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十大感人事迹作文素材

抗击疫情十大感人事迹作文素材,第1张

在本次的抗击疫情期间,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它们所传递出来的正能量才是我们国家国泰民安的保障。那么,接下来就盘点一些在疫情期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1“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由于病痛的折磨,他走起路来高低不平,同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妻子不幸被感染,而他拖着病体坚守在抗疫一线30多天,甚至忙得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

2老兵给武汉捐款万元

因为有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勇士,因为有那些多行善举的义士,即使身处疫情寒冬,我们依然笃定,走过冬天便是春。暖!老兵给武汉捐款万元转身就走。

3“时光改变容颜,却带不走人间大爱”

2月2日,山西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出征,驰援湖北。66岁的王卫国,把医生女儿王婷送上前往武汉的飞机。17年前,奶奶把同样是医生的王卫国送上抗击非典的战场。

4环卫工人捐款

一位环卫工人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工作人员起身询问,老人只匆匆说了一句"在那个纸包里包着"便匆匆离开。

5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提起武汉这个84岁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和病毒战斗了一辈子的国士却哽咽了。

6这些刻在我们脸上的印痕会成为永恒的记忆”

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一线医护人员的脸,被口罩、护目镜压得伤痕累累,他们为了不上厕所甚至不敢喝水、戴上成人纸尿裤工作,而这一切只是因为脱卸一次防护服就要经历27个步骤,27个步骤12次消毒双手,耗时半小时以上,花费非常长的时间。

7开货车运送物资不求言谢的大姐

在武汉疫情全面爆发期间,有这样一个暖心又感人的事迹。一辆装载着31吨酒精的大货车最终安全达到了武汉,而运送物资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司机,她连夜赶路独自一人开了将近24小时的车,在将这些物资送去武汉的时候,她婉拒了工作人员的谢意,继续做着自己的工作,帮着大家一起卸货。

8你需要口罩吗免费的

在成都,一位小哥因为在地铁上发口罩的一段视频而走红,这一举动也让许多的网友为他纷纷点赞表示支持。他不停地向着地铁上一个个的人走去,“你好,需要口罩吗免费的。”背着小小的黑书包散发着大大的温暖,让人感动,非常具有正能量。

9这些不多,但都是新鲜的

武汉的一家酒店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是来自于一位淳朴的农民,他带来的是新鲜的大白菜,据悉这位师傅姓秦,在收到他的礼物时工作人员打算给他报酬时,他连连说不用,因为他听说从上海北京等地来的医疗队在这家酒店,想给医疗队做一点贡献,这些菜虽然不多,但是都是新鲜的。

感谢有你,你的“支援”,是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动力。

10经历过痛苦,但我仍爱人

“杭州保姆纵火案”中的受害者家属林生斌在肺炎疫情全面爆发期间向红十字会捐赠了5000个口罩,因为搜集不到口罩物质紧缺,他一直在奋勇出力,这一行为也受到了不少网友纷纷的点赞,虽经历过痛苦,但他仍愿在爱中前行。

 对于我们这些能与家人团聚的人而言,我们是幸运的,谢谢你们坚持奋斗在一线,为我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下面我整理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的 故事 作文 ,欢迎阅读。

 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的故事作文1

 他们是情侣,是战友,更是千千万万一线疫情防控医务人员的代表。

 2月9日,原本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光耀和乔冰订婚的日子,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当他们听到疫情发生的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支援武汉。“回来后,我娶你。”这是刘光耀在出发前对乔冰的承诺。

 在武汉,他俩虽在同一个病区,但见面的时间却很少,有时是领饭时相遇的那几分钟,有时是交接班电梯口的擦肩而过。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成为这对情侣在支援湖北一线最甜蜜的时刻。

 虽然无法如期举行订婚典礼,但是刘光耀却没有忘记他们的订婚日,2月9日这天,刘光耀挤出有限的时间,来到乔冰的面前向她求婚,当乔冰激动的点头时,刘光耀为乔冰戴上了一枚特别的戒指——回形针戒指,随后两位年轻人幸福的拥抱在一起。

 在国家有难的时候,这对“90后”挺身而出、逆行支援,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疫情未知路上留下了这段让人动容的爱的故事。相信,这次经历一定能成为他们此生最美、最珍贵的回忆。

 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的故事作文2

 作为白衣天使的医护人员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其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令人称赞。

 前不久,濮阳市一名出生不久的男婴成了全国人民关注的“网红”。为何这个刚出生的宝宝如此受大家的关注呢因为他的爸爸是濮阳市援鄂医疗队的医生。

 2月3日,一名体重85斤的男婴在濮阳医院出生,他的爸爸王海明却没能到场,这名男婴的爸爸已在前一天奔赴了湖北抗疫前线。王海明是濮阳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医生,报名参加支援湖北医疗队时,妻子的预产期临近,他本该守候在妻子的身边。但疫情就是命令,国家的需要是第一需要,他等不了孩子的出生,2月2日和队员们集结从濮阳奔赴了武汉,就在他走后的第二天,他们的二胎孩子平安降生。王海明在与妻子视频通话时,妻子笑中带泪叮嘱丈夫:“我等你回来给咱们的儿子起名子……”

 王海明医生的感人故事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他们的新生宝宝也成了全国人民关注和热议的对象。大家不仅留言点赞,还纷纷要为这个特殊时刻出生的宝宝起名。

 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的故事作文3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一封封来自各地相关单位、组织的请战书犹如最响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疫”冲锋。

 本该是家人团聚,可是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医务工作者却挡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逆行者”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加班加点紧急生产紧缺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的工厂工人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们、铁路、警察、环卫、街道、战士等等。当然,“逆行者”中从来不会缺少党员。

 “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驰援武汉的第二天,年轻护士金珊递交了入党 申请书 。金珊的母亲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抗击“非典”时作为医院检验科大夫战斗在第一线,当时金珊还是一名护校学生。“母亲给我作了榜样,所以这次我毅然决然报名来到了武汉。我身边不少优秀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员,他们都非常棒,我决心向他们靠拢,发挥自己的专长,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甚至有的退休老党员也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我们年纪偏大了点,但***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精神没退!”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党员从不会缺席。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积极靠前指挥调度,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各级街道、社区则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党员们纷纷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 教育 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的故事作文4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百感交集,请原谅我的文采浅薄、语涩词穷,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情绪,你们是多么的让人敬佩、感激与爱戴。

 现在病疫猖獗,是你们在最危险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奔赴前线。在一个个无辜却又饱受折磨的生命面前,你们毫无畏惧,舍命去挽救那些不幸被感染的人,你们尽着最大的努力在和时间赛跑,和病魔坚决斗争,你们是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的战士,是中国百姓的救星!

 我当然知道,你们有自己深爱的亲人与朋友,也有自己的家庭。你们是带着他们的牵挂和不舍来到疫情前线,你们内心也许激动,也许痛苦,也许有说不尽的话想要对他们说。在网上看到一个六岁男孩哭着不让妈妈去武汉支援;一位丈夫为即将出阵的妻子喊:只要你平安回来,全年的 家务活 我全包……我被这些英勇的白衣天使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可贵精神深深感动,在危难之际,你们挺身而出,毫无畏惧,国家需要像你们这样的白衣天使!

 我也当然知道,你们现在的工作十分艰难,在前线,你们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争分夺秒在救治病患。你们每天憋在口罩、手套和防护服里面,我在网上看到,你们的手让汗浸的皱皱巴巴的,甚至有的医生的手都脱了皮,有的女孩为了工作剪下了美丽的长发,口罩和防护服在你们的身上勒出了印子……写到这,我热泪盈眶,已经看不清屏幕了,我又不知如何表达内心的情绪,千言万语已汇成一句话:“你们辛苦了,白衣天使们!”

 我从来不后悔当一名中国学生,即使有了病疫,我也不曾害怕!因为我知道,中国人民是伟大的,自古以来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现在,这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能把我们中国人民怎么样我深深的知道,团结的中国人民,在中国***的坚定领导下,就没有什么办不了的事!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我作为一名学生,十分抱歉,因为我没有能力帮助你们,只能默默祝福你们,希望你们安全的帮助那些感染病患度过难关。

 祝你们身体健康,家人和朋友平安无事。

 在此,我觉得我应该停下我在键盘上跳跃的手指,因为,凭我的语文功底,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钦佩,感激与爱戴!

 抗击疫情的白衣天使的故事作文5

 2020年的庚子 春节 ,街道上看不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和车水马龙的繁忙,行色匆匆的人们面戴口罩,眼神中互相是戒备与疏离……每天增长的确诊数字,不断扩大的疫情地图,时刻牵动着14亿人民的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形势严峻,在这场看不见“敌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却有这样一群人,逆流而上,用尚且稚嫩的肩膀,众志成城,扛起了“爱的桥梁”。

 那一天,白衣着身,是英雄出征战场的铠甲。近日,网路上有一个热门话题,“最美的背影”,点赞最多的一张照片就是几位医护人员,穿着严密的防护服,站成一排,赶赴病房。我们在过年,他们在帮所有人过关,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因为你们的坚守,让我们不再恐慌,因为一袭白衣,让我们看见最美丽的铠甲。曾经将名字写在校服上的90后们,变成如今将名字写在防护服上的一线战士,防护服下的他们,也和你我一样,是子女、是父母、是挚友,是鲜活灿烂的普通人。他们怕吗当然。但正是他们,在危急时刻,克服恐惧、义无反顾地“顶上去”,是他们,面对肆虐的疫情,始终坚守在自己岗位上;是他们,用逆行的单薄身躯,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正如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护士长唐莎所形容那样:“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这群90后,是拥有着隐形翅膀的天使。

 那一刻,青丝斩断,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1月26日,一则“光头护士”的新闻一度引起关注,武大人民医院东院区神经内科护士单霞,身为90后护士、两个孩子的妈妈,在医院被确定为定点救治医院后,她果断将两个孩子送离了身边,并且因为毛发也可能沾染病毒,所以自己在家毅然剪掉了齐腰长发“光头明志”。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同样拥有长发的我,更能理解这一决定的深重意义。女孩儿爱美,剪掉长发尚可,但是剪成光头,哪怕男士,又有几人有此勇气当大家感动地说“这身白衣穿得太沉重”,单霞却觉得剪个光头真心没什么,“只是为了我好戴帽子,好穿防护服,好上战场,好保护自己和同事”。因为穿上了这身白衣,戴着护士帽,有了信仰,即使害怕也不能后退,为了切断传染源,努力救治病人,他们做的事情,比剪发还多得多。“如有不幸,请捐献我的遗体研究攻克病毒”“关键时刻我不会逃避,我也不会做逃兵”,这些话,都出自一名95后的小女孩之口,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肿瘤科的护士李慧。疫情爆发到现在,从 除夕 夜开始,她坚守在工作岗位,从未离开。因为有这样一群年轻巾帼英雄无私勇敢,在病毒面前毫不害怕,舍身为民为国,让人们看到了他们为之战斗的决心,坚定了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信心。

 那一句,义无反顾,是赤子心怀感恩的大爱。24岁,恰是青春正好的年纪,但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佘沙,却有远超这个年纪的担当和感恩。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幸存的她,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援汉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后,她就主动报名请战,在她和护士长的申请理由中,最让人动容的就是那句“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与此相似的,还有一名95后男护士许汉兵所说的,生在中国是件幸运的事情,危险的时候肯定不能退缩”,奋战抗肺炎一线的他,在防护服上郑重写着“精忠报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看似简单,生活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为了家国大义,付出所有、哪怕生命的代价,他们,为我们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澎湃爱国情。年轻的90后,曾经被人们称作是“垮掉”的一代,很多人质疑,我们是否能够担负起建设国家和民族的重担是否能扛起中国走向未来的坚定脊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90后在严峻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探访疫情真相的青年记者;除夕夜整装待发,支援前线的解放军医疗队;各地医院,在请战书上坚定地按下红手印的医护工作者;还有心系武汉,捐助物资善款的海内外爱心人士。无数感人肺腑的事情中,90后用实际表现告诉社会:我们,一定行!滴水汇成江河,有14亿同胞站在我们背后,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请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相信阴霾过后终有灿烂彩虹。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相关 文章 :

1 2020白衣天使抗击疫情加油作文大全5篇

2 关于2020抗击疫情中白衣天使的作文600字5篇

3 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文满分作文大全5篇

4 关于抗击疫情主题高考满分作文900字5篇

5 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作文5篇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精选5篇)

隔离病毒但是不隔离爱,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名***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篇1)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迅猛暴发,由点及面,很快波及全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国医护人员和疾控工作者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赴后继、视死如归,投入到了与病毒抢夺时间、挽救人民生命的伟大斗争中。同志们立下了神圣的誓言:无论生死,不计报酬!

在这千千万万名抗疫战士中,有一位疾控新兵,她叫许蓉蓉。

24岁的许蓉蓉2019年9月刚刚入职到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平时工作刻苦、勤奋,深得大家的赞许。

2019年11月,许蓉蓉被派往扬州市疾控中心进修学习PCR技术(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2020年1月30日,当她接到去扬州市疾控中心协助检测新冠疫情病毒核酸工作的通知时,没有丝毫迟疑,收拾行装,立刻赶往扬州市疾控中心报到。

在长达26天的时间里,她全程参与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核酸检测任务,包括样本的前期处理、核酸检测体系的配制以及核酸的提取工作。穿上厚重的防护设备,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4、5个小时,最长6个多小时,加班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闷热、疼痛、饥渴,但她始终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兢兢业业地完成所有工作。

许蓉蓉的父母也是医务工作者,一家三口同在抗疫一线,每天在繁忙工作的同时,给予了她很大支持。晚上加班到很晚的时候,他们一边担心女儿的安全,一边又怕打扰她的`工作,常常在家一直等她进了家门才会回房休息。虽然家在临近的邗江区,但一家三口在一起吃饭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作为检验队伍中最年轻的一员,许蓉蓉积极主动地承担各项工作。“能干,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是扬州市疾控中心检验科老师们对她最多的评价。

在结束了扬州市疾控中心的调用工作后,她立即回到了仪征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的岗位,投身到新的工作当中,开展疑似新冠疫情样本采集、送检单汇总、样本的核对等工作。

当前,新冠疫情还在肆虐之中,任重道远。我们相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有无数个象许蓉蓉一样优秀的医护人员、疾控工作者的忘我拼搏,我们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篇2)

深夜1点多,护士站的电话铃再次响起。“患者的档案请快点传来,人命关天。”值班医生张巍的语气有些急促。

ICU夜班一组10人,7名护士、3名医生。其中,护士负责卫生消毒、标本统计、执行医嘱等,还要随时观察病房需要;医生则根据病人情况实时研判,调整诊疗方案。

值班医生要一直待到早上8点半,趁回清洁区喝水的间隙,记者和值班医生张巍聊了几句。“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过去了就好。”张巍今年40岁出头,从正月初一忙到现在,还没回过家。他说:“很想念老婆孩子。”

护士文媛说,有一次患者情况危急,张医生来不及做好全套防护就冲进了病房。张巍说:“我小时候3000米跑得特快,身体底子好,我这样‘百毒不侵’的人就该冲在前面。”

对自己“宽松”,对别人却很“严苛”。在ICU采访的时候,张巍几次催促:“你们记者在ICU待着太危险,快点回清洁区吧,我们不放心。”

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康复背后,是医护人员的倾情付出。金银潭医院已累计出院近1200人,治愈率稳步提高。

当晚临近12点,记者见到一位穿着绿色格纹衣服的老年患者,他面带笑容做了一个胜利的手势。“刚来时王老病情很重,一说话就喘。”负责照顾的护士说,近来他的状况有所好转,能开玩笑了。

凌晨3点多,下一班护士们正准备进病房。雨声仍急,灯火通明,看不清他们的面庞,只听到一句齐声的“武汉加油”。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篇3)

黄泽东,男,21岁,汉族,共青团员,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看到新冠疫情加重后,主动参与市中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他不怕危险和困难,自愿申请到路途远、人流和车流量大的黄河湖高速路口开展体温检测、车辆信息登记。在志愿服务中他认真负责,勤于思考,发现并指出个别工作人员在使用电子体温枪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向所在服务点反映,促进了电子体温枪的正确规范使用。

他先后在黄河湖高速路口、白马高速路口、乐贤街道高坝电厂、邱家嘴农贸市场开展体温检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服务时长102小时,检测车辆360台,检测人员3000多人。

他说:“新时代青年,应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篇4)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一群“90后”青年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中国青年从来都是用担当实干为青春增色。

刘佳同志,虽然还是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但她以一个***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积极参战,从不缺席。刘佳同志在疫情志愿服务期间,被优秀***员的先进事迹所感动,郑重地向党组织再次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请求加入中国***。在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还不是党员的她坚持主动捐款,为援鄂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由于刘佳同志所在的小区是一类封闭小区,不能出入小区参加值班值守工作,但也丝毫没有减少她为社区服务的决心与勇气。她居家办公,每天从早6点开始24小时坚守岗位,随时为群内党员志愿者服务。

面对党员及居民反映的疫情方面的问题,她全部接听、整理,当好信息的“收集员”;认真分析党员和居民反映问题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及时向社区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当好防控的“参谋员”;统计每天离齐、返齐等人员信息,切实发挥在防疫信息处置中“中转站”的作用。她还负责各位值守党员的每日排班工作,沟通每个党员时间安排,让大家值班工作顺畅开展。每次有新的党员志愿者加入,她都会用温和简洁的语言,规范快捷的流程向新加入的同志介绍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知道大家在值守期间出入小区不便,她就积极帮助大家协调办理社区出入证。她真正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为打赢抗击疫情战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刘佳同志为社区志愿服务之余,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本职工作。2月中旬,在市总工会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开展“娘家人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属送暖心菜”活动作出贡献。她积极加入到对援鄂医护人员家属的关爱服务活动中。“您好,我是市总工会“娘家人送菜到家”的联系员,我们免费赠送的蔬菜礼盒您收到了吗数量是否充足如有需要,可以及时联系我们”。这是刘佳同志在活动期间每天要重复的话语,只为确保把市总工会“暖心菜”送到每户援鄂医护人员的家中。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这场全民战“疫”的斗争中,青年志愿者们在抗击疫情的特殊环境中磨砺成长,向全世界诠释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就是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抗疫一线医护人员事迹(篇5)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过是装成大人模样,走在抗击疫情一线;有这样一群人,承担着“90后”的标签,却早已经担当大梁;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刚入职不久,才加入汤庄镇机关工会大家庭,就已经把自己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去年刚入职的青年干部党政办办事员李铮,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服从镇里工作安排,提前返岗,奋斗在抗疫第一线。大年初二,李铮在扬州过年,突然接到镇政府办公室电话,要求他立马赶往政府,待岗待命。李铮同志二话没说,跟父母家人打了声招呼,说明了情况,立刻下午赶回了汤庄。作为医疗救治组的一员,李铮戴上口罩,每天早早来到卫生院,帮助工作人员先做好医院内外消毒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当有病人前来就诊的时候,他还要负责做好体温检测,前期问诊,诊室引导工作,详细做好问诊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似病例。他还要跟随卫生院医生走入街头巷尾,走进邻里乡亲,宣传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叮嘱乡亲们减少外出,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李铮每天早出晚归,为了防止传染,此次他一人回到汤庄,家里亲人都在扬州,每天父母也不放心,频频要求回来照顾他,他都拒绝了,要求父母正月十五以后再回来。李铮在入职之前一直在扬州消防大队做一名文职,如今成为了汤庄一名青年公务员,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铭记在心,他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一直在用行动向党组织靠拢,是一名热血奋进积极向上的好青年!

防疫一线的还有闵捷同志,大年初三接到通知,闵捷从宝应老家赶回汤庄,迅速投身到战斗中去。每天他整理资料台账,做好抗击疫情前线信息收集归档工作,保存好原始数据资料。每日上级部门下发公文,闵捷第一时间接收,传达给镇各级部门、村和社区,保证了非常时期信息传达的通畅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宣传科的秦婧钰,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在接到通知前往汤庄后,一直做好“幕后英雄”的角色。在疫情肆虐人心惶惶的关键时期,依旧每日更新汤庄公众号“水韵汤庄”,积极报送汤庄每日“战况”,报道抗击疫情一线感人事迹,宣传普及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传递宣扬汤庄正能量,扫除疫情期间多日阴霾。

还有很多很多年轻的身影活跃在抗击疫情一线,三岁孩子的母亲孙晶晶、汉留村后备干部李辉、曾钰村入党积极分子吴龙肖……他们是“90后”年轻干部,他们是“20年”新鲜血液,他们是年青一代队伍中的“硬核”!青年强,则国强!

2020抗击疫情先锋人物感人小故事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 心得体会 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那你知道学习抗击疫情先锋英雄事迹心得体会都有那些吗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湖北武汉的医疗垃圾数量快速增长,最高峰时,一天的医疗废物产生量达到240多吨。在这条医院背后的战线上,同样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废处理专业团队赶来驰援。不惧风险、不辞辛苦,他们携手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防线,董清就是其中之一。

 3月24日下午4时,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董清正和同事们将一桶桶医疗垃圾装运上车,运往20多公里外的集中处置点。

 董清来武汉已经差不多两个月了。春节期间,当得知武汉当地处置医废的人力、运力出现明显缺口时,董清所在的公司主动向湖北省环保厅请缨驰援。1月29日大年初五,包括董清在内的第一批突击队共12人驾驶5辆清运车从襄阳出发,当天赶到武汉后就立刻投入工作。

 为了尽可能多地处理医废,最开始的一个月里,董清他们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

 虽然清楚自己工作的风险,但董清从未退缩。2月4日,专门接收重症患者的火神山医院投入使用第一天,产生的医疗垃圾需要有人处理。得知任务后,董清果断决定报名先上。

 今年36岁的董清是一名退伍军人,有着14年的党龄。在部队的8年里,他主要在卫生队工作。这次抗击疫情工作中,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地帮助队友。

 截至3月25日,董清所在的团队81人已收集转运1933车次共9181吨医疗废物,无一人感染。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武汉市的医废处置能力明显提升,从最初的每天50吨增加到目前的每天2638吨,可以实现“日产日清”。目前,董清的队友大部分已完成任务返回襄阳,他依然继续坚守在武汉。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二

 从除夕夜第一批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出征,到现在已两个月有余。4000余名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坚持精准施治,用爱心温暖了很多患者。记者走近其中3名军队医护人员,倾听他们的抗疫故事……

 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主任谢渭芬——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名普通军医。事实上,在医学消化内科领域,他可算是全国****之一。他就是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支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三科的主任谢渭芬(见图①,曹希摄)。大年初二刚查完房,他来到院长办公室,言辞恳切地说:“如果没有上战场,就愧对军医这个身份!”请战最终获得批准,谢渭芬赶往抗疫一线……

 “要精准治疗,细节是关键。”查房时,谢渭芬会随时提问管床医生:“患者今天血糖、尿量、血压数据分别是多少”如果回答磕磕巴巴,他就一改平时的温和,黑着脸批评对方……

 一天,医生邹最从病房门口经过,看到谢渭芬正在盯着输液管,嘴里默念着一串数字……邹最明白:谢主任是在计算每分钟输液的滴数。个性化治疗,对输液速度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100毫升液体需要45分钟内输完,每分钟至少50滴。那天,谢渭芬在病床前站了60秒,数满50滴才放心走出病房。

 “患者再小的事,都是大事。”谢渭芬说,一次握手、一句抚慰都可能是“良药”。一位74岁的患者,高度焦虑,谢渭芬每天查房都握着老人的手,俯身唠唠三五分钟;他还请心理医生柏涌海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几天之后,老人饭量大了,睡觉也踏实了。出院那天,老人紧紧握着谢渭芬的手说:“是您救了我一命!”

 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的火神山医院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

 “心病还要‘心’药医”,随时回复微信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数百条

 2月4日,火神山医院收治首批50名感染患者,其中24名被分到了联勤保障部队第980医院副主任医师赵玉英所在的病区。每个班4名护士,除了基础护理,还要负责打扫卫生、照顾患者起居,很多人的身体都吃不消……

 “刚住到医院的患者们,情绪有些焦虑,有什么缓解的好办法”作为感染八科一病区主任,赵玉英试着建起了一个“感染八科医患交流群”。从此,赵玉英就像一个应答机,随时回答群里的各种提问,每天回复数百条,最短的一个字或者一个表情,最长的要一两百字。渐渐地,患者的焦虑感少了,医生也松了一口气:即使不是自己当班,也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情况。赵玉英总结:“心病还要‘心’药医。”

 “心”药也用在了尹奶奶和钟阿姨身上。得知钟阿姨的儿子小李也是一名感染患者,由于病情较轻,在另一家医院隔离治疗。赵玉英多方协调,把小李转院到火神山医院,安排和钟阿姨住同一个病房。看见儿子来了,钟阿姨脸上有了笑容,在儿子的照顾下,身体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赵玉英把小李的另一位病友尹奶奶也搬到这个病房,既方便沟通交流,又可以让小李帮助照顾生活起居。在小李带动下,志愿者越来越多:病房里,有的患者帮助医护人员照顾重症患者起居;医技楼外,有的患者协助医护人员推轮椅、抬担架;楼道里,他们拿起扫把和拖布,打扫卫生、倾倒垃圾……

 如今,病区已有100多名患者治愈出院了,很多患者“出院不出群”,把名字后边备注上“已出院”,还继续留在群里给大家鼓劲加油。这个病区的医护人员也用上这剂“良方”,建起了自己的医患交流小平台;即使医疗队离开武汉,他们也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了。

 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

 “称呼一改,暖心多了”,进病房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

 江城的第一缕阳光洒进窗户,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十四科护士长李晓莉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麻利地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即将奔赴她的战场:重症病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房污染区,感染风险极高。来自火箭军某医院的李晓莉,个头娇小,短发齐耳,说话如蹦豆,走路带阵风,干啥事就一个字:快。

 李晓莉当兵31年,临床护理干了26年。此次支援湖北,李晓莉虽然已经上报了退休,仍带领科里护士集体递交请战书。到了武汉,她担任感染十四科护士长,在全科护士中年纪最大,却也最拼。主管护师乔惠霞与李晓莉一起共事13年,对她的印象就是:“一穿上防护服就像充满了电,投入工作就有使不完的劲儿。”

 在李晓莉的带动下,护士进病房从不叫床号,而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地叫着。“称呼一改,暖心多了。”李晓莉说,这个“特殊规定”,她已坚持了十多年。

 一位六旬左右的胡阿姨告诉记者:“一下子感觉我们像是亲人,特别热乎。”胡阿姨年前从杭州到武汉探亲,没成想滞留江城无法返乡,还染上了新冠肺炎,刚入院时心情很糟……李晓莉每次见她一口一个“大姐”,和她聊几句家长里短,还在防护服上画上西湖风光,缓解她的“思乡之苦”。如今,胡阿姨不仅身体恢复很快,还乐呵呵地给病友加油。

 92岁的王奶奶,是李晓莉重点护理的患者。这天,她要出院了。李晓莉想临别前给她说上几句话,一进病房,看到王奶奶已坐在床边等她:“闺女,我今天出院啦,老婆子就想多看你一眼。”

 “您出院,我们比您还高兴呢,一会儿用轮椅送您出去,回去了也要注意这些事,第一个……”李晓莉凑在王奶奶耳朵边,叮嘱了一番,带人把她送出了大门……

 送王奶奶出院,李晓莉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她不到一米六的身影,在人群中显得有些娇小,却在大家心里越发高大……

 抗击疫情先锋人物事迹三

 们来认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14科护士长李晓莉。从事临床护理专业26年,她曾远赴刚果(金)参加国际维和,也曾冲锋在玉树抗震救灾、舟曲泥石流抢险中救治伤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又一次冲到了第一线。

 一大早,护士长李晓莉像往常一样,赶在早班护理组接班前进入“红区”,每天掌握患者的第一手病情早已成为她的习惯。

 看患者、问病情、查体征,进入病区的李晓莉就像上了发条一样进入了快节奏,一刻也停不下来。所有发现的问题她都现场记录下来,有的粘到病房门上,有的贴在护士站最显眼的地方。

 在这里,患者们有个大事小情,都愿意找风风火火的李晓莉。

 风风火火却也细致入微。85岁的郑大爷前几天有些不舒服,生命体征却并无异常。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查房时,李晓莉暗暗地留了心。当天中午,郑大爷突然并发症急性发作,血氧急速下降,危及生命。李晓莉和医护人员迅速采取静脉补钾、高流量吸氧等措施急救,从死亡边缘把郑大爷拉了回来。

 李晓莉所在的科室老年患者接近七成,对于这些老年患者,李晓莉为他们一人设计一套护理方案,细心照顾。

 疫情面前,人人都是受威胁者,人人亦是抗击疫情的行动者。只要我们彼此真诚关爱,我们的信心和力量就会引领我们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抗击疫情的感人 故事 作文 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 范文 一

 在2020年临近 春节 之时,一种新型传染病——新型冠状肺炎爆发了。他就像一头凶猛的野兽向我国湖北省武汉市袭来。短短数天,病毒“侵占”了我国多个省、市、区,正当我们被病毒逼得惊慌失措时,在我们周围站出了一群群英雄——那就是我国的医护人员!英雄的带头人是84岁钟南山爷爷和73岁的李兰娟奶奶,他们这般高龄,还在奔波操劳,为民族为国家,带领着我国的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中国***的领导下,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他们让我知道什么叫无私、什么叫无畏、什么叫奉献!

 春节,应该是全家人团聚的日子,然而2020年的春节,却与往年不同。当我们还和往年一样,一家人围在饭桌前,一起 说说 笑笑,吃着年夜饭的时候,我们的英雄——可亲可敬的医护人员只能吃着快凉了的盒饭,远离他们亲爱的家人,奋战在一线,与病毒顽强斗争!疫情如洪水般越来越严重,各省市不得不延期开学、延期复工、商场停业、交通停运 ……

 但我们的英雄一直坚守在岗位,不分昼夜。为了减少医用物资(如口罩、防护服等)的使用,白衣天使进入病房就开始不吃不喝,忍着饥渴,在一线救治病人,在病房里一待就是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等他们从病房中拖着劳累的身子出来,摘掉口罩那一瞬间,我看到他们的脸上出现了深深的“沟壑”,甚至还磨破了皮;还有一些护士,为了穿衣戴帽方便,他们把乌黑亮丽的长发剪成了寸头,甚至剃成了光头;到了晚上,他们你挨着我,我挨着你,随便躺在地上休息,一有情况,立马跳起来奔赴现场。每每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画面,我鼻子一酸,眼睛通红通红的,心里便想着:你们是最美的白衣天使,最伟大的英雄!

 在新闻里我还看到我们的白衣天使也有被病毒传染的,人数达到了1700多人,更可怕的是有几名英雄已经远远离开我们。比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耳鼻喉科医生梁武东,于1月25日感染去世;2月7日凌晨,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也不幸感染抢救无效于7日去世……我大声地说:“你们是我们的英雄、是我们的白衣天使、是我们最耀眼的明星!”我祈祷着:保护我们的白衣天使,健健康康去,平平安安回!

 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员、白衣天使、中国军人、人民群众……成千上万的一线工作者,你们永远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是你们用生命捍卫祖国的安全,你们是世界上“最美的逆行者”!

 致敬英雄!感恩英雄!感谢英雄!最好的方式就是和他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一起战胜疫情。斗艰除险离不开英雄的顽强斗争,更离不开普通人的密切配合。我们需要危难时刻的英雄主义,更需要奋力担当的责任意识。战胜疫情,绝不可能仅仅靠几个人的冲锋陷阵,我们更加需要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守护我们的国家,守护我们的家园,以全民的行动赢得最后的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范文二

 “呯呯呯……雯雯,快开门!”

 “哐”的一声,紧接着便听见妈妈 炒菜 的铲子掉到了地下,坐在沙发上的爸爸也猛的一下站了起来,我和哥哥停下手中的笔,眼睛齐刷刷地望着屋门。我连忙问到:“是谁在敲门”宅在家里不出门的我们,每天不停地刷新闻,信息各种各样,让人感动的、让人生气的、让人惊叹的……我家可没有疑似病例,没有人发烧,更没有人接触“武返”人员!一家人目瞪口呆地望着大门,呆了好半会儿。

 “呯呯呯”“呯呯呯”……敲门声再次响起,只见妈妈深呼吸好几口,定了定神,小心翼翼地问道:“是谁啊”

 “我是尧尧他爸。”

 爸爸才连忙走向大门,刚伸出手,我便大喊一声:“等等。”匆忙从茶几上拿下口罩给爸爸带上。打开门,只见雷叔叔戴着口罩,穿着长长的雨衣,站在门口一米处远地儿。

 “雯雯他爸,现在疫情严重,这是我们小区3天一出门买菜的通行证,一定要保管好。”爸爸接过通行证,连忙谢道。

 “不给政府添乱,安心待在家,共度疫情。”

 “雯雯,记得勤洗手哟……”

 “好的好的。”我连声应道。

 “那好,我还要去发其他家的,先走一步。”一眨眼,白色雨衣消失在我眼前。爸爸关好门后,全家才松了一口气。

 午饭后,我正准备玩会手机时,看见物业主群内,有好几百条信息“谢谢,辛苦了。”

 “请大家放心,我们来时量过体温,发完后再次量体温,一切正常,请大家不要担心。”

 “不用谢,不客气!”

 雷叔——我同桌的小雷的爸爸,一位帅气的80后叔叔,住我家楼下。

 没过几天“呯呯呯”的敲门声再次响起。

 这次没那么紧张了。当爸爸打开门时,“雯雯爸,这是居委会发放疫情期间的统计表,大家认真填写一下,明天我再来收。”雷叔说道。“雯雯听话哟,别出门,记得勤洗手。”雷叔再三叮嘱。

 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我们共31楼,近200户人家,雷叔冒着感染的风险,坚持挨家挨户地送,他不是物管人员,也不是机层干部,只是我们的邻居。

 妈妈连声“多谢,多谢”。

 他连连摆手:“不用,不用,大家都是一栋楼的,不客气。”

 这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沉渣巨浪翻涌,各路妖魔鬼怪纷纷现身。但各种温暖善良也频频显现——有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奶奶,日夜不寝的白衣天使,还有许许多多的乡镇基层干部,还有我的——雷叔……14亿中国人有条不紊地统一抗击病魔。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以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感谢有你们,每一个默默付出的中国人,有你们在,中国一定能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狙击战。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范文三

 没想到,有一天,宅在家里会是对祖国最好的贡献。

 这个春节有点闷

 街道没有往年的敲锣打鼓,有的只是一阵寒风掀起地上的尘埃;家里没有往年的高朋满座,有的只是小小的一家人窝在沙发上,百无聊赖;今年的春晚似乎格外好看,因为人们难得摆脱 麻将 、纸牌的束缚,沉下心来与家人一同欣赏……

 被困在家的第六天,我数着窗外飞过的鸟,想象着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被困在家的第七天,我凝视着对面的车道,想象着大洋彼岸的海鸥正拂过费城;被困在家的第八天,我点着不请自来的小雨滴,想象着极图的夜空散满了五彩斑斓……第十天,十一天,十二天,我学会用毛笔书写祝愿, 编织 中国结寄寓祝福,做一桌饭菜希望远在武汉的英雄们也能早日团圆……

 这个春节有点暖

 疫情突发,在我们这个边远的小县城也引起了不小的恐慌。超市被洗劫一空,却意外证明香菇炖鸡面果然是最难吃的泡面;药店门外排起长龙,口罩、消毒液有市难求;其他商铺门口罗雀,纷纷关门……这个春节,格外清冷。

 我早早起床,因为楼下药店说今天会有口罩买,家里已经连一个备用口罩都没了。随便一穿,扒拉着小钱包出门。刚锁上门,就看到对门**姐小心翼翼的把行李箱推出门,自己弓着背慢慢地移出来,再轻轻的合上门,生怕发出一点声响。刚想和她打个招呼,她却以掩耳不及盗铃之势的速度,一把捂住我的嘴,不让我说话。在我保证小声说话后,她才放开我。“琴姐,你要去旅游吗这段时间不能乱跑,会添乱的。”我盯着她的行李箱,非常不赞同她这种行为。疫情如此高发,出去玩只会添乱。她愣了愣,然后笑了,“看不出来,小丫头思想觉悟挺高的啊。”“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好不好”“好,姐姐知道,姐姐是去武汉当志愿者的。”她笑着说,充满朝气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我这才想起,她是学医的。“可是……”疫情这么严重,她还未“出师”,不怕吗“替姐姐保密,等你王阿姨发现后,我差不多已经上车了。”她眼里闪过一丝挣扎,还是笑着对我说。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人的眼里真的会有星星。

 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瘦小却仿佛能撑起这一片天空;盯着手中蓝色的口罩,沉积在心底深处的压抑有了松动。原来,天塌下来,是真的会有人愿意替人们撑着的……

 口罩涨价了,不出所料;可没想到这么狠,一包40元,翻了好几倍。有人不顾自身安危,奔赴前线,只为后方一片安宁;有人甘心成为无良商家,大发国难财。作为一名文科生,我第一次拨打了投诉热线。没想到,小县城的执法力度也蛮高的,当天下午就解决了。看着执法人员远去的背影,莫名与**姐的背影重合起来……

 这个春节有点燃

 武汉封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大力建设,而火神山建设现场场景被网络“云直播”后,数千万网民在屏幕前当起了“监工”;中国人民解放军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任务……

 一件一件事,体现着中国力量,象征着中国人的团结,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这颗冉冉上升的新星光芒!作为中国儿女,我们无比的自豪!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范文四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深深牵动着人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红杨镇珩琅山村这片土地上,有着这样的一些“战士”:他们不为别的,只为心中的信仰、书写党章时的郑重、党旗下庄严的宣誓,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员;还有这样的一些“战士”:他们在外辛苦打拼,无私奉献回报家乡,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乡贤;还有这样的一些“战士”:他们知党恩、感党恩,默默支持党的各项工作,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群众。这些“战士”们你加油我助力,他们没有惊天动人的 事迹 ,但却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让人感动至深。

 2月3日一大早,沈墩党员章木森同志风风火火来到村部,正好找到刚察看村组环境卫生和防控工作回来的村书记程世田,章木森带着包括自己在内还有郭道云等几个同志的捐款要捐赠给村党组织,还说了另外几个同志由于疫情防控期间人员不能流通,不能及时赶回家参加防控工作,他自己也在村庄路口轮班执勤不能久留,一定要把这份捐款交给村党组织,表示要加油助力。

 中共党员、乡贤许之生同志于2月3日微信转账一万元捐赠给村党组织,说他天天都在关注疫情,关注家乡,你们在防控一线辛苦,冒着生命危险保卫家乡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就让我这个老党员为家乡防控工作尽一些绵薄之力吧。

 参与捐款助力的还有乡贤人士章美华、胡金海等人,还有其他一些工作在外地但一直默默关心家乡的党员、乡贤和群众以及特殊群体暖心的捐款。看着这些沉甸甸的捐款,村书记程世田感慨万分地说,所有人每一分的捐赠都代表着群众对党的信任,我们是党在农村的代言人,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不能辜负这一份份的爱。当下虽然疫情肆虐、天气寒冷,但大家的心里都感到了特别的温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没有什么难关过不去。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范文五

 2019年末至2020年春节,一个原本是中国 文化 传统里一年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富有意味的节日,却成了大家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抗战时期。在这期间,涌现出了我们各个行业的很多感人故事。

 首先是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他们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心头、护在身后。他们是疫情来袭时最美的逆行者,不顾个人安危始终在患者身旁,放弃佳节休息守护万家团圆,时刻做好准备主动请战前线,坚决服从指挥千里驰援战友。我们有坐着轮椅上疫情战场的86岁的退休老医生董宗祈教授,在听闻武汉疫情严重,医护人员人手有限时,这位老一辈的医生果断站了出来。哪怕他已经腿脚不便走不动路,坐着轮椅他还是坚持来到了第一线,全副武装地为患者看病。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一切都是为了病人,一辈子看病救人也习惯了,在这种关头不可能退缩。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还有我们的韩红大姐,已经捐了10亿的捐款,都面临破产了,在武汉,像董宗祈教授、韩红大姐这样的感人事迹还有很多很多。还有来自我们全国各地的基层党员干部们,有来自我国各地的,志愿参加防疫抗战的志愿者们。

 在当前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舍小为大、舍家为国的感人事迹,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在共同抗击疫情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诠释。我相信,正是有像他们一样的一大批人在为抗击疫情而无私奉献,只要我们坚持到底,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抗战的!

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5篇相关 文章 :

1 2020抗击疫情中那些感人的故事作文5篇

2 2020抗击疫情感人故事优秀作文5篇

3 2020英雄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5篇

4 2020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

5 关于疫情中的感人故事作文

6 2020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800字五篇

7 2020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作文精选5篇

8 抗击疫情感人故事的感想作文5篇

9 抗击疫情的作文

10 2020抗击疫情典型人物

1、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一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因为有了他们,日常的保洁消毒、治安巡逻、配送分发盒饭等工作才得以有序运转。他们,便是共有400余人的雷神山医院物业团队。

2月16日,作为有着11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武汉地产集团物业公司业务骨干杨玲得知雷神山医院ICU病房正式启用后,主动请缨:“我有经验,ICU病房我不进谁进!”

在她的带领下,物业团队4名成员承担起2间ICU病房和护士站等区域的保洁工作,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除了正常保洁,杨玲还要负责1间ICU病房里仪器设备、病床的消毒杀菌工作。“每个患者病床旁都有一个12米高的大号垃圾桶,平均一天要清运30多袋医疗垃圾。”杨玲说。

疫情发生前, 陈伟伟是一名专职网约车司机。1月27日晚上11点,看到朋友圈里招募雷神山医院物业人员的消息,他打了一个咨询电话,两天之后就报上了名。“就如当初选择当兵一样,我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自2月2日进驻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30名组员便负责32个病区的医疗垃圾转运工作。

刚到雷神山医院,陈伟伟和同伴每天要负责100袋垃圾的清运。随着收治患者人数增加,这个数字不断攀升,600袋、1000袋……任务最重的一天,陈伟伟凌晨3点半才下班,回宿舍只睡了3个多小时又继续工作。

“陈伟伟快来收垃圾,A16病区垃圾堆满了。”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几乎没断过。作为组长,不管谁呼叫,陈伟伟都第一时间回复并赶到。“谁都怕病毒,但不能因为怕就不处理,我愿意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

雷神山医院的物业管家、党员李炫汐已经坚守岗位一个多月。1993年出生的李炫汐,负责雷神山医院的设备维修、生活物资采购等工作。刚开始,医院2天之内有12个病区开放,各病区护士长对物业工作的要求不尽相同。李炫汐按照各病区的要求协调跟进,每天都要接120多个电话。

为了制定精准的物业工作流程,李炫汐一次又一次进入隔离区病房和垃圾转运队,测算每个人的任务量。李炫汐说,“危险的确是有的,可武汉养育了我,这个时候我要回报这个英雄的城市。”

2、抗击疫情感人事迹优秀征文二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人数占确诊人数的比例不断下降,治愈率也显著提高。今天(3月14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医学专家。17年前他曾参与抗击非典,17年后他再次站到抗疫一线。他说,我是一名老兵,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

作为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每天要巡诊两到三家医院的重症病房,除了武汉,还要奔赴孝感、黄冈、黄石、鄂州等地指导重症患者救治。每到一个床位,他都会向主管医生和护士提出一连串的问题,督促医护人员专注于每一个诊疗细节。

17年前,童朝晖在北京临危受命,担任SARS病房主任,收治近百例非典患者,无一病亡。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请缨来到疫情一线。

刚到武汉时,童朝晖用了两天时间,把当时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医院的收治情况摸查了一遍,并做了详细的查房笔记,总结新冠肺炎的发病特征,为后续来到湖北的重症医务人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目前,湖北已汇集了19万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

每天在不同医院的重症病房之间奔走,分析病例、参与救治,忙碌之余,童朝晖还会及时整理发现和思考,写下诊疗日记。关口前移,就是他和专家们经过临床观察和研讨之后,提出的重要诊疗建议,已经纳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经过他们的努力,很多重症患者都在逐步恢复中。

白天忙完病房巡诊,晚上回到驻地,童朝晖还会和国内外的同行们交流会诊心得,探讨和分享治疗新冠肺炎的经验。

童朝晖是湖北黄冈人,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蕲春县,而来武汉的这50多天,童朝晖却没进过一次家门。母亲发来微信说:你听从党的召唤,从北京来到武汉。我们为你感到骄傲,我们二老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

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有很多感人的英雄故事,比如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李文亮医生“吹哨第一人”、“重症监护室战士”李倩,等等。

一、钟南山院士“挂帅出征”

一位84岁,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03年非典他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积极救助病患,以身作则,带领着国家人民战胜了这场战争。

而如今,新型冠状病毒的来临,他又冲在了最前线,最早确立了“出现人传人,不出武汉,不来武汉”,1月18日,钟南山院士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还在广东省卫健委开会时,便接到通知要他马上赶往武汉。

当天的航班已经买不到机票了,助手匆匆帮他回家收拾东西,直接到广东省卫健委会场跟他会合后便匆匆赶往广州南高铁站,挤上了傍晚5点多钟开往武汉的高铁,累得直接在高铁上睡着了。

二、李文亮医生“吹哨第一人”

2019年12月30日18时42分,李文亮医生在上述微信群发送了“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大家不要外传,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等文字信息。最早发现到该病毒,警方以其发布不实言论对其训诫。

2020年1月6日在收治一名患者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从而确定了病毒的存在,他在住院治疗期间表示,康复后要再投入抗击疫情战斗中,表现出医者仁心、不惧危险、救死扶伤的优秀品质,2月7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三、“重症监护室战士”李倩

除了医生外,护士也是不可缺少的“战士”,哈医大二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护士李倩在疫情情况下驰援湖北,在最危险的重症病房,每天为了照顾重症患者,甚至从17点到22点,除了上班前吃了两包饼干,再没有进过食。

为了避免上厕所时脱穿防护服的不便,也不敢喝水,一天只有下班后才能喝上,对水的渴望已经达到了巅峰。她还笑着说:“我最好的两位姐妹还有我亲爱的同事们,陪着我在这个异乡战斗,我一点都不孤单。”

1、“排雷英雄”妹妹坚守抗疫一线“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杜富佳,是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肺炎疫情发生后,杜富佳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杜富佳说:“雷场是哥哥的战场,如今疫情当前,医院就是我的战场。

2、布满血痕的手写满责任担当此前,湖南95后护士胡佩的一双手感动了全网,在隔离病房,因终日用消毒液、洗手液、滑石粉、酒精浸泡着,原本一双稚嫩的手被腐蚀得伤痕累累。面对亲人和网友的关切,她表示自己没关系,还说:“我随时准备被隔离!”

3、“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22岁的护士朱海秀,瞒着父母到武汉支援防疫。记者采访她所在病房,请她通过镜头给家人报个平安,她拒绝了。她的眼泪在眼睛里打圈,却说:“我不想哭,我哭的话护目镜就花了,就干不了事情了。”

4、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5、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

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6、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

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7、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

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

第二批医疗队。

她给出的理由是: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看过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 

8、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

9、河南的137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一个护士的丈夫在车下痛哭大喊:“王月华,我爱你”。

妻子是偷偷报的名加入医疗队,丈夫是另外一家医院的外科大夫,后来记者采访痛哭着给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说:知道这个事儿应该我们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很难转过弯儿来,感觉很矛盾。

本来感觉男人不应该这样哇哇大哭的,但是那个时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10、昨天,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排东村村委会,留下10000元说

要捐给武汉,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他说,“我叫中共党员、老军人!” 

据了解,老人名叫谢兰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党。网友:手插口袋离开的背影,真帅!国家有难,我出一份力,别写我名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797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