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第1张

“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出自于《论语》,顾名思义,这是劝诫人们在打算做成一件事情或做出某种决断前,先在脑海思虑周全再行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三思而后行 高中 作文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1

孔子曾说过一句妇孺皆知的话:“三思而后行”。意思是:遇事要多多思考,然后才可以做出决定。他认为:这样把握行事回避免出错,失败。小心翼翼的办事比较好。

可是,在现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果凡事都“三思而后行”的话,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机会,要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即使事后你想出再好的办法,可“时已晚矣”,又有何用

小心行事,三思后行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我们更需要遇事勇于作决定,并且大胆地尝试,行而后三思!这是伟人们给我们指引的前进方向!

远近闻名的伽利略,大胆尝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错误理论;名垂青史的李时珍,为造福与人类,大胆品尝数百种不知药性的草药;举世无双的爱迪生,大胆的创造了一千多种新物品,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发明大王……

如果不勇于行动,将只能碌碌终生,一事无成,再多的思考也无非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

当然,世间没有百战不败的将军,或许,你向前迈的那一步错了,但你依旧是伟大的,证明你勇于向上攀登,敢于挑战新的高度!人们不常说:“不怕犯错,就怕知错不改吗”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

而且,起初的“行”的失败,就是为了让后面的“三思”起到 总结 经验 教训的作用,让失败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绝不允许自己在同一地点跌倒第二次!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收获!面临我们正是成功!

让我们大胆尝试,总结经验,行而后三思吧!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2

走过了多少日子,载过了多少春秋。

时间匆促得抓不住,时常站在时光的高铁上,一遍遍效忠着自己的青春,接着再风一般的翩然林间。风过了的年华,时间把它风化了,留在记忆的匣子里退却,但我却想说我不懂。我不懂为何我们要一遍遍的对自己撒下弥天大谎,再哭着闹着说自己想如何去弥补这段仓促的过失。

路是自己走过的,如同奔流的大河,它永远是一种大江东去的情怀,从不倒流,即使时间把它忘记,它依然在幻灭的国度里流光溢彩。我们在听它留下的声音中,不禁一遍遍感叹出哀婉的小情怀。为何就不能好好相处呢

‘不是我们不替你们着想,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安静才是你们想要’。

在花开一夏的时光里,我们面对中考应试,是怅然,也是努力。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就是它来决定我们的去向,我们要努力,是我们唯一做的。但是我们依然忙中偷闲,寻一份静谧。带上愉快的心情,在教室一隅,欣赏天边那份宁静的景致,在时不时看看周边即将离别的好友,在这匆忙之际,再在那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几何图形的草稿纸上认认真真写下对这班级的不舍和依恋。

小小的情怀在那一刻被打开,我突然变得不懂了,为什么在以前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的不合,生气,争吵,打架,最后在班委的劝导下板着一张吓死三千大众的脸走开,你说这是为何

在安静的自习课上,一个小纸团不小心砸中了你,为何不会心平气和,轻轻的捡起纸团放到垃圾桶呢,无端引起是非之后,为什么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道歉,真的有那么困难么然后一定要老师大发雷霆命令你们写下五百字的检讨才肯收手呢。你说这是为何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不要听课,让生死听天由命,那又何必再到这个教室来污染这圣洁的氛围,脏话脱口便出,打扰同学,也让同学心生厌恶。不如好好相处,度过这最后几天呢

我们可以选择向大江一样在波涛声中敲击心灵的强音,在流经每个地方时,你们,是否可以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3

每个成功人士都是成熟、慎重的,这些成功人士每做一件事都会三思而后行,之所以会写这个话题,是因为生活,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没有在大脑中过滤一遍的就脱口而出闹的笑话。

譬如:昨日,我们班刚刚站好路队,突然发现前面来了两位老师,定眼一看,是科学老师和社会老师。李翘签平时是个爱打招呼的同学,看到两位老师正往前走,生怕错过这个机会,于是,赶紧迎上前去,打了一声招呼“两位科学老师好!”忽然,队中死一般的寂静,接着是狂笑不止,李翘签脸红的像个大苹果,一路上都用书包挡着脸,不敢露面呢!

凡事需三思而后行,这句话犹如一块千斤重石,压在我的心头。仔细回想,有的同学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看到一些较难的题,不知怎么做,可为了节省时间去玩耍,寥寥草草用一般解决基础题的办法写上,到第二天,老师对答案,恰巧让你 说说 这一题的答案,你一看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就四处看旁边的同学的,结果因为太紧张看不清楚,把自己的错答案说了出去,被同学们一致否决,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谁让你做题的时候不三思而后行呢

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想也不想就举手,那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想了又想,尽管回答的不对,那也要保证语言流畅呀!

三思而后行,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能力,经常如此,于是就有了“要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曾经有个贫者说自己要去南海,而富者讥笑着说自己多年来都梦想着去南海,然而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去呢!很明显,以富者的经济基础的确更有可能到达南海,但南海之路的迢迢漫漫、艰难险阻击碎了富者的南海之梦,对于贫者又怎样呢连富者都到不了南海,富者也不赞成我去,去很难吧

于是贫者选择了放弃。不!不是这样的!放弃通常不是一种合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更是不能轻言放弃。世之奇伟瑰丽之观多在人迹罕见之处,不可轻得也。一位著名的登山队员曾说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感哪个小土丘可以媲美的!”所以贫者并没有放弃。他考虑着,南海是不可到达的吗当然不是,佛教圣地永远对每个来访者敞开胸怀。一瓶一钵足乎足矣。一路上不求风景如画,不求安逸舒适,只求最后到达神圣的所在。我能到达吗我相信我能。

可见,三思而后行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不慎重就导致终身遗憾,凡事,需谨慎行事,否则,成不了大器也!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4

我很喜欢那样一个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也许思考就是那个让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台阶。但也正是这思考的能力赋予了人类以思想,从而把人类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亲情与真理。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镑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数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他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国外科学家曾做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儒目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公之中良萎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谩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谩“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 方法 。岳家军威震四海,正是由于岳飞超越亲情,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谩,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

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做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做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辑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相关 文章 :

★ 关于三思而后行作文高一集锦5篇

★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4篇

★ 三思后行800字优秀议论文

★ 高中议论文800字

★ 关于生活道理的作文:三思而后行

★ 高中高二作文800字大全范文

★ 高中高二作文800字大全

★ 关于三思而后行的五年级作文

★ 高中优秀议论文

★ 有关浮躁高二作文5篇

一 “画中有诗”是创作和审美的初级阶段

讲初级阶段意在阐明它是通向高层次绘画表现的起始点,并非是对“画中有诗”的否定。因为它毕竟是中国诗画 艺术所自觉追求的一种境界。

这一命题是宋代苏轼提出的。他在论唐代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语,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东坡题跋》下卷《书摩诘蓝田烟雨图》)那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怎样的含义比苏轼稍前的邵雍在《诗画吟》中说:“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伊川击壤集》卷十八),把诗与画区别为诗状物之情,画状物之形。清代美学家叶燮也言道:“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赤霞楼诗集序》),进一步指出了诗与画的相互渗透,就是情和形的相互渗透。所谓“诗中有画”,是诗的境界鲜明如画,即欧阳修说的“见诗如见画”。而“画中有诗”,《宣和画谱》称:“每下笔皆默合诗人句法,或铺张图绘间,景物虽少而意常多,使览者可以因之而遐想。”即画中有诗一般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所以,从本质上讲,诗与画是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创造出共同的审美境界。

从物质形式上看,诗是以语言文学存在于延续着的时间,而画则是以线条与色彩等造型形式对空间的占有。从表现形式上看,诗是抒情言志,画则以形写神。因而,在创作过程中,诗人与画家必须对各自的物质形式和表现形式进行调节与选择,以寻求物质形式上的交叉与表现形式上的沟通。而这种交叉与沟通只能建立在表现境界的同一性上,绘画中所包含的“诗意”也只能在某些方面与“画意”相吻。所以有人随即指出了诗与画不完全能融合。如与苏轼同时的参寥即言:“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此句可画,但恐画不就尔。”明末清初的张岱说的更明白:“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此外,陈著一、董其昌、程正揆等皆有论述。但对这一理论的异说,并未能阻止它的盛行。经苏轼点出后,风靡古今,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艺术目标,评画的一条准则。

其实,若论评画的准则,由“传神”到“画中有诗”的“传情”无疑是一次大降格,由宇宙自然对人的作用关系降到了人对宇宙自然的作用关系。实际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解释的最根本关系是绘画与文学的关系,“画中有诗”即绘画艺术中所包含的文学性。文学性的特征是人对宇宙自然和社会的感受和叙述。绘画的文学性则通过对自然世界的叙述、描绘及经,给予审美者以美感性表现,或者说更接以情感性表现。情感的主体是自我,自我对客观世界发生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因此,在这种情感支配下的“诗画”境界包含两种认识:一是对自然美的认识,主要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自我对自然美的寄托(如王维);一是借描绘自然事物,抒发自我对社会的认识(如八大山人)。二者皆属于情感性认识而非认知性认识,故尔它只能作为认知性认识的基础。

如果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客观事物和人的生理本能需要的一种关系的反映,包括感官的生理感受及主观意识、理想等。刘勰《文心雕龙》曰:“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物即是自我所选择的描绘对象,情即是自我审美感情。情感活动的状态和范围受“诗画”的境界即绘画向文学性倾向的影响,但基本为绘画内容所描述的景物和事物。同时,也可能在情感活动中,对绘画内容进行情感上的丰富、补充和改造。这就是“咸酸之外”、“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画外意境。

由于文学性强调了情感的价值,因此,主体情感被引申和激发到艺术创作意识中。对于以水墨为主的中国画,便有了“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处处虚灵,非关涂泽”(《黄宾虹画语录》)的情感认识,所有的色彩都可以超越它自身的实际意义而为表达人所有的情感所利用。所以,春天并非皆绿,秋日也不都黄。“树石气韵俱盛,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荆浩《笔法记》)这样看来,“画中有诗”的境界只了限于情感的价值,而对于情感活动所得以凭借而升华的精神境界及其扩大与深化所得以成立的本质性认知则未能完全再这一境界中体现。但超越情感活动去真接获得宇宙自然信息的感应却又如镜中花、水中月。因此郭熙讲内外交相养,才能使画境向深广驶进。

二 “禅境”标志着对“诗画”的深入

不能否认,中国山水画“诗画”的境界,虽然包涵了历代画家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观照和各种形态的技法不断完善。但从“诗意”中寻求旨意遥远而高妙的“意境”(苏轼语)和“逸气”(倪云林语),其意义仅限于在实际上把绘画从魏晋以来重“形似”的美学准则转向到“神似”和个性化,使作品不流于庸俗、呆板和空洞,从而更富于感情色彩和主观意识。

对王维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肯定系苏轼所为,但是否王维的本意追求,尚难结论。王维虽是诗人,但却在禅宗兴起后,究于此学,精通禅理。其名字便以佛教人物维摩诘之名分而用之。他的诗和他的画同他的思想一样,具有强烈的出世色彩,追求“禅趣”和“玄思”的“禅境”。而“禅境”是怎样的境界

“祥”的原意为“静虑”、“沉思”,谓要心注一境,正审思虑。《瑜珈师地论》曰:“言静虑者,于一所缘,学念寂静,正审思虑,故名静虑。”认为能使心绪宁静志注,便于深入思虑义理,故又称为“善性摄一境性。”它一方面要求“禅”的本体——主观自我,要澄静胸怀,排除杂念,以空灵澄澈的“本心”去体验万物;另一方面,作为“禅”的客体的外部世界要有一定的选择性,即能作用于“本心”,通过“正审思虑”获得刹那间心灵感受的“环境”。因此讲,“禅境”是“环境”对人的认识产生影响。它区别于文学性的“诗画”意境所为的情感特征和色彩特征。同时,它又超越文学性绘画对自然美的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它通过’环境所提供的空间及空间作用于大脑产生的特殊思维,为人们暗示出超越这种空间的认知。宋代郭熙《林泉高致》中“深远”、“平远”、“高远”三远法的提出,便是这种特殊思维的启示。其后,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又于“三远”之外,立“阔远”、“迷远”及“幽远”之名。严格地讲,此“三远”已非真实的空间,而是一种“环境”空间与人的主观思维发生关系后幻化出的“烟雾暝漠”、“微茫缥缈”的新“环境”。正因为生成的新“环境”令人“阔”,令人“迷”,令人“幽”,所也能令人“审”,令人“思”,令人“静”。

以“禅”为宗形成佛教宗派于中晚唐在全国风靡后,深深地渗入到绘画领域。北宋熙宁、无丰之际,苏轼、黄庭坚等人倡导的“文人画”,即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暂借好诗销永夜,每到佳处辄参禅”(苏轼《跋李瑞叔诗卷》)。“参禅而知无功之功,学道而知至道不烦,于是观图画悉知其巧拙功俗,造微入妙”(黄庭坚《题赵公佑画》)。于是,以参禅之心而入画的创作便自觉不自觉地对后世诗书画得兼的文人画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如明董其昌为表示与“禅”的关系,直接将画室名为“画禅室”,并在理论和实践上皆有充分的认识。唐以后的大多数画家都有意无意地受到“禅”的影响。

“禅境”所呈现的空间感受也同修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层次一样,呈现出差异性。抛开笔墨技法不谈,“禅境”的差异性反映在作用于人的思维和心理的同向递增性。虽是差异,但有层次。层次的递增的过程,也是向宇宙自然的哲学认知性的归属过程。如果讲“诗画”的文学性境界是一种“美”的体验,有抒怀言志的情感价值,那么,“禅境”便能让人从美中入“静”,面对“自然”,然后由“静”生“虑”,发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接着再由“虑”入“定”,进入到“本心”与“客观世界”混而为一的思维状态。最后由“定”生“知”,通过认知性的活动把握“具体而微”的生命的意义与宇宙自然的本质结构。事实上,“禅境”最后的层次即是我们所要论述的哲学归属。

相续而递进的画境,为异质而有别的画家划开了界限。有的只限抒胸中抑郁愤满不平之气,抒胸中逸气聊以自娱。有的则悟对通神,穷理尽性。只有在澄怀观道,通过静、虑、定、知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掌握自然的结构和规律,表现自然,才能从地加学养、积累素材、感受自然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讹解中挣脱出来,以“思接天地”、“神游八荒”的感应接受宇宙自然的信息。董其昌尝言:“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因此要在认识中提高认识,在境界中创造境界。借助“禅”的特性,加深“本心”的修炼,加深对自然的认知。

三 认知的表现层次与发展过程中的完善

绘画高级阶段所表现出的哲学归属,实际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如果讲“禅境”是在文学意境基础上通过描绘事物的“环境”性氛围来加强“环境”对人精神影响的话,那么,这种哲学性的认知便是在“环境”对审美者作用下所对客观世界乃至宇宙深层的体悟。从本体论看,认知层次的递进与发展是由自我意识的外化同客观世界的对立到将自我意识提升作为“本体”的“无限的自我意识”,即艺术创作的思维过程中“自我意识”的主体与扩大了的“无限自我意识”的本体的相互冥合,最后归于取消一切认知的对象和取消一切关于对象的认知,使绘画成为一种横断时空的存在,达到“人境俱夺”的地步。

在中国文化中,对宇宙本体的哲学认知是通过“本体”人的“自我意识”的认知而实现的。作为中国文化意识的绘画艺术,其发韧之初就与探索宇宙自然的奥秘紧密相联,并从自觉到不自觉的认知过程中,奠定了心理基础。同时,也培育和获得了大脑随机开放的艺术思维和表征认知观念的艺术形式。随机开放的思维,为自由地认知提供了前提,而且有可能将认知结果变成观念,转化为具体而多方面的艺术探索。

具有影响力的以“道”为核心的宇宙观体系,在直接衍化出中国艺术的思想体系。山水画由于其包含之广,气势之大,在它的艺术形式中所表现出的独特思维特点和时空风貌,实际上是对中国文化独特认知关系的理解和表现。老子称为“万物之母”的“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的这种超感官存在的特性,也决定了人们在认知过程和创作过程中把握它的独特性。魏晋时人颜延之在写给王微的信中说:“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强调指出了绘画的哲学本质。它不仅仅是表现客观世界的形式美,而是在认识宇宙自然的规律中,体现出这种规律。所以绘画理论家告诫画家们要“澄怀观象”、“悟对通神”、“度物象而以其真”,以虚静的胸怀领悟宇宙自然的无限,超越物象外在的形式,这样才能挖掘和表现出自然内在的真意,黄宾虹言作山水要得山水奥秘,写出自然之性,也即此意。自然是无限的,“无限”便不能有“界”,有“界”就是否定。对无限的实体——山水来说,在质上对认知它的每一种界定,便意味着对其无限性的否定。所以,这种无法靠感官而只有靠体悟把握的“无限”,可以凭借具体形式的技巧表现。但是,这种深层意识的把握表现在艺术形式上是以隐匿性呈现的。感觉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付诸人类感官的客观对象都是有限的,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使比抽象概念更能提供内涵潜能的表现形象本身,一旦成为感官所获取的对象时,其潜能的释放也是有限的。因此,在中国画家看来,仅仅满足于视觉的具体是暂时性的愉悦,表面上的美化,流动着的情感,偶然性的再现,所以它缺乏可靠性和永恒性。

然而,经过对宇宙自然的本质“道”的体认,表现事物才能回归于永恒的本质的内美。所以,黄宾虹反复强调画家要深入到对象的内部,向内部深层追寻它的生命和运动,以“俯仰自得”的精神去观察宇宙万象,深入大自然的节奏,“游心太玄”,去表现无穷的空灵而又实在的生命本质。作画岂可一味画其表,如石受光,为外表之色泽,可画,但不是非画不可。至于石之质,此中内美必须画,其构成、性质及与自然的关系是非画不可。做到这一点,需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修身养性,净化人格,提升情怀,内省体验,真正获得高级认知后的审美观照。因此,“造化有神韵,此中内美,常人不可见”须于“静中参”得。(《黄宾虹画语录》)如果画家心灵的提净没有完成,人格的自然化没有至达极静,是不能得到造化中的神韵,不能得到自然深入发出的美的信息。故此,绘画不仅是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认知,也是人的精神、人格走向完善的过程。这是人的精神和创作灵感被“自然”内在美的力量驱策前进所然,当然,这种自然内在美的力量转化为可视的形象,是以表现在绘画中的诸多哲学认知范畴为条件的。

中国哲学真正的认识论实际上是对宇宙本原问题的探讨。这一探讨从人生哲学出发,把人类的观察思考范围由人生、社会而扩展到整个宇宙,并形成“人法地、地法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论。主张“人之道”要服从于自然无为的“天之道”。并从宏观出发又经过微观的审视,指出了天之“道”中所包含的总体对立因素,即阴与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构成了宇宙生命的基础节奏,构成了自然万物的生生不息,它是永恒的万物变化之纲,是支配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中国画家从对宇宙的深察体悟中,把这种认识本体的哲学概念和范畴深化为抽象的思维能力,使中国画艺术形式的背后建构起思维开阔、意境宏绰、观念众多及具有潜在理性思辨的艺术思想。在创作实践上,形成由阴阳关系而生成的黑白系统。

从中国画的基础本质材料便依据其自性对自然界的黑白关系,一分为二:黑色的墨和白色的纸;又以视觉造型为中心通过笔的运动形成黑色的可视形象和白色背景;然后,再以审美心理为要凭,产生感应性的黑白变化。这种变化中,具有可视形象的笔墨界线能发生转化,如黑到极处即是白(黄宾虹的“亮墨”);最后是沿着认知活动的递进,升华为观念,黑是实,白是虚。黑是密,白是疏。既是对立,又是统一。黑与白成为中国画家成功的圣光。

《老子》讲:“知其白,守其黑”。宋范应元注:“白,昭明也;黑,玄冥也。”白是显现光亮,黑是隐匿黑玄。绘画掌握了显现出的事物关系,才能潜匿住自己的本真,使表现如同宇宙中的事物一样,增加含蕴的层次与质量。如前哲评黄宾虹的山水为“浑厚华滋”。“浑厚”是指“黑密厚重”,即物质的质量性,为黑;而“华滋”则为物象表面所呈现的特征、是白。所以《老子》所言之“白”,并非虚空无物,它可以是纸地,是空间,是表象,而这一切都具有物质的质量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白”是“黑”的扩散,“黑”是“白”的凝聚。“首之为物,惟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我们不妨把传统中国画对山石树木的描绘看成是一种固定的黑白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笔墨是至高无上的。通过笔与墨的变化传递塑造物象的信息。在此基础上,线条的抑扬顿挫、缓留疾徐和用墨的浓淡干湿焦宿破积,又形成了黑白关系中黑白层次的抽象化。它一方面实现物象实体面与面相交接的一种综合与抽象;另一方面,也是对宇宙自然充满生命力质的动感的一种概括。凭借笔墨表现,守住了集中体现物象质的“黑”,也即守住了物象质的具体特征。黄宾虹七十余岁时尝称自己的作品为“平实”,至晚年则称“虚实”,对事物的认知发生变化。他画夜山,“夜行山尽处”,开朗最高层。“顶天立地的庞然大山,到处是黑,到处是实,但却黑中透亮,实里藏虚,明唐志契所言之“藏”亦即此意。虽极其敏密,千笔万笔,布满一局,但密而不繁琐,重重叠叠,饱藏着无限的精蕴。“藏”于“黑”,也要“露”于“白”,通过对万千姿色的墨的应用和变化,减少或增加,使黑白的对立发生转变。这里有一因子——水的参与。水为白,水的介入,既可与墨的色彩关系发生变化,又可使与墨的自性关系呈现新征。墨本一色,同水混用,可千变万化。古人言“墨分五色”、“墨分六色”皆含此意。“一钵水,一砚墨,两者互用,是为墨法。然两者各具其特征,各尽其所用,各有其千秋。”(《黄宾虹画语录》)认识到水的作用,才能发挥其独到的艺术特性。从物质上讲,墨为“火”性,水与火的对立与融合,才能使艺术表现呈现自然性。这点,黄宾虹曾说:“墨是火烧的烟,画了墨,浇上了水,不是灭火吗”“我是用水灭水,不要火去再烧了。”所以,“水墨交融”也是黑白关系具体化的表现。以白当黑,黑中有白,白中有黑,既要立足黑的实体的质量,更要立足于白的虚空变化,如此才能于“墨华飞动湿云生”中“求淡以浓”、“求白以黑”,作神奇的变化,显示出中国画中的理性精神和智慧,而且在精神的奥妙和智慧的玄哲中获得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

佛教讲正报和依报,正报呢,就是众生的主要的果报,依报呢,就是周围的环境、条件,因此,在佛教中,风水属依报。佛教认为,依报随着正报转,就是说,正报好的,依报必然跟着好。这就是为什么说有福人必居好风水之地。但一般人却因此产生误解,以为某人居的风水好,因此才命好福大,这是错误的,把因与果反了。应该说是这人命好福大,才有好风水的地方住。那么,如何才能命好福大呢?一切福报从布施中来,生下来就富贵的人,是他前世的功德,帮人救命布施钱财。如何今世命不好,也有方法,就是多多放生布施,命好不好是前世的事,但后天的心转,一心行善,当所做善业超过前世之恶,自然福报现前,命运转变了,而好风水,不求自来。反之,一些命好之人,行恶多端,必由好转坏,风水自然也会转坏的。因此,真正懂风水的人都会劝人行善积德,原因就在于此。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4篇

凡事三思而后行,以避免发生后悔的事,是一种正确的处世之道。通过以三思而后行为话题的写作让同学们更加深刻认识到这个道理。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优秀作文800字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一

三思而后行,你会多些温暖,少些遗憾!——题记

进入重点中学才几天,腾飞就失落了。

他选择了沉默。不,是他只能选择沉默。

像往常一样,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奔向校门口迎接父母,而他却一直低头不语,举步徘徊。他胆怯地看看校门口,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向餐厅奔去。

“喂!那位是叫你的吧!”一位同学对他说。他的心紧张起来,慢慢抬起头。

只见,一位身着西服的中年男子正向他招手,那个人的身边是一辆黑色的轿车,阳光下显得格外气派。

腾飞的脸上掠过一丝惊喜,然后奋力奔向了那个人。

“那个人是谁呀”“我看很像他的父亲,看来他还是个体面的人物呀!”同学们议论纷纷。

那个人递给腾飞一个牛仔包,然后笑着对他说了什么

回到教室,所有人都把目光移到了他的身上。

“你家可真富呀!你爸爸的车子可真气派。”同学们都羡慕地望着他。

他有些吃惊,但片刻后便自信地点点头。

一时间,他成了“风云人物”。

几个星期过去了,他还沉醉于羡慕的海洋中。

突然有一天,当他和几个男同学说说笑笑去吃饭时,背后传来了一阵响亮而嘶哑的声音。

“腾飞,腾飞,快过来。”他转过头,脸上的笑容顷刻间凝固了。

只见一位衣衫褴褛、满脸皱纹的老人缓缓地走过来,手里还提着四个红红的苹果。

腾飞立刻把头又转回来,心里“怦怦”跳得极快,他的脸连同耳根都红透了。

“腾飞,腾飞,我在这里。”那位老人的声音更大,更粗糙了。

腾飞把头又重重垂下。然后灰心丧气地走过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变得惊诧。

“爸,你怎么来了”腾飞的眉头紧住了。

“上次我腿病犯了,没能亲自把包送给你,多亏了那个好心人呀!不仅送我去医院,又把包带给你。”父亲说了几句就喘起粗气来。

腾飞怔了怔,难怪那人说:“祝你生日快乐!”“我刚刚出院,可是心里挂着你呀!就带了些苹果给你,也想看看你。”父亲舒心地笑了,慈祥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腾飞慢慢地抬起头,脸颊上滑落一滴泪,他强忍着笑了,笑得那么自信,没有空虚,是那么真实、真切。

一直是作文高手的腾飞第一次大胆地站在讲台前,在作文评点课上展示了自己的《爱让我抬起头》这篇文章。

“为了面子,我冷落了一直为我付出的父母,我深深自责过,多希望父母打我、骂我。而父母却用爱的力量让我抬起头,用朴实的行动告诉我,凡事需三思而后行。”全班一片泪眼模糊,掌声如雷。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二

孔子曾说过一句妇孺皆知的话:“三思而后行”。意思是:遇事要多多思考,然后才可以做出决定。他认为:这样把握行事回避免出错,失败。小心翼翼的办事比较好。

可是,在现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果凡事都“三思而后行”的话,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机会,要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即使事后你想出再好的办法,可“时已晚矣”,又有何用

小心行事,三思后行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我们更需要遇事勇于作决定,并且大胆地尝试,行而后三思!这是伟人们给我们指引的前进方向!

远近闻名的伽利略,大胆尝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错误理论;名垂青史的李时珍,为造福与人类,大胆品尝数百种不知药性的草药;举世无双的爱迪生,大胆的创造了一千多种新物品,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发明大王

如果不勇于行动,将只能碌碌终生,一事无成,再多的思考也无非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

当然,世间没有百战不败的将军,或许,你向前迈的那一步错了,但你依旧是伟大的,证明你勇于向上攀登,敢于挑战新的高度!人们不常说:“不怕犯错,就怕知错不改吗”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

而且,起初的“行”的失败,就是为了让后面的“三思”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让失败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绝不允许自己在同一地点跌倒第二次!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收获!面临我们正是成功!

让我们大胆尝试,总结经验,行而后三思吧!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三

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完美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会在瞬间错失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三思而后行虽然说要小心谨慎,但是过于小心会导致其他人认为这是犹豫不决,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

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并非非要“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四

在我的童年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因为我盲目做事,使我后悔的事。在这些后悔的事中,有一件事使我映像深刻。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爸爸妈妈都去上班了。我心想:趁他们不在家,看一下电视也无防。我一看钟,呀!我最喜爱的节目开始了。我又想:唉,不管三七二十一了,看了再说吧。于是,我便高兴地打开电视机。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电视机的画面变得模糊起来了,我十分着急。为了能清楚地看节目。我并没有想到事情的后果。便学着爸爸的模样,动手来“调频道”。由于我不太懂,我把手放在按钮上,胡乱按了一会儿,呀!这个频道怎么不见了我心里又着急又内疚自己动手来调频道。这下可糟了。最后,我决定碰碰运气,用手使劲地按着按钮,呀,这下子可完蛋了,全部频道都没了。我急的连汗都冒了出来,我的手掌心都出汗了,为什么还没调好难道我按错了吗好像没有啊!这时,爸爸敲门了,我急的手忙脚乱,立刻把电视关了。打看门,爸爸一进门,我就吞吞吐吐地说:“爸爸,你下班了。”怎么了,怎么说话结结巴巴的爸爸一脸的怀疑。我双手抓着衣角,颤抖地说:“没事,没事。”爸爸觉得我非常奇怪。

中午12:00到了,爸爸正想打开电视看午间新闻。我猛地扑上去,抱着电视机,激动地说:“不行!”爸爸便更怀疑了,一手把我推开,快速打开电视机,吓了一大跳。大声说:“怎么全部频道都没有了”这时,我只好内疚的向爸爸诉说了事情的经过。爸爸严肃地说:“你不是学习了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

“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出自于《论语》,顾名思义,这是劝诫人们在打算做成一件事情或做出某种决断前,先在脑海思虑周全再行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1

孔子曾说过一句妇孺皆知的话:“三思而后行”。意思是:遇事要多多思考,然后才可以做出决定。他认为:这样把握行事回避免出错,失败。小心翼翼的办事比较好。

可是,在现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如果凡事都“三思而后行”的话,就可能错过最佳的机会,要知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即使事后你想出再好的办法,可“时已晚矣”,又有何用

小心行事,三思后行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可我们更需要遇事勇于作决定,并且大胆地尝试,行而后三思!这是伟人们给我们指引的前进方向!

远近闻名的伽利略,大胆尝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错误理论;名垂青史的李时珍,为造福与人类,大胆品尝数百种不知药性的草药;举世无双的爱迪生,大胆的创造了一千多种新物品,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发明大王

如果不勇于行动,将只能碌碌终生,一事无成,再多的思考也无非是纸上谈兵,无济于事。

当然,世间没有百战不败的将军,或许,你向前迈的那一步错了,但你依旧是伟大的,证明你勇于向上攀登,敢于挑战新的高度!人们不常说:“不怕犯错,就怕知错不改吗”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

而且,起初的“行”的失败,就是为了让后面的“三思”起到总结经验教训的作用,让失败给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绝不允许自己在同一地点跌倒第二次!这样,我们才会拥有真正的收获!面临我们正是成功!

让我们大胆尝试,总结经验,行而后三思吧!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2

走过了多少日子,载过了多少春秋。

时间匆促得抓不住,时常站在时光的高铁上,一遍遍效忠着自己的青春,接着再风一般的翩然林间。风过了的年华,时间把它风化了,留在记忆的匣子里退却,但我却想说我不懂。我不懂为何我们要一遍遍的对自己撒下弥天大谎,再哭着闹着说自己想如何去弥补这段仓促的过失。

路是自己走过的,如同奔流的大河,它永远是一种大江东去的情怀,从不倒流,即使时间把它忘记,它依然在幻灭的国度里流光溢彩。我们在听它留下的声音中,不禁一遍遍感叹出哀婉的小情怀。为何就不能好好相处呢

‘不是我们不替你们着想,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安静才是你们想要’。

在花开一夏的时光里,我们面对中考应试,是怅然,也是努力。我们明白自己的命运,就是它来决定我们的去向,我们要努力,是我们唯一做的。但是我们依然忙中偷闲,寻一份静谧。带上愉快的心情,在教室一隅,欣赏天边那份宁静的景致,在时不时看看周边即将离别的好友,在这匆忙之际,再在那画满了大大小小的几何图形的草稿纸上认认真真写下对这班级的不舍和依恋。

小小的情怀在那一刻被打开,我突然变得不懂了,为什么在以前总是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的不合,生气,争吵,打架,最后在班委的劝导下板着一张吓死三千大众的脸走开,你说这是为何

在安静的自习课上,一个小纸团不小心砸中了你,为何不会心平气和,轻轻的捡起纸团放到垃圾桶呢,无端引起是非之后,为什么不就是一个小小的道歉,真的有那么困难么然后一定要老师大发雷霆命令你们写下五百字的检讨才肯收手呢。你说这是为何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如果不要听课,让生死听天由命,那又何必再到这个教室来污染这圣洁的氛围,脏话脱口便出,打扰同学,也让同学心生厌恶。不如好好相处,度过这最后几天呢

我们可以选择向大江一样在波涛声中敲击心灵的强音,在流经每个地方时,你们,是否可以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3

每个成功人士都是成熟、慎重的,这些成功人士每做一件事都会三思而后行,之所以会写这个话题,是因为生活,生活中有太多太多没有在大脑中过滤一遍的就脱口而出闹的笑话。

譬如:昨日,我们班刚刚站好路队,突然发现前面来了两位老师,定眼一看,是科学老师和社会老师。李翘签平时是个爱打招呼的同学,看到两位老师正往前走,生怕错过这个机会,于是,赶紧迎上前去,打了一声招呼“两位科学老师好!”忽然,队中死一般的寂静,接着是狂笑不止,李翘签脸红的像个大苹果,一路上都用书包挡着脸,不敢露面呢!

凡事需三思而后行,这句话犹如一块千斤重石,压在我的心头。仔细回想,有的同学在做家庭作业的时候,看到一些较难的题,不知怎么做,可为了节省时间去玩耍,寥寥草草用一般解决基础题的办法写上,到第二天,老师对答案,恰巧让你说说这一题的答案,你一看自己的答案不正确,就四处看旁边的同学的,结果因为太紧张看不清楚,把自己的错答案说了出去,被同学们一致否决,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谁让你做题的时候不三思而后行呢

回答问题的时候,如果想也不想就举手,那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想了又想,尽管回答的不对,那也要保证语言流畅呀!

三思而后行,是一种态度,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能力,经常如此,于是就有了“要养成三思而后行的习惯”

曾经有个贫者说自己要去南海,而富者讥笑着说自己多年来都梦想着去南海,然而凭借自己雄厚的财力物力也没有成功,你凭什么去呢!很明显,以富者的经济基础的确更有可能到达南海,但南海之路的迢迢漫漫、艰难险阻击碎了富者的南海之梦,对于贫者又怎样呢连富者都到不了南海,富者也不赞成我去,去很难吧

于是贫者选择了放弃。不!不是这样的!放弃通常不是一种合适的生活态度,面对困境更是不能轻言放弃。世之奇伟瑰丽之观多在人迹罕见之处,不可轻得也。一位著名的登山队员曾说过:“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快感哪个小土丘可以媲美的!”所以贫者并没有放弃。他考虑着,南海是不可到达的吗当然不是,佛教圣地永远对每个来访者敞开胸怀。一瓶一钵足乎足矣。一路上不求风景如画,不求安逸舒适,只求最后到达神圣的所在。我能到达吗我相信我能。

可见,三思而后行是非常重要的,一次不慎重就导致终身遗憾,凡事,需谨慎行事,否则,成不了大器也!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4

我很喜欢那样一个比喻:“人是能思考的苇草。”也许思考就是那个让人可以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台阶。但也正是这思考的能力赋予了人类以思想,从而把人类置于了很多旭旭的境地,比如亲情与真理。

我清楚地记得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感到无上敬畏之情,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这句镑刻在人类思想史上的话语,也许很精当地为人类摆脱尴尬境地,提供了柳暗花明的一招坚持自然真理与思想的道德法则。也许这样,人类才可以真正做一棵生长在自然之基上的能思考的苇草。

我相信人类在判断认知事物的时候一定都会烙上思想感情的印迹,更何况是那样一种与生俱来挥之不去的神圣感情。中国历史长河中清风明月般的人物当然有,但是完全割裂亲情毫无私念的例子又实在不算多。而我也许真的不太主张做一个冷血无情的人,否则世界没有了感情,也没有了色彩。

我很喜欢鲁迅,喜欢他那横眉下的犀利思想。先生一定可以算是一个深刻的人。而先生客观冷静的观点绝不是众叛亲离而来的,“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是先生的诗,而先生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先生的面孔永远是鲜活的,泛着血的殷红。

世界失去了亲情的牵绊将会变得多么苍白,多么令人窒息。当然我们也很难接受一个亲情泛滥的、失真与扭曲的世界。我相信人们可以找到一个折中的契合点,而不是偏激地走向极端。

去过草原的人一定会惊异于牧草的柔顺和坚韧,人这棵可以思考的苇草也许也应该这样遵循着自然与思想的双重法则在风中生存。

柔情也许是一把双刃剑,正负的功能淬于一身,但也许它更可以算是一把刻刀,在尊重真理的前提下刻出生活的特质与生命的特质:让生命美丽而不轻佻,繁华而不浮躁。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5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数百年前,文人们就通过朗朗上口的诗歌告诫后人,对待事物要站在正确的角度,切不可让其他因素干扰了你对真相的审视。

宋人的墙为雨淋坏,儿子与邻翁对他做出了相同的提醒:“修好墙,以防盗。”盗贼果真光顾后,宋人称赞起儿子的先知先觉,却怀疑邻翁的手脚是否干净。同样的提醒,为何招来截然不同的态度,恐怕宋人正是被感情上的亲疏蒙蔽了双眼吧!自古以来,人们就颇为重视感情因素对事件成功与否的影响。“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诚然,感情上的亲密对事业的成功也许会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在认知事物本质上,感情上的亲疏有时也会给人带来错觉以及误导。国外科学家曾做过试验,让试验者在一组照片中选出长像最符合审美标准的一张,结果受测者选出的容貌多与自己亲友相近。排除个人审美观念不谈,生活的耳儒目染对人的影响可见一斑。

视觉的评判尚且如此,事物本质的洞察更何以堪自古以来多少人在感情因素上受到了蒙蔽。西晋王室广封王,欲使天下尽归司马氏之手,殊不知诸公之中良萎不齐,终于导致八王之乱、五胡乱中原的下场。三国中孔明因对马谩偏爱有加,忘却先主对马谩“华而不实”的评价,委以重任,终使《出师表》空有“真名世”,也不免“长使英雄泪满襟”。

如今,不也有领导干部任人唯亲、从而祸起萧墙的事例吗可见,认知事物,为人处世,若戴上感情的有色眼镜,危害大矣!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若要不被感情上好恶的云雾蒙蔽,身在高处,眼观四方不失为好的方法。岳家军威震四海,正是由于岳飞超越亲情,以军规处罚岳云,军风大肃,才有了“撼泰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美谈。孔明事后挥泪斩马谩,以肃军纪,才没有因感情亲疏而再误军国大事。

一个公正的决断往往是建立在理性观察和思索基础上的。而摆脱感情上的干扰则是做出正确理性评价的先决因素。

也许真正完全超越情感的决定难以做出,然而,三思而后行,从多个角度思考是可以尽量避免感情上的误导。现今我国法规制度中"回避"和"协商"原则不正是对理性处事的指导和提倡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各个方面的理性观察,将帮助我们迈过感情的误区,真正认识到事物的复杂与多变性。而在一览无余的最高层,摆脱情感辑绊的我们,或许可以长吟:“莫让浮云遮望眼!”

三思而后行高中作文相关文章:

★三思而后行议论文作文800字素材4篇

★三思后行800字优秀议论文

★高中议论文800字

★高中高二作文800字大全范文

★高中高二作文800字大全

★高中优秀议论文

★有关浮躁高二作文5篇

求一篇

下面是两篇

1、并非要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的古训出于《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作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完美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会在瞬间错失。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三思而后行虽然说要小心谨慎,但是过于小心会导致其他人认为这是犹豫不决,世界上任何事情,是非、利害、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但是要三思就讨厌了,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

并非非要“三思而后行”

2、凡事要三思而后行

那是两年前的事情了。它如同烙印一般烙在了我的脑海里,回不去,抹不掉,让我受益匪浅。

在初二时,不知什么原因,我开始厌学。整天心思不往学习上放,老师讲的知识几乎都不会,布置的作业也不再认真完成,成绩自然一落千丈。那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赶快退学,摆脱我所处的困境,摆脱耳旁同学们的议论和老师的训斥,然后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让自己出去闯荡一番,用自己的实力去证明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看一看,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对我刮目相待。我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打算已在脑海里出现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并且是否将此事告诉家人,已在我的脑海里坐了N次战争了。

终于,我不再忍受也忍受不了这种煎熬。于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我将自己的想法以及打算告诉了那位自认为自己有一个学习认真、听话懂事的孩子而自豪的妈妈,我还告诉了妈妈自己退学以后将要开一个花店,只属于我自己的花店,我将会在那里如何摆设我不停地讲,直到泪流满面。但妈妈却一句话也没说。她只是在叹了一口气后就回房了,将我一个人孤单单的留在了客厅里。也不知什么原因,这一夜好难熬,让我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失落和孤独,如同一个丢了自己心爱玩具的孩子一般。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闹钟如同往日准时将我叫起,此刻妈妈又早早的到地里干活去了。她为我留下了一些平时我爱吃但又很少吃到的饭菜,并且桌上还留下了一张纸条:

女儿:

生你养你是妈妈的责任,可是你以后的路将如何走,就是你的责任了。我昨晚之所以没有讲什么,是因为妈妈不想打断你那现在认为很美的“未来”。即使妈妈当时帮你作出什么决定,如果你不想做,那也只会使妈妈心痛,让妈妈多费心思。你以后的路还很长,走每一步前都一定要三思,因为有时一个小小的决定就会改变人的一生。妈妈希望你能够多想一想,不要让自己一时的冲动毁掉自己的一生,妈妈始终相信自己的女儿是理智的,同样妈妈想女儿的选择也一样不会令自己失望的,一定要记住:凡事三思而后行。快吃饭吧!别凉了。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的历史悲情

  吴小龙

  几年来,“陈寅恪热”一直持续不衰,研究、推崇的文章、著作连篇盈箧。这对抱着

  不可化解的悲情冷落终生的陈寅恪来说,应当是一种告慰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真正理

  解他的悲情,和他在这种悲情中的思考,还有他在这种悲情和思考中的坚定的信念和持守

  ,那么,这种告慰恐怕是陈寅恪所不需要的。

  陈寅恪的悲情是对整个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思考的结果。这一段历史确实无法令

  人振奋,虽然人们真诚地振奋过。在国人一阵阵地振奋、乃至狂热时,陈寅恪一直冷落地

  独处一旁,冷静地旁观、思索,他的悲情在国人的这种狂热中加深,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然而就在这种悲情终至不可化解之时,他仍以其对中国文化的信念顽强地守持着,坚持着

  他那种“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持着他对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大因缘”的等待

  ,这是他更可贵之处——尤其是当我们看到一些人从往昔的狂热中出来后,再三再四地拒

  绝反思,只是在竭力制造新的狂热中自得、自虐,或者放弃一切信念和守持而在趋潮中放

  纵,我们更感到这个孤傲的老学者确实可敬、可佩。

  现在人们爱说解读陈寅恪,我以为,要真正读懂他,就要真正理解他的“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理解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和真正态度,还有,就是他对决定性地关

  涉到这个文化的命运的两个政权的态度的真切意味——把他看作前清遗老或反共人物都是

  迷于一些表面现象的简单化的错误结论。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虽然是陈寅恪晚年为柳如是作传时才完整地提出来,但

  它准确地表达着陈寅恪一生的价值认定,而这一认定表明,陈寅恪无疑属于五四那一代人

  。表面上看,陈寅恪和曾与他在清华国学院共事过的王国维一样,是个坚持站在传统文化

  立场上的守旧派,坚守的是传统文化的价值立场,然而他用来表达传统文化的根本的这所

  谓“我民族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恰恰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弘扬的思想。虽然

  陈寅恪和王国维一样,总是被划在五四群体之外,他也确实不曾说过赞扬五四的话,但他

  所认同和标举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却分明是五四的精神遗产。以守持传统文化

  精神为职志的陈寅恪在讲出这句话时没有半点的�格和勉强,这是值得思索的一件很有意

  味的事。一般看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并不相容的,然而

  在陈寅恪这里,在具体化到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的问题上时,它们居然并不抵触和对立。

  在我们传统的修身、做人的要求中不但没有这两条,连相似的都没有,有的只是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有的只是忠、孝、礼、义、廉,这些原则都与自由思想无关。倒是在

  人格境界的追求中,我们有气节、风骨之说——似乎就是在这一点上,在其落实到人生实

  践的层面上时,两者相通了。对中国的“士”来说,或许他必须先遵守上面的所有那些道

  德伦理规范,行有余力,在此之上,再追求一种个人的精神境界——气节、风骨、神韵?

  但不管怎么说,陈寅恪用自己的始终傲然而立的一生至少证明了一点∶中国士大夫传统中

  的某些东西,是能与西方近代兴起的知识分子传统统一于真正的知识分子的道德人格实践

  的。甚至于,士的传统中的某些东西至少更能支撑中国的知识分子在时局剧变时的立场守

  持。五十年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原来的那些自由知识分子,争相改造、学习,跟

  上形势,跟上运动,甚至一些“泰斗”级的人物也竞相表态,陈寅恪不为所动,他至死未

  有这种表态。是传统的气节,还是西式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支撑着他?我想

  ,两者都有。

  可以说,陈寅恪是属于五四精神熏染出来的那一代人,而且,可以说他始终坚持了清

  醒的知识分子立场。一位老学者提到,早在1949年,陈寅恪就几乎预见到了十年浩劫

  ,他那年写的诗里有这样一句∶“竞作鲁论开卷语,说瓜千古笑秦儒”。头一句,是指《

  论语》开卷的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挖苦当时大家抢着“学习”,第二句,

  说的是“坑儒”的事,说是秦始皇派人在山上种了瓜,又安装了机关,然后让那些儒生们

  去看瓜,当这些儒生们正兴高采烈地“说瓜”,高谈阔论的时候,机关翻下,把他们全都

  活埋了。这两句诗真如谶语,其含意令人惊骇。如说陈寅恪当时就能够准确预料到“文革

  ”,当然不可能,但他凭着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敏锐直觉,点出了思想整肃和

  焚书坑儒两者间的那种必然。从五十年代起,哪场运动,他都不跟上凑热闹,他的批判态

  度,从他当时写的诗里隐晦地、却也相当清楚地表达了出来。“八股文章试帖诗,遵朱颂

  圣有成规”,“改男造女态全新,鞠部精华旧绝伦。太息风流衰歇后,传薪翻是读书人”

  ,“墨儒名法道阴阳,闭口休谈作哑羊,屯戍尚闻连�水(即今朝鲜清川江),文章唯是

  颂陶唐”,“江安淮晏海澄波,共唱梁州乐世歌。座客尚讴君莫讶,主人端要和声多”…

  …从五十年代起的这一场场学习、改造运动,最后不是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所谓超过“焚书

  坑儒”一百倍的“十年浩劫”吗?应当说陈寅恪当年的感觉是对的,成了不幸言中的预见

  。当然,我们并不同意海外有的学人的观点,即据此认为陈寅恪持反共立场。陈寅恪作为

  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对政治持一种疏远的态度,对国共两党亦然,在政治上并不反共。

  ***主政后,对陈寅恪一直是优礼有加,尤其是在广东的***陶铸,更是曾力排众议

  ,始终给陈寅恪以知识分子难以奢望的特殊待遇;而且,在鼎革之初,在***治理下,

  中国很快消除了旧中国那种黑暗、腐败、民不聊生的状况,初现国泰民安的治局。这些,

  足以使陈寅恪对***带来的新气象产生一定的期待,因而谈不上与***之间存在任何

  “家国之恨”。他对***的态度是合作而有保留。他所不能接受的,是此后摧残知识分

  子心性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他为此也曾明确表达了“义不能辱”,不止一次作过抗争。他

  还借颂柳如是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等于揭起自己的抗争之帜。陈

  寅恪这样做并不是要反共,而只是明确表达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一个坚信民

  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又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继承了五四一代追求思想启蒙与民主科学的

  精神遗产的知识分子的立场∶不能搞文化专制,那会摧残民族文化,戕害民族心性,导致

  历史倒退,使我们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难道现在不应当把这些观点当作一种常识来

  接受吗?

  我们再来看看陈寅恪的“文化遗民”心态。人们常把陈寅恪看成遗老式的人物,或者

  用胡适的说法,“遗少”,因为清亡之季,他还年少得很,够不上称“遗老”。他的遗民

  心态也许与他的家世有关:他有个在湖南巡抚任上力行新政,在戊戌政变后被革职“永不

  叙用”的祖父陈宝箴;有个绝意仕途,以诗名世,自号“神州袖手人”的父亲陈三立;有

  个诗画大家的兄长陈师曾(衡恪);如此仕宦诗书世家的家风熏陶,不可能对他的性格心

  性没有一点影响。也许,这又与他的毕生学术事业有关:他学贯中西,在许多领域有常人

  无法企及的造诣,如在宗教史、西域民族史、蒙古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领域;又

  精通多种文字,除蒙、藏、满文外,还有现在纯属古董的梵文、突厥文、回鹘文、西夏文

  、吐火罗文、巴利文等等。(为此,郭沫若后来曾号召青年学生要用集体的努力,“在史

  料占有上超过陈寅恪”,成为那个荒唐年代留下的笑话之一)但陈寅恪的这些学识,与其

  说使他与世界有更多的联系,不如说使他对现实世界有更多的疏远。另外,遗老形象的形

  成,恐怕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晚年的处世态度:对现实和政治抱一种疏离和不合作的态度。

  无论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还是在解放后,他的诗作中总是满溢着悲凉气息,谁也不会认为他

  对时政和现实是认同的。然而若由此推断陈寅恪对中国的哪个政治党派有明确的好恶偏向

  ,则又大谬不然。他只是出于他所感受到的一种历史悲情、生命悲情的奇哀隐痛而憔悴忧

  伤,似乎是无端地在那儿吟咏他的兴亡之恨。因为这在他,是超乎党派之争之上的兴亡感

  慨,是一种文化悲情,是在凭吊一种逝去了的、在他看来是那样美好的文化。这是一种不

  解的历史情绪。他的这种情绪,其实至少形成于二三十年前,乃至形成于清末民初;至少

  在他为王国维的自杀而写的一系列文字中,这种悲情已经有了集中的表达。1934年,

  当王国维的遗著结集出版时,陈寅恪为其作序。在他那不太长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中,陈寅恪写下了这样一大段沉痛的话:

  今先生之书,流布于世。世之人大抵能称道其学,独于其平生之志事,颇多不能解,

  因而有是非之论。寅恪以谓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往往憔悴忧伤,继之以死,其所伤之事,

  所死之故,不止局于一时间一地域而已,盖别有超越时间地域之理性存焉。而此超越时间

  地域之理性,必非其同时间地域之众人所能共喻。然则先生之志事,多为世人所不解,因

  而有是非之论者,又何足怪耶?尝综揽吾国三十年来,人世之剧变至异,等量而齐观之,

  诚庄生所谓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者。若就彼此所是非者言之,则彼此终古未由共喻,

  以其互局于一时间一地域故也。呜呼:神州之外,更有九州,今世之后,更有来世。其间

  傥亦有能读先生之书者乎?如果有之,则其人于先生之书,钻味既深,神理相接,不但能

  想见先生之人,想见先生之世,或者更能心喻先生之奇哀遗恨于一时一地,彼此是非之表

  欤?

  这番话,现在读起来,与其说是悼亡,不如说是自白,差不多就是陈寅恪的夫子自道

  。看得出,其间凝聚着一种“奇哀遗恨”的文化悲情,几乎已是不可化解了。在陈寅恪这

  一番慨叹很深的议论中,实际上,多少有点将王国维的“奇哀遗恨”泛化和哲学化了,在

  这种泛化中,陈寅恪欲进而探其更深的隐痛,但是,这种泛化固然能超脱局限于“同时间

  地域之众人”未由共喻的“事”、“故”,却也使其部分地失去沉哀。或应反过来说,超

  时空的理性之悲情固然有之,但令人“憔悴忧伤继之以死”的,却总还是其所处之时、地

  、事、故。因为普遍意义上的历史悲情本来正是应给人以超越当下时空和现实事、故的睿

  智和清醒的;使这种悲情不带来超越情感,而带来奇哀沉痛的,恰恰是所置身的时代的时

  局和事变,以及它们所包含的价值理想崩溃的意味。抽去了这些具体内容,王国维就大可

  以去做一个庄周或陶潜,而无须自沉昆明湖了。王氏的奇哀遗恨,正是其所处之时、地、

  事的纠结及其所象征的文化价值失落的结果。后人思索它,亦须直逼这一具体的价值失落

  之所由来而追问、深思。陈寅恪的说法,对于撇开具体的、当时有所特指的人事纠葛以见

  王氏自沉的深隐的文化悲情,虽然自有其更深刻的认识和思索在其中,但他将这种奇哀隐

  痛泛化,却确实是以自己的感受来理解王国维,并因而形成和加强了自己的悲剧情绪,这

  种情绪,这种历史悲情贯穿了他自己的一生。王国维之死对陈寅恪的重大影响即在于此。

  他由此产生、加强的历史悲情成了他观察世变、面对时局的一贯态度,而这正是他本人以

  后一直对时局取那种疏离态度的根本原因。对他来说,这种情绪和态度反映了对近代中国

  文化价值失落这一历史悲剧的悲哀沉痛,他以这种悲情来悼念王国维,来悼念曾经代表着

  传统文化价值的王朝的消逝,以致于在别人看来,他和王国维一样都是在对清王朝怀着一

  种眷眷之情,那都错了。王国维或当别论,陈寅恪对与他有杀祖之仇的清廷是未必怀这种

  深情的。

  那么在陈寅恪毕生憔悴忧伤的深深的历史悲情背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思考和根本

  态度是什么呢?他很早做过的一个自我表白。一旦读出了他那个表白的真正意思,结论是

  令人吃惊的,也是逼人深思的。陈寅恪在1933年所写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

  报告》一文收笔时,曾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自白:“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

  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这句话,广为流传,引者甚多,却均未深究

  其意。是自谦、自贬呢?还是论学呢?还是讥世?论者或引此言说明陈氏保守,或说明其

  守执所学,独忽略了他为何要自己定位于咸、同之世,曾、张之学——前者似乎较后者更

  不易解。关键正在这里。咸丰、同治年间并非太平盛世:鸦片战争爆发于道光年间,而英

  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名园、逼得皇帝出逃、病死于热河,则是咸丰时之事。同治年间,

  奕�、文祥和曾、左、李等人开始搞洋务运动,以求自强。在这个时期,老大帝国已因落

  后而挨打,但却未彻底沦丧;已被迫开眼看世界,但尚未丧失那种妄自尊大的文化自信;

  西方文化已携坚船利炮而来,但还只是作为一个强大而危险的笼统的外在事实,刺激着国

  人的文化自省、武备自强意识,还未至国人完全相信西方文明高于华夏文明,因而主动接

  受西学,西方学理大规模地输入以至于统摄人心的地步。这是一个人们还相信中国只要稍

  为“师夷长技”即可“制夷”,这一切都并不难办到的时代。随着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从器

  物到政制到学术各层面的逐步深入,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渐失落,而这时才在走第一

  步。陈寅恪“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的表态似乎意味着他要以这时的状态为起点重新

  开始中国文化出路的思考——虽然历史不能倒回重走,但文化思考的结论可以是对当下的

  针砭和对未来的启示。他认为关键问题是,在咸、同之世,传统文化的学理还足以统摄人

  心,以这学理为根据的文化自信还未沦丧。这是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进行自身文化的

  更新改造,而又不失本土文化的特质的成功的价值转换所不可缺少的基础。一旦对自己文

  化价值的自信失落,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先进文明时就会把持不住,失去一种健全的心态

  。而若没有一种健康稳定的心态,文化的吸收、改造和转型就很难指望成功。陈寅恪曾认

  为,“祸中国最大者有二事,一为袁世凯之北洋练兵,二为派送留美官费学生”。他对派

  留学生之举做这样的苛评,适足为此旁证。派留学生,输入西方学理、批判否定东土旧学

  ,这正是咸、同以后的事。派留学生是公认的开放进步之举,陈寅恪却如此否定它,他的

  潜台词是很激烈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是近代中国动乱的祸根。以此看来,不但五四时期

  那些激烈反传统的思想家,甚至上溯康梁、严复这些学西方的思想家,都在他批判否定之

  列,虽然他对这些人物个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微辞。曾湘乡是儒教道统的传人、同治中兴的

  功臣,洋务运动的重镇;张南皮更是“中体西用”的始作俑者;陈寅恪以此二人为自己立

  论尺度,其意不问可知。如果我们尽量以一种同情的理解来体察、揣度陈氏的原意,那么

  就可发现,曾、张之得到陈寅恪的高度评价,除了他们“历验世务”、安邦治国的功业,

  “恭顺勤劳矢素忠,中体西用资循诱”的风范外,恐怕还有这么几点:一是在他们那些现

  在看来已落后、陈腐的观点中反映的正是当时思想界所能达到的认识水平和向度;二是在

  这种认识中所反映出来的当时尚存的文化自信(因此在这种自信全然丧失的时代,陈氏对

  这种自信的认同就不易为时人所理解);三是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理所当然地应以我为主

  (中学为体),而对西学只是稍采取可用者(为用),决不是一种价值认同。——这种理

  所当然似乎是其时一种文化上的妄尊和愚昧,它与政治上的妄自尊大是相表里的。但应该

  看到两者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后者只能导致惨重的失败和灾难,但前者,除了其负面外

  ,又有其另一面∶若没有了这种文化妄尊和气势所支撑的自信和气度,接受外来文化的过

  程就不可能是健康和有效的,在中国近代史进程中,政治、外交上的妄尊愚昧导致了一系

  列灾难,而由此一起失落的,则还有文化上的妄尊和气势:此后的国人,在文化心态上就

  始终处于一种焦躁、急切和偏执之中,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民族文化心态成熟的体现;随

  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方面每况愈下,在欧风美雨的激荡中,国人不但失去了文明古国、泱

  泱大国应有的自尊和自信,甚至于连基本的健康的常态都把持不往。陈寅恪或许正是有感

  于此,因此极力以他学贯中西的水平(这一点上他有远远高于曾湘乡、张南皮的眼界和理

  论),想重新恢复这种文化上的自尊和气度。这是把太沉重的历史使命放在自己肩上,这

  是要挽狂澜于既倒。也许,他终于是回天无力,但,他确实把自己的历史思考表达得很清

  楚。陈寅恪在这一篇《审查报告》中有句名言:“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学说,一方面

  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联系他的自我表白和他在同一报告中的另一些话,我们才能发现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对于西方学说,陈寅恪不但要了解吸收,而且领悟其精髓并尊重之:

  他晚年所明确坚持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正是由此而来的对“我民族”文化精

  神的新界说。而“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的确切含义,则见于他在一篇文中对“道教之真

  精神”的阐述:“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

  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此种思想上之

  态度,自六朝时亦已如此。虽似相反,实足以相成。后来新儒家即继承此种遗业而能大成

  者”。他的态度于此再明确不过了:先“尽量吸收”,全盘输入。待成己一家之说后“则

  坚持夷夏之论”,明夷夏之辨,以此加强、捍卫“本来民族之地位”。这种全盘吸收加上

  夷夏之别,就是陈寅恪所谓相反相成,用心可谓良苦。而近代史上,能这么做的最后契机

  确在咸丰、同治之间,湘乡、南皮之际。陈寅恪的自我表白,实际上正包含着他的历史思

  考和文化更新的总体构想,他的自我定位是甚真甚确的,至此我们才算真正读解、真正明

  白了。

  怀抱着这样一种已经失去其实现的历史机缘的文化改造方案和民族振兴构想的人,在

  目睹他所珍视的文化价值的继续不断的失落和被现实无情地抛弃摧毁,他的内心悲苦是无

  可言喻的。这就是一个文化遗民的奇哀遗恨。它当然是超乎任何一个家国、王朝、党派的

  兴衰更替的。它只关乎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这种精神价值是文化遗民们赖以立身托命的

  文化之根。传统文化的沦亡给他们留下了一个终身无法化解的悲剧情绪,他们又把这种悲

  情留给了延绵不尽的历史。用陈寅恪的话说:“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巨劫奇

  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

  不死,遂为天下后世所极哀而深惜者也。”陈寅恪为王国维说的话,后来句句都成了应在

  自己身上的谶语,王陈二人,相隔四十多年,带着同样的奇哀深痛离开了人世。

  但,纵观历史,陈寅恪这位“文化遗民”并不愿意接受自己“与之共命”的文化已然

  终局的结论。他仍然怀抱一种历史的企盼:“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

  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这个新儒学,不是指今天人们常说的作为一个学派、思

  潮的新儒学,而是继承了传统文化所有精华,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在新的历史时代能够统

  摄这个民族的心性,给这个民族以新的价值理想,得到其认同、鼓舞其前进的崭新的思想

  体系。陈寅恪将其称为新儒学,正表明他是要坚持儒学的精神文化价值的,并将中国的未

  来寄托在这上面。但这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整个中国思想史进程的总体批判态度——在肯

  定其价值核心的基础上的总体批判。旧的一切,包括学理本身和历史进程,其价值只在于

  为“新”儒学的产生这一“大因缘”所做的准备和铺垫而已。只有这“大因缘”的实现,

  才是民族文化的光辉未来。民族文化的慧命之根在他这儿结的果是对这一可能的理想的坚

  定信念。后顾并不使他沉迷,因为他清楚地在中西文化的对勘比较中看到本土文化的缺点

  和积弊;前瞻也并不乐观,因为他正面对和经历着传统文化价值失落崩解的惨痛变局。但

  他对文化还是有点信心的,所以才说等待“一大事因缘”。

  但对文化价值的坚信是能产生某种魔力的。毕生悲观的陈寅恪,在这一点上却始终表

  现出某种乐观:失落了的文化根底可以重新培植,既倒的狂澜可以挽起,文化遗民也许非

  但可以延续文化命脉,甚至可以复兴文运、道统和国脉。1942年,他说过这样的话:

  “考自古世局之转移,往往起于前人一时学术趋向之细微,适至后来,遂若惊雷破柱,怒

  涛振海之不可御遏。”直至山雨欲来的1964年,他仍然对友人表达着这样的信念:“

  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

  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

  学术无裨益耶?”在他那一生为兴亡遗恨悲情不已,晚年更至忿郁凄凉的心境中,他始终

  使自己看到并相信这一丝亮光。也许只是这一丝光亮,才支撑着他不像王国维那样“与之

  共命而同尽”,“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吧。无论对陈寅恪其人、其学,人们还会

  作出怎样的评判,也可以不赞成他的文化构想、不赞成他的价值认定,但他在晚年所处的

  那样政治高压的氛围中,在终生无法化解的历史悲情的煎熬下,对“我民族”的文化价值

  及其复活振兴能抱这样一种信念,并为此坚守自己那“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文化

  立场,这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中是极为罕见的,确实是值得崇敬的。

  “民主与科学”网站(http://wwwdvscnnet)搜集整理于2002-05-23

很多人腋下有狐臭是因为出汗,佰丨弧消 可以减少出汗量,减轻味。只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清洁,经常换衣服,保持腋下的清洁。少吃辛辣食物,尽量少喝刺激性的饮品。才能有效的消除狐臭

2运动出汗导致的狐臭也是我们身边狐臭的人经常出现的情况,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记住一点,不要进行太激烈的运动!因为我们在日常如果运动后大量的出汗,汗在皮肤表面容易被细菌腐蚀变质从而发臭。

3还有就是要多洗澡,特别是夏天更要多洗澡,把汗液及时清理掉,这样才会减轻点味道

ㅤ

ㅤ

ㅤ

ㅤ

ㅤ

熊狸是我国最大的一种灵猫科动物,是灵猫科中体形第二大的种类,雌性体形比雄性大出20%,形似小熊。尾长接近等于体长,尾末端具缠绕性,能缠住树枝支撑身体觅食。毛被长而稀疏,粗糙而蓬松。绒毛长而呈波浪状。足垫大,几乎覆盖整个足底。

貌似小黑熊的熊狸,长着一条与身长差不多长(70~80厘米)的粗壮尾巴。其体毛黑色蓬松,杂有浅棕**。耳端具长达5厘米的簇毛,耳缘白色。四肢粗壮,五趾有坚强锐利的爪;尾具有缠绕性。头、眼周、前额及下颏部呈暗灰色,唇旁长着白色长须。体重8-13kg,体长700-800mm。耳背的毛较长,约50mm,明显超过耳尖形成长而尖的黑色簇毛。耳缘的毛较短,白色。通体黑褐色,毛尖染棕黄或棕灰色。尾色与背色相似。

熊狸也是灵猫科中唯一长素色皮毛的动物,其他灵猫科成员一般都带斑纹。熊狸雌性性器官长得像雄性的性器官(长有阴蒂骨之故,这点类似鬣狗)。

熊狸也是灵猫科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动物。尾巴长有蓬松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只手的功能。实际上,只有两种食肉目动物的尾巴有如此功能,熊狸是其中之一。而且在东半球,熊狸还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动物。

分布范围

熊狸有三个亚种。半岛亚种分布在菲律宾,其余亚种分布在菲律宾以外的地方。半岛亚种是体形最大的亚种。

国内分布

在我国分布于云南西部的盈江、西南部的沧源、南部的西双版纳、东南部的河口;广西西南部的龙陵、靖西以及东北部的瑶山。

国外分布

国外见于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

生活环境

主要栖于亚洲南部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是典型的热带树栖灵猫类,多在高大浓密的树上活动。

生活习性

夜行性动物,有时亦在上午活动。曾发现它们与灰叶猴和白颊长臂猿一起活动和觅食。熊狸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尖锐的爪及能抓能缠的尾巴使其在高大树上攀爬自如,能在树枝间跳跃攀爬寻找食物,同时利用尾巴缠绕树枝协助维持平衡。它们的後肢能往後弯曲很大的角度,以便头朝下从树上爬下来。常年生活在树上,成为典型的树栖动物。

熊狸晨昏活动较频繁,熊狸虽然属于食肉目,但是犬齿不发达,切齿也不如其他食肉类那么特化。主要以果实、鸟卵、小鸟及小型兽类为食。熊狸在受威胁时会变得异常凶勐,而在开心的时候会发出咯咯笑的声音。

熊狸属于跖行动物,行走的时候脚掌着地,这点与熊相似;熊狸的眼睛一遇强光会变成一道鋻缝,这点却像猫。熊狸的名字就是从此两点相似性来定名的。

熊狸用位于尾部的嗅腺在树上蹭擦来标记领土,与同类进行嗅觉交流,在树上爬的时候,会留下一道道的嗅痕。熊狸嗅腺分泌的物质气味常常被形容为“类似热爆米花”。

食性:熊狸主要采食植物的花果,特别喜食多种榕树的果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570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