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前生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绛珠草,灵河是在西方极乐世界。黛玉是灵河里孕育的仙草,所以非常有灵性的,而且通草木之心。她对自然的花与草有着深深的爱。因此,当花落时黛玉会非常伤心,就像自己的命运与花连在一起。黛玉的葬花也是《红楼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故事情节。黛玉面对花落,感叹自己的身世,她希望落花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所以要用自己的方式来葬花。而且黛玉的葬花也是与宝玉的情感的升华。
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昏倒,仍旧把花遭塌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原本只是想怕糟蹋了落花,把花丢在水里随流水而去,而黛玉的想法恰好相反,她认为花丢在水里,一旦遇到混脏的地方,岂不是把花都糟蹋了,还是把话埋葬了好,随土化了,更干净。两个人最后达成一致按照黛玉的方式葬花。
宝玉前生是神瑛侍者浇灌了绛珠仙草。后神瑛侍者意欲下凡,警幻仙子管人家风月,于是准许神瑛侍者下凡。降株仙子恳请警幻仙子让自己也下凡为人,以眼泪还灌溉之情、甘露之惠,于是各自下凡。此生黛玉就是来报恩的,因此,黛玉为宝玉流了太多太多的眼泪。
因为黛玉与宝玉前生都是仙,所以对人们世俗的功名利禄是非常淡漠的,他们的心中是没有尘世的浮躁的。宝玉与黛玉都是具有灵性与通透的智慧的。而且两个人的心是相通的,当宝玉不愿意走仕途之路,而黛玉非常理解宝玉,包容宝玉,黛玉是宝玉灵魂深处最爱的人。
另外,宝玉与黛玉两个人前生都是仙,体现在他们的真,率真,真挚,真诚。把自己最真的一面袒露出来,没有口是心非,内心纯洁无瑕。还有两个人的聪慧与灵气的都是与生俱来的。
所以宝玉只痴痴地爱着他的林妹妹,而林妹妹的去世,他便觉得在世间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悲凉凄惨,一切是那么无力抵抗,一切皆是天意。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面对爱情要勇敢地争取,还要学会珍惜。要寻找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人,才会获得幸福与快乐。
认知美、探寻美、
发现美、热爱美。
追寻美的足迹,
过美丽人生。
丽文悦心,
用美丽文字,
愉悦心灵。
编者茹立文,
文学爱好者,
喜欢文学与诗歌。
愿生活与诗常相伴,
愿岁月与美常相依!
自网络。
部分内容来自《红楼梦》
我是如何理解黛玉葬花的 黛玉葬花是林黛玉这一人物性格外显的重要部分,也是《红楼梦》全书感伤基调的突出表现。 就落花这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乐观的,有悲观的,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有“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而林黛玉却别是一种心境。她眼中的花时令最好的花,是含苞待放的花蕾,并且希望这种状态能够永远持续。只要是花就要绽放,而绽放对于林黛玉来说那无异于自取灭亡,即花开必然花落,花落必然遭践踏。她由花落自然想到了人的生老病死,人的分离合散,而“红颜易老”又移情于“花谢花飞”。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正是古人伤春悲秋的真实写照。寓情于景,同时又借景抒情。她悲悼自己的青春、爱情、幸福将和暮春的落花一样,被人冷落、遗忘,甚至断送。她为花鸣不平,也是为自己鸣不平。她谴责戕害花的梁间燕子,控诉对花风刀霜剑,这多少也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一种反抗。而黛玉葬花正是反抗这种环境的真实意义的行动。她深知残花的命运与下场,不是被人践踏,就是随波流于浊物,而她却要改变她们的命运。在她看来,入土安葬是落花最好也是最美的归宿,更有哪种方式能保住她们灵魂中的那份孤高与清白呢?唯有葬花! 我认为,黛玉葬花不仅仅只是为落花寻找终极的归宿,其实更是为自己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对于具有诗人气质的林黛玉来说,她对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那么她自己的葬花也不只是简单的葬花了。她以花自喻。在她看来,花与人同命,人与花同运,花人同一。可以说,她已经和花融为一体了。在她的身上有落花的影子,在落花的身上有她的影子。他们是同运相连的。她为落花找到了归宿,她自认为自己也会有好的归宿。如果说悲花是黛玉性格中移情的开端,那么葬花就是其情感外射的顶峰。 黛玉葬花就其本身而言,我们与其说这是自欺欺人,还不如说是她对情感的美好寄托。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也有人指出黛玉葬花隐喻林黛玉埋葬了自己的青春,这姑且不做深入的讨论,更有甚者说黛玉葬花隐喻了贾府的必然衰败,这可就是无稽之谈了。
林黛玉葬花一方面体现了她忧郁的一面。。。旁人见落花也只有怜惜。。。可黛玉却要为落花安葬写出了她对宝玉的爱,心中充满难过不舍之情!!!!另一方面林黛玉葬花是以花喻人,进一步体现林黛玉的悲惨命运!!!!
1、此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示了黛玉在冷酷现实摧残下的心灵世界,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
2、原文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为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