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赛·安德森简介及详细资料

林赛·安德森简介及详细资料,第1张

人物经历

1923年4月17日,林赛·安德森出生于印度班加罗尔卡纳塔卡。父亲是位英国军官。长大后,他先后求学于乔汀汉学院和牛津大学的伍德翰姆学院。1947年,开始担任《次序》杂志的编辑,该杂志由他与加文·兰伯特、卡雷尔·赖兹一起共同创办。后来,供事于英国**协会的期刊《画面与音响》和左翼政治周刊《新政治家》。同时,在他早期的论争文集中一篇叫“Stand Up, Stand Up”的文章,安德森阐述了关于英国**应该是什么的理论。

1948年,执导个人首部纪录片《Meet the Pioneers》。1952年,执导纪录片《沃克菲尔德快报》。1954年,执导由理察·伯顿主演的纪录短片《星期四的孩子》,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短片)奖。1955年,执导剧情短片《A Hundred Thousand Children》;同年,执导剧情短片《Foot and Mouth》 。

1957年,执导由阿伦·欧文主演的纪录片《圣诞节以外的每一天》 。1959年,执导纪录片《March to Aldermaston》。1963年,执导由理察·哈里斯、瑞秋·罗伯茨合作主演的剧情**《如此运动生涯》  ,该片探讨了底层工人阶级在个人情感和事业前途上的出路问题 ,入围第16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  。1967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白色巴士》上映。

1968年,执导由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大卫·伍德合作主演的剧情**《如果》,该片根据戴维·舍文和约翰·霍雷特的**剧本《反叛者》改编而成  ,获得第22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22届英国**学院奖**奖-最佳导演奖  。

1971年,开始在皇家宫廷剧院担任助理艺术导演。1973年,执导由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海伦·米伦共同主演的奇幻喜剧**《幸运儿》  ,该片入围第26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  。1979年,由其执导的剧情**《The Old Crowd》上映。

1982年,执导由雷纳德·洛塞特、格拉汉姆·克罗登共同主演的喜剧**《大不列颠医院》  ,该片入围第35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  。1986年,执导纪录片《威猛在中国——天外有天》;同年,执导纪录片《Free Cinema》  。

1987年,执导由贝蒂·戴维斯、丽莲·吉许、文森特·普莱斯联合主演的剧情**《八月的鲸鱼》  。1993年,执导喜剧**《Is That All There Is》。1994年8月30日,林赛·安德森法国多尔多涅休假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享年71岁。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1993年 《Is That All There Is》 ** 1989年 《Glory! Glory!》 ** 1987年 《八月的鲸鱼》 ** 1986年 《Free Cinema》 纪录片 1986年 《威猛在中国——天外有天》 纪录片 1985年 《但愿你在这里》 ** 1982年 《大不列颠医院》 ** 1980年 《Look Back in Anger》 ** 1979年 《The Old Crowd》 ** 1975年 《在庆祝》 ** 1973年 《幸运儿》 ** 1970年 《今日剧》 ** 1968年 《如果》 ** 1967年 《白色巴士》 ** 1966年 《NET Playhouse》 ** 1963年 《如此运动生涯》 ** 1959年 《March to Aldermaston》 ** 1957年 《圣诞节以外的每一天》 纪录片 1956年 《梦幻世界》 ** 1955年 《The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 ** 1955年 《Foot and Mouth》 ** 1955年 《Energy First》 ** 1955年 《£20 a Ton》 ** 1955年 《Henry》 ** 1955年 《A Hundred Thousand Children》 ** 1954年 《星期四的孩子》 ** 1952年 《沃克菲尔德快报》 纪录片 1948年 《Meet the Pioneers》 纪录片 编剧作品 时间 名称 类型 1993年 《Is That All There Is》 ** 1992年 《John Ford: Part One》 ** 1986年 《Free Cinema》 ** 1967年 《列车第一季》 电视剧 1967年 《白色巴士》 ** 1957年 《圣诞节以外的每一天》 纪录片 1956年 《梦幻世界》 ** 1955年 《Foot and Mouth》 ** 1955年 《Henry》 ** 1955年 《A Hundred Thousand Children》 ** 荣誉记录 时间 荣誉 1982       第35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提名)  1973   第26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1969    第22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获奖)     1963     第16届坎城国际**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提名)     1969     第22届英国**学院奖**奖-最佳导演奖(提名)     人物评价

在**《如此运动生涯》中,林赛·安德森并不是简单地描绘主人公,而是刻画出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同时真实准确地还原了周围环境和塑造典型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影片客观冷静的讲述过程中,人们可以看到安德森的客观现实主义的认知,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主人公的主观感情发展来推动对真实世界认知的一种呈现,并通过突如其来的暴力来使主人公的愤怒情绪的积累达到顶点并转化成绝望。而且,他的**充分显示出了英国自由**中关注社会问题,讽刺黑暗现实的特点,通过对不同阶级不同职业的人的客观细致的描述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社会现状的不满。作为自由**运动浪潮中的代表人物,安德森也通过他的作品承担了社会责任 (《教育科学》评)。

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白首。

我是一个很好奇的人。

我也是一个用情很深的人。

对于一个又好奇用情又深的人来说,其实爱一个人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仍旧是爱一个一直变化着的人,让“新爱”不断涌出,并且跟他共同创造生命史,完成从“我”到“我们”的转变。

我想知道,为什么我对你不再好奇了

我曾经答应过你的,我要把比较禁忌的话题都好好研究一番,然后邀请你一起探讨。本周是2016年的最后一周,我已经在这一年里跟你探讨了死亡和丧失,所以最近可能还会邀请你探讨一下性。为了研究性,我让好朋友给我推荐了一部韩国情色片,叫做[爱人](看情色片的理由说得好冠冕堂皇,哈哈)。

这部**的开始,女主就被在电梯里结实的一位男性吸引了,后来两个人就发生了性关系。而女主其实马上就要跟与自己相恋7年的未婚夫结婚了,这段突如其来的“艳遇”,也让她感到不知所措。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跟未婚夫的一段对话

女主:“欧巴,我们晚一点结婚吧,明年再结可以吗?”

未婚夫:“为什么要晚一点?我们都已经在一起7年了,你知道的,虽然我们是彼此的地狱,但是我们谁都离不开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狱,我们就结婚吧!”

女主:“可是我凭什么要成为你的地狱?”

在上周五的文章我们,到底是彼此的天使还是魔鬼?|我眼中那个“可能”的你里,我邀请你一起探讨了我们到底要成为彼此的天使还是魔鬼这个话题,今天的文章也可能是那个话题的一个延展。

女主的这句质问,一直回响在我的脑海里:可是我凭什么要成为你的地狱?

我们跟一个人从相识到相爱,到彼此亲密无间,再到了如指掌,是否就会变成彼此的地狱呢?地狱是爱情的必然走势吗?我想显然不是,但是我们如何能避免成为彼此的地狱,避免对彼此的不再好奇,不再欣赏,不再感受到自由呢?

这件事情可能要从我们不再对这个人好奇开始。

当然如果我们再追根溯源一些的话,这件事情,可能还跟我们早就放弃了对自己的好奇有关。借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有的人在20多岁的时候就死了,只是到了80多岁才埋葬自己。

最近我的一些相亲经历,也让我看到一些男孩,他们跟我一样,都只有30岁,却把每天都过得没有任何差别。他们会告诉我:“我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可是我还能怎么样呢,所以就这样吧!”

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已经对自己的在世热情不好奇了,我不好奇如果去追求我热爱的东西会有怎样的不同,不好奇还有没有对我来说更有意义的事情,不好奇我的全部天赋和才华可以怎样make a little difference,不好奇如果我每天全情投入地享受工作的那8个小时,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这些,虽然我只有30岁,但是我都不再好奇了。我就等着养老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对于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来说,这份对自己的好奇,正在一点点“死掉”。小的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无限可能”,我们渴望看到自己“长大之后的样子”。可是等我们真的长大了,反而发现自己生命的轨迹,好像越来越狭隘;前方的路,好像都看得到尽头。

对自己好奇,是我们相信,今天的我,真的和昨天不一样,而明天的我,又会和今天不一样;在不同的情境下做着同样一件事情的我,并不一样;跟同样的人一起做同样的事情的我,每次也不一样。我好奇自己的一切,我今天小小的不一样:我对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最有意义和价值,所有这些事情的想法和感受,因为今天经历的事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什么让我觉得快乐,什么又让我难过?如果重新让我过一遍今天,我又做什么不一样的事情?今天我最欣赏自己哪里?今天我给这个世界一点什么不同?这个好奇,可以是无穷无尽的。

一个对自己没有好奇的人,最后也会对所有的关系失去好奇,不管开始的时候,这段关系带来了怎样的“新鲜”。

因为不用任何努力便能感受的“新鲜”,是十分有限的。就像我第一次跟你介绍说我的职业是心理咨询师时,你可能会觉得惊讶:“是吗,哇塞,我还从来没见过活的咨询师呢!”可是当我第二次跟你说到自己的职业时,你可能就需要一些好奇心,才能感觉到新鲜,因为你已经知道我是咨询师了。

当所有容易看到的“新鲜”都被看到后,当我们从彼此陌生,相互探索的阶段,到了后面彼此熟悉的阶段,是否还能带着好奇去探索对方呢?

也许你要反驳我说:可是我的确就是很了解伴侣了呀,她/他还有什么可了解的!

可你知道吗?这就是生而为人最奇妙的地方:如果你愿意坐下来,安住于当下,好奇地,全身心地听一听对方想说什么,你就会发现,就算是再无聊的生活,你也总能用自己的好奇问出一些从前你不知道的东西,因为探索一个人,本就是无穷无尽的。

这种不可穷尽就在于首先我们是非常复杂的,复杂到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理解自己为什么做出某个选择或者突然间有某种感受。其次,我们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包括我们跟彼此的关系。这个变化的过程多数情况下是缓慢的,有的时候是戏剧性的。

所以并不存在我们把一个人“探索完了”,这个人也包括我们自己。

但今天除了好奇,我还想邀请你走得更深入一些:除了好奇和欣赏,我们要怎样在对话中,让彼此在爱情里更加自由,而不是成为囚禁彼此的地狱?

我想给你一双翅膀,让你逆光,也能飞翔

我想每个人都是向往自由的。那么亲密关系是否是自由的“枷锁”呢?

如果不是,我们又要如何给予彼此足够的空间,让对方在我们的爱中,也能拥有最自由的空气?

在这里我想再讲一个小小的故事。

**[革命之路],被很多人戏称为[泰坦尼克号]的续集。因为莱昂纳多和凯特在时隔11年之后又聚到了一起,这次他们过起了夫妻生活。

当他们第一次见面,他是高谈阔论的有志青年,她是向往成为名演员的未来之星。而如今,婚后的他们变了。他变成了在公司做不喜欢工作的无聊上班族,她成了不入流的糟糕演员。在一次演出后,丈夫Frank与妻子April大动肝火,两人多年的积怨终于爆发。

悲痛的April整理照片,发现Frank年轻的照片,想起他曾经描述的“美好的巴黎”,她提出了一个计划“全家搬到巴黎”,以拯救这个家庭。但是,这看似遥不可及的计划,却成为了催化剂,将两人推向婚姻更痛苦的深渊。

Frank并不愿意搬去巴黎,而对生活无比失望的April却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April不愿意要孩子,而堕胎在当地又是违法的。**的最后,April因为自行堕胎而不幸身亡,Frank也在绝望中搬离了他们住的,那条叫做革命之路的巷子。

April曾对Frank说:“你只是让我陷入生活的圈套,让我感受你所让我感受的。”

这个故事不禁让人唏嘘:这对被住在革命之路的其他邻居视为金童玉女的夫妻,怎么就婚姻成了彼此的囹圄,甚至是真实的坟墓呢?

**的悲剧固然发人深省,但导演并没有给到我们,如何在对话中,给予彼此最大自由和尊重的出口。我想在这里用有限的文字,尝试着邀请你一起去做这样一个探索,然后看看我们会走到哪里。

1我不用任何“历史”来定义你的现在和未来(I don’t define your present and future with your history)

心理学里有个词,叫做身份认同,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标签。

很多时候我们的身份认同并不完全由我们来决定,这就好像是一个蝴蝶效应:开始的时候,这个别人对我们的身份认同来自于我们与别人互动的结果,我们在其中也建构着自己的身份,但渐渐地,这种身份认同就像自己有了生命,开始反过来定义我们是谁。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写作是一个我的“在世热情”,开始的时候,我的确是在写作中被一些朋友认识,大家也会给我很多关于写作的反馈。但渐渐地,“作家”这个身份开始有了它自己的生命:不管是熟悉的还是素未谋面的朋友,在我没有写作的那段时间里,会经常来询问我:“Joy,怎么你最近没有写东西呢?”或者如果他们认定了我的写作是某个风格,如果有一天我写的东西跟平时的风格不太一样,他们也会来告诉我说:“Joy,我不喜欢你现在的风格,能不能多写写你原来那样风格的文章?”

也就是说,我们创造了我们自己的身份认同,而这个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会反过来定义我们。

一个从前是“小偷”的孩子可能决定不再偷东西了,但是其他人对他的身份认同已经形成。于是,别人在丢东西的时候,还是会在第一时间怀疑是他偷的。这个决心不再偷东西的孩子,很可能因为别人对于他“小偷”角色的认定,而重新开始偷东西,这就是我说的,身份认同,会反过来定义我们是谁。

我想如果在爱情里,我们要给彼此最大的自由,就要学会不用任何“历史”去定义的现在和未来,不给对方来自我们“标签”的枷锁。

在这里,我又想起了李安的最新**[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林恩在战场上解救战友的过程,无意中被战地里的摄像头拍到,休假回国期间,他顿时成了全民英雄,虽然很明显地,他很有可能得了创伤后综合症(PTSD)。林恩也很害怕回到那片可怕的战场,并且他姐姐因为担心他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一直希望这次休假之后他就不要再回去了。

可是最终他还是回去了,临走前的一个细节意味深长:

林恩在休假期间认识的一个美女啦啦队员,在他临走时,含情脉脉地来看他。他激动地对她说:“我差一点就不想回去了,想跟你逃走。”

美女望着他,脸上并没有不舍或者幸福,而是疑惑地说:“逃走?可是你不是全民英雄吗?”

林恩那个时候到底有多失望,我无从知道,但他只是默默地说:“是啊。”然后默默回到了送他回战场的车上。也许在那一刻冰冷的现实让他意识到,原来爱情只是一个幻影,美女爱的,是他“全民英雄”的身份,而不是他。

我想最自由最有力量的爱,首先是尊重彼此,让彼此自己定义此刻和未来的她/他是谁,而不是用我们的判断来定义他们。并且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建构他们自己喜欢的身份认同。

举个例子:假设我的男朋友从前约会时迟到过几次,但其实他自己也非常不喜欢迟到,不希望自己是一个经常迟到的人。那么我要做的,可能不是评判他的迟到,说他“就是一个爱迟到的人”,并且问问他,我能做些什么,来帮助他更守时。并且在他守时的时候,欣赏他,好奇地询问,他是怎么做到守时的。

1984年,30岁的李安结束了在纽约大学**制作研究所的学业,开始了为期6年的“在家闲置”生活。他阅读、看片、写剧本,包揽了所有家务,但是他一心想建构的身份,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导演身份。当时,家庭开支则完全靠仍在攻读伊利诺大学生物学博士的妻子林惠嘉支持。林惠嘉并没有用“家庭煮夫”的身份定义李安,而是帮助李安建构他喜欢的导演身份。6年后,36岁的李安完成了[推手]的剧本,并且拿到了40万元奖金,这笔钱,让他从此有了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

不让我们过往的“标签”定义我们的现在和未来,也不用过往去定义我们的伴侣,放下“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什么人”的期待,然后帮助彼此成为我们各自喜欢的样子,也许就是爱情就美好的模样吧!

2避免任何形式的独白(avoiding monologue of any kind)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对话进入一种“僵局”或者“死胡同”里的时候。你们总是因为同一个问题不停争吵,却从来没有过任何结果。

当我们的对话进入到了一种“僵局”时,那几乎就可以说明一件事情:我们根本不是在对话,而是在各自的世界里独白。

那么到底什么是独白呢?哪些对话看似是在交流,而实际上却是在独白呢?在这里,我想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列出下面几种可能性,但实际的情况可能并不限于这些可能:

试图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争辩,或者试图说服对方。

把对方曾经暴露的脆弱当成是攻击她/他的武器。

用对方的过往来定义和解读她/他此刻的行为,而不是真正对对方此刻行动背后的动机好奇。

滔滔不绝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不给对方回应的机会。

在对话中陷入到对问题的关注里,看不到对方的努力,不容易和值得欣赏的地方。

带着预判,预设,和对方“应该”怎样的评判,没有好奇。

在对话结束之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没有任何变化。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下最后一点:当你结束一段对话时,如果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没有因为对话而发生任何改变,那么你很可能就是在独白。因为对话的本质,就是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这种流动发生了,你们一定会彼此影响,并且共同创造出一些从前没有的东西。

欧文亚隆曾经小说里,这样嘲笑一名“资深”的咨询师说:他骄傲地宣称自己在一个10年的小组里,是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变化的人。可是我为他感到悲哀。一个人怎么可以在10年的小组里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呢?真正有效的交流,一定是相互改变的。

我们要如何做到避免独白呢?

在我整个心理学和咨询学习的历程里,最重要的,可能就是反思和觉察了。

我们开始好奇地问自己:咦,刚刚的对话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是怎样一个过程?我在这个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有变化吗?如果没有变化,那么刚刚我“独白”的动机和目的到底是什么?我是怎样陷入到这种独白中的?如果我想要避免这种不断重复的独白,可以做些什么不同的事情?我对对方有好奇吗?我刚刚是否带着自己的预设和评判,而不是试图理解对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当我们开始停下来反思和觉察时,就是我们独白停止的开始。

而学会放下所有的预设,评判,担心,焦虑,恐惧和“应该”,或者即使我们无法放下,至少我们可以觉察到它们,并且跟对方公开化自己内心的这些预设,评判,担心,焦虑,恐惧和“应该”,都是一份对话的邀请。

我一直相信,爱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创造的过程。我们所说的“不断创造新爱”,就是在这个共创的过程中产生的。而爱的消亡,也从我们的“独白”开始:我们不再对彼此好奇,不再能放下自己的预设,评判和偏见去全心聆听,不再欣赏和好奇我们跟彼此的不同,不再关注对方在过程里所做的努力,不再想要暴露自己真实的脆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把自己囚禁在了自己的宇宙中,没有流动,就不可能有“新爱”产生。

3不断扩大对话空间(enlarging dialogical space)

另一个给予彼此自由的对话方式,就是不断地扩大对话空间。

那么啥叫对话空间呢?打个比方,刚刚我们已经说了避免独白的重要性,反过来说,就是让对话流动起来的重要性。这个流动,就像一条河流。河流的流动是需要空间的,同样,对话要不断流动下去,也需要更大的空间。

这个空间通常是依靠我们全心投入,用情专注的聆听,陪伴,好奇,以及欣赏造就的。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已经跟亲爱的你,逐一讨论了这一点,并且同时探讨了扩大对话空间这个话题。

但是今天我想继续邀请你探讨:我们要如何在亲密关系中,给予彼此更大的对话空间,尤其在对话进行的很艰难的时候。

后现在合作对话创始人贺琳安德森(Harlene Anderson)曾经提出,如果要扩大对话空间,我们就不仅仅要关注对话的内容本身,还要关注对话过程。

当我们能够跳脱出对话的内容(“你为什么就不能早点回家?”或者“你为什么就不能每周给我多做爱几次?”),看到整个对话过程:看到我们是带着怎样的意图开始跟对方的对话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是独白,还是我们容许自己去聆听和理解对方,我们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个过程里是否有变化,我们是否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我们的对话结果是否令彼此满意,等等,当我们能看到整个过程,我们就不会再深陷在“问题”里无法自拔。

昨天中科院心理所的一位朋友采访我,讨论我在咨询中的成功和失败案例,我突然在这个过程里清醒地意识到:从前所有我觉得很艰难的对话,都是因为来访者深陷在“问题”或者内容里,而我并没有帮助她/他很好的打开对话空间。

我想举个例子。比如可能一位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不停跟我抱怨他的老婆如何不好,并且深陷这种委屈,愤怒,悲伤和怨恨中。如果我发现我的提问并没有让他开始反思和觉察自己,那么可能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打断他的独白,然后询问他:“刚刚你表述的这个过程里,你的想法和感受有什么变化吗?你为什么想要讲这段话呢?”

甚至如果我发现我们的对话没有任何进展,我会坦白地跟对方说:“我发现刚刚我们的对话有些艰难,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过程的呢?这些话是你最想让我听到的吗?你还希望我听到什么,我再多听到些什么,可能对你更有帮助呢?有什么是你想告诉我,但是憋在心里没有跟我说的吗?”

我想在爱情中,我们也面临同样的困境:如何让彼此在艰难的对话中,可以打开更大的对话空间,让对话能够持续进行?

我想尝试着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些回应:

不仅仅关注对话的内容本身,同时关注整个对话过程和变化。内容和过程,同样重要。

反思和觉察每个艰难的对话过程,觉察自己是否在独白。

让对话慢下来,给反思和内在对话流出空间。慢既是快。

在觉察到自己已经陷入到内容和所谓的“问题”中时,能够再次回到过程上,对过程好奇。

尝试着转换角度,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

关于最后的“转换”角度这一点,我还想再做一些说明。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够彼此理解,是因为我们都太坚定地站在了自己的解读和立场上,无法从对方的意义地图出发去诠释同一件事情。

那么这个时候,从更多元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情,就会为我们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讲一个我生活中的故事。

之前好朋友跟我讲他一直想辞职,却无法跟父亲开口,害怕父亲的评判,也害怕他的不理解。于是有一天我邀请他跟我做一个“角色扮演”:我扮演他,他扮演他父亲。

在十几分钟的对话之后,他竟然奇迹般地,在父亲的角色中,同意我这个“儿子”辞职了。后来他跟我说,在这个过程中,他有两点体会:一个是他从我身上学习到了如何跟父亲有不一样的交流方式和表达,另一个是也许他的父亲没有他想象的那么不通情达理。

这就是转换视角的力量。同样一件事情,如果我们可以跟伴侣交换视角,会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是我们的一个共同的好朋友看到这件事情,她/他又会怎么说呢?如果是一个我很敬佩的人,比如贺琳安德森,她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呢?

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这是空间打开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方式,也是为什么,有些时候第三方反而看得更清楚的原因。就是我们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从“我”到“我们”:营造一种具有“生成性”的对话过程(facilitating a generative dialogical process)

刚刚我们说到,任何真正的对话,都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创造的过程。我们管这样的对话,叫做生成性对话。

在爱情里,我们总会从“我”变成“我们”。这个“我们”,就是彼此共创出来的生命史。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决定,我们彼此的梦想和担忧,希望与恐惧,期待与失望,快乐和悲伤,都需要彼此的见证和陪伴,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创造出从前没有的美好。

贺琳安德森曾经说过一句平凡而动人的话,她说:对话是每个当下自然,自动发生的活动。她又提出了以下几个有趣的特征:

你可以准备对话,但是不能提前计划或者设定结构。

对话不能设定步骤,对话过程不是线性或者可重复的。

对话不能被实施,被操控和管理。

对话像根茎,网络状。没有所谓的正确的入口或者出口。

对话是随机发生的,它漫游,带来惊喜,会在不可预期处转向。

对话不必是连续的,但必须是持续的(可以不断发生)。

前3条跟我们曾经提到的不预设和不评判有关。现在我想说说后三条。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语言就像一个迷宫,哪里都是出口。所以贺琳也会提到“对话像根茎,网络状。没有所谓的正确的入口或者出口。”意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既然语言并没有正确的入口和出口,那么我们就不用计较所谓对话的“结果”如何,也不用计较我们开始对话的方式是否足够“正确”。可能你要问了:如果不计较结果,那我对话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就像我刚刚说到的,对话是一个相互影响,彼此改变,彼此共创的过程。所以只要你们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改变,对话就已经在流动了。这个流动是在我们对话结束之后仍旧在持续着的一种力量,也是为什么很多来访者在这次咨询结束,下次咨询还没有开始的一个星期里,能够持续有很多反思和觉察的原因:因为我们的对话虽然结束了,但是它却打破了我们原来内心的独白,我们的内在对话也开始流动起来了,有了新的变化。

所以对话的目的是让变化发生,在相互影响中,打破从前的内心独白。

这个过程可能会带我们到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里,自由地做“时空遨游”:回到过去,安住于当下,或者探讨未来。你甚至会神奇的发现,我们还可以一起重新改写过去,共创此刻和未来。

我想到从前自己跟闺蜜的一次对话,发现自己在过往的岁月中,虽然没有正式地谈过恋爱(曾经我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却仍旧在爱情中做了很多宝贵的探索。在这些探索中,我一次次发现自己的勇敢,善良,一次次看到自己的成长和不同。我们一起改写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感情空白”的标签,看到我是如何在这些对爱情的探索中,不断地成熟睿智起来,温暖而坚定地修炼着爱的艺术,而且不止是在爱一个人,而是爱整个世界。

愿无岁月可回头,且以深情共白首

在结婚的时候,我们对彼此的誓言,也许是同甘苦,共患难的白首不离。

可是这份白首出了缘分的成全,和我们开始拥有的深情之外,也需要我们历练出足够的智慧。

我们,如何在一份“旧”的关系中,不断创造出“新爱”?

我们,如何在婚姻中给予彼此飞翔的翅膀,而不是精神的囚牢?

这份智慧,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修炼。

上面的讨论仅仅是一份邀请你探索的开始,它是我探索到现在为止,可以叫出的一份答卷,而我相信,它也将随着我不断探索,不断演化出新的想法。那么你的答卷是什么呢,你持续的探索,又给了你怎样在对话中,去创造“新爱”的启示呢?

爱的最终意义是融于生活,而不是占据生活。

愿我们,都能在对话中,学会爱的艺术!

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世纪提出。这个关于民族理论的观点,简单说就是判断一个民族的标准是啥,之前有人从语言、文化、历史地域各种层面来判定一个民族,现在安德森说,不对,民族应该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不在于语言、文化的相似。想象的共同体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心理的认同感。

比如:由一个关于犹太人的定义叫做犹太人是指那些自认为自己是犹太人的群体。就是说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其实是要消解传统的民族定义,提出与现代国家一致的民族概念。

扩展资料: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所著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增订版)》是一部在20世纪末探讨“民族主义”的经典著作。

作者以“哥白尼精神”独辟蹊径,从民族情感与文化根源来探讨不同民族属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体”,认为这些“想象的共同体”的崛起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术之间的交互作用,国家方言的发展等。

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的具有哥白尼革命特质的新理论典范,把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作为研究起点,而民族这种特殊的人造物就是“想象的共同体”。接着论证了民族主义是如何从美洲最先发生,然后再向欧洲、亚非等地逐步扩散的历史过程。

——想象的共同体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一部爱情剧情片,故事设定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战后伦敦。有魅力的女子艾尔玛(薇姬·克里普斯饰演),她成为了伍德考克的缪斯与爱人。但是他发现自己打造的裁缝人生正在遭爱情破坏。

1有人说:“该片让人感觉很像改编自某小说,但实际上它源于一部原创剧本。”无论怎么说,《霓裳魅影》都跟PTA以往的作品一样充满了个人风格,甚至是——尤其是反抗精神。起初人们可能会对于服装设计师这样神秘又充满欲望的主题充满期望,但最终我们发现一切都是在为真正的故事服务:那就是关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爱情故事,关于需要与被需要的命题。富于象征意味的**,在我看来像是一曲给贵族(也许是贵族精神抑或是精英?)的挽歌。较强的形式感,古典钢琴配乐在适于故事设定的同时也很好地揭示出了人物关系及时代背后的那份暗流涌动。

2片子是真心好,只是这种互相对峙、倾轧、绞杀的主旨细想之下实在可怖#不说艺术表达,就说生活中,谁把日子过成这样,真就是一片废墟了。瓦砾中长出的花固然好看,但若有的选择,大家都还是不要把生活夷为平地的好,其实,也就是刘易斯的大神演技值得一看,什么服装设计,什么变态虐妻反被虐的桥段,还整出毒蘑菇,都太过做作自以为是。本来还想好好看看伍德科克的天才设计和辉煌事业,结果扯半天夫妻不和谐。虽然不喜欢**的主题,就是对爱情的处理方式,但不得不说刘易斯的表演以及华美的服装真的完美无瑕。

3很多人一直努力喜欢安德森他的画面与配乐品位与思索并存就**来说确实是难得不过对他所热衷的故事叙述角色始终没感觉《不羁夜》还有一些认同这部最近的**安德森无疑走向更高的艺术家个人世界讨论高处不胜寒之人的内心与爱情看着挺唬人但并没给我更多创造之感夫妻二人对毒蘑菇的默契是全片最有意思的地方但也令人觉得过于个人过于作刘易斯和曼维尔的演技绝对是现在世界最顶级的表演但整体格调的高冷与表达的陈旧还是令人无爱。

4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霓裳魅影》,气质复古阴抑,镜头画面考究,故事内核够老旧,年龄和身份差距所带来的隔阂,情感中的偏执与控制欲,均被细节呈现,令叙事略显冗长,出色的配乐于此便似有了带动节奏之功效,影片后20分钟的力道似乎更好一些。该片是丹尼尔·戴-刘易斯的息影之作,其表演已然出神入化,那迷人的微笑被称作刘易苏。至于片中服装,真正好看的没几套,且剧照中的比动态好看,也是奇了。

5虽然节奏有点舒缓,但影片的叙事是一直在线的,加上两位演员的出色演技,剧情的推动一直比较有序。影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服装、配乐已经摄影的构图。女主外出娱乐时,刘易斯三次探头的镜头,感觉非常妙。总体来说,不错~

Isle of Dogs贫瘠之地的荒唐与浪漫

影片中充满高级设计感的艺术镜头和调配的相得益彰的糖果般缤纷柔软的色彩无不处处散发着韦斯安德森独有的艺术风格,让人赏心悦目而印象深刻。

本片是出品于2018年的一部定格动画影片,是韦斯安德森充满深刻寓意,极具色彩冲击力和艺术镜头感的佳作。安德森影迷绝对不能错过这部优秀的影片。

每一帧的来之不易让影片更加有情怀。若要形容这部影片的美感那便是:安静盛放在贫瘠之地的血色花朵。影片中有大量的荒土镜头,破碎的机械残骸。

灰色的天空,浑浊褐色的风。可在这片荒芜之地中生长出的羁绊却是炽热而滚烫的,一如失色的天地间那一抹鲜艳而赤诚的红。

在未来的日本,一场犬流感在巨崎市里爆发。市内颁布了一条残忍的条令:将所有狗狗驱逐出市并流放到垃圾岛上。

善良的男孩Atari独自溜去犬之岛上寻找被迫与自己分离的爱犬Spots。一场荒芜之地的漫长寻觅之旅就此开始。一路上遇见其他被遗弃的狗狗。

从最初的警惕和互相怀疑,到最后人和犬之间重新建立了一度已经失去的信任,这份深厚的情意让人为之动容。人和生灵本就应当是共生而平等的。

可生而为人为何要去摧毁这份和睦?这部影片中表达的情感,被遗弃的颓然。受到伤害后的憎恨和疼痛,以及信任被粉碎的绝望和猜疑。

都是赤裸而让人疼痛的,可却无比真实。感谢韦斯安德森拍了这部重要的**,用他细腻而沉静的方式呈现了生命中那些脆弱而又无比坚固的情感。

他说,”它困扰了我一生。如今我已50岁了,每个人仍想透过我看出‘最美的少年’。而事实是我成了世界上‘最老的少年’”。“我有这样的感觉,”他继续道,“我被 Greer利用了。原则上,我反对成年人与少年之间的爱情,从理智或情感上它都烦扰着我,因为曾有机会让我了解到这样的爱是什么。

 《死亡诗社》是一部值得探究的有哲学意味的**。我为大家带来几篇《死亡诗社》观后感供大家阅读。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死亡诗社》观后感一

 我们的教育要教给学生什么呢-----独立思考,解放思想,追求心中的理想,是我看这部**得出的感悟。

 “CREPDIM,抓住这天,正因我们都会死去。”影片的开头,基廷就对他的学生说这样的话。

 我们被太多的期望和压力在约束着,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好好想着怎样抓住这天,只是一向在追求未来,实现别人的期盼。

 生命中,我们很多人都在妥协着。正因梦想太沉重了。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领悟独立思考的含义,基廷站在了讲台了。正因他要让学生站在更高的位置,换个思维,去想问题。

 影片中,基廷让内向的安德森到台上朗读他的诗。安德森由于内心的恐惧,不愿意上台。基廷便让他在台上表演怎样哭喊,还用接近逼迫的方法,让安德森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情景很让人抓狂,却也让人释然。

 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在团体中持续自己的独立观点和信仰,他让三个学生在院子里行操,以此来揭示:每个人都在妥协中与别人趋同,虽然我们是以自己的步伐在前进。我们每个人都有被别人接纳的需要,但我们务必要持续自己的信仰独立,即使在别人看来是如何的糟糕。

 **中的尼尔,一个生性外向,有自己追求的人,却无法得到家人的认可。他无法逆父亲为他未来做得计划,于是,他选取了自杀。对自由的向往值得我们用生命的换取。他是一个在期望下杯具的缩影。

 安德森与尼尔同宿舍,可他俩的性格完全相反,有一点比较像的是,他们都生活在父母的期望下,无法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在基廷的课上,安德森最后突破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自信,否定自己)。影片末,安德森在全班面前和校长面前,公然表达自己的感情以及第一个站在桌子上,对基廷说:“哦,船长,我的船长。”

 此刻我们的教育和,很大程度上,在扼杀我们的个性,让我们全服于权威和标准。独立的思考变成是一件艰难和珍重的事情。

 《死亡诗社》观后感二

 勇敢的死亡,不顾一切――《死亡诗社》

 《死亡诗社》要比《放牛班的春天》好看。其实最后故事可以有两个结局。叛徒说,大家救

 不了老师,但可以救自己。这句话颇有逻辑性。然后那个叫查理的富家子弟就把他打的流鼻血。按一

 个影片的处理,这时候这个叛徒要很得意,就像片子中演的一样,然后大家压抑着心中的愤怒,做出

 两个眼睛要喷火的气势,攥紧了的拳头又放下,好像渣滓洞里对反动派一样。这在**里叫调情绪,

 然后当叛徒要离去的时候,再也抑止不住的情绪爆发,一个人冲上去打了第二拳,然后第三拳,第四

 拳。各位看客这时心里一定舒坦。当然配以前后的铺垫和音乐,风味更加独特。

 而第二个结局就是**这般,安德森好几次要冲起来,可是还是平复了,我用脚晃了一下鼠

 标,大概还有3分钟的样子。然后基丁老师回到教室,大抵也只有这最后一个可能了,所有的人站起来

 ,一个,又一个,音乐,结束。而且没有像一般的美国片和美国广告片一样,在影片高潮之后再来一

 小段。没有,很干脆的结束了。

 片子好就好在他的循规蹈矩上,罗宾威廉斯演过好爸爸,好老师,他的脸好,表情多,跟金

 凯瑞不是一个路线的,倒是那个自杀的孩子,方方的脸很像金凯瑞。他的死很突然,我以为他脱了衣

 服是跳到雪里,然后父母发现他,他已经昏迷,父母痛不欲生,然后他活过来,喊一句 “美国梦万岁

 ”之类的话,然后大团圆结尾。最后他的死有些突兀,即便我们都知道不是基丁老师的错,可是必定

 自己的学生死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倒也难再轻松。

 编剧不错,摄影不错,很多景色都拍的很美,可是片子还是有些闷,可能是文化诧异的原因

 ,那些诗读起来让我昏昏欲睡,也不知道就那几句怎么可以让那个白净的小子横刀夺爱。这点上我倒

 觉得没有《放牛班的春天》自然。不过也可能是俺的俗气。文学修养太差,梭罗的还凑合听的懂,惠

 特曼,雪莱就有点云里雾里了。

 影片的结尾有些像《闻香识女人》,勇敢正直的美国人民终于认识到忠于自己的灵魂是多么

 可贵,他们发扬1776年美利坚建国所秉承的执着精神。藐视权贵。最终获得灵魂的救赎,可所不同的

 是,《闻》中,将军的话最终打动了董事会,这也是正义的胜利,而《死亡诗社》中,这些学生站起

 来的代价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很清楚的,而这跟**的主题是背道而驰的。

 所以,其实大抵半个小时之后我就有偏见,因为如果一个片子前半个小时很闷,结局即使激

 动人心都很难说服我认为这是个好片子。前面提到的《闻香识女人》还有《放牛班的春天》,《肖申

 克的救赎》都是一眼就看到的好片。不过,估计这个观点的确是太过偏激,《悲情城市》因为画面太

 糊,我看了几分钟就删了,可我决不敢说这是个滥片。不过同类的片子《你那边几点》我却很喜欢。

 《死亡诗社》观后感三

 生命是什么在影片《死亡诗社》中,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是戏剧中最华彩的篇章;生命是理想,生命是自由,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全部自信与独立;它引导着你,鼓舞着你,激励着你以向死而生的勇气去追求真正的青春年华与高贵信仰。

 《死亡诗社》的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尔顿预备学院的中学里。这所升学率不错的重点学校,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及良好的声誉。学院的校旨是所谓的四大支柱:传统,荣誉,纪律,卓越。可当学生秘上房门,这四大支柱却变成了:虚伪,恐怖,颓废与污秽。同时,学生们还为它起了一个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狱。影片开场的一组镜头就以沉郁的影像表现了这一“地狱”对学生强大的威摄力与禁锢力,它就像一部毫无热度与感情色彩的机器,将每一名学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产品。可是这一切,却因为基廷这个异类老师的出现而改变了。

 基廷老师的第一次出场是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他彬彬有礼地微笑着,就像一个性格温吞随和的中年男子,这副具有欺骗性的外表不仅与他后来一系列“惊世骇俗”的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色调,也为他成为世俗社会牺牲品这一悲哀结局涂抹上了一层浓烈的生命质感。基廷老师的第一堂课,以轻快哼唱的小曲带领学生们远离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离经叛道,却直指生命。他让学生们停下浮躁的脚步,去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照片,去聆听“卡匹迪恩”这句静默的忠告,去感悟时光的短暂和生命的消亡。

 基廷的课总是充满意外和激情,他告诉学生,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他告诉学生,如果站在讲台上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视角看世界,那么不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甚至将课堂搬到操场上,让学生在他面前排队行走,从走路的姿势分析他们的个性和心态。他让学生们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励自己的诗歌,告诉他们,在理性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一个梦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感知。他摒弃了刻板与教条,不用教鞭和体罚,却以诗歌、音乐、运动、以深厚的学识和热诚的心灵,在无拘无束的分享中去开启一颗颗懵懂的心灵。他不仅仅是学生们的导师,更是激励他们成长的精神之父。在基廷的感召下,年轻的心在呼唤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气风发的青春岁月里,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悦和自由的照耀。而“卡匹迪恩”这个古老的诗句,也像一个神秘的咒语,将学生们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地,并且拥有了与世俗抗衡的力量与勇气。于是,他们成立了死亡诗社,查理开始施展他恶作剧的才能;诺克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他的爱情;尼尔第一次违背父亲的意愿,去实现自己的演员梦,就连一向胆小的托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诵自己的诗歌。基廷就像一个船长,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这一群在禁锢里压抑太久的年轻人,让他们明白生命就应该如野马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如群鸟般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除了基廷,影片对孩子们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虽然人物众多,但个性却处理的十分鲜明。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尼尔,古灵精怪,胆大妄为的查理,坠入爱河无力自拔的诺克斯,内向羞怯的托德,爱打小报告的卡梅隆,热衷于设计天线,制造电台的米克斯和皮茨。如果说基廷的角色给了影片一个重心和支点的话,那么这群性格各异的青年学生就为影片增添了绚烂的色彩。

 尼尔无疑是这群男孩中最为优秀的一个,也是导演彼得•伟尔刻画的最为用力的角色。他英俊,善良,开朗,成绩优异又多才多艺。在父亲面前他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在同伴们中间他诗认的领袖。他第一个领会了基廷的话语,也是他精神振奋地率先重组“死亡诗社”,在激情与梦想的鼓舞下,他在《仲夏夜之梦》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面对来自父亲的强大压力,倔强的尼尔还是站上了梦寐以求的舞台,他把精灵演绎的惟妙惟肖,光芒四射。然而当帷幕落下,簇拥着欢呼与掌声的他,也为梦想付出高昂的代价。声色俱厉的父亲对儿子所思所想并不关心,在自我选择与家庭制约的尖锐矛盾中,他既不想成为父亲期望的那个人,也无力成为真正的自己。于是在那个飞雪的寒夜,尼尔戴着精灵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后,决绝地将年轻的生命终结在梦想的祭台。

 一部关于诗歌的**,自然少不了表现诗给人的精神力量和鼓舞。影片最生动的一个场景就是“死亡诗社”的社员们第一次前往山洞的那个夜晚。镜头迷幻而空灵,学生们穿着黑色风衣,穿行于迷雾森林中,像是一群游荡于夜色中的精灵,又像一群奔向自由的天使。在山洞中,他们讲故事,演奏音乐,朗诵诗歌……一张张手电光里晃动的面孔,呈现出一种诗境的纯真和无邪。

 浓烈的生命质感和灵魂光华,让《死亡诗社》在上映的当年荣获了奥斯卡、金球、英国学院、法国恺撒等多项大奖。作为一部以剧情取胜的**,《死亡诗社》对**音乐的运用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又言简意赅。曾为《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格医生》奉献过经典乐章的配乐大师莫里斯•雅尔谱写的配乐充分显示出他出色的创作才华。时而恬静忧郁、时而激越奔放、时而清澈悠扬的旋律和流动的画面情景交融地演绎出青春的飞扬与激情,理想的美好与迷茫;影片最为动人的一段旋律梳穿剧情发展始终的主题曲,它大多出现于托德的段落,并追随着他的情绪变化。当托德终于勇敢地跳上讲台,朗读自己的诗歌时,音乐中融入了《欢乐颂》的旋律,而当托德得知尼尔的死讯,一个人在雪地上哭泣奔跑时,音乐又重新陷入低回,凄凉而无力。影片结尾,当基廷带着行李准备离开时,主旋律又最后一次响起,先是一只键盘静静地敲击,托德在迟疑,而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跳上桌子的那一刻,管风琴与弦乐突然鼓击出明亮有力的节奏,高亢而激越,似乎内心深入压抑已久的所有情感与希望都在这一瞬间喷薄而出。一双双汇聚了敬意与感激的目光,所有了然于心的情怀与热望,在这一刻与音乐交织在了一起,不断升腾,不断沉淀,彷佛眩目而跳跃的火焰,在每一个人的心底传承,深沉而炽烈。

 《死亡诗社》观后感四

 《死亡诗社》:这一刻,我开始懂得自己

 原本想从网上直接拷贝一些文章来推荐这部**给大家,但后面想想还是自己写点什么,当是我对于这部**和导演的敬意。

 《死亡诗社》(deadpoetssociety)

 有人说我们是缺少信仰、理想和激情的迷茫的一代。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关心的只是一味地读好书、作个大人看来引以为豪的孩子,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再以后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再在以后等我们有了孩子,也要这样循环往复地教导培养下一代,读好书、作好孩子等等……

 不免有个问题开始终日萦绕在我思绪中:生活的好处是什么不想从哲学问题去思考这问题,那是学者的工作。对于普通的我来说,一向一向以来,我只是认为生活只是顺着时刻一分一秒地过着,就像小溪的清水至上而下流畅般自然,没有为什么是从高到低的疑问,也没有为什么要有小溪和溪水的问题。“就这样”便是我的答案!

 看了《死亡诗社》后,我懂得了好处存在的价值。生活只是我们的一个舞台,它本身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在舞台上选取并出演什么样的主角和资料:戏剧、诗歌、杯具、话剧、哑剧、歌剧……,什么都能够,哪怕乱七八糟,浑浑噩噩都能够,但原则是:你自己选取的并乐意用一生去发奋追求。

 我步入丛林,

 正因我期望生活得有好处。

 我期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是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句,也是死亡诗社的开篇之辞。我想之因此选取它,是为了告诫,提示我们生活中最基本的东西,比如梦想、激情、血性和职责。

 好像《麦田的守望者》中有这么一句:当年轻时,能够为崇高的理想而选取光荣的死,当年长时,能够为崇高的理想而选取卑贱的活。我们每个人都应是守望者,守望我们的心智,我们的理想,以防它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坠落和被自己遗忘。在平庸的活着和无悔的死去这两者之间,我义无返顾地选取后者。正因“人因梦想而伟大”。

 从这部**里面能够挖掘出许许多多的人性的东西,比如顺从问题,表达问题,信念问题,好处问题。我没有办法一一说了。但是挺喜爱惠特曼的另一诗句:站在世界的屋顶,喊出我们野性的咆哮!如果猜的没错,张艾嘉的《我站在世界的屋顶》应是启发于此。

 期望你能看看这部**,坚信它能改变点我们什么!

 《死亡诗社》观后感五

 昨日看《死亡诗社》又被感动了。

 在我想着“他不会要自杀吧,就应是不会自杀的”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没有死亡的镜头,只有一把冒烟的。一开始我以为他拿出的是笔,是想写点东西的,正因他无法向他父亲说的话,或许能够写出来。他自杀是正因他父亲不让他去做演员,不知道他的感受,而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像父亲表达过自己的感受,正因从来没有表达过,正因从来都是遵从着父亲的意思,因此越来越无法开口,这隔膜越来越无法打破。以至于父亲在问他想说什么的时候,他最后还是只说了一句nothing。

 然后这天我又在读者上看到冯骥才的一篇文章叫《父子应是忘年交》,有些讽刺。感觉很多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隔膜还是很大的,其实父子,母子之间的关联,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将双方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放在朋友的位置上。父母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而子女也不好把父母当作是只受你,限制你活动与养你的人,而是能够寻求意见与分享感受的朋友。

 由于学生的死,Keating先生要被辞退了,学校让学生们在有关Keating误导学生的文件上签字证明,在父母和校长面前,在退学的压力下,学生们都被迫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奴安达正因始终否认而被退学。那时我才发现,原来那些围坐在篝火旁朗诵诗篇的充满激情的孩子们其实是那么的弱小无助与无力。然而最后在基廷先生离开的时候,在校长的课堂上,学生们还是站上了自己的桌子,向他们的船长致敬,Oh,captain,mycaptain!

 其实最感动人的东西但是是在无法撼动的压迫下,在无力改变的事实下,仍存的坚持,仍存的反抗,这是人类骄傲的执念,正因人不是只为结果而奋斗的。如果要说结果,那么百年之后皆归尘土,分不出你我,然而奋斗自有它的好处,人自有他的梦想,珍爱生命,不是妄图长生而惧怕死亡,珍爱生命,是正因生命使你能够做你想做的事,因此Carpediem。Seizetheday,boys。Makeyourlivesextraordinary。看《waterbrain》也是这样,小孩们的小打小闹,嬉戏玩耍最终是被某个强大黑暗的“天”与机器给镇压下来了,但最后,鼻涕小男孩还是不顾一切的朝着美丽的夕阳投出了一枚纸飞机,即使最终纸飞机只是在炽烈的阳光下灰飞湮灭。因此鼻涕小男孩并没有期望得到什么,他只是借此来传达“我在反抗”的态度而已。

 什么是人类精神是爱对,当然是,但绝不仅仅仅是爱,正因人类不是上帝创造的天使,而是在大自然中无情的选取淘汰中进化而来。人类有一种东西叫做梦想,人类有一种东西叫做无畏,人类有一种东西叫做执着。

 在《白鲸》中的瑶船长带领着船员在海上日复一日的寻找白鲸莫比迪克,渴望战斗的信念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漫长枯燥的航行也毫不在意,以至于最后即使牺牲所有船员,牺牲整艘船也要将莫比迪克拉向死亡,与其同归于尽。

 与逆境不屈抗争,以无畏的气势应对敌人。Ohtostruggleagainstgreatodds。Tomeetenemiesundaunted。

 自始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抗争,在天地之间,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或许是渺小的,然而任何强大的势力也不曾叫人类低下他高傲的头颅,人类从不被征服,从不甘于奴役,这是人类的精神。

作品提要

一个年事已高的作家,梦中看见一个长长的畸人队列,决心把他们描写出来,因而伏案成书,称之为《畸人志》,由此开始了由二十五个短篇和不同的人物构成的小说:

比德尔鲍姆住在小城温士堡旁一幽谷边缘的小木屋里,他因双手总是无休止地颤动而被称为飞翼比德尔鲍姆。原来比德尔鲍姆曾是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城里的教师,他总是喜欢抚摩孩子们的肩膀和头发,最后因家长误解他猥亵孩子而被驱赶出城。

伊丽莎白做姑娘时心怀热烈的梦想,一心想当演员,是个名声不太好的野姑娘。然而婚后她心中的狂野之火却被掐灭,变得无精打采、疾病缠身,唯一的寄托放在儿子乔治身上。

艾丽斯·欣德曼年轻时的恋人外出谋职却一去不归,而艾丽斯却一直痴心等待,寂寞和绝望竟致使她鬼使神差地裸身在雨中奔跑。

赛思和乔治两人都爱上了海伦·怀特,但赛思厌倦小城市的吵闹,追求奋斗和工作的生活,他打定主意要离开小镇,最终决意放弃海伦。

已婚的牧师柯蒂斯·哈特门意外窥到女教师凯特·斯威夫特 的肩和雪白的颈,从此为之意乱情迷,最后从凯特身上领悟了上帝的启示并自称得救。

而乔治·威拉德则带着对小镇温士堡各种小事的回忆走出故乡,去迎接人生新的风浪。

作品选录

乔治·威拉德不过是个娃儿的时候,艾丽斯·欣德曼已是一个二十七岁的妇人,她终生住在温士堡。她在温尼绸布庄里做职员,同她的再嫁的母亲一起生活。

艾丽斯的后父是个马车油漆匠,嗜酒成癖。他的故事是一个古怪的故事。他日大可一讲。

二十七岁时艾丽斯是颀长而稍呈纤弱的。她的头硕大,罩过了她的身体。她的肩膀有点儿伛偻,她的头发和眼睛是褐色的。她很文静,但在她的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始终在不断骚动。

在艾丽斯是个十六岁的姑娘,还没有在店中开始做事之前,她曾和一个年轻人有过交往。这年轻人叫内德·居礼,年纪比艾丽斯大。他跟乔治·威拉德一样,是《温士堡鹰报》的职员,好久以来,他几乎每天晚上来看艾丽斯。两个人一同在树下散步,穿过城里的街道,谈起怎样安排他们的生活。艾丽斯那时是一个非常俊俏的姑娘,内德·居礼拥抱她,吻她。他变得兴奋,说着他不预备说的话,而艾丽斯渴望某种美丽的东西透进她的颇为狭隘的生活,竟动了心,也逐渐兴奋起来了。她也说话。她的生活的外壳,她的一切天生的羞怯和庄重,全撕破了,她纵容她那爱情的激荡。后来,在她十六岁那年的晚秋,内德·居礼要到克利夫兰去,希望在那边的一家城市报馆里谋一个职位,在世上出人头地,这时她要和他一块儿去。她以颤抖的声音,把她的心事告诉他。“我决意工作,而你也可以工作,”她说,“我不想使你负担不必要的花费,阻碍你的发展。现在不要娶我。我们不结婚也过得去,而且我们可以待在一起。我们即使住在一个屋里,也没有人会说什么话。在城里无人认识我们,别人也不会注意我们。”

内德·居礼被他情人的决心和一往情深所困惑,也深深地被感动了。他本来要这姑娘做他的情妇,现在可改变了主意。他要保护和关切她。“你简直不知道在说什么,”他厉声说道,“你可以相信,我决不会让你这样搞的。我一谋到好差使就要回来的。现在你得待在这里。这是我们唯一的办法。”

在离开温士堡到大城市去过新生活的前夕,内德·居礼去拜访艾丽斯。他们在街上散步了一个钟头,然后在韦斯理·莫耶马车行里雇了一辆马车,到乡间去兜风。月亮上升,他们说不出话来。在悲哀中,这年轻男子忘掉了他所打定的对待这小妮子的主意。

他们在长长一片草地伸展至瓦恩河畔的地方,走下马车,就在那边昏暗的光线中成了情人。子夜回到城里时他们俩都是欢乐的。他们并不认为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能把刚才经历过的神妙和美丽之处抹煞掉的。“从此我们得相依为命了,无论出了什么事,我们总得相依为命。”内德·居礼在她父亲的门口离别小妮子的时候说道。

这年轻的报人在克利夫兰的报馆谋不到职位,便向西跑到芝加哥去了。有一个时期他是寂寞的,几乎每天写信给艾丽斯。随后他受到了城市生活的羁縻;他开始交朋友,在生活中发现新兴趣。在芝加哥,他寄宿在一所有好几个女人的房子里。其中一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便把温士堡的艾丽斯忘了。到了一年的末尾,他已停止写信。隔了好久他才偶然想起她一次,那也只是在他寂寞的时候,或是在他走进一个市公园,看见月亮像当年夜里照在瓦恩河畔草原上那样照在草地上的时候。

在温士堡,曾被他爱过的小妮子长大成了一个妇人。她二十二岁时,她那开马车修理铺的父亲,突然死掉了。这马具制造者是个老兵,几个月后,他的妻子得到了一笔抚恤金。她用她所得到的第一笔钱,买了一架纺织机,成了一个地毯职工,而艾丽斯则在温尼店里谋了一个职位。好几年来,什么也不能使她相信内德·居礼终究是不会回来的了。

她乐于受雇,因为店里日常的劳碌,使等待的时间仿佛不太悠久和乏味。她开始攒钱,以为攒上两三百块钱时,便可在她的情人之后跟着到城市里去,试试亲身到临能否赢回他的情爱。

艾丽斯并不拿发生在田野里月光中的事责备内德·居礼,却觉得她永远不能嫁给别的男子了。在她看来,把她仍旧觉得只能属于内德的一切委事他人,这个想法本身似乎就是荒唐的。当别的年轻男子设法引起她的注意时,她不愿和他们纠缠。“我是他的妻子,不论他回来与否,我始终是他的妻子。”她悄悄地自言自语,虽然她一心要想自立,可她还不能理解正在成长着的新思想: 妇女独立自主,或予或取,都是为了人生中她自己的目的。

艾丽斯在绸布庄里从早晨八点钟工作到晚上六点钟,一星期有三个晚上再回到店里从七点待到九点。流光消逝,她变得愈来愈寂寞,开始搞些寂寞的人们常搞的玩意儿。夜间她上楼走进自己的房间时,她跪在地板上祷告,在祷告中低语着她要跟她的情侣说的话。她变得依恋于无生命的东西,而且因为这是属于她自己的,任何人碰她房间里的家具,她都不能容忍。攒钱的打算,开头自有其目的,到城里去寻找内德·居礼的计划放弃后,却仍旧实行下去。这变成了一种固定不移的习惯,甚至她需要新衣服时,她也不买。有时在落雨的下午,她在店里拿出她的银行存折,让它摊开在面前,她便花上几个钟头,梦想着那不可能实现的、储蓄的梦,竟梦想存款的利息足够维持她自己和未来的丈夫的生活。

“内德老是喜欢到处旅行,”她想,“我要给他创造机会。等到有一天我们结了婚,我可以把他的钱和我的钱都攒积起来,总有一天我们会发财的。我们这就可以一起周游世界了。”

艾丽斯在绸布庄里等待和梦想她的情人归来之际,星期转瞬成了月,月转瞬成了年。她的东家是个白发老人,装着假牙齿,一抹稀稀朗朗的灰白胡髭垂在他的嘴边,他可不喜欢谈天;有时候遇到下雨的日子,或是大街上刮着狂风的冬天,好几个钟头过去了,可没有一个顾客上门。艾丽斯把存货整理又整理。她站在大门的窗口,从这里她可以眺望寂无行人的街道,想起她和内德·居礼散步之夕,想起他所说的话。“从此我们得相依为命了”,这句话反反复复地在这正在成熟的女子心中回响着。泪水涌到她的眼睛里。有时东家出去了,她一个人在店里,她便把头伏在柜台上哭泣。“啊,内德,我在等待着啊,”她一遍又一遍地悄声低语,同时,“他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一潜伏着的恐惧,一直在她心中逐渐增强。

春天下雨的时期过去了,夏天漫长炎热的日子还没有到来,温士堡周围的乡村景色怡人。小城位于空旷的田野之中,田野外是一块块赏心悦目的森林地。在这种树木森然的地方,有许多小小的隐僻的角落,那是情侣们坐在那里度过星期日下午的安静之地。他们穿过树木望出去,越过田野,看得见农夫们在谷仓附近工作,或是人们驱车在大路上往来驰行。在城里,钟声鸣响,偶尔有一辆火车经过,远远看去像是一件玩具。

内德·居礼走后,艾丽斯有好几年不和别的年轻人在星期日到树林里去了,但,在他走后两三年,有一天,她的寂寞似乎不堪忍受,她穿上她最好的衣服,出去了。她找一小块隐蔽的地方坐下,从这里她可以望见城市和一大片田野。对于年华老去和引不起人家注意的担忧,纠缠着她的心灵。她坐不安定,站了起来。当她站着眺望大地时,某种东西,也许是表现在四季川流不息上的那永无休止的生命之感,使她的心灵留恋着逝去的岁月。她悚然而栗,她明白: 青春的美丽与新鲜,在她是已经过去了。她第一回觉得她是受骗了。她不责备内德·居礼,也不知道该责备什么。悲哀侵袭她。她跪下来,她设法祷告,但是,抗议的话代替了祈祷来到唇边。“幸福不会临到我的。我永远不会找到幸福。我为什么要对自己撒谎呢?”她哭道。恐惧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她对付恐惧的第一次勇敢作为;而一种古怪的轻松之感,竟随之而俱来。

在艾丽斯·欣德曼二十五岁的那一年里,出了两件事,打破了她的日子的沉闷和平淡。她的母亲嫁给了温士堡的漆车匠布什·米尔顿,而她自己成了温士堡卫理公会的教徒。艾丽斯参加教会是因为她被她的处境的孤寂吓坏了。她的母亲第二次结婚,加深了她的孤独。“我正在变得又老又古怪。假使内德回来了,他也不会要我了。他正生活着的城市里,男子永远是年轻的。花样那么多,他们就没工夫变老了。”她带着残忍的微笑告诉她自己,这就下定决心忙着和他人结交相识。每星期四晚上店铺打烊后,她到教堂的底层去参加祈祷会,而每星期日晚上,她去出席一个叫 普莞斯团契的集会。

威尔·赫尔利是个中年人,在药房里做职员,也是卫理公会的教徒。当他提议送她回家时,她并不拒绝。“当然我不会让他常和我在一起,但是他假使难得来看我一次,那也无伤大雅。”她对自己说道,仍旧决心忠于内德·居礼。

艾丽斯不知其然而然地在人生中取得新的支持,起初软弱地试试,逐渐可有了决心。她在药房职员的身旁默默地行走,但有时在黑暗中,当他们木然地一道行走时,她伸出手来,轻柔地摸摸他的外套的折痕。当他在她母亲家的门口离开她时,她并不走进门去,却在门口站一会儿。她很想唤这药房职员,叫他陪她坐在门口黑暗里,却又怕他不会懂得她的意思。“我需要的不是他,”她告诉她自己,“我是要避免过分的孤寂。我如果不留神,就要变得不习惯和人相处了。”

在她二十七岁那年的初秋之日,一种坐立不安的热情纠缠着艾丽斯。她不堪与药房职员作伴,晚上他来同她散步的时候,她便撵他走。她的心灵变得强烈地活跃;她在店里柜台背后站了好几个钟头,倦了,回家爬上床,却又睡不着觉。她瞪着眼睛,凝视着黑暗。她的想象,跟睡了一大觉醒来的孩子一样,在房间里到处活动。在她的内心深处,有某种非幻想所能欺骗的东西,它需要人生的某种确确实实的报答。

艾丽斯双手抱一个枕头,把它紧紧地抱在她的胸口。她走下床来,把一条毯子叠得在黑暗中看上去像一个人形似的躺在被头里,于是她跪在床边,抚摩它,一遍遍地悄声低语,像是歌尾叠句似的。“为什么一点事情也不发生?为什么我被孤零零地丢在这里?”她喃喃说道。虽然她有时想起内德·居礼,她却不再寄期望于他了。她的欲望变得愈来愈朦胧了。她不需要内德·居礼或其他男人。她要被人所爱,要有一种东西来回答她内心的愈来愈响亮的呼声。

于是在一个下雨之夜,艾丽斯冒险作了一件怪事。这事使她恐惧而惶惑。她九点钟时从店里回来,看到屋里空无一人。布什·米尔顿到城里去了,她的母亲到邻家去了。艾丽斯上楼到她的房间里,在黑暗中脱掉衣服。她在窗口站了一会儿,听着雨点打在玻璃窗上,一个奇怪的欲望兜上心来。也不停下来想想她要做的事,她便奔下楼梯,穿过黑魆魆的房子,直向雨中奔去。她站在门前那一小块草地上,感到冷雨打在她肉体上,一种要想裸体在街上奔跑的疯狂欲望占了上风。

她以为雨对她的肉体会产生某种创造性的神奇效果。多年来她不曾感到这样充满青春活力和勇气了。她要跳跃,奔跑,叫喊,寻找别的寂寞的人,拥抱他。房子前砖砌的人行道上,有一个男人踉跄地走回家去。艾丽斯开始奔跑。一种野性的不顾一切的心情驱策着她。“我才不管他是谁哩。他是寂寞的,我一定要去就他。”她想;也不停下来考虑考虑她的疯狂可能产生什么后果,她随即柔声呼唤。“等着!”她喊道,“不要走开。不论你是谁,你必须等着。”

人行道上的男子停步,站在那里谛听着。他是一个老头儿,多少有点儿耳聋。他把手架在嘴上,嚷道:“什么?说什么?”他呼唤。

艾丽斯倒在地上,躺着发抖。她想到自己竟做出这种事情来,大为震惊,所以在老人已经径自走他的路时,她也不敢站起身来,只是用手和膝盖爬过草地溜到屋子里去。她进了她自己的房间时,便闩上门,把她的梳妆台拖过来堵住门口。她的身体像寒战似的发抖,而她的手抖得连睡衣也难以穿上。她上了床,把脸儿埋在枕头里,心碎地哭泣。“我怎么啦?我要是不留神,我会做出可怕的事情来的。”她想,她把脸儿朝着墙壁,开始竭力强迫自己勇敢地面对这一事实: 许多人必须孤寂地生和死,即使在温士堡,也是一样的。

(吴岩 译)

赏析

《小城畸人》的创作始于1915年,1919年出版发表,记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俄亥俄州一个虚构的小镇温士堡所发生的故事。当时的美国,正经历着从农业、手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巨变,资本主义革命的浪潮让生活在封闭农业社会中的人们内心骚动起来,社会的转型与文化的转型使得人们心理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与冲撞。1876年生于俄亥俄州的舍伍德·安德森,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时期成长起来的,他敏锐地感受了上述变化,于是,通过《小城畸人》中的一个个“畸人”形象——在充满霉味的诊所里建了又拆拆了又建地建着真理的金字塔的里菲医生、在灵与肉之间挣扎着的哈特门牧师、芳华虚度的女店员艾丽斯、三十岁的未婚女教员、丑陋的电报员等等,生动地记录了美国当时社会的这种转型。这些畸人不是在身体上有什么缺陷,也并非在心理上存在什么真正的变态,而是在时代的转型中茫然无措一时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他们孤独、苦闷、压抑、彷徨,从而变成了一种特殊的“畸人”。

在社会与文化转型中,人们新旧思想的矛盾与冲撞在《小城畸人》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从田园到城市的变化。如在《酒醉》一篇中,老妇人意外得到足够的盘缠时,毅然带着全部的家产,马不停蹄地和外孙回到她阔别多年的家乡。但是,“五十年前的小小村庄”,在她“外出的时候成了个繁荣的小城”,老妇人无法相信,甚至到站时不想下车,因为那不是她“想象的温士堡”。

其次,是从农民生活到商人生活、从农村民风到城市精神的转变。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古怪》中弃农从商的考利父子身上。考利父子变卖自家田产,在温士堡开了一家商店。做农民时,考利起码“依旧生存下去”;而做商人时,却是完全失败的。他们“第一怕自己会固执地拒绝买进,因而失掉再把它们卖出去的机会,第二怕自己会不够固执,竟在一阵软弱之下,收购了卖不出去的东西” 。小考利觉得自己的家人和商店在小城里古怪不堪,他决意要摆脱这种古怪,于是,在将他认为象征城市的乔治痛打一顿后,便离开温士堡,远走高飞。

再次,是宗教虔信与资本贪念的冲撞。《虔诚》第一、二篇中刻画的杰西·本特利所生活的时代的乡区,人们 “全心全意地崇奉上帝”,而工业主义、物质主义的到来,令贪婪与狂热占据了杰西·本特利的心灵。他祷告自己成为上帝子民的领袖,贪婪地祈求获得更多田产。然而,他心中那种“古代古地的气氛,跟别人脑子里方兴未艾的东西是格格不入的”。最终,杰西·本特利迷失在宗教的虔信与世俗的财欲之中。

最后,还有新旧道德的冲突。《曾经沧海》中,在纯朴民风中长大的俊俏姑娘艾丽斯·欣德曼忠贞于年轻时的恋人,始终痴情地守望着恋人归来;而另一方面,负心汉内德·居礼在工业文明的冲刷之下,内心却蠢蠢欲动,希望离开温士堡小镇谋得好职位好前程,外出后很快就将艾丽斯忘得一干二净,从而造成了艾丽斯的悲剧。艾丽斯突然裸身在雨中奔跑的疯狂举止,是她在新旧道德观中不适、无奈、痛苦挣扎的表现。

从文体形式上来看,全书由二十五篇短篇所组成,是介乎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各短篇都能独立成篇,刻画的人物众多,又有少数几个是多次重复出现的,且在人物性格上体现了其一致性。如乔治·威拉德,他是汤姆·威拉德与伊丽莎白的儿子,生于小城,长于小城,在《母亲》、《死》、《思想者》、《教师》、《成长》、《离去》等篇中,都写的是他的童年、爱情和成长等主题,而其他的许多故事里,他则成了倾听飞翼比德尔鲍姆、沃许·威廉、伊诺克·罗宾逊等倾诉的对象。二十多篇不同篇目相结合,又能更全面地诠释各人物性格,使得看似松散的各篇彼此勾连成为有机的整体。

《曾经沧海》演绎的是一个悲剧式的爱情故事,但透过这个爱情故事,我们正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国乡村小镇温士堡的生活图景。在这里,一直生活在小城镇的主人公艾丽斯·欣德曼向往外面的世界,向往大城市的生活,于是,在 《温士堡鹰报》记者内德·居礼的花言巧语下,在“渴望某种美丽的东西透进她的颇为狭隘的生活”的憧憬中,她成了内德·居礼的情人。而当内德·居礼要离开温士堡去大城市发展之时,她则决心跟他一起出去闯荡人生。为了不影响情人的发展,她甚至打算自己出去工作,也不要内德·居礼跟她结婚,而是心甘情愿地和他同居。可见艾丽斯·欣德曼的思想是多么的大胆开放。然而,如此大胆开放的她在遭受情人的抛弃之后渐渐走入孤独、苦闷与封闭的死胡同,她关闭了自己爱情的大门,苦苦守候着情人,一个十六岁的妙龄少女等成了一个二十七岁的沧桑妇人。尽管她最终发现自己受骗了,也不堪忍受孤独与寂寞,但她还是无法走出孤寂的阴影,最后竟然做出了赤身裸体地在雨中狂奔着呼喊陌生人的疯狂之举。可见,在工业文明的影响下,尽管艾丽斯·欣德曼思想悄悄发生了变化,但她最终还是无法走出传统的农业、手工业文明道德的束缚,她不可能像后来工业社会的女性那样在感情、欲望上那么自由洒脱,而只能在传统与现代中苦苦挣扎煎熬,在孤寂压抑中默默地哭泣,成了一个面对社会转型而迷失困惑、无所适从的“畸人”。

《曾经沧海》还体现了安德森对新旧社会转型时期妇女命运的关注。在《小城畸人》中,安德森描写了众多的妇女形象,如充满精神追求却无法实现梦想的伊丽莎白·威拉德、无法得到丈夫理解的路易斯·本特利等等,她们在更加强势的以男权为中心的工业时代的社会里苦苦挣扎,备受冷落与伤害。《曾经沧海》中的艾丽斯·欣德曼也是如此。在这里,尽管纯真善良的艾丽斯·欣德曼对生活充满了渴望与幻想,甚至她想到去参加工作,实现经济独立,但事实上她只是内德·居礼的玩物。内德·居礼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认真对待她,他也不想让自己的情人在大城市拥有和他对等的经济实力,于是,当内德·居礼到达大城市之后不久,他就将艾丽斯·欣德曼抛弃,而另一个女孩又成了他新的玩物,留给艾丽斯·欣德曼的只是无尽的等待与无奈的孤寂。这正是安德森在《曾经沧海》中所思考的妇女命运的问题。

诗人哈特·克莱恩在评论《小城畸人》时把它称作“美国人意识的《圣经》”,这强调的是《小城畸人》在心理意识描写方面的艺术特色。通过《曾经沧海》这个短篇我们可以看到,安德森在小说中对艾丽斯·欣德曼心理的描写细腻而生动,特别是对艾丽斯·欣德曼在漫长的等待中那痛苦、彷徨、压抑、不安的复杂心态的描写,更让读者仿佛进入了她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其灵魂深处的悸动。也正因为如此,安德森被誉为美国现代心理作家第一人。

此外,《曾经沧海》也充分体现了《小城畸人》那散文式的清新舒缓的文风。小说由二十五个短篇构成,但其中并没有惊天动地、扣人心弦的宏大叙事,也缺乏传统意义的主角和人物刻画,而是以人物心理时间为出发点,信笔写来,不事雕饰,娓娓道来。在《曾经沧海》中,艾丽斯·欣德曼的故事如同一曲悠长而凄美的音乐,在缓缓的曲调中不断拨动着读者的心弦,主人公的内心情感以及所折射出的小镇生活在这种曲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

(王 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680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