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的区别

艺术与生活的区别,第1张

艺术生活

当我们与今天的优秀绘画作品相遇,相识和相知,我们似乎在画家们的引导下站在了自己的生活对面,从感性到理性,由表层及里层,由外及内,由浅而及深地眷顾和抚摸了自己正在经历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想要开启自己的艺术创造,就得培养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关注,在关注中培养自己对对象的观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再由发现引发自己个人的思想与情感的联系;在近距离的可视的现实环境中与想象的空间翱翔,在三维与平面中有机转换,在运动与静止间探索追寻美之所在,美之所存。所以,生活是艺术的载体。

在绘画艺术中,更多的时候,灌注了我们情感与语言的表达。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又复杂多变。当我们面对一个对象,首先我们要感知认识它,了解它,然后才是接受。这一过程,是情感由感性到理性的碰撞,产生个人的艺术认识与风格。所以,个人的艺术修养也来源于生活。

绘画,作为一门用形与色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中,原始人类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以及有了原始的思考。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的有了原始的记忆与想象,于是便产生了描述生活的冲动。那么,这一过程,应该可说是对生活某些细节的形象进行模仿。在模仿中,人类对自然自身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逐步深化的发现,这些发现使人类对形与式的感知从生理走向心理,渐次进入了审美层。于是人类绘画就这样开始产生了。可以说,在绘画中,是模仿给人类带来了对绘画、对自然与人生的发现。

有了发现,自然就要有创造。我们并不需要关心画些什么,甚至最后的画面是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有对艺术的思考和对艺术的表现过程。以及在于我们所体验的所传达的情绪与精神状态。就是说,艺术真正的特征,是“发现与创造”。而绘画艺术所体现的,也是描绘和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与思想,传达出艺术家对自然、社会与人生的观点和看法。

现实生活亦然。绘画,仅仅是我们的表达方式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要表达我们情感与思想,还可通过文字(如诗歌),音乐等表达方式。生活中,不是处处都有阳光、鲜花、掌声,而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不满与挫败。我们在享受生活的美好的同时,同样要面对生活种种的不如意。要表达不同或同一喜乐、哀怨、憎恶等等等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绘画,不仅是从视觉上,还从心灵上给予人们无与伦比的摇撼与震鸣。

有时候,或者说更多的时候,一些转眼即逝的东西,往往令我们难以忘却。一种记忆,一种情愫,往往能勾起人们强烈的想表述的、想挽留的欲望。这一瞬间的感觉,很大程度上,予以人慰藉与皈依。生活中,人们都在寻求一些心灵上的归属感,需要一些叫永恒的东西。然而,在灵魂的高原,一些游走、抽离的东西常迷惑着困扰着我们,我们无所适从。当我们遭遇失去的时候,是我们最脆弱的时候,把握不住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拥有,便会处于虚无的幻想之中。离现实愈远,我们就迷失。这是痛苦的。这样的人或许需要我们的同情,而且,现实中,生活给予我们的永恒却又显得吝啬。

在塞尚看来,人类绘画中的那种永恒的东西,是能表现物体本质的那种画面结构。

传统绘画中的画面结构,可以说是画家在摹仿论和再现论的观点指导和影响下,运用写实手段无意营造出来的,通过借助具象的形象塑造来体现特征,少不了对形体的结构。具有某种程式的意味。而现代绘画中,画面结构却是用半具象、半抽象或全抽象的表现形式有意构造的。物体的形,在画家眼内,只是画面上的一个符号。或者说一个语言,一个语言中某一个心理活动。一个点,线,面,笔触,或肌理都是组成画面结构的要素。正是如此,使现代绘画的艺术特征十分显露、明确,很自由,且极富个性。

又说生活,许多的人都在追求着个性。有追求过程中,有人堕落了,有人大步向前。而前者对个性的理解却很浅薄,以为个性就是所谓的与众不同,享乐主义。而真正的个性,是学会思考,学会自主,学会创新;是及人所及,及人所不能及。这样的人才是有个性的,才是出众的,才是众人眼内的闪光点。而人缺乏思考的时候,往往是没有冷静下来;而人不能自主的时候,通常是存在着某种惰性,某种依赖;而人不会创新,那证明是他自己固步自封,或者说,他胆子太小了。显而易见,真正的个性是向上的,是值得我们崇尚的。而刻意向人披露的“个性”,那不叫个性,那叫无能。

追求艺术个性与做人的道理是一样的,两者是共通的。个人的艺术修养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艺术个性。在生活上有所思考,有所为地面向艺术,才能真正的体现艺术风格和魅力。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性表现,任何艺术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在艺术课堂中,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艺术技能,还要在学习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审美情趣,通过艺术与自己情感生活的连接和相互作用,学习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创作、表现和交流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效果。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艺术课程的情感价值作了明确的表述:艺术课程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方面、多渠道的情感体验,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表达和交流,使情感得到丰富,达到人格的提升和心灵的净化。这就充分说明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它是艺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情感又是提高整体艺术素养和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保证,同时,是否具有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的重要指标。

  人的情感表达最初来源于人对于所接触的价值事物的生理反应的一种自然流露。人的情感一旦产生,它将唤起各种生理反应如呼吸反应、心脏反应、血管反应、肠胃反应、内分泌反应、外分泌反应等,并通过皮肤电压、血压、心跳、腺体分泌等生理指标自发地表现出来,它们大部分属于无条件反射,意志对它们的调节和控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些生理反应的客观目的在于:一方面使人能够在事前形成必要的生理、行为和精神方面的预准备状态,另一方面使人能够在事中正确地引导生理、行为和精神活动,三方面使人能够在事后对价值关系的变动情况作出正确的结论,并及时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下一个同类事物的出现形成必要的预准备状态。这种由情感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是最原始、最简单、最直接、最自然的情感表达形式。人的情感表达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体姿态表情。

答:情感和艺术之间的关系

1、情感是艺术的灵魂,是艺术的内容。

2、艺术有着非常复杂而丰富的内容,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无限发展的趋势。艺术价值是很重要的精神价值,能够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情感素质。

艺术源于人类对于自身情感要素的体会,对于情感规律的认知,对于情感元素加以艺术概念的概括与提炼,形成艺术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自觉地挖掘和丰富并运用艺术语言思维,是艺术的使命所在。

艺术(创作)活动就是将人类情感进行归纳和规范,并把它呈现出来供人们观赏品味的一种努力,艺术需要自己的表述方式,艺术就是把人类情感按自身一定的方法,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一种特有的抽象符号手段或形式。绘画就是它的视觉语言,而音乐则是它的音律语言,更多的其他形式的艺术也有它自身独有的语言。

艺术可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情感、情绪和主观现实等,使我们能够真实地把握到人的生命运动和情感的产生、起伏和消失的全部过程。认识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生命意义、和人的情感活动规律,对于构建艺术的构成与组织和它的表达形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的情感表达基本方式,是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就是行为人的自我表现,这种自我表现的情感,是发自个体自身的有着偶然的因素,有的可能不含在艺术情感概念范围之内。有某种情感概念的形象性(有普遍意义的)表达,表现者对于某种更为广泛的情感的呈现,即有(普遍性)共性因素,这种情感概念的形象性表达应该为艺术所认同并归纳在艺术情感概念之中。

表达或发泄情感的方式是人自身的规律而不是艺术规律本身,只是艺术表现的是一种艺术家所认识到的人类普遍意义的情感要素,就是艺术可利用的有价值的带有共性的情感要素方面或存在,这种情感要素或存在是一种关于情感的艺术概念需要涵盖的范围。

人类情感由具体向一般的普遍的过渡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人类正是为了获得关于客观方面的情感知识,掌握一般情感的概念和认识情感的规律,由于人们的情感的诉求需要才会有从事艺术活动的必要。普遍意义上的情感可以包含了具体的(个体的)情感要素,而具体的(个体的)情感要素又丰富了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也丰富了艺术情感概念的内涵、也即艺术概念语言。

1艺术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人类的情感,从社会性上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追求自由的情感,一类是扼杀自由的情感。可以说,艺术表现的情感是追求自由的情感,而不是扼杀自由的情感。追求自由是艺术情感的根本性质。

2艺术情感是包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个人情感。苏珊·朗格说,艺术情感不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情感。它是脱离了每一个人的情感的抽象物,或者说,是一种关于情感的概念。她说“艺术所表现的并非实际情感,而是情感的概念”。艺术就是人类情感的表现,也可以说,是情感概念的表现。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可以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分析。首先是艺术这种生活方式与其他生活方式的关系问题,亦即技艺生活与理论(哲学)生活和实践(政治)生活的关系。古代世界一直将技艺置于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要么认为技艺与理念相隔而不如理论能直接观看真理,要么认为技艺是私人化的东西而低于实践生活的公共性,或者艺术由于诉诸于爱欲而败坏着城邦生活的德性。但从本质上说,政治或实践智慧也是一种技艺,尽管是一切技艺的技艺或最高的技艺;而史诗、悲剧和喜剧这几种艺术由于公开朗诵和演出,本身就是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哲学与艺术的关系更加微妙:悲剧包含对命运(moira)的洞察,而前苏格拉底哲学也试图理解命运;喜剧对人的弱点进行反讽,而苏格拉底式的政治哲学也是从对人的无知的反讽出发探求知识(象施特劳斯所说,哲学“偏爱笑而反对哭”)。看来,不仅政治属于艺术,哲学――无论是前苏格拉底还是苏格拉底――也类似于某种艺术。更重要的是,柏拉图的哲学对话,比如《国家篇》,本身作为一种制作物就是对理念(理想城邦)的摹仿,因而也属于诗。这是否说明,哲学生活只有通过成为艺术、通过成为艺术作品才能成为它自身?

第二个层面乃是艺术家的生活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关系问题。对“艺术家的生活”的三种理解:1,艺术这种生活方式;2,艺术家的诗意的、艺术化的生活;3,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之外的生活,包括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对生活进行的的体验和观察。第1种理解前面已经论及。第2种理解是对艺术家的生活方式的误解,因为生活的诗意与艺术作品的创造毫无关系,往往还会妨碍这种创造。人们对某些天才的生活的传奇化描述,掩盖了对艺术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在专注中得到发展的才能;生活得诗意与否,只与艺术家的性格和气质有关,而与他们的才能无关。在第3种理解中,艺术家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无疑影响着艺术创作时的状态和心境,同时,他的观察或体验作为质料或经验材料进入作品。这种自传性的关系是众多艺术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研究的话题。但是,仅仅从作品的自传性因素出发是理解不了艺术作品的,因为它并非作品的最本质部分。对于作品而言,其形式或内容首先是与艺术家的才能有关,而与其体验或观察关系不大。即使与后者有一定的关联,那也只是间接的、经过了许多环节的关联。

然而,在以上三种对“艺术家的生活”的理解之外,还可能有一种更为本真的理解方式:艺术家的生活(生命)就是他身上的自然力量,是那个在他身上存活、成长并且成熟的东西。艺术家的生活并非他作为普通人的生活或者他的观察或体验,相反,后面二者都只是本真生命的表象而已。将艺术家的生活理解为艺术家的观察或体验,这是一种近代以来的理解方式,因为它设定了作为主体的人,并将生活理解为人的内在体验。但生活本身是一切体验的前提,它自身涌现、生长并照亮自身。这种种生长、涌现和照亮自身的自然力量,在艺术家身上就显现为才能(它是精神的整体感、现实感和活力的统一体),这种才能与生活本身的关系,远比艺术家的体验和观察与生活的关系强大、有力和本质。这是因为,才能乃是生活本身这一自然力在艺术家身上的凝聚或个别化,它与生活本身的关系是直接性的;而观察和体验却是一种与生活的间接的、反思性的关系,并且任何好的观察和体验本身都以才能为前提。

第三个层面乃是艺术作品与它所要转换的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艺术所转换的生活,乃是经由艺术家的才能所理解和赋义的生活。由于艺术家的才能不过是生活本身的一种个别化或聚集,因此艺术家对生活的领会本质上建基于生活对生活自身的照亮。生活自己照亮自己,正如生命在人身上自行成长。但是,人的生活又是历史性的此在,每一历史时代的生活的自我照亮、揭示和理解方式都有着重大差别。生活的历史性、艺术家才能的历史性和艺术作品的历史性,这三者是同一的,由此才可以设想席勒《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和黑格尔《美学》这样的著作。本文前面所论述的对“什么是生活”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因而就规定着“艺术与生活”在不同历史时代的关联方式。

从西方古典时代对生活的领会方式出发,古典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生活,乃是对真实生活的摹仿(mimesis)。由于古代世界对“真实生活”的理解是双重的,这种摹仿也是双重的:一方面,音乐或酒神合唱队乃是对生命的原始统一体的摹仿,另一方面,造型艺术和具有形象的史诗乃是对生命的个别化的卓越世界的摹仿。尼采认为,悲剧同时实现了这两种摹仿,亦即在自身中将酒神的统一精神和日神的外观个别化精神结合为一体。由于奥林匹斯众神在希腊是更占上风的,我们可以看到对生活的日神理解更能代表希腊人的精神倾向。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摹仿不是再现,也不是表现,也不是再现加表现,而是对实现(Energeia)的演示或展示。所谓的“真实生活”,就是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人的实现,这一实现就是从潜在的、偶然成为的人变成真正的、具有卓越或德性(arete)的人。人的实现或真实生活,就在于展现自身卓越的行动,这种实现就是人身上的自然(physis)或涌现着、持留着的力量。因此,毫不奇怪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诗高于历史,因为诗在其情节的统一和必然性中所呈现的是人的实现或人本身,而历史或人的实际生活却受制于偶然性,人的本质无法在其中绽露出来。古典艺术乃是理想性的,它朝向人身上最高的天空,总是展示人的最高的、最完善的可能性。然而,对生活的酒神理解却仍然构成众多悲剧冲突的背景,它常常表现为人身上那种痛苦的、具有毁灭性的自然力(例如在《俄狄浦斯王》那里),它表现为一种逾越界限的行动,它使人到达外观的闪亮或卓越所开启的世界的边缘或尽头,进入到存在者整体的自身遮蔽状态和黑暗中。天空中除了朗照的日光所赠予的秩序和形象世界之外,依然有阴沉的、吞噬一切的风暴。

而对于近代人来说,由于古典时代统一性的生活理解破碎为生活的主观和客观方面,艺术对生活的呈现也分裂为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方面,从将生活理解为内在体验出发,产生了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前者抒写作为情感的内在体验,后者则关注作为本能或非理性的内在体验。这两种艺术类型都是对内在生活的表现。另一方面,从对生活的客观化理解出发,生活变成制度化的庸常行为和交往,变成了受到制度缩减和压抑的异化状态,这导致了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亦即对实际日常生活的再现。比较极端的客观化理解,是把生活理解为物的单纯陈列,这种纯冷漠的观看构成了法国的“新小说”的一个特点,在其中人也只是物。如果说,浪漫主义仍然向往天空――尽管这个天空不再具有古典的真实性,而只是一个夸张、滥情和堆积眼泪的场所,那么现实主义就只关心地面。同时,现代主义对本能或生命冲动的表现,体现为对性和暴力题材的普遍偏好,亦即对人性中的深渊的沉溺。而新小说将人变成物,这个世界就只剩下了深渊底部的虚无了。整个近代和现代艺术的历史演变,就是这样一个从天空向地面,再向深渊和虚无挺进的过程。

但仍然有另一种无,它不是毫无意义、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敞开,是超越任何存在者、却使存在者得以显现的空旷。对生活的形式显示化的理解,就是呈现出生活中的这种“无”,它是一种通过当下实际性抵达对实际性的超越的努力。此“无”乃是生活的机缘,这些洞悉机缘的时刻就是人从生活的拥挤和重压下解放出来的时刻,它是生活的裂隙,是获得彻悟和通见的时刻,或者说“灵魂出窍”的时刻。这一时刻的来临并非由于想象,而是由于静观。作为静观的艺术,就是试图超越生活的本质层面而达到对其形式的纯粹直观。这样一种艺术乃是形式的神秘主义,它在拥挤的器物和事件中瞥见那超越的缝隙或“间”,或通过对背景域的观看而进入那空旷的敞开域,因而是“有中生无”。每一种机缘都给了人这样的机会,去超越“存在者”而直接领会“存在”。作为静观的艺术的理想是透明,它穿越事物,打开一个明敞的空旷境域,事物在其中得以如其所是地显现出来。它所生成的语言去除了一切的修饰和对内容的执着,而成为了天机在其中发生的场所(参见拙文《口语诗:可能性及其限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25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