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红莲,托荷赞母的散文,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除了你!你是荷叶,坎坷磨难,于是产生了联想,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想起了母亲。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心中的雨点来了,重点写雨中的莲花:“母亲啊?”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这是一篇借景抒情。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深化了中心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因此对母亲的爱更深!
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红莲的生动场景所触动,而联想到母亲对儿女不计得失、无私付出的呵护与关爱,给予“荷叶母亲”如诗般的赞美与讴歌!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得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荷花虽好,如果没有绿叶的扶持,也难以展现它的美。母亲像困难中的拐杖,当你步伐蹒跚时,为你找到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母亲像沙漠中的一股清泉,当你干涸时,一股甘流滴入胸中,激起生命的浪花!母亲就像寒夜里的一床丝棉被,贴心的温暖驱走你身边的寒气,使你安然入梦乡!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我发觉,母亲就是母亲,只有“母亲”这个词才是最贴切的!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纸船——寄母亲》赏析
1923年初夏,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国留学。8月19日抵日本神户,21日游览了横滨。从写作时间来看,这首诗是诗人于游览横滨之后的第六天,在继续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碧绿的海水,飞翔的海鸥,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从吴淞口出发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爱、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又因在梦中得见母亲而病愈。这首诗就抒写了诗人思念母亲的深情。
诗的第一节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作船写起,说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弃一张纸,留着它折叠成船,从船上抛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诗,为感情的喷发作了铺垫。第二节写从船上抛出的纸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这种种去向,都不符合诗人诚挚的心愿。她“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可见她这种愿望的强烈、诚挚。至于希望那纸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诗人在这一节中没有明白说出,从而造成悬念,耐人寻味。诗人自然明白纸船是不可能流到母亲身边的,于是诗的第三节翻出新意。诗人遥想母亲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说这一想像还属一般的话,“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就显示了诗人设想的奇特。那么,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诗人采用“卒章显其志”的方法,在诗的结尾点明想像中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她含着泪叠的,她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这一结尾,是全诗的高潮所在。
怀念母亲的感情,比较抽象,写作时易流于空洞浮泛。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发就显得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此外,这首诗的诗行较长,语调缓慢,正与对母亲的绵长思念相协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