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个运行了40年的非盈利组织,叫儿童委员会(Committee for Children)。他们研究发现,孩子想要在未来拥有更良好的社会关系和情感状态,需要有五方面的能力,包括 自我认知、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技能,以及能做负责任地决策 。这五方面的能力统称为社会情感技能。与之对应的,是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简称SEL)。社会情感学习课程目前覆盖了美国40%的学校,幼儿园到高中都在用。
第一,教孩子学会冷静 。愤怒或者沮丧的情绪,不仅对解决事情没有帮助,还会伤害身边人的感情。文章建议,为了帮孩子学会冷静,可以在家里布置一个温馨的角落,作为情绪的暂停区,还可以取一个名字,比如“冷静角”。家长可以和孩子约好,情绪激动的时候,就先去“冷静角”呆一会儿,等情绪平复之后再讨论问题。这个方法能帮孩子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二,将麻烦分级 。想在生活中保持平稳的心态,就要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紧张。SEL学习中有一个很实用的“麻烦分级”技巧,可以引导孩子正确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具体做法是,将生活中的麻烦分成几个等级。比如,最低级别的麻烦叫“庸人自扰”,类似上校车的时候排在队伍最后面,这种情况既不损人也没伤己,几乎可以忽略。再比如,最高级别的是“天灾人祸”,就好像地震时什么都可以放下,逃命要紧。当孩子将遇到的麻烦对号入座时,他会发现,原来生活并不是那么不如意,这样他就可以更超脱地看待生活。
第三,帮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步骤 。当孩子犯错或者遇到困难时,要引导孩子养成有建设性的思考方式,锻炼问题解决能力。首先,心平气和地说出问题所在,让孩子想一下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时候,不管孩子给出的方案是什么,父母都要耐心倾听并且保持尊重。接下来,和孩子探索每个方案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最后,挑选一个最好的方案,引导孩子制定行动计划。
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情感的方法如下: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和争的环境,使人容易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这对幼儿发展非常不利。因此,在家庭中要有意识地保持良好的情绪气氛,布置一个有利于情绪放松的环境,成人之间要互敬互爱,家庭成员之间也要使用礼貌用语,并努力避免剧烈的冲突。
2、家校配合,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
在学校,孩子和老师亲密,对老师信任时,也总是愿意向老师诉说。可是老师往往由于自己太忙,没有时间听孩子说话。有时认为孩子说的话幼稚可笑,不屑一听。这些都会使孩子感受到压抑,感受到孤独,因而情绪不佳。有时孩子因此出现逆反心理,故意做出错误行为,以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对孩子的情绪培养十分必要。
3、情绪自控优秀示范
成人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家长喜怒无常,使孩子也无所适从,情绪也不稳定。对孩子的爱是孩子情绪发展的必要营养。过分严格不利于孩子的情绪发展以至整个身心的发展。过分吝惜的爱,使孩子在父母面前过于拘谨,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作为老师,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4、教会孩子自主调节情绪
儿童表现情绪的方式更多是在生活中学会的。因此,在生活中,有必要交给孩子有意识的调节情绪及其表现方式的技术。
幼儿情感的特点
1、易变性。即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支配,一个新鲜的事物(玩具等)会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
2、冲动性。不善于控制或调节自己的情感,情绪不稳定。有时幼儿为得不到一件玩具而哭叫,一旦得到又马上会笑。
3、稳定性。学龄晚期孩子的情绪比较稳定,控制和调节情感的能力逐渐提高,能够按照父母或幼儿教师的要求决定自己的行为。
尊老爱幼向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而培养孩子的这种美德应从爱的情感教育出发。
尊重是爱的重要内容,尊重人是以信任理解为前提的,尊重人就是承认人的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最通俗地解释就是把人当人看。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表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承认,是爱人的起码道德要求。
爱是一种给予和奉献,而这种奉献完全是自觉自愿的,并没有企图回报。一个人只有会爱护别人,才能会同情别人,才能会理解别人,因为理解本身就包含着深刻的爱。
教育孩子的实践表明,通过情感体验可使孩子悟出做人的道理。如:尊敬长辈是从尊敬父母的萌芽中产生的,爱护幼小是从父母爱护孩子那里得到的。
调动孩子尊敬长辈的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孩子自我认识。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经常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孩子,诱导孩子应如何待人接物,使孩子逐步在父母的熏陶下学会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曾经有这样一个事例:部队的一位军医,利用自己的积蓄坚持为敬老院的老人服务。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并亲手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他的妻子非常理解他,并积极支持丈夫的做法。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父母的言行,使他们的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从父母那里自然地学会了如何尊重、关心、照顾老人。孩子也经常自觉自愿地去敬老院给老人们讲故事、洗衣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后来这个孩子的事迹广为流传,被评为十佳少先队员。当记者问他为什么能这样做时,他回答的是那样的朴实而简单“我向爸爸学得还不够。”这正是身教重于言教。
重视实践中的教育。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在共同生活与活动中,家长要对孩子及时进行教育并给予行动上的指导。如:父亲下班回家后,母亲带领孩子首先问候,然后接过父亲手中的提物,请他坐下来休息一会;母亲为家人做完饭后,父亲要提醒孩子先请母亲入座就餐。这样,天长日久,孩子爱父母的情感才能延伸,才能成为尊重长辈的好孩子。
帮助孩子迈好人生的第一步。家长多和孩子交谈,家庭中有了民主气氛,父母尊重了孩子,孩子自然也会尊重父母。这时,家长抓住时机,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及时评价,孩子尊重他人的思想便会升华。
引导孩子爱护幼小的情感,具体做法如下:
用父母的爱心感化教育孩子。父母的爱对孩子的影响更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往往更使人终生难忘。人们从观察中发现:婴儿从呱呱坠地,首先得到了母爱,吮吸母亲的乳汁,倾听母亲的心跳,孩子不仅得到满足自己生理需要的乳汁和温暖,同时也使孩子得到了情绪的稳定和精神的安宁,从而奠定了人生情感的精神基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越发体会出父母给予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于是激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他们学会了爱别人,产生了去同情关心弱小的感情。相反,孩子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爱抚、赞许,取代它的自然是冷漠,严酷与愤怒。
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如和贫困山区孩子搞“手拉手”活动,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支持孩子捐书和学习用具,和孩子一起去看有关**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只要家长坚持不懈地努力,定会把社会的需要转化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尊老爱幼的思想定会在孩子心中扎根、成长。我们坚信,只有引起孩子情感的变化,才能使孩子发生内在的变化,从而树立起道德信念,产生自觉行为。
2岁正是情感发展时期,让孩子多看看画册、多听听音乐,从而培养孩子丰富的感情。2岁的孩子除了能看动物、车子等画以外,也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故事了。晚上睡觉以前,可给孩子看看简单的故事画册,给他讲解讲解,或者给他唱唱摇篮曲。妈妈自己也可以编些故事给宝宝听。
小孩子比较喜欢那些有节奏感、速度快的音乐。虽然他们还不懂什么是古典音乐,但可以使他们习惯于这种气氛。还可以让孩子多听听童谣、儿歌。有哥哥姐姐的宝宝之所以学得快,就是因为有那种环境、气氛。休息的时候听听音乐,妈妈唱些歌,不但能使宝宝心情愉快,而且对加强母子之间的感情很有好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