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绝句二首”这篇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情绪?

李白的“绝句二首”这篇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情绪?,第1张

( 一) 鉴赏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

1.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刘禹锡的《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2. 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如韩愈的《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能够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如李白的《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4.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等。借代的运用可使语言简练、含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对偶( 对仗)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的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如李华的《春行即兴》:“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6.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7.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8. 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说另外一个意思,这另外一个意思才是语句的真意所在。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如李白的《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9. 顶真: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或前文的末尾句作下文的开头。这种环环相扣的句式,主要作用是贯通语气,突出事物之间的紧密联系。如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 ;泣寒螀 ,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10. 比兴:朱熹《诗集传》中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就是打比方;“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如《诗经》中第一首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1. 反复:是指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气或语势,增强感染力和表达效果。同时,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音韵美。如辛弃疾的《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2. 互文:是指在古诗文中相邻的句子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内容丰富、相互补充,可以起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中:“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3. 通感:就是通过联想把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色彩有温度,使声音有形象,冷暖有重量,气味有锋芒。可以创造出更加鲜明的形象,开拓出新颖的意境,抒发出独特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14. 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构成。可以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木兰辞》中:“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15. 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列锦修辞可达到凝练美、简约美、含蓄美的艺术效果。如邵康节的《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 二)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

1.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就是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写作手法。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借景抒情( 或借物抒情) :借景或借物抒情即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与感情的关系通常有四种:

①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用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图,抒发了自己经过战乱的奔波流徙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②以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的《登高》,全诗通过对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哀景)的描写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哀情)。

③以乐景写哀情。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更让人觉出无限悲凉。

④以哀景写乐情。这一类比较少见,如《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中以“雨雪霏霏”的哀景,反衬久戍边疆、此时就要到家的战士的欢喜之情。

以上四种情与景的关系,总的来讲可以分为两类,前两种可以看作是正衬,后两种可以看作是反衬。

3.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 用典抒情: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如秦观的《踏莎行》中以“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来表达远离故土、他乡为官、前途渺茫的无数重的恨。

5.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见景生情,通常前句写景,后句生情。古诗词中有许多传统审美习惯就是触景生情的典范,如望月思乡、伤春悲秋、折柳送别、闻雁思归、见流水而思年华等。如寇准的《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6.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收束全诗,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如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7. 托物言志:指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如王冕的《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8. 借古讽今:指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9.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对象本身,如直接描绘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和行动,所以又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映衬、烘托所写对象,或通过别人的评述来描写所写人物,即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来达到以“虚”写“实”的目的。所以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如汉乐府《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描写:“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 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前四句是正面描写,后八句是侧面描写。

10. 白描、细描:白描是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细描即“细节描写”,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或者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前两句为白描,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后两句为细描,表现衔泥飞燕、静睡鸳鸯的景象。

11. 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一种情感。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巴山夜雨”是写实,“共剪西窗烛”是拟虚。

12. 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如杜甫的《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3. 多种感官结合:描摹事物离不开视听味嗅触等感官的感受——形色、声音、味道、气味、触感。古诗词在描写中,经常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描摹事物的特征,使景、物具体可感,从而达到有声有色,形神兼备。如王维的《过香积寺》:“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4. 多种观察角度结合:凡写景总有一个顺序,远近、高低、上下、内外,无论怎样,总是层次分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面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使描绘的画面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惊风乱飐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 三) 鉴赏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1.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两个方面一般不分主次,反衬有主次之分。如梅尧臣的《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寸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衬托是指利用事物间相同或相对的条件,以一方作为陪衬来突出另一方的手法。利用事物的相同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正衬;利用事物的相对条件来衬托另一方,称反衬。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 渲染和烘托: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汉乐府民歌《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烘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以人烘托人,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更多的是以景物烘托人物。

3. 象征:就是诗人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情感或心志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们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 用典:指诗歌中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用典根据用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明用和暗用。明用就是直接援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暗用就是间接援用,又称化用,如欧阳修的《宿云梦馆》:“ 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5. 联想和想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关联性地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这里“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是已经客观存在的。如温庭筠的《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想象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创造性地想出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这里“其他具体形象或情景”原本是不存在的,是人的主观的创想。如陈陶的《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 抑扬结合: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褒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先抑后扬)、欲抑先扬(先扬后抑)两种。欲扬先抑如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欲抑先扬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 以小见大:就是以细小的内容和景物来表现重大的思想和寓意。如杜牧的《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8. 点面结合:广镜头为面,特写镜头为点;粗线条勾勒多为面,细笔描绘多为点。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9. 主客移位: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不直接从自身来写,而是通过想象从对方入笔,通过客体对主体的情感来表达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从而显得委婉含蓄,更具深意。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四) 鉴赏诗歌构思立意的技巧

1. 起承转合:①“起”定基调:“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作用一般有三点:点题明旨,统领全诗,奠定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状物叙事,描景铺陈,提供背景。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②“起”而续“承”:“承”句与“起”句语意接近,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由面到点、由大到小、由简到繁、由整体到细节),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承”的作用主要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传递缝合;为下文铺垫蓄势,提供依托。如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③“转”开生面:“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它是思路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是由写实转向写虚,或是情感由淡到浓、由弱到强,或是由此及彼、由正到反,等等。无论怎样“转”,都显现着诗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单面到多面、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轨迹。“转”在诗词结构对应中多指律诗的颈联、绝句中的第三句和曲中的“过片”。“转”往往还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转”在诗中作用相当重要:是作者思维脉络转换或深化的重要标志,是体现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④妙“合”主旨:“合”是指诗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诗歌主旨的聚焦之处,是诗中谜底揭开之所。“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直结,有的暗束;有的质朴浑然,有的婉曲蕴藉。“合”的作用有:呼应开头,完善结构;总结前文,收束全篇;揭示中心,升华主旨。如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2. 卒章显志:作为一种言志的结构方式,是指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恰当运用这种结构方式可以增强诗歌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 伏笔照应:诗歌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埋伏笔,后面就得有照应。这样,诗歌前后才能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使读者容易掌握全诗的脉络。首尾照应,即开头与结尾的照应,这样照应使诗歌在结构上有浑然一体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题。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 铺垫:是指通过描述与主要事物相关的次要事物来衬托、突出主要事物。作为铺垫的事物与主要事物之间是宾与主的关系。运用铺垫,有助于渲染气氛,蓄积气势,凸显主要形象,突出主旨,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诗作经常先写景为抒情作铺垫。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 总领下文:严格来说,“总领下文”并不是一种手法,而是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一首诗的标题,或开头的一句诗,或诗中的某个字,经常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如南宋宫廷乐师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六)》:“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

6. 开门见山:是指诗歌开头就直奔正题,不拐弯抹角。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7. 层层深入:指诗歌内容由浅人深,环环相扣的结构形式。可使全诗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结构方式。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琅琊溪描绘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流水流出等画面,

表现了作者对琅琊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琅琊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琊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是《春水生二绝》其一吧,描写的是万物复苏,时序更替,表达了诗人对溪水猛涨的欣喜之情。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之一。

原文如下: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翻译:二月六日的夜晚,春水涨起来了,门前的小摊几乎快被淹没了。鸬鹚和鸂鶒在水中嬉戏,水鸟们不要独自得意,我也同你们一样感到非常高兴。

这个的话,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结合当时作者的时代背景以及生活经历去更好的理解他写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够做到身临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会发现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可以的话麻烦采纳一下答案,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86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