的当代,两个朝代的人们都面临着一些相似的困境。道德缺失,礼崩乐坏,社会关系紧张。而千年前的孔圣人提出“和”的观念,这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主张,跨越了千年的时空,圣雄所见略同。所以当人向内能够接纳自己的情感体验,向外宣泄情感时又不超过他人的接受程度,就可以说已经具备良好的情感能力。

要“致中和”,就要驾驭情感这匹脱疆本能的野马,首先需要认知的帮助。什么是认知呢?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等过程,认知过程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人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其本质的心理活动。传统文化也把认知放在最根本的位置,《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要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最根本的就要做到“格物致知”。认知是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过程。从而洞悉人生社会与自然界发展的规律。正确的认知过程是个人完善和治理国家的基础。

认知对情感有何影响?举个实例:一日我在上海火车站拥护的售票窗口排队,不慎被人从背后踩了一脚,感觉脚痛,血液加快流动,肾上腺素开始分泌,肌肉收缩,当下心里很生气,就要责怪那人。一回头,却见一美女,轻启朱唇,柔声说了句“SORRY”,还是英文呐!刹那之间,我身心愉快,肌肉放松,怒气全消,笑眯眯地说声“没关系”。观察这个心理生理的变化过程:从不知何人到看到是被美女踩了,认知发生改变后,情绪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人通过自己对刺激信息的认知加工,对生理唤醒进行解释而导致相应情绪的产生。所以认知过程是情感过程产生的基础。您也别笑我,要是你老板踩了你,你也可能会说“没关系,只管踩。”所以认知过程可以影响情绪,当然情绪过程也会影响到人的认知过程,如正性积极的情绪可以帮助我们的认知过程;而负性消极的情绪会妨碍我们正确的认知。

最后我们来探讨意志过程和认知与情感过程又是什么样的联系呢?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因为要自觉地确定目标,所以一定要有认知为前提,同时如果没有意志努力,就不能使认知活动深入和持久。同样情绪和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能成为阻力。但作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意志应该在绝大部分时间能够控制情绪。如那些为新中国献身的革命先烈们,首先是认知到只有***才有新中国的道理,在国民党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之下,钢铁般的意志让他/她们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过程,始终不屈不挠,热爱***,痛恨反动派,直至为了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认知,情感,意志三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更是人性的光辉写照!

人要有完善的情感,快乐不是人生追求的目标,人不能只追求情绪而没有情感;人要有正见,正确的认知是人存身立命之根本;人要有坚强的意志,一切正确的知见,一些美好的情感都要靠意志和行为来实现;认知,情感,意志行动三者合一,就组成我们的态度,态度影响每一个人发展的一生。

最后请让我用孔子的三句话,同时也是我人生的坐标,总结这三个过程,也献给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那些勇士们: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一、以积极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感染幼儿

幼儿的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他们的情感容易受周围人们尤其是成人的情绪所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对此,我认为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每一天的问候做起。即教师每天与幼儿见面时,要以满腔热忱,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幼儿问早、问好,从而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好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当幼儿刚入小班不久,我就试着从多渠道去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结果效果很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还会跟别班老师问好。但是由于幼儿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就渐渐差了,有些幼儿对问候流于形式,有些幼儿甚至对教师的问候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影响幼儿,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每天当我见到幼儿来园或走进教室时就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先向他们问好,他们也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向我问好,而且脸上的表情和情绪总是跟老师那么相仿。就这样,日复一日,幼儿每天一进园,就能置身于愉快的环境气氛中,产生了欢乐的情绪。

2、在关心和抚爱中培养。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心、抚爱是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如果幼儿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生活照顾不周,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而如果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感到老师不爱他,小朋友骂他,有人抢了他的玩具……,也同样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时刻关心抚爱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幼儿发生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关心幼儿的冷暖,及时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在幼儿表现不愉快时就告诉他:“老师是你的朋友,有事情讲给老师听,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幼儿遭受同伴攻击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并请打人的小朋友向被打者道歉,以消除幼儿受欺凌的不良情绪。

3、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实践证明,教师对周边人的良好态度和情感能对幼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师同家长或其他来园参观学习的客人进行友好的招呼、轻松愉快的谈话,都能引起幼儿对教师尊敬热爱的情感。每当新老师来园了,我都向幼儿一一介绍每一位新老师,让新老师给幼儿说几句话;幼儿也一一向新老师介绍自己的姓名。通过这样友好的礼貌的沟通之后,说也奇怪,小朋友总是会记住每一位老师是姓什么的,这就是因为幼儿在情绪高涨时,对新老师十分热爱的情况下记得最快的,对其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二、为幼儿创设愉快、友好的环境

情绪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而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是深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因此,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友好情绪的软硬环境,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3岁前婴儿情绪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是:3岁前婴儿无论在生活上、情感上和心理上均依赖成人的照顾。对于他们来说,情绪、情感是影响和支配其行为的主要内在力量。因此在托儿所中,幼儿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培育多少技能,幼儿教师的职责在于使孩子经常处于快乐的情绪之中,培育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挥成长的潜力。3岁前是孩子生理,同时也是心理的转折点。这个时期婴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但是大脑皮质功能尚未成熟,仍然留恋做胎儿时在母亲体内的寄生生活,非常需要母爱,需要母亲的拥抱、抚摸,喜欢感受母亲那熟悉的心跳和呼吸,时时吸吮母亲的乳汁。婴儿情感培养策略为:(1)稳定新人所婴儿的情绪,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新环境。(2)教师与婴儿之间建立充满爱和亲密的关系。(3)培养婴儿之间初步的友爱关系 

爱情的路上,应该是甜蜜的,应该是幸福的;可是如果没真情,没有真爱,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就没有了任何的感觉,也没有了任何的意义;因为你一定会体会到,好像有了爱人,跟没有爱人一样;特别是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如果你的男朋友他并不爱你,那么他就不会天天与你相伴,日日与你相守;你需要温暖,需要关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不在你的身边;所以你的心中,自然就会觉得,你自己就是一个人;那么为什么有男朋友感觉像没有一样呢?

一、你的男朋友他不爱你

在爱的世界,在情的海洋,一个人的心中,真心爱着一个人,那么就会特别的在乎对方,就会把对方当成了一个最重要的人;能与心爱的人一生相伴,那就是人生路上最幸福的一件事情;可是两个人在一起,并不代表着都有真情和真爱;有时候,两个人之间,有一个真心,有一个却是假意;所以不爱的那一个人,就不会在乎对方的想法,也不会在乎对方的感受;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而且根本就不想,天天与对方腻在一起。

一个女人,你感觉到有男朋友跟没有一样;那么可以肯定地说,那就是因为你的男朋友,他不爱你;因为他不爱你,所以他就不会在乎你,也不会把你放在眼里,在他的心里,你什么也不是,一文也不值;所以你天天想跟他相伴,可是他却不想跟你聚在一起;而且有时候,他还会找其他的原因,其他的理由,说他自己很忙,叫你自己照顾自己;你一定要清楚,一个真爱你的男人,他一定会时时刻刻,都想与你腻在一起,不离不弃。

二、你的男朋友没陪着你

两个人之间,是不是真心,是不是真情,从一点一滴之中,就可以体会得到;真爱一个人,就想着每一天,都陪伴着对方;时时刻刻,都与对方待在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一起品尝甜蜜的生活;陪伴,是爱的基础;如果相爱的两个人,有一个希望得到对方了陪伴,而另外一个有着很多的事情,却无法陪伴在身边,那么这一个人的心中,就会莫名的感觉到很伤感;总会觉得,自己有爱人,跟没有爱人,都是一个样。

你觉得有男朋友和没男朋友是一个样,那么这代表着你的男朋友,他没有天天陪在你的身边;让你感觉到了孤单寂寞,感觉到了一种冷清和无助;因为一个女人,都是依赖着男人而生活;而属于自己的男人,却没有陪在自己的身边,心里自然就无法接受;因为你的心里,是多么的渴望着两个人天天在一起;可是他却因为一些事情,无法与你相守;所以你的心中,就会产生了一种有和没有,都是一样的心情。

三、你男朋友没尽到责任

在任何一个女人的心中,找男朋友,找爱人;都是想过幸福的生活,过快乐的日子;都希望自己的爱人,天天护着自己,把自己当成生命之中的一切;当自己遇到了困难的时候,自己的爱人,可以帮自己解决;当自己痛苦的时候,能得到爱人的安慰;当天塌下来的时候,有自己的爱人,替自己顶着;女人找男人,找的就是一个依靠,也是找一个依赖;而当想要的东西,自己却得不到的时候,那么就会觉得,有和没有没差别。

作为一个女人,如果的男朋友,没有尽到男朋友的责任,那么你就一定会感觉到,有和没有都一样;因为在你的心里,找一个男朋友,那就是想着要依赖他;可是他天天不在你身边,在你伤心的时候,他没有关心你;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没能来帮你,当你需要安慰的时候,他都不在你身旁;所以这个时候,你就感觉到,他可有可无一样;因为需要他做的事情,他一件都没有做到;该他承担的责任,他一个也没有完成;所以你才会觉得有男朋友像没有一样。

有男朋友感觉像没有一样;首先,你的男朋友他不爱你,因为他不爱你,所以他不会天天与你相伴在一起,也不在乎你的想法与感受,自然你的心里,才会感觉到空空的。其次,你的男朋友没陪着你;你找男朋友,就是希望他天天陪伴着你,一起过生活之中,甜蜜的每一时每一刻,可是他却不在你的身边。最后,你男朋友没尽到责任,在你男朋友的心里,没有尽到关爱你,帮助你,护着你的责任,所以你才会觉得有和没有都一样。

经营爱情好比一道论述题。

1、缓解焦虑

2、记录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

3、参照一下别人的经验分析得失

4、隔几天再试着把每件大事之间穿插的小事填写进去。纷纷扰扰的小事引发的情绪如果不重要就试着在以后的生活当中适当屏蔽,变得沉稳下来。

5、总结方方面面,试着思考有没有让当时优质情绪递增拔高或不良情绪递减下降的方式方法。

6、到我们的情感出现危机的时候,首先就是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自己的理智。

7、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事情,如果是两个人的感情出了问题,那我们就需要反思自己和对方究竟是谁的原因大一些,那如果是因为生活中一些其他的事情,既然我们的理智保存的最完整。

8、当找到了事情的原因所在,我们都需要跟对方好好谈一谈了,静下自己的心态,不要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她说话,你要知道我们的身份是平等的。

最简单的例子,伴侣给你精心准备了一份惊喜,你收到后有没有特别表示,即有没有让他也同样收获喜悦,哪怕就算肢体接触撩他一下,咬下耳垂之类的,这种情绪波动就是感情升温的前兆。

相比于那些相处几十年还依旧恩爱的老夫老妻,现在的年轻人的爱情观念真的就像小学生一样幼稚经不起考验,所以请放下架子,共同学习。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羞于表达,担心自己表达之后会被嘲笑或厌恶,所以往往在人际关系中掩饰和伪装自己,也就难以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从认识、熟悉再到亲密,是一个逐渐袒露真实自己的过程,随着相互的坦诚,关系也会越来越亲密。在这样互相理解和信任的亲密关系里,可以较为直接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感受和需求。也就是说,在生活中的情感疏导,需要依托于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真正的疗愈也是在亲密关系中。

而有心理障碍的朋友往往难以在生活中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对亲密关系有期待,也有恐惧和抗拒。而心理咨询关系就是一个新的开始,当事人在和心理咨询师的关系里,被理解和接纳,逐步看清和表达真实的自己,获得新的关系经验,重新对关系建立信任。并把这种新的经验和信任延伸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345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