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进行品牌推广提升知名度?

企业如何进行品牌推广提升知名度?,第1张

企业要进行品牌推广并提升知名度,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明确品牌定位:企业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品牌定位,包括目标受众、产品或服务特点、品牌形象等,以确保品牌传播的一致性。

创造独特的品牌故事:企业可以通过讲述独特的品牌故事,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认同。品牌故事可以包括企业的发展历程、创始人背景、产品研发过程等内容。

优化品牌视觉识别:企业需要建立统一且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包括LOGO、字体、色彩、包装等元素。这将有助于消费者快速识别和记住品牌。

制定多渠道传播策略:企业应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如线上广告、社交媒体、线下活动、合作伙伴关系等,确保品牌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

发挥内容营销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撰写、发布高质量的内容,如博客文章、专题报道、视频等,来吸引受众关注,提高品牌知名度。

与KOL/网红合作:企业可以寻找具有影响力的行业专家或网红进行合作,借助他们的粉丝基础,扩大品牌知名度。

参与公益活动:企业可以参与或组织公益活动,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

定期进行品牌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品牌评估,分析品牌知名度、品牌形象、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品牌推广策略。

建立良好的口碑:企业应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让消费者满意,从而为品牌建立良好口碑。

营造品牌社群:企业可以通过创建品牌社群,如微信群、QQ群、论坛等,鼓励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提高品牌忠诚度。

  管理重在管人,管人就是管心,管心就是关心。关心才能交心,交心才能真心,真心才能用心。管人就是要把人的心关住。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要打造员工的责任体系、提升员工的执行力的还有一条管人到管心的一条线 。

企业要如何管理员工

  管人到管心相应的工具是十大心法。根据正睿咨询长期的管理实践,管人要管心,管心要关心,关心要交心,交心要用心,只有这样才能管好一个人,才能做好管理。管人———管心———关心———交心———用心这条链条的核心就是关心。那么企业要如何管理员工呢?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关心员工的成长计划

  当一个人还没有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或者温饱问题时,可能最关注的是赚钱和养家糊口。但当一个人满足了基本需求时,就会有更高的价值诉求。对年轻人而言,机会成本是最高的,机会本身包括时间和机遇。关心员工的成长性问题,就必须考虑企业有没有给员工成长的平台,企业有没有给员工培训的环境、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机会等。

  一家好的企业一定是一所好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员工能够不断地得到成长,成长就意味着自身能力的提高,自身能力的提高也即意味着价值的增大。价值是最核心的问题,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工资的高低。一般而言,员工的工资都是与其价值成正比的,价格在价值附近波动是基本的经济规律。同时,员工价值的增高也就意味着能够为企业创造的价值越大,企业的成长一定是与员工个人的成长同步进行的。所以,企业老板不要担心培养出来的员工会离开甚至到竞争对手那里去,如果总觉得把人培养起来了是为别人做嫁衣,是狭隘的错误的观念。员工被竞争对手挖走也是带着你的文化去传播,也是为行业做了贡献,为社会做了贡献,且证明你企业的人才是有竞争力的,你的企业当然也是有竞争力的。他们走出去都带着这个企业的影子,都带着这个企业的符号,传播出去的是这个企业的文化,无形当中他就在为你的企业做广告。其实企业做到了极致就是文化的传承与复制,做企业就是在做文化,就是去影响着其他人。

  企业通过对员工源源不断的培养,为员工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大量的复制,大量的学习,大量的机会,是企业的前途。关心员工的成长,员工才会把心交给企业,企业才能把人的潜质充分挖掘出来,使企业的血液得到良性循环。

  人最高价值的东西是什么?是创造力。人都是有创造力的,这也是人跟动物的区别。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把人的正能量、激情发挥到极致,关健在于激发员工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让员工享受工作的快乐,学管理从了解人性开始。

  关心员工的困难和压力

  因为每一件事情做好了都凝聚了员工辛勤的心血和汗水,他要为此付出很多的努力。关心员工的困难和压力包括:他的思想动态如何?当员工遇到挫折或失败时,你有没有去引导他?你有没有关心员工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压力?这个工作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等,这样,从员工的内心出发,关心员工的困难和压力,就是在关心他的工作,就是在关爱和帮助着他,让他更加充满信心、希望和力量。当员工在管理者的指点和帮助下成功克服困难时,他会很有成就感,会更加认可管理者,从而更好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关心员工的吃住

  包括在食堂是否吃得饱?营养够不够?很多企业的老板甚至几年没去食堂吃过饭了,但他们在创业初期和员工共同吃苦,企业发展之后只是员工吃苦那怎么能行呢?东莞有家企业就是这样的,现在物价涨,但企业还是每天五元的生活费。笔者刚去这家企业时就发现员工们面黄肌瘦,一点生机都没有,给人好几顿都没吃饭的感觉。再一看员工的学历都是小学生。笔者就问老板多久没有去食堂了,他说有三年多没去了。一个不把员工的吃住放在心上的企业怎么能够指望员工为企业努力工作呢?怎么能够期望员工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呢?

  你要员工吃进草挤来奶,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为什么企业没有凝聚力?为什么企业留不住人?问题很可能就出在一粥一饭上。有个企业老板曾经对笔者说过:自己给的工资跟周围同类企业一样,但有段时间自己企业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跑到另外一家企业去了,经调查才知道他们跑去的原因有二:一是那家企业的食堂在午餐时为每人提供一根鸡腿;二是那家企业的员工宿舍装了空调。

  就算员工是机器,也还要加润滑剂保养吧?企业连员工的吃、住这样的最起码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员工能把心交给企业吗?不流失才怪,除非员工都是白痴,但白痴又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吗?

  关注员工的家庭背景

  你了解你每一个员工的家庭背景吗?他家里是什么情况?他家里有什么困难没有?他父母支持不支持他的工作?他家里有多大的困难?他打算什么时候结婚?他什么时候生子?你都要去了解他,去关心他,给员工以家的温暖。关心员工,员工在企业就有家的温暖。企业要营造一种家的情谊,家的组织,家的文化。 “家文化”不是传统的家庭文化,传统的家庭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国家也是家,但这是大家。这里所说的 “家文化”而是指大家文化,家庭文化和大家文化是不一样的,员工一旦对企业有了大家文化上的情感认同,就会把企业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企业的凝聚力就强。

  关心员工的收入规划

  每年伊始,我都为会逐一问每位员工三个问题:1 你今年的工作计划是怎样的?2 你今年有什么样的学习计划?3 你今年的收入计划是怎样的?根据我对他们的了解,我会帮助他们一起确定今年大致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收入目标,并且会专门记在笔记本上,密切关注他们的发展动态,努力帮助他们达成自己一年的工作计划、学习计划和收入计划。如果员工心里有了自己的收入地图,那么他就会充满希望,当看到自己的收入计划逐步实现的时候,收获的不只是金钱,更多的是成就、尊重和自信等,这将有助于员工更加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内容来源:网页链接

  以上就是正睿咨询整理的关于企业要如何管理员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企业要如何管理员工的一条线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关心员工的成长计划,关心员工的困难压力,关心员工的现实生活,关心员工的家庭背景,关心员工的收入计划。情感管理解决的是把事做好的问题,让员工把心交给企业,实现用心做事。

中国南方电网的公司宗旨: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英文: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mpany Limited,中文简称:南方电网),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并开始运作。

公司供电区域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和海南,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南方区域电网,经营相关的输配电业务,参与投资、建设和经营相关的跨区域输变电和联网工程;从事电力购销业务,负责电力交易与调度;自主开展外贸流通经营、国际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业务。

扩展资料

发展战略:

1、公司发展战略目标:把公司建设成为一个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知名企业。

2、南方电网发展目标:把南方电网建设成为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大电网。

3、公司发展战略重要研究课题:启动西电东送战略、科技兴网战略、市场营销战略、人才强企战略、管理创新战略、信息化战略、‘走出去’战略、企业文化建设等子战略研究,并推进分、子公司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分、子公司战略。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管能人有两个亮点:1要用“紧箍咒”来约束能人。

西游记里孙悟空戴一个紧箍,为什么不给沙僧和八戒戴,偏要给孙悟空戴?

这就是奥妙所在:能人需要戴紧箍,庸人不需要。因为庸人离不开团队,离开团队就到不了西天;但是能人一个跟头就能到西天,即使离开团队,也可以自立门户,当个美猴王。

而团队是离不开能人的,对于能人,没有约束就难以信任。

信任不仅需要情感认同,还需要一种机制认同。

给能人戴上“紧箍”,忠诚度确认了,做事情也有谱了,领导就可以放心了。

可以不念紧箍咒,但一定要戴紧箍,因为紧箍是一种机制,是一种双方的承诺。

2要让能人有事情可做。企业可以有闲事,但是不能有闲人;庸人闲下来就会找事,能人闲下来就会闯祸。

所以人人都要忙起来,都要有事做,特别是能人,一定要给他一个足以让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发挥的领域。

可以搞点评比,搞点竞赛,搞点轮岗换岗,搞点团队之间的对抗。

除了工作上的事情,还可以搞旅游、吹拉弹唱、打球照相。

这个策略叫做“不断搅动锅里的水”。生命在于运动,管理在于折腾。

1、事先预防 制定相应规定 予以现实 并出台惩罚措施

2、及时反馈 跟踪 设置审查政策 审查人员 成本较大

3、人员管理 这是核心 多沟通 了解人员性格 需要 内心所想 ;给予一定的物质满足 ;给予情感认同

4、企业文化 一般很难做到的 让员工认同你的企业文化 认同*** 能够长期共事!

  [摘 要] 《叶问》和《叶问II》的成功在于它让大众的审美经验得到了重构。首先影片重构了功夫片的认知图式,让英雄人物以大众形象出场;其次,以情感为核心,成功实现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再次,《叶问》系列较好地处理了审美经验中的虚实边界,在虚实相生中让观众得到审美体验和情感认同。《叶问》系列在重构大众审美经验的同时,也为功夫类影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重构;情感;审美

叶伟信执导的**《叶问》和《叶问Ⅱ》(以下简称《叶问》系列)以写实的手法,还原了一代宗师叶问的奋斗历程。在中华武术推广过程中,叶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可以大书特书的话题和闪光点。不过,叶伟信并没有落入英雄片的俗套,而是将目光集中到叶问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挖掘那些与武术无关,却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功夫片段反而成为嵌入生活主体的插曲,这使得《叶问》系列极大地拉近了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影片中的叶问少了些功夫**中那种笑傲江湖、顶天立地的英雄气,世俗了许多,却也凭借其温情和真实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叶问》系列在取得票房成功的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同。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叶问》系列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它们重构了大众审美经验。长期以来,功夫片将焦点集中在两个方面:功夫暴力和科幻场景。那些刻意营造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视觉奇观,一方面让观众的猎奇心理得到充分满足,另一方面却也不断导致观众审美疲劳的产生。另外,过度地追求视觉刺激,很容易使影片脱离大众日常审美经验,让视觉奇观取代了故事的深层寓意,造成观众在眼球疲劳的同时头脑中却是一片空白。审美经验是大众对外界感知、情感、想象及理解等多重活动的结果,它左右了大众对影片的审美感受,如果脱离审美经验的引导,会导致大众对影片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产生误解,片面追求暴力凶杀等感官刺激,忽略在精神上留下深层次的回味。《叶问》系列的成功,正是在于它让大众当前被扭曲的审美经验得到了重新构建,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认知图式、情感共鸣和虚实边界等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叶问》系列重构了功夫片的认知图式。《叶问》系列没有走时下工夫片大量堆砌视觉奇观的老路,转为主打情感牌,重构功夫片认知图式。在信息社会里,大众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给予他们获取多重信息的机会,进而在脑中形成多元、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图式模板。社会属性让人们体验到各种社会环境,得到诸如社会阶层、组织管理和政治实践等各种信息,而自然属性让他们能够有机会直接感知外界,获取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和听觉等信息。两种信息原本是不同维度的异构信息,经过智能处理,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有用”的图式,它们在影片中具体表现为各种符号标准,比如,谍报片中的钩心斗角,情感片中的爱恨别离,喜剧片中的幽默搞怪,战争片中的血肉横飞,悲剧片中的可歌可泣,惊悚片中的风声鹤唳,科幻片中的时空轮回,历史片中的风云变幻以及功夫片中的“拳拳到肉”等。从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图式已然内化到观众心中,将**内容与图式进行模式匹配既是他们观赏**的必备功课,也是观众认同影片的手段之一。然而,图式本身并非不能更改的,特别是当图式不是出自观众审美本能,而是由影视媒介等宣传机构精心打造、强行植入观众意识的时候,这些被动“植入”式图式与源自审美经验的图式相比,存在简单化、规则化和类型化等特点。以功夫片为例,英雄通常表现为不苟言笑、离群索居、不解风情和高深莫测等一系列符号组合,至于柴米油盐、生儿育女和辛苦赚钱等社会日常行为是大侠不屑做,也不“敢”做的。至于为何如此,其根源在于如果大侠和众多凡夫俗子一样有世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就太真实了,不是神秘的云中大侠而是亲切的隔壁大叔。不过,总在云中飘忽会给人一种太过虚幻的感觉,让观众产生距离感。在大众文化时代里,观众需要的是与自己距离相近的世俗化英雄,“这不是对因与不朽者接近而与其他人相区别的、作为神�之子的英雄的崇拜。这只是对那些非常善于做各种不同的事情的、特别出众的男女的羡慕。这样的人不是那些知道一个奥秘的人、已经达到了真理的人,而不过是善于成为人的人。”①《叶问》系列的火爆证明了观众对世俗化英雄的认同,在观众眼中,叶问不只是一代功夫大师,更是一个标准丈夫、好爸爸和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因为他不是一个简单图式的符号代言,他太让人感到熟悉了,在抵御外侮时他曾经退却过,在考虑家庭生计时他曾经怯懦过,而在坚持民族大义、弘扬中华武术以及帮扶弱小等环节上,他最终挺身而出。英雄与非英雄的双重特征在同一对象身上出现,旧图式不再能解释的同时,观众却找到了真实的人性化英雄,毕竟叶问曾经真实地存在过,也会遇到诸如家居生活和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观众在影片中一方面品味叶问的生活细节,另一方面也悄然在心中构建新的图式,一个具有生活化、真实化甚至世俗化的英雄图式,逐渐取代传媒意识形态强行赋予的旧图式。

其次,《叶问》系列以情感担纲,成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真实的叶问生活在时代风云变幻不定的时期,和那个时代的所有人一样,他也面临许多现实中的困境,《叶问》系列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叶问心灵的痛苦和生活的窘迫,**通过真切的叙事手法还原英雄的本来面目,并且成功地通过情节的推动来让观众实现移情。通常,影片无需过多的描述,观众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图式,推断或联想出各种自己需要认知的细节,比如大侠出现的年代、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各个门派的武术风格和优缺点等。不过,这种知识的构建形式是一种被动的感知,观众只是被心理定势牵引着前进,情感方面处于被动接收的地位,有许多影片为了吸引观众,选择在玄幻和暴力层面上加大刺激力度,营造出一种虚幻的视觉奇观,给观众感官上的满足。如此一来,造成功夫片往往陷入争相打造各种“奇观”的相互竞争中,一飞冲天、隔山打牛和劈波斩浪等超自然动作加入武功片中已是常事,至于改变历史、时空穿梭和乾坤轮回等也早已司空见惯。时间一长,观众在联想能力消耗殆尽、感到疲惫不堪的同时,反而加大了对角色真实情感的诉求。移情可以产生积极的情感投射,在影片情节的推进中,观众不经意地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迁移到角色上,融为一体,角色的行动就是自己的行动,角色的情感动荡也深深激荡起自己的爱恨情仇。观众不再置身角色之外,反而积极投入其中,以角色作为第一视角去观察、辨识和认知外部世界,从而引起自己与角色的情感共鸣,产生共同的心理体验和心灵震动。引起观众产生移情行为的关键是提供需要的情感载体,在《叶问》系列中,主角是源自真实的历史人物,叶问原来家境殷实,在经历国祸、外侮及殖民统治等各个历史阶段中,他一方面要坚持民族大义和弘扬中华武术,另一方面也要解决如何保全家人和维持生计等现实问题。许多功夫片较完美地解决了前者,却往往把英雄人物过于虚化,让其陷入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虚幻境地,观众对大侠的仰慕近乎对神人的崇拜。相比下来,影片中的叶问要生活化、真实化许多,咏春拳讲究防守,叶问也是走投无路才与日军头目决斗;初到香港,如何养活妻儿是当务之急,收徒、找场地、教授拳法、平息同行捣乱等,与民族大义无关,却与现实生存有关;叶问在获知救命恩人周清泉被日军枪击致疯后,也对自己无法帮助他而感到愧疚和无助;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深切感情需要悉心培养,叶问对夫人的关心体贴一反丈夫为纲的传统英雄路线,在击败西洋拳王后,叶问立即赶回家中呵护妻儿的细枝末节,也深深描绘出英雄作为普通人所具有的浓浓家庭亲情。除了片中主角叶问,**中的其他角色也存在类似的生活真实感,金山找不再欺凌弱小,而是想法为老婆、孩子寻求生存空间,同样,作为香港武术领头人的洪震南,为了妻子儿女、为了徒弟们能有饭吃,也不得不甘愿受英国人利用并不断打压同行。这些细节没有采取如传统功夫片的脸谱化操作,将众多角色置于对立面,更多的是展现其中的现实问题,观众将自己移情到各个角色中体验其中人性的同时,也获得了一次次的感动,而这是单纯的奇观性功夫片很难给予的。

再次,《叶问》系列划分了审美经验中的虚实边界,在虚实相生中让观众得到审美体验和情感认同。新图式的构建和观众移情成功与审美经验的理解密切相关,而这需要正确区分影片内外的“虚”与“实”。生活中的“实”与影片中的“虚”既对立又统一,在现实的想象中感悟影片中的真实,才能在徜徉流连于精彩故事情节的同时,获取最大限度的审美快感。详言之,“虚”针对的是一个普遍的环境,具有一般性,作为故事营造的背景,《叶问》系列营造了两个“虚”空间:抗日期间的佛山和50年代英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实”则对应各个现实细节或生活细节,突出表现为叶问为家计奔波的困境和夫妻之间的一往情深。“虚”与“实”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与“实”相比,“虚”表现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题材、环境和情节,如叶问拳打日本军官、脚踢西洋拳王,可以简化为外部压力对于角色的逼迫,在先抑后扬的脉络下,坚持民族大义和弘扬中华武术的主题,至于军官、拳王、危难中的挚友、有苦衷的同行、阴险的副官、捣乱的小卒也具有相应的表征意义,是一些程序化的符号,它们共同打造出一个“虚”的空间。在“虚”的空间中,观众可以轻松出入,毕竟辨读简单的符号比牢记影片细节简便许多。如此一来,观众既可以方便使用符号重构图式,在“虚”空间中轻松解释和推理符号后的内嵌逻辑,也可以从容移情于角色细节,在“实”情节下品味其中的苦辣酸甜。把握“虚”和“实”的关键在于辨析符号的承载,因为符号无法与对象直接对应,需要一个概念中介,从而形成“符号―概念―对象”的间接映射,比如西洋拳王“龙卷风”是影片中的具体对象,概念表述为西方侵略势力对中国的打压,而符号则可表述为国人熟知的事件或对象,如八国联军等,因此叶问与“龙卷风”的对打可以看做是他与八国联军的决斗。对象可以更换,而符号和概念则无需替换,比如西洋拳王可以换成欧洲搏击冠军等。读懂对象背后的概念就可轻松找到相应的符号表征。“实”也存在映射关系,但是没有中介模块,即“对象―观众”的直接映射,如家庭、亲情和生计问题。社会学家贝尔在谈到现代主义艺术时指出了现代审美反应的特质是:“产生出一种我称之为‘距离的销蚀’的现象,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即刻反应、冲撞效果、同步感和煽动性。”②这种距离感的拉平更容易让观众投入其中,因此,叶问的家庭亲情直接对应观众的家庭亲情,同样,叶问的生计打拼也对应着观众的生计打拼,观众正是在这种对应映射中深度移情到角色中,从而达到许多功夫片无法实现的距离拉近效果。

由此可见,功夫片新图式的构建、观众移情的成功和对影片中虚与实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叶问》系列获得认同的关键,这为功夫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不过,以上几点并不能僵硬地理解为公式,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坚持它们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动态观点,如何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如何让观众产生认同,如何既赏心悦目,又叫好叫座,《少林寺》成功了,《叶问》系列也成功了。

注释:

① [美]理查德•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译,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②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页。

[参考文献]

[1]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 丁筑兰(1970― ),女,贵州贵阳人,博士,贵州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研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8322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7
下一篇2023-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