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浪淘沙·北戴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表达了作者削平割据、统一中国的宏愿和自强不息、叱吒风云的豪情的思想感情。

《浪淘沙· 北戴河

近代: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鱼船, 在起伏的汪洋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哪边?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吟咏过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换了新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以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

以上就是这首词的写作背景。1954年夏毛泽东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描绘了北戴河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

这首词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这首词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这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

“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

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

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辩、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希望可以帮到你

望采纳

谢谢 !

这部电视剧叫《我爱我夫我爱子》,不是谢祖武演的,是2007年由罗灿然执导,邱于庭、倪齐民主演的国产情感大剧。

以下是剧情简介:

林顺和蔡心兰是海边渔村上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二人育有四个稚龄儿女,家中虽不富裕却能节俭度日,一家人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昭顺平日为人正直诚恳且热心助人,却遭人陷害。一夜之间昭顺投资的渔船被烧毁,欠下大笔债务,家中生活因此产生巨变。为了能按时还债和维持家庭生计,昭顺不得不离开家庭,签下卖身契,随远洋渔轮出海打鱼。从此心兰挑起家庭重任,她咬紧牙关,每天辛苦工作早出晚归。甚至有时候家里三餐不济,看着孩子们饿肚子,心兰她自己不吃,省下给孩子们勉强填饱肚子。

时间过得真快,正当大家在庆祝昭顺的回来时,村人带来渔船遇难的噩讯。原来昭顺出海也是一个陷阱,不久在船上被人刺杀推下海。从此心兰家的生活负担加重,为了孩子,为了婆婆,为了林家,心兰每天更是疲于奔命。心兰她虽然很苦,但是她坚信她的丈夫昭顺没有死,她期盼着昭顺能早日归来。因为在出海离别前夕,昭顺跟心兰说过:我一定会回来。

不久,心兰的期限盼终于实现了,昭顺终于回来了,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昭顺回来还带了一位未婚妻王丽华。昭顺不认心兰,不认孩子,甚至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认,心兰为此受到严重打击,生病住院。

心兰告诉昭顺,他可以不认心兰,不认母亲,但怎么可以连孩子都不认。但是昭顺仍然死不承认,原来当时他被子刺杀推下海以后,刚好有一艘新加坡富商投资的商船经过,救起了昭顺,但此时的昭顺已失去记忆。当心兰知道自己的丈夫失去记忆,更是晴天霹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835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