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应该怎样,透过诗句去分析解读诗人的情感脉络?

次北固山下应该怎样,透过诗句去分析解读诗人的情感脉络?,第1张

开篇明义,《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诗。怎样透过诗句去分析解读诗人的情感脉络呢?且听小话诗词为您解答。

先简单说一下诗人王湾和他写这首诗的缘由吧。了解了这两点之后,对于解读这首诗是也很有帮助的。

王湾,洛阳人,学识渊博,公元712年考中进士。第二年春风得意的诗人到江南一带漫游,借以饱览名山大川,游览风景名胜,探寻人文古迹。

诗人王湾从洛阳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直到古城瓜州,然后乘船渡过长江抵达镇江,接着诗人又去了苏州游玩。

蜚声诗坛的名作《次北固山下》,就是诗人王湾途径镇江北固山时写下的,原诗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的这首五言律诗,开篇两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大意是说: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这两句表明诗人王湾此时正在旅途中,乘船正好经过长江边的北固山。

在唐宋时期,北固山的东、西、北三面临江,形似半岛,山势突兀险峻,形势险要,江山相雄,雄踞镇江城之东北,登顶眺望,正是诗人释法平笔下“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的壮美景象。

北固山因此也得到了“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北固山也因壮美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名于世。

史料记载,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朝廷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设置浙东西边防节度使,将润州改名为镇海,也称镇海军节度使。

在唐代,长江南北两岸的城市镇江与扬州之间的江面宽达三十余里。唐代著名诗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在扬州时,曾隔江遥望镇江北固山,写下诗句有诗“北固伤江口,夷山近海滨”。

刘长卿在镇江任职时,也曾写下“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的诗句。可见在唐代,北固山下的长江江面是很宽阔的。

沧桑桑田,唐代北固山下的长江江形与现在也不一样了。即便是如今,北固山下的长江江面依旧很宽阔,江水流经镇江,汇入东海。船行在北固山下的江水中,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人们那依稀能感到江水犹如大海一样的气势。

再回到诗中,诗人于隆冬季节从飘雪的北方乘船来到江南,江南的风光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因为呈现在眼前的山水与昔日自己在洛阳看到的山水是截然不同,这不光体现在山水的色彩上,也体现在山水的形貌上。

诗人用“青”与“绿”这两个极富色彩感染力的字眼,描摹屹立在眼前的北固山和横卧在眼前的长江。以“青”字和“绿”字来点染眼前的山水,用词是非常精准的。

诗人在描摹北固山和长江的时候,还从仰视和俯视这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诗人伫立船头,往上仰视,看到的是屹立在江边的青翠葱郁、雄奇险峻的北固山;往下俯视,看到的是横卧在眼前的碧涛万顷的江水。

山峙江边,水涌船行,诗人一路尽情饱览江南的风光,青山绿水尽收诗人眼底,一派美好的江南春色呈现在诗人眼前。然而,就在这盎然的春意之中,诗人却身在旅途,漂泊于遥远异乡的浩渺烟波之上。

诗人舟车劳顿,人在旅途中,船行碧波上。离家已有些时日了,诗人不免思念起故乡的亲人来,他渴望故园的抚慰、亲人的温暖。

然而诗人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借着青山绿水的景物描写,从“客路”与“行舟”两个表明羁旅的词语着手来写的,字里行间的漂泊羁旅之情也是显而易见的。

接下来诗人写道:“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人一路行来,经过长途劳顿之后,船至北固山下,视野豁然开阔。

诗人伫立舟头,放眼远望,宽阔的江面潮水涌动,这潮水又是那样充溢,仿佛把江岸推向了更遥远的地方。

此时,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他看到高高悬挂的船帆。一个“正”字,表明江风轻微,一个“悬”字,进一步表明江风似有若无。

诗人眼前的江水、江风都是那样平静。我们也仿佛体会到此时诗人的心境,以及他沉浸在这开阔壮美的环境中的轻松与惬意。

如果说,开篇两句中诗人用从高到低的视角来描写山水的话,这两句就是从远到近的视角来写江岸和行船。

远处的江岸,是诗人放眼所见之景;近处游动的客船上,诗人伫立在船头。诗人的审美视野,就是这样从远到近地移动着。

新春即将来临,浩浩荡荡的潮水涨满了长江,两岸间的距离便显得格外辽阔,给人的视觉上带来豁然开朗的感觉。行驶在宽阔平静的江面上的船只,船帆高高悬起,诗人乘着江面的春风,向前方迤逦前行。

接下来诗人写道:“海上生残夜,江风如九年”。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见到的江面上的清晨景色。诗人只是用十分简洁的语言,就将一轮红日在黎明时分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的壮观景象描写了出来。

由于诗人抓住了江面清晨景色的特点,所以在描写中突显了这一特点,给人以新颖的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可见诗人高超的炼字造句的能力。

海上的旭日和黎明前的夜色构成一幅宁静而不失温馨的画面。初升红日的霞光投射到诗人泊船的江面,驱散了残夜时分笼罩在诗人身边的夜色与寒意,让诗人仿佛觉得江上的春天提前来到。

诗人以时间为序,用写意的手法描绘出白天与夜晚两幅江南山水画。江南的青山、绿水、和风与红日让诗人沉浸在一种对宁静美的惊喜中,也让诗人沉浸在一种对壮美的大自然的叹羡之中。

这两句在内容上由时间转人空间,在写法上由实写转人虚写,既承接了前几句中对春景描写的文意,也自然过渡到后边的思乡之情中来。

诗人运用生花妙笔,把唯独在春天清晨的辽阔江面上才能够观赏到的优美景色,摄纳到自己的诗篇中,以其生动的画面为人们呈现了北固山山水的特色描摹了出来。

由于它能够以高度精确的语言,敏锐地捕捉到黎明之时、春江之上的独特景色,显示出特定 的时空表征,从而产生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王湾同时代的文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记载:当时的宰相张说,曾将王湾的这两句诗题写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让其他文人模仿学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最后二句,诗人终于转人明确的抒情,但他的情感仍然蕴含在具体可感的形态之中,凝聚为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诗歌意象。

时值辞旧迎新之际,身在青山绿水之间,满目鲜丽的春色,自然会引起诗人浓郁的故园之思。江面旭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行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大雁正朝着洛阳的方向飞行。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于是,他的思绪很自然地与家书和千里之外的故乡洛阳联系在一起。于是,全诗的最后两句也就成了诗人这次漫游江南时心情的一个注脚。

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常见的写法,诗人常借这个典故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王湾在诗中“归雁”,与雁足传书的典故是同源的。不仅因为它是传递“乡书”的使者,还因为在春天来临之时, 作为候鸟的大雁可以展翅北迁,而诗人自己却不得不漂泊异乡,只能够翘首北望。

这两句由描写新春之景,转而抒发思乡之情,总结全篇,韵味悠长。全诗以写景为主,境界开阔,绘画细腻,而诗人的主观感情只是隐含在对北固山山水浓描淡写的笔触里,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这两句婉曲传情,含蓄隽永,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王湾的这首寓情于景的山水诗,为人们描绘了形态毕现、色彩纷呈的北固山山水图卷:青翠的北固山,辽阔的长江,江面的夜色、黎明,水天一线升起的红日,江南的春色,尽入图卷,尽收眼底。

王湾的这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通篇描绘新春之景,而又处处隐含思乡之情。诗人用“山光水色入画来”的细腻笔法在诗中注入感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不但会醉心于祖国壮美绚丽的大好河山中,而且诗人的思乡之情也能让今天的我们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好了,我的回答完毕,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好诗共读,佳作共赏,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优秀的古典诗词,在古典诗词的海洋中徜徉,领略古典诗词的魅力。

  高二语文下《苏武传》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疏通文言知识,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二、教学重点: 目标1

三、教学难点 :目标2

四、教学方法 :点拨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始以疆壮出 疆:通“强”,强壮。

 古今异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位列将 古义:位;官位。 今义:位置、地位。

 列:一般的,普通的。 今义:排列。

 兄弟亲近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相当于所以。

 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 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 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特殊句式

 1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女为见

 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女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

 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2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难句补注]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汉制,官至二千石以上者,其子弟可任为郎(皇帝侍从)。苏武父苏建为代郡太守,故其子苏嘉、苏武、苏贤皆得循例为郎。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且鞮侯)单于自谓'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汉书•匈奴传》)

 持节:节,使者所持信物,持节,指持代表皇帝的旄节出使。旄节,“以竹为之,柄长8尺,以旄牛尾为其眊,三重”(《后汉书•光武纪》李贤注)。

 见犯乃死,重负国:“言被匈奴侵犯然后乃死,是为更负汉国,故欲先自杀也。”(《汉书》颜师古注)

 蹈其背以出血:颜师古《汉书》注:“煴,谓聚火无焰者也。”煴火,指初燃未旺有烟无焰之火。覆武其上,指苏武面朝下,覆其身于坑之横木上。杨树达《汉书窥管》:“背不可蹈,况在刺伤时耶!'蹈'当读为'掏'……掏背者,轻叩其背使出血,不令血淤滞体中为害也。”蹈其背,指掏其背,即轻轻敲打其背。杨说是。

 何以汝为见:王念孙《读书杂志》称原句本作“何以见汝为”。王说是。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颜师古《汉书》注:“苏林曰'取鼠所去草实而食之。'张晏曰'取鼠及草实并而食之。'师古曰:苏说是也……去,谓藏之也。”《汉书补注》引刘攽说:“今北方野鼠之类甚多,皆可食也。武掘野鼠,即得食之。乃颇弆藏耳。”两说皆通。

 (四)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五)作业

 试分析传记中主要的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二、教学重点:目标1

 三、教学难点:目标2

 四、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教师引导学生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总结)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二)学生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前面的总结中巳经谈及)

 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3、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4、教师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5、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三)课后思考:试评论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对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二、教学重点:

 对苏武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全面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体会到苏武的人格魅力,但人无完人,苏武的行为也未必完全是对的,下面我们就围绕几个问题对这个人物的功过和价值进行讨论。

 讨论方法:分小组讨论,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记录小组讨论观点,最后全班汇总,将每个小组讨论的观点进行对比、评价,以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二)教师用幻灯片展示讨论问题

 问题一:

 先看一段文字:“齐庄公到大臣崔抒的家里,竟跟崔杼的太太通奸,崔杼不甘戴绿帽子,当场把齐庄公杀了。晏子是齐国大臣,皇帝被杀,别人不敢去看,但他要去吊,他到了崔家,他的左右问他:你为君死么晏子答得好,他说皇帝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为什么我要一个人为他死左右又问他:那么,你离开齐国逃走吗晏子答得好:皇帝的死又不是我的罪,我为什么要逃我为什么要出国左右又问他:那么你就回家吗晏子答得好:皇帝死了,回到哪儿去呢晏子真是中国第一流的'大政治家,看他这三段答话,不死、不逃、也不想回家,说得又识大体、又有感情、又义正词严。当时他去吊皇帝,大家以为崔杼必定杀他,但是他仍然去吊、去哭,并且‘枕尸股而哭’,一点也不怕刺激手里拿刀的崔杼。晏子识大体,是大智;有感情,是大仁;不怕死去哭,是大勇。晏子为什么有这种大智大仁大勇,我认为他是真正深刻洞悟‘死事’和‘死君’理论的人。他的理论是:做人君的,岂是高高在百姓之上的而是主持社稷;做臣子的,岂是为领俸禄混饭吃的而是维护社稷。所以人君死是为了社稷而死,做臣子的,就该和他一道死,‘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如果做人君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社稷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么陪他死的,只合该是那些在他身边,跟他一起混一起谋私利、谋小集团利益的宠幸和亲信,才有份儿,堂堂大臣是不干的。齐庄公被杀以后,崔杼决定立齐灵公的儿子做皇帝,就是齐景公。那时景公年纪小,崔杼自立为右相,庆封为左相,他们把所有大臣都找来,在太庙里歃血发誓,说:‘诸君有不与崔庆同心者,有如日!’大家一一发誓,可是轮到晏子,晏子却要改变誓词,只发誓:‘诸君能忠于君、利于社稷,而婴不与同心者,有如上帝!’当时崔杼他们要翻脸,高国赶忙打圆场,说:‘二相今日之举,正忠君利社稷之事也!’高帽子一戴,弄得崔杼他们也只好接受晏子的大条件……”(选自《北京法源寺》作者李敖)

 这段文字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值得提倡的忠诚晏子认为真正的忠诚是忠诚于国家、人民,而非忠诚于君主。换句话说,就是要忠诚于明君(因为明君善治国),而非昏君。而那些不分黑白,一味盲目服从君主,为君主作无谓的牺牲的行为我们称之为“愚忠”,那么你认为苏武的忠诚是愚忠吗

 问题二:

 前段时间,国家教育部对高中历史教科书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其中备受争议的是如下一段文字:“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是国内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墙,家里打架’,有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不宜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提法… 对于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杰出人物,我们虽然也肯定他们在反对民族掠夺和民族压迫当中的作用与地位,但并不称之为民族英雄。”

 按照教学大纲的说法,苏武也就不能称之为民族英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三)学生分组讨论、探究。

 (四)各组组长向教师递交各组的总结。

 (五)教师利用幻灯片展示各组的讨论成果。

 (六)全班同学互相交流

 (七)教师提供参考观点

 参考观点一:

 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是人民,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

 但是苏武的忠诚里有没有愚忠的成分,我认为还是有一些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我认为,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报答,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权利与义务的问题。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如果他能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说不定也能像我们这样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参考观点二:

 反驳岳飞是民族英雄的人,一般是从民族英雄的定义出发,然后导出结论的。至于民族英雄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人民群众不关心,但似乎专家的定义和广大群众的不一样。是让专家修改定义,还是人民改变认识向专家看齐,值得探讨。但是一般来讲,在诸多英雄称号中,诸如打虎英雄、抗洪英雄,民族英雄的称号是最高的,我想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的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事实上,好象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参考观点三:

 如何描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演变,看起来容易、做好却很难。既要反映当时历史情况,又要反映中国地域和民族合并、共处、融合的演变,也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感情,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更微妙的是,太多去谈各民族间纷争的痛苦和少数民族被兼并的详情,恰好启蒙了少数民族和族群(甚至包括中国南方和边远地区)被兼并的意识,激发了他们对属于历史上外来民族(特别是汉族或北方民族)的怨恨,导引少数民族和地方的分离倾向。从历史的处理来看,一个带积极性的做法,是承认民族之间曾经出现过压迫或掠夺与反压迫或反掠夺的历史,承认各民族有一些特有文化。指出特有文化的有些方面丰富了中华民族。但是,更加强调民族合并、融合、共处、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历史,更多去挖掘民族融合历史积极的方面和必要性。老去挖历史伤疤,只能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兄弟民族间善意和兄弟情感淡漠,互相指责,相互的怨恨加深,引起民族大家庭的分裂。

 如果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们首先是汉族英雄,在当时反抗外族压迫和掠夺时,其事迹勇气令人敬佩。在当今各民族共处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人入侵时,可以发挥他们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族冲突和民族融合历史时,有必要了解少数民族的感受,方法应讲究,需要微妙和成熟。中华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观,也需要属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

 (八)课后作业:(任选一项)

 一、搜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资料,为他们写一篇传记,要求兼顾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可适当运用《苏武传》里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字数在800字以上。

 二、《假如我是苏武》

 假如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一个糊涂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你要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运用你的智慧,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

 这篇 文章 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一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为最后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大全一

 [ 教学目标 ]

 ① 借助工具书、课文注释,读懂文章,积累和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文语感。

 ②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学习本文精心剪裁,组织文章和对比衬托,凸显形象的写作技巧。

 ③ 学习苏武不惧威逼利诱,坚守节操、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学会辩析评价历史人物。

 [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 32 —— 92 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三)疏通文言知识

 (四)拟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 故事 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中。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 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 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 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 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五)作业

 试分析传记中主要的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 总结 手法

 1学生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细节描写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征。

 3讨论: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 事迹 ,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 “ 真金不怕火炼 ” ,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4学生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

 (1)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学生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分组讨论、探究、总结)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二)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

 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讨论、分析、总结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大全二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确,艰难困苦中最能见出一个人的品性,沧海横流中方显出一个英雄的本色。面对人生穷途危难是卑躬屈膝还是傲骨在身,这涉及到心灵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前,志士仁人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心怀虔诚走近一位古人,他就是——大汉苏武。

 二、教学过程

 (一)传记写作的要点

 (幻灯展示:范曾《苏武牧羊图》)

 幻灯片中对于苏武只有一个解释:前140—前60,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什么信息呢

 苏武活了80岁。

 而本文,作为一篇传记,写了苏武多少年有没有写80年

 写了19年。

 这19年每年都写了吗

 没有。

 问一个写人物传记怎么写的问题。写人物传记,要不要把这个人物的一生列成一个大事年表要针对人物身份抓住关键情节来写。写苏武,他是一个使臣,要抓住他在出使之时遇到特殊变故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通过这些突出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这是一种传记写作的 方法 。也是文学创作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二)归纳主要故事情节

 班固虽然是个史学家,但他在写苏武时花尽了心思,80年,没有写太多,对苏武的身世,只有一处交代,只在文章开头交代,“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整篇文章侧重写他出使匈奴这19年的艰辛历程。

 在这19年当中,没有一年一年地写,那作者抓住了什么样的核心事件(遇到了意外之变的时候,面对劝降时他是如何表现出的。因此,整个传记的重心在哪里呢发生叛乱是个意外之变,在这时,苏武是如何表现的呢)

 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板书:自杀 反劝降 北海牧羊)

 这三个情节构成了苏武人生当中最精彩的篇章。

 (三)通过问题归纳苏武形象及精神特质

 A讲解“自杀”情节

 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思考1、如何理解苏武的两次自杀行为(我们先找到文中关于自杀情节的描写。齐读3、4两节)通过阅读,我们看到,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在文中是哪几句话

 (1)欲自杀 (2)引佩刀自刺

 问一个问题:他在知道这个事情之后,马上就要自杀,那在他自杀之前,留下了什么话也就是他自杀的原因是什么(找原文)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在他自杀的理由中,找出最核心的两个词,是哪两个词

 重负国、屈节辱命。

 苏武的身份是什么

 出使匈奴的汉使。

 作为一个使臣,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

 (1)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2)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苏武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副团长出现问题了,这是他严重失职。)

 (3)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重负国”再加之“屈节辱命”,哪一个能显示他自杀有为自己的成分

 “节”是他自己的,“命”和“负国”都是国家的。我不愿被人审问,是个人的人格,他只讲了一点是为自己,所以,请注意,从这两话的理由里面,我们能看到苏武什么样的品格

 (对汉朝忠贞不渝,事事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品格。)国家利益至上。

 正是有国家利益至上的想法,才有为国家所想的行为。所以,副手出了问题,我作为代表团的团长,应该承担这个责任。不是我干的,我们汉朝也没有这样做,我不能接受屈辱的审问,要自杀。他的这一行为,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响

 卫律惊,惠等哭,单于壮其节。他的行为让叛徒感到惊讶,让敌人感到震憾,进而感佩。

 所以,我们归结这样几个字,在自杀过程当中,有一惊,一哭,一壮。

 他要自杀,他的同行者放声大哭,他的敌手都大惊失色,连敌方的君主都被他的气节所打动了。这个行为突出的是一个人格魅力。这是他对国家不渝的忠贞。(板书:忠贞)

 既然讲到了卫律吃惊,我们自然就过渡到了卫律这个人,大家想一想,卫律为何会吃惊要联想一下他是什么身份。

 因为他自己首先是一个叛将,他认为苏武可以和自己一样选择投降,而苏武却为了保护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去自杀,所以对苏武自杀十分不解。

 按照卫律的逻辑应该是什么

 觉得苏武应该会投降,遇到一点变故,我赶紧举起了双手,跪下了两腿,所以,你苏武也应该这样,你怎么会想到死呢

 从这个叛徒的吃惊里面,可以看出在同一个场面上,同一个事件上,比较出人格的不同,选择之不同。因此,当卫律代表着单于这一方来劝降的时候,他的话语就有所不同了,他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劝说的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只读二人对话,读出劝降的语气和反驳的情态。

  高中语文《苏武传》教案大全三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历史事实,理清文章脉络。

 2、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行讨论、评价。

 二、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精神。

 2、评价传主的功过和价值。

 三、 教学方法

 1、前两课时翻译

 2、第三课时主要是教师引导

 3、第四课时主要是学生讨论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3课时

  课前预习 :运用古汉语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通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所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光耀千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

 (二)安小标题,理清脉络

 很多同学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总有一个感觉,就是拿起容易放下难,总想一口气把文章读完,因为这篇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那么我们现在给文章的情节发展添加小标题,这样一来,曲折复杂的情节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文章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方法:同学们先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然后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_的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小标题:

 1、初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3、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饮雪吞毡,此志不渝。6、李陵劝降,忠贞如一。

 7、武帝驾崩,恸哭数月。8、汉匈和亲,请还苏武。9、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三)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小标题概括文章情节,因此我们从小标题中就能概括出苏武的性格特征: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答案不限)

 2、从小标题概括出的苏武的性格只是其性格特征的概貌,如果要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我们还需从细节的分析入手。

 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_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既然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文章的重头戏,那么我们且仔细研读这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人物对话,找几个同学进行分角色朗读,务必读出每个人物各自特有的语气。

 4、通过分角色朗读,我们体会到了每个人物极具个性的语言,那么这些语言都表现了人物怎样的个性

 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_荣的小人。他先是“威逼”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降,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逼“不行,于是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

 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彻底的_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因此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逼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自己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现身说法,叙述自己刚刚投降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始终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加自责于自己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

 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可惜,他由于自己意志不坚已经投降了匈奴,铸成大错,所以他一直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_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楚楚地看到了自己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羞愧悲痛之情无以复加。这就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

 苏武:面对卫律的威逼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_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取得了精神上的胜利。

 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羞愧而去。

 不管是威逼利诱,死的威胁,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

 5、除了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文章里个性鲜明的各种人物对苏武也起了对比映衬的作用,请同学们把文章里各种人物的性格和苏武作一个对比,看看他们的映衬分别凸现了苏武怎样的性格特征。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_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小结:在各种人物的对比映衬下,我们看到了一个丰满立体的苏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识,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对威逼利诱坚贞不二,长达十九年守节的坚韧不拔。苏武的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对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摄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6、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把握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各种人物特别是传主的性格特征,我们为这样一个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贞不渝的苏武而深深感动着。同时我们还点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详略得当的情节、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次要人物的对比映衬。

李陵为苏武带来了亲人的不幸消息,并告诉他皇帝的昏庸,又劝他“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相信苏武也有将他的句句真言听到心里去。纵然如此,苏武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更凸显了他的矢志不移,赤胆忠心。

《苏武传》教学反思1:

苏武传》是高中语文一篇份量很重的史传散文。通过教学,抛砖引玉,引导学生在史传散文“如何读”和“读什么”两个方面,获得阅读方法和鉴赏能力的双向收获,具有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 “如何读”——阅读方法层面启示:

1、人物事件。

人物是史传散文的中心,事件是塑造人物的舞台。而矛

盾冲突则是事件具有可读性、人物具有凸显感的核心要素。故而,围绕中心人物(传主),厘清牵涉人物及人物关系、事件及关涉人物,精准把握事件概貌,获得基本认识和评价,是读懂史传散文的感知层次要求。

2、矛盾冲突。

矛盾无处不在、无事不在。让人物在激烈的矛盾。强大的冲突中,自我表现,往往是塑造人物性格、展示人物思想、体现人物精神的有效方法。《苏武传》一文,呈现了单于的“降武”与苏武的“坚守”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把苏武的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具化为张力巨大的典型事件,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抓住矛盾冲突,再现人性光辉,是读懂史传散文的认知层次要求。

3、模范形神。

写言写行,模范形神,是史传散文刻画人物的传统主渠道。声口宛在,听其言,观其行,在正面的刻画里,给读者临其境、见其人、闻其声、睹其行的真切感、直观性、震撼力。如苏武的扣留自杀,义不受辱;如苏武面对卫律威胁,威武不屈;如苏武陷落窘困,贫贱不移;如苏武面对李陵劝降,私情不动。抓住语言动作,揣摩心理心绪,是读懂史传散文的鉴赏层次要求。

总之,方法论的工具性层面启示我们:厘清人物事件,剖析矛盾冲突,关注言行细节,是“读懂”史传散文的基本门径;也是实现从“读懂人”到“写好人”的必由之路。

二、“读什么”——鉴赏认识层面启示:

1、主题拓展。史传散文的主题,具有承传性,必须理例结合,联系现实,具体生动,方能沐浴心灵,烛照思想,催生行动。因此,拓展主题,古为今用,发挥以史为鉴、以人为镜的史学价值取向,更好地服务于当代,实现古代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衔接推动,意义重大。

2、技能提升。文学是人学。除了学习先贤、承传精神、砥砺情操、指引行动的教化育人之外,从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而言,学会写人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要求。选材、组材是其一;言行细节,如见其人,是其二;对比衬托,凸显品性,是其三;抓住冲突,张弛有度,是其四。总之,这些基本方法的消化,一定有助于些人能力的提升。

由此意义而言,将高中语文必修1—4的所有史传散文做一下梳理整合,对于丰富写人手法,提高写人水平,不但必要,而且高效。

人物对比是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先朗读描写李陵、卫律和苏武的语段,

《苏武传》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语句较生拗,学生比较难以进入情境。在讲课之前,我督促学生做了课前的译注准备工作,让学生们自行翻译课文,并将难以理解的实词词义、虚词词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文知识点结合资料自行地标注在书本上。虽然比较辛苦,但是我觉得便于学生更熟悉课文,而且能使自己的课程不再停留于字词句的释义层次,可以深入去挖掘课文内涵。所以在上课时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并且比较熟练,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由于篇幅较长,课时较多,很熟悉课文的同学显得有些不耐烦,不熟悉课文的同学却不太能跟上课堂的节奏,给我的启示是在预习时间我应该多督促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让基础好的同学多带动基础差的`同学。另外学生还应加强朗读,使之理解课文更深刻。

问题讨论环节让学生评价苏武,对他们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在讨论中,学生对“名族气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觉得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也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内驱力。在物欲横流的今日,更有其现实意义。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环节,学生开始时争论激烈,后来基本上达成了共识。

人物对比是可引起学生的兴趣。他们先朗读描写李陵、卫律和苏武的语段,卫律的傲慢自大、阴险狡诈,的小人嘴脸、李陵的愧疚和苏武的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身正气通过朗读展示了出来。学生对此环节很感兴趣。

不足:

1、课前预习时应在加强时代背景的补充,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了解士大夫的追求,他们在理解苏武思想时就会更顺畅更深入。

2、补充李陵的《答苏武书》,让学生再评价苏武,体会苏武精神的难能可贵。

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友人的身份首先坦诚来意;接着叙述苏武被扣留后家族亲人的悲惨命运和自己的遭遇以及切身感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指出“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的事实,暗示苏武不值得为这样的帝王再做无谓的牺牲。不管是威逼利诱,还是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如果说卫律的劝降彰显了苏武的不卑不亢和一身正气,那么,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则充分展现了苏武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但他没有严厉驳斥李陵,而是再一次表明自己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这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的高风亮节,具有感人的力量。在卫律、李陵以及张胜的对比映衬下,苏武的形象更加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1994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