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更新于 20140813
自从手机上安装了匿名社交app“无秘”之后,每天都会刷几次:早一次晚一次,闲来无事刷一次。以自己为例,为何每天能保持一定的、稳定的使用频率呢?
先分析下当前无秘app的特点。
操作简洁
主要功能就是展示秘密和发秘密。看到的秘密大概能分成2类:热门的别人的秘密和朋友圈内的秘密;主page就是按照秘密发布时间排布的秘密。注意到出于保密的考虑,发布的秘密做了这些处理:
秘密被并没有显示确切的发布时间
热门秘密标注了发布地点,而朋友圈的秘密并没公开发布地点。
所有的秘密被展示在大小相当的单元格内,像当年课堂上秘密传递的小纸条一样整整齐齐地排列在屏幕里,文字居中展示,可阅读性非常好。
2秘密的内容
秘密的主题很丰富,有的温情,有的搞笑,有的2,有爆料,有倾诉,有默默的自勉……感觉 秘密是每天口味都不一样的snacks,每次打开时,心里都有所期待。“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秘密也一样。除了内容题材的多样,每封秘密都是自然、真实的,似乎带着一种保守许久的秘密终于能被吐露出来的些许轻松。这样的秘密在情感上真挚而且动人的。自我感觉时常能被某些秘密击中。想来这也是这款应用能打动我的原因之一。
3app当前状态
虽然表达了自己每天对新秘密的期待,总的来说,目前app里,每天能产生的、我能看到的秘密并不算多,平均一天能看到6个新秘密;当然这和我好友中玩秘密的人数有关。不过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app的用户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版本的app上线了邀请好友加入的新功能,也采用了邀请好友抽红包的模式进行活动推广,想必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除了用户数有提升空间,秘密的更新率看起来也不算高。本身这个也无可厚非,在社区里看内容的人与制造内容的人的比例大概也是满足二八定律的。话说回来,似乎为了让用户更勇敢的发秘密,注意到在新建秘密的时候,会有一个小小的说明‘发秘密安全吗?’,减轻用户对安全性的担忧,让用户能放心大胆的发秘密,发大胆的秘密。
4匿名社交新玩法
先说一下无秘app中的用户角色,很简单:发秘密的人和看秘密的人。细分一下,看秘密的人其实又分为看秘密的朋友和看秘密的陌生人。
再试着分析一下发秘密的人的心理状态:想表达又犹豫。一方面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另一方面却出于一些原因(担心别人的看法或者介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愿意公开的半公开状态。
总结了一下,秘密可以分为3类:只与自己有关的秘密,与一群人有关(此时大多数时候是与某一件事有关)的秘密,及与一个特定的人有关的秘密。秘密的新玩法可以从第3种秘密入手。
秘密猜。 看到有趣的来自朋友圈的秘密后,很多人都会去猜是那个朋友发布了秘密;我觉得可以从用户的这种心理入手,扩充产品玩法,即系统对朋友圈秘密的作者给出一个小小的提示,比如给出8个可能的作者人选,从一定程度上缩小看秘密的人的猜测范围,同时也不会让你那么方便的猜出。或许能增加投票机制,让那群看秘密的朋友发起一个作者是谁的投票~当然这种投票是不会公布答案的~
朋友圈图谱。 这个也许是扩展功能,出于对“朋友的朋友也是潜在的人脉”的信服,其实我很想知道玩无秘的朋友的朋友大概有多少人,这些人的地域分布又是怎样的(比如饼状图),这样可以帮助自己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城市——也许人都想去朋友多的城市~
定时公开机制。 注意到最新的V211版的无秘中增加了秘密定时删除的功能,于是想到对应的定时公开机制。秘密不可能永远是秘密,前面也分析了秘密发布者发秘密时想发又想瞒得矛盾心态,所以可以推论,其实秘密是有时效的,有的秘密需要定时被删除——成为永远没有人知道的秘密,有的秘密却可以定时被公开——那是我曾经的秘密,我终于实现了它,或者我终于可以公开面对它……
秘密热度榜。 从推广的角度来说可以设置秘密热度榜,推出秘密精选,每周最2秘密,每周最励志等等等……让好玩的秘密不至于消失在时间轴里。
————————
后续若有想法,继续补充。
#产品感悟 #体验日记
20140813
以前QQ有个匿名真心话
回忆起以前QQ的匿名真心话,总感觉那是一段充满青涩和朦胧的时光。那时候,我们年少轻狂,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却又充满了犹豫和不安。
初次接触匿名真心话
在那个年代,匿名真心话是最火爆的聊天室之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在这里畅所欲言,讲述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当时,我们都很渴望被认同,也很希望有人能够理解我们的内心。因此,匿名真心话成为了我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最佳途径。
匿名背后的冷漠
然而,我们都知道,在匿名背后往往隐藏着一种冷漠和无奈。因为匿名的存在,很难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和态度。我们可以流露真实的情感,但无法得到真实的回应。有时候,一些人还会用匿名来踩你或者诋毁你。所以,匿名真心话也经常变成了心灵鸡汤的聚集地,大家都在这里寻找那份可以共鸣的温暖。
匿名带来的自由
尽管匿名真心话的存在有很多问题,但它毫无疑问也给了我们自由。在真实社交中,我们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约束和压力,不敢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但在匿名中,我们可以丢掉这些束缚,毫无保留地讲述自己对人生的困惑和对未来的憧憬。这种自由和解放感,是真实社交无法替代的。
匿名社交的发展和未来
如今,匿名社交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旧时代,它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在一些匿名社交应用上,大家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匿名已经不再是纯粹的“真心话”,它已经融合了更多的元素,包括素质教育、语言艺术、知识分享等。这使得匿名社交变得更加多元化和有趣。
但同时,匿名社交也面临着更多问题和挑战。比如说,有些人习惯用匿名来进行一些诈骗、欺凌和攻击行为,给社交和网络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如何提高安全技术,成为了匿名社交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总结
以前的QQ匿名真心话,虽然在现在看来已经有些过时了,但它对我们那个年代的青春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可以自由地在匿名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尽情地去疯狂追求着我们的梦想。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匿名背后的无奈和冷漠。如今,随着匿名社交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在享受自由和多元化的同时,提高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匿名社交的未来,仍然有着无限可能。
1、陌陌
陌陌从2011年推出以来,广受用户的喜欢,加入了直播功能和短视频功能,还有相应的分享、游戏约战和互撩功能,一直是陌生人交友排名首位。月活最高的陌生人社交软件,用户体量大。
不足:陌陌男女比例7:3,严重失调;且女性账号也以酒托/卖茶叶/卖股票/卖房的居多。陌陌近一半的用户都是80后,但现在陌生社交软件的主力军早已经是90,00后。
2、探探
探探作为第一个开始重视女性隐私的APP,它值得被重视并且被推荐。探探上面有不同的人,你可以向右滑喜欢,向左滑无感,只有相互喜欢才可以相互聊天。它新奇的交友方式也让众多年轻人喜欢,也让社交更有效。只要你喜欢的人也对你喜欢,系统就会给你推送。
它还通过地理定位,推荐给你恰好和你经过相同地点的人。只有配对才能聊天,也免去被骚扰的嫌疑,还可以屏蔽联系人,避免遇到熟人的尴尬。
3、颜遇
颜遇社交软件是为陌生人提供交友约会的一个应用,平台通过视频认证+人工审的形式保证用户100%真实,旨在帮助用户在应用内可以与陌生人进行约会,如看**、唱歌、运动等。用户100%真实,95后和00后较多,功能较为齐全,邀约活动双向沟通、广场展示用户的多种动态,保证了用户广场的丰富性。
4、遇见
基于庞大的用户功能与较强的算法测试,可以实现让不同类型的用户人群可找到自己真正想进行深入交友的功能。功能较为齐全,有1对1社交、圈子、动态等等开放式社交应有的一切,有部分兴趣社交的内容(没有开放式社交那么突出)。
5、Soul
这是一款主打“世界上另一个自己”的口号,让用户通过寻找特质相同聊得来的心灵伙伴的社交产品。用户进入soul的主页面之前,必须先通过一个灵魂自测性格测试,题目由浅入深,测的题越多,匹配度越高。这是一款主打灵魂、兴趣社交的产品,不看脸,也不那么容易聊到性,聊天的时候也不会看到对方,比较私密。这意味着很多对旁人不能说的话可以在这里说,也有可能会聊得比较深度。
6、Same
是一款主打陌生人间状态社交的移动产品。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当前所处的场景、状态、心情为切入点,创建自己的主题频道,通过这个频道用户能够找到和其处于统一状态的人,利用赞同、私信来分享和讨论此刻的感想。用户现阶段主要以90后为主,same主要满足他们碎片化、情绪化、无压力的陌生人社交分享。
7、无秘
无秘是一款匿名社交类手机软件,可以和朋友们毫无顾忌地匿名分享秘密、八卦、爆料、真心话等等劲爆内容。可以通过私信和朋友以及附近的人进行一对一交流,阅后即焚功能更加保密和安全。还可以创建和加入群聊,聊天更加随心所遇,尽情释放另一面的社交人格。这种完全匿名的模式会使用户几乎没有心理压力,反而满足了他们的窥探隐私以及宣泄情绪的欲望。
8、陪我
是一款陌生人电话聊天app,作为一个纯粹关注声音的平台,陪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声值社交”的概念,是基于通话的陌生人情感社交软件。
打开界面,一句生动的“喂,来陪我”,表达自己的诉求,能迅速拉近用户之间的距离。最独特的功能就是“匿名”聊天,通过试通话来匹配用户,如果不想交流可以点换人按钮,在短时间内快速建立深层次的交流,这种怀揣着神秘感接通电话与他人聊天的方式,新颖有趣,让社交效率显著提高。
9、Buled
这是一款专注于为同志人群、gay交友提供简便快捷的社交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查找“附近的人”或"群"来实现同志社交。比起其他社交产品,大多是以"美女主播"作为嚎头,Blued的直播走的是"以男性主播为主",基于同性主播市场还未开垦,需求较为旺盛。
10、拉拉公园
拉拉公园是针对女同性恋用户的移动社交平台,交友性较为开放,通过查看对方的个人资料,位置,语音留言等信息寻来进行语音、聊天,并打造专属电商以及线下服务,采用聊天+会员服务的形式,构建内容丰富和互动性强的社区平台。
任何人思想中都有阴暗的一面,匿名社交软件就是抓住了用户这样的一种心理需求,只不过是通过网络世界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而已。在整个匿名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完全隐身了,其他用户不可能知道你是谁,所以平常碍于情面或道德不敢说的话,如今都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来了。或许在微信和微博上还会担心自己的朋友看到,但在此类匿名社交软件上就不必担心了,这对用户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线人”应用是基于多维度评价、匿名和熟人关系网为用户拓展交友范围。在使用线人结识新朋友的过程中,用户通过注册个人信息、导入通讯录等方式来获得熟人推荐的朋友网络,并通过留言、评价、反馈、推荐等建立新的朋友关系。对熟人社交给出了新的定义,是个值得玩味的应用软件。
近日,无意间发现一款名为soul的社交软件,不靠颜值,不靠定位,而是通过一系列测试为你匹配懂你的朋友,“跟随灵魂找到你”,随时随地聊天分享。
在soul里面所有的一切操作都是匿名的,其中有一个广场功能,在广场中你发的消息是可以被很多路过的陌生人看到,但是你可以选择仅自己可见,或者仅关注的人可见。
soul在推广之初积累了一大波优质种子用户,主要是80后、90后、00后,soul没有过细的年龄限制,只要是有社交需求且内向丰富的人都会在soul里面找到归属感。
在这个用物质衡量感情的时代,通过这样一个匿名社交平台,抛开现实在一个虚拟社区中交友给年轻人打开了一片新的世界。然而其背后透露出的是当下年轻人对“现实”的恐慌。
为了躲避“现实”年轻人们倾向于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在长期独处中,“孤独”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标签。这些年轻人背景离乡,在大城市独自打拼,他们被人们称为“空巢青年”。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
“都说大城市机会更多,可有时候就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多余的人。”
有人这样描述他们:“在大城市工作不久,住在月租三四千的一居室,唯一熟悉的室友是喂养的宠物,厨房有全套餐具但吃饭主要靠外卖,长时间在手机和电脑之间无缝切换……”
《中国统计年鉴2017》数据显示,根据抽样比进行折算,估计2016年20岁~49岁的男性比女性多133835万人;此外,2016年未婚人口总数为218亿,离婚人口总数为219928万人。总体来看,我国单身人口规模已达到24亿,这一数字已然超过了俄罗斯与英国的总人口之和。
一个人并不孤独,在一起才孤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对全国六大城市的青年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空巢青年虽然生存压力大,但普遍生活控制感较强。多数青年对自己处理问题充满信心,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焦虑、紧张、绝望、价值感缺失等问题。
寻找终生伴侣或者找一个人同住并不是解救孤独感的灵丹妙药,毕竟,孤独这一心灵创伤,是人类生命体验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事实上,独自生活是一种缓冲巨大的社会压力,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方法。
“我发现自己好像不敢对任何人付出情感,每一次动情都是受伤,父母是这样,朋友也是这样。收住情感才是最快乐的时候。现在的我不敢喜欢上任何人,不想让自己受伤,唯一能保护自己的只有自己。”这是一个90后的心声。
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拒绝和分离而变得谨慎,他们更倾向于躲在自己的安全屋里逃避。背叛和疏离让他们备受煎熬,很多人选择分手或离开自己的伴侣,因为在一起时,他们更为孤独。
我们享受单身,但又恐惧着
我一个人吃饭 旅行
到处走走停停
也一个人看书 写信
自己对话谈心
市场总是跟着人们的需求走,近年来许多新兴产业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这些单身人群带动的。单身者不愿外出就餐,于是外卖火了;单身者只能独自就餐,于是有了“一人食”;单身者需要宠物陪伴,于是产生了“吸猫族”。
2005年,约翰·华尔柏克设计了“单身戒指”,这枚绿松石与纯银打造的戒指成为了单身人士公开自身身份的标志。
“戴上你的单身戒,就等于向周遭宣布你认为单身是可被接受的,也许你依然希望找到一位伴侣,但你对现在单身的生活感到满足。无论如何,你将目前自身的状态展现给所有人你欣然接受目前单身的状态。”
虽然单身已经是生活常态,但是社会却不肯承认。单身者在媒体的语境中总是包含贬义,他们不被普世的道德承认。
因此,现在的单身者们一方面享受着单身的快乐,另一方面又觉得单身是病态希望脱离单身状态。他们陷入一边着急的寻找另一半,一边又排斥和另一个人一起生活的方式的矛盾之中。
单身社会已经到来,我们将独自老去
在流动社会中,必然出现空巢青年。留在小乡村不能满足年轻人对更高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于是他们不得不怀揣着那份放不下的乡愁远离家乡。
同时,这群年轻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同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及独特的自我。这是当代年青人逃不掉的个体特征,也是抹不掉的时代印痕。
随着城市化不断进展,单身社会的特征将会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单身将不是一个短暂的状态,它会持续很久,直到你老去。孤独终老将会越来越普遍,近年来不断被媒体提及的“空巢老人”就是预兆。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显示,普通成年人一天中独自待着的时间大约为3小时,但对于一个典型的独居老人而言,事情就截然不同了。独居的澳大利亚老年人一天中有125个小时孤独一人
虽然孤独,但是老人们却不愿意和子女一起居住。经济学家凯瑟琳·玛蒂发表在《他们也不想和你住在一起》中说:“当他们有更丰厚的收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他们选择了独自生活,为自己的独立性买单。”他们希望离家人很近,但不要太近,他们希望常常见到家人,但不是每天都待在一起。
独居生活为人们带来了这样一种生活的可能:既保有一定程度的独立与孤独,同时又投身丰富的社交、社会生活。同时,独居也给人们提供了建立意义深刻的联系所需要的私人时间与空间,无论这种联系是与另一个个体、社区、事业,还是我们自己。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应该正式单身,不带愧疚的享受单身生活?
早晨起来,有个朋友问我:“最近那条新闻看了吗?中日韩三国的单身率又上升了。”看完新闻,莫名感到庆幸,原来依然有那么多的人倔强的选择了独自等待,默默的忍受孤独,继续守望爱情。
这份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无婚恋”的独居生活方式在东亚三国越来越流行,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类群体甚至对“单身贵族”这种生活方式愈加满意。甚至一些“单身狗”们会表示:“我愿意一直单下去。”
而网友对自己单身的原因,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有的人单身,是不愿意为了结婚而结婚,宁愿为爱情而坚守,直到等待心中完美的另一半出现;
有的人单身,是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害怕有了另一半后,责任会成为束缚自己放飞自我的绳索,宁愿享受孤独的自由;
有的人单身,是自认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害怕脱单后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即使憧憬爱情却仍然无法迈出追爱的第一步。
他们选择逃避。选择与整个世界为敌。他们只想好好的享受独处的时光,却在无意间被家庭和社会的压力逼得喘不过气。
其实这个世界好像一直对单身的人怀着一种敌意。
没错,单身的人不仅要忍受自己寂寞的灵魂,还要被情侣花式秀恩爱,被家里催婚,被网上的段子手当素材。
所以,当单身的人用“单身狗”自嘲时,其实正是他们鼓足勇气在对公共舆论释放和疏解压力。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一点,在以人情和关系为纽带,家庭和乡缘为基石的中国社会,单身久了,真的会引起偏见。甚至有些时候,单身会受人歧视,更会引起长辈的误解和怀疑。
一个长期保持单身状态的人,不得不忍受这些非议,即便自己不在乎,也要被家里催。
我认识一个女孩子。名校毕业留在上海,经过多年的打拼,目前已经是一个外企高层的管理人物。可令人羡慕的光鲜履历却被家里人奚落、被社会上嘲讽。只因为,她今年三十七岁了,依然还是一个人。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上小学了,你看看你怎么连个男朋友都没找到。”她的母亲每次打电话,逼婚几乎是唯一的主题。
“别看她外表骄傲,可背地里那些龌龊事谁不知道,证据?还需要证据吗?她都这么大了还找不到对象还不是证据。”永远有不怀好意的人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
在父母的眼里,只要你没结婚,就永远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即便你已经勇敢的穿过了社会的风风雨雨。
在别人的眼里。只要你只身一个人,你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你取得的所有成绩也因为没有自己的家庭而全部归零。
但是,谁说单身的人就不完整不幸福呢?通往幸福的道路千条万条,急急忙忙找一个不爱的人脱单,却只能让你走向幸福时迷失方向。
夜深人静的时候,单身的你,一定对自己说过这样的话:“我为自己而活,我依然期盼爱情,只是我想要给一点妥善经营自己的时间,让自己更从容。”
我们不是单身,我们只是喜欢与自己的灵魂独处。
我们不是挑剔高傲,我们只是想等待一个真正可爱的人。
我们习惯孤独,但我们还会继续守望爱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