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基础是什么?在对该问题的研究中,分为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情感主义两种流派,而他们之间则一直争论不休。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创了西方道德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将理性和情感的对立作为道德哲学的基本准则。柏拉图将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和欲望三类,亚里士多德将灵魂分为植物能力、嗜欲能力和理性能力。二者都认为理性在这三种类别中最为重要,需要通过理性来克服激情,从而达到灵魂的平静。相反,近代英国所出现的道德情感主义则认为理性不能推导出道德上的善恶,只有诉诸于情感,才能体验到人们的利益和需求等是否得到了满足(王淑芹,2004)。和道德情感主义的提出者沙夫茨伯利,以及随后的哈奇森相比,休谟往往被看作更具代表性的道德情感主义者。20世纪的英国经验论者认为休谟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英语哲学家(彼得·米利肯,2015),而对道德情感主义进行阐释的《人性论》则被认为是英语世界最为伟大的著作。现代情感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斯蒂文森也谈到:“休谟非常清楚地提出过我们这里所有关心的问题,并最接近于得出本书作者能够接受的结论”。
一、道德的基础
休谟的人性论与霍布斯相似,认为人是功利的存在,并进而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了一套道德观念和政治制度。不过与霍布斯相比,休谟对人性中的自私的和自利的评价要相对温和些。虽然休谟认为人性中存在着“自私”和“有限的慷慨”,但这种自私在休谟看来存在着一定的限度,是“某种程度”上的自私,他也同样认为“仁厚的感情”在人性中的存在。并且在对自利的阐释中,休谟评价道“一般地说,自私这个性质被渲染得太过火了,而且有些哲学家所乐于尽情描写的人性的自私,就像我们在童话和故事中所遇到的任何有关妖怪的记载一样荒诞不经,与自然离得太远了。我远不认为人类除了对自己以外,对其他事物没有任何爱情”。对自然的强调,以及随后的相关阐述,使得罗尔斯(2012)认为休谟是运用自然主义的心理学方法来建构他的道德理论“他试图证明,依照我们在世上所处的地位以及我们对社会的依赖,道德和我们的道德实践使我们的本性的表现。它是休谟的自然虔敬的一部分,那种虔敬想要确立如下见解:道德是与人类心理学完全连续的自然现象”。
不过,通过对人性的阐释,休谟进一步实现的是对包括“爱情”在内的这种情感向度的和之前的道德哲学家全然不同的阐释,至少是要更进了一大步。休谟从功利主义出发,颠覆了理性和情感的关系。在古典道德哲学看来,理性是永恒的、不变的和神圣的,而情感则是盲目的,变幻的和欺骗的。情感一直被视为一种盲目的意识——不仅在认识真理上是盲目的,而且在价值上也是盲目的(黄裕生,2016)。所以,激情必须以理性为指导,理性是善恶的来源。而休谟则认为情感不是困扰人的心灵的非理性力量,而是人性的本质部分,并且是积极的和有益的。不过,若仅止步于此,那休谟可能仅仅是一种温和的情感主义者。“理性是并且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也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这一论点的提出使得休谟的伦理思想成为了极端形式的情感主义者,并且在西方的启蒙思潮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情感和理性的关系
Alboson和Nielsen在《哲学百科全书》的“伦理学史”词条中这样评价休谟的道德哲学:“尽管休谟对这些论题给以一定的澄清和好意,但他的论述不知不觉地从一类问题转换到另一类问题,特别是从意义问题转换到动机问题”。休谟这一结论的得出确实是建立在对“道德导源于理性,还是导源于情感”的这样一个动机问题的探究之上,即对情感和理性这两者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休谟相信他已经证明了理性是完全没有主动力的,永远不能阻止或者产生任何的行为或者感情,他为此提供的最有力的论证是:理性在于发现真伪,而真伪在于对观念的是在关系或者实际存在和事实的符合或者不符合。因此,凡是不具备这种符合或者不符合关系的东西,都不能成为真的或者伪的,并且也不能成为理性的对象。而我们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本身圆满自足,不需要这种符合的或者不符合的关系,无需太多的外在原因就可以引发出行为。所以,行为不能被断定为符合或者违反理性的。也就是说,人类的道德是以激情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理性为基础的,因为道德是被感受的,而不是靠理性来发现和判断的。
虽然,休谟在有意抬高情感对行为的影响,并且贬低理性的价值,乃至于提出了“是-应”的这一之后所谓的休谟问题,即实然和应然这种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二分法(普特南,2006),并将之作为批判理性主义的利器。休谟认为这将“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并使我们看到,恶和善的区别不单单是建立在对象的关系上,也不是被理性所察知的”。因为道德理性主义学说的共同特点在于把关于道德的价值问题和关于事实的真理问题混为一谈,认为可以用发现命题真假的方法来确定道德的善恶(周晓亮,1999)。
但休谟无意用情感的霸权代替理性的霸权,休谟愿意承认情感和理性同时出现在几乎所有的道德判断中,但休谟坚信的是,最终对道德起到影响的因素依赖于情感,理性的职能仅在于揭示那种情形的物质状况,以及指出通往情感所意欲实现的目的的途径。理性对于行为的唯一影响,仅在于它对原初情感所起到的辅助作用,“给我们指示品质和行动的趋向,给我们指明他们对社会的以及对他们的拥有者的有益后果”。肯尼在其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中这样评价休谟的理性,“理性的功能是一种技术功能:在达到由激情设定的目标中帮助我们”。
三、理性和情感的契合
理性是一种技术功能,相对于情感的主动性来说,这种技术性的理性是被动的,其作用范围仅限于发挥理性的推理能力。布劳德在《五种伦理学理论》一书中,将仅承认理性在伦理学中具有推理能力的学说称为“非理性主义”,而那些承认理性在推理能力之外,同样具有其他功能的则是道德理性主义。而这些所谓的其他功能则是直觉归纳和先验概念形成这两种功能,如布劳德所述“理性的三种认知功能分别为:直觉归纳、推理、先验概念的形成。否认先验概念的可能性,这是休谟的根本原则或偏见……他在此处全部抹煞理性的功能,心照不宣地把理性归之为推理”。
但是过度对理性的强调,将情感从人的范畴中驱逐出去也是绝对不可能和不可行的,即便柏拉图也不得不承认情感这种非理性因素对于行为的作用。那么情感的作用是什么?柏拉图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认为情感是一切伴随着快乐和痛苦的感觉,并进一步开展了大篇幅的探讨,在《政治学》中,亚细亚人沦为奴隶是因为“精神卑弱,热忱不足”。在中世纪,以情感为核心的宗教,更试图以理性来对这种虚构的存在加以解读。即便在张扬理性,寻求理性主宰地位的启蒙运动中,也有休谟对情感主义的辩护。“现在,一些理性主义者所写的东西,好像他们认为单是理性对伦理特性的认识,就足以解释道德感觉和道德行为。如果这些理性主义者中的任何一位真的这样认为的话,他们就错了”(布劳德,2002)。
但当我们试图去判定在伦理问题中,理性和情感这二者,到底是以哪种为主,哪种为辅,哪种为善,哪种为恶时。以及更进一步的,如当前所主导的寻求理性和情感的契合的这一路径。我们首先需要理清楚的是,与伦理有关的情感和理性是什么?这些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与更普遍意义上的情感和理性的区别是什么?他们各自对于个体行为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如何来保证这些道德情感和道德理性能够保证我们的行为的驱动力不被人最原始的欲求和本能所主导。而对第一个问题的阐释则恰是解决诸多现有问题的根源。不过,如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认为的,自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一般情感的原则性的本体论阐释并未取得值得称道的进步。而对于理性来说,和情感相比,虽然理性的研究史,以及对理性的定义界定存在着相当长的历史,但“现在,理性是一个意义非常模糊的词”(布劳德,2002)。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笛卡尔将理性摆脱了希腊“宇宙理性”的束缚,成了个人理性后,对于理性的含义的认知便产生着惊人的变迁。
文艺复兴是推动近代理性主义崛起的社会背景,而在其内在思想渊源中则有着基督教思想和复兴的古希腊罗马思想间的碰撞去,其目的在于寻求人的个人理性和个性解放。但是在宣扬理性的同时,所压抑的则是人内心中的非理性因素。所以,在休谟之后有着康德,黑格尔之后还有叔本华,而现在则又是后现代主义所掀起的一次对理性批判的潮流,但这次所批判的理性,具体来说是工具理性或者是科学理性。
但在这些一波又一波的思想激辩的过程中,在不断提出的纷繁复杂的理论中,透过外在的观点,所能得到的本质又会是什么?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效用的确定性的发现呢?而不至于陷入无际的丛林之中。
1、第一人称的作用:真实;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2、第二人称的作用:使语言表达更直接、更自然、更亲切。
3、第三人称的作用: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扩展资料:
一、第一人称表达的优点: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
二、第二人称表达的优点:
1、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与原文段的距离。
2、便于对话,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以加强感染力;用于物,有拟人化效果。
三、第三人称表达的优点:
第三人称叙述则显得比较客观公正,这是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第一人称
-第二人称
-第三人称
某些迷离的幻象和灰冷色调下摇曳着的暖意灯光,是王家卫用来使城市中的情感,在其镜头下显影的药水。
昏暗的灯光,一张床。一台写字桌,一面墙钟。传出低沉旋律的老式留声机,和一个执迷不悟、自恋成狂、孤独寂寞的人。
情感就在其中发生,在其中表达,也在其中死亡。
现代情感在王家卫的影像世界里,是一个自伤继而疗伤的暧昧过程。在他的**里,情感是人们患上失语和疏离症的因由,也是一种盲目信仰着的救赎方式。
自虐
香港作家李照兴对王氏**曾有一段评论:颜色是灰黑白,声音是沉默,风格是简约;诱惑在于神秘,原因是遗憾;过程是自虐,目的是自保。
如何体悟和感受这样一个“自虐”的情感世界呢?
王氏**中的角色,彼此隔绝,却又带着各自的黑暗彼此相近,以图探寻出乱世中一点光亮。可知普世浮华,动心不过弹指瞬间,长情却是需要修炼的技艺。一旦爱,便是苦征,便是自虐。
2046号房间里,王菲踩着高跟鞋呢喃,伸出左脚被663捧在手心,念着“一起走吧”。一起走吧!可再怎么走,都走不出寂寞的十里方圆。再怎么走,看见的依旧是陌生脸孔,靠着的依旧是冰凉脊背。
痛失爱,而选择不断奔跑的男人,穿旗袍,在楼提前寂然微笑的女人;一罐罐买着凤梨罐头的男人,踩着高跟鞋看到不一样风景的女人;布宜诺斯艾利斯瀑布下独身仰望的男人,坐在售票柜台后等待一分钟交谈的女人……
他们如同迷恋伤疤一样迷恋着这个世界,用力或不用力的都在爱。
悲观
张爱玲曾对中国旧文学有着这样的谈论:“细节引人入胜,而主题永远悲观。”这同样适应于评论王家卫**里的情感。
他用细节组织构成一个低调的情感世界,也用细节表达了他情感世界里悲观的主题。
低矮楼房,高陡的楼梯。晒着太阳的旧藤椅,挂满衣服的墙,放着烟盒的木桌。雨水,途中、梦中的加州阳光。小资情调的女主人公抱着黑色背包蜷卧在沙发上,眼神疏离。男人在小酒吧的酒桌前,对着录音机低声哭泣……
所有的细节都在沉默中带着一种自持的美好,冷色的大氛围中又环绕着一种暖色的温情。
物质本身没有情感,却在失语的形状里有股沁人心肺的亲切。这些身边“死”着的事物,却有“活”着的美。它们无意的,在导演的存心里,以一种抗拒的姿势拥抱着现世里的冷暖人情。它们用具体的物状的自身,在王氏**里演变成情感,流动在角色的眼神和手势中,传达着导演回忆里缓慢而纤细的情愫。
美的东西,亦有其无法抵消也无从探明的脆弱,所以必定悲伤。王家卫用细节编织成一张悲情的网,网住纸醉金迷、歌舞言欢的世界里,那些游动的感伤。
我们或许要猜测,他墨镜底下那双眼睛,究竟看过多少世事无常,才有这样一个广袤的悲观情怀,来演绎人心的沧桑和城市荒凉。
可猜测只是我们无法接近时的一种幻想。
冷漠
王家卫的**中,人物的对话并不多,反而是画外音,连绵成片,不绝于耳。那些独自的低语加上配乐,结合成一个缠绵、缱绻、魅惑、追忆、期盼、暧昧、迷人至死的情感氛围。
一些自言自语仿佛参禅,指引了一条在内心困顿时,走出冷漠世事的归途。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离,至使你我之间已经没有太多交谈的必要。即使对你微笑,背后也可能躲着恶毒。
**中,那些画外音,如同梦境里时时敲响的远钟,诉说着爱情里的乏力和无可奈何。表达了导演黑白灰的影像世界里,沉默不语、彼此隔绝的情感态度。
所以,不管彼此心中多需要温暖,也只会越离越远。因为都清楚:我要的是怎样一种生活。
现代人目的明确,情感成为奢侈品摆进华丽橱窗,供人欣赏。却有一层玻璃隔开,看得见辉煌,却少有人消费得起。
于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次穿雨衣的时候,我都会带太阳镜,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
现代人在失语症和疏离症患病状态下,做出许多病态的自卫动作。感情,在现代人眼里,比水高尚不了多少,而《东邪西毒》里面讲:水是越喝越寒的。
《旺角卡门》里有一句台词:因为我很了解我自己,我不能对你承诺什么。于是情感成了摆设,不能给予温暖。相爱变成无望的挣扎,最后还是要孤身一人,守住清冷人世,独自行走,冷暖自知。
如同《阿飞正传》里那一句:既然她不给我机会,我也一定不会给她机会。
人人自卫,却从不想张开手去拥抱别人。情感桎梏,从此患上冷漠病。
爱情
爱情不能以传统的数学公式计算。它是一场男女之间,全力以赴却惨冒粉身碎骨危机的铁人拉锯赛。任何承担爱情之名表述的一言一语,终由浓烈而值得细想的真心话,化为苍白而虚假的谎言。
王家卫在影片中表达了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爱情态度,现实的残酷与内心向往时时对抗。人们深陷其中,挣扎着想要找一条出路。在遭遇各种打击后,或许真会在某一个转角看见不一样的景色。
他用影像打造了一个低调、悲观,充满迷惘的爱情世界,用一种艺术的方式将我们逼上情感的绝路,让我们在唏嘘感叹后,以全新的眼光来体味现实生活,让死去的真情和温暖,复活在你我身边。
用失语和疏离的影像世界,打开一个通往异处的入口,或许就是人情复归的道路吧。
王家卫的**一向善于渗入人类的情感空间,分析人类的情感世界。自《阿飞正传》的不落地鸟,《东邪西毒》里欲忘记过去的情感挫败,而甘于自我流放的欧阳修。《重庆森林》里,害怕正面面对爱情,而偷偷闯进其暗恋者的世界里的阿菲。《堕落天使》里,无奈地承受干枯情感的孤独杀手,《春光乍泄》里离合不定的黎耀辉与何宝荣。以及,《花样年华》里与隐藏的另一半攀谈的一对未婚男女,均是寂寞流离的失语者。
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站在影像之外,叙述和制造了这样一个让人痴迷又深陷其中的爱情世界,把我们的情绪控制在他的不动声色中,我们却无法靠近他。
渺茫浩瀚的**,折射着人生的影子。快速滑动的35毫米胶片,原本是如此的单调,是那一个个美妙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一次次地感动,洒下欢声,流下泪水,呼吸梦想,使我们在冷漠的世界里变得更加坚强。
然而,**只是簇簇光的影子,爱情从开始到最后,也只是飘渺的憧憬和回忆。也许,爱情是儿时的童话,永远的梦想,是真得让人感动过,也平静过,爱过,也恨过……
人生常变,只有**还在用光,诉说着一个比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春望杜甫第一人称的感情抒发?
文学 小说 杜甫 把感情注入江山中——杜甫《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①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②欲不胜簪③。
①抵:值。
②浑:简直。
③不胜:戴不上。
国都已经残破,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荒草。带着国破的感伤,看到春花好像也在流泪,鸟鸣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亲人失散,一封家信比万两黄金还要宝贵。种种烦恼让我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连簪子也戴不住了。
感性之美
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被叛军所俘,困居在国都长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春回大地本来是令人欢欣鼓舞的事情,但因为国破家亡,满城只剩下荒凉,也就毫无欢乐可言了。这时的诗人似乎失去了理性写作的能力,他带着哀伤去看春花、听鸟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写作指导
与很多人在亡国之后感叹历史不同,杜甫的这首诗是身在“沦陷区”的时候创作的。六朝旧事能让人感慨万千,但是身在历史变革之中的人更能体会什么叫做亡国之恨。杜甫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的佳句,也是现实所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就是因为他勤于记录身边的事情。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应该多多将目光放到现实生活中,不要好高骛远、无病呻吟。
智慧点拨
杜甫当年的亲身经历成为今天的历史,我们今天的身边事也会成为将来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有权利和义务去记录历史。有的人用发明创造来为历史树立里程碑,有的人用镜头来留下历史的瞬间,有人用键盘敲下历史故事,我们都是历史的参与者,所以我们对历史人物怎样要求,就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站在高高的古台上,眼见的只有长天浩浩,大地遥遥,耳听的只有风声和自己的呼吸声,此时古今、天地、时空一起苍茫而至,处于这种苍茫压迫下的我,渺小感和无助感油然而生,对自然与宇宙的敬畏感也油然而生,莫名其妙地流下泪来。
登上幽州台,前面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没有了,后面的贤主也没有遇到,独立在无穷无尽的天地间,我禁不住凄凉地流下了眼泪。
扩展资料:
《登幽州台歌》背景
大唐神功元年,即公元679年,武则天派侄子武攸宜领兵挂帅,征讨契丹,陈子昂作为随军参谋一同前往。武攸宜不但不懂军事作战,还刚愎自用,连吃败仗,致使主力先锋部队全军覆灭。
陈子昂屡次献计均未被采纳,无奈请求亲自到前线与敌人作战,竟被降为军曹。陈子昂悲愤非常,登上幽州台,道出了这首千古绝唱。
陈子昂出身于蜀地望族,堪称富豪之家。他少不更事,十七、八岁尚"不知书",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富家公子哥,整日行侠仗义,吃喝玩乐。据说有一天偶然迷路,误入书院,被那琅琅的读书声所震撼,从此埋头苦学,三年便学有所成。
后来他"长安摔琴",名声大噪,直至武皇亲自接见。但他仕途坎坷,一生未尽其才。他和当权的武氏集团关系不好,甚至以与"逆党"有染的莫须有罪名被抓入大牢。后终被奸人所害,只活到了不惑之年。
我来说说我和我的她相遇的经历,大家别笑话呀
从何说起呢,就从我们第一次在网上认识开始吧。
08年01月20日,没有女朋友的日子烦透了,在百度里搜了搜,看到有个绝对100婚恋的网站,进去看了看,都是一些人登的征婚广告,看着挺新鲜的,便注册了一下,里面可以搜索适当的的朋友,搜索到一个,而且离的挺近的,便给她留了言,她下午给我回了信息,因为她上边有照片,我的还没登呢。所以只是闲聊了一会。
紧接着呢,联系越来越勤了,彼此都有些了解了,她是个漂亮的女孩,我喜欢她的小虎牙,好看,她要求我给她照片,我长得不好看,我觉得,便用手机照了给她传了过去,她看了说还可以,当时我美坏了,心里话。
便想方设法逗她开心,再给她我的照片之前传过我家大黑(狗)的照片。还有我家各种动物的照片,我喜欢动物,我觉得它们是最真实的,没有欺骗,没有烦恼,饿了吃,困了睡,挺好的,我家大黑带墨镜,带帽子,带头套的,可乐。她看了,好高兴,见她高兴,我也高兴,心里的。给她传一些相声听,可能外人觉得太俗了吧。
随后她给了我电话号码,之前我不敢给她发短信,怕她会生气,毕竟那时还是陌生人嘛,有一天晚上我上货回来给她发了个短信。她回了,我挺高兴。
之后联系就紧密多了,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她在线不在线,有她在的时候好高兴,谈谈天,说说地,聊一聊家境,小的时候,聊一聊动物,我可能很笨,不会谈朋友,不过我知道什么是真心对待。外人看了可能会笑,不过,我就是我,有些叛逆,有些清高,有些自大,可是,我喜欢。我喜欢整天有事做的日子,不喜欢整天默默无闻。她是个司仪,排行二,大姐已经结婚了,曾经有过痛苦的经历。我何尝不是呢,曾经拥有美好的,都是痛苦的回忆。唉,也该过去了,我不会系统的写一些东西,只是随笔一下,想到哪写到哪。我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受人约束,毕竟,人要学着生存,学着独立,我感觉一个女孩从那么远的地方过来,在这边打工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像我。看她聊天的记录,觉得她不是那么浮夸的女孩,我喜欢看她的相片,有时看的发傻,不过,我喜欢。
快过年了,我约她年后赶庙会,我喜欢她的那句话“你说怎样就怎样,都依你,”她年前过来了一次,带她到咖啡馆里聊到晚上,第一次送她回家,牵了她的手,送她到家门口,看她远走,回到家心里总是想着她,只可惜我们不是初恋的小孩子了,初恋都是痛苦的回忆,我自己觉得。
大年初二,莲花池庙会,唉,我又迟到了,时间计算错误,我喜欢牵着她的手,喜欢把脑袋靠在她的脑袋上,她喜欢照相,我带了相机,她照相很上相。到了什么景色好的地方我就给她照。一块吃东西,都是小吃,她不爱吃肉,爱吃蔬菜,我爱吃肉,爱吃水果,看庙会里组织的节目,看舞蹈,演唱,一起玩游戏,那天太阳挺好,就是有风,站着一会就冻得受不了了,她很喜欢热闹,喜欢看她人跳舞,看她人唱歌,尤其喜欢看电视。里面有个塔,我们在上边照了好多照片。她会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我不会,只会傻站着,或傻坐着,真傻。一直玩到太阳快西下,莲花池公园打烊。她说喜欢唱歌,我想听。我也爱唱,不过上不了大雅之堂。网上回去看了会照片,看**,恐怖的。我喜欢她看恐怖片的表情,很专注,使劲抓住我的手,尤其是关键时刻出来的时候。太晚了,我要回去了,要不就没车了。他送我出大门。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心里暖暖的,虽然晚上刮着风。回到家里,心里想的都是她。白天的一切,意犹未尽。思绪起伏。
大年初三,地坛庙会,人显得比昨天多多了,这才叫庙会,赶得就是人,热闹。看跳舞,唱歌,照相,哪都照,我喜欢牵着她的手,总怕把她弄丢了。里面玩得也多了,还有打把式的。都是些平常看不见的东西。东西多了,眼就花了,哪都看,都稀奇。到处的照相,好景色全照下来,这里最好的一个走廊,古式建筑,还有后边的竹林。翠绿的,很美,今天阳光很好,没有昨天风大了,昨天把脚都冻麻了,吃的东西都差不多,跟昨天的一样,什么新疆烤串,天津狗不理,炸臭豆腐,北京麻花,吃了个遍。玩得比昨天还晚,一直到天黑。送她回家,今天又迟到了,唉,总是估计错误,真烦。希望她能原谅,对不起,我来晚了。
初五她要回家了,去看看家里,大伯从新疆回来,说什么也得见见。回去的时候就有点担心,果不出其然,这趟真是历尽千险,才到的家。又挨冻又挨饿,把我给心疼的。
十一回来,我去接站,又迟到,唉,真烦。好好补偿一下吧,吃顿大餐。送她回家。终于回来了,我心也放下了。这几天里,没事就看她的相片,反复看。做梦,都是她的身影。喜欢跟她在一起的时刻,我会珍惜。
这,是个美好的开始。就像我的介绍一样。我不懂什么叫浪漫,但我懂得什么叫珍惜,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的。希望不是缥缈。
伟 随笔
在语文考试中常有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具体辨析与作用分析的题目,其实这三者的概念是较难区分的,一是因为这些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有专家用语与教育用语之别,二是从来也没有一部权威性的著作对这些问题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并辨析过。以下所述也只是个人的理解及一般的说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这四者之间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表现手法要比写作手法来得宽泛,可以说两者之间是领属关系,因为表现手法可以是戏剧中的表现手法,美术中的绘画笔法等等,而写作手法仅仅是在写作中运用的一些手法。而描写手法也要比修辞手法范围大,不过它们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而至于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然后我们再来分别逐一简要介绍一下这四种手法。
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 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因此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这三大类。
二、写作手法: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基本形式。如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写作方法还因问题不同有所不同:记叙的方法、说明的方法、议论的方法、描写的方法、抒情的方法、修辞手法等。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有:夸张、对比、比喻、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动静结合、寓景于情、托物言志等。
如果再具体一点细分一下,写作手法那么又可指特定文学样式中的一些技法,如结构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因此写作手法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三、描写手法: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分细描与白描、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虚写与实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物体描写、细节描写、渲染与烘托、欲扬先抑、联想和想象等。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即象征、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对偶、反问、设问和双关、谐音、用典、互文、叠词等。
另外不有一些概念我们也应该注意辨析,如:
一、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过其它方式来抒发感情,语言比较冷静客观。或借人物之口来抒情。或通过特定的语调来抒情。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讽今等。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章笔法。也叫直抒胸臆。
二、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三、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四、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五、论证方法与论证方式。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一般只能在议论性文体中出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证方法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最基本的论证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另外论证方法还包括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引证法、反证法、归谬法等。论证方式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叙述人称是指人称代词的变格形式,按照叙述主体的不同,可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最为常见。
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情感,增强文章真实性。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叙述。
1全知视角(上帝俯瞰): 往往用第三人称来叙事。在这样的叙事方式中,叙事人相当于上帝,他对所有线索、发展和结局都了如指掌,对每个人物的心理、过去和未来都清清楚楚,甚至还走到前台对人物评头论足,进行道德评价和情感判断。如《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人民,尤其是中世纪的人民,在社会上就像孩子们在家庭里一样,他们长久停留在原始的无知状态里,停留在道德与智力的幼稚阶段,可以用形容儿童的话来形容他们:在这种年龄是没有怜悯心的。”
2有限视角(凡人目光):往往用第一人称来叙事。依靠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中的世界。特点是叙述讲究遮蔽作者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者自己去推理、判断与评价。完全依赖于人物的眼睛来看小说里的世界,完全靠叙述者带领读者走进情节的各个环节,让读者参与其中。这使得读者变得不像在阅读传统小说那样只是被动地听故事,而必须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如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
好处: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让读者去推理、评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