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学为人处事之道: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

历史故事学为人处事之道:曾国藩的故事告诉我们……,第1张

在这个略显浮躁的社会,能够静下心来读书的朋友,肯定是对曾国藩这个人物是如雷贯耳,内心深处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也不为过。

读书人希望要从他身上汲取修身治学的心得;在官场上的人希望从他身上能够学习到为官从政经验,让自己能够走上快车道,能够青云直上;而为人父母者希望学习他的治家之道与教育子女的方法,培养出类拔萃的儿孙。可以说,曾国藩对后世人留下了很多的精神财富。

通过了解曾国藩的生平,知道他从一介书生到清廷重臣,从带军打仗到从洋务运动,他个人的努力与影响力起到重要作用。那些精神财富,依然对于当今的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今天想给大家讲个他为人处事方面的故事,也许对你有所启发。

在我们的工作中,每天都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事情。会不会办事就已经是成为了当今社会评价一个人有没有能力的重要标志。要怎样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呢。

曾国藩告诉我们:先晓事,后办事。

曾国藩认为,人这一生要想就一番事业,首先得明白事理。明白事理就是要了解事情的真相,事情前因后果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他曾在《曾国藩家训》中写道:

“不晓事,则挟私固谬,秉公亦谬;小人固谬,君子亦谬。”

意思是,如果连晓事都做不到,那么无论你是君子还是小人,无论你出于公心还是私心,都没法把事情办好。

为什么在曾国藩看来,“晓事”如此重要呢?遇到受人之托的时候应该怎么处理呢?请看一下他的故事……

清朝同治四年,曾国藩担任两江总督,位高权重。一天,他正在家中处理公文,忽然听到院外一阵喧哗。有一个苍老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喊道:“放我进去!我要找宽一!”

曾府门房怒斥:“找什么宽一!哪来的乡下老头,也敢在我们总督府门口撒野!”

曾国藩心里一惊,自己的乳名正是宽一,知道的都是家中长辈。他赶忙跑出去,只见一个农民打扮的老人正跟门房互相推搡。这老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的干爹。

曾国藩亲自将干爹迎进府,好酒好菜当作上宾款待。席间老人支支吾吾,说是有事相求:

原来曾国藩的干爹祖居湖南地区,家中祖坟风水极好。这块风水宝地当时被当地一位富户看中了,富户先是出高价买地,因是祖坟,老人自然不肯;富户见买不成,便买通当地官府,想硬抢。

老人气得要上吊,好在邻家有人提醒他:“你干儿子这么有出息,你去找他帮忙,这事不就解决了?”

老人一听有理,便心急火燎地赶到南京,求助曾国藩。

曾国藩听罢,对干爹说道:“您先别急,我自有办法。”

于是一面吩咐家人陪他干爹在南京城里四处游玩,一面派人回湖南调查事情原委。

派去湖南的人没两天就回来了,实情确如老人所说,是富户仗势欺人。这下曾国藩心里才算有了谱。 他没有被情感所蒙蔽,而是进行真相的调查进而确定事实,这一点尤为重要。

笫二天,总督府张灯结彩。

总督大人新官上任,江南各地有头有脸的官员都来道贺。等人来齐,曾国藩才请出干爹。

还当众题写了一把扇子送给老人,上书:

如父大人侍右,如男曾国藩敬献。

大意是,干爹在上,干儿子曾国藩敬献。

当天下午,曾国藩为老人题写扇子的事,就在江南各大衙门间传开了。

这下,不必总督大人亲自出面调停,老人的难处就迎刃而解。

实际上,这样的处理事情是非常妥当,可以总结出三条经验:

一、做事前准确判断。在帮助干爹这件事上,曾国藩先经过调查研究,明白事理,处事稳重。没有被情绪所蒙蔽双眼,而是尊重事实与真相。

二、想问题坚持原则。曾国藩生平最恨以权谋私,平常不与老家的官员交往,但干爹不能不帮,他确认老人真有冤情后才出手相助。正义之心不可忽视。

三,办事时灵活应变。假如曾国藩亲自出面为干爹撑腰,当地官员必定惶恐,也难保不会被人议论,而扇面题字,就不露痕迹地帮助了干爹。对症下药并且让恶人知难而退,巧妙地化解危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免要应对一些人情世故关系的处理,那怎样做才能更合适呢?相信你看完曾国藩的故事也有所感触与收获吧!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曾国藩读后感(通用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曾国藩读后感1

看了《曾国藩》后,实际上已找到了答案,曾国藩就是一个集中国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他的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并且他的经历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处在变革时期浮躁不安的现代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期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更显得亲切、实用,也更有效。

在现代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年代,机遇良多,一刻千金,人们再也没有往日田园般宁静的心境和经年累月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的悠闲,少了古人那种琴棋书画的幽雅和内涵,更多的是一种浮躁和空虚,如何让忙于事功者在沉浮的商海中把握人生的航向呢?如何在喧杂的闹市中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

合上书本,一遍遍地想:作为一个个体生命,曾国藩以病弱之躯在短短六十年里,何以做了那么多有意义的事?他的超常精力和睿智的头脑从何而来,作为一个头领,他白手起家创建了一支体制外的团队,在千难万险中将这支军队带到成功的彼岸,他的本事在何处?作为一个父兄一生给子弟写信数以千计,即便在军情险恶时仍对子弟不忘谆谆教诲,他的这种非同寻常、不计功利的爱心源于何处?作为一个国家高级官员,在举世昏昏不明的时候,他能提出向西方学习徐图自强的构想,并在权力范围内加以实施,他的这种见识从何而来?即使100年过去了,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仍令人回味无穷,成为人们研究的课题?

曾国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但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怎样才能明强,他认为:一是能自胜者谓强。二是从自修处求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也许读懂这本书,便与胸中有着万千沟壑的大人物心灵通了一次话。通了一次话,就明白了很多事理。感觉挤压在心底的那些惑事竟然轻轻化解了。

也许读得有点狼吞虎咽,还没完全读透。好书不厌读,待有时间再细细品味咀嚼吧。

曾国藩读后感2

看完曾国藩《黑雨》,曾国藩死时黑雨滂沱,结果窗外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是该写篇书评。

其实在看曾书之前,我对这个历史任务的了解只有历史书上“带领湘军击败太平军”,以及创办“安庆军械所”。最有名的是《曾国藩家书》,还记得初中的那位女历史老师上课时常拿着一本《血祭》,放在坐第一排我的桌子上。还幼稚的我一向崇拜强权,所以《血祭》着实令我向往。但在八年后,当我连续看完这三本书时,才知道唐浩明写的曾国藩,真是着实是一部历史事件小说,几乎没有儿女私情,这点与二月河大相径庭。

二月河的书看起来比较有意思,有趣味,那种君臣关系让人崇拜。成功多于失败,往往让人拍案叫绝。

但唐浩明笔下的曾国藩却是败多于成,他的人生坎坷异常。我觉得曾有点象二月河笔下的雍正,人物性格较为正统、刻板,封建家族大家长式。但雍正身边的人才较多,切人心所向。曾国藩身边虽然也是人才济济,却是各自打算盘,虽有极少数与曾一条心,切崇拜其为人,如彭玉麟。这毕竟是臣与君的分别。

觉得“黑”特别适合曾国藩,这部书的书皮就是黑色,他先是崇尚程朱之学,然后经陈广敷点醒,予以庄老处世《道德经》、《南华经》。

自古以来,手握重兵的臣子,都受到君主的猜忌,而无论他是忠或奸。“手握重兵”本身就是君家一大忌,更何况是在满人当朝的汉大员身上。因此当“剪灭长毛”后,曾主动“自剪羽翼”,裁撤湘军。办理津案,使他留下骂名;镇压太平天国又使历史学家从各个角度称辩他的利弊。美名有之,骂名亦有之。致使身在封建社会没落这个历史背景中的大人物,也变得晦暗不清,让人无从评判。

但他是一个忠于主上的大吏,这倒是最贴切的称谓。另外他的联及家书,还有书法也流传下来,翰林苑学士之名还是有实。

康福本来我很看好,不知为什么,我非常欣赏在大人物身边忠心耿耿的子弟或家仆,如二月河傅恒的家仆、康熙身边的臣子,故康福与曾之间的误会到死未解,我很为之遗憾。

曾国藩家族弟及胞弟,才能都太差,没有能接替他、辅佐他的,憎国荃稍微强点,但我不喜欢他。

这里我还是喜欢彭玉麟,是个奇男子。

曾国藩读后感3

《冰鉴》一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冰鉴的意思就是取以冰为镜,能察秋毫之义,它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关于识人,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就借古人的口表示过,人最大的智慧在于能识人,三国时期曹操的谋士刘邵也说:“圣贤之所美,莫美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五回有言:“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些都表明了识人对于领导者也好,对于普通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难得的,曾国藩的《冰鉴》就是一本教人识人的书。

《冰鉴》体虽小而思精,我读完后感觉要真正掌握这些方法很难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觉得这不就是封建的相术嘛,现在是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了,不值得一信,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嘛,我认为其实是有的,书里的内容在生活中很多都能得到验证,之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形体特征来识人是源于心理学和中医学,人的性格,经历,学识可以决定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神态,这个大家好理解,中医学又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中医认为肺气虚弱的人性格会多悲伤,如果调理得当性格会逐渐开朗,而肺虚的人在长相上会显示出皮肤颜色苍白,精神差,脾不好的人会胆小,成天担惊受怕,长得瘦弱,耳朵又硬又小的人是先天肾气不足,耳朵又肥又厚实先天肾气足的表现,肾气足精神劲才足,所以身体状况对一个人的心里状况也是很有影响的,比如我们要帮助一个自卑的孩子建立自信时,除了心理的辅导,不妨也关注一下他的身体健康,相信会事半功倍的。这算一本工具书,我们可以说,《冰鉴》表面上是一部鉴人识人之专著,本质上却是一本成功指南、励志奇书。他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两点: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我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对于***,多了解一些识人用人的方法;对于个人自己,我们通过冰鉴中的理论反观自己的外在时能够找到自己内在的缺陷,找到改进的方向,我想在学习识人时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其实正确认识自己才是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冰鉴可以做为一面镜子,让你更好的了解自己:对于父母和老师,通过此书的学习,多一种观察认识孩子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曾国藩读后感4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不缺食物,不缺科技,不缺上帝,每一个智人就是自己的“智神”,对神的崇拜早已转为对人的崇拜。可还是觉得我们这个时代缺了点什么。

读完《曾国藩家书》,我找到了答案:我们不乏时代弄潮的勇气,却缺少对优秀文化传统的坚守。

曾国藩在写给父母及后辈的家书中无不流露出对家族的深情,秉承先人遗训,温柔敦厚的家风和实用有效家训,让他在云谲波诡的近代社会屹立不倒,对家族的坚守和责任敦促他思考使家族得以兴旺延续的方法,并在这样的思考中不断省察自身,使得自己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倔强风骨,也能很好地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的趋势,从而成为洋务派的主要领导者。

曾国藩教育儿孙“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这是对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当时他身处的时代的重新解读。他告诫儿孙要有志,存图强报国之志;要有识,要放眼世界,广学博览;要有恒,做人做事不得心浮气躁,勿被西方崇尚效率的思潮磨灭了韧性。这既是曾国藩对传统士人精神的坚守,又对其赋予时代精神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变化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尊自大的中庸平和的智慧。

回望曾国藩身处的时代,那是一个如分娩般剧痛与希望并存的时代;凝视当下我们自己的时代,不也同样是超越与危机并存的时代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历史,而又如何不被时代裹挟,“从自己身上超越这个时代”?这是值得每一个当代人深思的问题。

我想,那就是要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要以一种创新的不迂腐的态度去坚守和传承,不忘过去,与时俱进,方得始终。

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研究历史最好的理由: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为了摆脱过去,想象另一种命运。”此言道出了人类渴望超越过去的态度,但或许我们在回望历史时,也需要在其中沉淀一些如金子般珍贵的东西,以一种宏大的历史观活着,人才不至于在新时代洪流中被淹没或埋汰。

读《曾国藩家书》,回望历史,立足自身,坚守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更能在无限延伸的时代里找准自己的价值和定位,才能不负时代不负国。

曾国藩读后感5

儿时,粗略翻过几页曾国藩家书,因不解其中味又扔回书柜。再读的缘由很偶然,去了一次曾国藩故居,听导游讲解曾公的平生,心生好奇向往:曾公出生于一个普通耕读家庭,短短十年时间,就跃升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官居二品,其必有过人之处,于是又拿起细读。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包括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友识人﹑持家教子﹑治军从政等,上自祖父母至父辈,中对诸弟,下及儿辈。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在持家教子方面,他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在治军用人方面,他主张以礼治军,为使官兵严守纪律,爱护百姓,他更是亲做《爱民歌》以劝导官兵;在战略战术上,他认为战争乃死生大事,应“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曾国藩的幕府就是一所人才培训基地,李鸿章、左宗棠等都在其左右共事。

深读《曾国藩家书》,必定会被书中浓厚的亲情所感染,曾国藩不负“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盛誉,一封封或长或短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在追名逐利的现代社会,这样浓厚的亲情尤显可贵。

有多久没静下来写一封书信了?有多久没陪父母好好说说话了?有多久没和兄弟姐妹聚在一起了?繁华浮世,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可通过读《曾国藩家书》,我从曾公身上学到不少可贵的品质,最可贵的即是孝悌。给父母打个电话,为父母买件衣服,陪父母出去旅旅游……在物质与情感方面尽可能满足父母,父母事无小事,其实无需太多,若是能做到像他们爱我们一样爱他们,已是足矣。

曾国藩读后感6

《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信件往来的精华部分,书中通过教导读书、研究学问、修身、立志、坚持……等方面,让我们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真”,从而对曾国藩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读其家书,我是深深地受教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但要想真正做到这“三不朽”却不是件易事,而曾国藩用他的实际行动像我们述说了。然而要做到这那该需要多大的决心,多大的毅力啊!在我看来,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也是个孝顺的儿子。他总是告诫弟弟们要好好读书,认真研究学问。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曾国藩家书》给我的启示远远不只这些,我还需要好好的学习。

曾国藩读后感7

学会舍得,就是学会如何选择,懂得放弃,知本分,懂舍得真义的人往往是小心谨慎的人。曾国藩在为官处事方面,常怀“谨慎、敬畏之心”。

《管子》说:“其所谨慎者小,则其所立亦小;其所谨慎者大,则其所立亦大。”大儒朱熹认为:“真正大英雄,却从战战兢兢、临深履薄处,做将出来。若是血气粗豪,却一点使不着也。”

曾国藩生性谨慎,以“慎”字掌人生之舵。他曾做过一幅对联:“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处事哲学。曾国藩的谨慎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如为官谨慎、作战谨慎、交友谨慎、用人谨慎、谨言慎行,时时反思自己,力图避免一切缺点,从不授人以柄,以使别人无暇指责。在动荡的晚清王朝,位极人臣却全身而退,保全自己。他倚重过穆彰阿、肃顺、奕忻,这几位大臣彼此有不共戴天之仇且最后都不得善终,而倚重他们的曾国藩却岿然不动。正是曾国藩运用“心有灵犀,不露痕迹”的谨慎之策而独身事外。

“谨慎”即有所畏惧,只要有所畏惧,办事就会认真,会多加准备,会考虑周详。而“敬畏”是一种尊重和珍惜,是对人生的透彻领悟,对生命的倍加呵护;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共性的真切认知。

曾国藩曾说自己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在家书中时常告诫家人“长存敬畏之心,不要以为家里人做官就欺负别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就恃才傲物。长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曾国藩的敬畏让人看到了他洁身自律、清醒的头脑、谦虚的态度、谨慎作风、强烈的危机意识。有这样的敬畏之心,一个人才能戒骄戒躁,永远把自己放在学习者的位置上,永远保持实习生的态度,这样就能有所顾忌,有所遵守,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曾国藩在为人处事中始终“知足”、“知本分”。他曾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岂无过人姿,多欲为患害……”他的地位和成就足可以让他有资格和实力尽享荣华富贵,然而却选择了一生清贫、勤俭持家。

知足常乐,一个人名利心切,俗见就重。欲望过大,就会被蒙蔽心智,不再客观、冷静地面对现实,于是差距就一点点拉大,愤懑、不平、抱怨开始充斥身心,得到的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曾国藩读后感8

曾经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万籁俱寂,少年曾国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背不下来。背不下来不能睡觉,他只好一直诵读此文。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小偷,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曾国藩去睡觉,只听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实在忍不住了,跳出来大声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曾国藩目瞪口呆:只见那贼人将那文章很流畅地背诵了一遍,然后轻蔑地看了曾国藩一眼,扬长而去。

平平资质,却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成就。通过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一个“恒”字成就了他。本书有别于一般的人物传记,作者更多地从人物的细节琐事着手,较为真实地为大家还原了人物形象,中间同时夹杂着许多作者对于主人公的人物评述。

他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高的人生成就,观其一生,始终离不开“有恒”二字。这本书中曾国藩“有恒”的性格特征无疑是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曾国藩读书有“恒”,他推崇“读书不二”,一本书未读完绝不去读另外一本。除了读书有恒,用兵打仗亦是若此,在做其他事情,他还是以恒为最高准则。

他要求自己每天都坚持固定的日程,这样求恒,自然是极为痛苦的。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不可能熬下去。熬不下去怎么办?熬不下去也要熬,用强悍的蛮劲打通此关。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每当极倦怠之时,他都会在日记中进行自省,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对于懈怠无恒的行为零容忍。

书中说,每一个人不管天资如何,只要肯下得苦功夫,就能做自己人生的锻造师,从混沌中幡然醒悟,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不能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棵树静静地长高,也会让人慢慢地成熟。

虽然曾国藩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古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要发扬和继承这种优秀的品质。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要不忘初心,坚持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奋斗!

曾国藩读后感9

和张小砚聊天,姑娘说:《曾国藩全传》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她说这话的时候,我才看了一半,“血祭”看完了,“野焚”读了一半,“黑雨”还未打开。我不知道张小砚说的是不是我看的这本《曾国藩全传》,因为在百度上搜索这个书名,你会发现,有多个版本。

我读的这本是长篇历史小说,作者唐浩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分为血祭、野焚、黑雨三部;另外还有人物传记《曾国藩全传》,作者蒋星德,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出版,为曾氏侄儿的亲笔撰述;岳鑫、张弘编写的《曾国藩全传》包含曾国藩正传》、《曾国藩演义》、《曾国藩逸史》《曾国藩别传》四部,是最大部头的一部,京华出版社出版,价格870元。其中流传较广的是前两套,等读完手头这一套后,可以再买来另一套读。

曾国藩有三点过人之处:曰自律、曰识人、曰驭人。

自律,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为此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写日记,对自己进行剖析,进行学淋淋的自我批评,从点滴之处进行自我约束。“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制矣”这是岳飞所言,也是曾氏原则。作为文武统帅,曾国藩以身作则,“勤”“俭”修身,恪守“慎独”,严守自己的品行,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够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带领一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队伍。

识人,就是识别人才。曾国藩著有《冰鉴》一书,现在可以买到。此书据说为面相识人之大成者,虽言过其实,但终究面由心生,生理和心理的相互转化影响是有道理的,此书可以买来一读。

驭人,就是是通过赏罚、教化、交流、共事等方法让人才为我所用,这是一门微妙的学问,值得一生学习。我曾说过,最美的风景在人的心里。可以借鉴卡耐基《人性的弱点》。

识人只有和驭人互相配合才有其意义,只懂其一,不足成事。识得人才,但是不能为我所用,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人有些人虽然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却不能为我所用,比如左宗棠者,只能顺其发展,取其自然,合理利用,没有必要在这些人身上多费工夫;那些心地醇厚、具备突出才能、同时又可克服的缺点的人才是有价值的,识别人才后,加以鼓励,加以培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持久,比如李鸿章者。

其实,自律和识人驭人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严于律己,才能耳清目明,识得人才,并让人才聚拢在自己的人格魅力之下,并且驾驭他们为我所用。

曾国藩读后感10

11月某日网上看见消息说,河南文艺出版社新推出唐浩明《曾国藩》全集,是唐先生唯一自己作序并重新校对的全本书,另外湖南朋友近期微信圈晒唐先生,于是便毫不犹豫买了一套。此书热时,买过若干套(自己看和送友人),也读过两遍。收到书后便迫不及待的读了第一本,到是有序,是为短序,所谓全本和过去没有什么区别,河南人民言过其实了,不过书的质量和纸张不错,拿在手中阅读的感觉很好。

近几年有幸加入了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湖南微信朋友圈,先先后后与若干位湖南人近距离接触,前年也深入了一下湖南。湖南人的确性格鲜明,人才济济,和我们陕西人似乎有相通之处,区别可能在于一个受古风影响多一些,一个受近现代影响多一些。由于朋友圈的关系,或许是有相通的地方,想带家人或与三五好友去湖南游历一下竟成了我近两年来的心结。

曾国藩,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洗礼的社会精英,正常情况下行走朝廷、衣锦还乡是他们的毕生追求。可曾国藩生活在一个风云变幻改朝换代的时期,成就一番事业是他们内心的呐喊,但身处乱世,世风日下,社会落后,朝廷岌岌可危,潜规则盛行,想做事无事可做的无奈、苦闷,成就一番事业过程中的激越、纠结、挫败,做大事不拘小节不拘手段的气魄,对改朝换代内心深处的挣扎,一个个鲜明特点的人物,在唐先生穷尽八年的书写下,一本丰富鲜活引人入胜近些年难得的好看的大气的书出炉了。

再读‘血祭’有以下几处印象深刻,一是对左宗棠这个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助张亮基守长沙巡抚衙门中的洪门宴一节中不多的笔墨,便使一个活生生的左宗棠跃然纸上,让我觉得有身边熟人的影子;二是世无艰难何来人杰一节和之后两节,把曾国藩出山前的纠结顾虑描写叫一个透,今后谁有什么事想不明白了,看看这三节,会大有收获的;三是对塔布齐、康福、彭玉麟的使用,对罗泽南金松龄青麟的处理,与刘蓉的相处,皆是经典之处。另外,有几句话印象深刻,如:当文官的不爱财,再平庸亦是良吏,当武官的不怕死,再粗鲁亦是好将;读书人附逆匪,则匪逆有可能成大事——。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曾国藩传读后感曾国藩全集读后感

曾国藩和李元度的恩怨曲折

一、“追随忧患日 生死笑谈中”

 李元度,字次青,湖南平江人,出身举人。清咸丰三年(1853年)曾国藩在衡阳组建湘军时,他任黔阳训导,曾上书言兵事,为曾所赏识,遂招之入幕。初期综理全军文案。他文才出众,却弃文就武,于咸丰五年自请领兵打仗;咸丰十年七月,曾国藩保举他为皖南道道员。

 八月,李元度率所募平江新勇3000人抵达祁门大营。适逢徽州有事,曾国藩命他率领所部驻守徽州,越9天,徽州失守,李元度败不回营。曾国藩要参劾他,众僚属纷纷谏阻。李鸿章甚至因谏劝不从,拂袖而去,曾仍坚持严参。

 众人之所以劝阻,主要因为李元度过去有功,与曾交情深厚。他入湘军幕早于李鸿章5年,早于左宗棠7年。在曾国藩坐困江西,一筹莫展的时候,李元度募勇成军,力撑危局,领兵比曾国荃还早一年半。湖口战役,他救过曾国藩的性命。咸丰七年,曾氏丁忧乡居期间,给李元度写的信最多,其中尤以“三不忘”一信,最能说明元度的功劳与情谊。“自维即戎数载,……所愧恨者,上无以报圣主优容器使之恩,下无以答诸君子患难相从之义。常念足下与雪琴,鄙人皆有三不忘焉:……足下当靖港败后,宛转护持,入则欢愉相对,出则雪涕鸣愤,一不忘也;九江败后,特立一军,初意专在护卫水师,保全根本,二不忘也;樟树败后,鄙人部下别无陆军,赖台端支持东路,隐然巨镇,力撑绝续之交,以待楚援之至,三不忘也。自读礼家居,回首往事,眷眷于辛苦久从之将士,尤眷眷于足下与雪琴二人”。给别人的信中也说:“李君次青,从弟多年,备尝艰险,上年弟以忧归,李君力撑江省之东路,为人所难,百折不回,弟愧无以对之,寸心抱疚”。曾国藩的日记,几乎无月不有与李元度书信来往或“长淡”、“鬯谈”的记载。总而言之,在失守徽州以前,李元度的形象是一个文武兼备,与曾国藩患难相随,至交至契的人。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又要严参李元度呢?

二、曾国藩严参李元度

 有人认为,清廷在答徽州失守折的上谕中,批评了曾国藩而褒扬李元度,曾遂迁怒于李,予以参劾,以曲折地表达对批评的不满。这种揣测之词,不合罗辑。在《徽州被陷现筹堵剿折》中,曾自认“调度无方,咎无可辞,应请旨将臣交部议处”。清廷答谕说:“该大臣甫接皖南防务,连失两郡(按:指宁国和徽州),虽因饷绌兵单,究属筹划未密。着即振作军心,再接再厉,万勿一挫之后,即损军威。李元度谋勇兼优,此次失衄,深属可惜,人材难得,着即迅速查明下落具奏”。曾自请议处,“上谕”先替他说出连失两郡的原因在于饷绌兵单,然后轻点“筹措未密”,接着鼓励他振作军心,再接再厉,“筹措未密”较之“调度无方”轻。褒扬李元度,出于估计他已殉职。答谕的弦外之音,是概不追究徽州失守的责任。它发出的时间是九月二十一日,严参李元度的奏折发于九月十六日,参折先发,签谕后发后到,绝非“迁怒”,毫无疑义。曾国藩之所以不念李元度的功绩,不顾往日交情,不受众人劝阻,断然严参,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急转直下的皖南战局有关,与风云突变的时局有关,与曾、李军事上的分岐有关,还与曾的法纪观念、儒家思想和李的操守、修养有密切关系。

 1、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兼顾皖南防务,正值“江南糜烂”,全局被动,受命于危难之际。他的全局方针是:江北围攻安庆,迫敌决战;江南布兵三支,进图吴浙。他自任中路,驻皖南的祁门,其馀两支暂时还无兵可布。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十二日,宁国府失守,守将周天受阵亡;二十五日,徽州失守。至此,皖南四府一州全部落入太平军手中,曾在皖南几无立足之地。恰恰在这个时候(八月二十六日),曾接上谕,因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命他派鲍超率兵三千兼程北援。真是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啊!八月这个多事之秋,是曾国藩思想负担最重,精神最苦恼,情绪烦躁不安的时候。李元度在这个时候失守徽州,火上加油,使曾难以承受心理压力。

 2、徽州是皖南通浙江、江西的要道,军事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祁门大营的大门,大门洞开,使湘军统帅部处于敌人直接攻击的威胁之下。李失徽州,颇象《三国演义》的马谡失街亭。太平军攻取徽州、休宁后,因见急援徽州而未能赶上的鲍超、张运兰两军分驻渔亭、夥县,便放弃了直扑祁门的计划,转由婺源进江西,使曾国藩松了一口气。一个多月后,李秀成十万众攻占夥县,距祁门大营60里,再现失街亭险象。曾国藩写下遗嘱,帐悬佩刀,准备一死,幸鲍超赶到解危。这虽是参劾李元度之后的事,但它更能说明失徽州在军事上的关系之大。

 3、曾、李在军事上意见相左。徽州之役,曾主守,要求李元度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李不听,忽视湘军最为重视的扎营、筑垒,反而随时向敌迎战。从这段时期曾给李的几封信,可以看出他俩在战守问题上存在着根本的分岐。如:八月二十日信:

 阁下好分兵。吾向以分兵为大戒,新募之勇,尤不宜分也。

 八月二十三日辰刻信:

 二十二夜接二十一日惠函,具悉一切。是日出队至临溪,实为轻举妄动,殊不可解。……前日派童、单二营至丛山关,已属轻躁,此二十一日之举则更躁矣。不意阁下在戎行六年,而心不入理如此!

 八月二十三日巳刻信:

 来信前云派两营同礼河出扎,后又云派三营同礼河出扎,鄙意只可派二营或一营出扎,余皆令其守城。平江勇轻进轻退,旧习未改,宜切戒之!

 八月二十四日信:

 扎营是第一根本事。平江营十六到,十七、八、九不令扎营;礼河二十到,二十一、二不令扎营,何也闻皆散乱于沙州之上,何以御敌宜绅民之不以为然也。

 八月二十六日午初信:

 二十六日己刻接二十五日辰刻信,辩前函躁字之责。二十一、二、三连三日出队,非躁而何守城尤贵于静,务思沉几渺虑。鲍营已五次飞催,并嘱孔旭日长跪乞师,兵不行不起。拔队入岭之后,却须谨慎,不可太躁。阁下勿再以二十日催礼河营之法催之。霆营者稍有疏失,则他无可望矣。关系极大,阁下切勿信笔乱写。

 曾国藩在书信中对部下如此严切指责,似不见二例。显然,李元度不听指示,轻举妄动,还自以为是。这可能又成为李元度兵败负气出走的原因。曾深感局势严重,两天之内,六次飞调王牌军鲍超霆营驰援。却不料徽州府城只一昼夜就失守了!他在八月二十六日日记中写道:“夜二更闻徽州于二十五日申刻不守,次青不知下落,为之竟夕不寐”。次日又记道:“是日,平江各营败勇俱至祁门,未得次青实在下落,殊为凄咽……是日思次青之败,由于自是”。他料想李元度已死,不胜伤感;而于李元度之败,则认为不能原谅。九月初六日,他接到李元度自街口所发之信,认为“犹多怙过饰非之辞。咸丰六年平江勇烧杀辰勇二百余人,次青信中亦多怙过饰非之语。此人殆不足与为善矣!”九月十二日与陈作梅“鬯谈次青在徽误事之情,日内心中恼怒殊甚”。

 4、儒家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清廷对于阵亡、殉职的文武官员,无不优予抚恤。其中不乏封疆大吏,如黄州兵败投水的湖广总督吴文庐州城破投塘的安徽巡抚江忠源,三河阵亡的安徽巡抚李续宾等。而于作战不力,兵败出逃的文官武将,则视情节轻重,予以惩罚。咸丰十年(1860年),两江总督何桂清苏州兵败,逃往上海,被革职拿问,后在京师正法,是典型的事例。曾国藩先后在靖港、湖口两次兵败自杀,论者或以为出于忧愤,或讥以羞愧,而忽略了这位儒教信徒成仁的选择。李元度既是带兵统领,更是皖南道道员,曾国藩未尝不以他失徽州不殉节为憾。前几天宁国失守,“江宁巡道福咸所署皖南道缺业已另放有人,犹复同守危城,效死弗去”,李元度岂能偷生他去曾国藩九月初七日《致沅弟、季弟》信说:“次青二十五日城破走出,……大节已亏,此后难于自立矣”。曾并非“太上忘情”欲李死,而是儒家传统思想使然。不死,则失地有罪,受法纪制裁,理所当然。曾治军赏罚严明,断不能循私庇护。他在家书中说:“次青事须渠来营一次,乃可定案。今天下虽已大乱,而法纪不可全废,如普(按指普承尧)不重惩即无以服江楚军民之心,重惩普而不薄惩青,即无以服徽人,并无以服普之心”。“薄惩”既考虑了失徽州的客观原因,也顾及李往日的功劳,既重法纪,又有几分人情味。

 5、平心而论,李守徽州的兵力不单薄。除平江勇3000人外,曾调拨增援的礼河四营所有2300人,原徽防闹饷哗变留下的还有1600人,合计近7000人。在此之前,湘军大将大都不过统领数千人,李续宾名闻天下,手下仅6000人,鲍超所向披靡,带的不过5000人,左宗棠以新募的5000之众,把守景德镇,与太平军骁将黄金文、李世贤两部十多倍的兵力周旋数月,确保祁门大营的后门。李元度若能按曾国藩的指示坚守,徽州可保无事。他这支兵大都是没有见过战阵的新勇,曾是知道的,所以只要求他守六天,续有后援。正因为不是一支能征惯战的精兵,李更应知道不可疏于扎营筑垒而随便出战。至于城垣坍毁,不是无法补救的困难。按《天岳山馆文钞》李元度追悼守徽阵亡的同事杨萃耕的《哀辞》说,杨催他修缮城墙,修葺三昼夜,完成三分之二,李世贤大军来了……。按李世贤兵临徽州城下是八月二十四日,李元度率部到达徽州是八月十六日,七天时间,为什么不早修护城不扎营、修垒、挖沟,守城不早修城墙,李元度满以为可以一战克敌,无须乎“守”啊!难怪曾恼怒不已。

 6、李元度轻躁自是,失守徽州,贻误大局,责无旁贷。他却使出骄气来,仗着往日的功劳和交情,认为你曾国藩总不会把我怎么样,竟然败不归营(当时曾还不知他去另投靠山)。在他的心目中,没有法也没有了曾,在曾的心头之火上,再浇一瓢油。应该说,严参是李元度自讨的。

 有这许多原因,无怪乎曾坚持参劾。九月十六日,他上奏:“李元度躁扰愎谏,既不稳修营垒,又不能坚守待援,仅守一昼夜而溃,贻误大局,责无可贷”,请旨“将李元度革职拿问”。廷谕照准。

三、李元度东山再起,又被参倒

 李元度徽州出走后,在浙赣边境逗留21天,九月十六日回到祁门大营,索还欠饷,回平江募勇去了。曾国藩日记:“傍夕,次青自广信来,至营一见,尚无悔过之意,恐难长进”。这时曾还不知他已另有高就。

 清廷批准将李元度革职拿问,曾国藩并没有拿问,等他自动回营结案。然而李元度一去不返,浙江巡抚王有龄为他撑开了保护伞,步步升迁,曾容忍一年多,于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二十二日再次参劾,奏片说:

 新授浙江按察使李元度,咸丰十年八月徽州失守案内,经臣奏奉谕旨,革职拿问。该员并不静候审讯,擅自回籍,与候补道邓辅纶往返函商,求巡抚王有龄奏调赴浙。十一年二月初九日奉上谕:“已革徽宁池太广道(按即皖南道)李元度,着曾国藩饬令前赴浙江,交瑞昌、王有龄差遣委用,其应得罪名,仍着曾国藩查办。钦此。”李元度并不具禀请示,即行募勇赴浙,名曰:“安越军”。旋于义宁案内,经官文奏奉谕旨:“李元度着赏还按察使原衔,其失守一案,仍着曾国藩讯明,分别办理。等因。钦此”。又于奉新、瑞州案内,经毓科奏奉上谕:“李元度着赏加布政使衔,其徽州失守之案,应否免其查办,仍着曾国藩酌核具奏。等因。钦此。”

 清廷赏识李元度人才难得,又值需人孔急之际,只须曾国藩圆转奏复,徽案本可一笔钩销。李元度也太高傲了,毫无悔过表示,曾岂能容得:《奏片》继续道:

 “查义宁、奉新、瑞州皆臣所统辖之地,系贼先自退出,李元度并无打仗克城之事。……屡报克复,冒禀邀功,实出情理之外。本年正月十四日,皇上弃瑕录用,补授该员盐运使,兹又攫授浙江按察使……臣查该员李元度,徽州获咎以后,不候讯结而擅自回籍,不候批禀而径自赴浙,于共见共闻之地,并未见仗,而冒禀克复。种种悖谬,莫解其故……乃李元度六月至江西,八月抵广信,九月低衢州,节节逗留,任王有龄羽檄飞催,书函哀恳,不一赴杭救援。是该员前既负臣,后又负王有龄,法有难宽,情亦难恕。所有该员补授浙江盐运使、按察使及开复原衔、加衔之处,均请饬部注销,仍行革职。姑念其从军多年,积劳已久,免其治罪,交左宗棠差遣。

 该员……平日文理尚优,带勇非其所长。其所部安越军八千人,臣当与左宗棠熟商,或全行遣撤,另派差使,或酌留二三千人,令其守城,俟立有功劳,再由左宗棠奏请开复。”

 这个奏片,毫不留情,连官文等督抚大员的保举都彻底否定了。李元度自失检点,再次跌入深谷。片中说:“后又负王有龄”,因李元度终未赴援杭州。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太平军攻入杭州、瑞昌,王有龄同时殉城。

 王有龄既死,李元度失去靠山,因见曾国藩在两个多月内接连有升奖,于是向曾上一道贺禀,意在弥缝裂痕,修复旧好。曾收到这个贺禀,觉“文辞极工”,与幕友“言及前此奏折不少留情,寸心怦怦,觉有不安”。然而,《贺禀》虽引起曾一时的感情冲动,却未能使其心上的阴影完全消失。同治元年五月十七日,曾参劾见异思迁、私行远扬的鲍超部将陈由立时,举郑魁士、李元度二人为例说:“此二人者,郑魁士之罪重,李元度之情轻,而其背于此并不能忠于彼则一也”。后因曾国荃、曾国葆对此有看法,才使曾国藩的态度有了根本的变化,回信称:

 “次青之事,弟所进箴规极是极是!吾过矣!吾过矣……通首读来,实使次青难堪。今得弟指出,余益觉太负次青,愧悔无地。余生平于朋友中负人甚少,惟负次青实甚。两弟为我设法,有可挽回之处,余不惮改过也。”

 六年后,他在这份奏稿后面批道:“后记:此片不应说及李元度,尤不应以李与郑并论。李为余患难之交,虽治军无效,而不失为贤者。此余之大错,后人见者不可抄,尤不可刻,无重吾过。(同治)七年八月国藩批”。

四、曾国藩拜恩怀旧 密陈录用李元度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国失败,曾国藩加官进爵,拜恩怀旧,于八月十三日上《密陈录用李元度并加恩江忠源等四人折》称:“今幸金陵克复,大功粗成,臣兄弟叨窃异数,前后文武各员无不仰荷殊恩,追思昔日患难与共之人,其存者唯李元度抱向隅之感”。他申述对李元度的两大内疚:一是咸丰六年他率军在江西最困难的时候,“赖李元度力战瑞州,支持危局。次年臣丁忧回籍,留李元度、彭玉麟两军于江西,听其饥困阽危,蒙讥忍辱,几若避弃而不顾者”。再则“李元度下笔千言,条理周密,本有兼人之才”,“惟战阵非其所长”,是他“用违其材,致令身名俱裂”。“此二疚者,臣累年以来,每饭不忘。兹因忝窃高爵,拜恩怀旧,惭感交并”。“李元度屡经臣处参劾,未便再由臣处保荐,如何酌量录用之处,出自圣主鸿裁”。两次严参,一次陪参,又密陈录用,真还需要一股勇气。这篇密奏,情文并茂,清廷当即催令左宗棠查复。

 李元度于同治元年第二次被参后,回家闭门著书,深自敛抑。“安越军”已被裁撤,左宗棠的复奏未能使他开复。同治五年,贵州多事,巡抚张亮基奏调李元度入黔,自领一军,屡屡见功。从此雨过天晴,朝延陆续赏还原衔、顶戴,授云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攒来晚晴好景。

 五、“程门今已矣 立雪再生来”

 曾国藩对李元度的感情变化,曲折动人。李元度饱经忧患,如何看待曾国藩呢李原不是曾的门生,向来以弟子自居。曾去世后,李作《哭师》五律十二首,情意缠绵,凄切感人。其第九首云:“记入元戎幕,吴西又皖东。追随忧患日,生死笑谈中。末路时多故,前期我负公。雷霆和雨露,一例是春风”。前两句勾勒了他们以往的关系、情感,接着自认为有负于曾而将曾的严参(雷霆)和密陈录用(雨露),一例看作对他的爱护(春风)。同治十三年,李还在一首步曾原韵的诗中写道:“嗟我昔从公,中厥良自作。未逐鲲鹏化,甘同鲋辙涸”。把挫折归咎于自作自受。这种不怨不尤,反求诸己的态度,难能可贵;与前期的骄、娇对照,判若两人。大致多年闭门思过,大有悔悟。

 当年曾、李风雨同舟,曾有两家联姻之说,后因李元度获咎中止。同治十年,李元度旧事重提,欲将第四女许配曾纪泽抚子广铨,曾国藩在家书中不胜感慨地说:“余往年开罪之处,近日一一追悔,其于次青尤甚。……顷闻次青欲与纪泽联姻,断无不允之理,特辈行不合,抱惭滋深耳”。

 李元度《哭师》诗最后一首的最后两句是:“程门今已矣,立雪再生来”。用“程门立雪”故事,表达愿来世再为师生的心愿,心情沉痛,催人泪下。光绪十三年,李元度病故,时人将他附祀于长沙曾文正公祠,不等“再生”就来到一起了。

读后感 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 文章 ,一段话,几句 名言 ,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 ,供大家阅读参考。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1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便是《资治通鉴》的由来。读人物传记,也是求在茫茫过往中窥见一缕善意的光辉,然后平心静气,修身养性的过程。

曾国藩不同于后来的李鸿章、梁启超等人,他的一生,起点极低。他智力平常,一个秀才考了七次;他身体禀赋很差,一身与多种严重疾病相伴;他出身也很平常,祖上几百年间都是平头百姓;更差劲的是,他年轻的时候,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但他通过不懈的个人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与其说他生来便是模范,不如说他是每个平凡却不甘平庸的人的缩影。可恰恰是他这样,如同修仙文中,起步一无所有的男一,在旁观者的默哀注视下,却凭自己一招一式不断累积的朝朝暮暮,而走上人生之巅,这样普通又落俗的人设,才最最戳人心窝。毕竟天才少有,平凡才是大多数。由此见得,曾国藩的进阶之道,何尝不是大多数人忙忙碌碌一直追寻的应试或是 职场 生存之道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很乐意谈谈曾国藩的一生于我们学习有何借鉴之处。

最想谈的是努力。亦可分为勇于承认努力和敢于努力两部分。

常常看到高考后的状元采访,把自己说得是个不靠什么努力就取得了好成绩的顶级牛人。排除真的是天赋异禀这一可能,那为什么状元们,括弧所有人,都不愿承认自己十分努力呢似乎努力常常与笨挂钩,而谁又愿意每天在脑袋上顶个“笨”字沉迷刷题,生人勿进呢其实努力的人才是聪明人。不是每个人都找得到学习的捷径的,那谁先开始走路,谁便握有胜利的最大可能性。承认努力,是自己心底的轻松同时也可获得众人的监督,而所谓众人亦会因你的努力而岌岌自危。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不惯努力之人的原因,大抵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罢了。

“葡萄”自然不是所有人想有就有的。许多执着于“面子工程”的人幡然悔悟,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却发现无从下手。因为努力其实是一种能力。不仅要想努力,更要会努力。曾国藩深谙其道,只有放空一切的日夜兼程与脚踏实地才能给予那些看不上自己的人最好的回击。他读书是笨办法,不背完理解完一本决不开始下一本。不是鼓励这种 方法 ,而是赞扬他这种铢而累,寸而积的信念。写到这儿,已经有点像心灵鸡汤了。的确,努力这话题太大,谈着谈着便有种给人画了一张大饼的感觉。那实际究竟该如何操作呢

曾国藩同样给予了我们答案。我们可以自由发挥。总觉得庄子的齐物观有另一种解读。泰山大,而蝼蚁小,但有时用着的却是众人眼中效用较小的蝼蚁。天下万物各司其职,故可说是齐物。同样,我们学习,一定是功利心极强的考点一二三吗曾国藩在翰林院时考试,不同于其他人般平日纵情高歌,考前临时抱佛脚,他得益于考秀才前的脚踏实地精神,而轻松了很多。所以,知识的积累努力的边界无边无涯,我们自由发挥横冲直撞,终归会在将来有一天付诸回报。

《曾国藩传》教导我们的绝对不止这些,有些史越读越感慨,有些真理越辩越明白。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2

昨天才拿到《曾国藩传》就迫不及待地读了第一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曾国藩及其家族如何通过科举之路一步步踏上从政道路并实现阶级跨越的。

从本章节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原生家庭虽然小有富庶但并非名门望族或官宦之家,甚至前几十代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可见他并非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二代或官二代,凭借自身的努力一步步脱颖而出,进了翰林院,相当于现在知识分子的精英中的精英阶层。 总结 来看,我认为曾国藩能够成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原生家庭重视 教育 。从第一章可以看出,从曾国藩的爷爷辈就非常重视教育,不惜花重金培养曾国藩的父亲和曾国藩本人。本来祖父是想培养父亲的,可惜父亲多年不能中取,祖父就是不信邪,把希望放在孙子上,从小非常重视曾国藩的教育,所以曾国藩在这种教育氛围浓厚的家庭中长大,自然 文化 基础和素养也不差。

二、继承了家庭的优良传统精神—锲而不舍。我们读第一章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父亲多次科考,多次不中。考了好多年,终于在40多岁才榜上提名。而曾国藩本人也考了好多次才考上秀才。父子俩的这种成绩成了当地乡亲的笑话,但这些都没有阻止曾氏家族追求金榜题名的梦想。他们带着这样的梦想,一步步锲而不舍地向梦想迈进。终于父子俩都在不同的时间实现了自己或大或小的金榜题名之梦。而能带着他们坚持下来的就是他们家的家族精神——锲而不舍。曾国藩回忆,他的祖父有“三不信”,不信风水,不信医生,不信和尚,只信人定胜天。我想翻译过来,就是对梦想的锲而不舍的这种精神。

三是善于从失败教训中分析原因和总结。通读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发现他的科举之路走得并不顺利,他失败的次数其实还是得挺多的,但是有一次的失败开启了曾国藩的人生拐点。那就是他的父亲中秀才,而他却名落孙山,还被当成反面典型进行通报,批评他的文章写得文理不通,相当于现在说的语句不通,结构混乱之类的,还是批评得相当厉害了。这件事使得曾国藩深受打击,他痛定思痛, 反思 自己失败的原因,并将自己的文章和其他优秀的文章进行对比,准确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自己的一套写文章的方法。第二年,他再次进行科考,终于如愿以偿金榜题名。从此以后,曾国藩找到了自己的 学习方法 ,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可见善于从失败中找寻原因,找差距,总结 经验 是多么重要的事。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3

古人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为一个人成长的递进过程,可见修身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奠基和根本的作用,为此我想,修身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带着这个问题,我去读了《曾国藩传》从中又一次受到深刻启迪。在此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大家共勉。

在读《曾国藩传》中我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一是——“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曾国藩,一个知人善用、广培党羽者,一把创立军队、运作官场的好手,一个读书人统率军队攻城掠地成功的典型,一个军事家,,一个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一个名垂青史的重量级人物!

曾国藩前半生的治学可谓书呆子。此种精神我觉得是当今社会少有的,因为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被认为是百无一用的呆子,但是我认为只有先做呆子之后才能做聪明人。

当你对人生的有些不好的事情“糊涂”一点时,它往往却向好的方向发展。这也许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道理吧。

这个道理在曾国藩身上很好的体现了出来。他能够在后期的官场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把“难得糊涂”的呆子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事实上作为一代宰相就必修能够忍辱负重,否则将不能成为真正的全国的管家。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成小的时候,很想看看家人对他有多么重视,吃饭的时候就躲到衣柜里,他希望看到大家焦急找他的结果,然而让他大失所望的是,谁也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等大家吃完饭,他才从柜子里爬出来吃那些“残羹剩饭”,从此他发誓:一定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你会大失所望的。

这就是我从曾国藩身上所了解到的“呆子”哲学。

曾国藩,这位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按照中国士大夫的圣人标准,立德、立功、立言,他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被封为近代最后一个圣人,在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品质和修养。我从中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二是做事要“慎独”。

“ 慎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能够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去除内心的恶念,培养自己的善念,这样就能问心无愧,对得住天地良心,饭能吃得香,覚睡得安稳,故能心安理得,心态平和,是可笑对苍天,下可孝对父母,中可和对同事。对工作、对朋友、对亲人只一个“诚”字,不欺暗室,不阳奉阴违,做到心口如一。其实我们为人处事要的不就是“以诚相待”吗!

我从中发现了为人处世的秘诀之三是为人要“主敬”。

“主敬”就是外表整齐严肃,内心纯净专一,接待贵宾和参加活动,都是主敬的具体表现,古人常讲君子应讷于言而敏于行,与主敬异曲同工,人在遇到危急生死存亡时刻都会高度集中精神,然后就会化险为夷。主敬是指一种厚重,专注,严肃认真的精神状态,曾国藩经常要求他儿子曾纪泽说话要慢,走路要慢,举止要庄重,通过这些

日常琐碎的行为习惯来培养“敬”功夫。这就要求人要有静气,少说话,话多伤神,注意养气,控制自己的心情,气若不动则心不动。心要静,若不静,则省身也不密,见理则不明,都是浮的。人若心浮气躁必然会影响对事物作出正确判断,所以当人面对重大事情和各种突发情况时要有静气,要从容不迫,处变不惊,这样才能对事情做出正确判断,从而能够作出正确决策。这也是普通人向成功人发展的重要过程。当然这跟人的个性和成长环境有关,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砺后获得的,如果平时经常注意养精蓄锐,面对意外情况时尽量让自己头脑冷静,做到谨言慎行,对事情不草率做决定,而是深思熟虑,时机不成熟时要学会先把事情先放一放,也许过段时间后事情会明了些,到时做决定会容易些。

这就是我读《曾国藩传》得到的感悟,希望喜欢的朋友有时间也可以去借来一读!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4

近人对曾国藩非常推崇,__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对曾国藩也是视若神灵,1937年蒋经国从苏联回国,蒋将他安置在溪口读书,交给他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传》描写了曾国藩从一个睚眦必报的孩童一步步成长为一位大儒名臣,反映了他从事道德修养的心路历程。

读这本书可以让人感觉到原来成功是如此简单;原来成功人士也具有很多普通人的诸多缺点,只是他们懂得如何去克服改正;原来成为一名成功人士是有迹可循的。

曾文正说:“开国之际,若汉唐之初,异才、畸土、丰功、伟烈,飙举云兴,盖全系夫夫运,而人事不得与其间。至中叶以后,君子欲有所建树,以济世而康屯,则天事居其半,人事居其半。以人事与天争衡,莫大乎忠勤二字。乱世多尚巧伪,惟忠者可以革其习;末欲多趋偷惰,惟勤者可以遏其流。忠不必有过人之才智,尽吾心而已矣;勤不必有过人之精神,竭吾力而已矣。”

他的意思是说,朝代建国之初,奇才异士不胜枚举,这靠的都是天运而不是人的努力,正所谓乱世出豪杰;在朝代的中期,君子要想建功立业,天运占一半,人的努力占一半;而在朝代的末期则主要靠忠和勤了。这段话的描述虽有偏颇之处,但是他肯定了一个人在自身成功道路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曾国藩从小并没有表现出多少超于常人之处,相反他个性内向、尤好报复、天生一对三角眼似闭非闭,人称“闭眼蛇”。

而且资质平平并无天赋之才,两次考取功名不中,最后是在不懈的勤奋钻研下考得功名。之后他在于太平军对抗中,由于自己刚愎自用、不擅指挥等原因遭到多次失败,并三次跳河自杀未遂。但是,与一般人不同的是,曾国藩并没有长期沉溺于此,而是十分注重自己道德品行的提高,不断自我反省、惕厉自己、吸取教训并最终成为一名为后世推崇的大家。

在曾国藩关于道德修养的论述中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喜欢把提高修养的做法具体化并罗列成条,以便于实践。

他把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得推己及人用来教导自己兄弟子女和族人,在这种家教的约束下,曾家和睦旺盛,人才辈出。他的儿子曾纪泽就是清末着名的外交家,曾据理力争的为我国收回了乌宗岛山及伊犁南境特克斯河一带,维护了我国的主权。

曾国藩家训中,分门别类的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相信即使对于今人,若能按照家训中的道理行事也必能成就一番大事。

曾国藩家训中,有两处我感触最深:一是他提到,“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也就是读史时要做到设身处地,好比自己正在于当时的人对答应酬。如果遇到当时的事,你自己会怎么做,应该择其善者而取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是,他提到“作诗文,有情极真挚,不得不一倾吐之时。然必须乎日积理既富,不假思索,左右逢原,其所言之理,足以达其胸中至真至正之情, 作文 时无镌刻字句之苦,文成后无郁塞不吐之情,皆平日读书积理之功也。

若平日盛酿不深,则虽有真情欲吐,而理不足以适之,不得不临时寻思义理;义理非一时所可取办,则不得不求工于字句;至于雕饰字句,则巧言取悦,作伪日抽,所谓修调立诚者,荡然失其本旨矣!以后真情激发之时,则必视胸中义理何如,如取如携,倾而出之可也。不然,而须临时取办,则不如不作,作则必巧伪媚久矣。”

也就是说,在写文章时即使有真情要倾吐,可是道理却无法表达清楚,从而不得不临时去探寻义理,而义理并不是一时就可以获得的,于是只好去追求字句工整。以至于作文时沉溺于雕字饰句,想通过巧言来取悦于人,而修辞立诚的宗旨早已荡然无存,这就更为拙劣了。

我写东西的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扰,明明自己有很多感情要抒发可真正开始写时,却发现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情感,以至于不得不冥思苦想一些好的 句子 ,到最后想一吐而快的情致往往被破坏,文章或不了了之或索然无味。一直以为这是自己才疏学浅的表现,没想到在曾国藩家训中竟然有类似描述,看来这是初写文章人的通病。而要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曾国藩有提到那就是要多看书、多思考、多积累。

19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曾国藩一直用“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所许”来自嘲自己。相比而言,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曾国藩传》读后感1000字5

初读《曾国藩传》前,觉得曾国藩只是个众人皆知、无人不晓的“卖国贼”,勾不起我的阅读兴趣。但翻阅数页之后,似乎有点爱不释手了。

从国家和民族角度而言,曾国藩的确是个置民族的安危、人民利益不顾,屈服于西方列强对华政策而又竭力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卖国贼”。

对于其一生的罪恶我觉得不应该归咎于他个人品质,而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由他出身的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地主阶级决定的。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觉得曾国藩是个修养颇高,有头脑、有远见和有谋略的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大致可以分成七个阶段:跻身六曹、创建湘军、坐困江西、决战安庆、攻陷天京、剿捻失败和抑郁而死,可谓有起有伏,人生变数无穷,读之颇有感触。

首先,曾国藩精通古文,广泛猎读,在学术上向很多当时有名人士请教,这些不仅增长了个人方面的见识,也大大提高了个人声望。

曾国藩能如此顺利成为二品官,一方面是由于自身勤奋好学和聪明能干,另一方面是由于受到穆彰阿的垂青和举荐。也许是这一切对于曾国藩来说太顺利了,造就了他当初锋芒毕露、自恃清高的性格,使他在坐困江西期间处处碰壁、受到地方官员的百般排挤和刁难。

其次,曾国藩经过一年的大彻大悟再度出山,受命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为其大展夙志提供了舞台。

其实曾国藩受命为两江总督是清政府为形势所逼,迫不得已,由于清政府所依靠镇压太平天国的江南大营就在此时溃败,只能依靠曾国藩集团所创建的湘军来镇压太平天国了。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机会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再次,湘军攻陷天京以后,曾国藩自剪羽翼,释清廷疑忌,自保末路,足见其经验丰富,政治嗅觉之灵敏,审事详明,处事果断。

最后,曾国藩是个爱才如命,求才若渴的贤人。行军打仗,每到一地,必广为访案,凡具一技之长者,必设法延至,收为己用;闻有德才并兼者,更不惜重金,驰书礼聘。

他还能虚心纳言,鼓励众幕僚直言敢谏,故能收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他在事业上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与其有很大的关系。

读此书不仅让我对曾国藩有了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从中受到不少启迪,而且加深了我对近代清朝历史的认识,同时引起我对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兴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2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