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非常讲究礼仪,藏族人朝觐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谒长者,都要磕头。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藏族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其中酥油、茶叶、糌粑、牛羊肉被称为西藏饮食的“四宝”。藏族人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鱼、虾、蛇、鳝等食品,尤其忌吃狗肉。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建筑艺术等方面,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
藏族名称
“藏”为汉语称谓,自称“番”,(藏语音为“博巴”)。藏语对居住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称谓: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区的人自称为“堆巴”,后藏地区的人自称为“藏巴”,前藏地区的人自称为“卫巴”,居住在西藏东境、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称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称为“安多哇”。“巴”、“哇”藏语意为“人”。
藏族他称亦很多:唐宋时称“吐蕃”,元代称“吐蕃”、“西蕃”,明清时期称“西蕃”、“图伯特”、“唐古特”、“藏蕃”、“藏人”等。
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据考古发现,早在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一般平民的名字没有姓,只有名,名是四个字,如“多吉次旦”、“单增曲扎”等。为了称呼方便,人们只用两个字来简称,如“多吉次旦”简称“多吉”、“单增曲扎”简称“单曲”。用一、三两字或前两字、或后两字作简称的较常见,但没有见用二、四两字作简称的。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义,以寄托自己的思想感情及愿望。一种是用自然界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的,如:达娃(月亮)、白玛(莲花);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作为名字的。
藏族的风俗习惯是指中国藏族人民的一系列风俗习惯,包括婚丧、饮食等习惯。
作为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以前的先期文化,古象雄文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文化的影子。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文化。
我们现代藏族同胞许许多多的习俗和生活方式,也都是古象雄时代所流传下来的。比如藏族同胞的婚丧嫁娶、天文历算、医学文学、歌舞绘画、出行选宅、则选吉日、驱灾除邪、卜算占卦等等 在某种程度上也仍沿袭雍仲本教的传统。藏族同胞还有许多独特的祈福方式: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撒风马旗、悬挂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本教传统是刻有光明八字真言:"嗡嘛智牟耶萨林德"的石堆)、打卦、供奉朵玛盘、酥油花甚至使用转经筒等等,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遗俗。
西藏人死后有五种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然而只有活佛和一些领主死后,才能享受塔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做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天葬寄托于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天葬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拉萨北郊的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因为这不太好。
许多人和我一样,在没去西藏之前,感觉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去了西藏之后,发现自己的感觉出错了,西藏没有想象的那么贫穷。
西藏藏区的人们属于隐形土豪,这里的人以放牧为生较多,一般家庭有几十头、上百头牦牛不足奇怪。按照目前行情来看,一头牦牛价值上万,几十头就是几十万,上百头就是百万富翁。
在藏区,平时看不到藏族人穿什么好衣服,似乎还脏兮兮的。到了节日,大家纷纷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将珍藏的首饰都挂在身上。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藏族人这身首饰,可值钱了!
他们挂在身上的首饰是蜜蜡,天珠、绿松石、琥珀、珊瑚。
蜜蜡的价格不比黄金便宜,蜜蜡也是按克卖的,一克蜜蜡与金价差不多,你再看看藏族人身上挂了多少克蜜蜡?因此,有人说藏族人是隐形富豪。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藏族人那么有钱,为什么看起来是那么贫困?
藏族人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样,我们生活方式是追求财富利益最大化,钱财越多越好。而藏族人则不这么想,他们认为钱财乃身外之物,去寺庙拜佛才是大事,所以他们有钱都会捐给寺庙,自己留下够用的就可以了。
西藏的牧民许多以一生能朝拜一次大昭寺为终生愿望,他们辛苦劳作,积累财物,到了朝拜之时,却不惜散尽全部家财,一路磕长头到大昭寺。
这个过程有的需要几天,几十天,有的需要几百天。他们不惧千难万苦,三步一磕头,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沿途遇到河流,须涉水、渡船,再到岸边磕足河流宽度,再行过河。虔诚之至,千里不遥,坚石为穿,令人感叹。
藏族有什么风俗 藏族地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藏族有什么风俗
藏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藏族最早起源于雅鲁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区的一个农业部落,其服饰无论男女至今保留完整,特点是长袖、宽腰、长裙、长靴,男装雄健豪放,女装典雅潇洒。藏族非常讲究礼仪,日常生活中见到长者、平辈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礼方式,如见到长者或尊敬的人,要脱帽,弯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于地面。藏族在食肉方面,禁忌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马、驴、骡,尤忌吃狗肉。
藏族地区有什么文化习俗
一、服饰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
1、藏袍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2、藏东康巴服饰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方便实用富有装饰效果。
3、藏北羊皮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大多是光皮的,有的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夏季牧民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藏北牧女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物,遇节日喜庆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
4、拉萨地区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及红色僧服。
二、饮食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
1、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称作糌粑,脱麸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粗质之分。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
2、酥油藏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它从新鲜牛奶中提炼而成,为高蛋白、高热能食品,有增加热量、抗缺氧之功效。
3、酥油茶酥油茶原料酥油、茶和食盐,三样缺一不可。
4、其他藏族的饮品还有清茶、甜茶、鲜奶和青稞酒(用青稞发酵后酿成低度酒,味甘甜爽口)。
三、民居
1、碉房较有特点民居建筑形式。一般两层:上层起居场所,底层牲畜和储藏房。普遍采用小窗窄门以利于挡风御寒。房屋柱头、房梁上绘有色彩斑斓的装饰画。屋面基本为平顶,并用阿嘎土(一种自然形成的半石灰化了的石灰混合粘土,加水后经过长时间的捶打,然后涂抹酥油或榆树汁,干燥后坚硬如石,平滑同玻璃)铺面。较重视大门装饰,一般门两侧及门楣上均涂有一条约一尺宽的黑色条带,门梁上绘以各种民间图案;农村普遍将太阳、月亮绘在门梁中间,大门两侧还有一些对称的动物辟邪画。房顶上一般都插蓝、白、红、黄、绿五色经幡,蓝色代表天,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代表土,绿色代表水,每年藏历新年更换一次,以此祈求来年祥和。
2、牦牛帐篷典型的牧区住房,牛毛纺线织成的粗氆氇搭建,当中支撑木杆,周围用草饼或粪饼垒成墙垣。虽简单但质地粗厚,不怕风雨大雪,便于随时搬迁。
四、交通以骡马、牦牛、骆驼为代步工具,或者步行。
1、马青藏高原生活不可缺少的忠实伴侣,藏族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对马鞍也颇为讲究。
2、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虽然行动迟缓,但是特别有耐力,在高寒山区是最为理想的运输工具。
3、毛驴饲料容易解决,是农区家家都养殖的运输畜力。
4、牛皮船最普遍的水上交通工具。用坚韧木料做支骨,外蒙数张缝制的牛皮,牛皮经过水的浸泡变软,不怕礁石撞击,河道深浅都能划行。渡过江河之后,可将牛皮船晒干,背于双肩,随时移动。
五、器具
1、金属吐蕃时期已出现金银玉器行业。酒壶、酒杯、勺、筷、盘等日用生活器具中,许多是用纯金、纯银制作,有的以金、银、玉石镶嵌或包裹而成。火炉、壶、盆之类器具主要是铜制。规格不拘一式,做工细腻精致,表面多有富于立体感的吉祥纹饰。
2、木质在西藏较为多见,木碗方便耐用,光滑美观,盛食物不改味、不烫嘴,便于携带。种类繁多,有揉糌粑用的大碗,有喝酥油茶用的小碗,还有储物品的盖碗。一般用桦木、成巴树、杂木的节雕琢而成,不易破裂,纹理清晰,较为美观,且有防毒的作用。
3、皮具牧区使用较频繁,用皮缝制茶盐袋及糌粑袋,尤其是皮碗套,美观且耐用。
4、陶器距今4600多年前的昌都卡若遗址就有陶器出土,其器形种类繁多,直到现在依然为藏族人民所喜好。
1、饮食习惯。
以青稞等制作的糌粑,喝酥油茶、青稞酒是农牧民的主要食品。糌粑是由青稞或豌豆炒熟后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酥油茶是把砖茶的茶叶倒入1米长的木质长筒内,加上盐巴和酥油,用长轴上下冲击,使其各种成分均匀融合而成。
2、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敬酒时,客人须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空中,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接着轻轻呷一口,主人会及时添满,再喝一口再添满,连喝三口,至第四口时,必须一饮而尽。
起源
据藏文史籍记载,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在松赞干布以前已传20余世。当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从最初几代首领的母子连名中,还可以看到曾经历母系氏族阶段的痕迹。
公元6世纪,山南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与邻部结成联盟并尊为盟主。当时,西藏境内另外还有“羊同”、“澎波”、“苏毗”、“工布”等10余族部,均已进入奴隶制社会。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领袖,号称“赞普”(王),建成自称为“博”的奴隶制王朝。
藏民的生活和风俗有哪些:
1、服饰:
藏族男女多蓄辫,喜戴首饰。男子头发编成独辫盘在顶上,也有的剪短如盖。女子成年后开始蓄辫,有的梳成双辫,有的梳成许多小辫披在背上,并在辫梢或特制的发架上挂上饰物。男女都喜戴呢帽或细皮帽。
2、饮食:
农区的主食糌粑是用炒熟的青裸或豌豆磨制成面粉,用茶水拌食。藏族人民喜欢酥油茶和奶茶。酥油茶是将酥油与热茶倒入特制的木筒捣拌而成。牧区的主食为牛羊肉。
藏族的历史沿革:
藏族的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藏族最早聚居于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在聂拉木、那曲、林芝、昌都等地区考古发掘中,曾发现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根据古藏文历史文献记载,西藏山南地区最早由氏族组成了称为“博”的六牦牛部诸部落,在《后汉书•西羌传》中,称为“发”羌。6世纪时,山南地区的雅隆部落首领成为当地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赞普”(王),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并与汉族和西北地区诸族部有直接的往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