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弗罗姆的简历以及他所研究的心理学。求答案。

谁知道弗罗姆的简历以及他所研究的心理学。求答案。,第1张

埃里希·弗罗姆

埃里希·弗罗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又译作弗洛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佛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弗氏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

弗洛姆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后来从德国移居美国后仍然保持与学派的联系。

生平与经历

弗洛姆1900年生於一个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为家中独子。1918年弗洛姆进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两学期法学。1919年暑假后,弗洛姆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改学社会学,师承阿尔弗雷德·韦伯 (马克斯·韦伯的兄弟)、Karl Jaspers和Heinrich Rickert。192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次年至慕尼黑大学专攻精神分析学,1925年至1930年间,在柏林精神分析学会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30年,他开始临床实践,加入法兰克福社会观察学会。纳粹在德国执政后,弗洛姆搬到日内瓦,1934年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工作。离开哥伦比亚大学后,在1943年他帮助组建华盛顿精神病学学校纽约分校。1945年又组建了William Alanson White 精神病学,精神分析和心理学协会。

1950,弗洛姆搬到墨西哥城,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墨西哥)出任教授,并在那里的医学院建立精神分析部。另一方面,他从1957年到1961年担任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又从1962年担任纽约大学文理学院心理学客座教授。1965年弗洛姆退休,然后在1974年搬到瑞士Muralto。1980年,弗在八十岁生日前五天於家中去世。弗洛姆一生坚持临床实践,出版了一系列著作。

学说内容

弗洛姆的作品以纪录社会政治以及作为基础哲学和心理学著名。

弗洛姆於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弗洛姆从小学习《塔木德经》(犹太教的法典),人生观受深远的影响。年轻时跟随犹太教祭司J Horowitz学习圣经,后来在海德堡大学修读社会学博士时跟随祭司Salman Baruch Rabinkow学习 。在法兰克福读书时又跟随过Nehemia Nobel和Ludwig Krause。弗洛姆的祖父及其两个哥哥都是祭司,一个舅公是著名的塔木德经学者。可是在1926年,弗洛姆离开正统犹太教,转向以人本主义解释圣经的典范。

弗洛姆对圣经中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的解释奠定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的基石。弗洛姆指出,辨别善恶通常被视为是一种美德,研究圣经的学者却都认为亚当与夏娃吃知善恶树的果实犯了罪,因为他们违背了上帝。他认为人应运用其理智来建立自己的道德价值,不是以服从权威来建立道德价值。弗洛姆赞赏能够采取独立行动的人。这些论点都是有违传统宗教的。

除了纯粹遣责权威主义的价值体系,弗氏也把亚当与夏娃的故事作为比喻,以进化论和存在主义角度解释人类不安的情绪。亚当与夏娃吃知识树的果实,他们意识到当自己仍然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己与大自然已不再是一体。於是他们觉得 「赤裸」和「羞愧」。他们已经进化成人类,意识到自己,意识到道德价值,意识到面对大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力量带来的无力感,不再是与宇宙为一体,只有动物本能的那个「准人类」。按照弗洛姆,一切罪恶感和羞愧都源於人意识到存在的割裂性。要解决这种存在的分裂,唯有全面发展人类独有的特性——爱和理性。弗洛姆强调其爱的概念与一般「爱」的概念有所分别,但实际上其概念是含糊不清的。

弗洛姆认为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创造力,而不是感情。他以此创造力把各种经常来当作「真爱」的证明的自恋神经症和性虐待倾向区别开来。弗氏相信爱的本质有四大元素: 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认为「爱情」的经验只代表一个人未能真正了解爱的本质。弗氏利用圣经里约拿的故事说明在现今人际关系中,关怀和责任的特质已十分少见。故事讲述尼尼微城镇的居民有罪,要承受恶果,约拿却不愿意去拯救他们。弗称现代社会的人缺少对别人的自由的尊重,更不了解别人真正的希望和需要。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 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合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编辑] 著作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 (AKA The Fear of Freedom), (1941)

《为自己的人》或《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 (1947)

《心理分析和宗教》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 (1950)

《人心--他的善恶天性》The Heart of Man: Its Genius for Good and Evil (1964)

《以往的语言》Forgotten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dreams, fairy tales, and myths (1951)

《健全的社会》或《理性的挣扎》The Sane Society (1955)

《健全社会》The Sane Society (1955)

《爱之艺术》The Art of Loving(1956)

《弗洛伊德的任务--他的人格和影响分析》Sigmund Freud's mission; an analysis of his personality and influence (1959)

《心理分析和禅宗》Psychoanalysis and Zen Buddhism (1960)

《人性会占优势吗》May Man Prevail An inquiry into the facts and fictions of foreign policy (1961)

《马克思论人》Marx's Concept of Man (1961)

《在幻想锁链的彼岸--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和弗洛伊德》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 my encounter with Marx and Freud (1962)

《基督教义分析》The Dogma of Christ and Other Essays on Religion, Psychology and Culture (1963)

《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Socialist Humanism (1965)

《像上帝一样生存》You Shall Be as Gods (1966)

《希望的革命--通向人性化的技术》The Revolution of Hope, toward a humanized technology (1968)

《人的本性》The Nature of Man (1968)

《心理分析的危机》The Crisis of Psychoanalysis (1970)

《一个墨西哥村庄的社会性格--一项社会心理分析研究》Social character in a Mexican village; a sociopsychoanalytic study (Fromm & Maccoby) (1970)

《人的破坏性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 (1973)

《占有还是生存》To Have or to Be (1976)

《弗洛伊德思想的伟大和局限》Greatness and Limitation of Freud's Thought (1979)

《关于不服从》On Disobedience and other essays (1984)

《生存的艺术》The Art of Being (1993)(死后由Rainer Funk整理发表)

《听的艺术》The Art of Listening (1994)

《存活的人》On Being Human (1997)

以上部分著作有一种或更多的中文译本

爱的行动,无私的付出

      很久以前,有过一次对话谈到了爱情。一个朋友说,爱情可能是世上最折磨人的东西,充满疯狂与苦涩。但尽管如此,他的苦涩却超过了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快乐,他是最甜蜜的痛苦和最痛苦的甜蜜,让人深陷其中,痛彻心扉,却还是欲罢不能。明知一场爱情,就是一场生死,但明知是一场生死,却还是会迎向这场爱情。记得我当时问他,值得么?他似乎是自言自语,又似乎是在回答我的问题,他说,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她一笑,便是云开雾散,晴朗的一天。

      当我们的爱情,循着内心的激情,灵魂的亲密而逐渐深入,不知不觉,就会进入commitment,身体力行。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开始为他着想,为他付出,为他奉献。因为,他一笑,便是云开雾散,晴朗的一天;因为他一笑,我也就笑了。这是爱情最不可思议、最莫名其妙的地方,他竟能扭转人类与生俱来利己的天性。

      面对这样一个曾经的陌生人,这样一个非亲非故的他,当我们爱上他,一切就变得心甘情愿。我们会主动打破这个小小的我,让他从此融化在“我们”这个更为重要的爱情共同体当中。今天我们将继续沿用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大元素说,来看看在激情和亲密发生的同时,爱情是如何自然而然的,端其心,落其行,化为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行动与奉献,以及爱情是如何帮助我们在爱人和被爱的同时,修补自我的缺失,成全自我的完整。

      你喜欢上了一个人,你开始想要读懂他。然后你慢慢地在读懂他的过程当中,你可能会越来越喜欢他。于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感情就由此加深,情义就由此渐浓。不知不觉当中,你会发现你有了一个变化,你想对他好,你很多事会为他着想。这是一个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变化,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所有的人都是自利的,人有利己的本能。我们很多时候人想对自己好,人想为自己着想,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但是很奇妙,当你认识了这个人,喜欢上这个人,你开始懂了这个人,更喜欢这个人,你会发现,他是个陌生人,他不是你的亲人,他就是个陌生人、路人,但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奇妙的变化,你竟然想对一个陌生人好。当你看到最好的东西,原本你是想占为己有的,然后接着呢你会发现认识他之后,喜欢上他之后,你看到好的东西你也会占为己有,占为己有的原因是什么?你想给他。所以不知不觉当中我们就进入了这种身体力行。你不知不觉总是会为他着想,你不知不觉总是想对他好,你不知不觉当中心甘情愿会为他做很多事。做了这很多事之后,他一开心,他一笑,你就笑了,你就觉得都值了。

      你为什么要对他好?动机特别简单,你就是希望他开心。多纯真,你就是希望他开心。你会发现,他的开心,跟你的开心,紧密相关,密不可分。他开心了你就开心,这也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你对这个人好,这个人呢,他感受着你的好,他会回应你的好,他也对你好,然后慢慢得久而久之,又发生了一个奇妙的化学变化。

      刚开始,是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我,我喜欢你,你喜欢我。然后慢慢地发生了一个什么化学变化?已经分不太清楚你,已经分不太清楚我。当我想到人生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们的人生。当我想到未来的时候,我想到的是我们的未来。当我想到快乐和痛苦的时候,我都想第一时间跟你分享。我想到的是我们的快乐,我们的痛苦。然后你会发现,我们看似是两个人,其实我们是一个灵魂。当我构思我未来的蓝图的时候,蓝图当中总是有个你;当我想到我的人生的时候,人生当中总是和你相伴。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进入了“我们”的状态,不再是“你”,不再是“我”,而是“我们”。一加一不再等于二,一加一等于一。

      听我上课的时候总是觉得,陈果上课特别理想主义,她说的那些东西日常生活当中都是没有的,其实是有的,只不过你们不知道而已。所以跟大家分享一个例子,我很喜欢的一本书是弗洛姆写的《爱的艺术》。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东西,怎么样更好地去爱,怎么样更恰当地去爱,然后需要学习爱的一本圣经我觉得就是弗洛姆先生写的《爱的艺术》。很多时候我看一本书,我先会去了解这个作者的生平,因为我想知道,他这么说得很好,他是不是按照他所说的去这么活的。如果他是这么说的,但他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去活的,这种身心分裂、走火入魔,会让我就不想去读这本书。很多时候我看一个作者的书的时候先去看看他的生平。

      我发现弗洛姆先生写《爱的艺术》的时候,他是在写他发自内心流淌出来的情感,发自内心流淌出来的生活本身。弗洛姆他的妻子后来得了癌症,一直坐在轮椅里面,这是弗洛姆先生的学生说的。他的妻子需要有非常非常严格的作息制度和饮食规律。当弗洛姆见到他妻子的时候,他妻子年纪很大了,弗洛姆也年纪很大了,六七十岁了,白发苍苍,老爷爷、老奶奶。但是他的学生说,当弗洛姆看到他轮椅里的妻子的时候就像一个25岁的男孩看到当年那个25的女孩。

      他对待他妻子就会像对待当年自己心爱的、心仪的、追求的女孩一样。然后他对他的妻子说,他说:“亲爱的,不是你生病了,是我们生病了。我们一起来克服它,我们能够克服的。很简单,不再有你,不再有我,你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你的疾病就是我的疾病。不是你生病了,是我们生病了,我们能克服的”。所以后来,弗洛姆他是一个健康的人,但他整个的作息制度和他的饮食规律完全是根据他太太来操作的,以至于他的学生说后来时间长了之后弗洛姆自己的身体都受到影响了。但是弗洛姆还是这样坚持,因为不是他的妻子生病了,是“我们”生病了。所以在生活当中是有这样的例子的。

      我有一个女朋友有段时间过得特别不顺利,工作上也不顺利,经济上也不顺利,跟父母那边也不太好,她真的很苦不堪言,然后内心又很纠结。然后在寻找一种生命的意义或者什么,就是有点纠结。好在所有的不顺之外,她有一个特别顺利的男朋友,然后他男朋友对她特别好,她的感情生活还是顺利的。所以她很多时候在那儿纠结的时候,痛苦的时候,没有办法对付好她自己,那个时候她男朋友跟她说了这么一句话,她后来恢复了,她跟我讲的她男朋友跟她说了那么一句话。他说:“不管你一天当中经历了什么,天黑了我带你回家”。

      这是我听过的最动人的情话,我希望你们有一天有这么一个人对你们说这么一句话,或者有这么一个人值得你去对他这么说。不管你一天经历了什么,天黑了我带你回家。

      随着这个激情、亲密、身体力行,渐渐地两个人的感情在加深,情谊在变浓。然后情谊加深,感情变浓的一个标志就是不再有你,不再有我,只有我们。所以在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其实就是两个人身心合一,命运交织,难舍难分,这个才叫爱情。身心合一,命运交织,难舍难分。能够分的,脑子里老在想着分的,觉得分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到底还是不爱,或者不够爱。所以难舍难分不离不弃,这个真的叫爱情。

      为什么会有人做到这种状态,为什么真会有这种爱情,其实原因很简单。什么叫爱情?它是两个独立的人,因为对方而找到了自己的完整。你不要以为我们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单独的我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某种程度上你在形态上是完整的,你作为一个生物体系统你是完整的,但是在情感上在内心灵魂状态上你也许是不完整的。那什么是爱情?就是两个看似独立的个体,找到了对方,也找到了完整的自己。

      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这个孤独感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你要知道,孤独感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缺失感。你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你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你觉得缺了点什么,你会发现你家里面什么都有,物质上什么都有,对不对?应有尽有,吃的、喝的、穿的,你也不差钱,但是你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所以孤独感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缺失感。缺失感是什么?就是某种程度上你觉得你自己是不完整的,因为,你缺了点什么。所以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一个“我们”。你这个时候需要的是一个和你心灵相契、命运交织的“我们”,是一个能够让你在任何时候感觉到和你同在的人。什么叫做同在?你可能经历了苦难,你可能经历了挫折,你今天被人骂了,你今天被人打了,不管发生什么,天黑了,我带你回家。这就是一种同在的感觉,有我在,我跟你在一起,I with you。

      什么叫做同甘共苦?朋友之间其实也可以同甘共苦的,但是爱人之间的同甘共苦的差别在哪里?是程度上的差别。什么叫同甘共苦?跟爱人之间最真挚的爱情当中,和爱人之间的同甘共苦是指你最深的那种喜悦,你第一时间你感受到内心涌出来的那种最深的喜悦,你特别想告诉他。好像把你内心深处最深的这个喜悦告诉他之后,这个喜悦才圆满了。这叫同甘。那什么叫做共苦?你内心深处最深的悲伤,你愿意向他打开,他会知道。当你把你内心深处最深的悲伤告诉他的时候,好像这种悲伤本身就已经缓和了,就减少了。同甘共苦。

      我们很多同学手机很大,手机很大的话我通常觉得存储量也很大。你打开你的手机,翻一翻你的通讯录,几百号人总有的吧。你回顾一下你自己,这几百号人里面有没有一个人深更半夜你愿意跟他抱头痛哭的,愿不愿意来分享你莫名其妙的内心最深的悲伤。包括我很多朋友,你就觉得手机里面人那么多,翻了一圈又一圈,但你找不到一个人能够跟你深更半夜能够交心说说话的,找不到。这就是同甘共苦的一种缺失,这就是孤独感。你觉得你不完整,你觉得你缺了什么。但是你所看到的那些人里面,没有能够填补你的这种缺失的那一个人。所以什么叫做真挚的爱情,就是你们两个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当你找到他的时候,你也找到了你自己的完整,最真挚的爱情。

      我问我一个朋友,人为什么要爱?不爱又如何?他当时沉思了片刻,给我的回答是,或许爱过了,才算活过了。或许爱,才是我们存在的唯一证明。总有人以为我们付出的越多,自己剩下的就会越少。或许在物质领域里,确实如此;但在精神和情感领域里,情况有所不同。常常反其道而行。事实上,每一次真挚的付出,都会让我们看到一个真挚的我,看到自己还有一颗鲜活跳动的,真挚的心。而每一场真挚的爱,都是一个铁证,证明我们实实在在的笑过、痛过、活过。常言道,哀莫大于心死。所以这世上最大的悲伤不是爱的痛苦,而是无人可爱。所以不要以为付出就是损失,只有得到才是收获,或许你不曾想过,如果这世界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这么一个对象,你竟然愿意为他付出,愿意尽心尽力地爱他,守护他,愿意和他白头到老,愿意与他同甘共苦,因为只要跟他在一起,连共苦也是一种心安与满足。那么这些看似的付出,何尝不是生命最大的收获以及人生至高的幸运。后面的课程里,我们会继续谈论爱情,看一看怎样浇水、施肥、培养和维护,来使爱情这颗种子开出优美的花。

弗洛姆一生著作颇多,代表作主要包括《逃避自由》、《寻找自我》、《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的使命》、《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对人的破坏性之研究》等。

弗洛姆的心理革命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治疗与拯救原理;二是培育创发性的爱的原理。

他认为,意识是指已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而无意识是指尚未被觉察到的人的情感、欲望和经验。

某种“社会过虑器”(一是指语言,二是指思维的逻辑方法)阻止了某些情感经验通过它,变成人的意识。

因此,改变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创造新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方法,就成了心理革命的关键。在他看来,一切时代文化中的人,永远面临着一个如何消除孤独、达到与他人结合的问题。

弗洛姆1900年3月23日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正统的犹太东正教的家庭。1918年,弗洛姆就学于法兰克福大学,后来,转入海德尔堡大学,1926年,弗洛姆与弗里达结婚,1930年,他们分居并在1942年离婚。

1922年,弗洛姆在海德尔堡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来,他在柏林学习心理分析,当纳粹运动在德国兴起后,弗洛姆移民到美国,先后就教于哥伦比亚大学(1934-1941),贝林顿学院(1941),密歇根州立大学(1957-1961),纽约大学(1962)。

弗洛姆在1944年与戈兰结婚,戈兰在1952年离世,随后,弗洛姆又在1953年与安妮结婚。

1941年,弗洛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逃避自由》,在这本书里,他调查了中产阶级的心灵成长史。随着他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人具有五种基本需要:友谊的需要;超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认同的需要;定向的需要。他又强调,人格是由生理和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

弗洛姆在1980年逝世于瑞士。

在哲学思想领域,埃里希·弗洛姆(Erich·Fromm,1900——1980)这个名字代表的不是庞大的理论体系,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演绎,不是取消了价值判断的纯粹逻辑推理;他是从现实的表象出发通过本体论与心理分析让隐身于现实幕后的秘密暴露无遗的象征。作为马克思的信徒,“异化”是他批判卑劣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时频频使用的术语;而作为弗洛伊德的学生,他则天才地洞悉了“病态社会”运作的秘密,撕下了伪善文明的面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08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