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这本书在描绘现代社会中媒介所扮演的角色时,提出了重要的概念——“媒介即隐喻”。作者尼尔波兹曼认为,每种媒介都是一种隐喻,它们塑造我们的思维、理解和行动方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生活。这个概念的核心理念是,我们通常不会将媒介看作是传达信息的工具,而是看作是身临其境的一种方式。例如,电视、广告、音乐等等,它们并不仅仅只是传递着自己的内容,而是用媒介本身的方式来塑造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这种媒介即隐喻的影响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和思维之中,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跟随媒介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和标准也不断的改变,整个社会在以不同的方向发展。这也提醒我们需要审视媒介带来的影响,如何理性地对待它们,让媒介成为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工具。
《画的秘密》是一本由[法] 马克-安托万·马修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48,文章吧我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画的秘密》读后感(一):最酷的自画像,遗照,以及朋友?
阅读伊始,是觉得有些魔幻现实主义的——如果真的存在可以无限延伸的方寸之画,那么这张画的科学研究价值,想必是要远远大于艺术价值的。
说笑而已,回到作品的设定本身。这张充满了超现实主义概念的画作,成为了主角的朋友留给他最大的财富与秘密。他通过无限地放大画作,获得灵感与作品,擢取名声与财富,并在将死之前,参悟透了隐藏了画中的秘密——那是一张隐藏的“自画像”,而色彩,一直在等待着被填充。
我想,这应该算是最酷的遗照了吧
这张画同时是一幅自画像,一张遗照,以及朋友间跨越时间与心灵的秘密。
感动之余,却不免又多了一层想法——
这幅画,几乎影响了主角的一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否算是一种梦魇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当他逝去之后,你的余生从此被他的遗物所笼罩——这是否是你想要的呢?
当然,这部作品有太多情节超现实主义,不必刻板地将书中的情节当做现实。毕竟无可置疑的是,当最后那一刻——黑白图纸上面突然填充了色彩,并出现那早已逝去的面容时,所有读者的内心,都会涌起一番被艺术折服的惊艳。
《画的秘密》读后感(二):你的画在哪里?
这本书讲了什么?
埃米尔失去了他的挚友爱德华,在最初的茫然之后,无尽的痛苦开始淹没埃米尔。爱德华的管家带来了一个消息,需要埃米尔选择遗物中的一样物品作为礼物。埃米尔选择了一幅画,慢慢地,他发现这幅画别有蹊跷,于是开始了自己的解密之旅。埃米尔发现,可以不断地这幅画的把细节放大,似乎能穷尽世界的所有可能性。他把原画不断临摹出来,为此他也因此声名大噪。时间慢慢过去,埃米尔开始衰老,忘记挚友的模样,而画的解密还没有完成。终于有一天,他发现这幅画里又有了新的指示,于是他回到了挚友的居室,并把最终的秘密解开了。带着微笑,埃米尔在挚友的旧居里结束了这一生。
关于失去
人的死亡是有肯定的界限的,而死亡是否意味着失去,则不那么容易界定。爱德华很早就去世了,可他留下来的画作仍然在不断地与埃米尔交流,并且陪伴他度过了漫漫的岁月。虽然最后埃米尔甚至快记不清好友的面目,但奇怪的是,他们之间的了解、感情却因为这幅画在不断地加深。埃米尔失去了爱德华吗?并没有,在爱德华去世的岁月里,埃米尔仍与爱德华一起探索这世界,探索人生、友情的秘密。埃米尔并没有陷入失去友人的旋涡,而是一点点缕清了友人给的线索,在解密中完成了自我心灵的救赎,安然度过了漫长的一生。
同样的,亲人、爱人的去世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失去了他们。曾经一起经历的风景、双方关于这个世界的见解都已长存在我们心间,我们互相了解、体谅、爱慕、尊重,并将带着爱的支持,继续探索这个世界。
关于友情
如果说吃喝玩乐、两肋插刀就是友情的全部,那可能有些肤浅。虽然每个人都很难有机会去触碰、了解另一颗灵魂,但是友情的至乐就在于互相了解和无条件的支持。一颗灵魂是孤独的,而两颗相似的灵魂则可以战胜孤独,只要曾经相遇,哪怕一方去世,这种支持仍会以别的方式存在。在本书中,爱德华的画就是爱德华精神的延续,如果没有这幅画,埃米尔在这世上将是多么的孤独、痛苦?当然这幅充满秘密的画带着极端的、引人注目的表征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可能是友人的一些话、一些举动会陪伴着我们。
关于人生
平凡的一生、普通的一生,是你被动承受你所遭遇的一切,并告诉自己,知足常乐。而真正幸福的一生,也许是主动探寻,周围的人、这个世界,都是你探索的对象。在这途中你会失去一些战友,又得到他们的战利品。能量守恒吧,所有的感情在肉身毁灭之后,会以另外的方式存在于这世界上。有的时候,是子女;有的时候,是相册;有的时候,是记忆。谁能相信一幅画可以陪伴一个人度过漫长而幸福的一生呢?但你读过本书,就会被感动,是这样的,只是每个人的“画”,不一样。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那副“画”。
《画的秘密》读后感(三):离我们最近的,离我们最远。
“说出一个秘密,便有鸽子飞来;说出一个秘密,便有马蹄莲盛开”。这是读完这本《画的秘密》想到的西川的一句诗歌。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漫画拥有这种奇异的性质。它很容易让你在感叹主角的友谊之外,想到生死和命运,联想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艺术家是掌握了一些深刻的创作技巧的人,这使得有些人能把智能灌注到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全新领域。因此这类人之间的沟通就超越了人们日常交流的范畴,从而获得全新的共鸣体验。无论开始他们是出于猎奇,还是其他,蓬勃的创作欲望和独特的想象促使他们创建了令人目眩神迷的幻想世界。我们普通人要靠时间才能堆积一点资格,然后又要出一万种解读,才能猜中创作者的心思。就算同是艺术家,由于这种谜语没有任何指向性的引导,他们也很难快速领略到创作者的意图。就像《画的秘密》里,同是艺术家的朋友猜这种谜语也近乎耗费了一生的时间。
一切在冷酷无情的时间的拖曳下,走样,变形。任何人只能在一段时间里尝试一种方法去接近真相。但路途会有各种诱惑形成干扰,于是探索者常常把这些当成是通往目的地的象征,殊不知这是一个容量过大的世界,随处行走都会有所收获,于是如果没有极敏感的自觉,就很难发现自身的方向性错误,在穷尽处才发现走入了死胡同。这很像数学领域的游戏,由于极其高深并且不可能有更加高的视野,所以一些著名的定理的证明过程往往充满这种戏剧性。等到证明完毕回头看才发现是走了弯路,但在未证明之前,就只能这样测试。有的数学家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冒这种险。
这种代价不可谓不大,因此当《画的秘密》里的男主,决定要拆分朋友遗作的每一部分,以求解密的时候,我读出一种真正的友情,一种愿意付出最宝贵的时间的努力。
对艺术作品的揣摩,某种程度上是自娱自乐的逻辑体操。但同等量级的研读,却真的可以从艺术领域返回到现实世界。无论那个创造的新世界如何光怪陆离,它出自人脑就会遵循某些常被人们忽略但其实极其重要的基本原则,因此按图索骥去寻找那种细微的创作灵感,那种似乎出自苍冥的力量,就成为可能,也成为同类间惺惺相惜的某种共有之物。毕竟“理解”本身就是奇迹。《画的秘密》里,尽管画家在一开始的方向不对,但那些精微且细致的作品,确实反映出了他朋友平常很难发现的一面。
在通向终点的路上,很少有人仅凭运气就直奔目标。艺术家的世界里总是有各种提示,这些提示不同于寻常意义上的通关指引,它们只是一套自成体系的话语,人们要经过多次的体悟,才能形成统一的结论,但那个结论有时候并没有收敛成具体的事物。尤其是当提示以语言的形式出现时,多语意必然产生分歧,于是只能继续去猜测。大量的时间用来改变和适应对所观察之物的分类和理解,一旦全新的解构方式来临,又需要全部推翻。谜底显现之前到处是险途,因为无论你是否逼近真相,时间之箭永不回头。不管怎样,光靠运气不行,但最终要解开那些秘密,必须得靠一点运气,那是一种神秘的令另一个世界某处轰然倒塌的东西(一如文首提到的诗句)。
这本书的结局非常令人意外,一旦我们知道答案,再回去看那幅神秘画作初现时的场景时,竟会产生某种懊恼,似乎近视眼一下就能看出画作秘密的端倪。然而不知道最终谜团之前,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看出那个显而易见的东西。因为这正是谜语最迷人的地方,模糊的指向性意味着多种可能,一旦知道答案,所有的可能都收敛成了意义唯一确定的东西。
离我们最近的,离我们最远。对一幅艺术作品解密,更像是从投影推断高一维世界的细节,从看得见到完全理解,并不是那么容易。
《画的秘密》读后感(四):非语言沟通的秘密:你最亲爱的人始终陪伴在你身旁
一、“你最亲爱的人,看似永远离你而去了,却始终陪伴在你的身旁。” 周末的早上,打算用一本画册唤醒一下自己,于是翻看了这本法国著名文艺漫画编剧马克-安托万·马修的作品《画的秘密》。 作者马克-安托万·马修被誉为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奇才,兼具卡夫卡的诡异荒诞和大卫·林奇的明显的超现实主义。这本《画的秘密》具有非常强烈科幻奇异感的墨线画风,讲述了一个非常温情又十分考验读者逻辑和引发思考的故事。 故事从主人公埃米尔的知己爱德华的去世开始,正当埃米尔沉浸在失去好友的悲痛中时,他收到了一个神秘的礼物——正来自他刚刚去世的好朋友爱德华。爱德华寄给了他一把钥匙,并在信中对他说:命运把我们分开了,但我将留给你一个纪念。 “仔细观察它,你会发现它对你是有用的。如果你好好思考,这个纪念将向你揭示:你最亲爱的人,看似永远离你而去了,却始终陪伴在你的身旁。” 埃米尔按照信中的指示找到了一家家具储藏室,在那里,他看到了好友毕生的收藏。好友在信中说:忘记美学吧,当你需要从这对旧货中做出选择的时候,只需挑一件你喜欢的:你的选择也将是我的选择。 最终,在众多的艺术收藏品中,埃米尔选择了一幅小小的画——一张构图太满而且画风陈旧的画,画的是爱德华的公寓。埃米尔带走了它。 出于了解老友爱德华对于谜题的喜爱和对故人的追思,埃米尔仔细地端详这幅画,并很快想到:这幅画会有一个隐藏的含义! 随之,关于对这幅画的探索伴随了埃米尔的一生,同时也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功。通过对这幅信息量巨大的小画的研究以及对细节的复制,埃米尔成了一个非常有名气的画家。这幅画也在他的探索中始终向他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直到埃米尔死去。 二、沟通的秘密 豆瓣上说这个绘本是“在一个悬念重重又温情治愈的故事中,注入了一个有关命运的哲学议题”,我很同意。它引发了多个方面的思考,关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关于友情等等,我今天想通过这个故事讨论的是:关于沟通的秘密。 前些日子我写了一篇叫做《我为什么开始通过写作和摄影记录生活》的文章,下面有一条留言是这样说的:“请把你的生活认真地记录下来,因为你并不知道,你的哪句话哪幅图会成为把一个在低谷的人拉出来的那双有力的手。” 几天前和好友西瓜电话长聊,关于各自的现状、困惑和感悟。末了,彼此都感到十分畅快通透。东八区和西五区虽然隔着12个小时的时差,各自经历着完全不同的事情,却能够产生奇妙的共鸣,成为解开对方困惑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以上两则是通过文字和语言实现的跨身份、跨地域沟通的生活实例。 而沟通的方式不止于此。 在《画的秘密》中,爱德华给埃米尔传递了大量的信息,足够他完成一辈子的事业,然而通过文字传达的,只有那封信。 三、所有行为都有沟通的价值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沟通的艺术》里有提到,沟通的形式除了语言沟通之外,还有非语言沟通。 在《画的秘密》当中,去世的爱德华与主人公埃米尔就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进行的沟通。 我是一个杀人游戏(又名天黑请闭眼,一种通过聊天判断彼此身份的多人游戏)的爱好者,几乎每周都会组织线下杀人游戏。杀人游戏是训练逻辑思维的游戏,你需要用你的逻辑去判断别人的身份以及引导(或误导)别人认同你的想法。在这个游戏中,每个人都要尽力避免干扰带入“场外信息”,所谓的“场外信息”是指除去你的发言内容之外信息,比如姿势、动作、表情、眼神等——这些就属于非语言沟通。这些不经意的信息,常常成为暴露自己真实身份的“不能说的秘密”。 正如《沟通的艺术》里面所说:所有行为都有沟通的价值。“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传送者,并且是不能停止的。无论我们做了什么,这些信息仍然不断被传递出去。” 在《画的秘密》里,画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信息,包括画面物品的摆放位置,无一不在对外实现沟通。 四、你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不会随着你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消失 另一本更偏生活应用类的个人成长书籍《沟通圣经》中提到过一本叫做《观察行人》(Peoplewatching),是英国动物学家及作家De ond Morris的畅销书。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地铁里百无聊赖等车的时候,是否也会观察来来往往的人,根据他们的衣着猜测他们的性格、职业,有什么样的生活和想法? 他们的衣着、动作、神态等等都在向你传达着信息,实现着沟通,然而显而易见,这并不是他们的目的。 也就是说,沟通可以是有目的或无目的的行为。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要重视第一次约会时的裙子好看不好看,第一次面试的衬衫是不是很干净(《沟通圣经》里有专门针对生活各个场景的介绍,包括求职、演讲、阅读、撰写报告等)。 同时也说明了:人不可能不沟通。并且你传递出来的信息不会随着你个体生命的消失而消失。爱德华虽然已经去世了,但却以另外的方式始终陪伴着挚友埃米尔。 五、“互联网不会遗忘” 在极具现代魔幻主义色彩的英剧《黑镜》中有一集,讲了一个发生在极端网络社交背景下的故事:一个重度的网络社交青年艾什因车祸去世,一家科技公司联系到他的爱人玛莎,表示可以根据他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消息、语音等信息来炮制出一个模拟的“艾什”,“艾什”和真正的艾什有这一致的喜好、相同的口吻、性格、一样的声音,甚至,可以通过先进的3D和生物技术制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艾什”来。 真正的艾什已经去世了,人们却如法炮制出了一个“艾什”。用《沟通的艺术》一书里面的话来说就是:互联网不会遗忘,你在今天发布的信息一直都会跟着你。 这意味着无论科技如何发展,关于沟通的秘密始终不可动摇,它遵循的仍是古老的方式,不会因为比特还是字节而有丝毫减少。 所以人们会用新的方式去了解一个人,过去的人会通过查看你的个人档案来了解你,而现在的雇主会选择去看你的社交网络。 你发的、文字,你分享的内容,都在向外传达着: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我们可以暂停,甚至可以试着快进,但是我们永远也不能倒带” 沟通是不可逆的。 这种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所谓“说出来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画的秘密》中,埃米尔会记得爱德华爱猜谜的喜好,当他多年后再次回到老友故居时仍然觉得格外熟悉和亲切。那是当年爱德华在世时就传递给他的信息。
《画的秘密》读后感(五):艺术中的友情与秘密——评法国漫画《画的秘密》
本评论原文刊载于2016年3月25日北京青年报“青阅读”,作者来兹,转载请注明。
画家埃米尔的好友爱德华去世了。根据好友留下的一封遗信,埃米尔得到一幅神秘的素描,画的是好友生前的房间。他本以为这只是普通习作,但渐渐地,他发现在这张尺寸不大的画里,每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画得非常精微,别有洞天。他知道,喜欢谜题的爱德华留给他这幅画一定别有用意,于是开始用自己的画笔放大画中的细节,想要以此揭开画中的秘密。这些放大的细节临摹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声望,他渐渐忘了自己还要寻找其中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他发现自己触及到了这幅画的极限,画完了画中所有的内容。他从国外回到自己以前的家中,从新开始破译画中之谜。多年的临摹使他对画了如指掌。凭借这对朋友的了解,他循着一丝丝线索,来到好友生前住过的房子,按照屋内的真实摆放和光线效果为画上色,终于解开谜团——画中原来藏着一幅爱德华的肖像。埃米尔就在这时倒下了。当人们在房中发现埃米尔的尸体时,他脸上挂着一丝微笑,手里拿着一张爱德华的照片,上面题着这样的文字:
“你做到了!挚友爱德华”
这是法国著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的图像小说《画的秘密》所讲述的故事。
在书后访谈中,作者说这部作品的主题不是艺术,而是友情,以及存在与逝去的双重性的。在读过书之后,我也有了相同的体会。
什么样的人才是挚友?
只有既了解你、又了解自己在你生命中的地位的人,才配称为挚友。爱德华了解画家埃米尔,所以他留给埃米尔的不是别的,而是一幅画,一幅包含了一个完整世界的画;同时他还知道,自己的离去会在埃米尔的人生中留下难以填补的空虚,所以他在这幅画中隐藏了一个谜题,足够充实埃米尔的一生。
友情是一种终极关怀。埃米尔的成功来源于临摹友人的馈赠。他曾一度沉浸在对画中细节的临摹之中。但一个人对某种艺术的追求并不是没有止境的。即使是这样一幅藏天隐地的画作,也有挖掘殆尽之时。在这个时候,他回到原点,开始寻找、解答画中的谜题。谜题解开之时,他也顿悟了友情,得以含笑而去。
这就引出了作品的另一主题——存在与逝去的双重性。爱德华死去了,但在埃米尔的一生中,他一直存在着。他们的友谊通过那幅画,或者说通过艺术,得到了延续。埃米尔的每幅临摹,既是对友人的纪念,又是同友人的交流。爱德华利用画中的秘密,陪伴了好友一生。这种陪伴,如同两个生者之间的友情一样是互相的。对于埃米尔来说,爱德华一直在指引着他的艺术之路;而对于爱德华来说,埃米尔也一直参与着他精心设计的这场智力游戏。
这本图像小说的法语原名Le Dessin,直译就是图画的意思。但我觉得简中版进一步译成“画的秘密”非常贴切。友情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情感,但生活中具体的友情是私密的。朋友之间必然存在只有彼此才懂的东西。爱德华对埃米尔的了解使他选择用画来承载自己最后的馈赠,而埃米尔对爱德华的了解最终引导着他解开了朋友的谜团。友情以谜题的形式存在,以解密的方式践行,而这一切都蕴藏在象征着艺术的画中。画本身是美的,但这种形而上的美并不能让人终生追求。能够抚慰人一生的,到头来还是友情。
正如爱德华所说的:艺术的唯一用途,就是让生活变得比艺术本身更有趣。一幅如此匠心独运的画,最大的意义却在于它所蕴藏的只有两个人才懂的谜题。
深邃隽永的主题和精巧的构思并不是这部图像小说唯一的优点。作者超凡的美术水平和图像叙事能力也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同于一般的日式漫画,这部作品前面黑白不分只用了纯白和纯黑两色,没有用灰色过渡。细致的线条让作品充满细节,黑白色块则赋予作品一种版画般的厚重质感。而随着埃米尔解开谜团,将画作完成时,读者会和他一起看到一幅彩色的肖像,肖像主人正是爱德华。这唯一的彩色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与顿悟的爱德华感同身受。
《画的秘密》还有许多有趣的细节,其中既有画面上的,比如有一个画框表现的是埃米尔刚刚失去朋友陷入孤独之中。作者在画框的角落里放了许多埃米尔的自画像作为孤独的隐喻,既表现出好友初丧后生活的空虚,又强调出一种孤寂的心境。这本书共分三个章节,其名字也很有趣,分别是Le Dessin(图画)、Le Destin(命运)和Le Dessein(意图)。这个文字游戏本身就是作者留给读者的一个谜题。马克-安托万说这三个词表现了两重意义:“过去—现在—将来”和“他—我—宇宙”。这些都需要读者们在阅读中去发现。
总的说来,《画的秘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图像小说,虽然只有短短四十几页,却能让读者从一个新颖的角度认识友情。后浪保留了原作的大开本,印刷、翻译也均属上乘,保证了阅读体验。在此作为读者,我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简介:法国当代著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Marc-Antoine Mathieu)1959年出生于里昂。其作品风格迷幻离奇,具有奇诡的想象力和实验性,曾多次获得国际奖项。重要漫画作品包括《画的秘密》《3秒》《梦之囚徒》《上帝本人》《方向》等。图像小说《画的秘密》获得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画的秘密》读后感(六):画里有画,话里有话,温暖的秘密!
LE DESSIN 画的秘密
合卷观感:
有一双眼睛,不需要用来探寻秘密,双目混沌在很多时候何尝不是幸福;谁知道呢,也许某天灵光乍现,角度对了,目力所及之处未知的细节便会依次展开,毫无保留!原来我们所有的故事早已落笔成画,无法更改!
这是一本总共44页的图画书,文字寥寥数语,绝大部分页面仅有黑白两色线条画,却有着非常完整的故事性,没有漫画体验的人也很容易看懂。
第一部分Le Dessin(图画)
故事的开始单刀直入,埃米尔为纪念刚刚故去的好友,在收到爱德华留给他的钥匙后,从其陈列室里随意挑了一幅白描公寓实景的钢笔画;而这幅名为Réflection的钢笔素描在高倍镜下,居然呈现出环环相扣的场景,画面越深远的部分,微妙的细节越多,埃米尔看到了画里无尽的世界,不禁沉迷!
第二部分Le Destin(命运)
埃米尔放下一切,开始把放大镜下看到的所有细节尽可能大的还原在自己工作室的画卷上,于此同时,埃米尔给间歇单独摹画的某个细节冠以Réflection n#的名称,轻松售出以维持生计,渐渐的,埃米尔收获了一份不请自来的成功,名声大噪!
这部分最棒的设计就是埃米尔发现爱德华画稿上某个细节,看起来很小,放大后又无穷大,原来都只是故事继续层层推进的一个入口,这很像某次公司培训玩过的排顺序游戏,细节放大成为通往新世界的一道门,关键是你得找到这个逻辑!
第三部分Le Dessein(意图)
终于,多年后埃米尔觉得再也看不到更多的细节,只能回头重新审视原作,并且鼓起勇气造访了爱德华原来的公寓,对照画作和公寓,光线的明暗变化呼应之前研习得出的线索“通向色彩(i AD COLOREM )”,埃米尔终于看到了涂色后的画面上渐渐浮现的老友的笑脸,看似离开,原来他一直都在!
这本图画书风格自带几分撩人的精妙;作者又是多次获奖的欧洲漫画界实验性奇才;再有精装大开本铜版纸印刷也很加分,捧在手里真的很有质感。
画里有画,话里有话,温暖的秘密!
《画的秘密》读后感(七):你所看到的事物,取决于物亦取决于你
1无数的巧合凑成了最终的结局。
2人生不可能都过无数的复制来完成这一生。
3他人的秘密留给他人,他人会告诉你其中的秘密。
4画的秘密不在于它最终的寓意,更重要的是你追逐,你去探索的过程。正如追求一个事情,追逐一个对象的时候,往往得到的瞬间不是你最开心的时刻。我们更享受那个过程,结果也就只是个附属品了。
5最好的礼物从来都不是那种用金钱可以买到的,心意是最最关键的,死去的人为他的朋友留下了一个值得一生追求的作品。生者为了解开逝者的秘密而穷其一生,这或许就是对逝者真正的怀念与爱,这种的友谊更难能可贵。
《画的秘密》读后感(八):迟来的箭,从灵魂射出,连接了两个世界
看到《画的秘密》时,想起前一阵子在北京展览馆看过的一个摄影展。相似的故事,摄影师的密友离世,让他沉浸悲伤之中。他开始质疑生命的本质:为什么我们如此生活?事物是真实的吗?我们很看重的事情,真的重要吗?摄影师从2012年开始尝试一种全新的摄影创作,他让一切置于水中,借水来表达一种如梦如幻的镜像。摄影师说:“水是了不起的媒介,在不同生命形式之间传递情感。我开始在水的环境中拍摄不同的人。”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画的秘密》读后感(九):(未完成)如果我只推荐一本艺术和心理咨询有关的书,就只有它了。
我不止一次在多个场合提到马克的这本书。在见了Capa老太太Elise的时候,送了她一本。
艺术究竟有什么作用?艺术究竟是干嘛的,马修的这本漫画每一个细节都在如此体现着。
一个好的作品,有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被重读之后是否还有价值。而一个好的读者,也有一个重要的标准,他/她能否在重读之后有所不同的发现。
“艺术是对于秘密的处理”
“他进入了一种观察的角度”。
《画的秘密》封面生活中,那些我们都未曾用心凝视的事物,我们未曾了解的部分都可以称作秘密。我们自己心里的秘密,他人心里的秘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而这一秘密是我们共同的孤独。而当我们在试图探索彼此秘密的过程,就是接近彼此,共同面对孤独的过程。
作品提要
1934年秋天,我偶然得到去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社会学的教职,这给我提供了对南美印第安人进行人类学研究的机会。经过赤道无风带,我乘船到达巴西,在里约热内卢登陆。我的主要活动是在南美亚马逊河流域的探险。我从亚马逊茂密的雨林出发,深入巴西高原,对卡都卫欧族、波洛洛族、南比克瓦拉族、吐比克瓦西族等进行了数年的人类学田野考察。我详细记述了这些印第安部落的社会结构、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也记录了一个人类学家的独特思考。
作品选录
南比克瓦拉印第安人天亮醒来,挑动营火,过了一个寒冷的夜晚以后,用一切可能的办法取暖,然后吃一顿简单的早餐,食物是前一天晚上剩下来的东西。吃完以后不久,男人出去打猎,有的成群结队,有的单独行动。妇女留在营地煮东西。妇女和小孩喜欢在水中嬉戏,然后有时会升火,大家在火堆旁边取暖,故意夸张地全身发抖。在其他时间里面他们也不时去洗澡。日常的工作每天没有多大变化。准备食物是最花时间与精力的活动: 木薯得磨碎、压汁,把纤维弄干以后再煮;还有奎马胡(cumaru)果,用来调味,使每样东西都加上一种苦苦的杏仁味,这种果必须去壳然后煮。必要的时候,妇女小孩会出去采集野果生菜。如果食物不缺的话,妇女就编织东西,有时蹲着,有时跪着,臀部坐在脚跟上面。不然她们就雕刻、磨亮或串珠子,珠子以果壳或贝类制成,有时制造耳坠及其他饰物。如果工作做烦了,她们互相捉蚤子,或者懒洋洋地混日子,不然就睡觉。
一天里面最热的那段时间,整个营地静寂无声;营地住民,有的睡觉,其他的默不作声,都在享受其住处提供给他们的那些不完全的阴凉遮蔽空间。其他的时间里,他们一面工作一面聊天。几乎常常是快乐欢愉,他们说笑话,有时说些色情的或*秽的笑话,常常因此引起一阵大笑。工作常被访客或问题所打断;如果有狗或马开始交尾的话,每个人都停下工作,兴致勃勃地观察其过程。对这类重要事件发表完评论以后,他们又开始工作。
小孩大多整天无所事事;小女孩有时会帮助年纪大一点的妇女做事,小男孩则不做事,不然就到河边钓鱼。留在营地的男人担任编篮子的工作,有时帮忙做些家事。每个家族里面大都一片和谐。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出猎的男人回到营地,整个气氛变得比较有生气,谈话比较大声,比较生动,各种家族以外的群体开始出现。木薯饼或其他在白天找到的食物都拿来吃掉。傍晚的时候,轮到负责砍柴的一两个妇人便去附近的矮树林找木头来升营火。在最后黄昏的光亮之中,可以看见她们走回营地,步履因为所背负的重担而蹒跚,木头放在篮子里面,用带子挂在头上背回来。她们要蹲下来,身体微微往后倾斜,才能使篮子靠在地面,使她们能把绑在前额的带子拿下,把篮子中的木头取出来。
树枝和木头堆放于营地的一个角落,各人随其需要自己拿去使用。各个家族都围在他们自己的火堆四周,火这时已开始闪亮。晚上的时间大都花在聊天、唱歌或跳舞上面。有时候这类娱乐活动会一直进行到清晨,不过通常在互相抚摸和友善地互骂一阵以后,结婚的夫妇便紧紧地靠在一起,母亲把睡着的孩子抱住,一切都安静下来。一个寒冷寂静的夜晚,只偶尔被木头烧裂的声音,或添加柴火的人轻巧的脚步声,或狗吠声和小孩的哭声所打断。
南比克瓦拉人生的小孩数目不多: 我后来发现,没有生小孩的夫妇并非罕见;只生一两个孩子似乎是相当自然平常的现象,很少在一个家族里看到超过三个小孩的情形。小孩断奶以前,其父母不准 ,而小孩通常要到三岁的时候才断奶。母亲把小孩带在大腿旁边,用一条树皮或棉布做的宽带子绑住;如果要再多带一个婴孩的话,她便无法背篮子了。他们游走不定的生存方式,再加上物质环境的匮乏,使他们不得不异常小心;必要的时候,妇女毫不迟疑地用机械性的办法或用植物药物来引致流产。
然而,土著觉得并且表现出来,对自己的孩子极强烈的喜爱,小孩子也很喜爱其父母。不过,这种喜爱之情有时候被他们也相当容易陷入的易怒及情绪低落所掩盖。有个小男孩深为消化不良所苦;他头痛生病,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睡觉就是 。没有人对他表示任何关心之意,整整一天的时间没有人理他。到晚上的时候,他妈妈去他身旁,在他睡觉的时候很细心地替他捉虱子,向别人打手势要他们离得远一点,用她自己的手臂给那男孩当作摇篮。
另外有一次,一个年轻的妈妈轻轻地打她小孩的背,和他玩耍;那婴儿被打以后开始大笑,年轻的妈妈愈玩愈起劲,竟然愈打愈大力,一直到婴儿开始大哭为止。婴儿哭了以后,年轻妈妈便停止打他,开始安慰他。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大人的生活。南比克瓦拉人对 的态度可用他们的一句话tamidige mondage来表达,这句话照其字面意义,可以译成“ 好”。我前面已提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充满 的气氛。任何和情爱有关的事情都使土著感到极大的兴趣与好奇;他们很喜欢谈这个话题,他们在营地的谈话里面充满 的隐喻和暗示。 的时间通常在晚上,有时在营火附近进行,但通常要 的人会退到离营地百码左右的草丛里去行事。有人离去的话,马上引起注意,大家会兴趣盎然,开始谈论说笑,连小孩子也参与其中,他们对引起这一阵笑话的原因很明白。有时候一小群男人、年轻妇女和小孩会跟随到草丛矮树堆去的那一对,在矮树丛中旁观整个 的过程,小声耳语,压抑笑声。 的那一对不喜欢别人的旁观,但也只能忍耐,对他们回到营地时将要面对的说笑也只能忍耐。有时候,另一对人会追随其脚步,到树林草丛中求得安宁。
然而这一类的行为并非经常发生,有关这类行为的禁忌只给这种现象提供一部分的解释。其真正的原因似乎是土著的性情。已婚的夫妇常常自由自在地在公开场合互相爱抚,而且其程度几乎没什么限制,然而我却从来没在这类爱抚过程中看见男人勃起过,一次也没有。爱抚的 似乎并不是来自身体官能的满足,而是一种爱的游戏以及表示亲密而已。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南比克瓦拉男人并不戴巴西中部几乎所有族群的男人都戴的护阳罩的原因所在。事实上,戴护阳罩的目的,即使不是在避免勃起现象,最少也是为了表明戴者并非在性行为上富攻击性。完全 衣服过日子的人,还是有我们称之为害羞(modesty)的观念,只是害羞与不知害羞的标准不同罢了。巴西的印第安人,像某些美拉尼西亚人一样,害羞与不知羞的界限并非以身体 的程度为判别标准,而是以平静与兴奋为区别的准绳。
然而,这些微妙的区别有时不免导致我们与印第安人之间的误会,其错误既不在我们,也不在印第安人。举例来说吧,看到一个或好几个年轻貌美的女人全身 躺在沙上,搔着我脚时挑逗性地笑着,碰到这种情况要完全无动于衷相当困难。每次我去河中洗澡的时候,常常被半打左右的女人,老少都有,集体攻击而感到很尴尬,她们的目标是我的肥皂,她们非常喜欢肥皂。在日常生活里面,她们会毫不迟疑地做出类似的动作;年轻的女人全身涂满红色树脂以后,会跑去睡在我的吊床上面,使我不得不忍受一张沾满红色的吊床;有时候走在地上和一群报道人正在工作的时候,会觉得有人在拉我的衬衫,原来是有些女人觉得用我的衬衫擤鼻子很方便,比她们平常必须做的,先到树丛去挑一枝树枝,折成夹子状来擤鼻子要方便省事得多。
我非常想知道南比克瓦拉族大约的人口数目,最少希望能间接知道。在1915年的时候,隆洞觉得其总数是两万人,但这估计可能偏高;不过当时的每一群南比克瓦拉人都有好几百个成员,而根据我在电报线沿线所得的消息,从那以后,其人口便锐减。30年前,沙班内群(Sabané)里面为人所知的部分总数在千人以上;在1928年,沙班内群到过肯波诺弗(Campos Novos)电报站,其中除了妇女小孩以外,还有一百二十七个成年男人。但在1929年,那群人宿营于一个叫做“耶斯皮洛”(Espirro)的地点时,受流行感冒的侵袭。病况转成一种肺肿,结果在48小时之内死了三百人。这个族群散裂,把病者和垂死者遗弃。一千个为人所知的沙班内人,到1938年的时候,只剩下十九个男人,加上他们的妇女小孩。数目字这么少的原因,除了那场流行病以外,还得加上他们和其东部的邻近部族战争这项原因。但是,另外有个定居于离翠斯布里蒂斯(Tres Buritis)不远的大族群,在一场爆发于1927年的流行性感冒侵袭下,死得剩下六七个人,到1938年的时候只剩下三个人。曾经是人口数目最多的族群之一的塔伦跌(Tarundé),在1936年只剩下十二个男人(加上妇女小孩);这些男人到1939年只剩下四个。
现在,散布于整个地区的人可能不超过两千个。要做有系统的统计是不可能的,因为其中有些族群一直带有强烈敌意,再加上所有的族群在迁徙季节里都到处流动。但我设法说服我那些乌帝阿里蒂的朋友带我去他们的村落,在去之前先在那里把和他们有亲戚关系的其他族群的人设法集合起来;利用这种方法,我就能够测出目前的亲戚会合场面的大小,把参加人数的多寡与以前的人所观察的做比较。我答应会带礼物去,并且与他们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易。那个族群的酋长在答应我的要求时态度相当犹豫: 他对他要邀请的客人态度会如何没有把握,如果我的同伴和我本人居然在这块自1925年七个电报职员被谋杀以后再也没有白人进过的地区失踪的话,从1925年以来维持存在的这种随时会受危害的和平可能因此而破坏相当长久一段时间。
他最后答应我的要求,但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必须把探险队缩小,只带四头牛运载礼物。即使是如此,我们仍然无法沿着河谷底下的常用的小径行走,因为小径上的植物过分茂密,驼运的动物无法通过。我们必须沿着一条临时特别开辟出来的道路横穿高原而过。
事过境迁以后来回顾,那趟异常危险的旅行,看起来颇像是一场最滑稽的插曲。我们一离开就鲁耶那(Jurnena),同行的巴西人即刻发现印第安人妇女孩子并没有和我们一起走,和我们作伴的只有带着弓箭的印第安男人。在旅游书籍里面,这种情形意味着我们马上要遭受攻击。因此我们一面前行一面提心吊胆,不时检视我们随身携带的史密斯威森(Smith and-Wesson)手枪(我们的探险队成员将手枪的名字发音为“谢密德卫雪冻”Cemite Vechetone)和来福枪。我们的忧虑事实证明是多余的: 快中午的时候,我们就赶上同一族群中的其他人,其酋长知道我们的骡子前进的速度要比带着篮子的妇女快许多,再加上背着篮子的妇女还带小孩,走得更慢,因此在我们出发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妇女小孩先出发。
然而大家会合之后不久,印第安人就迷路了: 这条新路并没有他们所想象得那么简单。傍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停留在森林里面过夜。出发以前有人告诉我们在路上无法打猎,但印第安人什么补给也没带,要依赖我们的来福枪打猎来提供食物。我们只携带紧急情况必需的补给,根本没有办法把食物与每一个人分享。一群在一个水池旁边吃草的鹿,我们稍一靠近的时候便逃走了。第二天早上,到处都是不满,印第安人公开地对酋长表示愤怒,责怪他,要他对他与我一起设计的旅行计划负责任。所有的土著,不但不动手组织一次狩猎活动,或成群出外采集食物,反而大家躺在临时的遮蔽物下面,袖手等着酋长自己去想办法来把问题解决。酋长带着他的一个太太出去,到傍晚的时候两个人才回来,背上的篮子里面装满他们花整天的时间捕捉到的蝗虫。土著认为压碎的蝗虫算不得是好食物,但还是尽心开怀地大吃一顿,精神重振起来。隔天早晨我们便再出发。
我们终于抵达指定的会面地点。那是一个砂质的台地,从台地上可看到一条溪,溪两旁都是树,在树木里面则是一些半遮掩起来的土著田园。各个族群零零散散地到达约会地点。到晚上,已有七十五个人代表十七个家族,全挤在十三个遮蔽用建筑物下面,这些蔽体的结构和土著营地的蔽体差不多同样简陋。他们向我解释,在雨季的时候,这些人住在五间地面小屋里面,那些小屋可维持好几个月的时间。有好几个土著似乎从来没见过白人,他们的态度相当倔强,而酋长则相当急躁,似乎是酋长勉强说服他们到这个他们不想到的地方来。我们并不感到安全,印第安人也一样。那个晚上相当寒冷,由于台地上没有树木,我们不得不像南比克瓦拉人那样躺在地面上睡觉。没有一个人睡着: 整个晚上大家都有礼貌地但很严密地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
把这种危险的状况拖延太久是不明智的事情,因此我鼓励酋长尽快交换礼物。在这时候发生一件很不寻常的意外事件,我要先回溯一些往事才能解释这件意外。南比克瓦拉人没有文字这是没有必要指出的,但他们还不晓得怎么画东西,只能在葫芦上面点几条虚线或画成个锯齿图案。不过,我还是像与卡都卫欧人在一起的时候那样,分给他们纸张和铅笔。起先他们拿着纸笔什么也不做,然后有一天我发现他们都忙着在画平面的波浪形线条。我在奇怪他们究竟是想做什么,然后我突然恍然大悟,他们是在写字,或者应该更正确地说,他们是试图要像我写字时那样地运用他们手中的铅笔。这是他们所知道的铅笔的唯一用途,因为我还没有把我的素描拿出来给他们看,使他们高兴。绝大多数人就只画些波浪形线条,但酋长自己野心比较大。毫无疑问的,他是土著里面唯一了解书写的目的的人。因此他向我要一本书写簿,我们手上都各有一本以后,便开始在一起写东西。我问他有关某件事情的问题时,他不回我的话,而只在纸上画些波浪形线条,然后把那些线条拿给我看,好像我可以读得懂他的回答似的。他几乎有点相信他自己的假装若有其事是真的;每次他画完一行的时候,便相当紧张看着那条波浪形的线条,好像希望其意义会跃出纸上的样子,但每次都接着在脸上出现失望的表情。然而他从来不承认他自己看不懂,而我和他之间有个不成文的协议,认定他那无法辨识的写字是有意义的,而且其意思如何我得假装看得懂;还好,他把他写的东西拿给我看以后,都会马上再加上口头说明,因此我也就不必再要求他解释他到底在写什么。
他已把整群的印第安人集合起来以后,便马上从篮子里面取出一片画满波浪形曲线的纸,开始表演怎么读纸上写的内容,假装犹豫了一阵,查对我要拿出来和他们交换礼物的东西清单: 某某人的弓箭将换取一把砍刀;某某人的项链将换得一些珠子……这场真做的假戏一演演了两个钟头。或许他是想欺骗他自己吧?更可能的是他想令他的同伴大感惊讶,要使他们深信他是在扮演着交换物品的中间人的角色,要他们相信他和白人有联盟关系,分享白人所拥有的秘密。我们急着要尽快离开那里,因为一等到我所带来的各种宝贝全部转到土著手中的时候,也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因此我并没有进一步做考察,还是请印第安人做向导,开始往回走。
这项不成功的聚会,还有我无意中引发的那场虚伪的表演使整个气氛令人相当不悦;更糟糕的是,我骑的骡子嘴里长疮流血,相当痛。骡子如果不是一味不耐烦地往前冲,就是突然停止不动。忽然之间,我发现我居然落单,自己一个人在矮树林里面,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才好。
旅游书籍上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开一枪来吸引原来同行的人注意。我从坐骑上下来,开一枪,没有任何反应。打了第二枪以后,我似乎听到一声回应。我开第三枪,结果只是使骡子吓一大跳;骡子往前跑,在相当远的地方停止不动。
我有系统地把我的武器和照相用具分散开来,放在一棵树的根部,仔细地记下那棵树的位置。然后我跑去捉我的骡子。我远远地看到它,似乎情绪相当温顺。它一直不动,等我靠得很近,伸手要去抓缰绳的时候拔腿就跑。骡子继续不停地玩这种游戏好几次,使我离原来的地点越来越远。最后我感到绝望,便突然往前跳,双手抓紧骡子的尾巴。它被这种奇怪的方式所吓,便不再逃跑了。我爬上鞍,想回去拿那些装备,但是在树丛中绕行太多次,我已无法找到我藏装备的地点了。
这场损失令我很难过,我便决定要想法子赶上那群人。但骡子和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走的是哪个方向。如果不是我决定走某个方向,但骡子老大不肯走,就是我任骡子自己高兴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但结果它只在原地绕圈子打转。太阳已开始掉入地平线,我的武器都已丢掉,我可能随时都会被一阵箭雨射穿。我或许不是第一个进入这个充满敌意的地带的人,但比我先到过此地的人都没有活着回去过,而且,不论我自己条件如何,我的骡子是这些缺乏食物的人最好的美食。我在脑中把这些阴郁的念头翻来覆去,一面等着日落,我身上还有些火柴,我准备生一团野火。就在我要开始生火的时候,我听到人声: 两个南比克瓦拉人发现我失踪以后立刻回头来找我,从中午开始就一直跟在我走的小径后面,对他们来说,找回那些丢掉的仪器容易如儿戏,不算一回事,他们在黑暗之中领我回营区,其他人在那里等我们。
受这件愚蠢的意外事件所苦恼,我无法安睡,那些无法成眠的钟点便用来思索那场交换礼物的插曲。在那个场合,书写文字首次出现于南比克瓦拉人中间,但并不是像我们可能想象的那样经历过一个长久的、辛苦的训练过程。书写的出现只是被借用来做为一种象征,其目的是社会学的,而非智性上的使用,而且文字的真相都一直未被理解。文字既不是用来取得知识,帮助记忆或了解,而只是为了增加一个个人的情感与地位,或者用以增加一种社会功能的权威与地位,其代价是将其余的人或社会功能加以贬抑。一个仍然活在石器时代的土著也能猜得到,这项可以借之达到了解的伟大工具,即使他自己并不晓得其真相,他也知道这工具可以用来做其他用途。书写文字毕竟有好几年的时间都只是一种机构,在世界上很大一部分地区,情况仍然如此,在那些社会里面,大多数社会成员并不晓得如何使用文字。我曾到过东巴基斯坦的吉大港山脉(Chittagong Hills),曾住在当地的村落里面,村里的人并不知道如何写字,但每个村子都有一个代书,替村里的个别人或替整个村落写东西。所有的村人都知道书写文字存在这回事,在有需要的时候也使用这项工具,不过,他们是以外在者的身份去利用书写文字,把书写文字视为一种外界的沟通手段,他们自己要用口头说话的方式与这种外界手段和其代表沟通。担任代书工作的人,很少是村人团体的工作人员或雇员: 代书对书写文字的知识带给他权力,结果是同一个人常常既是代书又是放贷者;这不仅是因为放贷者需要能读能写才能做其生意,而是因为代书这样的人,正好在两个层面上都可以掌握别人。
(王志明译)
赏析
《忧郁的热带》虽是一部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笔记,却以平常人能够读懂的语言写成,具有专业文献少有的文学风格和大胆、开阔的思想,因此此书一出版,就成为热门的畅销书,列维-斯特劳斯也在一夜之间从业内知名的专家变成西方世界家喻户晓的学者。
《忧郁的热带》的很大一部分魅力来源于列维-斯特劳斯的文学技巧。有人曾以“长篇旅行小说”(travel novel)描述此书,这种说法揭示了此书与一般游记或探险回忆录迥异的叙事特点。《忧郁的热带》具有现代小说所独具的跳跃性风格: 作者主要讲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他在南美亚马逊流域的科考探险,然而作品开篇叙述的却是他在20年代初法国陷落后逃亡到美国纽约的经历,他在大学期间放弃哲学改学人类学的初衷,以及对人类学的一般思考。在回顾30年代初到巴西的印象时,作者驾轻就熟地征引文献资料,对哥伦布时代欧洲人在大西洋和美洲的有趣的历史掌故,巴西早期殖民者的生活情形,娓娓道来。在阅读《忧郁的热带》时,读者必须小心跟踪书中的时空转换,例如,列维-斯特劳斯会用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文字描绘航海者所观察到的赤道上空停滞不动的云,附上几页描写海上日落的札记,接下来的篇章却是对里约热内卢、桑托斯、圣保罗地区的严肃的社会学审视,数页过后又是对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种族制度造成的人性问题的讨论。列维-斯特劳斯将自由穿插的叙事手法运用得相当熟练,使这部作品具备了某种现代小说的风貌。他还经常在叙述中插入一些自己创作的散文和诗歌,甚至还专用一章介绍自己的一部剧本,这些不同体裁文字的自由拼合,无疑也是现代小说的外在特征。漫无章法的叙述,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随心所欲的转换,造成了《忧郁的热带》富于魅力的诡异风格,书中的大量插图和土著人的生活照片,更使作品异彩纷呈。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游记,也是列维-斯特劳斯从事人类学研究的自传。书中有相当数量的文字讲到作者的切身经历,如在帕拉那邦品尝印第安人所喜欢吃的一种蛆;在库亚巴组织探险队穿越高原时费尽气力驱赶牛队;夤夜迷失在危险的丛林里面对死亡,等等。在叙述这些场景的时候,一般来说,作者文笔简练生动,往往令人怦然心动。但是,与一般游记不同的是,列维-斯特劳斯反感一般游记文学中对原始民族的夸张和奇异的描写,也反感矫揉造作的自我刻画,他认为这种描写实际上都是迎合读者猎奇心理的老生常谈,离真正的事实相距甚远。列维-斯特劳斯在本书中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讨厌旅行,我恨旅行家。”他的作品直面不同文明的真实面貌,用朴实的笔触描写印第安人的本真生活,既不歪曲也不美化。他对卡都卫欧族、波洛洛族、南比克瓦拉族、吐比克瓦西族印第安人生活的平淡舒缓的描写,都具有这种自然的性质。在客观的意义上,《忧郁的热带》揭穿了一般旅行者所编制的关于原始人的美妙的谎言。有人说,“这是一部为所有游记敲响丧钟的游记”,这句话说明了这部游记的特色。
严格说来,这部自传的主人公不是列维-斯特劳斯本人,而是他的思想。他对于印第安部落的朴素描写,实际上是一个人类学家认真而诚恳的思考结果。在列维-斯特劳斯看来,“任何社会都是不完美的”,都带有一定的不义、麻木和罪恶,这是社会的天性。在某些方面相当野蛮的社会,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可能会是非常仁慈和人道的;反过来,文明社会的某些制度,比之原始社会,却可能非常荒谬。在本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多次表示,欧洲文明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列维-斯特劳斯对印第安人的研究,是以尽力剔除文明偏见为基础的,这使他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各种形似古怪、迷信、荒唐的风俗,去研究其本质的社会功能。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主义人类学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作者的观点,不是通过深奥的理论、枯燥的逻辑推导,而是通过记录平凡琐碎的生活事实达到的。作者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凡人,既不是探险家,甚至也不是人类学家,他只是带着平凡的心去体验、感受,记载下那些对文明人似乎无足轻重的,对印第安人自己却是重要的东西——他们的各种食物的来源,酋长的领导作用,男人的护阳罩,妇女的脸谱,社会成员对外来物品的态度等等。从这一大堆琐屑的事物中,列维-斯特劳斯会拣选一些事物发表心得,在这种时刻,读者总是会被作者从简单的事实中总结出的美妙的思想所倾倒。例如,在对南比克瓦拉族的考察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作者亲眼目睹了这个土著民族包括他们的酋长如何用他给的纸笔进行书写交流。列维-斯特劳斯思考后得出结论说,文字的出现“既不是用来取得知识,帮助记忆或了解,而只是为了增加一个个人的情感与地位,或者用以增进一种社会功能的权威与地位,其代价是将其余的人或社会功能加以贬抑”。列维-斯特劳斯通过观察南比克瓦拉族的酋长制与一夫多妻制,否定了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关于国家由家族发展而来的观点,肯定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正确性,同样引人入胜。这类思想的闪光碎片是很多的,这也是《忧郁的热带》富于魅力的原因之一。
然而从另一方面说,在更多地方,《忧郁的热带》也展示了作者精神上的困惑和迷茫。列维-斯特劳斯的困惑是一个人类学家的两难困惑,作者处在原始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夹缝之中,一边不断察看着印第安原始文明,同时又反思、剖析着西方文明,在相互对比与参照之中,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文明面临的真正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努力探索和无果而终,使《忧郁的热带》既思想开阔,又蒙上一层淡淡的忧郁与无奈。这赋予了本书一种悲怆的色调,从而达到了少数文学精品才能达到的文字境界。
美国文艺评论家苏姗·桑塔格说,《忧郁的热带》是“一本具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书。像蒙田的《随笔》和弗洛伊德的《释梦》一样,这是一本精神自传,一部据以展示全人类处境与敏感性的个人史……是一部杰作”。对大众读者来说,如果去掉它的少量专业性成分,这种评价是适当的。
(尹德翔)
一、感受
1、有趣但是过于学术
上次读了《语言本能》,觉得内容很有启发,想一鼓作气把平克的三本书读下来
书里面讲了很多有意思东西,比如到底是思想决定语言还是语言决定思想,比如有些词的词源到底是什么,比如思维的几个维度有哪些等等。但是,作为一个由语言学背景的学生都觉得读起来很困难,思考量非常大。这本书对英语以及英美文化以外的语言文化引用偏少,虽然语言文化现象是人类共通的。也许作者本人是受了自身文化熏陶的限制,亦可能他写书时面向的对象主要是英美读者。
语言学家喜欢对语言现象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仅仅希望对语言有大致了解的读者恐怕会觉得过于繁琐,尤其是分析语言不可避免的要用到一些语言学术语。
2、语言决定思维还是思维决定语言?
要想真正地展示语言决定论,我们必须真正搞清楚下面3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一种语言的使用者发现他们几乎不可能或者至少是相当困难地用另一种语言使用者的某种特定思维方式进行思考。第二个问题是,人们对现实的推理受到了他们思想差异的影响,思想差异绝非简单地改变了人们在一些“墨迹式的判断”中的主观印象,实际上,正是它使得人们在某些问题面前完全丧失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深陷悖论中不能自拔。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是,人们思想的差异是由语言“导致”的,而绝不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也不是文化或环境对语言与思想模式的影响结果。
作者的观点是思想决定语言。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看到思想最深层次的内容。
我之所以这么做,一部分原因是想向你展示,我们应该如何以科学的方法解开人们对语言和思想的那份永不言弃的好奇;另一部分原因是,这些考察为我们提供了进一步探究心智如何推理物体、数量和三维空间能力的机会。此外,我还希望通过这些考察来强化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语言是一扇通往人性的窗口,通过语言,人类思想情感的深层普遍特征将被一览无遗;思想和情感不可能等同于语言自身。
3、语言与时间空间因果的关系
空间、时间、因果关系是人类赖以思考的三大基础结构,但我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它们。尽管我们体验中的空间和时间都是连续的,但在用语言所表达的时空模型中,语言却不是模拟介质而是典型的数字介质。解读人性的认知模型,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打造出来的,因此,我们会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操纵物理环境和归因道德责任,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
本章要探讨的是呈现在语言、心智和现实中的空间、时间、因果关系以及物质的问题。基于康德的思想,我已大致勾勒出本章的内容,因为康德所说的组织我们感官经验的概念脚手架在语言的组织中同样十分显著。在这本书中,我始终坚定地主张,一定是以语法为特征的含义选择了主要的人类思想类型,正因如此,它们对人类生活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后果,即那种人们所关注的、为之奋斗并付出代价的后果。
4、语言和命名
任何一个人名或事物名称都是先由人类历史上某个时期的某个人物凭空杜撰出来,并在随后被语言社团接受并流传开来的。正是这一过程将我们的世界、心智以及人类社会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网罗在了一起。命名这种谦逊的行为,一方面颠覆了我们对逻辑、含义以及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颠覆了我们对文化和社会的认识。
问题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可以无视头脑中的狭义与将外部世界带入自己头脑中的广义之间的区别呢?为什么我们从来都不用担心语言背后的思想会错误地刻画我们所使用的词语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除了哲学家与阴谋论者的思想实验之外,人们头脑中的含义与外部世界中的含义往往指称的都是同样的事物。我们的心智与世界如此协调,以致在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所想与我们认为的我们的所想完全一致。
事实上,每当你用一个词指称某一事物时,就等于将自己系在了一条蜿蜒曲折的时-空线上的一端,而它会将你连线到那个第一次看着这个事物(比如,一颗星星、一个生物、一种物质)并决定用这个词为它命名的人。
(我超级喜欢这个说法,有一种穿越时间空间的宏大感,其实语言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远比我们认识到的要多的多,只是因为过于平常反而让我们忽视了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语言和文字是一种可以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存在,也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的最重要的载体。)
二、本书目录
前言 语言是洞察人类天性之窗 /I
引言 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 / 001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媒介,但并不等同于思想和 情感本身。用含蓄的语言进行贿赂或威胁,更便于日后推 卸责任;而一个巧妙的祈使句可以把“命令”包装成“请求”。说脏话是宣泄极端情感的常用方式; 而一句“你知道我是谁吗”,则可凸显自己优越的社会地位。
思想是思想,语言是语言
布什是否说了谎,Learned 这个词是关键
名字透露出的重要信息
人为什么一激动就爱讲脏话
你知道我是谁吗
第二部分 语言与思想
01 动词的奥秘 / 031
动词不仅可以将句子的核心成分组合起来,而且在很大程 度上决定了句子的意思。儿童善于在学习动词时发现潜在 模式,并将其扩展到对其他动词的使用上。不过,过度泛 化规则也会让儿童误入歧途。人类的心智具有用截然不同 的方式框架同一起事件的能力。对于我们的一些创造性应 用,有些还没有被大众接受,另一些则在反复应用中得到了大众的认可,我们的语言就是这样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动词决定句子的意思
相同的场景,不同的框架
动词与思想 1:内容移动,还是容器状态改变
动词与思想 2:使其移动,还是使谁拥有它
动词与思想 3: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
第二部分 语言与现实
02 一个人真的天生有5万个概念吗 / 107
极端天赋论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大约 5 万个概念,而词 义无法再被分解成更基本的概念。激进语用学认为,在不 同语境下,人们可以用同一个词表达不同的东西。而对于 语言决定论者来说,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就是思想的语言。 实际上,语言是一扇通往人性的窗口,透过语言,人类思 想情感的深层普遍特征将被一览无遗,但是,思想和情感 并不等同于语言本身。
极端天赋论
激进语用学
语言决定论
03 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 / 181
空间、时间、因果关系是人类赖以思考的三大基础结构, 但我们却无法真正理解它们。尽管我们体验中的空间和时 间都是连续的,但在用语言所表达的时空模型中,语言却 不是模拟介质而是典型的数字介质。解读人性的认知模型, 都是根据人们的需要打造出来的,因此,我们会以对自己 有利的方式操纵物理环境和归因道德责任,而我们的日常 生活也因此多姿多彩。
物体思维和物质思维
空间思维
时间思维
因果关系思维
04 隐喻之隐喻 / 275
“煞风景论”认为,语言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死喻,人们早 已不记得它们的原始含义。“弥赛亚论”认为,思想是对 隐喻的领会,也就是“隐喻之隐喻”。“朱丽叶是太阳”是 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隐喻,而“爱即旅程”则属于“概念 隐喻”。概念隐喻为人们指明了一种最显而易见的方法, 人们据此可以学会如何推理出一个全新的、抽象的概念。 隐喻是开启人类思想和语言的金钥匙。
煞风景论与弥赛亚论
隐喻的重要作用
隐喻的背后
隐喻与心智
第三部分 语言与社团
05 名为何物 / 327
任何一个人名或事物名称都是先由人类历史上某个时期的 某个人物凭空杜撰出来,并在随后被语言社团接受并流传 开来的。正是这一过程将我们的世界、心智以及人类社会 以一种令人惊奇的方式网罗在了一起。命名这种谦逊的行 为,一方面颠覆了我们对逻辑、含义以及知识与现实之 间的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颠覆了我们对文化和社会的 认识。
词的含义栖身何处
新词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未命名,还是无以为名
引爆流行的神秘力量
第四部分 语言与群体
06 7个电视禁忌语 / 381
尽管一些原本干干净净的词语会变得污浊不堪,另一些原 本肮脏下流的词语却被岁月漂洗得一尘不染,但脏话总是 存在的。因为富载情感的禁忌语,最擅长捕获人们的注意 力。Shit、Piss、Fuck、Cunt、Cocksucker、Motherfucker 和 Tits 是 7 个饱受争议的电视禁忌语。当咒骂被人们明智 而审慎地使用时,它可以起到搞笑、一针见血、独具匠心 的作用;但过度使用禁忌语,则会削弱它们的情感表现力。
有语言存在的地方,就有脏话存在
禁忌语最擅长捕获人们的注意力
咒骂语义学
诅咒的 5 种方式
关于诅咒的利弊权衡
第四部分 语言与社会关系
07 直截了当地说话不好吗 / 441
为了准确传达信息,说话者应该遵守“会话 4 准则”。人 是社会动物,很在意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因此说话拐弯 抹角也是常有的事。一段会话的含义分为字面含义和意欲 传达的信息两层意思。句子的字面含义当然要起一些作用, 但如果意欲传达的信息是消极的,最巧妙的方法就是用积 极的字面含义去传达。我们可以将“命令”包装在“请求” 里,或者用模糊的逻辑在博弈中受益。
会话 4 准则:数量、质量、方式、关联
礼貌的逻辑:以请求的方式下达命令
模糊的逻辑:在博弈中受益
人际关系的 3 种模式:分享、等级、交易
结语 逃离心智洞穴,发现真实人性 / 497
译者后记 / 513
下面是儿童文学书籍排行榜前十名及相关内容概括和我的阅读感受:1《哈利波特》系列
作者J·K·罗琳,内容描述基于魔法世界的奇幻小说。讲述一个普通男孩在邪恶巨魔的威胁下乘坐学校列车来到霍格沃兹学院,开始了他的因缘契机之旅。
我阅读过这个系列的部分内容,深受其故事和阅读体验的打动,作者巧妙地构建了一个魔法世界,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神秘、奇妙的旅程中,极具吸引力。
推荐理由:该故事充满幻想和想象力,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忘却现实世界,沉浸在罗琳作者的创造之中,其梦幻般的构建和精彩的情节会让读者想一次性读完整个系列。
2《小王子》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内容描述小王子努力寻找友谊和爱情的故事,他以星球探险的身份来到地球,和一个飞行员成为了朋友,在他们之间发生了流浪、探索、沉思等等一系列的故事。
这个短小的故事充满了意义和哲理,它的奇特的天体世界背景和生动的插图也很有魅力,作者很巧妙地表达了关于人生、爱和友谊等等人类基本的情感和价值。
推荐理由:这本书堪称“永恒的经典”,它不仅是面向儿童文学的标志性作品,还是无论何年代的人类哲学,阅读该书会令人有对人生与宇宙的一些新的看法和想法。
3《小公主》作者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内容描述富家女塞拉与她父亲彼得的爱与冒险故事,还有塞拉与她同学的友谊,塞拉成为一个爱心、智慧和善良少女的成长种树。
这部小说的情节与人物刻画,读者可以体会到其足以让人们感动的情感力量与生命意义。
推荐理由:该书坚定地站在孩子们的立场和角度,提供了人们能够接受的理解和视角,塞拉的故事带有一定的成长性和哲学性,能够在儿童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产生积极影响。
4《小妇人》作者路易莎·梅·奥尔科特,内容描述女孩们成长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家庭和社会变化,这产生了许多坎坷的经历,展现了她们的友谊和爱情,最后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我也有过阅读这部作品的经历,它的女主人公都是出类拔萃的年轻女孩,不同年龄段的女生都能在她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时候会感到非常多情。
推荐理由:这本书补充了一部分成年人的成长路程,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指导方向,在此过程中还能够帮助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推动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
5《小红帽》内容概括:一个小女孩穿上红斗篷,前往祖母家中,途中与狼发生了冲突。故事反映了人性欲望的危险,也揭示了善与恶的对抗。
我的阅读感受: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简单,易于理解,极具现实意义。它探讨了人性欲望的负面影响,向读者传递了警示的信息。尽管这个故事已经被改编过很多次,但原著的文学价值是无可取代的。
推荐理由:这本书既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又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它教育了孩子们意识到森林的危险性和保持谨慎,同时也塑造了小红帽的勇气和坚韧精神。它是一本寓言故事,能够挖掘和培养孩子们对世界和人性的理解。
6《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容概括:一个穷困潦倒的小女孩,在寒冬中卖火柴。故事描述了她孤苦无依的生活和最后的悲剧结局。
我的阅读感受:这是一本极具悲剧色彩的故事,它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性和人性的温暖和可悲。虽然它的情节和结局令人沉重,但读完这本书后会让人更深刻地认识到贫困与不公的不幸影响刚出生的众多孩子。
推荐理由:这本书中透露出的人文关怀和博大精深的道德内涵,以及防止和遏制社会不公和贫困问题所需要的社会责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在孩子们的心灵中将种下同情心和勇气,激励他们去改变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不幸。
7《爱丽丝梦游仙境》内容概括:一名年轻女孩掉进了一处奇幻仙境,与各种奇特的生物相遇,并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她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奇幻而不是真实的,但这些经历成为了一种探索人类意识和精神的形式。
我的阅读感受:这本书充满了奇幻和无厘头的情节,不同于其他的童话故事。它所传达的思想需要读者进行一些解释和推断,可以让孩子们自我探索和思考未来的人生道路。
推荐理由:这是一本探究人类内心和世界意义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审美和文学价值。虽然它的情节有些幽默滑稽,但也深入探讨了人类意识的复杂性和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它适合那些好奇心和想象力丰盈的孩子们去尝试阅读。
8《海底两万里》内容概括:描述了一次深潜探险的故事,几位旅行者跟随着神秘的海底生物进行了一系列恐怖而惊险的旅程。
我的阅读感受:这本书跌宕起伏,情节复杂,在语言、结构的表现形式上显得极其细腻和精彩。 它植根于现实世界的梦想和奋斗,并探究了一些世界性的问题,例如科学革命和认知象限的扩展。
推荐理由:这本书适合更大年龄范围的孩子阅读,它能够带给他们科普知识和想象力的激发。它是一本智慧与创造力并存的著作,对于那些热爱冒险和科学的孩子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读物。
9《汤姆·索亚历险记》内容概括:故事讲述了一个名为汤姆的男孩,与他的朋友们在小镇上的生活和冒险经历。他们与各种人物互动,经历了各种奇遇,也发现了一些不能错过的生活精彩。
我的阅读感受:这本书充满了幽默和乐趣,还给孩子们们带来一些关于成长和人性的思考。例如,它探讨了罪孽与悔悟、勇气与智慧等主题。
推荐理由:这本书不仅适合孩子们阅读,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文学作品。它能够启发孩子成为更具智慧和人性的人,还值得作为素材用于教学、**和戏剧,具有很高的文化拓展价值。
10《小羊肖恩》内容概括:一个聪明的小绵羊肖恩率领着一群农场动物,进行了许多惊险而有趣的冒险之旅。他们在每个故事中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危险,但是他们总能克服难关。
我的阅读感受:这本书是一本轻松愉快的儿童读物,喜剧效果十分明显。它所传递的信息是团队合作和勇气的重要性,也善于调动孩子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推荐理由:这本书展示给孩子们了动物肆无忌惮的界限和生动的特征。它所阐扬的情感和智慧都让孩子们学会了更加深刻地了解生长的灵魂和世界。同时它也是一本富有启示性的书籍,能够深入孩子的内在世界。
总结:集合儿童文学领域的精品,它们旨在维持兴趣和知识的价值,整合在儿童生活、成长和膝下教育等领域,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和提供基本的指导,尤其是面对那些曲折的情境和困境。每一本读物都是孩子们成长历程中的一部分,能够塑造他们的情感和认识,帮助他们建立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也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之一。
以下是五本我认为很容易让人一看就停不下来的好书:
1 《小王子》:这本法国童话经典作品在世界各地都广受欢迎,以其简单而深刻的故事,感人的情感和富有启发性的哲理著称。
2 《哈利·波特》系列:这一系列的7本书是一个让读者沉浸其中并难以自拔的魔幻世界,你将跟随哈利一起探索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和魔法世界的奥秘。
3 《追风筝的人》:这是一个关于家庭、友情、背叛和救赎的故事,描述了阿富汗儿童阿米尔和他的朋友哈桑之间纯真却又复杂的关系,读完之后会让人感到深深的触动。
4 《三体》:这是刘慈欣所著的科幻小说,以极具想象力的故事、宏大的世界观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成为了中国新锐的科幻文学代表之一。
5 《活着》:这是余华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通过一个中国农村人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历史、家庭、成长和生存的种种层面,读完之后让人深感震撼和思考。
无尽的伤痛,永远的牵念
作者:孙新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随着电视剧《梅花三弄》和《大话西游》的播出和风行,这句歌词曾经打动了多少痴男信女的心,促使他们前赴后继,品情尝情,演绎出多少让人唏嘘的情爱之颂歌?“情”这个字眼的确是既迷人又磨人。《永远的蝴蝶》也是这样,作者用画布般的文笔,浓墨重彩,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人间至爱至情的梦幻之境,让人读后心情久久不能轻松。
《永远的蝴蝶》是台湾著名作家陈启佑先生写的一篇微型小说。仅有524字。写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的情节非常简单,在一个雨天,“我”的恋人樱子自愿帮“我”到马路对面去寄信。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年轻的生命消失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至极的故事,却深深地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原因就在于作品巧妙而高超的表现艺术。正因为作家善于谋篇布局,匠心独运,作品才有了很强的感染力。其实,本文的情节完全可以概括为:未婚妻樱子寄信时不幸出车祸身亡。即文章由一个动作——樱子寄信和一个反动作——被车撞死来组织文章,将环境、人物、情节缀连了起来。小说的线索很清晰,一封信、一场雨、一个寄信的动作、“我”的内心情感的变化等贯穿全篇,读起来丝毫没有阻和隔的感觉。众所周知,微型小说是一种篇幅短小、情节单一、结构完整、讲求寓意的小说品种。也被称为一分钟小说、一袋烟小说、袖珍小说。《永远的蝴蝶》故事情节虽简单,但给人的思想、情感带来的审美冲撞却是巨大的,让人回味无穷。与那些充满着政治烟火味的小说不同,本篇小说没有反映深刻的现实问题,它宣泄的只是个人的小情感,也就是男主人公那种失去恋人后的悲痛、悔恨、自责、惋惜、眷恋等种种情感浸润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使小说景中有情,事中有情,像一团烟雾笼罩在文章中,使小说整体意境营造上显示出氤氲之美。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景物描写并不多,但是它却具有非常丰富的意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极富于诗意的活动场景。主要采用了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文章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富有意味的景物描写和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使小说从头到尾都弥漫着一股悲情,具有一种清新别致之美。作者着重抒写了“我”在雨中目睹车祸时的心理感受。樱子的死是那样突然,下月的喜庆婚礼变为泡影。面对惨剧,“我”心如刀绞。虽是春天,却分明感受到了深秋的凄冷。好像世间的一切都为之停转静默了。而且,这种第一人称叙事还和“雨”这个大环境融合在一起。“我”所有的感受都是在客观的雨中发生,这就为主客观相融合传情写意创造了条件。这里的“雨”不只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更重要的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观照和再现。如文章开头写道:“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寥寥几笔就营造了一种愁苦的氛围,它为全文定下了一个伤感的基调,并暗示了后面的不幸。读者完全可以感觉到,作者笔下的“雨”没有杜甫笔下“润物细无声”的可人和亮度,有的只是李后主笔下的灰暗和凄迷。它是自然的春雨,如“那时候刚好下着雨”;它又是灾难和不幸的象征,如“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我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它还是泪水和痛苦的象征,如“更大的雨点……溅到我的生命里来”。此情此景,不由让人想起象征派诗人戴望舒那首著名的《雨巷》诗,景虽有别,其惆怅之情依然。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含情的景语给了读者这样的审美感受:闪烁的灯火仿佛哭泣的眼睛,湿冷的街面好像含泪的面容,孤独的不是邮筒,而是“我”自己。应该说,作者在意象撷取上是颇显艺术匠心和眼光的。如“孤独的邮筒”、“一把小伞”、“一封信”、“一只蝴蝶”等。俗话说好事成双,这些形单影只的关于“一”的意象是不是一种暗示?难道冥冥之中有天意,是上天早就安排好要夺走男主人公心上人樱子?痛定思痛,一切好像有预兆,一切又好像毫无征兆。这种难过痛苦的心情谁能承受?!作者巧妙地用事物的非常规变化来反衬人物的内心变化(运动),如“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这种自然界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变化,在主人公的心底眼前发生了。“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说明这种打击和痛苦是深入骨髓的。
夸张变形手法的运用,增添了小说文本的审美情趣。《永远的蝴蝶》事件可谓小,篇幅可谓短,但由于作者准确地运用了夸张变形的手法,有力地拓展了人物内心感觉世界,因此大大拓展了心理空间和时间,使人物的内心感觉具体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很好地表达了主人公因樱子不幸逝去的悲痛心理。对樱子的不幸车祸,作者运用了夸张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我”看到的恋人身躯轻飘过人生马路,似蝴蝶落在街面时那种灾难突至的悲凉心情。“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作者调整了时差,将明媚春光置换为凄清的秋色,有力地突现了一刹那间人物的心理感受。好似一个神灵在玩弄我们,生命常青之树,在一瞬间便枯黄卷曲了。阴冷的感觉那样真切地传达了出来。接下来作者运用变形手法,显示“我”的心理时空感觉:“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由于主人公的悲痛情感使他视觉变形,路上的一切车辆都停止运转,所有生命都在共悼樱子的离去。物理时间在飞快运转,但主人公的心理时间已经停滞。这一刹那的视觉映像将会永远印在他的心底了。由于内心的痛楚,虽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现实物理空间物象又一次变形,投影到视觉空间的人,变得异常遥远,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悲痛心理。在主人公的心理作用下,雨也开始变形了。雨“其实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情感的魔力促使主人公再次发生幻觉空间变形,把他的悔恨指向天空。是这场无情的雨阻遏了情人的携手过马路,是雨水打湿了地面(车打滑),打湿了生命常青之树(伞挡视线),也打湿了人生存的一切空间,都“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了。“雨的变形描写形成了作品的象征意绪,曲折隐喻出主人公复杂难言的自责、悲痛情绪,也易于读者通过这种‘意象特征’去把握人物的心理内涵。小说就是在夸张与变形的有力表现中,完成了永远的爱——永远的悔恨——永远的痛苦这个主题”①。
小说以《永远的蝴蝶》为标题,颇富象征意味。蝴蝶是美丽的,但是它的生命却很短暂,樱子也是生命短暂;蝴蝶的生理特征是“飞”,而樱子也曾惨烈地“飞”了一次。蝴蝶意象的本身就具有很浓的悲剧意味。夜晚的白(白风衣)蝴蝶在灾难中飞舞,整个涂上了一层黑色的背景,而玄黑色又是恐怖、死亡的象征。在文中,蝴蝶是美丽的、可爱的、年轻的樱子的化身。一方面它表达了“我”对樱子的深深眷念,永远的蝴蝶就是永远的樱子,这一矛盾的标题蕴含着千般思念万种哀愁;另一方面它将那血沫飞溅的车祸场面浪漫化,如“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恐怖的车祸像**的慢镜头定格在读者的脑海中。没有撕心裂肺般的哭嚎,没有血肉横飞的可怕,相反它非常美丽,只是有点凄凉。绵绵的细雨和轻飞的蝴蝶不仅将无形的悲情外化,而且,这种以轻写重的手法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意味,给人以极度的凄艳之感。
《永远的蝴蝶》一文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一悲到底,但是它的悲伤程度却不是一样的,它有鲜明的层次感,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的悲痛越来越浓,越来越深。文中反复手法的运用,不仅将作者的悲痛之情表达得层次分明,而且缠绵悱恻。文中多次写到雨、雨伞、寄信和过马路,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我”的悲痛之情不同程度的体现。写只带一把雨伞既突出了樱子的热情可爱(她主动要求帮我寄信),又表达了“我”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为什么只带一把雨伞呢)。写樱子过马路,突出了她的美丽,更在主要展现了“我”目睹车祸的刹那间思绪飞扬的过程,由现实到虚幻再到现实,揭示了“我”复杂矛盾的心理;不愿相信惨状,但愿是做梦,可又不能不信。信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由信开头,由信结尾。小说开始只字不提信的内容,而在最后才点明那是一封报喜的信。哦,女主人公手持着自己的幸福走向死亡。这样写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年轻的樱子死了让人悲伤;热情的樱子去了,让人痛惜;年轻的热情的樱子在新婚前夕如蝴蝶般飘落了,更令读者唏嘘不已。这种以喜写悲的反衬叙述将悲情推到了顶峰。
小说的语言很优美。我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溅”到我的生命里来等,用词准确,更之不易。其中“裹”字把主人公强忍眼泪的情形活画了出来;“涌”不仅把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看客嘴脸表现无遗,而且把主人公对自己的不幸被别人当作看料的那种恼怒、无助和难过写了出来。一个“溅”字极富于穿透力,写出了主人公痛彻心肺的感受。小说用了诗一般充满张力和弹性的语言,准确地写出了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情感。
应该指出的是,有的读者曾对这篇小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情感虚假,叙事虚假。证据主要在于“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去了”,文章第一段写“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到底是谁在穿白色的风衣?笔者认为,文学作品不能用游标卡尺去量。过分地吹毛求疵、求全责备是不科学的。也是违背作者写作意愿的。这篇小说可谓是字字泪,声声血,而波澜深藏。小小说是讲究寓意的小说品种,“留白”是其惯用技法。能不能理解是两人性格一致,情趣一致,都穿了白色的风衣?或者能不能理解为是男主人公对樱子的关心和体贴,在答应樱子帮自己寄信的同时,顺手把自己的白色风衣披在了樱子的身上?关于文中这封“信”有人也提出质疑,结婚这么大的事情,男主人公要通知家里,而作为未来婚礼的主角樱子竟然有可能不知道。这是不是违背了生活逻辑?作者分明在编小说。如果这样曲解,真让人无可奈何。还有人指出:“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几个箭步的距离,能让主人公呆若木鸡?其实,从文章叙述来看,车祸是突然发生的,猝不及防。突然一下子祸从天降,悲剧无法避免。而且,从事后主人公不断地自责我们可以看到,男主人公一点也不愿意相信樱子会遇到车祸。哪怕事实就摆在面前也无法相信。说明了男主人公对樱子爱之深,情之切。
总之,《永远的蝴蝶》一文是一篇抒情的微型小说,它重在抒情,而不是叙事。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将“我”失去恋人之后真挚、柔婉的悲情表达得缠绵而美丽。无尽的伤痛,永远的牵念,像一根丝线紧紧地牵住了读者的心,产生了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作者系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副教授,新闻与写作教研室主任
《永远的蝴蝶》
作者:陈启佑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教我终生难忘了。
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搂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路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去了。她是要帮我寄信,那,那是一封写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雨王汉德森》重现了索尔·贝娄的索求主题,小说的主人公汉德森是个表面妄自尊大,实则脆弱敏感的人,不堪于内心焦虑,他离开文明发达的美国到心中的净地非洲索求生存的动力,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终于得以新生。
《雨王汉德森》主题思想:在现实焦虑的生活中,不断地进行精神索求与超越。
汉德森出自名门望族,受过正式教育,还从父亲那继承了巨额财产。如此优越的条件却使他一度陷入“两难困境——充裕中的精神空虚:一种如同物质贫乏那样可怕的精神空虚。”他这种不确定的情绪应被理解为焦虑,人焦虑的东西“是不确定的,但其不确定并不单纯就是缺乏确定性,而是在本质上不可能加以确定。”在焦虑中,汉德森不顾任何人的情面发泄自己内心淤积的苦闷和烦恼,如在海滩上用弹弓打玻璃瓶引起旅客的极大不满;蔑视犹太人的宗教禁忌,在祖先高贵的庄园里养满了猪;还当着莉莉朋友的面,像陌生人一样和她打招呼,装出自己对前妻一片忠心等。然而这些叛逆行为使他内心的不满却更加严重,焦虑加速蔓延,这说明了焦虑是不能掩盖也无法逃避的。
当他不能从周围个体中获得满足时,他的不满开始指向他自己。这首先通过他对自己外貌的恶心表现出来。
“恶心”和“焦虑”有相同之处,都揭示心灵的不安和索求。汉得森”有“多疑的眼睛”和“巨大的鼻子”,这完全“不是张普通的面孔,倒像一座尚未竣工的教堂。”木片击中他的鼻梁后,他没感到痛,却只想到“真理是随着打击而来的。”为了获得真理,他多次扬言要把自己的脑袋打开花。然而,对真理的执著激起了更深刻的焦虑和自我否定。其次,存在的现实使他一直处在一种悬置的状态下,这主要是因为他无法接受现实中的他与想要成为的“他”之间以及周围人们的实际生活情况与他幻想他们应该生活的状况之间的惊人差距。
伦若克斯**的猝死不啻是使他不安的最佳证据。她生前是个性情古怪的老处女,死后除了平时收集起来堆得满屋都是的破旧东西外,只剩一具被贴上“不许动”标签的尸体。这提醒他生存本来就是荒谬的,“而今再也没有人真正在生活中占有一席地位啦,人们大都认为他们所占的这一席地位按道理是属于别人的。不得其位的人世上到处都是。”正因为这种格格不入的观念,他有意把自己隔离起来。他的离经叛道即柯恩所说的“高度蓄意的粗俗”,他“坚持充满敌意的贬斥与反叛姿态,疯狂地发泄着他精神上受到的挫折,在那张荒诞不羁的面具和低俗的行为背后,汉德森深受一股他自己都无法肯定的欲望的折磨。”这就是那搅乱他生活,每天下午发作“我要”的声音,他“越愈压制它,这声音就愈大。它只说一句话:我要,我要,我要!”当呼声不能平息,索求得不到答案时,他内心的焦虑就愈加沉重,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
汉德森焦虑还原因他极度惧怕死亡。贝娄曾说:“汉德森真正寻求的是一剂克服死亡恐惧的良方,而他不能容忍的也是这种经久不衰的恐惧:一种我们大多数都将其视作生命的条件而他莽撞地抵抗的无从确定的无穷的恐惧。”
厨师伦诺克斯**被他的吼声吓死一事是他离开美国的最直接的原因,迪克被淹死,父亲悲伤而死和莉莉的父亲醉酒自杀身亡等都在他的精神上投下了阴影。一方面,死亡像水族馆紧贴在玻璃上的章鱼那样,向他预示着末日必定降临;另一方面,他发现既然物质充裕的环境不能抚慰内心的焦虑,死亡也无法避免,他可以选择其他环境和生活方式勇敢地面对生存的挑战。
汉德森对付焦虑的种种姿态和他对事物和道德价值的冗余体验都表明他已陷入到一场心理危机中,这将读者带入到他内心深处的冲突中。小说中汉德森旅非前的焦虑部分叙述十分缓慢,读者的注意力仅仅被他要讲清自己去非洲的原因吸引着,但它始终没有变得更明晰。汉德森自言自语地反复表达着同一个观点(即他是焦虑的),有些是深刻的,但全部没有推进情节。如第三章,它由他未加任何特殊提炼地说出来:他首先提到养猪的动机,突然发现自己这样讲根本没有涉及到去非洲的原因,于是想讲他的父亲,但还没开始他就止住了。接着就转换到在部队里曾被别人剥光衣服除虱,由此联系到被木片击中发现真理随打击而来的事件。此后他不再停下来思考是否连贯,所有的片断如同脱线的珍珠呈现在读者面前:养猪、干苦活、学父亲拉小提琴、和莉莉相遇相爱以及产生矛盾等事件并置,这些并置事情并没有改变汉德森讲叙的初衷,回忆时毫无顺序地出现只不过重申了他的焦虑。
《雨王汉德森》的索求主题有如这条坚韧的茎,将汉德森的实际生活和心路历程集中在一起。
汉德森身心疲惫地离开美国,开始在理想中的净地非洲旅行以求回到人类原始的无忧无虑的状态。这次非洲之行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自我流放。他根本没买返程票,所带物品几乎没派上用场,最重要的是,这是次没有目的地,没有时间限制的流放,它不仅涤荡了他的心灵,也使他认清生存的本质,实现了真我的回归。他的流放是自己施加的,这是他抵御焦虑的惟一方式,也是他达到最终目标(像威拉塔莉那样的超越时空永恒的存在)的途径。
汉得森在安内维部落的经历围绕三个典型意象展开:打火机,雨衣和炸药。它们被他当作炫耀的玩物或礼物都表明他对物质社会还保留了些许期待。但是,它们都象征与水相对的火,给饱受旱灾之苦的村民带来了担忧和恐惧。后来因为用炸药炸死青蛙,他彻底破坏了整个部落,也使自己的努力毁于一旦,被赶出安内维。
从表面看,离开安内维部落后汉德森又退回到以前悲观脆弱的状态,实际上,他对人生有了许多新的看法。第一,格伦——多——莫拉尼(人要生存),这正是他索求的东西。威拉塔莉告诉他“世界对小孩来讲是陌生而新奇的,可是他已经不是小孩了,”这些听似模糊的语词在他心里掀起了波澜,他“对这个奇幻的世界充满的孩子般的幻想,正因为此他成为了一个不能真正面对现实的耽于想象的不成熟的孩子一样的男人。” 尽管当焦虑和死亡把他推向绝望的深渊时,对生命的执着和好奇激励他再次振作起来,汉德森还是应该和其他成年人一样肩负起必要的责任,认真地对待生活,不能一味退缩。第二,在前一点的基础上,他开始思考自身价值。汉德森渴望能达到威拉塔莉的苦修(Being)的高度,但他还只在“变成”(Becoming)的路上徘徊。汉德森的焦虑和他对生活的热情使他具备苦修的基础,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决定要实现真正的存在。最后,随着他不断深入到非洲,和部落居民倾心交流后,他找到了归属感;忘记了属于现代社会的自我之后,他自身逐渐散发出原始的美。虽然自我解嘲地认为这种姗姗来迟的美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还是个爱美的人,即爱生活的人。事实上,更让他吃惊的是阿内维部落有着“源源不断的美”。上述三点可以被理解为汉德森索求的结束。
汉德森曾在书中看到“对待罪孽要永远宽大为怀,无须首先做到正直无私”这句话虽然老被他念叨着,但是他怎么也找不到其出处,就像他心中呼声,尽管他竭力想满足,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他所索求的一样,它们隐喻了小说的索求线索。只有当他积极探索生存的意义后胸中的呼声才逐渐平息。
汉德森从流放经历中汲取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并转变人生态度。首先,他接受了一直不敢正视的观念:“人一死就完全死绝了。”伦若克斯**的死告诉他人死后不再有灵魂的复苏。在薇拉塔莉的熏陶下,他消除了自我中心思想和种族优越感,能理性地看待死亡了。他看到倒挂的尸体后体内高涨的异样反应不仅有恐惧,还有同情与惋惜。
死亡是一切事物都无法逃避的最直接的现实,但是它并没有限制人们的自由,而是把人们从对死亡恐惧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汉德森开始实施拯救自己和他人的计划。瓦利利部落的国王达孚认为人要恢复兽性,从高贵的野兽(如狮子)身上汲取能量来履行高尚的行为。但汉德森修正了他的观点,因为即使他能和狮子和平相处,也能像狮子般行走吼叫,他发现狮子还少了一些东西,即“作为人所具有的渴望”。“即使说一头野兽享有大自然赏赐的福分,那又怎么样?我们在孩提时代结束之前,也享有这种赐给生灵的部分。而现在,是不是我们应该完成另外一种事业——第二号工程计划——第二次赐福呢?”因此人必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而不是退缩到过去,就他而言,当一名能救死扶伤的医生是实现他第二号工程计划的最佳选择。
当汉德森经历了火烧丛林、炸坍水库和担任瓦利利族的雨王等一系列的疯狂举动之后,汉德森完成了自我救赎的历程,终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是要对人类有所贡献。 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细致刻画,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内心的活动,也能表现人物的性格,所
以,心理描写是小说中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雨王汉德森》是一部以剖析上世纪知识分子的心理为主题的小说,其所反映的其实是一个生活在优裕环境里的知识分子自愿放弃城市生活,走向荒原去完成心灵的自我救赎的过程,所以对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剖析就成了重要组成部分。贝娄在讲述美国富翁尤金·汉德森进入到非洲的荒蛮之地,与部族土著的交往中,经历了从优越到困惑、从富足到贫穷、从百无聊赖到精神升华的过程,小说正是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感情以及人物内心转变的过程。如在小说的前一部分,生活于富裕中的汉德森精神极度空虚,又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当过野战兵等经历,到处与人打架斗殴,这说明汉德森的内心非常空虚,因此,他的心底里老是有一个“我要,我要”的声音在回响着,让汉德森愁肠百结,无法平静下来:“我给它唱支歌,或者朗读点什么给它听。可是毫无用处。我有时会换上一套工作服,爬上梯子,去涂抹天花板上的裂缝,或者去劈柴,到外面去开拖拉机,在猪舍里干点什么。不行,都不行!在乡下也好,在城里也好,不管是打架,还是酗酒,还是劳动,这呼声一直紧跟着我。”这种心理状态表明了汉德森内心的纠结,说明他在衣食无忧、人人羡慕的生活里,并没有得到心灵上的安宁,他一直是百无聊赖并无所适从,一直感到自己的灵魂没有地方安放。55岁的他曾经想过要去学医,但最终在家人的反对之下退缩了。因此他的内心便一直鼓噪不安,仿佛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驱使他对生活重新做出选择。
在汉德森进入了瓦利利部落,与那里的国王达孚成为朋友,听到国王推心置腹的话语时,作品中又出现了一大段的心理描写:“我(指汉德森)心里感动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感到我的脸越拉越长,直到像城市里的一个街区那么长。由于我们这谈话非常高尚,我被狂热和心情激动弄得浑身像着了火一样。眼前我看到的东西,不仅成为双重或者三重,而且带着无数摇曳的光晕,有金色的、红色的、绿色的、茄色的等等,都呈同心圆的形状,环绕着每一件物体转动着。”这是一段非常精彩的心理描写,作者为了表现汉德森听到知心话时的激动情绪,故意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由于激烈的心理活动而引起的身体上的种种反映,把一种内心的活动转化成了“脸越变越长”、眼前有“无数摇曳的光晕”的生理变化,这些精彩的句子真实地传导出人物心底的感受,也让读者感受到汉德森心灵所受到的强烈震撼。
细节描写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无疑,精彩的细节是小说中最诱人的部分,也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细节在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成长时起着既细致入微又丰富多彩的作用,在这一点上,贝娄的小说语言表现得非常出色。在《雨王汉德森》一开头,为了给读者呈现汉德森富裕的家境和无聊的内心,贝娄特意安排了一个汉德森在父亲留下的书房里读书这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细节。汉德森的父亲留下了几千本书,其中还有不少书是他父亲自己写的,但汉德森打开父亲留下的书本,展现在他眼前的情景却是:“我父亲老爱拿钞票当书签,从口袋里随手掏出什么就用什么,5元的,10元的,甚至还有20元一张的。有些现在已不通用的、30年前的**大钞票也给翻出来了。看到这些旧钞票,我怀着恋旧之情,心里挺高兴。于是我锁上了书房门,免得小孩进来,便整整一个下午蹲在15级的楼梯上,把书一本本地抖来抖去,钞票从书页中打着转地飘到地上。”
汉德森本想从父亲留下的几千本书里查询一句哲学名言来勉励自己,但结果却查到了父亲留在书籍里的一张张的旧钞票。当这一张张发黄的旧钞票从书页里飘落出来时,这个细节的内涵是很丰富的:一是说明汉德森家族真是一个有钱的家族,他们可以毫不在意地把一张张的钞票遗忘在书本里;二是汉德森的家族又是一个精神多么空虚的家族,他们除了能看到手里的钞票之外,几乎不再拥有什么,即使当他们读书的时候,他们仍然不能忘记把钞票和书本联系在一起;三是汉德森的读书其实也只是摆摆样子,所以当他在书里发现了父亲的遗物时,他马上忘掉读书而去专心地寻找这些旧钞票,所以他读书的最终结局只能是,“我翻阅了好几十本,结果翻到的尽是钱。”
汉德森在瓦利利部族搬动木雕神像的描写是小说里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有人文韵味的场景,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这一时刻,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精彩细节。贝娄先是细致地描写了木雕像门玛的巨大:“她是如此的巨大,如此的鼓鼓囊囊和形状怪异。她身上涂了油,在我眼前闪闪发亮。她身上爬着苍蝇,这些空中的小怪物中有一只站在她的嘴唇上,正在洗刷自己呢。一只受惊的苍蝇逃走时飞得多快呀!”而当汉德森即将抱起巨大的门玛像时,汉德森内心是把神像当成一个女性去对待:“我肚皮紧贴着她,双膝略略弯曲。她身上散发着一个有生命的老年妇女的气味。说真的,对我来说,她是个活人,而不是偶像。我们是以挑战者和应战者的身份来交锋的。”于是汉德森采用了和老年女性对话的方式,心里怀着温柔和感情去搂抱她:“我把脸颊贴在她的木雕胸部上。我弯下双膝,对她说,‘起来走走吧,最亲爱的。把自己弄得重一点是没有用的。即使你再重一倍,我还是要把你举起来的。”在这种奇特的对话之中,巨大的门玛女神竟然听话地移动了身体,汉德森成功地把她移动了20码,赢得了瓦利利族众人的欢呼。
小说中还有一个惊人的情节:得到了“森林雨王”称号的汉德森,被国王达孚邀去和他驯养的狮子见面,毫无心理准备的汉德森突然看到一个可怕的猛兽出现在眼前,甚至还被达孚强拉着手去抚摸狮子时,他的心情简直紧张到了极点:“这头野兽一直在旁边走来走去,国王情不自禁地抓住我的手腕,硬把我的手按在它的肋腔上。它身上的毛缓慢地在我的指尖下滑过,我感到指甲发热,就像五根点燃着的蜡烛。我手上的骨头也火辣辣的。接着,一阵恐怖的感觉像触电似的,从手臂一直传到了胸膛。”在贝娄精彩的笔触之下,汉德森心里那种惊恐万状的细微活动被形容成极其特别的“点燃着的蜡烛”和“触电的感觉”,慢慢地向着全身传送,也淋漓尽致地传送给了观众。
风景描写
因为《雨王汉德森》的故事主要发生在非洲腹地,所以对于非洲内地风景的描写也成了该小说里很吸引人的部分。贝娄运用大量优美的词汇来渲染非洲的美丽、荒蛮和壮观,如刚刚进入非洲时,走进一片荒无人迹的地带时,展现在汉德森眼前的山地景象是异常美丽的,而且是有生命状态的,所以贝娄采用了一系列的精彩动词来表现这一美景:
“你可以望见云朵就在山坡上诞生。山岩上升起一股水汽,这水汽和常见的蒸汽不同,它投下了美丽夺目的影子。我们每呼出一口气,风儿就把它朝我们吹回来。还有那静悄悄的星星,转着圈儿,唱着曲子。夜间归巢的鸟儿,抱着沉重的身子,扑翼而过。”在这无人区里,不但群山是美丽而寂静的,就连大地也都回到远古时代,回荡着野性的声音:“我将耳朵贴在地面上,真像躺在鼓面上那样。可能是一群野骡,也说不定是一群斑马,在飞驰而过。”
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汉德森似乎平静了许多,心灵也变得异常敏感,他突然感悟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联,这关联是自地球诞生那天起就有的:
“我感到自己回到了古代——真正的古代,而不是历史记载的那一套上所提到的古代。这是人类诞生以前的时期。我相信岩石和我之间,似乎存在着什么关系。”
无论是在景色描写或是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中,贝娄都会时时迸发出一些精彩的比喻句,这些比喻句以出人意料的才华向读者展现着学院派的风范,以及贝娄驾驭语言的能力。如描写瓦利利部落周围的环境时,贝娄写到:
“这里多的是乱七八糟的白色岩石,看上去好像是造化无知地伸手从最没有用的东西里挑出来似的。天堂里必然也有一些很无聊的地方,这些石头就是从那儿直接掉下来的。”“太阳已经在落山了,好像在大声宣布它的下坠。岩石上的洞大都张着嘴巴。”这些具有极大动感的比喻,在视觉图像里增添了一种听觉的元素,不但把异域风情准确地传递过来,也把汉德森心底的感受精细地传递出来。同时,这些珍珠般的比喻增加了长篇小说的文学意味,使小说更加具有语言本身的魅力,也使读者能从语言欣赏的角度找到了阅读的快乐。
动物意象
猪
猪在小说中极具象征意义。贝娄在第三章里写到:“我退伍回来的时候,心想搞个养猪场。这也许可以说明我当时对生活总的看法。”退伍回家后,他果真“听从内心精灵的声音”,把漂亮的农舍、谷仓、马厩改成了猪圈,在草地上、花园里、花房都盖起了猪圈,而且“听任那些猪把陈年的花草球茎都拱掉,整个地方都臭气熏天”。养猪,让猪占据偌大的空间,听任猪毁坏漂亮的花园草地,污染空气。
猪的意象显而易见,是污秽、肮脏、贪婪、懒散、愚蠢、低贱、卑微的代名词,它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坐享清福,且形象丑陋不堪,令人厌恶。汉德森也多次提及自己专横、怪癖、任性、一意孤行。自己的外表形体也象猪:撅起来的颧骨,又粗又短的睫毛、大鼻子,身体是一个肥圆桶,体重连呼吸时也免不了像猪那样嚎叫, 汉德森不但形象丑陋而且过着一种酗酒打架、无事生非的生活。他曾警告自己的妻子不要动那些猪,因为他认为“那些畜生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了”。
汉德森之口,给出答案:“意识什么样,人就是什么样,一个人的肉体是随着他的心灵而异的。人实际上是描绘自己的美术家,身体和面部是由各人自己的精神悄悄描绘而成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那么他的生活就如同行尸走肉。而他内心的猥琐、无聊和变态通过丑陋的外形彰显出来。畸形的外表是内心潜意识活动的外在表现。
作者成功运用象征主义写作手法,用猪的意象暗示人的处境受到异化,人格被扭曲,人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孤独的人们过着像猪一样浑浑噩噩、麻木不仁、自私自利的生活。从而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汉德森感到自己活在世上却一无所用。
作者通过汉德森养猪的情节描写引发读者对猪所代表的多重意象的思考,暗示了主人公百无聊赖、困惑迷茫、痛苦不堪的生存境况。
青蛙
《圣经·出埃及记》中记载了上帝通过“10灾”来表达对埃及人的偶像和伪神的愤怒。其中,第2个灾难就是蛙灾。在《雨王汉德森》中,汉德森到达非洲偏僻的阿内维部落, 发现他们唯一的水源里满是青蛙,因此水塘里的水被禁止饮用。善良的阿内维人忍受着青蛙的祸害, 被他们视为生命的牛也一个一个地渴死。汉德森为了解救他们,自制炸弹,准备炸死水里的青蛙,为他们消除灾祸,最后,青蛙虽然被消灭了,水塘同时也被毁了,阿内维人失去了唯一的水源。
这里,青蛙是和灾祸相连的,是不洁净的动物,它代表一种污秽的影响力量,象征着污秽、丑陋、煽动犯罪作恶,带来灾难和烦恼。
青蛙的意象暗示了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污秽不堪, 而现代科学技术却无法解救人们脱离苦难,反而变本加厉地制造破坏和毁灭。
狮子
狮子的意象在亨德森的精神复活历程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作为一名犹太作家,贝娄深受希伯来文化影响, 他成功地将希伯来人崇拜的动物——狮子运用到小说中,作为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征,代表了汉德森寻求精神救赎的成功。《圣经·但以理书》描写了先知但以理遭人陷害而被居鲁士王扔到狮子坑中, 但因受到神的庇护,却毫发未损的故事。小说中,非洲部落的首领达浮国王把汉德森汉德森领到关着狮子的地下室,教他模仿狮子的姿势、动作和吼叫,并坚持说“你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更像一头狮子。”
汉德森从第一次被领入狮穴时的恐惧、后来通过学习狮吼, 释放恐惧和愤怒,到模仿狮子的威严的姿势和动作,帮助达孚国王捕猎象征先王的狮子格米罗的整个过程中, 他克服了内心郁积的苦闷, 找回了自信和勇气, 医治了精神的病痛,获得了精神的重生和生存的启示,最后,汉德森从尔虞我诈的非洲部落逃出来, 带走了象征国王灵魂的幼狮,完成里精神救赎的历程。这里,狮子是威猛、勇敢、力量和权威的象征,代表着生命和活力。
人的命运和动物的命运存在着一种天然的类似性。人从动物身上更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人的思想、行动通过动物行为表现出来。
从猪到狮子,作者暗示的是一种道德选择的结果。汉德森放弃了养猪,最终选择了狮子,象征了主人公以及他所代表的现代人从无所事事、苦闷彷徨的普通人成为随时准备承担责任,实施救赎的“超人”的精神超越过程。蕴藉着贝娄对美好人性的呼唤与褒扬。总之,在贝娄的话语系统中,动物已经走出了纯生物的圈子,作为一种修辞或文化符号,走入了作品中人物的思维领域和情感世界,成为涵义深邃的隐喻。
作者通过隐喻和象征的写作手法刺激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构建起了作品中人物与这些动物的同构性暗示关系,更好地突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和精神状态,使作品产生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将艰深的哲学思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为读者设置了阅读障碍,营造了作品“陌生化”的艺术效果,从而使作品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