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是首著名的七律。杜甫常年漂泊在外,饱经忧患,重阳节登高远眺,不禁生出重重悲愁。《登高》表达的八种悲是:
他乡作客,一可悲。
经常作客,二可悲。
万里作客,三可悲。
在万木萧疏的秋天作客,四可悲。
亲朋不在,独自登上高台,五可悲。
登台远望,更添愁思,六可悲。
带病登高,七可悲。
时光如流水,暮年已至,百年快尽,来日无多,这是八可悲。
扩展资料:
一、作品原文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词句注释
1、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2、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4、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5、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三、创作背景:
1、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这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2、杜甫在夔州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参考资料:
以下是一些既有欢快画面又有悲伤情节的**片段,具体片段可以自行搜索观看:
1《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1965):背景音乐欢快、场景美丽,但情节却发生了扭转,主角之一利尔开始怀疑他们是否能安全地留在奥地利。
2 《阿甘正传》(Forrest Gump,1994):这部**里有很多欢快的画面,但最令人心酸的片段则是阿甘的好友约瑟夫(Bubba)去世的时候。
3 《这个杀手不太冷》(Léon: The Professional,1994):这个**有许多欢快的场景和画面,但情节中也有很多悲伤的时刻,如女主角马蒂尔达(Mathilda)丢了家人后的心理落差。
4 《辛德勒的名单》(Schindler's List,1993):**中有很多场景都很悲伤,但中间有一段辛德勒(Schindler)和他的妻子在马路上散步令人难忘,场景全黑白,但画面却非常温馨和欢快。
5 《上帝之城》(City of God,2002):这部**有很多欢快的场景,如男主角小罗极具节奏感的射击练习,但影片情节也非常悲压,如主角们在废墟中的苦难生活。
这些**片段中既有欢快画面又有悲伤情节,能让观众在欢快中感受到悲伤的情感冲击,增强了**情节的韵味和感染力。
是否 冥冥之中 注定你我 没有结果
为何还要 飞蛾扑火
是被情所困 是为爱蹉跎
是傻是对还是错
也许 缘分注定 你我只能 擦肩而过
既然如此何必难过
看花谢花开 看潮起潮落
看世间悲欢离合
往事随风我随往事漂泊
越逃避就越受折磨
旧日如梦我被旧日淹没
除了回忆还剩什么
曾经 恩恩爱爱 卿卿我我
如今 孤孤单单 只剩寂寞
什么 缘分已尽 想一个人过
难道 这就是你给的承诺
曾经 风风雨雨 一起走过
如今 孤孤伶伶 泪眼滂沱
怎么 爱的越深 付出就越多
既然你要自由 我无话可说
一边在酷影模式看片一边为楼主回答问题,我这么敬业,楼主你采纳可好?
人生经历: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一生不得志,只做过一些左拾遗等小官,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六月至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任华州司功参军。杜甫原在朝中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触怒权贵,被贬到华州(今华县),负责祭祀、礼乐、学校、选举、医筮、考课等事。
思想经历变化:他刚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所以只有几篇是比较轻松的,后来大多为忧国忧民的作品。
主要作品集:杜甫诗“有集六十卷”——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杜甫》 北京市:中华书局。(不知道是不是准确的)
代表作品:三十至四十四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当朝宰相李林甫为了达到权倾朝野的目的,竟然向唐玄宗说无人中举。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的职位。
四十四至四十八岁——“三吏”、“三别”。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书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书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
四十八至五十八岁——《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杜甫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处,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泊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衡州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等大量名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句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更是千古绝唱。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是唐诗思想艺术的集大成者。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沉郁”一词最早见于南朝,“体沉郁之幽思,文丽日月”,后来杜甫写更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语言,“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 杜甫而扬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对杜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同时,杜甫处于盛世末期,少时有雄心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运衰微,加之仕途不济命途多舛,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诗诗风大有转变,趋近现实主义。而杜诗对意象选择的个性化,是杜诗语言的基础。常在杜诗中出现的意象,例如古塞、秋云、猿啸、残炬、急峡、危城、孤舟、落花、落日等自然景观,以及织女、老妇、老农、嫠妇等普通百姓,还有官吏、将军、恶少等权贵势力,都表现了杜甫对“中兴济世的热切,对淆乱乾坤的指斥,对横行霸道的愤慨,对漂泊流离的悲伤,对生灵涂炭的悲悯,对物力衰竭的惋惜,对博施济众的赞美”,而正是这些沉重情感的表达,使得杜诗的语言趋于“沉郁顿挫”。吴沆《环溪诗话》评杜甫晚期诗句“恣肆变化、阳开阴合”又云:“惟其意远,举上句,即人不能知下句”。吴沆又说:“凡人作诗,一句只说得一件事物,多说得两件。杜诗一句能说得三件、四件、五件事物;常人作诗,但说得眼前,远不过数十里内,杜诗一句能说数百里,能说两军州,能说满天下,此其所为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