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创业者资源与能力的双向匹配

老张:创业者资源与能力的双向匹配,第1张

我们在研读一些创业案例时发现,创业者对于资源的掌握和获取,对于创业成败与否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掌控资源和获取资源的能力,也是资源本身的一部分。

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可以把资源分为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原材料,后来再加上资本、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而获得超额利润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是企业家能力,而对于创业者来说,除了支付财务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剩余的就是对创业者资源和掌控资源能力的回馈。

一位资深企业家告诉我一句话,资源和能力必须匹配,只要有规矩,德行都可以往后放。单纯看德行而没有能力去制约,实际上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真正有能力的人会形成气场,让坑蒙拐骗的人不敢去欺骗他们。

有的人坐享大量资源或者美其名曰人脉很广,但是实际上不具备开发或使用甚至占有这些资源的能力甚至资格。这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是创业能力不足的体现。

因此,在创业初期进行资源梳理至关重要。只有合理整合、调配自身的资源,并且具备调配整合这些资源的能力,才具备创业成功的可能。因此我们说,创业者的资源与能力双向匹配成功与否,决定了整个创业活动能否成功。

老张 出书训练营第四期作业

2013年,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在雪乡杀青,这一驴友口中的赏雪胜地由此广为人知。但2018年新年之际,接二连三曝光的“宰客”事件使得雪乡深陷信任危机。

这让雪乡人恼火不已。“打盆说盆,打碗说碗,说赵家大院就是赵家大院的事,何况他也不是雪乡里面啊。说黑人宰人,哪个锅里都有几条臭鱼,但这臭鱼挺恶心人的,把这个锅都整腥了。” 一位雪乡景区内的家庭旅馆老板向记者抱怨道。

雪乡风景区位于大海林林业局内,雪乡内及周边林场居民早年间以在山上采伐维生,但随着林业局在2000年转型旅游业,居民们也纷纷成为家庭旅馆的老板及老板娘。不过,记者走访发现,雪乡内外存在着缺乏旅游业以外的支柱产业、收入差距大等问题,这些问题隐藏在“宰客”事件背后,是风波的根源。

准备一年就为三个月的旅游季

土生土长的雪乡人老张曾经是个伐木工人,2000年,他还在山上“放树”,过年回家时赶着马爬犁拉着木头往家走,当时他第一次听到旅游业发出的钱币声。“有好些游客想玩马爬犁,那时候便宜,10块、20块一个人,就这样半个多月能挣个三四千块钱,那时候像我这样的20多岁的成年人一年也就是4、5000块钱工资。”

老张真正进入旅游业是2005年,彼时他把翻盖好了的屋子租给外来经营者,一租就是7年,直到2013年再次翻建房子,正好赶上《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杀青,“2010年时候人就不少,但从2013年开始人就特别多了”。

老张回忆道,2014年是近几年人流量的一个峰值。按照老张的理论,中国旅游业中最大的消费力是孩子和老人,而受到《爸爸去哪儿》的影响,2014年雪乡的游客主要是家长和孩子。

“那年到啥程度了呢,我家剩一间房,能住5个人,大年初五晚上说卖1500块钱,结果进来了两伙人还是三伙人,这个说给1000,那个说给2500,就争上了,好像最后是800块钱一个人。这个过程中我就没吱声,反正你们商量着,谁给价钱高我卖谁。”

王阿姨比老张“入行”早一些,2003年时便做起了家庭旅馆的生意,她本以为今年的效益能够超越2014年,“12月份人真多啊,12月29号那天把我家门槛都踩坏了,但这一整够呛了,现在家家都反映有几间退房的”。

雪乡人叫屈连连,不仅因为涉嫌“宰客”的赵家大院并不在雪乡景区内,还因为此类影响雪乡名誉的事件会直接影响其收入,多位在景区内主干道上竞标摊位的生意人向记者表示,近期收入下降一半,“平常卖货一千多块钱,现在四五百都不到”。

此前雪乡也曾遭遇危机。2015年,诺如病毒作怪的“雪乡病”使得当年游客量大减,最后虽然查明病毒并非是因为雪乡水质问题,但雪乡人当年的收入仍然受到了影响。

“ 我一年就干这三个月活,是不是得把我这一年的生活费弄出来?”老张向记者介绍,本地人春天采两个月山菜,夏天收拾一个月房间,秋天再采蘑菇、木耳,准备一年就为12月1月、2月的旅游季。“这就是我的饭碗,我如果把雪乡弄臭了,我以后也没什么特长可干了。”

“他们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

据雪乡本地人介绍,雪乡内家庭旅馆共有约200家,其中有不少都是外地人向本地人租赁经营的。2017年租金走高,价高者能租40—50万/家,甚至有70万/家,租期仅仅是三个月。而本地人自己经营的,即使是房间少,一个旅游季毛利也在20—30万元左右。

这让距离雪乡不远的林场居民羡慕不已。由于气候原因,雪乡景区内雪最大、景色最好,在政策扶持下得以迅速发展,而雪乡附近的林场直到近两年才跟着“借光”。

其中,涉嫌“宰客”的赵家大院位于永安林场,距离雪乡景区仅仅10公里左右,坐大巴耗时15分钟,相较景区内动辄上千一间房的住宿费,永安林场每晚一二百的费用则划算很多,不少游客选择在此歇脚。

“早以前,我们盼人来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现在刚好一点, 就出了这档子事,游客们吓得都不敢来了,退房的可多了。”永安林场一位已经从事家庭旅馆行业有4、5年的老板娘向记者表示,其年收入在2万左右,另外一位从业者则表示年收入在4、5万左右,“我们和雪乡里面没法比,他们吃肉我们连汤都喝不上”。

先喝上汤的是距离雪乡40余公里的二浪河。“近年来,景区人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从事家庭旅馆经营的业户从最初的8户,发展为2017年的133户,居住面积达到300平方米以上的住户有40余家,景区可同时接待游客3000余人,职工旅游业收入从初期的几千元,猛增为现在的几万元、十几万元。”雪乡景区官网文章介绍二浪河的发展情况时写道。

永安林场的从业者发愁未来的出路,而雪乡内的从业者则担忧雪乡的名誉。“二浪河、永安林场的民宿前面都写着雪乡,我们家往年都有在网上订房的,今年被订得少,我们一看,排在前面的都是永安和二浪河的。”王阿姨有些犯愁地说道,挂着雪乡的名字却没有被加强管理,“管吧不好管,不管影响一大片”。

多位雪乡内家庭旅馆从业者向记者表示,当地管委会管理一直很严格,但附近的永安林场因人流量较小,此前并未像雪乡内一样严格管理,如今,随着雪乡景区人流量的加大,分流到附近林场的游客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管理成了摆在政府监管方面前的难题。

有专家指出,或许政府可以放开手,以逸待劳。“以资源整合、统一经营的集团化模式和店长制管理机制,代替多头个体经营,是’雪乡’这样的冰雪旅游景点创新体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更好途径和持续良性发展的正确大方向。”创联智库(北京)农业研究院院长孙北国认为,民宿集团化经营已在国内外有了稳定的发展,在雪乡及附近的民宿集中区也不妨一试。

社群运营在整个运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一个环节,很多公司都忽略了社群运营这个岗位,接下来老张根据多年的社群运营经验,给大家讲解一下社群运营的六大体系。一、引流:社群引流,引流是大家一直最关心的一个重要环节,老张认为流量是一切商业的本质,在引流前需要设计引流模式,比如流量从什么地方来?通过什么方式来?用户路径和漏斗模型都要设计好。引流前准备工作需要编写软文、设计海报、设置诱饵来吸引精准用户,在引流的机制里面就要设置相应的门槛来过滤无效用户,只有这样引来的用户才非常的精准,也是我们所要的潜在用户。引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搭建各大自媒体帐号做内容输出引流,seo竞价排名引流,贴吧,论坛、博客引流,去各大博主KOL评论区留言引流,去混群、加群引流,还有找广告商合作导流。总之方法多种多样,找到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就行,但老张认为最有效最精准的还是通过内容输出进行引流。二、激活:激活也就是所谓的用户留存,是指用户来到了你的社群,如何通过营销手段或者营销方法,把这些用户留下来。老张认为提高用户粘性度是最好的留人方式,重点在于用户运营,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比如答题活动,游戏互动,谜语竞猜,红包助力等奖励让用户参与活动,提高社群活跃度,还可以通过线下茶话会,交流会,分享会建立用户信任度以及用户归属感,只有通过有效的活动和方法才能留住用户。三、成交:社群变现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成交,达成盈利目标,这一步是最重要的环节,每个社群的变现方式都不同,简单来说有卖产品,卖课程、卖服务等。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活动跟用户之间已经建立了信任的基础,那么成交也就是很自然的事。在变现成交环节一定要思考高频带动低频消费模式或者设置低价转为高价的进阶模式才能达成GMV目标。定期策划一些优惠活动激活老会员进行第二次消费或者复购,对于流失的用户,我们可以打感情牌去挽回我们的用户,在用户生日或者重大节日时寄送一些礼品给到用户,让用户觉得我们很重视他(她),用户是需要被呵护和重视的。四、裂变:培养第一批种子用户,才能更好的裂变增长,这一步是社群运营的重中之重,种子用户必须是百分百认同你的模式,产品、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高度配合你,才能带动社群氛围。只有良好的氛围才能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只有病毒式的裂变才能让更多的用户了解你的模式、产品、服务。五、复制:把社群营销这套模式复制下去,只有这样才能量变引起质变,运营好几个社群没有任何难度,难的是能复制这套模式,建立起社群运营的SOP指导手册,善用社群营销工具,能够事半功倍,比如建立微信社群二维码7天就过期了或者微信200人就不能扫码进群了,就可以用活码工具。比如新人进群,欢迎语,发广告踢人都可以采用营销手机机器人来完成,比如多群语音同步讲课可以用转播软件来同步转播等。六、复盘:复盘社群运营的最终效果要靠数据说话,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比如引流转换率、活跃度、成交转化率、复购率、裂变倍增率、复制成功率都可以通过数据来呈现,看看最终是否达成了我们设定的目标值,如果没有达成目标,需要分析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针对该问题去优化运营策略来达成或增长我们的目标。

18、从全文来看,标题“把石头背上山”有何含义?(4分)

19、文章第一段写三台山清晨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20、下面句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请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老张很倔强,石头顽固,越是往上爬,它越是以更大的压力压迫老张。

(2)整个三台山的早晨,都被老张的笑声感染。

21、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老张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22、这篇文章的结尾十分巧妙,这样结尾有何妙处?(2分)

答案18、标题的表层含义是老张把石头每天从山脚背到山上;深层含义是指老张希望搬家后每天背老伴上下楼,从而背起家庭的幸福。

19、交代了晨练的背景和老张相识的原因;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引出故事的主人公老张。

20、(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石头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张背上的石头越来越重,突出老张每天背石头上山的不易和艰难。

(2)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三台上的早晨回荡着老张的笑声,表现老张把石头背上山后的快乐和幸福。

21、每天把石头从山脚背到山上,看出老张是一个有毅力、执着、倔强的人;还去求菩萨保佑,他每天练习背石头就是为了搬家后被瘫痪的妻子上下楼,看出世一个老张重视夫妻感情,心地善良的人。

22、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旨,突出平凡人的幸福就在默默的付出中;景物描写引人深思,令人回味无穷。

初冬的早晨,寒气袭人。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进百货大楼。嗬,糖果组的柜台前好热闹!人们拥挤在柜台前,看一位戴着劳动模范胸章的老售货员卖糖果。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

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顾客们悄悄议论道:“他就是劳动模范张秉贵!”“你瞧他拿糖,一抓就准。”“他卖得真快,又那么热情,让人心里暖乎乎的。”一位抱小孩的女顾客来买糖。

还没轮到她买,孩子就哭闹起来,嚷着要吃糖。只见张秉贵从货柜里拿起一块糖,放到孩子手里,孩子顿时止住了哭声。老张又对这位顾客说:“这块糖等会儿一块儿算账。”她感激地点点头。过了一会儿。

轮到她买糖时,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孩子兜里的糖,留他路上吃。”这位顾客激动地对孩子说。

“快谢谢爷爷!”孩子天真而又亲昵地叫了声:“爷爷!”周围的顾客不约而同地笑起来,赞扬张秉贵比当妈妈的想得还周到。人们常用体贴人微来形容张秉贵的服务态度。糖果组的柜台前,还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张秉贵在卖糖时,发现排在队尾的一位顾客,一会儿看看手表,一会儿又抬头看看墙上的电钟,神色不安。他忙问这位顾客:“您有什么急事吗?”“我急着赶火车,再有半小时就开了,可我又想买点首都的糖果……”老张立即征得前面顾客的同意。

很快给他称完糖,又告诉他应该在哪儿坐车去火车站。他连声道谢。老张说:“你要谢就谢大家,这是同志们的支持。”

岳母爱上我爸三家人集体离婚

都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可在江苏建湖县一个家庭里,丈母娘却将“喜欢”延伸了下去,对象变成了亲家公。3日,建湖法院审理了一起因为丈母娘和亲家公搞私情而造成小两口离婚案件。。。

雨中竹:在任何时期,婚外情都是婚姻的最大杀手,它也是导致目前离婚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一场“丈母娘爱上亲家公”的闹剧,以三个家庭的破散为代价收场。实在令人汗颜!

小张(男)和小陈(女)经人介绍于2011年10月15日结识,很快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并且双方父母也都见了面。就在这次见面过程中,小陈的妈妈刘某对小张的爸爸老张产生了感觉。一来二去,借着双方儿女谈婚论嫁的机会,刘某和老张便打成火热。

小张和小陈的感情发展迅速,于2011年农历腊月十六日按农村风俗举行了结婚仪式。虽然没有领取结婚证,但老张还是很爽气地答应了小陈家10多万礼金和四金聘礼的要求,还要求儿子小张要听丈母娘的话。2012年7月份小陈生下个小男孩,三口之家本该其乐融融,然而,随着刘某和老张的“地下恋情”在孙子满月之后东窗事发,这一份和睦幸福的局面被打破。

丈母娘和亲家公的丑闻暴露后,直接让三个家庭都陷入混乱。老张的妻子与老张不停战争,不久前两人协议离婚。刘某与丈夫的关系也岌岌可危。而本来夫妻感情还算不错的小张和小陈也天天为此斗嘴,最终闹上法院,小张要求离婚,并要小陈返还彩礼。

建湖县法院审理认为,由于小张和小陈并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故小张要求返还彩礼的要求应予以支持。但鉴于两人已举行结婚仪式共同生活并已生育小孩,所以酌情支持小陈返还小张礼金8万元,非婚生小男孩由小张抚养,小陈每月给付生活费300元,其余费用凭正式票据由小陈负担一半。

笔者认为:在这起因“丈母娘爱上亲公家”的闹剧中,只要任有一家处理好自家的“情感纠纷与家庭矛盾”,便不会形成三家离婚的“连锁反应”的结果。究竟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

如今农村离婚率的逐年攀升,反映出了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给个人生活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与自由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际矛盾与情感风险。

“没有任何一种力量比婚姻家庭的解体造成的悲苦更严重,它使孩子受到伤害,单身母亲的生活陷入困境,给社会底层承受力最差的人们带来巨大灾难”。

形形色色的婚外情,让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越来越“随便”。其实婚姻最应当是相互扶持、相互拯救、同船共渡,更需要理解与宽容。

婚姻中无论是谁犯了原则性的错,都是不对的。我非常理解得知婚外情后两口子间的那种大吵大闹,但吵闹虽是多数女人本能的一种条件反射,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反而会适得其反。

当发现深爱着的男人出轨后,最好别当面拆穿他的谎言。聪明的女人会非常理智地有方法地让男人明白是自己错了,让他有负疚感而主动回头。

爽快结束一段还有希望拯救的婚姻,并非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一个很残酷的现实是,很多女人面对男人的出轨,选择决绝地离开,并没有获得彻底的解脱,也没有重新找到期待的幸福。

生活不是童话,爱情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圣洁,生于这红尘俗世,谁都可能偏移正常的婚姻轨道。给对方一个回归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幸福的出口。所以,当婚姻出现危机时,采取积极地挽救措施,要远比消极地反击更有实际意义。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阅读原文

 没错,老槐是一棵树,一棵很老很老的槐树。它从什么时候就站在那里, 连那所院子里年纪最老阅历最广的老张也不知道。但老张却记得那些年,老槐给那个小院带来的欢乐。

 小院是一栋四合院,临街,门前就是那个小镇最繁华的人民路。老槐站在小院门口右侧,庞大的根系盘根错节,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熟悉树的脾气的人都知道,它的根扎到哪树冠就会延伸到哪。

 老槐是小镇上天然的一把巨伞,在每一个炎夏来临之际,把灼人的热浪挡在外面。树下,是小镇人的乐园。老人们摇着蒲扇下棋,姑娘媳妇儿们聊着家常纳鞋底绣花,孩子们最是快乐,撅着屁股趴在树底下逗蚂蚁。老张是小院的主人,也算是老槐的半个主人。他喜欢那份热热闹闹的烟火气,南来北往,无论是来树下纳凉的老街坊还是过路歇脚的陌生人,来了,拿张小凳来杯茶水,三言两语,就聊成老友。

 过日子,要有人气。老张家的日子,在那份兴腾腾的人气中蒸蒸日上,真的就越过越红火了。儿女们一个个长大出息了,回头将家里的旧房旧院翻整一新。老张熬成了家里的爷,有事无事拿把宜兴紫砂小壶,坐在老槐树上的石桌边不紧不慢的啜。看人民路上车来人往,听老槐树顶上鸟鸣啾啾,给个神仙也不换的日子。

 老张挺感激那棵老槐树,待它也好。春天里,他在老槐树周围挖上一圈深沟,将发酵好的土肥填上,再浇足水,老槐就像吃了什么灵丹妙药,一下子返老还童。夏天来时,长疯了,那叶子油绿发亮,密不透风,将整个小院笼在一片清凉里。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莫名的洞,害虫钻的。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老张坐立不安,连忙找来针筒,找来药,按比例兑好,给老槐树打针,绕着树来来回回找,一个小洞也不放过。过路的人,看到老张戴着老花镜给树打针的样子,忍不住就打趣他两句:老张,啥时改当树医生了哈哈!树医生,啄木鸟。老张也不介意,呵呵笑两声,回:这树可比人要强。你能活过一棵树么

 是啊是啊,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来人搭讪着走远了,老张却被他那一句定在那里。

 他说得没错,一棵树的寿命长短,有时候不在于它本身,不在大自然为它提供的阳光雨露,而在于最初那颗种子的选择,或者说在于人的选择。老槐树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灾难,树不知道,老张知道。

 儿子回来,把他的生意触角伸到了小镇,伸到了他们的老院里。他要将老院的房子全部扒倒,建吊角楼,搞农家乐。小镇上的旅游业日渐火起来,可小镇上的餐饮住宿服务还远远跟不上。小镇人像老张一样慵懒迟钝,老张的儿子却嗅觉灵敏。盖楼,老槐树是第一个要挪开的绊脚石。挪,只有死。不挪,也是死。就得锯掉。与其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挪一棵终究要死的树,不如干脆锯掉。儿子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老张听得脸红脖子粗:你休想打那棵树的主意!

 老张和儿子的较量就从那天开始。老张拼命守护,儿子拼命要砍树。老槐树是当地的林业部门注册上号的,要砍掉它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这是唯一让老张心安的一点。

 那些天,儿子似乎消停了些,不再提砍树的事。天天开着他那辆黑色的奔驰车,“呜”一下来了,“呜”一下又没了影儿……偶尔还会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

 老张却不晓得那棵老槐树是怎么回事,它似乎预知到什么,精神一天天委顿下去。一树油绿发亮的叶子慢慢失去光泽,慢慢打卷泛白。那个夏天还没走,一树叶子就开始簌簌地落,像衰老人的发,止也止不住。老张看着那一地惨绿的枯叶,心疼得掉泪,却没有任何办法。那棵老槐,正在慢慢死去。

 小镇上的人,也很少再到老槐树下扎堆聚集。往日的好时光,也像那一树飘落的叶子,一点一点的飘逝了。

 老张说给儿子听: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

 儿子不服:中国人有普遍的仇富心理。

 老槐倒下,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雨夜。一场台风席卷小镇,老槐树没能躲过那一劫。其实,与往年的台风相比,那一场台风并算不得凶猛。人老了,不抗病,树老了,不抗风。老张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倒下的老槐树,树根都变黑变烂了。

 如果不是儿子的眼泪,如果不是他浑身被绑得白粽子一样躺在医院里。关于老槐树的秘密,也许就永远地随着老槐树去了。可儿子忍不住,憋了好多天,还是跟老张说了:爸,你说得对,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那也是一个人最穷的时候了……

 老张儿子去找老同学帮忙开采伐证,老同学不急不徐地告诉他: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是无权给你开这个采伐证的,但你得明白,我们也无权阻止一棵树的正常死亡——树也有生老病死嘛。那一句,让老张的儿子眼前豁然开朗,他不再跟倔驴一样的父亲争,他只买回一种药,掺到水里,时不时给老槐树喂一点……

 爸,老槐树这次没把我砸死,只把我的车砸烂,是还在念着您老对它的好吧……我,我对不起老槐树啊……

 老张活了六十多年,自诩吃过的盐比儿子吃过的饭还多,过过的桥比儿子走过的路还多,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儿子会有这样的招数来对付他和老槐树。

 为赎罪,儿子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

 看儿子满脸的愧与悔,老张心里说不出是啥滋味。

 (选自《红豆》2015年第9期)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阅读题目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老槐树的根“一半在小院的院子底下,一半在人民路的路面底下”,一方面表现了老槐树根深叶茂,另一方面也为下文写儿子觉得老槐树碍事埋下伏笔。

 B 老槐树身上出现几个害虫钻的洞,“那洞就像咬在老张的身上”,一个比喻句形象地将老张和老槐树联系在一起,使两个形象富有象征意蕴,耐人寻味。

 C 老张说:你能活过一棵树么过路人说:但也要看那棵树它活在哪里。这个细节说明那个人已经预见到老槐树的悲剧下场,同时推动情节,颇具匠心。

 D 老张看到老槐树在慢慢死去,对儿子说:人不能富得只剩下钱。可见老张已经知道儿子对老槐树动了手脚。这句话不仅用来规劝儿子,也暗示了主旨。

 E发生在一棵老槐树由枝繁叶茂到黯然死去的故事曲折动人,由此引发的父子冲突,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老槐树、父亲、儿子三条线索,请选择其中两条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6 分)

 (3)小说在刻画儿子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三次写儿子对老槐树不同态度和表现,请按照时间先后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 分)

 《一棵树的正常死亡》阅读答案

 ⑴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 D不给分。

 ⑵老槐树:枝繁叶茂、荫蔽众人——生长位置引发父子冲突——逐渐枯萎、慢慢死去——在风雨之夜倒下、根部腐烂。

 父亲:享受槐树阴凉、对树悉心照料——拒绝儿子砍树、教训儿子——看着树枯萎、伤心无奈——得知真相、心情复杂。

 儿子:嫌树碍事要砍树却有顾忌——找同学求助有了主意——对树表面关心暗做手脚——被树砸中后对父亲忏悔。

 ⑶ ①精明能干,有经济头脑。在众人慵懒迟钝时他却嗅觉灵敏,发现小镇商机,准备发展餐饮住宿业务。②利令智昏,不择手段。为了盖楼挣钱而不惜砍掉老树,用暗地xx的手段毒死老槐树。③良知未泯,知错能改。被树砸伤之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向父亲坦白忏悔,决心栽树弥补。

 ⑷①第一次是认为树“不如干脆锯掉”,“说得唾沫星子乱飞”,这种表现是觉得树妨碍自己做生意挣钱,想要砍树的真实表达。

 ②第二次是偶尔“对老槐树关心一下,提桶水浇浇它”,关心浇水的背后,是受同学建议的启发,暗自对老槐树动手脚,给它下药。

 ③最后一次是对父亲流泪忏悔,庆幸树没砸死自己只砸坏车,“说等养好了伤就去买一千棵槐苗,栽到镇里的荒山上”,这背后是良心发现的愧疚和悔改。

 三次描写,虽表现不同,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丰富了儿子的人物形象,且增加了小说情节的趣味性,凸显了小说对物质和精神深层思考的主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041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