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5年8月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湖北省光化县人。1913年11月 1日生,卒于2002年。
光未然纪年表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
1929年加入中国***,稍后因鄂北组织被破坏,失掉党的组织关系。
30年代起从事进步的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颂抗日志士、反对卖国投降的歌词《五月的鲜花》,由阎述诗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
1937年重新加入中国***。
1938年,他的《街头剧创作集》出版。
1939年1月,率领抗敌演剧第三队由晋西抗日游击区奔赴延安。
同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这组诗,雄健磅礴,深沉浑厚,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英雄诗篇,也是抗日战争时代现实的悲壮图画。反映了人民空前的觉醒,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气节和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在艺术上,全诗构思完整,布局讲究,以黄河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为贯穿形象,熔铸了澎湃的激情,使全诗呈现出强大的力度。同时由于诗人从中国传统诗词表现手法上吸收借鉴,组诗节奏明快,语言凝炼。
1940年在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诗的形式曲折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反对分裂、反对倒退的强烈要求。“皖南事变”后他被迫出走缅甸,团结华侨文化界和华侨青年从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动。
1942年回到云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据流传的民歌编写了长篇叙事诗《阿细人的歌》,同时创作了抒情长诗《绿色的伊拉瓦底》。
1944年光未然在云南与李公朴、闻一多一道从事民主运动和诗歌朗诵活动。
1945年10月,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离开昆明。次年由北平进入华北解放区,先后在北方大学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主持教学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光未然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先后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以张光年署名写了大量的文学、艺术评论。这些文章立论谨严、文风洒脱,勇于面对重大的文艺现象发表意见,先后就历史剧、神话剧中的反历史主义的倾向问题,戏曲遗产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问题撰文论述,同时对新诗创作问题积极探讨,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创作繁荣。 1984年12月30日,他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大会上做了题为《社会主义文学在阔步前进》的会议主旨报告。著有论文集《戏剧的现实主义问题》(1957)、《文艺辩论集》(1958)、《风雨文谈》(1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光未然出版的诗集有《五月花》(1960),共收录了作者解放前后的代表作 30余首,其中包括长诗《屈原》、组诗《黄河大合唱》、《三门峡大合唱》等名篇。未入集的作品尚有政治抒情诗《革命人民的盛大节日》、《惊心动魄的一九七六年》,以及长篇叙事诗《英雄钻井队》等。光未然的诗激情澎湃,气势雄伟,善于以华美的形象包蕴艰难突进的大时代的激流。
光未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并被选为第三、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现为中国***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02年1月28日16时15分逝世。
[编辑本段]背景资料
钢琴协奏曲《黄河》在1969年问世数年后,《解放日报》美术编辑洪广文需要借调人手绘画宣传画作。1972年,年仅26岁的陈逸飞为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油画组负责人,随即与夏葆元、王永强、张定钊、秦大虎、严国基奉调参与上海市《黄河》油画组画的设计。创作室位于汉口路309号的旧《申报》大楼三楼。
钢琴协奏曲共成4个部分,这组画也分为4幅。严国基画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陈逸飞画第二乐章《黄河颂》,夏葆元和王永强画第三乐章《黄河愤》;秦大虎和张定钊画的第四乐章《保卫黄河》,其中《保卫黄河》原本是画毛泽东与林彪在一起,后来林彪变节,需要重画。
在四幅作品中,陈逸飞的《黄河颂》最为外界熟悉。它的初稿是水粉稿,除了画一位红军外,身边还有一位披著羊皮的农民,但陈逸飞认为一个人站在山岭,会令画面更简洁有力,在第二稿剔走农民角色。这做法当时引起美术界争议,认为这做法不能代表群众,至少也得加个民兵。为了按自己的想法绘出该画,陈逸飞为此要跟各领导打招呼、通关系。
陈逸飞为了画士兵手握步枪的样子,还找来了一张苏联油画的印刷品,内容是列宁检阅军队,一排排战士手握步枪,陈逸飞为了研究这张模糊不清的印刷品,把作品看了整整一个上午。
直至5年后,1977年举办的全军美术展首次展出该作品,其感染力和绘画技巧引起美术界的关注,奠定了陈逸飞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1980年代,陈逸飞决定出国,登机前一晚,突然决定要将数幅画搬走,尤其是《黄河颂》。由于《黄河颂》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陈逸飞要叫一班小兄弟帮手搬运,但画作实在太大,要用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才可以载走,不料在拐弯时,《黄河颂》的画布裂开了。据说后来的修复工作是由陈逸飞胞弟陈逸鸣负责的。
1997年元旦陈逸飞在《新民晚报》曾撰写《既英雄又浪漫》一文说:“《黄河颂》最初的构想,是画一个羊倌,扎著羊肚子头巾,扛著头,仰天高唱信天游。反复思量后,发觉这种表现方式几乎是在诠释《黄河大合唱》的歌词,便毅然舍弃。转而改成一个红军战士,站在山巅,笑傲山河。创作过程中,我把山顶明亮如炽的光感复还到画布上,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我在红军战士的步枪枪眼里,画了一小团红布,形同一朵盛开鲜艳的小花,还在他的脚下,画上一行斜飞南行的大雁。”
1996年,该画在香港苏富比公司拍卖,以1285万港元成交,成为当时中国最昂贵的油画之一。2007年5月13日该画将在嘉德公司拍卖会上再次拍卖,嘉德公司估价为2000万元。
[编辑本段]学习探究
整体把握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黄河船夫曲》描写:“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彼岸。这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黄河颂》开篇明确“歌颂黄河”的主题,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最后尾声部分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
《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她旋律激昂,音乐壮阔,气势磅礴,热情深切,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歌颂了黄河气势宏伟,历史源远流长。
《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第一节是朗诵词,第二节是歌词。作者先以呼告的手法,直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
第二节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为了表现颂歌的气势,“由男高音独唱,歌带悲壮,在伴奏中可以听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冼星海《我怎样写〈黄河〉》)。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本文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1938年,抗日烽火燃遍中国大地,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的精神与不屈地意志。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篇幅与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问题研究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对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一句,首先应该明确句中的“臂膀”指的是什么。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应该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4.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长短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在韵脚上,隔二三句押韵,形成了自然和谐的韵律。同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形象,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一幅宏大的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学生的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动学生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不宜过多过早对学生施加朗读技巧的训练指导。
二、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歌词内容。教师应注意题目中包含的两个深浅不同的层次。第一问是从表层设问,首先应该抓住“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引导学生反复感知课文,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该注意到“从哪些方面”这一要点,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第二问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创作的目的。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体会诗歌的两种美学风格——崇高与优美。但在教学实际中,不必过分在术语上纠缠,应通过对具体作品的感知来把握这两类诗的特征。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诗词属于这类风格;上学期学过的何其芳的《秋天》、郭沫若的《静夜》则属于委婉含蓄的诗。
[编辑本段]教学建议
一、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
★ 1 理解诗歌的内容。
★ 2 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学设计
1.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2.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3.内容研讨
①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答案:《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船夫曲》是紧密相承的。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
答案: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
答案:第二节歌词的内容层次比较分明,并且有明显的关键词语可作为思路梳理的依据。首先,是“望黄河滚滚”的“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而这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像,条理清楚,章法谨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接着,开始赞颂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进入“颂”的阶段。“啊!黄河!”反复出现,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把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历史贡献;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它学习的誓言。
⑤小结课文。
用如下板书总结课文。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4.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5.课外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三、研讨与练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歌词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3、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词语积累
正音:
气魄(pò) 山巅(diān) 澎湃(péng pài)
浊流(zhuó) 哺育(bǔ) 九曲连环(qū)
词义:
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哺育:①喂养。②比喻培养教育。
狂澜:凶猛的波浪,比喻局势的险恶。
黄河颂写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急流、怒涛漩涡、礁石瀑布,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还有在他身边的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时代的互换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
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酝酿并写出了《黄河大合唱》组诗。此《黄河颂》即为组诗八章中的第二篇。
扩展资料:
黄河颂(光未然创作现代诗)
《黄河大合唱》是现代诗人光未然于1939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此诗亦是诗人对黄河唱出的颂歌,诗人用澎湃的热情地讴歌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护作用,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全诗语言奔放,意境开阔高远,气势磅礴,充满力量,读来一气呵成,激情澎湃,给人以强烈的精神震撼。
此诗后被选为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等教材中的课文。
光未然
光未然,男,(1913—2002),原名张光年,在他89年的人生岁月中,经历了颠沛流离、激昂奋进、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他一生笔耕不辍,每天记日记,他开蒙甚早,并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外语、中国古典文学,如诗经、楚辞、古代文论、文字学等,并潜心研究戏剧、音乐,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
他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在身患多种病痛的晚年,他关心青年作家的创作,并完成了厚重的古典文学研究成果《骈体语译文心雕龙》,之后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实现了他40年的心愿。
1927年在家乡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次革命失败后,曾做过商店学徒、书店店员和小学教员。2002年光未然在完成了《张光年文集》的编审工作后,于2002年1月28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9岁。
-黄河颂
-光未然
家庭生活 姜文的父亲姜洪齐是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平时沉默寡言,喜爱文学(在《让子弹飞》里有出演打麻将的老头;在《鬼子来了》中也有演出,但戏份最后被剪掉了)。姜文的母亲高阳性格开朗大方,曾是一名音乐教师。姜文是家中的老大,他还有个弟弟姜武、妹妹姜欢。姜文与父母的感情很深。无论是演戏还是导戏,只要是在北京,必定派专车将父母接到拍摄现场,让父母看看工作时的状况。每部新**出来,会把最好的位置留给父母,请他们看完戏后提意见。即使是在创作上,姜文有时也会听父母的意见。当年拍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就是先请父母看了导演送来的原作小说,听父母说故事好才接下了这部戏。后来当导演拍摄《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是听了母亲对夏雨的评价后才定下夏雨演男主角。 情感经历 让姜文一举成名的,是1986年谢晋执导的《芙蓉镇》,而与他搭档的正是刘晓庆。姜文当时23岁,是中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大学生。刘晓庆31岁。两人在湖南拍戏三个月,日久生情,传出了当年轰动演艺圈的“绯闻”。据悉,《芙蓉镇》剧组对两人的恋情大为支持。姜文当时先后出演了《芙蓉镇》、《红高粱》等影片一举成名,但在刘晓庆面前,姜文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后生,而刘晓庆当时已是名满国内外的影视巨星。事隔多年,刘晓庆一直没有正式承认自己和姜文的特别关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晓庆承认当时舆论的压力好大,让她一度萌生离开中国的念头。后来一次在中国文联“百花之春”晚会上,谢晋接受记者采访时公开透露:“两人确实相好了,还同居过三年”。1994年双方平静分手。虽然之后两人都在为各自的事业忙碌,也各自有了新的情感归宿,但他们之间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友情。 姜文与法国前妻桑德琳·舍妮维斯(Sandrine Chenivesse)的相识缘于1995年春北京的一次文艺界名流的聚会,姜文独自坐在一个角落发呆,桑德琳走到姜文面前作了自我介绍。这样一次邂逅,便成就了一段美丽爱情。桑德琳当时则是巴黎大学的人类学博士,1995年获得法国高等研究院(EPHE)汉学博士学位,在中国从事哲学与道教文化方面的课题研究,她曾经游览了四川丰都在内的很多有关的地区并进行考察,发表了大量学术文章。1997年秋,姜文和桑德琳在法国注册结婚,并生下一女。两人的恋情真正公开,则是在2000年的戛纳国际**节上。姜文携妻子桑德琳和女儿一同走在红毯上。2005年,桑德琳带着女儿从法国回来后解除了和姜文的婚姻关系。长期异国分居是导致离婚的主要原因。 2001年,姜文在参演《天地英雄》时,经赵薇介绍认识了当时饰演觉慧和尚的周韵。周韵出生在浙江的一个商人家庭,在当年报名参加的温州**选美比赛中一举夺冠。周韵在1999年到北京旅游时喜欢上了这座城市,随后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周韵在中戏时的老师是张仁里,同时也是姜文当年的专业课老师,这对年龄相差15岁的师兄妹,更加有了共同语言。此后,周韵被姜文推荐到了《理发师》剧组,因修改剧本等问题,姜文与导演陈逸飞出现分歧而导致中途停机,姜文与周韵先后离开剧组,绯闻就此传出。周韵在一次去姜文工作室研习角色时,意外撞见了因思念女儿醉酒的姜文,姜文酒醒后对周韵敞开心扉,少有地谈起了他和法国妻子的家事。正是那一次的诉说打动了周韵,于是她决定和姜文在一起生活。姜文与周韵于2005年底正式注册结婚,婚后诞下两个儿子。
和妇女节对应,8月3日要过男人节。”随着网络上设立“8月3日男人节”(将38对调)的提议逐渐升温,这个网上虚拟的节日开始悄悄流行,不少男同胞还收到了“男人节快乐”的祝福短信。上海几家知名公司还在这天给男性员工放了一天假,庆祝他们的“83男人节”,有超过7成网友表示支持男人节。
说法一:
男人节“八八节”的由来,与抗日战争有关。1945年8月8日,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上海部分爱国人士发起“父亲节”来颂扬、纪念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父亲们。这一构想立即得到了上海市民的积极响应。抗战胜利以后,政府把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并通令全国遵行。父亲节定于每年的8月8日,是因为“八八”同“爸爸”同音并且从字形上将“八八”二字连缀后,正如一个“父”字。从此,8月8日成为中国的父亲节,又称“八八节”或者“爸爸节”。
说法二
“全世界男人联合起来——要过节”。8月3日,将是瘦马提议的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节,这一天,将有50多家企业给自己的男性员工放一天假,以兹庆祝 。 “根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8月3日是比较理想的‘男人节’。这恰好与3月8日国际妇女节相对应,具有一定的意义,体现了男人需要减压,并且同样需要关怀的主题。” 北京中粮广场,飘着咖啡香的《时尚》会客厅内,39岁的《时尚男人装》主编瘦马表情正经地阐释自己倡议的“男人节”事业,而他的服饰和身体语言则在漫不经心中传递着一种时尚和松弛的讯息;正如同“男人节”那个简练的LOGO图案,封闭的缜密的圆圈内,一个用线条简单勾勒的嘴角舒态的男人侧像,松松地连着一个电插头,意思为“男人今天不插电”,象征着让男人彻底放松。
[编辑本段]倡导人
倡议想法
瘦马关于过男人节的倡议得到了多家企业的支持,包括万宝路、宝马、陆虎、上海大2007年八三国际男人节众、杜蕾斯、青鸟健身中心等在内,有50多家企业已经允诺将在8月3日给自己的男性员工放一天假,瘦马所在的《时尚》杂志集团届时也将给男编辑放假一天。 瘦马还不知道自己那天是否有时间休息,不过他表示,一定要有一个里程碑式的刻痕,记录下这个特殊的一刻,证明自己做这件事情是有意义的。他曾经在编辑部里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臆想:男人节这天,有三五成群的人,全是男性,沐浴完毕,批一件透明纱袍,彼此坦诚相见;点上蜡烛,放上熏香,营造完全放松的下午茶氛围,聊一聊自己经历过的最痛苦、最尴尬的事情。其实是把过去的不愉快全部倾诉出来,与最好的朋友一起承担。
倡导原因
男人节“有点像弥撒,其实就是想告别过去,让自己获得一个最好的面对新生活的姿态。”瘦马认为,这种方式对男人释放压力是很有帮助的,比假模假式地开个论坛更有效。“我希望做实在的事情,而不是把男人节做成一个活动事件,变成媒体的噱头。”瘦马说。他不愿意简单地把申办男人节的工作归为男性解放运动,他希望能够借此改善日益恶化的中国男人生存状态,而不仅是保持呼吁的姿势。他承认节日是为弱势群体创办的,而他认为男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在很多方面处于了劣势。 瘦马解释,传统意义上的男人形象都是孔武有力顶天立地,“男人有泪不轻弹”,“好汉打断牙和血吞”,而事实上,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使得现代男人不仅在体力上透支,感觉上疲惫不堪,更多的是在精神上承担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但男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感让他们要时刻保持坚强、宽容,坚决不能退缩,无暇顾及人性本身脆弱的一面。正是这些因素使男人不愿向外人倾诉,而关注男人身心健康的社会团体和组织寥寥无几。瘦马发起“男人节”,就是要在这个属于男人的日子里,寻找为男人减轻压力的方法,号召男人放松下来,做一天真实的自己,正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2003年10月,当时还是《时尚健康·男士》主编的瘦马做客新浪网男人频道在线聊天室,首次提出“给男人一个节日”的想法,号召社会各界关怀男人,号召男人多多关爱自己。 他还希望能够得到官方的支持,特别是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以实现国际男人节的构想,如果成功,这将是中国第一个自行发起的国际性节日。
[编辑本段]反对者
“女人们有妇女节,也是男人们的福气。其实,在许多事儿上,男人们的位置都在女人之上,再想在什么纪男人节念日上与女人平起平坐,是不是有点儿不务正业呢?男人们,咱不争这个行不?”和不少支持设立男人节的意见相左,这位网友反对的意见同样尖锐。 更有网友提及妇女节设置的背景,以此来说明设置所谓男人节纯属多此一举。网友“没事瞎琢磨”表示:除传统节日、政治性节日外,节日多是为弱势群体创办的。例如,有“儿童节”、“老人节”,没有“成年人节”或“中年人节”;有“妇女节”没有“男人节”;有“国际护士节”(5月12日)没有“国际医师节”等。这位网友不无幽默地调侃道:“不由得为男人感到些许悲哀,难道中国男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失衡已经到了非要出这个头,向联合国争设一个‘节’了吗?”[1]
[编辑本段]设立理由
1、释放男性压力,促进身心健康。设立“83男人节”,这绝对是观念的进步。男人的“男”字,上面一个“田”字,下面一个“力”字,正说明了男人是一个在外劳作、奔波的人。从古到今,男人都是以吃苦耐劳,冲锋陷阵的形象出现的。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男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男人被赋予了太多的压力,只能是强者的形象,没有任何流露软弱的余地。当今社会,买房、医疗、子女教育几座大山,使得人成了负重壳艰难前行的蜗牛,尤其是男人。有调查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妻子和孩子。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世界上所有成年男人的脆弱程度及抚慰需要都要高于女性甚至高于孩子,难怪刘德华的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会引起大江南北无数男人的共鸣! 设立男人节,把男人从强者的躯壳里解放出来,让受累的男人有个发泄放纵的空间,做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男人,促进男性的身心健康发展。其实区域性的男性危机,包括日本、台湾等,都在日益升高的自杀身亡率和忧郁症人口上充分反映出来了。我国有近七亿男性人口,占全球总数约四分之一,如果产生身心健康困扰或危害社会安全时,就意味着它将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了。我们必须正视现状,关注男性性别角色处境代言与倡导推展工作,设立男人节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2、关注男性权利,保障两性平等。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个现实:我们在努力进行“反性骚扰”的女性维权立法案之余,有否看到男人被女人施暴和性骚扰的个案也正在快速增加?各省市妇联这几年接到这方面的投诉案件日趋增多,相关新闻见诸媒体也早已屡见不鲜,有的地方“被迫”设置了“男性关怀专线”,所反映的也只是冰山一角而已。因为男人碍于传统面子,让他没办法“说事儿”,也没有“男联”可以让他们理直气壮的投诉。家庭暴力事件,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性是弱者”的格局。男人,同样很受伤。忽视这样的现实问题,忽视当今社会男女日趋平等的情况,当然也就无法心平气和地考虑设立男人节的事。 3、加强情感交流,建设和谐家庭。如同妇女节、儿童节、青年节等节日引发相应的关注一样,男人节应该成为一个全社会关爱男人的节日。如果有了男人节,女性可以可以给老公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也给了自己关爱老公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关心告诉他:“其实我和家人一直在感谢你的辛苦努力。”这对男人来说是一个心理安慰和精神享受,同时也是夫妻间难得的情感交流,对于家庭的和谐、感情的巩固来说,都必不可少。 4、拉动节日经济,刺激消费内需。节日经济的影响是毋庸讳言的,尤其是在当今金融危机盛行、国家急需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看到无论妇女节还是其它什么节日,商家都会帮着营造气氛,又是打折,又是优惠。假如有了男人节,商家就会马上打起相应节日牌,营造节日的气氛,这时男人也会骄傲地一天陪着女友(妻子)快乐地上街购物,既轻松融洽,交流了感情,又促进经济发展,何乐而不为? 在俄罗斯,每年的2月23日是“祖国保卫者日”,从2002年开始,这一天成了俄罗斯全国的法定休假日。如今,这个原本只属于俄罗斯军人的节日,已经被推而广之,成了所有俄罗斯男人的节日。尽管俄罗斯政府从来没有认可过“男人节”的说法,但是在民间,这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所有俄罗斯男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将这一天视为属于自己的节日:广播里的点歌节目不时可以听到女士们为自己的丈夫、父亲、兄弟点播的歌曲,商场里的电动剃须刀、高级领带、皮夹子等等也成为最热销的商品。想想看吧,女士们,你狠狠心送他一部新款的诺基亚手机,说不定到时就能回收一条钻石项链,就当是对三八节的投资吧! 5、选择8月3日,内涵丰富易记。国际妇女节的日期是3月8日,“男人节”的日期正好颠倒过来,简单好记;而且内涵对应,具有一定的意义,体现了男人需要减压,并且同样需要关怀的主题。在网上与民间的类似调查中,日期的选择非常丰富多彩,而支持8月3日的最多。 2006年8月3日,上海50多家企业响应倡议,给男性员工们放了一天假,庆祝他们的“八三男人节”,这是个可喜的进步。男人节只是关注男人的一系列话题的起点,重要的是为何要对等关心另一半人口?这个是比之于妇女运动更为错综、艰巨的历史任务,套用一句名言,“做人难,做男人难,做名男人难上难”。愿男性们珍爱自己,憧憬美好未来,让我们自信的说:申请男人节,有什么不可以?
[编辑本段]各方反应
8成网友赞成设立“八三”男人节
男人,也需要休息!和妇女节相对应,8月3日我们要过男人节。”自网络上设立8月3日为男人节以来,这个与妇女节相对应的节日悄然流行起来。 2010年8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在某论坛上看到一则名为《男人需要自己的节日吗?》的帖子。在一个6021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8024%的网友选择“男人们太累了,应该设立男人节”,1056%的网友选择“无所谓,可设可不设”,而剩下92%的网友选择了“无历史背景,没有必要设立。”
支持者呼吁全社会关爱男性
“男人好累,比女人的寿命普遍少10岁,就看在这个份上,建议给男人一个节日。”网友“炫目清风”说,作为男人,一直没有自己的节日,辛苦一辈子,过的节日全是别人的,而“八三”男人节正是填补没有男人节日的空缺,最起码是对男人辛苦的一个肯定。 支持者认为,男人被赋予了太多的压力,“家庭支柱”、“男儿有泪不轻弹”。即使到了今天,男人也“只能进不能退”,一不小心,就会被指责为“不像个男人”。 “男人节并非男权节”,之所以设立男人节是呼吁全社会关爱男性。不少网友表示,“给男人一个节日”的想法,就是让在生活与工作中体力透支、疲惫不堪的男性同胞能够在特定的一天释放压力,也是提醒男人自己——需要解压,需要关怀。有调查发现,在1000多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
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妻子和孩子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世界上所有成年男人的脆弱程度及抚慰需要,都要高于女性甚至孩子。”网友“梦飞海角”说,想当年,刘德华一曲《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一语道出了多少男人的心声。而看看现在的媒体广告,男人都被塑造成强者的化身,给男人太多心里暗示,压得男人喘不过气来。他呼吁,在女性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候,男性权利也不能被忽视。有网友认为,现在男性去做美容、减肥的也越来越多,“这说明男性也需要被关注和关心。所以,申请男人节,有什么不可以的?”
反对者称是自欺欺人的愚人节
在一个男权社会里,妇女地位处处不如男人,故才有了“三八国际妇女节”的设立产生。网友“不知道”认为,这个节日的意义不在于妇女太劳累,而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意义,表明妇女与男人享有同样的人身权利和社会地位。他质疑说,难道“现代男人可以回家带孩子,可以事业不成功,也可以休产假”,就算是男女平等,就能作为倡议设立“八三”男人节的理由? 不少持反对意见的网友认为,较之妇女在男权社会中遭受过的禁锢与奴役,男人在现代社会中承受的生存压力,最多只能说是“活得累了点”而已。让疲劳的男人在“八三”男人节那天在家休息一天,自然可以放松他们的精神,恢复他们的体力,但无关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诉求。“倡议设立“八三”男人节,怎么看,都有点像向“三八”妇女节示威的意思。”网友“曲折一秒”说,不知道这个倡议能否得到广大妇女同胞的响应,但是作为纯爷们儿,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因为“只想活得像个真正的男人。” “其实有没有节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能保持长久的优良状态,为了热爱的工作,为了心爱的女人,为了美好的未来——男人要懂得珍重自己和自己的身体。”网友“阑珊舞步”说,专门给男人设立一个节日,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很多节日是针对弱势群体的,男人过节,就会使男人的社会角色变味。其次,有了这样的节日,可能会加重男人的心理负担,因为男人节在提醒男人,要清楚肩负的责任和生活的重担,“男人节就是自欺欺人的愚人节。”
[编辑本段]调查显示
已婚男人最想要的过节方式
1 私人空间多一点 很多新婚的男人都会向哥们儿抱怨:再也没有以前的日子了!“以前的日子”意味着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可一结婚,男人感到自己变成了老婆手中的“悠悠球”――稍稍跑远,就被老婆手中的线拽回去! 2 动态放松一点黄健翔获得国际男人大奖除了睡觉和必要的工作,男人好像总喜欢动――热衷打球、爬山等户外运动当然不用怀疑,即使在家,他们也要有音乐相伴。要想让男人安安静静的呆着,他会闷得难受。 不拘小节一点 回家脱了鞋随脚一甩而不是放到鞋柜里;早上贪睡起晚了不叠被子;碗盘用光了再刷;诸如此类的事有很多。男人最怕被生活中的细节纠缠。所以女人有板有眼的规矩只会让男人紧张。 3 有话直说一点 “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出来?”许多男人都曾发出这样的抱怨。女人爱用兜圈子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再聪明的男人也跟不上女人的脑筋。尤其是发生矛盾后,女人就采取“不理”的态度――不说话、不通电话、不吃饭、不同房等等“冷暴力”。其实男人希望用简单的方法处理两个人之间的问题。 4 家事少管一点 如果男人在单身的时候是挣多少花多少的状态,结婚后也别指望他们有所改变。他们觉得个人理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还不如将经历放在业余爱好上。所以男人将家中的财政大权交给女人是因为他们懒得费心思。
男人节未婚男人对“她”的期望
1、你是她的第一个男人 2、在你生病的时候照顾你,给你买好了吃的,临走时床头还帮你凉好了白开水 3、去宿舍看你,把头发随便地往上一夹,开始帮你收拾桌子和床铺 4、趴在你的肚子上,和你一起看电视 5、你不想她知道的事情,装作不知道 6、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不揭穿你的谎言,分开之后你会明白,其实她什么都知道 7、努力适应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圈子 8、和你约会,不会迟到 ……
男人节: 女人展现心理优势的大好时机
1对老公举案齐眉,发扬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2爱自己的老公,无论是发自内心还是装模作样。 3除了对自己的娘家人有私心,也学着向公婆献点爱心。 4经常反省自己,老公工作一天非常劳累,谁都希望躺在自己家里舒展四肢。 5除了在意自己的容颜,更应该在意老公的身体,毕竟,三十岁过后的男人比女人更需要保养。 6如果发现老公喜欢玩电脑游戏,找机会表现表现你的热情。 7不要既要求老公博学多才,又要求老公腰缠万贯,你嫁人又不是 冲着他的家财去的,称斤认两的老公对你也会称斤认两。 8如果有孩子,在孩子面前,你理应尊老爱幼、夫唱妇随或妇唱夫随,唠叨是女人最大的天敌。 9如果不能做职业妇女,做全职太太也是时尚,努力打造气质高雅和内涵丰富,弄得老公的眼睛晶晶发亮。 10事业有成的老公难免别人与你争抢,你要有心理准备,勇敢地面对,并想好一条退路。请添加说明谁愿意过“男人节”
男人节究竟是谁愿意过男人节?瘦马定位的群体为30岁至40岁的男性,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因为他们大部分已经有了婚姻,体验着家庭责任,也遭遇过生活的挫折,最大限度地承受了社会转型的压力,但是也有实力,也有欲望积极改善自身的处境。 “为了增强男人节的吸引力,瘦马考虑设立男人节的形象代言人制度,他心目中的合适人选是张艺谋、姜文,以及刚刚过世的陈逸飞,因为他们有巨大的国际影响力,适宜表现男人节的领袖气质。 中国财富榜上的人物,有多少人认识他们呢?”瘦马反问,“男人节首先是一个精神上的东西,不是说我们男人都活不下去了,而是要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瘦马说。 “八三”国际男人节多久会约定俗成?瘦马的预期非常谨慎,他认为肯定要超过“三八”妇女节的推广时间,而后者为此奋斗了很过年。瘦马解释说,男性已经享受了多年社会权利主体的待遇,如果其权利过多,社会会普遍不支持,这是男人节推广要更困难的原因。 但瘦马相信随着技术的变局,社会再进一步分工,接下来中国男性的生存环境会更恶劣,寻求关爱的需求也就会更强烈,而以关爱男人为主旨的男人节的推广难度将随之降低。对于“八三”男人节的美丽构想,普通人还是充满了疑惑。“为什么要把男人单独摘出来过节呢?”性格平和的北京外企女职员秦颐有些不忿,因为“三八”妇女节她从来没有休息过,而她断定,多放了一天假的男人们绝林丹获得国际男人大奖不会拿这个时间回家做家务,肯定又找什么地方去玩了,“对家里一点帮助没有,”男职员李晓东对此则持鲜明的支持态度,但令他稍有不爽的是“男人的节日,为什么要把女人的节日倒过来过呢?该找个能够代表男人的特殊的日子。”李晓东说。在媒体工作的王燕则坚决反对,“男人们已经够差劲了,挣的钱养不了家,居然还想解放?”她建议中国男人先向韩国男人学习养家的责任感,再考虑是否可以过节。 有趣的是,也有不少女性支持“八三”男人节的推广,不过瘦马对此并不领情:“我不希望这样,让女性像母亲般的关怀自己,男人不觉得这是一个讽刺吗?”瘦马坚持,男人的事情还是要男人自己来解决。
男女意见分歧明显
真有必要设立一个男人节吗?假如仅依据某著名门户网站近期内开展的调查,你会认为“相当有必要!” 仔细分析却可能另有他解。在这个有6021人次参与的网络调查中,8024%的网友选择“男人们太累了,应该设立男人节”,1056%的网友选择“无所谓,可设可不设”,仅有92%的网友选择了“无历史背景,没有必要设立。” 近年来,在各大传统媒体上,这样的调查也很多。2005年《新文化报》一项电话调查显示,同意设立“男人节”的读者占60%左右,“他们在电话中大倒苦水,呼吁男人节早日来到,以慰藉他们多年来不平衡的心理”;约30%的人不同意设这个节日,少数人表示设不设无所谓。 颇有意思的是,这项调查还显示,赞成设立男人节的读者中,九成以上是男性;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反对设立男人节的读者,九成以上是女性。很显然,男、女性在这项议题上,各自的意见可谓针尖对麦芒。[1]
[编辑本段]节日意义
“男人节非男权节”,之所以设立男人节是为了倡导男性承担改善两性关系的主要角色,建立自尊自爱August 3rd男人节的新形象,同时,呼唤关爱男性,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五年前,首次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少人用怀疑的语气问,“男人也需要一个节日?” 男人节申报的这五年之中,中国男性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7年的三月八日,电台组织妇女节话题的时候,听到更多的是男人在呼吁他们需要一个节日。2007 “男人节” 活动,正是要评选出11位能够代表中国的 “国际化男性”,着重中国男人的国际化定义。
[编辑本段]节日遇冷
“和妇女节对应,8月3日要过男人节。”随着网络上设立“8月3日男人节”(将38对调)的提议逐渐升温,这个网上虚拟的节日开始悄悄流行,不少男同胞收到了“男人节快乐”的祝福短信,先是很惊讶,转而会心一笑,自嘲道:“我还不知道,Out了。” 据了解,设立“男人节”的提议早在几年前就有人提出来了,前年,上海几家知名公司还在这天给男性员工放了一天假,庆祝他们的“83男人节”。尽管如此,这个有新意的想法还是遭到大部分女性同胞和社会学家反对。
[编辑本段]社会评价
有社会学专家表示,一个节日是否受欢迎,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是否有厚重的文化背景,深远的历史男人节快乐含义;二是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即其在当代是否有存在的必要。而三八妇女节无疑是符合这两点的。相比之下,男人节就没有什么历史背景,想要流行还很难。 尽管备受争议,甚至有些提法和由头有点无厘头,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些提议的背后是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男同胞们对现实的无奈,及期望社会对男性,尤其是那些肩扛养家重任的青壮年男人,给予更多关怀的呼吁。 本期第三方调查围绕设立男人节的话题,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437位网友参与的网上投票中,有72%的网友对设立[2]男人节表示支持;反对的仅有8%;认为无所谓的网友占了20%。显然,广大网友对设立男人节的主流态度还是比较期待的。
[编辑本段]花絮
俄罗斯有个“男人节” 在俄罗斯,每年2月23日,该国都会举国欢庆“男人节”,即“祖国保卫者日”。这个原本军人的节日如今已变成全俄罗斯男人的节日。在这一天,女性要向男性表示祝贺并赠送礼物,男士们则可以在自己的节日里尽情享受生活,开怀畅饮。为什么“祖国保卫者日”会变成“男人节”?据报道:这是因为俄罗斯所有男人都要服兵役,所以建军节就成了全体男人的节日。原先2月23日是苏联建军节,俄罗斯独立后改称“祖国保卫者日”。从2002年起,俄政府宣布该日为全国法定休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