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寺庙内的木鱼声不断响起,
导演姜昆 跨进寺门,只见一位身着**袈裟的尼姑,
手里在一下一下地敲着,嘴里念念有词。走进一看,这名尼姑的面庞开始清晰,姜昆知道他找对人了。
姜昆此行的目的,便是拜访 当年在巅峰时期,削发为尼的歌坛天后李娜 。
1993年,李娜因一首《 青藏高原》 而爆红歌坛,直到如今都在广为传唱,
然而她却突然削发为尼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外界对她的离开众说纷纭,有人说她因为感情失败遭到打击,
也有人说她是唱歌走火入魔而遁入佛门寻找清净。
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当年都发生了什么让李娜甘愿放弃这一切皈依佛门
李娜本名牛志红,1963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她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
5岁那年,父亲骤然离世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
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身体羸弱的母亲独自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李娜主动帮助母亲分担家务,
在妈妈外出工作时照顾年幼的妹妹。
在那段难熬的时光里,唱歌成了李娜心中唯一的慰藉,也是她不用花钱就能拥有的快乐。
母亲看到李娜在唱歌上的天赋后,决定让她往戏曲方向发展,
毕竟在那个年代读书是有钱人家的专利,
而穷苦人家的孩子只能早早出来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
好在李娜是个有出息的孩子,13岁就凭着出众的嗓音条件,
被河南戏曲学院表演班录取,从此开启了她的艺术之路。
因成绩优异,李娜在一众同学中脱颖而出,得到不少演出机会。
1982年,她通过在 《百岁挂帅 》中演唱“ 佘太君 ”这个角色,
一举斩获河南省第一届青年演员调演 一等奖 。
之后,因专业素养过硬李娜成功进入河南豫剧院一团,成为一名专业演员,
剧院丰厚的薪资不仅足以支撑她的日常开销,还能帮助家里缓解压力。
出众的嗓音加上不断地努力,让李娜得到了河南歌舞团的赏识,
在歌舞团工作的那几年,她多次听同事提起外面的广阔世界,
便开始渴望能到更大的舞台上表现自己。
不满足于现状的李娜私下里更加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技巧,
此时恰逢香港流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
无数旋律动人的粤语歌以卡带的形式从广州、深圳传播到内地。
蠢蠢欲动的李娜果断放弃了现在的铁饭碗,
孤身一人从郑州辗转来到深圳,学习歌曲的通俗唱法。
那个年代,邓丽君的歌火遍大江南北,于是李娜尝试以流行唱法结合戏腔的方式,
将邓丽君的歌重新演绎出来,她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在当时圈子里还小火了一把。
不过当时众多乐坛牛人都集中在北京,那些心怀音乐梦想的有志青年为寻求机会选择北上,就连李娜也不例外。
待时机成熟后,她离开广东只身北上,正式开始追寻自己的音乐梦。
北漂的生活压力巨大,尤其对身上没有积蓄的李娜来说,
想要在北京扎根更是难上加难,为了维持生活,她不得已选择在地下通道卖唱。
闲暇之余,她没有忘记磨练自己的演唱技巧,
起初李娜只是在高、中、低三个音域尝试,渐渐地就可以在三个八度中自由转换,
这个时期李娜的歌唱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由于她常年保持听歌、唱歌的习惯,李娜对歌曲的敏感度高于常人,
每当听到感兴趣的歌曲时,她都可以将其吸收、杂糅进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这时的她俨然已是位相对成熟的歌手了。
当时的华语乐坛早已百花齐放, 韩红、那英 等人已经在 娱乐 圈站稳了脚跟,
想要在 娱乐 圈拥有一席之地,就需要更加努力。
1988年,李娜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 “如意杯”歌手大赛,并拿下通俗唱法第一名 ,就此打开了知名度。
同时国内影视行业也在飞速发展,各种影视作品层出不穷,
得益于此李娜被邀请去为影视剧唱主题曲。
其中最出名的要数1989年电视剧《 篱笆、女儿和狗》的主题曲《苦篱笆》 ,
随着电视剧的热播,主题曲被大家广为传唱,李娜也被大家记住。
那时的李娜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OST女王,包揽了160多部影视剧主题曲,
累积下来有200多首歌,那首传唱度很高的《 好人一生平安 》就是出自她口。
1993年,李娜被邀请为电视剧《天路》演唱片头曲《青藏高原》,
这首歌中的高音惊艳了所有人,尤其是歌曲最后的一个甩腔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这首歌将李娜的事业推向了新高度, 她成了华语乐坛难以翻越的高峰 。
爆红后她举办了人生第一场演唱会,被称为中国十大最受欢迎歌手之一,
虽然事业上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李娜却始终与物欲横流的 娱乐 圈格格不入,
毕竟很多人是为了名利才进入 娱乐 圈的,这与李娜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她在圈子里的知心好友寥寥几人。
为了追求纯粹的艺术,她经常将自己关在家里练习声乐,
甚至有一年时间拒绝了所有商业演出的邀约。
长此以往,李娜的身体慢慢吃不消,隔三差五就因为感冒发烧在医院和家里来回奔波,
为了她的 健康 着想,朋友建议李娜走出家门,多感受感受除唱歌以外的美好事物。
就在这时,感情生活上的打击让李娜原本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得更加黯淡无光。
第一个走进李娜生活的男人是个温柔体贴的东北汉子,每当李娜心情烦闷的时候,
他都能恰到好处地给予安慰,想尽办法逗李娜开心,用行动表示对爱人的支持。
这样一个温柔风趣的人陪在自己身边,没有几个女生能受得住,
于是孤独了三十多年的李娜就这样沦陷在男人的温柔乡中。
在甜蜜恋爱的陪伴下,李娜顺利地度过了事业瓶颈期,新发行的专辑广受好评,
知名度也更上一层,所有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惜命运弄人,就在李娜满心期待的规划和男友的未来时,
却被告知体贴温柔的男友竟早已有了家室。
虽不是刻意为之,但终究是伤害了另一个无辜的女人,
为了给双方一个交代李娜挥刀斩断情缘。
这段失败的感情让李娜痛苦万分,好不容易走出 情感 创伤后,她又遇到了 第二个男人 ,
这个人和她有相同的爱好,对音乐也怀有极大的热情。
抱着对同行的欣赏,两人经常来往,没过多久,李娜就和对方坠入爱河。
就在她以为这次终于找到了灵魂伴侣,想私定终身时,
那人言谈间的犹豫让李娜惴惴不安,在深究过后,她发现原来这人也已经有了家室,
历史 再次重现,这次李娜依旧选择默默退出。
两次错误的感情,让李娜本就不稳定的情绪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她对爱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开始封闭内心,将精力放在事业上,没日没夜地练歌唱歌,
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整个人变得恍恍惚惚。
家人见状急忙将她送往医院,经过数月的治疗后症状虽有所缓解,但她却出现了失眠的症状,一度严重到无法继续工作。
1955年,两个信奉佛教的朋友不忍看李娜这样颓废下去,
前来探望她时送了她一本《 大悲咒 》,希望她能早日走出厌世的情绪。
起初她并没将这本书放在心上,直到数月后的某天,
彻夜失眠的李娜闲着无聊便翻到了这本书,
通篇读完后她突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和。
从那一刻起,李娜彻底喜欢上了佛学。后来为了寻求内心的安宁,
李娜经常往寺庙跑,一次在与寺庙住持促膝长谈后,
她感受到了佛门的召唤,回来后经过深思熟虑,李娜下定决心皈依佛门。
母亲在得知李娜的决定后,颇为诧异并不停地劝女儿打消念头,
眼看事情已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只有忍痛接受。
1997年,李娜来到普寿寺女子佛学院专修班学习,并在那里削发为尼,法号释昌圣。
因水土不服李娜全身出现浮肿的情况,再三权衡后,
1998年她转到广州无着庵修行,并正式受了三坛大戒。
歌坛天后竟放弃大好前程跑去出家,此消息一出立刻震惊 娱乐 圈,
李娜带着母亲远赴美国修行,自此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中,
而她离开的原因也成了谜。
2000年,姜昆前往美国拜访李娜,当被问及为何出家时,李娜平淡地回道:
“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我没有出家,是回家了。”
自李娜决定踏入佛门那时起,尘世的纷扰再也与她无关,
正如她说的那样,人生的前30年她只是在外漂泊的游子,
经禅师点化后,她才找到心灵的归属。
转眼间已过去24年,李娜和母亲在洛杉矶过着平凡温馨的生活,
并一直保持着凌晨3点起床,一日两餐过午不食的习惯。
在经历过大起大落后,李娜终于在佛门这片净土上找回了自我,
这也是她多年来一直追寻的梦想。
往期精彩:成为“国家一级演员”有多难?全香港只有6位,刘德华都不达标
洪家班捧红了多少牛人?元华因周星驰成影帝,李连杰没他红不了
主持界的7对模范夫妻:刘纯燕王宁从校服到婚纱,可惜李咏已离世
6姜昆我问问你,你什么血型,“A型。”你老婆呢,“AB型”,那你完了,俩A配一B,没事生闷气。你什么星座,“我白羊座”。你爱人呢,“狮子座”,你又完了。狼吃羊,冷不防。“我爱人是狮子座。”狮子连狼都吃,何况你的羊。你属什么的,“我属虎的”,你爱人呢,“也是属虎的”。你更完了,二虎相争必有一伤,“那为什么伤我呢”。她是母老虎啊。
7养生专家:二十三,绿豆餐。二十四,绿豆日。二十五,绿豆煮。二十六,煮绿豆。二十七,绿豆稀。二十八,绿豆发。二十九,吃一宿。
8理财专家:二十三,饿一天。二十四,忌口日。二十五,要空腹。二十六,看看肉。二十七,想想鸡。二十八,闻闻鸭。二十九,送你走。
9收藏专家:二十三,找块砖。二十四,刻上字。二十五,抹点土。二十六,做做旧。二十七,上遍漆。二十八,刷一刷。二十九,你把它卖起来。
10情感专家,二十三,你跟她把脸翻,二十四,你挑挑刺。二十五,添点儿堵。二十六,骂她舅。二十七,分分居。二十八,分分家。二十九,你就轰她走。
姜昆
我听姜昆的相声时间较长,听的作品数量也比听郭德纲的要多一些。我认为姜昆相声最好的是与李文华老先生合作时期,两人合作互补性强,亦庄亦谐,演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后来与笑佛唐杰忠先生合作时,算是姜昆艺术的平台期,特点也与姜李合作时有所不同,但作品质量也是挺高的。
那个时期,正是相声的黄金期,众多老前辈仍活跃在舞台上,同时代的相声演员更是名家辈出,姜昆能在如此多的精英中脱颖而出,可见其能力水平和受欢迎程度如何了。再后来与戴志诚合作后,作品就有点惨不忍睹了,除了刚开始听了几段,此后几乎不听他俩的了。前后听姜昆的相声差不多二三十年吧。
郭德纲郭德纲是相声这方天地的侠士,怀绝世武功,以嘴为刀,披荆斩棘,让奄奄一息的相声演艺市场重新振兴,同时拯救了一大批体制之外,垂死挣扎的相声艺人。郭德纲的相声捧的是市井百态,逗的是街巷趣闻,嬉笑怒骂间尽是生活。老百姓喜欢听郭德纲的相声,因为里面某些人,某些事,某些梗,不就是自己吗!
郭德纲则不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已经几乎被抛弃的传统相声又给捡回来了。并且郭德纲是对相声这门手艺的实质和精髓认识的极为深刻的一位“奇才”。他是把传统相声继承的最好的相声艺人,到目前为止,没有之一。
同时,郭德纲以及他的相声团队“德云社”开创了“商业相声”也就是郭德纲引以为自豪的“买票听相声”。这充分的证明相声的改革其实是有限的,相声还是要符合其固有的规律才会有其生命力。
他的相声贴近生活通俗接地气,听着亲切舒适,符合大众口味,同时他敢于创新,很多相声作品融入了现代元素和见解,更加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渐渐被更多观众认同和喜欢,于是相声被推上了一个新高度,并推向了海外。郭德纲大红大紫同时也顺带着普及了相声常识,说学逗唱、太平歌词、贯口一一等基本功也被人熟识。
个人看法从作品上面来说,姜昆的相声必定是高于郭德纲的毕竟是贴近主流相声符合时代形式的那种形式,而郭德纲的是随着大流讨喜观众的相声形式。但是他们的相声就像是一个土壤里长出来的麦芽,现在的土壤早已经变了变得浮躁和社会了再也做不出他们之前的那种优秀的作品比如姜昆的《如此照相》、《电梯奇遇》、《虎口暇想》郭德纲的《白事会》。
相声是一个艺术形式所以就会出现表现手法的不一样,姜昆是个前辈表现手法我认为很高明,会基于相声来调节情感重点在一个字“演”,姜昆善于从表情动作去戏剧化的演绎一个人物。郭德纲则善于抖包袱,可以面无表情的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其实两个人各有千秋,谁好谁坏真的说不出来,只能说你喜欢哪种相声形式。
周杰伦。
老姜最爱唱的歌手是周杰伦,因为他的歌曲有深刻的内涵,抒发出自己的情感,而且歌曲风格多样,能够让人活力十足。
老姜是中国内地男歌手,原名姜昆,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姜昆和郭德纲这两个人,经过多年的“嘴仗”,似乎已经到了“汉贼不两立”的地步。郭德纲和姜昆都从事的是相声表演,那么,他俩到底谁说的是正统相声呢?关于这个问题,曾经就有媒体采访过知名笑星陈佩斯。德高望重的陈佩斯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说:相声的本质就是逗人笑,只要能让观众快乐,那便是好相声。
虽然陈佩斯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但其实从他的话语中,我本人已经听出了答案。我认为陈佩斯的观点很正确,相声作为一门艺术,目的就是为了让大众从中获得快乐,我们也不要去纠结谁能代表传统相声这个问题。而且,我个人的观点就是,相声的本质就是快乐,只要不违背相声的本质,就是好相声。
一、正统相声之争。毕竟,这些年来,郭德纲经常活跃在相声的舞台上,给很多的观众带来了欢乐。反观姜昆,几乎已经有很多年了,都没有呈现出令观众发笑的作品。而陈佩斯对相声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了郭德纲的。郭德纲和姜昆原本都是相声大师,二人为何会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呢?这背后到底有啥原因?
在过往漫长的相声发展的过程中,相声的风格各有不同,也形成了各种流派。但是,相声界的矛盾,其实也就发生在过往的十几年中,而矛盾的起源,跟郭德纲和姜昆这两个人密不可分。仔细分析一下这两个人对于相声的“正统与非正统”之间的争论,归根结底,是跟时代的发展有关。
在以前的时候,相声作为一项民间文艺,主要在街头巷尾、茶馆和剧场等地演出。不少相声艺人靠这门手艺来养家糊口。在一九四九年以后,我国对于民间艺术的发展,起到过规范作用。在这种情形下,相声也顺应时代的发展,作出了不少的改变。传统相声中的一些经典的东西,保留了下来,而一些比较灰暗、低俗和不太符合新时代的东西,也陆续被剔除。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相声曾经迎来过自己的辉煌,像陈佩斯、姜昆等一大批相声艺人,都取得了成功。他们成为了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笑星。这些人基本上代表着相声界发展的一个时代,而且,在那个时代,他们通过电视荧屏,给观众带来了很多欢乐。
可是,时代的车轮永不停息,而且发展得很快。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大家喜欢的娱乐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转变。因此,相声的地位开始慢慢下降,而姜昆等人,他们过往的那种相声表演方式,越来越被观众冷漠,甚至不少的年轻人都不再去听相声了。在这种情形下,相声要想生存下去,必然要进行改变。
但是,姜昆等人,经过了多年的积累,他们的相声表演艺术形式已经有点固化了,很显然无法跟上相声市场的变化。因此,一旦市场的需求变化了,便会有人去尝试对相声的表演方式进行改变,而郭德纲便是这样的人。
他以相声传统的师徒传承方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相声演员,并且靠着这伙人为班底,加上自己的辛苦努力,创办了专业相声剧团“德云社”。郭德纲表演相声有个特点,便是尊重古老传统相声段子的同时,还敢于创新,把很多跟时代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加入到了作品之中。
他的这种改变,很好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吸引了大量观众去剧场买票听相声。变革的本质就是要打破旧的东西,创造或者添加一些新的东西。而郭德纲的这种变革,无疑在艺术上需要进行改变,甚至颠覆一些传统的东西。因此,在相声界里,新旧理念必然产生冲突。
众所周知,说相声的嘴皮子都是比较利索的。于是乎,以郭德纲为代表的新派和姜昆为首的保守派,在某些时候,必然会用语言来调侃或者驳斥对方。久而久之,这便会在相声界引起矛盾。这种矛盾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媒体的添油加醋,逐渐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二、郭德纲。提起相声这门传统艺术,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拥有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及师徒传承,时至今日,依然能给人们带来很多的快乐。这些年来,在相声行业里,郭德纲创办的德云社,无疑是行业内最具代表性的一家相声社团。
郭德纲的相声幽默搞笑,并且有着大量的粉丝。但这些年来,郭德纲在接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也不乏争议。尤其是以姜昆为首的一批相声大师,经常抨击郭德纲的相声有点“三俗”,并且说他的相声表演已经脱离传统相声的本质了。而郭德纲似乎更看不上那些“主流”相声演员。并且,郭德纲经常在节目中调侃自己是“非主流”相声演员。
放眼如今的娱乐圈,郭德纲确实是星光灿烂,实力强劲的大咖人物。但郭德纲的成名史却颇为曲折,而在他过往的奋斗历程中,也饱受了无尽的辛酸。郭德纲看上去似乎有点老,但他的年龄其实并不是很大,七零后的郭德纲还不满五十岁。郭德纲生于天津,这座城市有说相声的传统,在郭德纲很小的时候,他也很喜欢这门艺术。但是,喜欢是一码事,把这个当成饭碗,却远远要比想象中的苦得多。
郭德纲选了相声这条路后,最早拜在一个姓杨的师父门下。他从师父那里受到了最初的启蒙教育。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启蒙恩师的能力有限,郭德纲再想上个台阶也很难。但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郭德纲也想在相声行业里混出名堂。于是,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勇敢地离开了天津,来到了相声行业更加活跃的北京。
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后,郭德纲可谓是尝尽了底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他依然没有放弃相声事业,一旦有机会,还是会去跑场子,去各个小剧场说相声。在那个时候,由于他没有名气,他的收入也非常低,经常出现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为了糊口,郭德纲也做过不少屈辱的事情。
在当年,他有一个节目,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策划了一个活动,就是把一个人关到一个透明的玻璃大盒子里,然后吃喝拉撒都在盒子里解决,只要待够三天,便给一笔钱。郭德纲为了赚收入,当时接了这个挑战的任务。他整整被关在玻璃盒子里三天,并且每天都有大量观众来观看,这些观众就像看猴子一样欣赏着郭德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个时候的郭德纲,也顾不上啥脸面了。
刻苦努力的人,或许会得到上天的眷顾。勤奋的郭德纲,在相声技艺方面,他的造诣越来越高了。到后来,他得到了侯耀文的赏识,并且被侯耀文收为徒弟。在相声行业里,师父很重要,一旦有个知名的师父,便意味着“师出名门”,不仅能得到师父的指点和提携,而且也能得到圈里人的认可,对他的事业的发展很有帮助,这为他以后走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贵人的提携,再加上郭德纲自己的努力,他抓住了机会。在往后的时光里,他一步步在相声圈里走红。在郭德纲小有名气之后,他并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反而开始规划未来。他创办了德云社相声剧团,并且还按照相声的传统,收了一批孩子带在身边,亲自传授相声技艺,通过数年的培养,以曹金、何云伟和岳云鹏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徒弟,逐渐成为了德云社的顶梁柱。
这种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也让德云社成为娱乐圈里最受欢迎的相声剧团。郭德纲也凭借德云社的成功,登上了人生顶峰,成为了光芒四射的明星大咖。草根出身的郭德纲,他的过往岁月虽然很坎坷,但他的成功也是相当励志的。
三、姜昆。相比于草根出身的郭德纲,姜昆的人生要顺利不少。一九五零年,姜昆出生于北京。姜昆从小就喜欢文艺,而且很热爱表演。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出演了一部很知名的**《白求恩大夫》,从而被大家所熟知。
总体来说,姜昆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不仅擅长表演,而且嘴皮子也很利索,还是一个主持人,后来,他也迷恋上了相声。并且在一九七六年的时候,姜昆拜了知名相声大师马季为师。从初学相声就能拜师马季的这件事情,我们就能够看出,姜昆的家庭实力不一般。
后来,相声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姜昆在马季的提携下,获得了大把的露脸机会。尤其是马季连续几年带着姜昆上春晚,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姜昆也凭借春晚的舞台,成为了全国观众都很熟悉的笑星。在成名之后,姜昆并没有在相声事业上有更多的想法,而是进入了体制,他发展得也很顺利,一步步成了我国曲艺协会的一把手,他的职位越来越高了,其社会地位很不一般。
四、陈佩斯的看法。陈佩斯是娱乐圈里德高望重的人物,当主持人把“姜昆和郭德纲谁能代表传统相声”这个争议性巨大的问题抛给他时,尽管很多人觉得陈佩斯没有正面回答。但仔细分析一下,陈佩斯说相声的本质就是要让观众发笑,只要能逗乐观众便是好艺术。这些话虽然很简短,却是一针见血地说明了问题。
毕竟,长久以来,大家似乎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了郭德纲和姜昆双方个人的话题之上,却忽略了相声本身。而陈佩斯恰恰是从相声艺术本身出发,用客观的话语,点出了相声艺术的本质。相声虽然是传统艺术,但不论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走红的姜昆,还是二十一世纪爆红的郭德纲,其实这二人都对传统相声有过很大的贡献。
他们身上既有传统相声的功底,也在不同的时期,把自己的一些东西加入到相声艺术之中。所以,争论这二人到底谁能代表传统相声,其实这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只有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而陈佩斯恰恰点出了这一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陈佩斯作为老艺术家,他看待问题,总是能一针见血地说出其本质来,这着实令人敬佩。
五、把姜昆和郭德纲进行对比。按照年龄来看,姜昆似乎也比郭德纲大不了几岁。但从相声艺术发展的历程来看,姜昆和郭德纲基本上就是两代人了。姜昆在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已经通过春晚的舞台走红了,而郭德纲走红却要晚很多。所以,从这些情况来看,两人虽然都是相声出身,但却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
姜昆刚入相声行业的时候,他就有了马季的提携,并且在那个春晚爆火的年代,姜昆凭借在春晚上跟马季搭档,他很快就走红了,他基本上没有底层摸爬滚打的经历,更没感受过相声界里的竞争的残酷。
因此,姜昆常常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或许这跟姜昆在相声艺术方面不够接地气有关。而郭德纲在成名的道路上,却跟姜昆截然不同。草根出身的郭德纲,长时间在相声界的底层摸爬滚打,尝尽了其中的艰辛。而他的作品,也更加能表现出社会的现实。
除了截然不同的经历,在成名之后,二人的发展方向也是千差万别。姜昆在春晚上凭借相声成名后,便进入了体制内。而郭德纲在成名之后,依然坚守在相声行业当中,从创办德云社到收徒弟等事情,他所做的这一切,似乎都没有离开过相声行业本身。
六、总结。郭德纲和姜昆持续多年的争论,其实这跟两个人成名的时代和个人经历以及事业的发展方向都有关系。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所以才造成了姜昆和郭德纲难以解开的纠葛。
回顾过往,无论是姜昆还是郭德纲,这两个人都在不同的时间段,用相声艺术的表演形式,都带给了观众巨大的快乐。或许正如陈佩斯所言,相声就是要让观众笑,让大家感到快乐。与其去争论姜昆和郭德纲到底谁能代表传统相声,其实还不如让相声艺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上,毕竟,让人感到快乐,才是相声的本质传统。
甲:(唱)“九九那个艳阳天,十八岁的哥哥想把那军来参。风车跟着那东风转,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二妹子!
乙:哎……三娃子!
甲:谁是三娃子?
乙:那你叫我二妹子?!
甲:我唱的这是**《柳堡的故事》的插曲。
乙:这曲子太有感情,我都听入迷了。
甲:你看,一首好的歌曲让人唱不烦,听不厌。
乙:隔多少年都爱听。
甲:可就这首歌,“四人帮”说它是“**歌曲”,不让唱了。
乙:因为什么?
甲:因为歌里描写了男女的爱慕之情。
乙:噢,歌里有爱情。
甲:其实,你说生活中能没爱情吗?
乙:不能。
甲:为什么不能?
乙:因为……没爱情……多没劲呀!
甲:结果歌曲里不许有姑娘、小伙、阿哥、阿妹的字样。
乙:不许写姑娘、小伙?
甲:写可以。写铁姑娘、钢小伙。
乙:嚯!那写我们就得铜老头,钢种老太太。
甲:那时有这样一首歌。
乙:您给唱唱。
甲:(唱)“俺队有个铁姑娘,铁手、铁脚、铁肩膀,拳头一攥嘎嘣嘣,走起路来震天响,一拳能把山砸开,一脚能让水倒淌!”
乙:这是大姑娘?
甲:这是二郎神。这样的姑娘你敢喜欢吗?
乙:不敢。
甲:怎么呢?
乙:我怕他踹我一脚。
甲:结果他们连外国人都给蒙了,那时候国外的舆论说我们中国没有真正的情歌。
乙:这可是偏见。
甲:其实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最为悠久的历史。
乙:文明古国嘛。
甲:我们的人民有着纯洁、高尚的爱情。
乙:是呀。
甲:有诗为证。
乙:那你给说一说。
甲:早在中国的《诗经》里。
乙: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作。
甲:就有这样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求。”
乙:噢,“君子好逑”,我听懂了。
甲:怎么讲?
乙:凡是君子人,都的踢足球。
甲:那“窈窕淑女”呢?
乙:那时候他们踢得不好,净输给女的。
甲:你这都是干什么呀?
乙:不是这么讲?
甲:这是诗人看到水中洲上的一对对雎鸠,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哇!
乙:噢,简短的情歌。
甲:汉代乐府民歌《上邪》,为了表达生死不渝的爱,诗中呼天为誓:除非山可成平地,江水可枯竭,冬天雷打震耳,夏天大雪纷飞,天地合在一起,才能把我和我的那个她分开。
乙:嘿!这爱的多瓷实啊!
甲:宋代诗人李之仪写的《卜算子》词,那是爱情的美丽诗篇。
乙:您给念一念。
甲:“我住长江头,君子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听一听,“我住长江头”,长江头在什么地方?
乙:哎哟,北源在可可西里山,南源在唐古拉山哪。
甲:“君住张长江尾”,长江尾在什么地方?
乙:在上海入东海,那是蒲江口哇。
甲:“日日思君不见君”……
乙:“共饮长江水。“
甲:“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原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乙:唉!
甲:叹什么气呀?
乙:敢情宋朝那时侯就有两地生活的呀。
甲:但是,山水隔不住情谊。
乙:他们怎么不往一块儿调呀?
甲:怎么调?
乙;找劳动局呗。
甲:宋朝有劳动局吗?
乙:没有就更好办了。自己回来呀。
甲:一个青藏,一个江苏,怎么回?
乙:坐火车。
甲:你给开车?
乙:对,没火车……那干脆就走着呀。
甲:不行,跟本就没路。
乙:哟,那当初他们怎么调开的?
甲:你管得着吗?诗,这是比喻。
乙:我看他们分那么远住,我难受。
甲:怎么样?
乙;我们中国人民的感情太丰富了。
甲:美丽动听的诗句、歌曲证明我们的人民感情丰富,爱情纯真。
乙:对,是这么回事。
甲:不说别的,你拿历史上记栽、编写是民间传说和爱情的故事来说吧,为什么多少年在我们人民中流传,那么脍炙人口?
乙:为什么?
甲:因为描写爱情的纯真、高尚,为人们所向往。
乙:您能举例子吗?
甲:汉朝著名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歌颂了焦仲、刘兰芝反抗封建礼教、坚贞不渝的爱情。
乙:这是古代著名的叙事长诗《古诗无名氏为焦仲卿妻作》。
甲:描写爱情的《柳毅传》,柳毅传书。
乙:这是唐朝的作品。
甲:《西厢记》、《张生与崔莺莺》。
乙:元朝的。
甲:《梁山伯与祝英台》。
乙:宋朝的。
甲:《罗密欧与朱丽叶》。
乙:清朝的。
甲:唔?
乙:不是……是明朝……明末清初的。
甲:罗密欧与朱丽叶。
乙:李自成和吴三桂。
甲:你提他们俩干吗?
乙:那你提外国人干吗?
甲:我想作个比较,外国人感情也丰富,但那表达方式和中国人不同。
乙:他们怎么表示?
甲:我看过一个歌剧,有个**站在窗前,身边站着一个人:(唱)“啊——啦,啦——噢——”
乙:咬我!
甲:咬你干什么?让你看看什么感情。
乙:这可看不出来。
甲;生活方式不同,表达方式不一样。你看咱们中国歌剧也有描写爱情的。
乙:哪出呀?
甲:《小二黑结婚》。
乙:小芹那段?
甲:那心情描写的很复杂。
乙:你来来。
甲:(唱)“清凌凌的水来,蓝格莹莹的天——”
乙:好天气。
甲:(唱)“小芹我洗衣衫,来到了河边。”
乙:好环境。
甲:(唱)“有心对你说呀,”
乙:说吧。
甲:(唱)“说上那几句话。”
乙:讲吧。
甲:(唱)“人多……”
乙:那怕什么。
甲:(唱)“眼杂……”
乙:不要紧的。
甲:(唱)“人多嘴杂我没敢靠前。”
乙:这不是瞎耽误工夫嘛。
甲:什么叫瞎耽误工夫呀?
乙:什么全没说呀。
甲:你看这心情描写的怎么样?
乙:心情描写的细腻入微。
甲:你看这爱情描写的好有原因。
乙:什么原因?
甲:因为真正的爱情本身就高尚。
乙:不象现在有的人那样,又要钱,又要八大件。
甲:真正的爱情和人们的理想和社会斗争都有联系。
乙:是吗?
甲:你拿咱们刚才说的《孔雀东南飞》来说吧,那就是反革封建斗争的代表作。
乙:那个时代的作品。
甲:近代作品也有反映。
乙:哪些呀?
甲:有一首歌叫《送郎当红军》。
乙: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曲。
甲:张曙同志的《日落西山》听过没有。
乙:听过。
甲:(唱)“哪一个山上没有树,哪一个田里没有瓜,哪一个男子心里没有意,要打鬼子就顾不上她。”
乙:抗日战争时期的。
甲:反映了革命志士是思想境界。
乙:要保卫祖国就顾不了爱。
甲:就是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今天,青年人唱的爱情歌曲就描写了青年人的理想和抱负。
乙:你举个例子。
甲:有一位业余歌手写了这样一首歌词:
“亲爱的小伙不要把窗户敲,
姑娘啊正在把蓝图绘描。
当明天一起散步在林荫道,
请听姑娘——
把心里的话相告:
我绘的是现代化的美景,
它象金子在洁白的纸上跳跃。
它将唤起我们青年伙伴的热情,
一起在新长征路上奔跑。
呵!亲爱的小伙不要把窗户敲。”
乙:这小伙子也是,干吗紧着敲窗户呀?
甲:依着你 的意思。——
乙:推门儿进去吧。
甲:象话吗。
乙:两人谈谈。
甲:谈什么呀。小伙听见这歌声赶紧跑了。
乙:哟,别吹了。
甲:吹了?回去搞革新去啦。
乙:受教育了。
甲:再见一面,姑娘就换歌了。
乙:怎么唱?
甲:(唱)“你唱呀,你在我是眼睛里。你呀你,我爱你革新着了迷。我知道,我知道,眼睛传神会言语。告诉你、告诉你,谁不爱小伙有出息。”
乙:你干嘛呢?
甲:(指乙)多有出息的小伙儿呀!
乙:我呀?!
甲:在我们祖国美丽的诗句、动听的歌声中,你不仅能看到我们民族用人类最丰富的情感来歌颂爱情,而且你在 爱情的歌声中可以听到大自然的一切一切。
乙:“一切一切”包括什么?
甲:那太多了,大自然有什么。爱情的歌曲有什么。
乙:生活当中的东西,那歌里都有?
甲:你可以随便问,我用爱情的歌来回答。
乙:爱情的歌里有花儿吗?
甲:(唱)“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
乙:噢,这是江浙一带流行的民歌《茉莉花》。有唱山的吗?
甲:(唱)“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
乙:噢,这是《康定情歌》。有鸟儿吗?
甲:(唱)“百灵鸟双双的飞,是为了爱情来歌唱。”
乙:嘿,爱情歌里什么都有。有家雀儿吗?
甲:(唱)“阳雀飞过高山顶……”
乙:等等,我没问阳雀,我问家雀儿。
甲;麻雀?
乙:这没有了吧!
甲:咱们先不唱家雀儿我就能听得懂。
乙:只要有家雀儿我就能听得懂。
甲:那好,你听着:(唱)“伊犁尤里,阿格夜尔杜喀伊。杜喀伊列赫达,撒依来都,波尔鸠布杜拉伊艾提干定,多喀夜彻夜,撒依来都。撒衣拉颇乌尼夜颂,带姆的安都。”什么意思?
乙:这……不知道。
甲:你不是听得懂吗?
乙:我知道,没家雀儿你拿这蒙我。
甲:哎,这是维吾尔族民歌:“伊犁道路弯弯曲曲,有两只麻雀在唱,它从早唱到晚,是否在唱我爱人的命运?”有家雀儿没有?
乙:嘿,真是什么都有。歌里有唱夜猫虎的吗?
甲:夜猫虎?
乙:就是蝙蝠。
甲:唱拉拉蛄好不好。
乙:拉拉蛄也行。
甲:什么呀!到你这儿净恶心的。爱情的歌曲唱的东西得美,得招人喜欢,你心里喜欢什么唱什么。你说你喜欢什么?
乙:我喜欢吃!
甲:喜欢吃呀?
乙:行不行?
甲:吃点什么?
乙:水果行吗?
甲:(唱)“满山的葡萄哎,红艳艳。摘串葡萄哎,妹妹你尝鲜,靠进身边问一句,这串葡萄甜不甜?”你怎么不说话。
乙:这么甜的葡萄我得吃会儿呢。
甲:你看,问什么有什么。
乙:爱情的歌里有蔬菜吗?
甲:谈恋爱唱茄子、辣椒、西红柿?
乙:别价,有蘑菇没有?
甲:有。(唱)“满山的香菇香喷喷。好象花开遍地香,巧手的姑娘采一朵,送给哥哥闻一闻。”
乙:这怎么不让吃,就让闻呀?
甲:生蘑菇你就吃?
乙:噢,还没做熟呢。
甲:得搁上肉,佐料,抓一把盐,放上酱油,做好了盛上一碗,尝一尝。
乙:冲这香劲,我能吃两碗。
甲:爱情的歌曲唱到香菇美磨。
乙:有没有长唱水的。
甲:怎么又想水了?
乙:那两碗磨菇太咸,得喝点水啦。
甲:(唱)“阿歌阿妹情谊长,好象那流水日夜响。流水也会有时尽,阿哥永远在我身旁。”
乙:太美了。有唱巴豆的吗?
甲:巴豆?
乙:就是一种中药,肚子不好,吃那打一打。
甲:你吃什么了?
乙:就那两碗蘑菇闹的。
甲:有一首佤族民歌叫《巴豆开花》,
乙:怎么唱?
甲:(唱)“巴豆在什么地方开花,巴豆在藤子上开花,我想摘花又没摘,爱情叫我留住它。“
乙:敢情谈恋爱得留着巴豆。
甲:什么呀,人家把巴豆花看成是最美丽的花,所以这么唱。
乙:太美了。哎,爱情歌里有动物吗?
甲:动物?一见面这么唱:“我爱你呀我爱你,爱情就在咱心中。我象一只大老虎,你象一只大狗熊!”
乙:哎,别比这个,比那老实点的。、
甲:老实点儿的?
乙:啊,象那绵羊有没有?
甲:哎,羊还真有。(唱)“我愿做一只小羊,靠在你身旁。”
乙:太可爱了。
甲:咩——
乙:嗬,还叫唤哪!
有人说文娱圈是看脸的中央,颜值高才有人气,这句话有道理但也不绝对,高颜值固然很有杀伤力,但是才气才是安身立命的基本比方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句号”1962年,句号出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在很多人印象里,东北人身体魁梧,性格火爆,但句号却一点不同。
固然是地道的东北人,但他身体不高,性格温顺,以至还有点懦弱书生的气质。从小句号就喜欢扮演,在15岁的时分还拿到了市文艺汇演的优秀奖,这个时分,他的名字是句兆杰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从军,在部队担任演员兼放映员,给战士们带来欢声笑语。部队指导引荐句号进入军区话剧团,并到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
在话剧团演出许多作品的句号,不断不温不火,剖析之后,指导觉得固然句号扮演的好,但大家只记住他的脸,不晓得他是谁,就倡议他取个好听好记的艺名“句号”名字好记,句号的演艺事业也节节攀升。由于和赵本山有过协作,后者非常观赏诙谐有趣的句号,在句号转业后,便让他担任本人的贴身助理。
在跟着赵本山期间他也学到了不少扮演学问,但当助理不能上台扮演,还会被工作琐事分散精神句号决议分开赵本山,一个人在演艺界闯荡。
1987年出演小品《考演员》,在其中饰演一个反串的形象,令大家印象深入,句号开端在喜剧圈崭露头角。在1999年,句号凭仗本人的努力登上春晚舞台,在经典小品《打气儿》中与黄宏伙伴,让全国观众都认识了这个诙谐心爱的“句号”后又连续6次登上春晚舞台,《爱笑的女孩》、《对不起》等小品的胜利,更是将句号推向了事业顶峰。想在喜剧事业更进一步的句号,拜了相声巨匠姜昆为师。句号并没有把本人局限在小品、相声上,路子非常普遍。
先后拍摄了《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儿女》等电视剧在**《生事生非》的村长一角,更是斩获长春**节最佳男主奖。18年他出演谍战剧《面具》,更是让人印象深入。句号在其中饰演中共公开党员陈立业。外表上是一个爱占廉价的教师,学生家长请他吃饭还要打包几份饺子带走,长得不咋地还要接近女学生,将一个躲藏很深的特务演绎得活灵活现。
在演艺事业上大获胜利的句号,情感上也产生了曲折。当时单独闯天下的他顾不上家里,招致妻子与他离婚,单独带女儿的句号成了独身爸爸。还好后来结识了现任妻子丫蛋。
这里说一下,这个丫蛋是郭亚丹,不是赵本山的徒弟丫蛋同在文工团工作的二人日久生情,决议结婚,但郭雅丹的父母却不同意。11岁的年龄差暂且不说,正值青春的女儿要嫁过去当后妈,更是让父母反对。固然阅历重重阻挠,但两人还是走到了一同,句号也没有孤负妻子,婚后两人日子和和美美,在句号48岁的时分更是迎来了心爱的小女儿。
往常曾经58岁的句号还在拍戏,固然曾经没什么人认识他了不过没有关系,的确红过火过,这就很好了爱情美满,事业也算过得去,可谓人生赢家的句号真是让人羡慕啊。观止朋友们,你们还记得哪些和句号同一时期的喜剧演员?欢送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补充沛享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