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开卷篇,它描写了一位“君子”对一个容貌俏丽“淑女”的倾心爱慕与相思,它为我们刻画了一位为爱痴狂的男子形象,第一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甜,痛与乐,十分出色而又得体,正如孔子所说:“诗三百,思无邪。”是中国恋歌的滥觞。
首章四句总领全篇,以“兴”起之,就是“君子”看见在河滩上的“雎鸠”正追逐戏耍,而且是成双捉对,自在和谐,幸福欢乐。这情景很自然地拨动了“君子”心中那根敏感的爱情之弦,以前那个他追慕的姑娘婀娜多姿的倩影,又在他脑海浮现,不由得就发出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叹,好姑娘是值得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作不懈的追求啊!“好逑”一直当作“好配偶”来解释,这实在是一个误会,“逑”,即追求,“好”,即喜好之好,爱她就努力去追求她,以上解释就比较得体。因为是暗恋,是单相思,是一厢情愿,但又刻骨铭心,不能忘怀,所以就大声地喊出来,这实在是一个男子汉的爱情宣言,表达了勇气,体现了追求,反映了憧憬,刻画了忠贞。
接下来,便生动细腻地刻画“君子”追求“淑女”的苦与甜。诗中以“参差荇菜”起兴,三叠反复,以“流”、“采”、“芼”三个不同的词,既显前后意思互补,而示诗歌在抒写层次的区别,境界描叙的深入,达到一唱三叹的效果。
一丛丛荇菜在水中不停地随波漂摇,你想从左边下手去“采”,它就漂到右边去了,你赶忙到伸手右边去“芼”,它一下子又流回到左边去了,飘忽、摇摆、变幻,多象少女一颗捉摸不透的心,时时吸引着你,但一时又得不到,令人心津摇荡而又神驰心往。“君子”为了捕捉到这颗心,他是醒时在追,梦里也在求,直弄得神思恍惚,“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直追得“优哉优哉”,长夜难明。这些描写体现了“君子”对爱情的不懈追求,对自己梦中情人的深情爱恋,为梦想而奋斗的坚强毅力和痛苦的心路历程,是酸酸的,又是甜甜的。
这情景,这相思,这心态,更增加了“君子”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以至出现了幻觉,仿佛与那姑娘真的结成了情侣,因此“君子”欣喜若狂,情不自禁,表示要弹琴奏瑟,敲钟击鼓与她亲近,为她娱乐,以博取姑娘的欢心,达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目的,去共同享受爱情甜蜜的生活。这是“君子”心中的愿望,也是诗人要表现的主题。在此,“君子”那种如痴如颠的形象,已是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是痛苦的,也是快乐的。
诗人即景言情,借助气氛的烘托,内心世界的抒写,幻想境界的描写,生动地表达了“君子”强烈的相思之情(可惜只是单相思),朴实而真切感人。
但是,诗中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采用的手法是不同的。诗人对“君子”的描写,采用的是正面描写的手法,具体而细腻;而对“淑女”的描写,则是采用侧面的描写,概括而大气,即用“窈窕淑女”一句,反复吟咏,来表现女主人公的美貌和风采。虽然只有一句,但却令人心驰神往:“窈窕”,表示女子的美貌,她面目姣好,身材袅娜,体态轻盈,矜持而迷人;“淑女”,反映女子有才有德,文静娴雅,大方端庄。确实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姑娘,难怪“君子”要为她茶饭不思,寝食难安了!。
诗人之所以这样做,完全是由于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决定的。本诗并非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相互爱慕,而是反映“君子”热恋“淑女”的单相思,因此作品必须而且只需要突出“君子”的人物形象,用不着多花笔墨去重复表现“淑女”的形象,否则反而喧宾夺主了。
本诗尤为突出的是通过幻境的描写,将诗的意境大大地拓宽、拓深了,形成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非常成功。古诗常用梦境来表现一种思念、缠绵的情感,它比一般直接叙述要生动、形象,而用幻境来表达就更深刻感人。因为梦一般是在特定的时境下才会产生的,而幻境则可能在随时的凝想中出现,它如影随形,其入迷沉醉的程度比起梦境来要强烈深厚得多,所以就更能生动地表现出一种动人的相思之情,对刻画“君子”形象起了非常撼人心魄的作用。
本诗在语言上也颇有特色,以音调的和谐美来表达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它们表现出一种淳朴自然的古风。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关雎》: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设想自己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
《蒹葭》: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抒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想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寻求伊人而不得的诚挚感情。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编成于春秋时代的《诗经》共三百零五篇,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前11世纪)至春秋中期(约前7世纪)的作品。其书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起称《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关雎为十五国风之首。《关雎》是一首民间情歌,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上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姑娘的美貌、娴静和勤劳引起了他强烈的爱慕之情以致日夜思念,梦中亦不可忘怀,甚至希望有朝一日能亲近她、娶到她。作品中作者将男子心态的变化与情绪的波动表现得淋漓尽致,情感真切而不猥亵,表现了人们对人类美好爱情的向往。
青年男子苦苦追求自己心爱的女子,并且梦中还与女子快乐的游戏。表达了男子对姑娘的深深地爱恋之情。
《关雎》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关雎》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
其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
周代无名氏《国风·周南·关雎》,原文为: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共五章: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
第二章的“参差荇菜”承“关关雎鸠”而来,也是以洲上生长之物即景生情。“求”字是全篇的中心,整首诗都在表现男子对女子的追求过程,即从深切的思慕到实现结婚的愿望。
第三章抒发求之而不得的忧思。这是一篇的关键,最能体现全诗精神。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气,而且写出了这种对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写。
第四、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琴瑟友之”、“钟鼓乐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极写快兴满意而又不涉于侈靡。通篇诗是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而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国风·周南·关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